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0年20期 > 〖中篇故事〗千古奸相

〖中篇故事〗千古奸相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9-05 09:21:21

1.昏王登基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休,而国家内部,也很不太平。这些诸侯国国君,要么是周天子的血亲,要么是有大功的功臣,一代代往下传,没血统的人,是没资格继承王位的。

当时卫国国君重病,要在几个儿子中选择一个继承人。没想到儿子中有个叫姬灵的,知道自己平时行为不端,不受重视,王位肯定没自己的份,于是趁着兄弟们都进宫探病的机会,带着心腹混进宫里,当着国君的面,把兄弟们杀得一干二净。

这样一来,老国君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了,卫国国君世代姓姬,这可是周天子的直系血亲。他悲愤地看着自己这个虎狼一样的儿子,反复纠结,最后还是把王位传给了他。如若不传位给他,卫国就没有正统的继承者,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大国必然会上书周天子,吞并卫国。

其实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已经没有任何权力了,只是那些诸侯国要发动战争或侵略别国,总会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而已。一旦继位者不符合传统资格,国家被吞并也就很正常了。卫国国君世代姓姬,这可是周天子的直系血亲,可以说是一张镶着金边的合格证。

老国君传位后,当天就死了。姬灵继位,第一件事就是大摆宴席,宴请群臣。他心里清楚,自己继位的手段不太光彩,群臣里有各个王子的人,他如果不摆平这些人,王位恐怕坐不稳。

宴席定于晚上举行,就在下午的时候,姬灵收到一封奇怪的书信,是他的心腹守门人带进来的,薄薄的一块白绢上写着:鱼肠剑,五步侯。姬灵虽然混账,但并不是蠢货,他顿时打了个寒战,问守门人:“什么人给你的?”守门人小声说:“相国卯正。”姬灵点点头:“宴席期间,你不可离我半步,另外,埋伏守衛,听我号令动手。”

当晚宴席之上,觥筹交错,人人开怀畅饮。这时一个厨师端着餐盘上来,给每个大臣的桌子上放了一盘鱼,最后那盘最大的鱼自然是放在姬灵面前的。厨师走到桌前,放下鱼的一刹那,一把亮晃晃的利剑刺穿了他的前胸。厨师痛苦地倒地,守门人收回宝剑,群臣都吓得酒醒了一半。

姬灵看着群臣笑了起来,慢条斯理地拿起那条鱼,撕开来,鱼腹中竟掉落出一把三寸长的宝剑,寒光闪闪。姬灵拿起宝剑,擦拭着笑道:“这鱼肠剑自从专诸刺王僚后,就不知去向,想不到今天竟然在此出现了,这厨师是前车大夫推荐给我的,你有什么可说的吗?”

前车大夫惨笑道:“你这昏君,杀尽兄弟,逼死父亲,你当了国君,这卫国还能有好吗?今天杀你不成,是老天不开眼!”姬灵命人将前车大夫拖出去斩首,然后让大家继续喝酒。

这时,武将白山站起来,端起酒杯大声说:“大王铲除了奸臣,可喜可贺,我敬大王一杯!”姬灵大喜:“白将军是我卫国大将,只要专心辅佐我,我保证你成为卫国第一武将!”

白山激动地往前走,要和姬灵喝酒,眼看已经走到五步的距离,姬灵冷笑一声,将酒杯向地上一摔,帐外的兵士们听见了,一下拥进来,和守门人一起把白山抓住了!

白山大吼:“干什么?”

姬灵冷笑着说:“白将军,我听说你近身功夫很高,军中都称你为五步侯,五步之内,杀人取命,无人可挡,可有此事?”白山一愣:“那又如何?”姬灵笑道:“卯正相国,不用隐瞒了,该你说话了。”

群臣惊诧地看着卯正,卯正脸色发红,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别的原因,慢慢站起来道:“前车大夫和白山将军曾找过我,想要一起刺杀大王,我没答应。”

白山怒视着卯正:“奸邪小人!你不肯共除昏君也就罢了,可你明明答应此事不外泄,竟然告密!”

卯正脸更红了,大声说:“大王已经继位,你们弑君就是乱臣贼子,我提醒大王,有何不对?再说,整个卫国,除了大王,还有能继承王位的吗?”他看向群臣,群臣个个低头,默然不语。的确,除了姬灵,整个卫国再也没有第二个有资格的继承人了。

姬灵大声说:“这才是忠臣!以后有不忠于本王者,一律车裂!卯正重赏千金,为我卫国第一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史官发威

两个大臣被处死,相国又忠于新君,这两件事加在一起,迅速镇压了反对姬灵的暗流。各国也都发来文书,恭贺姬灵继位,姬灵彻底坐稳了王位。没了后顾之忧,他开始继续他登基前的生活方式,荒淫懒惰,纵情享乐。至于治理国家的琐事,他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大部分都交给卯正了。

然而姬灵的快活日子很快就遇到了危机,谁也没想到,让他陷入危机的竟然是个毫不起眼的人——史官齐风。之前姬灵对这个齐风根本没有印象,但此时齐风却成了他最大的痛点。

齐风不但把他杀死兄弟强行继位的事一五一十地写下来,而且把他登基后搜罗美人、荒淫懒惰、杀死大臣的事一点不落地写了下来。姬灵又气又恨,他找来卯正,商量要杀掉齐风,另选一个史官。

卯正摇摇头说:“大王,此事不可。你可知道这齐风的来历吗?”

姬灵十分不解:“一个史官,能有什么来历?就算哪个将军或大臣是他亲戚,难道我还不敢杀了?”

卯正连连摇头:“可比将军大臣都要厉害,这齐风乃是齐国史官的直系后人。”

姬灵更奇怪了:“齐国史官的后人又怎么了,虽然齐国比卫国强大,但齐国还会为了自己史官的亲戚对我发动战争不成?”

卯正看着姬灵,叹了口气说:“当年齐庄公勾引大臣的夫人,被那个大臣设计杀死了,这事被齐国史官如实记录了。那大臣手握大权,逼着史官修改记录,说齐庄公是病死的。齐国史官就是不肯改,大臣杀了史官,让史官的弟弟改,史官的弟弟也不肯改。大臣连杀了史官的两个弟弟,又让史官的最后一个弟弟改,那个弟弟仍然不肯改。大臣最后也只好放弃了,此事之后,齐史之名,天下敬仰。大王如果杀齐风,各国诸侯必然趁机讨伐。”

这么一说,姬灵确实是不敢杀了,但放任不管也不行啊,姬灵忽然想到一个主意:“我们让他随便写,然后我们让别人写一份假的替换了不就行了?”

卯正摇摇头说:“大王以为这个主意其他国君没想过吗?行不通的,各国的史官都是几个家族世袭的,他们写的字是有存档对照的,别人模仿不了。而且他们在记录中会留下别人不知道的文法标记,伪造的普通人看不出来,其他史官一眼就能看出来。”

想不到这些史官如此狡猾,姬灵又想了一招:“那我们不要史官了不行吗?”

卯正依然摇摇头:“也不行,史官的记录不是一国的事,而是天下都在盯着的事。如果卫国没有史官的记录,各国就会质疑大王统治的合法性。”

这下姬灵是无计可施了,他期待地看着卯正:“这事该怎么办呢?”

卯正皱着眉来回踱步,揪断了好几根胡子后,忽然站住了:“有办法了,臣有一计可解大王之忧。”

第二天,齐风被召入宫中,他以为自己也要像先辈一样,为史官的尊严献身了,于是跟家里人交代了后事,慷慨入宫。

没想到姬灵见到齐风后,赞不绝口:“齐太史名垂青史,不愧为齐家子孙。看了你的记录后,我十分羞愧,看来之前我还是年轻不懂事啊。卯正相国劝我要痛改前非,我决心改正,做一代明君。”

齐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他活了六十岁了,自认为学贯古今,眼力不差。难道姬灵真还有改过的可能吗?

见他吃惊,姬灵说:“为了表达我的决心,我请先生亲自监督,就住在宫内,看我是否言而有信。”他又指着卯正说:“卯相国在此,可为人证。”

卯正也解释了姬灵的决心,并为姬灵的改变打包票。卯正虽然在姬灵继位这事上表现得不够有风骨,但毕竟是一国之相,在士大夫阶层中还是有名望的,他的保证让齐风放心不少,当下表示愿意住在宫内,记录姬灵的生活和上朝情况。

齐风回了趟家,告诉家人他将长期住在宫内,然后把姬灵赏赐的黄金留在家中,就坐卯正安排的马车进入了王宫。从那天起,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不管上朝还是休息,齐风都跟着姬灵进行记录。只有两个时间段例外:一是姬灵上朝时,齐风不能跟着上朝,只能在后殿听声;二是姬灵回后宫睡觉时,齐风也不能跟着,他会在姬灵赐给他的屋子里休息。

自打齐风进宫后,姬灵一次早朝都没有耽误过,齐风在后殿听着前面的声音,无非是群臣奏事,姬灵很少独断专行,都是由卯正提出方案后解决,所有政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比如某地水涝,需要拨粮食赈灾;某边境有战争,需要派兵抵抗等等。

齐风如实地记录下前殿的讨论过程,以及最后的处理方案。以他个人看来,姬灵肯听人言,心怀百姓疾苦,可算是个不错的大王了。

最让齐风意外的是,姬灵下朝回宫后,勤奋地批阅奏折,手不释卷。偶尔和他对话,学问水平也越来越高,齐风全都记录下来,心中十分高兴,觉得自己作为史官能震慑奸邪,规劝君王,不愧先祖。

3.為虎作伥

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这天,齐风想回家一趟,他甚是想念家人。但他出院子时被守门人拦住了,说相国有令,宫内人员不能随意离开。齐风请守门人转告卯正,他想回家看看。

卯正听说后,亲自跑来了,说想回家没问题,但此时正是正午,太阳毒辣,怕齐风身子骨受不了,不如一起吃点午饭,吃完再给他准备马车。

一国之相对自己如此客气,齐风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就答应了。吃饭时卯正让人准备了梅子酒消暑。这梅子酒平时藏在井下,用井水镇着,十分凉爽可口。加上卯正频频劝酒,齐风不知不觉地就喝醉了。

黄昏时分,马车把齐风拉到了家门口,家人出来接他进门去,一家老小团聚,十分开心。家人对齐风说,卯正让人把他记录的那些竹简在城内外四处展示。各地读书人和使臣都纷纷抄录散发。不但卫国人都知道姬灵大王改邪归正,勤于政务学习,就连其他各国也都传遍了。周天子还写了一首诗赞扬卫国呢。

齐风十分高兴,虽然作为史官他并不追求名利,但自己的记录得到天下人的肯定,毕竟是光宗耀祖的事。就在家里一片欢腾的时候,齐风的小孙子突然不解地说:“爷爷,你的记录里说大王给山南发放了粮食,可今天我在路上碰上一个乞丐,他说他就是山南的,人都饿死了,也没看见有人发粮食啊。”

齐风一愣,儿子急忙解释:“赈灾哪有那么快的?粮食要运输,那人估计是之前逃荒出来的。”齐风想想也对。可孙子又说:“可是爷爷的记录里说,大王派兵去平定山北边境的入侵,我听学塾里的同窗说,他父亲是守城门的,这些天很多山北人逃难过来,说我国军队一直在后退,并没有打仗。”

这下齐风坐不住了,他紧皱眉头在屋里踱步。儿子宽慰他说:“父亲,行军打仗是很复杂的事,将军们有自己的考虑,也许是诱敌深入呢。您是史官,据实记录是您的职责,至于下面的执行情况,并不是您能控制的。”齐风心情沉重地点点头。

当晚,齐风回到屋里睡不着觉,忽然听到院子里有隐隐约约的哭声。齐风好奇地起身走到院子里,循着哭声来到门房处,发现是看门人和他的妻子在哭。齐风心里纳闷,自己一向对仆人十分宽厚,有何委屈的呢?难道是自己这几个月不在家,儿子没有遵循家风,对仆人过于严苛吗?

想到这儿,齐风咳嗽一声,门房里的哭声顿时停止了,看门人走出来向齐风谢罪。齐风问他为何哭泣,看门人说:“因为大王征召美人,我女儿在出门买东西时被征召之人看见了,强行带走了。内人来找我,可我也无计可施。”齐风目瞪口呆:“我明天要面见大王,这里面一定有误会!”

第二天,齐风刚出门,马车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这是一辆很大的马车,是姬灵特批给齐风用的,分为两层。齐风坐在里层,外面还有一层,站着护卫和侍从,因此齐风即使掀开帘子,也只能看见外面的护卫,看不到街上的情况。他对这种只有王侯才能坐的车感到十分不安,多次推辞,但卯正劝他说,大王要痛改前非,礼贤下士也是一种态度,他应该配合才对。齐风这才勉强肯坐。

马车直接把齐风送进王宫内院他住的房子前才退出去。齐风迫不及待地要求见姬灵。姬灵很快就从后宫出来了,客气地让齐风坐下说。齐风把自己回家后听到的情况告诉了姬灵,姬灵皱着眉头说:“有这种事?来人,立刻把卯相国找来。”

卯正听完齐风的诉说,叹口气说:“这两件事我倒是知道的。往山南运粮的车在山上翻了,耽误了行程,不过也快到了。山北边境,敌人准备已久,我军仓促应战,因此初期战况有些不利,是正常的。至于征召美人的事,大王并未下过令,估计是下面有人想讨好大王,我立刻严查。”姬灵点点头:“那就好。”

齐风听着卯正的话,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按理说他的话没有什么毛病,但可能是态度里的漫不经心,或是不肯直视齐风的眼神,都让齐风陡增疑虑。

当天晚上,齐风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忽然听见有人从墙外走过,看门的护卫喝道:“什么人?”有人压低声音说:“喊什么,我是卯正,把姬灵给我叫出来。”

齐风一激灵,这是相国对国君该有的态度吗?他偷偷爬起来,那护卫已经出了门叫人去了,齐风贴在门口,偷偷地向外看,只见远处姬灵急匆匆地跑过来了,见面后竟然对卯正行礼!

因为离得太远,他们说什么齐风已经听不见了,但他心里留下了重重的阴影。

天快亮时,姬灵要上朝了,齐风强撑着爬起来,梳洗后跟着一起走,手里拿着竹简和笔,准备记录早朝的内容。

早朝和以往一样,大臣奏事辩论,卯正发表意见,姬灵赞同。就在这时,齐风忽然感觉到了昨天的那种不对劲,联想到昨天晚上的事,他的脑子里迅速闪过这几个月的一切,心里“咯噔”了一下,拔腿就往前殿冲去。

跟着齐风的只有一个帮他拿墨盒的随从,被齐风突然的举动弄得愣住了,待回过神来赶紧上前阻拦。齐风虽已年迈,但此时一股热血上头,加上猝不及防,竟然把随从撞开了,径直冲进了大殿。

4.以假乱真

大殿中,只有孤零零的三个人:坐在宝座上的姬灵、站在大殿上的卯正和一个穿着一身青衣的人。

齐风如坠冰窖,哆嗦着手,四处看着“大殿”,这大殿简陋至极,除了宝座那块还像回事,其他的地方都空空如也。而且这个房子也不大,最多也就是真正大殿的一成大,比一个戏台大不到哪儿去。

齐风指着卯正,说不出话来。卯正惊愕地看着他,半天才叹了口气:“你冲进来干什么?好好当你的史官有什么不好?”

齐风怒吼道:“卯正,你怎么解释?”卯正摇摇头说:“本想着再多拖些日子的,不过这也是早晚的事。你都看見了,大殿是假的,大王嘛,自然也是假的了。”

齐风指着大殿后面:“可是,后面是王宫啊!我住在里面……”

卯正笑了笑说:“你住在里面,能见到几间房子?我敢打赌,除了你住的那间房子,你只见过旁边大王的书房,剩下的你见到的不过是几面墙而已。别人指着墙上的门告诉你,这个门通往后宫,你不能进;那个门通往宝库,你不能去;那个门通往大殿……如此而已吧。”

齐风心里一颤,的确如此,他见到的不过是两间房子,就连这个假得不能再假的大殿,还是今天冲进来才看见的。他看了看那个青衣人,问卯正:“你的声音是自己的,群臣的声音是怎么回事?”

卯正指着青衣人说:“这是我从齐国请来的口技师,你的故国最出名的绝技,你应该是了解的吧。群臣的声音都是他发出来的,至于说的内容嘛,倒都是真的,是群臣上的奏折,他念出来了而已。”

齐风怒道:“大王是假的?可他明明就是在宫中召见我的人,那次我进的肯定是真正的王宫,这点把握我还是有的!”

卯正点点头说:“那次你进的确实是真正的王宫,而召见你的人也确实是现在坐在宝座上的这位替身。只可惜,他从一开始就不是真正的姬灵。他只是长得很像而已,我把他推荐给大王,在真正的王宫里演了一场戏,就是为了打消你的疑虑,防止以后的朝夕相处被你看出破绽来。当你回了趟家再被马车接进宫里时,就已经是在这个假王宫了。”

齐风指着卯正道:“你总是真的吧?你在这里演这种拙劣的戏,那谁在真正的早朝那边?”

卯正笑着说:“真正的早朝比这边晚一个时辰,在这边把戏演完,我就去参加真正的早朝了。真正的早朝,大王是不上朝的,所以替身就留在这边继续学习批奏折,陪你演戏了。”

齐风悲愤地说:“你们煞费苦心,还弄了这么个假王宫出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卯正微微一笑:“当然是借你的笔用了。大王对你的笔又怕又怒,我给他出了这个主意,本来打算在真正的王宫演这出戏,不过大王担心替身在王宫里出没,还在大殿上替他上朝,有弄假成真的危险。于是就在远离王宫的地方,盖了这么个假的,也没几间屋子,几天就盖完了。”

齐风听了,心里悲凉到了极点,想不到自己一直被人利用,还一直为姬灵歌功颂德,他忍不住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竹简上顿时血迹斑斑。那个替身面露不忍之色,扭头看着卯正。

卯正却面不改色,走到齐风身边,轻声说:“不过你也不用太难过,姬灵虽然残暴荒淫,但却不是笨蛋。他看出这个计划潜在的危险性,不肯让我用真正的王宫演戏,不肯让这个替身坐在真宝座上给群臣上朝。但他却忘记了防备我,我现在正式地邀请你,加入我的计划中。”

齐风大惊,抬头看着卯正:“你,你要弑君?”

卯正冷笑一声,点头道:“不错,我要带着替身,杀了姬灵,但我需要你的记录,你只要当作什么也没发生就行了。”

齐风默然许久,最后抬起头,平静地说:“我要如实记录。”

卯正看着他:“你明明不喜欢姬灵,为何一定要如此固执呢?你可知道你的记录,会造成什么后果吗?”

齐风点点头说:“我知道。但我身为史官,从小就被教育一件事,善恶有人分,功罪有人评,史官要做的,是如实记录,不得隐瞒,不能顾忌后果,也不能顾忌善恶。”

卯正狠狠地盯着他:“你不怕我杀了你全家?这个假王宫里都是我的心腹,现在你的命捏在我的手里呢。”

齐风不再说话,拿起竹简,用尽力气写下一行字:“卫相卯正,欲杀君立伪。”然后他扔下笔看着卯正,毫无惧色。

卯正捡起书简,慢悠悠地说:“我还没干呢,你这么写,是你史官的风格吗?”

齐风淡淡地说:“我只是个史官,挡不住千军万马。我也不会去告密,这也不是史官的职责,而且你也不会讓我去吧。我只能用笔记下来,如果你成功了,我就加上‘事乃成;如果你失败了,我就加上‘事败被诛。即使我没命写,其他史官也会续写上的。”

卯正点点头,挥挥手:“来人,用弓箭射杀了他。”那个替身站起来想说话,卯正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又坐下了。

齐风看着弯弓搭箭的护卫,闭上了眼睛。

5.宫廷混战

当天晚上,卯正带着二十个士兵,押着一百名美人来到王宫里,求见大王。因为姬灵交给他征召美人的事,他办妥了,一百名美人已经带到,就等大王挑选了。士兵们的武器被守护王宫的卫兵留下了,这是规矩,反正看管这些弱女子也不需要武器。

姬灵兴冲冲地带着四个贴身护卫赶到,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事,他也不愿意大张旗鼓的。那些美人们此时都已经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姬灵一个个看过去,边看边夸卯正的事办得好。

就在此时,卯正大喊一声:“杀!”那些士兵忽然冲上去,直扑姬灵。姬灵大惊,飞身后退,他身边的护卫训练有素,武艺高强,立刻冲上来迎战。这四个护卫人虽少,但手里有刀,对战那二十个赤手空拳的士兵并不落下风。然而那二十个士兵显然也是卯正精心训练的心腹,虽然身中数刀,也都浴血奋战,拼命缠斗。那一百个美人被这场混战吓得花容失色,有的瘫倒在地,有的吓得四处躲藏,一时间场面极其混乱。

当宫内其他侍卫听到打斗声赶到时,四个随从已经全数战死,那二十个士兵也只剩下了五个人。让众人惊讶的是,现场竟出现了两个姬灵,都穿着君王的衣服:其中一个中了一刀,孤身一人捂着胳膊,抓着一个美人挡在身前,勉强抵挡着;而另一个姬灵则被那五个士兵和卯正围起来保护着,明显占据上风。奇怪的是,看上去这个被保护的姬灵却满脸惊恐,比那个孤身一人的更加惊恐。

侍卫们把两伙人都围了起来,卯正指着那个孤身一人的姬灵喝道:“你这个狂徒,竟敢妄想冒充大王,真是可笑之极!”

那个姬灵虽孤身一人,气势上却丝毫不输,大喝一声:“侍卫们,卯正带兵犯上作乱,还带了个冒牌货,企图冒充本王,把他给我拿下!”

侍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听大王的还是相国的。按说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相国再牛,也不可能比大王牛,如果平时他们肯定直接听大王的了。可问题是,相国身边还站着一个大王呢!真假难辨啊!

侍卫头领小心翼翼地问卯正身边的姬灵:“这位……大王,您是真是假?”

姬灵大怒:“你连我也不认识吗?”

侍卫头领苦笑着说:“恕小人直言,自您登基,就没怎么见过您的面。您一直在宫里,也不上朝,也不外出。如果只有您一个人,我也许能认出来,可这儿还有一位呢,确实难以分辨。”

卯正却沉不住气了,一个劲地下令,让侍卫们动手去杀那个孤身一人的姬灵。侍卫们分不出真假,自然不会轻易动手,只是把两伙人牢牢控制住。?此时消息已经传到了宫外,都城里带兵的将军,以及文武群臣都赶到宫里。面对着对峙的两伙人,他们都目瞪口呆,有人说这个像,有人说那个是,议论纷纷,不能一致。

卯正大怒,呵斥群臣:“你们都傻了吗?我身边这个才是真大王!否则我会保护他吗?你们这些浑蛋,是要趁乱造反吗?”他仗着大王的宠信,威风久了,众人一时间不敢出声。

那孤身一人的姬灵大声说:“卯正假借本王的名义强征美人,又骗我出来看。结果趁机杀了我的贴身护卫,这四个护卫你们都是认识的,可有假?难道我是假的,他们也是假的吗?”

这四个贴身护卫不但侍卫们认识,大臣们也有认识的,仔细辨认后,确实不假。众人看向卯正和他身边的姬灵。那姬灵脸色难看,大声喊:“我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四个护卫本来是随着我出来的。”他看了一眼卯正,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说。

孤身一人的姬灵冷笑道:“你难道想说是卯正要杀你,这四人是为了保护你而死的?”

姬灵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就是这样……”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卯正也面色难看地看着他:“大王,你是疯了吗?”然后不再理会他,而是对着群臣喝骂道:“看见没有,大王都被这狂徒给吓傻了,你们还不赶紧听本相国命令,把他抓起来杀了!”

就在众人难以决断之时,忽然有人在外面大喊:“史官被杀了,史官被杀了!”一个负责巡城的将军跑进来喊道:“附近有一处大宅子失火了,火光冲天,我们赶过去救火,火势太大,整个大宅子都烧光了。但是我们在宅子外面的一棵大树旁发现了史官齐风的尸体!他是后背中箭而死的,应该是逃跑时被射杀的。在齐风身上,我发现了这部竹简,显然齐风还没写完就被人射杀了!”

竹简被众人传阅着,血迹斑斑的竹简上,清晰地写着:“卫相卯正,欲杀君立伪。”虽只写到这里,但众人都已经明白了。他们看着卯正和他身边的姬灵,人人的眼神都变得很复杂,还有些人暗自松了口气。

卯正显然看出局势对自己不利,他惊慌地大喊:“你们、你们要干什么?那个史官不是我杀的,对了,那竹简也一定不是他写的,是别人伪造的……”

有几个和之前被镇压杀死的大臣交情深厚的大臣,本就对卯正恨之入骨,此时已经按捺不住大喝起来:“卯正,你这奸相!独揽大权,欺上压下,如今竟然妄想用相似之人冒充大王!这竹简,之前已经让别的史官看过了,正是齐风的笔迹,绝无人能模仿。而且齐风的儿子也证明,里面用的隐笔暗号,只有齐家史官才会用!铁证如山,还敢狡辩!”

在铁证面前,大臣和将军们弄清楚了,显然根据齐风的竹简,卯正身边的姬灵是假的,卯正带着他是想谋反!他们立刻把那个孤身一人的姬灵保护起来,然后让军队和侍卫们一起把卯正和他身边的姬灵拿下。那五个士兵倒是忠心,要保护卯正,但马上被乱刀砍死了。

很快,卯正和他身边的姬灵被绑在木柱上,马上将以谋逆罪被车裂处死。

6.无愧于心

此时,木柱上的姬灵依然大声喊冤,坚称自己是真的姬灵,见无人搭理后,终于绝望地怒骂卯正:“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图什么呀?”

卯正见左右无人,轻声说:“其实,在所有的大臣里,我是最想杀你的人。我受先王大恩,为卫国之相,怎能将卫国交到你这种畜生的手里?”

姬灵愣了半天:“那当初有人刺杀我,你为何又向我告密?后来我如此信任你,你刺杀我也有很多机会啊?为什么要弄得如此复杂?”

卯正低声说:“因为你已经是卫国仅剩的有资格的继承人了,若是你死了,其他国家的诸侯就会打着周天子的名义吞并卫国。被吞并后,卫国人民就都会成为贱民,甚至会成为奴隶。我身为卫国相国,怎会害了卫国百姓?像今天这样,只是一场被平息的叛乱,哪个国家也没有借口兴兵。”

姬灵似乎有些明白了:“所以你利用齐风,设计了这样一个圈套。那个替身,也是你早就预备好的,对吧?”

卯正点点头说:“没错。我从你杀了兄弟、逼先王传位时就开始寻找了。找到样貌相似之人后,我还要看他的心性,还要教他如何做一个好的大王。我利用史官齐风,来恐吓你同意我的计划,接下来,用替身去欺骗齐风的同时,也教会他如何议政,如何批奏折。我知道,齐风知道我的计划后,一定会秉笔直书,而我要的就是他的竹简,来告诉大家所谓的‘真相。当这一切都准备好时,就是结局了。”

姬灵突然又想到另一件事:“你是怎么把替身带进来的?每个士兵都被搜身了,如果他里面穿着王服,肯定会被发现!”

卯正点点头:“侍卫们肯定会严格搜查士兵,但美人呢?一百个美人,其中有一个长得不那么美也不会引人注意,况且进宫时都低着头,没人能看清真实的容貌。此外,美人穿的都是长裙,里面穿什么衣服谁能看出来?这些美人将来都是你的人,侍卫们也不敢宽衣解带地检查吧?等人多混战时,那个替身悄悄脱掉长裙,宫殿里就有两个姬灵了。”

姬灵咬牙切齿道:“你真狠,不惜出卖刺杀我的大臣,不惜杀死耿直的齐风,不惜害死无辜的美人,还有这二十个士兵,都是你驯养的死士吧,不惜用性命帮你演戏!”

卯正淡淡地说:“为相者,没有鬼魅手段,冷血铁肠,如何能护卫一国?他们死得何其痛快,我还得陪着你被车裂呢,他们有什么可抱怨的。”

此时行刑人已经远远地赶着马车过来了,开始把拖在地上的绳子往车上拴。眼看四肢绷得越来越紧,姬灵惨叫道:“你把一个毫无血脉资格的替身推上王位,你对得起先王吗?你祸乱了卫国血脉,你还要担负奸相之名!遗臭万年!现在你改口还来得及啊!”

卯正的四肢也开始悬空了,他仰面看着天,平静地说:“大臣们恨我怕我,他们要杀我,就必须承认你是假的。血脉嘛,千年万年下来,早晚会乱的。民贵君轻,百姓在乎的是大王的好坏,而不是谁的血脉。至于遗臭万年啊,我更在乎的是无愧于心。”

这时,行刑人抽响了鞭子,十辆马车卷着烟尘向各个方向奋力拉扯起来,惨叫声不绝于耳。

宫墙之内,宝座之上的替身听到了远远传来的声音,他批阅奏折的手顿了顿,继续奋笔疾书。只是,一滴泪水无声无息地滴落下来,打湿了竹简……

(发稿编辑:朱虹)

分类:中篇故事 作者:吴嫡 期刊:《故事会》2020年20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