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时光,自1996年进入中铁十四局三公司,先后参加了新淮公路、马平高速、岗青公路、宁互一级公路、北京西六环、哈罗铁路、郑徐客专、额哈铁路、通辽客专等工程的建设,工作中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务实创新,团结带领职工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安全、快速、优质、高效赢得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公司赢得了多项荣誉,项目两次获得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铁路建设先进集体“火车头奖杯”,现为中铁十四局二公司副总经理(主持经理层工作)。
三天进场
2014年6月26日,作为中铁十四局三公司项目总工程师的刘时光在商丘郑徐高铁工地上忙活着,他突然接到领导的一个电话:“到兖州来一趟吧,有新任务。”
在碰头会上,刘时光才知道领导为什么要心急火燎地把他召回:额哈铁路(内蒙古额济纳到新疆哈密),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长期铁路规划网》重点工程,中铁十四局在额哈铁路中标后,决定将一标段170公里的线下工程交与本局旗下的三公司承建。
按设计,三年完成这一工程完全没有问题,但眼下出现的问题是:签订合同的墨迹未干,额哈铁路的业主临策铁路公司就提出了要求——全线的开工仪式6月30日在一标段工地现场举行。满打满算,准备时间只有三天;更重要的是,必须立即组建项目部,并在三天内进场,而三天内进场存在很多问题:没有管理人员,没有施工队伍,没有机械设备,没有后勤保障。一切开工的条件都不具备,三公司领导把这个艰难的任务交给了刘时光。
28日,刘时光一行在西安咸阳机场乘上了一架小飞机,当飞机出现在西北上空时,天地间风沙弥漫,一片混沌,飞机降落黑戈壁,开工仪式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一番调兵遣将后,额哈铁路一标段的所有管理人员和启动资金很快到位,施工机械和架子队也从千里之外向额济纳迅速集结。6月30日,架子队和所有设备在开工现场一摆,当地蒙古族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表演民族歌舞,全体参会人员拍下一张喜气洋洋的额哈铁路“全家福”,开工仪式也就算圆满了。
开工仪式结束的当天,刘时光便找来当地人老汤当向导。
7月1日一大早,刘时光一行四辆越野车在老汤的带领下进入黑戈壁,去探寻一标段的线路,并在线路上找路、找水、找电、找信号,为各工区安营扎寨做准备。
在路上,突然听到一阵“隆隆”的轰鸣声,大家十分奇怪:蓝天白云的怎么打起雷来了?循声望去,只见远处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尘柱正在生成,那些尘柱迅猛奔跑,相互间不断靠拢,最后撕扯着连成一体,在天空中降下一帘黑幕,像脱缰的野马般奔腾而来。
老汤笑道:“刘总,黑戈壁给你们的第一个见面礼来了!”
刘时光在新疆罗布泊的哈罗铁路建设工地上见惯了这种“礼物”,他大声喊道:“沙尘暴来了,大家快上车,把车屁股对着沙尘暴的方向!”
水是生命
霎时,大风如鞭,猛烈地抽打着大地,戈壁滩顿时一片混沌,蓝天白云消失了,波涛一样的土丘石山消失了,几辆越野车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任凭沙石把车身抽打得“嚓嚓”作响……
大家灰头土脸地钻出车时都惊住了:用车屁股对着沙尘暴的那些车辆尾部全被沙石打得面目全非,那辆没有来得及掉头的越野车不仅挡风玻璃被打花,车牌、油漆也被沙石剥得精光……
黑戈壁上,除了风沙骇人,缺水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威胁着黑戈壁上的所有生灵!
几天后,刘时光专门带人去找水,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找到一处所谓的“泉”或者是“井”。后来钻了几口井,那水不是苦水,就是盐碱水,于是,水成了工程建设最要命的问题。
三公司线下工程四个工区的生活、施工用水,都要到几十公里外的某边防部队和某矿区去拉。最多的时候,他们租了40多辆拉水车。一辆水车一天的花销就是1000多元,40多辆水车,一天光拉水这一项就得花近5万元。
刘时光觉得这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于是,他决定打井。一、二工区靠近额济纳河,钻100多米就有了水。刘时光又组织在三、四工区找水,数台钻机,花100多万,钻了十多个400多米的深井,也没能从那片坚硬的石头山里打出一滴水来。
刘时光不甘心,又专程跑到兰州,花20万请来某地质勘探队。勘探队勘察后提供了地质水文图,三、四工区“按图索骥”,结果,打了450多米都没能打出水来。
真让人上火,但刘时光没有泄气,他又派人四处寻找水源。后来,据说水是这样找到的:牵来几头骆驼,那些骆驼惯于在沙漠里找水,让它们在前面带路,找水的人在后面跟着。就这样,总算在距三、四工区各80多公里的中间地带发现了牧民早先打的井里有水,于是,就在那地方打井。这次终于成功了,三、四工区都获得了丰富的水源。
质量问题
2014年7月31日,铁总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开得很简短,但主题非常明确:2015年年底前,额哈铁路必须通车。
会后,领导问:“时光,咋样?”刘时光本想讲一讲3年的工期缩短至18个月完成的种种困难,但他说出口的却是“没问题”!
紧接着,刘时光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施工现场。那段时间,刘时光的车上备足了食品和水,饿了就啃个馒头,吃点咸菜,喝点矿泉水;困了就在行进中打个盹;170公里的线路,一天一个来回,每天回到旗上都是深夜十一二点了。有时,他索性就住在工地,督促各工区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就这样,刘时光以奔跑的方式指挥着5000人的大军把额哈铁路一点一点地推向前方。到11月10日,土方、桥涵基本完成,92公里的线下工程已经完成。与此同时,铺轨也开始了,到2015年春节前,一共铺了60公里。
至此,大局已定,刘时光心中有数了——2015年年底通车完全没有问题!
总工出身的刘时光心里比谁都清楚,快速推进施工的同时,质量不能放松。
一天,刘时光外出检查路过某工区时,那里正在进行填筑施工。回到额济纳旗,刘时光通过对该工区备料和机械、人员安排等情况分析,预感他们晚上有可能要在路基填筑时违规。于是,晚上9点多钟,他颠簸数十公里赶到工地,到填筑现场一看,果不出所料,填土30厘米应该碾压时,该工点在工格栅上又多填土20多厘米。
刘时光当即要求返工,架子隊负责人求情说:“刘总,高抬贵手吧,下不为例,今后再也不敢了。”刘时光怒不可遏地说:“在质量问题上,十四局干的工程没有下不为例,也绝对不会抬手让违规者过关!不但要返工,我还要在这里开返工现场会!”
第二天,在一标段各工区长、总工、技术员等人参加的返工现场会上,该工区工区长、总工和架子队负责人一一检讨,违规填筑的土层被全部推掉后重新碾压。这种返工现场会使违规者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对其他工区有“非分之想”者的威慑也是巨大的。
终于,2015年12月1日上午,57005次货运列车在额济纳车站一声长啸,缓缓驶向茫茫大漠中的“生命禁区”。它沿着张骞出使西域时走过的居延古道,承载着额哈铁路建设者们的梦想与精彩,提前一个月,把通往新丝路的脚步迈向了远方……
(发稿编辑:姚自豪)
分类:央企故事 作者:刘月诗 谢朝平 尹辉 期刊:《故事会》2019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