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9年8期 > 〖央企故事〗樱花树下的数学公式

〖央企故事〗樱花树下的数学公式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9-11 08:12:00

王复明(1926年2月~1991年7月),男,湖南岳阳人,1948年7月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土木系,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卫生局环卫处技士,先后在上海市营建筑工程公司、上海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等单位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1958年10月后,王复明历任冶金部重庆钢铁设计院土建科设计组长,攀钢现场设计队副科长兼主任工程师,重钢院土建科副科长兼主任工程师,重钢院宝钢现场设计队土建专业负责人、副队长、副总工程师,宝钢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复明于1979年获冶金部、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1年又一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荣立宝钢建设一等功,获宝钢指挥部优秀党员称号;1988年当选为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9年早春,宝钢工地一片生机勃勃。这个投资概算超过200亿元的钢铁大项目,让宝钢人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量为国家节约来之不易的外汇?宝钢人在谈判桌上竭尽全力,苦苦坚守……

艰难抉择

长江口是冲积平原,宝钢地基软弱,必须使用日本进口的钢管桩。当时的中方主谈是宝钢的副总工程师王复明,他想,使用昂贵的钢管桩就好比把大把的美元埋入了地下,到底需要打下多少根钢管桩?能否尽量少花钱?如何做到既保证质量,又节省投资?这是王复明苦苦思索的头等大事。

那年早春时节,在临近长江口的丁家桥机场,宝钢打下了最早的试验桩。根据当时测试的数据,中日專家各自做出了计算和判定。日方依据日本某权威教授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每根钢管桩的保险承载力是280吨,而凭王复明的直觉,日本人过于保守。

当时,国际上判定钢管桩负载的计算方法有30多种,由于整个宝钢工地需要的钢管桩数以万计,如计算过于保守,中国将要多支付巨额美元。这是国家来之不易的外汇啊,能不心疼吗?

谈判桌上,日方主谈、新日铁代表札本滔滔不绝地申诉着自己的理由,话语中,充满着固守立场、不肯退却一步的自信。

这时,王复明端起茶杯,缓缓地喝了一口,说:“札本先生,你们的计算到底精确吗?”

此前几次谈判,王复明都表达过同样的疑惑。这位优秀的中国土木工程师,曾先后参加过鞍钢、攀钢等多个大型钢铁厂的选址和地基处理,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要改变日方意见,还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依据。双方据理力争,相持不下,谈判再次无果而终,这令王复明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

“对工程来说永远是安全第一!”谈判结束,札本扔下这么一句话,打算先回日本过樱花节。

望着札本的背影,王复明陷入了沉思:同济大学专家正在宝钢工地上做一个钢管桩承载力的试验,会拿出有利于中方代表的结果,但时间比较长,要再等一等,可是究竟要等多久呢?

急赴东瀛

工地上按期施工,每一次去工地,王复明都感到一种压力:这片日新月异的工地,正期待着确定这批钢管桩的数量,谈判时间不允许继续拖延了!

周日上午,王复明正在工地巡视,突然,他接到通知:谈判马上移到日本八幡!

情况紧急,刻不容缓,王复明当即率队赶赴日本。

前来接机的札本笑吟吟地说:“您这次来,我一定要陪您观赏樱花。美丽的樱花,会让您变得不那么固执。”札本说着,躬身为王复明打开车门。

王复明咧了咧嘴,可是笑不起来,他明白,此番东瀛之行,不为樱花,为的是钢管桩!

新一轮谈判开始,札本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公式,并进行了严密的演算,得出的结果还是每根直径900毫米钢管桩的承载力为280吨,然后他又流利地写下一行英文,大意是,这不仅是日本专家的观点,也是美国著名力学专家的观点,代表国际权威。

王复明从容地微笑着,起身拿过笔,在黑板的另一边以先进的塑性状态计算法,有条不紊地演算着,最终得出结论:每根钢管桩的承载力远远不止280吨。

看到王复明采用先进的塑性状态计算法,札本愕然无语,他稍作停顿,换了个话题:“这是一个举国关注的重大工程,多埋钢管桩更保险啊!”

王复明回应道:“一位中国伟人说过,浪费是最大的犯罪,何况中国目前还很穷,我们希望日本朋友能为我们多省下一点儿钱。”

谈判再次搁浅。

茶歇的时候,札本走到王复明身边,彬彬有礼地说:“赏樱去吧!”眼看谈判毫无进展,王复明哪有心思赏樱?但出于礼貌,他还是答应了……

樱花很美

晴空万里,樱花林灿若云锦,令人陶醉。札本告诉大家,樱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每年樱花节是日本人最愉快的节日,日本人常带着一家人在樱花树下饮酒唱歌。

一会儿,札本友好地提议道:“这棵樱花树最漂亮,我们一起在这儿合影吧!”大伙儿刚站好,突然有人喊道:“王总不见了!”

札本有点惶然,说:“咦,他可是主角啊!”

众人四处寻找,札本发现王复明蹲在一棵樱花树下,跑过去一看,只见他手持一根树枝,在一片沙土上,聚精会神地写个不停,仔细一看,那是一串数学公式……休闲时刻也工作?这一刻,札本被这个来自中国的对手打动了。

就在这时,王复明扔开树枝,跳起来兴奋地冲着札本喊道:“440吨,440吨!我按照同济大学俞教授的试验方法又算了一遍,每根钢管桩承载力为440吨!”

原来,就在两天前,王复明收到了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土木专家俞调梅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说,他们的试验成功了,这个试验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工地上打下两根钢管桩,在上面进行荷载,用陀螺仪测变形曲线,做承载力推算。据专家研究,这个方法最科学、最简洁,测试下来每根钢管桩的承载力为440吨左右。整个试验过程,日方专家都在现场。信中,俞教授还附上了承重量和变形曲线,以及最新的计算公式。王复明拿到信后,私下里验算了好几遍,印证了俞教授的结论。

回到宾馆后,王复明拿出那封信,一五一十地告诉札本,说:“我的计算结果和俞教授一模一样!”札本也跟着仔仔细细地演算了一遍,果然如此。

此刻的札本不得不佩服这个倔强的中国人,最终,日方接受了中方的计算,单根钢管桩承载力由280吨提高到440吨,王复明为宝钢省下了3000万元人民币。

临别之际,王复明对札本说:“我曾经读过一首日本的古诗:‘樱花,樱花!暮春三月,开满青空,一望无涯,花香四溢,如云似霞……我真想好好看一次樱花。”

札本一听,诧异地问:“我们不是一起去看了吗?”

王复明不好意思地一笑,说:“我……我当时没在意……”

大伙儿一齐笑了。

札本望着王复明,真诚地发出了邀请:“明年,我邀请您到日本来赏樱!”

很快,王复明看樱花的故事在宝钢传开了,一名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感染了无数建设者……

(发稿编辑:姚自豪)

分类:央企故事 期刊:《故事会》2019年8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