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和(1957-),男,海南省海口市人,其父是海南第一代电业技师。1977年参加工作,曾供职于南方电网海南海口供电局变电管理所,2017年9月退休。王福和自幼爱灯、藏灯,人称“灯痴”。2017年,王福和将所藏千余盏灯悉数捐赠海南电网公司海口供电局,现任海口供电局灯博物馆名誉馆长。2019年,被评为南方电网公司第六届感动南网人物;2020年,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筹建了半年的“灯博物馆”于2018年在海口开馆,馆藏灯具全部由一个人无偿捐赠,他就是南方电网海南海口供电局的退休职工王福和。这些馆藏灯具,从汉代的觚形玉灯、唐宋的青瓷“省油灯”,到近代海南的第一盏电灯、海南特有的海棠子灯??它们完整地串起了海南灯与光的历史。
王福和看着守护了几十年的宝贝躺在灯博物馆透亮的展柜里,悬了多年的心终于放下了……
花梨和灯,两选一
王福和的父亲王书林是海南第一代电业技师,他有个爱好:喜爱各式灯具,工作之余,喜欢收藏。
1914年,海口有一台英国制造的柴油发电机,并在电房里安装了海南第一盏电灯。后来这家公司迁址,一位电工想把这盏被弃用的灯拆下来保存,王书林曾亲自帮忙拆卸,他很想要这盏灯,但这个电工也要,最终王书林把灯让给了他。
王福和从小就听父亲说过这段往事,他问父亲:“这灯长什么样?”父亲很细致地说了这盏灯的样子,王福和听了陷入沉思,自言自语地说:“我能不能找到它?”几十年里,王福和想尽办法寻觅这盏独一无二的电灯。终于有一天,他邂逅了一位收藏家,那天,他到那个收藏家家里看藏品,一瞬间,他惊呆了,他看到了一盏灯,这不就是父亲说的灯吗?他扑上去,把那灯捧在手里不停地抚摸……
从此以后,这灯就成了王福和心头永远抹不去的念物。所幸那个收藏家年迈时把这盏灯送给了他,那一刻,王福和捧着那盏灯,欣喜若狂。
受父亲的影响,王福和从少年时就迷上了收藏灯具。“家境好、入门早”,有了父亲这个引路人,王福和得以收藏汉唐宋明清至民国的近千盏灯具。无论是从无人问津之地捡回来的,还是花重金从古玩市场买回来的,他都视为珍宝,小心呵护。家中一度被各式灯具塞满,实在搁不下了,就寄存到亲戚家。客人来访,看到沙发、床底下塞满了装灯具的纸箱,满腹狐疑:你怎么这么喜欢“收破烂”?
王福和不吸烟、不喝酒、不品茶,毕生的积蓄和精力都花在收藏灯具上。退休前,他一直在基层变电站当安全监测员,经常一个人要值24小时的班,连个说话的伴儿都没有,因此心性格外沉静。
很多年前,王福和在昌江大广坝地区收购了大量黄花梨木材,打算用来盖房子。后来房子没盖成,家人嫌木材放着碍事,就对他说:“你看看,家里就这么点地方,你又是灯具,又是木头,堆得都转不过身子了,这样吧,你在两样东西中选一样,要灯具不要木头,要木头不要灯具!”那一刻,王福和幾乎没有犹豫,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灯具,毫不犹豫地以很低的价钱清空了木材。
这可是黄花梨啊,把如此珍贵的木料低价卖了,不可惜吗?王福和不以为意:“那些只是木头,没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些灯具却承载着海南的历史文化,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南海历史,灯为证
变电站周围的村民都知道王福和喜欢收灯具,一发现老物件就会告知他。
那一天,一个村民来找王福和,说他知道有一件稀罕的老物件。王福和跟着那村民,来到南渡江边一个杳无人烟的古老村落,在一个破旧的石屋里发现了一个釉陶,酱色的,元宝形状,乍一看还以为是填补石头缝的瓦罐。后经专家鉴定,这是一盏宋朝的照明灯,南海渔船上用的。
这盏照明灯溜肩、丰腰,腹部一侧开有一孔,灯盏由此放入,具有防风、防水溅的功能。航行时,灯罩对外,可遮风挡雨。
有个买家找到了王福和,提出用一辆高档轿车换这盏灯,王福和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有人知道这事后觉得不可思议,王福和说:“海南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补给站,口说无凭,用物件来说话,你说这些物件是不是无价?”
王福和收藏的灯具里还有好几件金不换的南海文物,其中最小的一盏是银制小油灯,高5厘米,宽2厘米。这盏灯为南海渔夫造型,渔夫头戴草帽,身披蓑衣,打着赤脚,怀抱一鱼篓,篓内中空,鱼篓可单独取出,添置灯油。
“这灯是我外婆的护身符,她总是带着出海。在海南方言中,‘灯与‘丁同音,所以这灯有添丁发财的意思。”王福和说,他的外婆是疍家人,常年在南海上讨生活,向南海上来往商船提供粮食、蔬菜、淡水补给,以此为业。
除了渔夫小油灯,还有兰芳国银灯、鹤柄银油灯等别致的南洋物件,都是王福和的外婆从南海带回来的。鹤柄银油灯的鹤头寓含中华文化里的延年益寿之意,灯的造型则参照了阿拉丁神灯。海上丝绸之路千年的繁荣,让这些中西合璧的南洋灯具,得以漂洋过海来到海南。
王福和指着灯博物馆里展出数量最多的海棠子灯说:“这些琼崖海棠子灯,是我们海南的特色。过去,穷人家用不起煤油灯、电灯,就摘海棠果子榨油或串起来燃灯。海棠花和果子烧起来,会散发出淡淡清香,使得瓦屋墙壁不长苔藓、梁椽不被虫蛀。”这种灯在电影《红色娘子军》的多个场景中都出现过,生动再现了当时海南百姓的日常生活。
王福和顿了顿,接着又说:“寥寥数语不足以讲述海棠子灯几千年的历史,海南的海棠树数量在减少,如果不好好保存这些灯,我们的下一代怎么知道这些历史?”
千余盏灯,有归宿
十年前,王福和就萌发了为收藏的千余盏灯找个归宿的想法,他心目中的最好归宿就是博物馆,但他找了好几个博物馆,对方都表示只愿意收藏其中的几盏灯。王福和坚决不同意:“它们在一起几十年了,摆在一起,才能完整地讲述海南光与灯的历史,分开了,就散了。”
几年前,王福和生了一场大病,经历过生死的考验,如何让这些灯具完好地保存下去,成了他最急迫要完成的事情:“哪天我走了,这些灯怎么办?”
王福和有意捐赠收藏的灯具,南方电网海南海口供电局的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既感动又振奋:“建!建一座专门的灯博物馆,让我们电网人、让社会大众都能追根溯源,了解万家灯火是怎么被点亮的。”
终于等到博物馆建好的这天,王福和要把家里的收藏送过去了。他费了很多心思,灯具的质地不同,装运时用的箱子也要相应调整。尽管十分谨慎,还是有一盏宋代的青瓷“省油灯”在搬运过程中被磕破了一角,王福和心疼不已。
灯博物馆开馆的那天,王福和反复提及守护海南历史文化的责任:“个人收藏这些文物没有太大意义,只有全部展示给公众,才能完好地传承海南的历史文化。”
(发稿编辑:姚自豪)
分类:央企故事 作者: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期刊:《故事会》2021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