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本文献给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五十周年·
仰望西藏,碧蓝如洗的天空竟是那般清澈纯净,白云如莲,几只展翅飘飞的雄鹰,高高悬浮在空中。峻峭连绵的山峰白雪素裹,在艳阳的照射下,闪耀着钻石般炫目的光芒。
天堂般的拉萨,满眼幸福祥和的景象。神秘壮丽的布达拉宫,游人如织;八角街鳞次栉比的店铺,生意兴隆;藏民们安然地摇着转经筒,以主人的神态迎接八方来客;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行色匆匆,不失时机地四处猎奇游览;大昭寺传出低沉吟唱的颂经声,空气中弥漫着凝脂酥油的奶香;祈神拜佛的藏民,五体投地、匍匐叩首地向着寺庙前行,用数百年代代相传的虔诚,在坚硬的石板路上磨刻出深深的历史沟槽……
面对眼前的一切,你根本无法想象五十年前的西藏,却是一座人间地狱。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反动当局,以政教合一的手段,对百万西藏人民实行着惨绝人寰的封建农奴统治。仅占西藏总人口2%不到的官家、贵族、寺庙三大领主,强取豪夺,霸占着几乎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牲畜及家具。农奴藏民被他们任意买卖、交换、赠送、欺压、凌辱、蹂躏、剥削,直至杀戮。
西藏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西南边陲的重要军事屏障,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决不可能任其肆意独行。1949年,刚刚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国共产党,决定解放西藏。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西藏解放战役,从此艰苦卓绝的展开。
特遣支队的漂亮娃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场战役的胜负都取决于其情报的占有。为能以最小的代价解放西藏,中央军委下令组建了专为解放西藏的情报部队——进藏骑兵特遣支队。这支由彭德怀司令员直接下令组建的情报部队,于1950年12月迅速在青海西宁的西北军区联络处集结,成员从西北局各机要情报部门抽调,绝大多数都是优秀年轻的军事情报人才。
年仅21岁的优秀共青团员王德振,被特遣支队选中。他出生于陕西关中农民家庭,毕业于西北军政大学,在军委联络处任密码机要员。这位有着典型陕西关中人特征的年轻才俊,身材高挑匀称,皮肤白皙,鼻梁挺拔,一双扁长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他骑着一匹别人都驾驭不了的枣红色高头大洋马,左挎密电码包,右挎盒子枪,十分英俊威武。小伙子待人谦和勤快,工作积极,非常惹人喜爱。当时的部队首长和战友们都称他为陕西来的漂亮娃。多情的女兵们更是对他青睐有加,只是部队有着战士严禁谈恋爱的严格纪律。
其实,这位漂亮娃早在西北军政大学期间,就听过校长贺龙所作的解放西藏动员报告。从八百里秦川走出来的他,热血立刻沸腾起来,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递交了请战申请,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工作,誓死投身解放西藏的伟大战斗。而当时一些老兵,刚刚经历过解放战争,好不容易享受到和平的安定,一心盼望着与家人早些团聚,不想再去西藏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打仗。于是,他的申请很快得到批准,立刻被送往西北局特训大队学习情报机要八个月,后分配至西北军区联络处工作,最终被选入特遣支队。
骑兵特遣支队组建后,立刻投入到紧张艰苦的训练中去。除了骑马、射击等军事课目,他们还要突击学习英文、藏语,学会吃糌粑,熟悉藏族风土人情、宗教习俗及相关民族政策。漂亮娃被选中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他担负着一项特殊使命,一直与早先已随青海寺院劝和代表团入藏的情报人员,保持着秘密的无线电密码联系。
队员们都知道,进军西藏必将充满险恶。可王德振那些年轻人,仍然对这片神秘的雪域高原,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因为,那里有着世界上最蓝的天,最白的云,最高的山峰。他们可以看到连绵的雪峰,清澈的河流,碧绿的草地,听到激越高亢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喝到浓香醇美的青稞酒和酥油茶。更令人激动的是,他们将不惜自己的青春和鲜血,去解放祖国这块美丽的疆土。
我军的第二次“长征”
1951年3月,这支新组建而成的近六十人骑兵特遣支队,正式向西藏进发。与他们随行的是,一直受到达赖反动集团排挤迫害,栖身青海塔尔寺的西藏佛教精神领袖,班禅喀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行辕先遣队。
特遣支队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对高原气候环境的极度不适应。他们平均要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行军,每天都要翻山、渡河、过沼泽。严重的缺氧和强紫外线辐射,让内地来的汉族战士呼吸困难,头疼欲裂,没几天就变得面目全非,脸皮脱落,嘴唇开裂。恶劣的天气更是瞬息万变,一日有四季,一山有四季,温差一天内就能有几十度,时而烈日高照,时而暴雨风雪,一个瞌睡醒来,已是满脸冰霜。大家尽可能不洗脸,因为越洗皮肤损伤越重。一些女兵爱干净,忍不住洗脸,致使脸部严重损伤。几天下来,大家已变得无法相认,只能凭声音辨别是谁。漂亮娃也成了非洲娃,黢黑脱皮的脸上,只剩下两排没有改变的白牙。
部队的粮食配给,为每人每天四两定额米饭,其余均为羊肉和牦牛肉,没有任何蔬菜。为了保障食物供应,随军带有一支上千头羊群的羊大队,边放养边宰杀。烧饭用的只有牛粪,因此每个战士都随身带着一个拾牛粪的口袋,每天必须上交牛粪。
一路上,竟然没人再去留心那雪域美景。高原反应让他们昏昏欲睡,四肢无力,尤其平时身体特别好的年轻人,反应更加强烈。而这些困难,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与随之而来的险恶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为特遣支队带路的向导,是一名临时请来的藏民。一日黄昏,天色渐暗,他悄悄带领特遣支队向着一片大草地的深处走去。突然,有几匹驮运物资的马匹陷入了看似十分平坦的草地沼泽,队伍立刻停下救援。这时大家才意外地发现,藏民向导是故意领入歧途,就想让特遣支队全部陷身沼泽。后经讯问得知,他是因为深受达赖反动思想毒害,误把解放军当成了残暴对待藏人的国民党军队。
这次险情让特遣支队一下损失了许多宝贵的粮食。但每一个人都恪守军纪,宁可忍饥挨饿,也决不动用藏民的一颗粮食。王德振带领战友们下到冰冻刺骨的河里摸鱼,忍受着高原反应猎杀灰狼、野驴和棕熊,想尽一切办法自给自足。这一切,让藏族向导深受感动,最终彻底悔悟。
当特遣支队艰难地穿过南毗昆仑山脉、河汊纵横的格尔木,一条宽阔汹涌的通天河又挡在了面前。逾百米宽的河面,都是山上的融雪流淌而下,水流湍急,深不见底,且水温极低。为争分夺秒抢渡过河,六名战士立刻分两批试渡,结果全部人仰马翻,葬身河中。最后,骑兵特遣支队只能借用藏民的牛皮筏,才终于渡过河去。
随之而来的十八军骑兵支队在此渡河时,更是牺牲了八名官兵,150匹骡马和大量军需物资。
转眼已是7月,不知不觉进入了西藏的夏天。骑兵特遣支队来到了一座神秘大山的脚下。放眼望去,此山十分壮美,山脚绿草如茵,山体雄浑巍峨,山峰高耸入云,在夏日的阳光下泛出一层金辉神韵。
部队首长专门作了紧急动员,这是最后一座必须翻越的高山险峰,只要过了这座山,我们就胜利在望了。但大家一定牢记,千万不能掉队!首长始终未提此山何名,直到事后才知,是有意回避不说。
大家顿时群情振奋。王德振牵着枣红马,率先向山上冲去。
霎时间,大山变脸。刚刚还是风和日丽的大山,狂风乍起,乌云蔽日,一下变得狰狞恐怖,气温骤降至零下20多摄氏度,大雪冰雹倾泄而下。夏日,霎时荡然无存,山路立刻变得泥泞湿滑,寸步难行。大家牢记首长的教导,死死抓紧马的尾巴,一个紧挨着一个,相互照应,共同前行……
当时大家的唯一信念,就是一定要活到拉萨去。凭着这个信念,整整三天三夜,他们翻越战胜了这座曾经阻挡过历代军队进藏的最后险关——唐古拉山。
就这样,这支负有特殊使命的骑兵特遣支队,从青海西宁出发,途经青海湖,取道格尔木,渡过通天河,翻越唐古拉山,直抵玉树,再渡黑河,越过数不清的雪山、草地、沼泽,经受住一次又一次死亡的考验,终于1951年11月底,历时九个月的艰苦跋涉,胜利到达拉萨。与各路进藏部队一样,他们一路上遭受的困苦艰难、恐惧险阻,绝非常人所能想象和承受的。
后人对此评价:我军的第二次“长征”。
迅速平定重大危机
解放军进藏的消息,很快引起了西藏反动集团的高度警觉和巨大恐慌,他们一边勾结英、美、印度间谍,及国民党特务对我方人员进行监控、迫害,一边调集藏军对我进藏部队骚扰、阻击。
1950年7月10日,西藏进步爱国志士格达活佛未能听从我西南局的劝阻,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只身去拉萨劝说西藏上层改变反动立场。他自甘孜起程,渡过金沙江,抵达昌都,一路宣传中央人民政府的对藏政策,歌颂解放军如何尊重藏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劝说土司、头人、藏军及地方政府主管,不要与解放军为敌。但西藏反动集团却执迷不悟,千方百计阻挡格达活佛前往拉萨。后在英帝国主义的唆使下,西藏反动集团于8月22日在昌都将格达活佛杀害。
同年7月,中央军委有关部门在西北局的协助下,组成了青海寺院劝和代表团入藏。团长是十四世达赖喇嘛长兄,青海塔尔寺当才活佛,副团长是青海黄南隆务寺夏日仓活佛和大通县先灵活佛。西北军区联络处派员陪同前往,迟玉锐为随团秘书,携电台同行。
联络处随团情报人员,负责一路收集藏民社会情况,西藏上层动态,交通路线,特别是寻找可供建造机场的地方。大量的情报信息和劝和团的一路行进状况,通过无线电台,源源不断地发回军区联络处。
劝和代表团从西宁出发,连续跋山涉水三个月,当刚刚进入聂荣宗地界时,意外突然发生了。早已守候在那儿的西藏反动地方政府官员黑河总管,带领藏军将劝和代表团全部扣留。他们把三位活佛送往拉萨,交给达赖处置。当才活佛随即投靠西藏分裂主义集团,另两名活佛均遭软禁。迟玉锐等四名联络部随团人员,被强行送往山南泽当看押,所带电台也被没收。
之后,西藏反动集团又秘密策划,试图将扣押的迟玉锐等四名人员送入野人山加害。据当地人传说,野人山是一座有着原始土人和凶禽猛兽的荒山野岭,外人进去就无法活着出来。
一时间,西藏政治风云突变。盘踞拉萨的西藏反动上层,不断向外发出恐怖、死亡的威胁。迟玉锐的电台讯号突然中断,王德振凭着情报人员特有的敏锐嗅觉,感到一场重大危机正在悄然展开。他立刻将此重大情况向上级作了汇报。
面对危机四伏的严峻形势,中央军委果断决定,以打促谈,歼灭藏军主力,狠狠打击西藏反动集团的器张气焰,迫使他们坐到谈判桌前。十八军立刻遵照军委指示,以四个团的兵力,迅速在西藏的大门口昌都地区,展开战略部署:兵分三路,对藏军主力八个团,形成正面包围。
1950年10月6日,昌都战役正式打响,24日即全线告捷。短短十九天,全歼藏军主力七个团及地方民兵,共计5700余人,抓获高、中级官员20多名,俘获英国间谍福特和布尔,及印度间谍两名,缴获山炮3门、重机枪9挺、轻机枪48挺、其他枪支3200余支、子弹5.8万余发、电台两部,以及战马2000匹等大批物资。昌都藏军总指挥阿沛·阿旺晋美,率领一个团向我投诚。
这一伟大胜利,令西藏反动集团为之震惊。他们也不敢相信,有着天神保佑,依仗天险要塞的藏军,面对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当昌都之仗刚刚打响,阿沛·阿旺晋美见我军势如破竹,立刻向拉萨频频告急求援,西藏上层根本不相信解放军能对藏军构成什么重大威胁,照常吃喝玩乐,迟迟不予回复。
藏军主力的惨重损失,使得达赖反动集团彻底失去了与中央人民政府猖狂叫板的资本,不得不派出和谈代表赴京谈判。同样,西藏反动集团被迫放弃了残害迟玉锐等人的计划。迟玉锐一行人员和电台,终于从这场重大危机中脱险,全部抵达拉萨。
漂亮娃王德振,重又听到那熟悉久违的电讯密码。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正式签订。这个后来维持了仅仅八年,就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反动当局彻底撕毁的协议,终于叩开了西藏尘封太久的大门。协议中的内容,即使今天看来,仍然是那么情真意切。
第一条: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
第二条: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第三条: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第四条:对于西藏现行的政治制度,中央不予变更。达赖喇嘛的固有地位及职权,中央亦不予变更。各级官员照常供职。
……
拨开乌云见太阳。西藏的历史,从此向着光明迈出了一大步。
胜利进驻拉萨
1951年5月25日,军委主席毛泽东正式发出了进军西藏的训令。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军第十八军为主的进藏部队,由西康、云南、新疆、青海,分四路向西藏挺进。
3月份就已先行出发的进藏骑兵特遣支队,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跋涉,于7月抵达玉树停下休整,等待十八军范明率领的独立支队(即后来的中共西藏工委)到来,一同前往拉萨。
美丽的玉树草原,居住着500户藏民。特遣支队立刻不失时机地展开政策宣传,主动与藏民联欢,为藏民干活,同时严明纪律,以身示范我军是一支文明之师、爱民之师,很快便受到广大藏民群众的真心理解和热烈拥戴。
10月27日,范明带领1000余人的独立支队也翻过唐古拉山。不幸的是,数名干部战士在山上牺牲,还有人因严重冻伤而截肢,大量的牲畜和辎重遭到损失。
独立支队稍事休整,赶到黑河与特遣支队会合。
一天,漂亮娃王德振碰巧骑着枣红大马,风驰电掣般的从范明眼前掠过,仿佛一团亮丽的火球,眨眼向远处遁去。范明立刻找来特遣支队的领导刘星汉,表示想和王德振换马。刘队长当即表示,为了首长的安全万万不可,此马确实是一匹漂亮的骏马,但性烈异常,无人能够驾驭,唯有对这陕西来的漂亮娃,俯首帖耳,情深意笃。后派人一试,果难近身,只好作罢。
11月26日,有了渡过通天河经验的特遣支队,又和范明率领的独立支队一起渡过黑河,进入拉萨市郊,与十八军胜利会师。
12月1日,拉萨市专门举行了盛大欢迎入城仪式。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张经武、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和西藏地方官员、藏军两个团及一万余名藏族群众和僧侣,夹道热烈欢迎。
独立支队宣布成立中共西藏工委,范明任工委书记。特遣支队随之编入西藏军区联络部,漂亮娃王德振被分到联络部机要股任机要员,继续从事情报工作。
对他们而言,进藏时遭遇过最大的困难,只是公开的敌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但进驻拉萨后,他们将会遇到远比这些更多更复杂更艰巨的困难。当时的拉萨城里,到处都是暗藏的间谍、特务、武装叛乱分子,治安十分混乱。而他们作为和平进藏的解放军,又必须严格遵守严重束缚手脚的各种不合理的政策。因为十七条协议规定:仍将维持西藏原有地方政权和封建农奴统治。但为了能够早一天彻底解放西藏,他们必须毫无畏惧、忍辱负重地面对这一切。
西藏反动上层,对我驻军恨之入骨,表面上客客气气,暗中却煽动武装叛乱,派杀手行刺,公然下令所有藏人不得向我军提供任何食物。更有甚者,公然对我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叫嚣,藏军虽然在昌都打了败仗,可饿肚子比打败仗更难受!西藏反动上层妄想以各种卑鄙的手段和伎俩,要挟逼走我驻藏人员。
一天傍晚,暗红色的夕阳越过布达拉宫,向西边的山峦慢慢坠落。我驻军哨兵正在门前站岗执勤,英武的身姿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庄严。一个西藏杀手借着暮色的掩隐,从后面悄悄向我哨兵逼近,趁其不备,突然冲上前去连捅数刀,然后仓皇逃跑。哨兵忍着巨大的伤痛,从倒卧的血泊中蹲起,艰难地端起被沾满鲜血的枪,将已跑出去数十米的杀手一枪击毙。
此事发生后,我军并未向西藏当局发难,忍辱负重,依然严格遵守协议约定。没有粮食,自行外出采购,一段时期甚至只能以牲畜饲料充饥。
王德振常常全副武装的外出工作,一天碰巧路过西藏当局监狱门口。忽然听见有一个女人的声音向他呼救:“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军)只见四个凶神恶煞的藏人打手,将一名女奴摔倒在地,拽开四肢肆意毒打,并将其长辫子缠在藏靴上狠踩,女奴头皮撕裂,鲜血直流。那些打手,边打边还有意挑衅地瞪着王德振。
王德振本能地拔出枪来,欲上前制止,但立刻意识到如此将严重违反十七条协议,不得不将枪又收回,无奈地看着女奴求助无门的绝望眼神,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艰难地离去。王德振不禁想起在家乡斗恶霸分田地,解放劳苦大众的酣畅,顿时感到从未有过的莫大羞愧。
面对这些新的困难和考验,每一位进藏人员都深深懂得,彻底解放西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毕竟已经胜利进驻拉萨!
智破叛乱阴谋
源于米拉雪山的拉萨河,是拉萨市的母亲河。清冽甜美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悠然婀娜地流过市区,汇入雅鲁藏布江,像一条彩色流动的项链,把拉萨城装扮得分外妖娆。
1952年秋天,漂亮娃已晋升为正排长,并担任团支部书记,很快成了联络部里年轻人的主心骨。联络部驻地,就在离拉萨河不远处,常有同事约他去河边散步,交流思想。
为了加强与藏人的沟通交往,联络部里安排了一部分藏族工作人员。其中有一位藏族大学生,汉族名字叫张景成,精通藏、汉语言和英文,很受我方器重,彭德怀司令还亲自接见过他。张景成主要负责与藏人的联络,兼任英文教员。他平时表现傲慢,不大理睬汉族同事,只是对王德振另眼相待,且有几分敬意。
有一段时间,张景成突然与藏族同事交往甚密,经常私下外出聚会。大家以为只是种族文化差异所致,从未有过丝毫怀疑。一次,由他负责看押的一名国民党特务,竟在光天化日之下逃跑。他却不以为然地推脱,自己去解手了。考虑到民族团结,部里没有追究他的任何责任,继续充分信任并给予他生活上特优待遇,排级吃中灶(当时干部伙食分小、中、大灶三个等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细如发的王德振渐渐发现,一些藏族人员的情绪有些异常,尤其是部长20岁的藏族警卫员车列,显出莫名的焦虑。他便主动关心车列,真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后五次与其谈心。车列深受触动,终于翻然悔悟,吐露了一个重大秘密:张景成正在暗中劝说自己和一些藏族干部辞去官职、退出共青团。王德振当即将此情况向部领导作了专门报告。领导指示王德振,此事不得再与任何人提及,只能向其单独请示。为了控制事态防止意外,部里随即特别重申纪律:鉴于拉萨安全形势,人员外出必须两人以上。
尽管王德振从未受过侦查方面的专门训练,但领导认为他长期从事情报工作,完全具备侦查员的素质。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就让他负责对张景成进行秘密侦查。王德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随即对车列作了一番交待,要求其定要沉住气,一如既往,秘密与自己保持单线联系。
张景成在联络部的进出,一下变得不再那么方便。为了既能进出方便又不引起怀疑,他绞尽脑汁,竟然选择王德振为其掩人耳目。他开始不断向王德振示好,频繁相约而出。王德振佯装不知,顺水推舟,刻意逢迎。于是,拉萨河畔开始时经常出现他俩同行的身影。一个心怀鬼胎,一个不动声色。
王德振心里非常清楚,只要自己稍有破绽,立刻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组织上对此做了周密的安排,派出两名经验丰富,身手敏捷的侦查员,暗中尾随其后,以防不测。
张景成带着王德振,从开始漫步拉萨河,逐步到城里逛店铺,进寺庙,穿街走巷,不时与一些看似偶然遇上的藏人闲聊说笑,但他始终只说藏语,从不用一个汉字。因为他认为,王德振根本不懂藏语。可张景成万万没有想到,王德振早在入藏前就已专门学过藏语。王德振默默地把他们每天去过的地方和接触过的人,一个不漏地全部记了下来。其他侦查人员根据王德振及时秘密传出的情报,迅速在拉萨城里展开全面调查。
经过两个多月的秘密侦查,王德振和战友们终于掌握了张景成与西藏反动集团秘密勾结,暗中策划三十多名藏人进行武装叛乱,企图袭击我驻藏机关,枪杀我工作人员,然后从不丹逃往印度的重大阴谋。联络部立刻采取果断行动,彻底粉碎了这次叛乱阴谋,并将张景成秘密押送北京。通过讯问,我方又获取了更多的重大线索,为后来全面平定西藏武装叛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拉萨河依旧悠悠地流淌。王德振又和往常一样,与部里的年轻人一起来到景色如画的河畔闲庭信步。他们相互探讨当前的工作,共同畅想西藏美好的未来,仿佛周边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这次叛乱阴谋的侦破,自始至终严格保密。直到今天,当年联络部的绝大多数人员,包括许多领导都不知道,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曾经发生过如此惊心动魄的阴谋。
但是,联络部的全体人员和拉萨市民都记得,1952年12月某天的《拉萨日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王德振同志,因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重要任务,被破格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
之所以说破格,是因为党中央早在1950年下半年就已规定,暂停在全国发展党员。为此,《拉萨日报》记者立刻专门前去采访,要求与本人见面,希望了解王德振究竟有何丰功伟绩。当然,结果只能是被部领导婉言谢绝。而当时,甚至作为王德振的两位入党介绍人,都不知道他究竟完成了什么样的重要任务。
王德振更是只字不提。同样,王德振所在的骑兵特遣支队,以及许多与他从事着同样工作的战友,由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尽管为解放西藏作出过特殊的贡献,但从未引起过人们的关注或被任何公开的史料所记载。
王德振入党后,继续默默无闻地为解放西藏努力工作。不久,他被调往拉萨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又连续数年立功受奖。与此同时,解放西藏的伟大事业,也在不可逆转地向前一步一步艰难推进。
高原盛开雪莲花
西藏海拔2000米至4000米的山崖石缝中,生长着一种特有的花卉。它不仅是一种高级滋补、药效奇特的名贵藏药,更是西藏人视为爱情象征的情花。它不畏严寒,在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能够顽强地开出纯净圣洁的花朵。因为它的花瓣洁白如雪,被人们称为雪莲花。
转眼已要进入1954年,西藏工委及驻军领导根据中央指示精神,要求所有进藏人员,做好长期扎根西藏的准备。为了解决干部成家的实际问题,部队专门抽调了一批女兵进藏工作。这一举措,立刻为苦苦驻守拉萨城数年的机关、部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和亮丽的风景。拉萨城里,仿佛一夜之间开出了朵朵美丽浪漫的雪莲花。尽管条件依旧极其艰苦险恶,但大家的情感生活却平添了一种人性自然的亢奋。
于是,各单位开始积极组织联谊活动。简陋的食堂和稍大点的房间,都成了临时的交谊舞厅,到处洋溢着柔情蜜意。大家面临生命威胁、恶劣环境,长期形成的巨大压力和紧绷的神经,一时间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舒缓。
在男性数倍于女性的情况下,女性自然掌握着选择的主动权。而长相英俊,德才兼备的男性干部,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女性们追逐的香饽饽。多才多艺、屡见战功的漂亮娃王德振,立刻吸引了女性们的眼球。身为团支部书记的他,不仅能歌善舞,还会拉小提琴,出墙报,在当时真可谓才华横溢、风流倜傥。
两个川妹子首先向王德振发起了猛烈的攻势,轮番找他这个团支部书记汇报思想,一周能汇报上两三次,开始还能找点事讲讲,到后来就只能是没话找话。但王德振对她们却一点感觉也没有,可出于礼貌和义务,必须耐心地听她们汇报,弄得疲惫不堪。最终,两个川妹子久战未果,只好相继退出。
谁知这波刚平,那波又起。一个贵州女兵又接了上来。她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选择了更为睿智而艺术的手法。她用王德振的名字,创作了一首藏头诗,献给王德振,并送去了当时在拉萨极其罕见珍贵的白糖拌西红柿。当王德振明确婉言谢绝后,她仍坚持每周一封炽热的情书,长达半年之久。
更为有趣的是,一段时期军区歌舞团两位非常漂亮的女舞蹈演员,同时看上了王德振。每次交谊舞会上,她俩都拒绝任何男性舞伴的邀请,偏偏争先恐后,单单邀请王德振一个人跳舞。你跳罢来我登场,对王德振来了个全场大包干。可王德振认为她们的年龄太小,一个17岁,一个18岁,谈婚论嫁完全没有可能。
恰逢此时,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中国外交部情报司原准备派往朝鲜的一批年轻大学生,转而被派到西藏工委外事处。这批人员均由全国各大著名高等学府挑选而来,真可谓天之骄子。他们与那些早先抵达,以云、贵、川辣妹子为主,只有高中文化的女兵相比,又有着另一种鲜明不同的特点,更显含蓄和矜持。
但无论是那些女兵们也好,还是外交部情报司的年轻大学生们,他们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对解放西藏事业的热忱,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
情报司的一位女大学生沈晓瑛,默默注视着王德振身边发生的一切。她是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她的性格温柔,容貌姣好,珠圆玉润,是一名典型的江南美女。其父早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后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时任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家人早为沈晓瑛精心挑选了乘龙快婿,是其父同校的一位年轻教授,一直催促她回到南京家中完婚。受到革命进步思想影响的她,却一心只想着投身解放西藏的伟大事业。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政委谭冠三,常常对她亲切地说:小姑娘,就在西藏安下家来,别走了!她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回答:放心吧首长,我一定会在西藏这个地方成家立业的!她果然拒绝了家人安排好的婚姻大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6年秋天,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沈晓瑛与王德振同期参加了西藏干部轮训班。负责出墙报的沈晓瑛,很自然地邀请了王德振前来帮忙。她早已知道,王德振会拉西洋乐器小提琴,但却只会简谱不识五线谱。她拿出自己用第一个月工资买下的小提琴,向王德振虚心请教,同时悉心向他传授五线谱。琴瑟余韵之间,便有了一种心灵的感应和交流。而同样从事情报专业工作,更为他俩多了一层默契和与常人没有的共同语言。很快,沈晓瑛与王德振双双坠入爱河,相恋三个月不到,便在中共西藏工委外事处正式举行了婚礼。
组织上为他们提供了一间石头垒起的小平房,一张用干牛皮条和木架绷起的简易床。没有婚纱礼服,没有任何家具,只是把平常的舞会改成了婚庆,食堂的伙食增加了两个极为普通的小菜。尽管婚礼如此简陋,可是他俩已感到无比的满足与幸福。当这对新郎新娘双双步入洞房时,意外惊喜地发现,床头盛开着一朵美丽浪漫的雪莲花。
据后来回忆,当时拉萨所有的驻藏干部和军官,从恋爱到结婚,几乎都不超过三个月。按当下最时髦的话说,流行的都是革命浪漫主义“闪婚”。
翻身农奴放声歌唱
1958年,西藏的政治形势开始步入黎明前最黑暗的阶段。各地叛乱愈演愈烈,局势日趋紧张。中央指示西藏工委和驻藏解放军,为了稳定大局,必须一再采取忍让。我情报部门密切注视着事态发展,大量情报显示西藏地方政府及上层反动集团,已由暗中支持叛乱,逐步升级为公开支持并亲自组织叛乱。
1959年3月10日,西藏反动上层在拉萨罗布林卡召集地方政府官员、三大寺堪布和叛乱武装头目等100余人,举行所谓“西藏人民代表会议”,决定西藏独立,与中央决裂,为西藏独立战斗到底。要求18~60岁的男人,凡适合作战的一律参加战斗。指定由孜本雪苦巴·江央凯珠、堪穷达热、噶伦索康·旺清格勒、藏军总司令凯墨·索安旺堆、副司令洛珠格桑等人负责领导“西藏独立运动”。同时,派出12名代表,前往印度驻拉萨总领事馆,寻求支持西藏独立。当晚,西藏地方政府打开布达拉宫武器库,公开向叛乱分子发放枪支弹药。1400余名武装喇嘛和大批武装叛乱分子,趁着夜色潜入拉萨城内。与此同时,西藏上层秘密策划达赖喇嘛叛逃,拟定了150人随行人员名单,其中,还有两名美国中央情报局谍报人员。还专门物色了7名年龄、相貌酷似达赖的替身,预备好与达赖完全相同的服饰,选定了出逃路线。
所有这些有关西藏反动上层集团阴谋动向的重要军事情报,都被我情报部门不断及时地报告给中央。中央领导和毛泽东主席随即指示:军事上采取守势,政治上采取攻势;达赖及其同伙逃跑时,我军一概不要阻拦。
1959年3月17日的拉萨夜晚,月黑风高。噶伦索康、柳霞、夏苏及达赖的副官长帕拉等叛乱首恶分子,同达赖喇嘛及其全家老小,带着从布达拉宫金库盗取的大量印度卢比、金砖、金币、宝物,在数百名藏兵的护卫下,从罗布林卡南侧的热玛岗渡口,偷偷摸摸地渡过拉萨河向山南逃去。我军只在暗中观察,未加任何阻拦。
3月19日,聚集到拉萨的武装叛乱分子已多达7000人。拉萨成为叛乱武装的指挥中心,山南地区成为叛乱武装的根据地。拉萨城里到处都是荷枪实弹、腰挎长刀的叛乱分子。他们到处打砸抢,放冷枪,割电线,袭军车,杀僧侣,抢法器,拖着被他们打死的藏人尸体游街示威,疯狂制造白色恐怖。
3月20日凌晨3时40分,武装叛乱分子枪炮齐鸣,向我驻拉萨党、政、军领导机关、部队以及企事业单位,全面发起猛烈的火力进攻。
我方坚守驻地,被迫自卫反击。经过三天两夜的鏖战,人民解放军一举歼灭了拉萨绝大部分叛乱武装及其指挥机构,包括叛乱武装总司令雪苦巴、格桑阿旺、拉鲁等官兵共计5360人。其中,当场击毙545人,缴获山炮6门、迫击炮33门、掷弹筒49具、轻重机枪183挺、长短枪10212支、炮弹2万余发、子弹1000余万发。为了保护西藏的文化遗产,我军对于重点文物建筑采取围而不打,使得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均免受战火毁损。
战斗刚刚结束,拉萨市人民群众便纷纷走出家门,自发地涌上街头,焚香顶礼感谢解放军,四处奔走庆祝胜利,共同欢呼西藏新生,全城上下呈现出一片欢腾景象。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西藏平息叛乱中实行民主改革的若干政策问题的指示》。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发布命令,立即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由班禅额尔德尼代理主任委员,任命帕巴拉·格列朗杰为副主任委员。西藏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决定,将此日设立为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纪念日。
西藏的天空,从此真正开始放晴,西藏的山川河流,从此真正回到人民手中,西藏的百万翻身农奴,从此真正可以放声歌唱……
分类:本刊特稿 作者:陈联华 期刊:《啄木鸟》2009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