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9年3期 > 〖新传说〗第三味药

〖新传说〗第三味药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9-08 18:32:00

刘家屯有个刘氏祖传喉科,专门看烂嘴、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病,用祖传配方熬制的药面子,哪儿烂就抹哪儿,两三次保准愈合。正因为药效奇佳,方圆几十里的人都喜欢来这儿看病。

刘氏喉科的祖上立了个规矩,传媳不传儿。要说这规矩也算怪事一桩,不过想通了也就不怪了。喉科是个小门类,一天也来不了几个病号,根本不足以支撑家庭开销。刘家的男丁要外出干活,执掌门面,不能学这门手艺,而女儿早晚要嫁出去,学了手艺就传到别人家去了。儿媳妇就不一样了,嫁过来就是刘家的人,把秘方传给儿媳妇,既能保证方子世世代代在刘家传下去,还能多一份营生,好让家里过得宽裕些。

这一代刘氏喉科的传人叫崔菊花。崔菊花二十歲嫁到刘家,二十五岁成为刘氏喉科的传人,她生了三个儿子,等儿子们都娶了媳妇,按照祖训,是时候要把秘方传给儿媳们了。

秘方只能传给三个儿媳中的一个,她们都指望着能够成为刘氏喉科的传人,这可意味着以后的生活要比别人家过得更宽裕。

这天晚上,崔菊花召来三个儿媳,她端坐在太师椅上,儿媳们垂手站在一旁。崔菊花清了清喉咙,严肃地说:“按照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我把咱老刘家祖传治喉病的秘方传给你们妯娌仨。”

三个儿媳相互对视一下,都愣住了——传人只能有一个,咋会是传给仨呢?可崔菊花神情严肃,三人谁也没敢说话。

崔菊花继续说:“你们妯娌仨,手心手背都是肉,为避免妯娌之间闹矛盾,秘方得有个传法。这秘方一共有三味药,我先传给你们两味,学到手后,你们各自寻一间空房开门营业。你们放心,有了这两味药也能治病,就是疗效差那么一点点。我就看你们中间谁做得好,病人夸赞得多,等确定下来后,我会把秘方中的第三味药传给她,让她成为刘氏喉科的正式传人,其他两人就要关门歇业,寻找别的门路。”

就这样,三个儿媳跟着崔菊花,用了没多长时间,把秘方中两味药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全都学会了,然后按照婆婆的吩咐,各自在村里开了一间喉科诊所。

诊所开起来后,老大媳妇就动起了脑子,怎么才能拉到更多的病号呢?老大媳妇的娘家是大户,七大姑八大姨的一大帮,她回去一打招呼,很快就有了病号。老二媳妇虽说娘家是小门小户,可脑瓜子灵,她让丈夫没事儿就到村口转悠,看到模样像是来看病的,就介绍到自家诊所来。这法子倒也灵便,很快也有了不少病号。老三媳妇为人实诚,她老老实实地待在诊所里,等着病号上门,既没有回娘家宣传,也没有让丈夫到村口堵人。

刘氏喉科在当地名声很响亮,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不可能把所有的病号都拉到自个儿的诊所里去,总会有漏网的。还真别说,这天,就有个老太太抱着孩子到了老三媳妇的诊所里,一进门就叫喊道:“人呢?快点来给我孙子看看!”

老三媳妇连忙从里屋走出来,跟老太太打招呼后,她让老太太坐到一旁的椅子上,让孩子平躺在自己腿上。老三媳妇吩咐孩子把嘴巴张开,往里面一看,果然好几处都患上了溃疡。

老三媳妇取来祖传的一红一白两味药,先把红色的药末抹到溃烂处,等了两三分钟,又把白色的药末抹到溃烂处。要说这祖传的药方效果还真不错,起初孩子还挣扎着不愿意抹药,可等抹上去后,他渐渐地止住了哭声,瞪着圆圆的眼睛看着老三媳妇,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看到孩子这个样子,老太太放心了,说话也不那么大呼小叫了。结过账后,老太太拉着孩子打算离开,谁知孩子竟扭扭捏捏地不走,还回过头眼巴巴地望着老三媳妇。

老三媳妇一看,立刻就明白了,笑着说:“孩子估摸着是饿了,这是闻着吃食的香味儿了。”

原来这会儿正是午饭时间,老太太他们来之前,老三媳妇正在里屋吃烫炒面,一听说有病人,扔下碗就出来了。老太太听老三媳妇这么一说,脸上有点下不来,刚要数落孩子,老三媳妇一把将孩子拉过来,让他坐到一张小凳子上,说:“谁家的小孩儿不是馋鬼变的?这几天孩子嘴疼,肯定没怎么吃东西,饿坏了,我这里有刚烫好的炒面,香着哩!”

接着,老三媳妇从里屋端出烫炒面,挖了一小勺吹了吹,送到孩子嘴边。孩子张开嘴,一口就吞了下去,惹得老三媳妇在旁边连声说:“慌啥哩,碗里多得是,不够我一会儿再烫。”

孩子吃完烫炒面,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老三媳妇笑着对老太太说:“小家伙挺鬼的,刚抹上药,药还起着作用,嘴里不觉得疼,能吃点东西。明后天你们再来两趟,我给抹点药,就能好利落了。”

到了第二天,祖孙俩如约前来,老三媳妇细心地给孩子抹上药。还真如她所料,也就抹了三回,孩子的溃疡就好了。老三媳妇心疼孩子,每次都准备了吃的,孩子总共在她这儿吃了三回东西。不论是上药还是喂食,她都动作轻柔,一点也没弄疼孩子。

这次以后,来老三媳妇这里看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甚至有的病人被领到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那儿,一看不是老三媳妇,转身就走。不管病人是多是少,也不管病人年龄大小,老三媳妇都同样耐心细致。上完药后,只要病人能吃东西,她都会免费提供一些点心。这样一来,老三媳妇的名声就传播得更远了。

半年的考察期很快过去了,崔菊花再一次把三个儿媳叫到了一起,她清了清嗓子,说:“你们都是明白人,这半年谁招来的病号多,想必你们早就打听好了。愿赌服输,我宣布,由老三媳妇接管刘氏喉科,第三味药我传给她。老大媳妇、老二媳妇把铺子关了,剩余的药全都交给老三媳妇!”

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倒也听话,知道自己没有争过老三媳妇,就照着崔菊花的吩咐,关了铺子,上交了治疗烂嘴的药。

等屋子里只剩下崔菊花和老三媳妇两个人后,崔菊花笑着对老三媳妇说:“老三家里的,我先恭喜你了,顺利成为咱老刘家的喉科传人。这第三味药嘛,真的没啥稀奇的,我也不卖关子了,你先看看这张纸。”说完,崔菊花从旁边的抽屉里拿出一张颜色发黄的纸递了过去。老三媳妇接过来一看,不由得惊讶不已。

崔菊花说:“这张纸你留着收好,小心保管,将来等你的孩子们娶了媳妇,你再把这张纸传给你挑选出来的传人。”

老三媳妇郑重地点了点头,把纸叠好,小心地放进了口袋里。

多年后,老三媳妇用了跟崔菊花相同的方法,从自己的儿媳们中间选出了一位传人。这位儿媳满心欢喜,打开写着第三味药的那张纸一看,不由得愣住了,只见纸上是这么写的:“把面粉放到锅里翻炒至黄褐色,晾凉后装成小包备用。”

这第三味药哪里是用来治病的,分明是让人吃的嘛!

后来,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不知从哪里听说了这第三味药的真相,大感意外,可到了如今,她们已无法记起前两味药的制作方法,只能望着“祖传喉科”的牌子,怅然不已了。

(发稿编辑:吕佳)

分类:新传说 作者:徐嘉青 期刊:《故事会》2019年3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