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9年4期 > 〖网文热读〗鉴宝大师

〖网文热读〗鉴宝大师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9-09 08:15:23

城东有条古玩街,双休日时,一大早来这里淘宝的人就络绎不绝。有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瘦瘦的老头儿,人们都叫他杨老。

杨老前些年在这条街上,花了一千块钱,收了一枚宋钦宗时的“靖康通宝”。当时很多人都说杨老收的这枚古币,不值那么多的钱,可是后来谁也没想到,经专家鉴定,这枚古币竟然是枚孤币,价值连城。专家说,刻有“靖康通宝”的古币,是宋钦宗时的钱币,存世量极少,这是目前为止全国古币市场上发现的仅有的一枚。由此,一时间杨老在这条街上名声大震。街上谁要是有看不准的玩意儿,都会请杨老过目,帮忙把把关,当然,那些卖假玩意儿的人,会远远地躲着杨老,小顺子就是其中一个。

小顺子是这古玩街上出了名的混混兒,倒弄一些假玩意儿糊弄人,已经有些年头了。这天又是星期六,杨老一大早就来到古玩街,看见小顺子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和一个中年人谈着什么。

哟,顺子又有啥宝贝要出手啊?杨老问道。

没,没……没什么。小顺子一见是杨老,忙磕磕巴巴地说。

杨老拿过小顺子手里的折扇,“啪”地一抖,打开扇面,看到上面写着“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几个字,字的空隙间涂有几处深褐色的斑渍。

古色古香哦。杨老说。

小玩意儿,一把前清时的紫檀文人折扇。小顺子说着,要取回扇子。

哦,清朝的玩意儿?不对吧,你看这酱油涂得也太古了,颜色快成唐代的了。杨老指着扇面上那几处斑渍说。

小顺子听后,干笑了笑。

不过,这扇骨倒是紫檀木的,可它是非洲进口的“科檀”哪,还有这穿钉……

不等杨老说完,小顺子一把夺过扇子,说,就您眼尖啊?说完灰溜溜地走了。

杨老瞅瞅中年人,说,这位师傅,玩古玩可要留心哪,不然得交学费。中年人连连道谢不已。

一日,有人携一幅石涛的《剩山残水》水墨画来到杨老家里,请杨老过目。杨老一看,此画景物奇秀,用笔方折居多,皴法纠结,景色苍浑,确有石涛的气韵和画风,连连赞叹不已:好画,好画。

那人见状,试探着问:杨老,您看怎么样,是不是很喜欢?

嗯,可不知道你要什么价啊。杨老爱不释手地说。

十万,怎么样,能成交吗?来人说。

当时,偏巧有一个画家也在杨老家里,那个画家看看那幅石涛的画,摇摇头,咂咂嘴,给杨老丢了一个眼色,示意杨老作罢。然而,杨老却说,好,十万不贵,我收下了。

那人走后,画家朋友对杨老说,这幅画的画风确实颇像石涛的作品,但是您没发现?画的纸质可不是那个年代的啊,这分明是一个仿品。杨老听后,笑而不答。

一时间,杨老花十万元钱买了一幅假画的消息不胫而走。没多久,有个大学的美术老师来找杨老,要出五十万买这幅假画,杨老一摇脑袋,很干脆地说,不卖。

画家朋友闻讯后,问杨老,五十万买你那个假画,你还不卖?

杨老笑笑问,那是假画吗?不,是真画。画家说,明明是赝品,怎么会是真画?

杨老对画家朋友说,模仿石涛的画,能模仿到如此以假乱真的地步,在全国只有一个人,这个人该是谁呀?

是谁啊……画家朋友一脸狐疑,突然一拍脑门儿,说,张大千。

对呀,怎么样,我花十万元买了张大千的画,不值吗?

画家朋友听后竖起了大拇指。

(推荐者:顾诗)

(发稿编辑:王琦)

分类:网文热读 作者:周东明 期刊:《故事会》2019年4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