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1年19期 > 〖央企故事〗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央企故事〗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17 18:46:31

1947年3月至1949年3月,在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建路桥老前辈们参与修建了三条红色路:“陕北—阜平”“阜平—西柏坡”“西柏坡—北平”,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披荆斩棘、铺路架桥……

陕北—阜平:战略转移之路

1947年3月,胡宗南在西北地区集结了34个旅、25万多人的兵力,进攻陕北,攻占延安,妄图摧毁中共党、政、军指挥中枢。

毛泽东主席“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说:“我军打仗,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为保证刘少奇、朱德等工委领导顺利前往华北工作,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指示边区交通管理局派出专门队伍,对延安经晋绥到晋察冀中心区——阜平的道路进行整修。

事隔70余年,曾参与修路的王德仁等老同志还记忆犹新。王德仁回忆说:“那时仗还打着,我们修的路,主要是以通行为主,好走就行。施工队也没有什么工具,就是铁锹、钢钎等,全靠人工。”

战争时期,修的路质量不高,只能算是人行路,比较好的路段能走马车或小汽车。竣工不久,部分中央领导就经此路到了城南庄,他们的随行物品大部分也是由牲畜驮运的。

1948年初,边区交通管理部门又接到上级紧急指示,要求克服一切困难,尽快将此路全部扩建成能通行汽车的道路。春节刚过,工程队全体人员就顶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开赴工地,迅速投入紧张的施工中。

印钞石至长城岭段都是上坡道,新改线路段大多是半劈山、半填方的土石方工程,在大填方段必须用大块石干砌挡土墙才能稳定路基。队员们就在附近寻找合适的大块石,用钢钎、锤子修理合适后,用绳子拉、用撬棍撬,硬是用人工一步步挪运到了工地。在印钞石村西与长城岭坡下的一个大沟壑,他们用大块石干砌了净跨三米的两座石拱涵,有些地方得攀登到山坡的峭壁上凿石放炮,作业异常危险。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全段根据要求按期建成。路基普遍加宽到4.5米以上,两侧挖了排水沟,有些路段被裁弯取直,达到了顺畅平整,在纵坡较长的路段还修建了错车道。经过这次大整修,这条路成为当时一条标准较高的山区公路。

1948年4月10日、11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车队从此路通过,到达晋察冀军区所在地城南庄,为党中央顺利实现战略转移提供条件。

阜平—西柏坡:转危为安之路

1948年初,上级紧急指示,要求修建阜平到西柏坡的路。

该路段的主要施工任务是:对阜平经城南庄、瓦房台、陈庄、宅北、寨头至西柏坡的部分路段进行加宽、降坡和垫平,个别的还需要改线,但总的要求就是,所有路基扩宽至4米以上,全段要达到通行顺畅,能保证汽车行驶。

工程队主要承担了两段“骨头”任务,一处是阜平县城南庄的山梁工程,另一处是灵寿县丁家沟至两界峰(大部分在平山县界)段的拓宽工程。

城南庄坐落在胭脂河北岸,前面是一片开阔地,背靠菩萨岭,是人们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山虽不高,但梁顶道路迂回曲折,狭窄难行,只能通行驴骡驮子,离通行汽车的标准相差很远。

3月初,工程隊员顶着初春的寒风,登上峭壁陡坡,打眼放炮,排除险石,要在石头山上修建一条汽车能通行的路。

由于主要是和石头“打交道”,工程队除了组织当地民工外,还从平定、涞源等地专门请来了一些技术精湛的民间石匠,请他们帮助开山修路。在全长2.5公里的山路上,队员们一段段削平,一段段取直,一段段加宽。一个月的时间,硬是在菩萨岭这一石头山上凿出了一条能够让汽车跑的路。

在菩萨岭施工的同时,丁家沟段拓宽工程也开始加紧进行。丁家沟位于两界峰北麓,是城南庄通往西柏坡的要塞。从丁家沟至两界峰有一段路,约6公里,路窄坡陡,这次改建要求路面宽4至5米。

为了抓紧完成这项艰巨任务,施工人员就在丁家沟的山坡上搭起了临时工棚,吃饭住宿都在那里。施工队还发动了很多民工参加修路。那时民工参加修路,没有报酬,吃饭是自带的干粮和咸菜,连喝开水都是自己烧。每天天不亮就开工,天黑下来才收工,但他们什么要求都没提,一心一意把道路修好。

道路刚刚抢通,1948年4月23日和5月26日,周恩来、任弼时的车队和毛泽东的车队,分别从此路进入西柏坡。

王德仁还介绍说,刚接受任务时,他们并不知道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要通过这条路,因为那时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但在工程即将收尾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因为这里是解放区,原来是比较平静和安全的,但突然有一段时间,国民党的飞机疯狂地轰炸这里,晚上还不停地打照明弹,他两次差一点儿就被飞机丢下的炸弹炸着。到了这时,王德仁才渐渐地回过味来,说:“这条路修得好及时呀!”

西柏坡—北平:新中国的“赶考路”

1949年3月,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机关决定由西柏坡迁往北平,并委派周恩来任搬迁指挥部总指挥。指挥部很快就划定了全部的搬迁路线,并向华北人民政府下达了道路修补计划。华北人民政府接到指示后,立即指定华北公路总局负责完成此项任务。总局经过详细的调查,迅速拟定了从西柏坡到保定道路的整修方案。

整修共划分为三个大段,第一大段为平山、灵寿、行唐段;第二大段为曲阳、唐县段;第三大段为唐县经完县到保定段。总局指定了各段负责人,并将施工队骨干力量分配给各段,指导各段施工。

各段负责人到达各县后,立即与地方政府商讨,地方政府也紧密配合,连夜发动群众修路。

第一、第二大段不是大道,坑洼很多,少数路段路基较窄,修补的重点是平垫坑洼,压实路基,对个别路段加宽。各县接受任务后,都紧急部署,谁也不甘落后。尤其是曲阳县,由县长带队,将境内23公里按段分配到沿路各村,仅两天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第三大段为唐县经完县到保定段,这一段基本上是“七七事变”以前修建的大道,路基较宽,损坏也不太严重,公路总局就明确由沿线各村负责落实。沿线群众全体出动,不到三天就全部完成了任务。

至此,经过总局与地方的共同努力,从西柏坡到保定160多公里的道路,全部实现了汽车通行。

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时,毛泽东主席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嘛”,“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1949年3月23日,中央领导人和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的车队沿着这条“赶考路”,浩浩荡荡地从西柏坡开赴未来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平,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三条红色路的修建,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中建路桥的血脉中,成为新时代中建路桥人最鲜明的奋斗底色和最独特的精神传承……

(发稿编辑:姚自豪)

分类:央企故事 作者:张鹏飞 期刊:《故事会》2021年19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