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0年14期 > 〖央企故事〗为江城高擎明灯的人

〖央企故事〗为江城高擎明灯的人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9-02 09:25:30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告:武汉封城。

一座千万级人口的大型城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封城,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而在抗疫的最前线,除了医护人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之外,这座城市还有一群光明的卫士,他们在茫茫夜色中高高擎起了明灯……

攻克火神山

武汉封城后,国家电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就作了部署,要求全体干部、员工团结协作,共克时艰。

1月23日,武汉供电公司接到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达的火神山医院电力工程建设任务。领受任务后,武汉蔡甸区供电公司总经理胡浩的大脑就像过山车一样急速运转——施工环境差、施工场面复杂、施工时间紧、人员调集难……

胡浩扛着山一样的压力,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因为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51名党员纷纷主动请缨:“陈斌到岗!”“王波报到!”“我们来了……”

“走,我们先上工地,今天的任务是拆除主供线路!”胡浩抓起安全帽,和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陈斌一起,疾步走出办公室。

这时,雨偏偏来了,湿冷阴寒,在这个雨夜,胡浩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现场坐镇指挥。他带领60多位经验丰富的电网工人一鼓作气,不到两小时,就拆除了主供线路。

雨,还在下;风,也没有停。到了深夜,雨更加凌厉了,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也没有一个人请假掉队,直到黎明,200多位工友前来支援了:土建50人、设备安装130余人、后勤保障60人。在陈斌的调配下,大家各司其职,全身心投入到施工中。施工实行12小时倒班制,可时间太紧了,人手还是不足,每个人几乎都是24小时日夜赶工。

蔡甸区供电公司安监部主任王波最担心的是现场施工安全。当天晚上,武汉的气温接近零摄氏度,连绵的阴雨中,刺骨的寒风中,冰冷的泥坑里,电力施工人员要连夜吊装4台10千伏环网柜。

现场到处都是泥,到处都是积着水的坑洼,施工人员根本看不清楚电缆沟的情况。为了加快进度,王波一下子跳进冰冷的泥浆中,泥浆瞬间灌满了他的鞋子。他双手浸泡在泥浆里,摸摸索索地扯出了电缆线。他在泥浆中一站就是十多分钟,当王波被同事硬生生地从电缆沟里拽上来时,他的两条腿冻得已经麻木了,站不稳,又摔倒在地。他下意识地用手撑地,手也失去了知觉……同事赶紧扶他站起来,一步步挪到可以歇脚的空地上。

同事催王波快回家换件干衣服,王波却找来了一瓶水,简单冲洗了一下积在鞋里的泥沙,拧干了裤腿上的泥水,又奔到电缆沟边。这天夜里,他穿着泥衣在火神山施工现场一直战斗到凌晨3点。

200多人的施工队伍,24小时随时待命!火神山医院基建施工方只要交给他们一点能施工的地方,他们就立马齐上阵,奋力推进度。凌晨2点多才收工,早上5点多又集合了,全程紧跟进度,没有一分钟的耽误。

1月31日23时49分,火神山医院顺利通电……

夫妻上前线

42岁的陈世雄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也是武汉供电公司华源输变电公司变电二班班长。腊月二十九,他下楼去买年货,回来看到妻子正在匆忙收拾衣物,准备出门。妻子是武汉武警医院的护士,她边收拾东西边和他说话。陈世雄只听到零碎的几个词句:“待命”“赶赴一线”“新冠肺炎”……

陈世雄心里一颤,他感觉自己离“出征”的时间也不远了,但没有理由要求妻子留下来照顾孩子和老人。妻子知道他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夫妻俩默契地回避着什么。

一只小小的黄色行李箱,一个红色小背包,一个装满洗漱用品的塑料袋,陈世雄看着妻子离开的背影,鼻子发酸,眼睛瞬间湿润了。

安排妥当岳父岳母后,陈世雄打电话拜托母亲照顾4岁的儿子。那天夜里,陈世雄失眠了……

农历除夕,早上8点,陈世雄的手机响了:“8点30分准时到单位集合,准备去火神山医院工地,保障施工照明!”

出发前,陈世雄给妻子打了电话,没人接;又拨微信语音,还是没人接。他将家里情况和母亲简单说了一下,就立即赶去单位。没想到此后连续四天,他都没顾上和妻子说一句话。

陈世雄到了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看到空旷的场地上,超过千人24小时轮班施工,有超过百辆的工程机械车正紧张作业,挖掘机、起重机和推土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重型卡车来回在泥泞中穿梭,留下一路齿轮印记,压路机马上又去碾平车印……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陈世雄班组上班时间是下午3点到次日早上8点,17个小时。他们班组9个人要保障责任区的施工场地照明,每个人都要在不同的地方不停地巡检。时间紧迫,工作环境艰苦,这都不算难,难的是上厕所,超过千人同时施工的大工地,上一次厕所排队就要45分钟左右。为了减少麻烦,他们尽量少吃少喝。然而,最難的事是从2月3日晚上开始的,这时已经有部分病人进入火神山医院。要协助兄弟单位施工,他们只能等病人入院后再进去施工,感染的风险极大,时间按秒来计算。他们二话没说,上!就这样,他们一边施工,一边消毒,一边防护。

夫妻俩都在武汉,都在一线,陈世雄的眼睛死死盯着现场,而妻子的手机在工作期间不能带进病房,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联系。农历正月初三,轮休的时候,陈世雄打开手机,发现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试着拨打妻子的手机,这次联系上了,妻子状态还好,陈世雄心里踏实了许多。

2月9日,还没有来得及休整,陈世雄班组又赶往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24小时轮班值守,三天时间,他们几乎没有休息。2月11日晚上7点,在雷神山医院的工作终于结束了……

方舱巡查员

在国博方舱医院内,有一个正在接受新冠肺炎治疗的患者,他叫周磊,共产党员,也是武汉沌口供电公司先进制造园区供电所所长。

2月9日,周磊拿到了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最初,他只是低烧,然后是咳嗽、浑身无力,但并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和不适。他的母亲是医生,在母亲的指导下,他开始自我隔离。2月14日,根据居住地所在社区安排,他作为轻症患者入住国博方舱医院隔离治疗。

国博方舱医院是由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改建成的,为了方便展台用电,当初的施工方将电缆敷设在展区内部。2月6日,方舱医院的建设方火速搭建用电设备,将国博中心改造为武汉首批方舱医院。围着电缆沟,他们摆放了约1000张床位。

这天,周磊在方舱医院内看到一位大妈正沿着电缆沟的缝隙往里泼洗脚水,出于职业习惯,他连忙跑上去制止:“您莫把水倒进电缆沟里!”

大妈瞪了周磊一眼:“关你什么事!”

周磊耐心解释:“下面是电缆沟,我们的病床都是金属的,要是所有人都往里泼水,水很快就会渗透到床脚,引发触电事故。”

见和病友解释不能起到作用,周磊当即联系武汉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汉阳分中心营销部,把方舱内存在的隐患详细地描述了一番,并拍照传了过去。

汉阳分中心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武汉市防疫指挥部。可是,保电人员若进入方舱内排除用电隐患,势必有感染的风险。

大家正想着办法,周磊打来电话:“我在方舱里面,我来干!”周磊原本还觉得自己因病失去了和同事们共同抗疫的机会,非常遗憾,这次能为抗疫做些事,他非常兴奋,他说:“我就在抗疫一线,这也是和同事们并肩作战啊!”

揭开电缆沟的盖板,周磊大吃一惊,他发现有些单元的空气开关是直接安装在电缆沟内的,一旦进水那就麻烦了。他立刻指导方舱内的维护人员给空气开关做防水处理。

此后,周磊主动担任起国博方舱医院的安全用电义务宣传员、用电检查巡视员和用电隐患排查员。

2月15日,武汉大雪纷飞,气温骤降,方舱医院女宾区突然断电。周磊和方舱内的维护人员沿着线路排查,周磊找到了原因——相邻床位的女性患者怕冷,同时使用吹风机和电热毯等大功率电器,引发上一級空气开关跳闸。周磊还意外地发现,方舱内的实际负荷和空气开关承载负荷的额定值并不匹配,他当即要求更换空气开关。他还建议院方利用广播大力宣传使用大功率电器时的注意事项,并在方舱内的每个用电插座处张贴一张用电提示。

周磊日日巡查,他还观察到有的人使用微波炉和电水壶断电时,不是先关掉电器开关,而是直接拔掉电源插头,拔下的插头往有水渍的操作台上随便一放,插头就沾了水。他先是起身劝阻,后来发现插头有水就立刻拿纸去擦。渐渐地,在他的监督和影响下,很多病友开始注意用电安全了。

3月4日,周磊得知自己将在6日拿到复查结果,如果复查结果正常,就可以出院了。他兴奋地说:“出院后再隔离14天,我就可以参加抗疫了。身为武汉人,我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做一个抗疫的缺席者!”

(发稿编辑:姚自豪)

分类:央企故事 作者:李萍 期刊:《故事会》2020年14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