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千湖之省。武汉,百湖之城。
是长江和汉水孕育了这座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也是长江和汉水时刻在敲响这座城市的“治水”警钟。
外洪内涝,这个典型的治水难题,于湖北于武汉而言,今年显得难上加难。6月30日至7月6日,特大暴雨袭击过后,武汉市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显示,周降雨量累计达到了560.5毫米,突破武汉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武汉面临自1998年以来外洪内涝的最艰难时刻。
在这场特大暴风雨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如初,他们把群众保护在危险之外,他们打通生命的绿色通道,他们在关键时刻守护在群众身边,他们将群众的困难扛在肩上。
城区、村湾,大街、小巷,他们坚守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他们在渍水中甘当“航标”,在茫茫洪水中充当“诺亚方舟”;他们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他们用手、用脚、用勇气和决心绘制了又一张载入史册的“战洪图”,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那一个个在风雨中奔走的藏蓝、橙红的身影,是这座城市最美的彩虹。
保卫邾城:打赢第一场抗洪阻击战
乌云压顶,浊水茫茫。又一轮暴雨降临了。
雨水伴着噼啪声猛砸窗户,天地昏沉。老武汉人说,很久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了。还有人说,那雨下来的感觉,像带着一种愤怒,誓要摧毁一切的样子。往年这个时候,老武汉人每天都会去江边转转,数一数被江水淹没的台阶还有几阶。这是他们判断江水涨落的方式。但今年,这个方法失效了。
水深风凉,连扛带抱,战斗没有片刻歇停
6月28日这一天,汉口江滩观景平台全部淹没。水位一日数涨,当天8时超设防水位两厘米,下午即涨至超九厘米。次日,汉口水文站水位25米整,达到设防水位。武汉市防汛指挥部当即启动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吹响了湖北省及武汉市抗洪防汛的集结号。
7月1日,水位高出设防水位一米。水位的每一厘米上涨,都会牵动千万条紧绷的心弦。全省防汛指挥部立即拉响了三级应急警报。而此时,上游长江“一号洪峰”已经形成并奔涌而来!20时08分,在举水水位超过保证水位仅八分钟后,举水重要支流东河就在新洲邾城城北段出现了漫堤的严峻情势。
“新洲邾城进水了!邾城20万人要不要转移?请指示!”21时许,一通紧急电话打到市防汛指挥部。此时的市防汛指挥部灯火通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在这里。指挥部要求:“第一位要保证人民群众安全!”
20万人连夜大转移非同小可,但2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更比天大。只有在水情最前沿才能最直观了解情况,才能作出最科学的判断与选择。
受市委书记阮成发委托,市长万勇立即前往邾城。随后,阮成发也来到邾城前线。
举水河浊浪滔滔。大雨中,现场指挥部重新找到一处民房作为临时前线指挥所,紧急研究如何最快建起第二道拦水堤坝。形势依然危急。十分钟前还能看到的地面,十分钟后就被水没过。用做临时指挥所的房屋也被洪水所淹,指挥部再一次紧急转移至城北工业园。
一时间,城镇、村庄处处传来被困的消息,紧急求援信号频频发出。人们在黑暗里瞪大了眼睛,祈祷这群洪水猛兽快快离去。突然,一名巡堤的大喊:“不好,溃口了!凤凰西堤溃口了!”
洪水瞬间吞掉了一排碗口粗的白杨树,卷着砂石咆哮着冲了过来。随后,邾城城北大堤、举水河支流东河河堤也出现了溃口。106国道、省道均被冲断,通讯设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位还在黑暗里猛涨!
半个小时后,警情传来,武汉市公安局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18名队员乘坐两辆消防车,携带两艘救援艇、40件救生衣、多条救生绳,第一时间赶到了凤凰镇。这是第一支到达这里的武警部队。
凌晨4点,消防官兵在涂河村的一棵树上救下42岁的郭新亚。在此之前,他至少已经支撑了两个小时。决堤后水把房子都淹了,他只好爬上了自家附近的一棵树上。由于被困时间太长,衣着单薄,郭新亚被救下时冻得瑟瑟发抖,消防官兵连忙脱下自己的救生衣和随身衣物为他取暖。上岸后,消防官兵又给他送来牛奶和火腿肠。
下午1时,前来支援的青年路中队的周义连长带着四名消防官兵,刚送出一拨被救的村民,来不及下船又启动冲锋舟发动机,再次进入东河大桥附近被淹的董椿村。
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进入董椿村,不少人因舍不得房子就是不肯出来。他们好说歹说,不少老人最后都同意了转移,就只剩下这户了。住在村湾七组的75岁的杜朗清老人,因前不久脑出血才出院,躺在床上,由老伴儿照顾。“你们独自待在这里太危险了,我们背您出去。”周义蹚着齐胸的水,来到杜朗清的床前。老人听说消防官兵是专门来接他的,终于同意乘冲锋舟出来。
在邾城城北大堤,在距离凤凰溃口很近的三店街,一线指挥的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万勇、公安局局长喻春祥踩着泥泞冒着雨,查看抢险和村民的转移情况,一连多次,他们发出了同一个命令:“要把确保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是一场跟风雨赛跑的生死竞速。各路增援部队陆续开进新洲。
“第一时间先救留守老人和孩子!”新洲区政府和新洲区公安分局更清楚,方圆1500平方公里,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全区近百万人口中,40万以上的青壮年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中老人、孩子特别多。
早在两年前,新洲区公安分局就在区政府支持下,投入360万元在全区建成了15个“留守人员警务服务站”,覆盖了每一个村湾。同时,民警向留守人员发放警民联系卡十余万张,对农村的调查摸底比较清楚。要第一时间弄清被淹村湾哪家有老人,哪家有孩子,哪家有特殊困难,没有比距离他们更近、反应更快的派出所和片儿警了。他们手持喇叭,村不落户、户不落人,挨村挨家、逐户逐人清点,用各种力所能及的方式,到可能滞留的各个地段寻找留守老人、孩子下落。
新洲分局警务指挥室的指挥员小邱拿起电话准备下达集结警力的通知,可谁知一打一个忙音。
他忙掏出手机,按了一个同事的号码,竟然只有服务员的声音:“对不起,您拨的号码无法接通。”
不好,整个新洲通信网络几乎瘫痪了!
小邱一时急得要跳脚,屋外茫茫黑夜,通信如果中断,救援的困难显而易见。分局领导赶紧指示:启用所有电台!原来,此前分局为以防万一,已经提前检查、登记了所有警用电台。
曾庆初就是在这时接到通知的。他刚刚从部队转业才半年,是新洲分局刑侦大队一名侦查员。妻子重感冒好几天了,病得眼皮都抬不起来,儿子嘟囔着:“几天都不管我做作业!”他只能对家人抱歉地说:“有紧急任务。”就在此前不久,母亲从举水河溃口处附近老家打来一个电话:“儿啊,屋里进好大水……快回来啊!”说到这儿的时候电话就中断了,93岁的老奶奶和60多岁的老母亲住在三店街曾寨村老屋。当时,他还安慰妻子说:“放心吧,不会有事的。”自己却背过身红着眼圈,狠下心丢下家人赶往分局集合。
来到邾城城北河堤溃口处,他和同事蹚进齐腰的渍水,忙着疏散村湾群众、拉警戒线、搜救被困村民,顾不上抹一把脸上的雨水,顾不上惦记自己的亲人。
当天边开始透亮,村民们都被转移到安全位置时,他才得空儿打听母亲和奶奶的下落。得知二位老人已被三店街派出所的同事解救到安置点,他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在和老家附近的乡亲联系中,他听说村湾内还有两名老人未被救出,刚放下的心顿时又紧张起来。“那里的环境我很熟,我必须赶过去。”一到村子,曾庆初立即跳上抢险人员的小船。在村里寻了几个来回后,终于在一处楼房的二楼内,将受困的两名老人安全送到安置点。正当曾庆初匆匆转身,准备投入又一轮救援时,角落里,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了他一声:“儿啊,我和奶奶在这里很好,你忙你的,不要担心我们!”他没想到自己是在这样的场景和奶奶、母亲见了面,硬朗的大汉终于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男儿有泪不轻弹啊!曾庆初的心里一定是这样和自己对着话:生死关头,群众信谁、靠谁,他们别无选择地相信党、相信政府!关键时刻,一名党员除了义无反顾地替群众扛起希望,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被困的群众!”新洲分局党委一再重申命令,警徽在激流浪涛里熠熠生辉。
三店镇,是转移任务、灾情最重的地区之一,也是距离溃口最近的一个镇子。所有的警车已经全部开出去救援了,但警情还在频频传来。“有四个孩子被困家中,出不来了。”报警的老人冲着洪水呼天抢地。所长黄鹤涛一把拉开自己的私家车车门,蹚着水就去了。那是他开了还不到一年的新车。他想把车停在村子路边,只要洪水不淹过排气管,他就能把车子开回去。大水随时可能吞没房子,四个孩子还浑然不觉。他抱完第一个孩子,洪水爬过了车轮!再抱一个,没过了车轮!再抱一个,淹到了车窗!等他把最后一个孩子抱到高坡安全位置时,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洪水把整个车子卷走了。
王维斌是一名老党员了。就在6月30日,七旬的老父被确诊肺癌了。在中南医院为父亲办理住院手续时,他从病房的电视里获悉新洲灾情严重。此刻,他心中翻涌,仓埠街的村民可还好吧?知子莫若父,老父亲对他说:“你是一名党员,应该在党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站出来!我也是老党员,本应该和你一起战斗在前线,但我现在去不了,你得代我去。”就这样,他忍泪撇下老父亲,赶回单位去了。7月2日上午,仓埠街彭泗村内涝,一片汪洋,有位腿脚不便的独居老人彭爹爹,因为舍不得家中物品便没有走,没想到洪水越涨越高,都淹过下巴了,他不得不报警求助。当时大部分村民都已撤离,彭爹爹家的位置很不好找。王维斌发挥熟悉地形的优势,挨家挨户搜索,快速找到老人后将他背上小船,安全送至安置点。当天,他一连出警三次,先后将八名受困老人从村子里背了出来。
巡查中,王维斌又发现倒水河上游有一艘失控的挖沙船被卡在老李集大桥北边,如果不及时处理,挖沙船冲到下游可能撞毁城区新大桥。王维斌迅速将险情上报。当天上午,他又配合区交通局海事处,将挖沙船拖离,使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必须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保证抢险救灾运输车辆顺利通过。”新洲分局局长陈卫东一直在一线靠前指挥。
灾情突来,重要道路被冲垮,桥梁、山坡险情不断。受灾地区的群众都想尽快脱离危险,心急如焚的在外亲属又欲驾车进入灾区施救,这样一来,车流、人流对冲往往造成要道、路口阻塞,不仅群众面临险境,而且让救援车辆、设备及物质的抵达受到阻碍。
救灾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对重点抢险通道和渍水国道、省道实施了交通管制,尤其强化对渍水严重的邾城、阳逻城区的交通管理,并会同各派出所设立交通管控执勤点112个,拦截劝转车辆1.8万余台次,有序疏导司乘人员6万余人次,清理故障车辆200余台,确保了部队抢险救灾车辆安全畅通,确保了转移受困群众车辆有序通行,为抢险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
据统计,7月1日22时至2日中午12时,新洲公安分局全员参战,武汉消防共投入近千名指战员,出动救援船只30余艘,营救和转移群众2000多人。
总理嘱咐全体官兵:一定要把大堤守好
7月6日一大早,一辆专列从湖南岳阳急赴武汉。
“克强总理来看望大家来啦!”青山区倒口湖管涌抢险现场,一阵鼎沸。
总理身穿雨衣胶靴,站在即将漫过膝盖的长江江水中,向参战的解放军、武警、消防、公安全体指战员挥手致意。
他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湖边的泥地,一边听取指挥员的汇报。只见他弯腰打开一包沙袋,抓起一把砂石料仔细察看,然后焦急地向工作人员询问:“现在已经丢下去很多沙袋了吧?周围还有没有发现新的风险点?”
雨越下越大,总理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他走进正在搬运砂石料的队伍里,与同志们亲切握手,“感谢大家,你们辛苦了!长江发了大水,抗洪我们要靠大堤,更重要的是要靠人,靠我们自己。要加强巡查除险,做到百密无一疏,才能保护近千万江城人民的安全。”他饱含深情地嘱咐大家:“一定要把大堤守好!”全体抢险人员站在江水中筑起的新堤上,向总理高呼:“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回答穿过雨幕,在每个人的心田里回荡。
青山区倒口湖,面积约五亩,位于沿江大道青山区政府后侧。史志记载,倒口湖是因1931年长江溃口而形成,距长江大堤内脚约240米,历史上多次发生管涌和翻砂鼓水,为历年防汛重点险段。
3日上午,距倒口湖岸边二三十米处湖水变浑,且有冒泡、翻砂现象,巡查人员当即向区政府上报。4日上午,青山区组织人员潜水探查,并提取冒泡点周边土样。经武汉市防汛指挥部专家现场查看后,判定为管涌群特征。
4日,随着武汉关水位临近警戒水位,长江与倒口湖水压差已达六米,冒泡点的水色逐渐呈黄色,险情恶化。
据青山区水务局河道堤防管理所专家分析,随着上游水位持续升高,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土壤中细颗粒在粗颗粒所形成的孔隙中反复冲刷、不断流失,土的孔隙也会不断扩大,渗流量也随之加大,最终会导致土体内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土体就会发生破坏。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大量的涌水翻砂会使堤坝、水闸地基土壤骨架破坏,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后果将不堪设想!
青山区防汛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队伍。千余军民迅速集结。
4日下午16时30分,倒口湖管涌抢险工作正式启动。上千军民不休不眠,连续奋战30余小时,用砂石袋铺路、打桩,在江水中接力围堰。那一个个迷彩、草绿的身影,或抛沙袋构筑围堰,或潜水底进行塌方探测,水上水下同时作业,好不帅气。
曾参与“98年抗洪”和“东方之星搜救”的海军潜水分队,也活跃在抢险现场。两名“蛙人”——陈伍林和李其爽,数次潜入水下摸查。由于戴着手套无法摸清楚,陈伍林干脆脱掉手套,裸着双手在浑水里探索。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水下探摸,他们确认水下没有塌方和明显的进水口。专家组认为,这次散浸和管涌险情主要是因为倒口湖地质原因和高水位压差造成的。因此,此刻必须抓紧时间围堰,在“病灶”区铺设倒滤层。
为了加速沙石的运送速度,更多的抢险人员前赴后继跳进了齐胸深的洪水中。水深风凉,连扛带抱,战斗没有片刻停歇。沙袋如同在人们手中接力赛跑,一袋一袋、一层一层地在洪水中垒起了一个周长60余米的半圆形堰墙。
围堰工程完成后,大型施工车辆陆续进场,黄沙层、瓜米石层、风口石层,开始一层一层地铺设倒滤层。
这条带着抗洪历史伤疤的口子被彻底堵上了。今年长江干堤唯一的一次重大险情解除了。后来,网友将其编排成了一部《大大叫我查管涌》的动漫作品,武汉人的苦中作乐萌翻了全国网友,也让全国网友对管涌多了一份了解和关注。
这就是“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武汉人,他们用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修筑了一道百密无一疏的大堤。
东荆河:迎着风雨去战斗
“叮叮叮……”7月10日凌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已经连续坚守岗位七天七夜没有回家的湘口派出所教导员接起了电话。
“东荆河汉银泵站发生险情,江水冲开闸后已经倒灌进入湘口辖区了。”打电话的是湘口街的党委书记周克辉。
一周没有睡一次安稳觉的王传卫来不及思索就问:“现场情况怎么样了?”
“江水喷出后,直接将附近的电线杆冲倒,导致附近一农场停电。”周克辉焦急地说道,“现场没有照明,过往车辆又十分混乱,还有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要来了解情况。”
王传卫赶紧穿起警服,带好警帽,拿着手电筒和电台,带着值班民警王克军和另外两名协警赶往现场。
现场昏黑一片,只见江水从闸道喷涌而出,周克辉立即投入抢险。根据指挥部要求,首先要疏导交通,无关车辆全部撤离,抢险车辆全部靠堤干一边停放,留出一条抢险的临时“循环道路”。面对百余名前来了解情况的群众,他们一边告知情况,积极协调区电力部门紧急送电,一边安抚现场群众的紧张情绪。
“快、快,大家将砂石、土方赶紧装袋送到闸口。”堤上有人焦急地喊着。听闻抢险力量不足,开发区分局速调数名特勤人员和民警前往增援。交通民警也铆足劲,在大道进出口分别设置提示牌,指引抢险车辆有序进出。随着一车砂石接一车泥土持续不断地运进抢险地点,整个工作开始良性运转。现场民警的肩灯、交通指挥棒的LED灯全部开启,闪闪烁烁的红蓝灯光,穿透黑夜,成为点亮希望的指路灯。
一批又一批增援力量陆续抵达。
烈日之下,人们挥汗如雨,奋力拖运砂石泥土,手提,肩挑,一批人体力撑不住了,另一批人立刻顶上。就着堤上亮起的临时照明灯光,抢险队员蹲在路边吃完盒饭,继续挑灯夜战。
大堤上,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加油声驱赶着抢险队员的疲劳;一声高过一声的机器轰鸣声,人、车一刻也没有停止运转。险情成功控制住了。抢险队员们席地而卧,由于场地有限,部分队员只能露宿在距离抢险位置300余米远的汉仙公路边。
但,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又悄然来袭了。
17日12时36分,军山交警中队民警沈富龙、协警周诗炎巡逻至军山黄陵大桥引桥处时,忽然发现路边不远处的树丛中有水在流动。这个异常现象立刻引起了他们的警觉,当巡逻至桥上时,他发现就在不远的一处民垸堤发生溃口险情,汹涌的河水奔流而出,情况十分危急。沈富龙赶紧将情况报告上级,并第一时间组织交通管制。
面对突发险情,分局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出动警力300人、防汛指挥车30台、冲锋舟八艘,火速赶赴现场。
“汛情就是警情!”由于险情发生突然,河水急剧上涨,堤内的川江村、肖家村等六个村庄约300余名村民受灾,黄陵大桥往肖家村方向下桥路段因路面漫水导致道路中断。分局搜救小组不间断地先后往返十余趟进入被河水淹没地区进行搜救。为了加大救援力度,确保不落一人,负责搜救的民警利用高音喇叭、口哨发出搜救信号,反复搜寻被困人员,逐家逐户仔细搜索。当救生皮划艇不够用时,他们就借用附近渔民下鱼苗的铁船,几个人划桨,一间一间房子排查。
“有人被困在河中央了!”前方传来群众呼救,搜救小组划着小船,在京珠高速桥下救出两名困在木筏上的群众。
经过七个多小时搜救,70多名被困群众终于全部安全转移。在救援现场,有市民驾驶自己的摩托艇主动参与救人,他们中间有户外水上运动爱好者,也有汽车修理店业主,他们说:“看到消防官兵和人民警察挺身而出,感觉自己也责无旁贷的。”
“水袋子”消泗乡:雨夜转移1.6万名村民
过去半个世纪里,武汉蔡甸区的消泗乡一直挂着七个“水袋子”。这七个民垸兜住了武汉大部分的洪水,住在这里的人也最清楚水的厉害。夏天的水位牵动大家最敏感的神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熟记着自家的海拔,对照着大坝上的刻度,盘算着自己的生活。
冬天筑坝,夏天防汛。四月油菜花开,七月荷花满塘,无风无雨,撑一只小船,湖中徜徉,好一幅天然的田园风景画。每年7月到9月,都是兜水的日子。有时候到脚踝、有时候到小腿,偶尔的几年里,整个村庄都浸泡在水中。在这片云梦泽之地,人们世世代代与水为伴,与水相斗。
绝大多数时候,他们赶走了水。但2016年的夏天,他们被水放逐了。
7月5日,前一场暴雨的积水仍没有退去,庄稼地里,水已经越过玉米秆的腰部。然而,早上8时,新一轮暴雨又开始了,这一次雨下得更大了,就像瓢泼一般。24个小时内,足足下了全年三分之一的雨量。
接到正式的转移命令是在下午3时。14个村、1.6万名村民群众被通知紧急转移。
晚上7时,市公交部门调集的200台城市公交车在警车的引导下,一路沿着汉蔡高速前往消泗乡,在北河出口处下去,沿着乡村公路前行。
村民们十分不舍。家住九沟村九组的村民何毅心疼地说:“三年才成熟的黄桃,眼瞅着8月份就可以收了。”他还养了土鸡,种了西瓜,里里外外损失算起来,估计超过十万元了。九沟村70岁的村民赵火海本不想搬,看到洪水离家门口越来越近了,只好无奈地上了车。上车前他再次回望,“11亩玉米再有个把月就可以摘了,这下全泡汤了。”
消泗乡派出所分片包干,每台车都随车护卫安全,并准确清点上车人员。他们一面劝导村民,一面维持交通、治安秩序。
转移可谓争分夺秒。洪水还在不停地吞没乡间公路,能走大型公交车的道路有限,如果不在公路全部淹没前把村民送出消泗,转移难度将大大增加。正在此时,前方群众报警,一位村民正拿着菜刀站在自家二楼吵闹。民警们认识这位患有精神障碍的男子,知道硬来不行。于是一步步接近他,安抚他,耐心疏导他的情绪,尽量用他能够听得进去的话劝他收起刀具。经过一阵僵持较量,这位村民最终放下菜刀跟随大家上了车。这个难题刚解决,又有报警称,一名被转移的老人不见了。眼看公交车要开了,民警们淋着雨,蹚着水,进村一栋房子一栋房子搜寻,直到把老人送上车,他们悬着的心才算落下来。
这一夜,消泗乡派出所所长徐宏平领着全所人干了一夜,谁也没有合眼休息。一夜之后,144平方公里成了一座“空城”。家家户户的门基本虚掩着并未上锁。当地人知道,洪水来时,冲开大门,水穿屋而过,房屋就不容易被洪水浪头冲倒,而这也让一些不法人员蠢蠢欲动。
“白天必须守卡,防止人员进村,夜里要在并未淹没的街道、村湾巡逻,防范偷盗。人手严重不足,每个人每天也就勉强休息三四个小时吧,已经完全没有了上班下班的概念。”副所长姚卫平已经连续上班29天了,额头已晒得黝黑发亮。
暴雨初歇,闷热的空气里充斥着令人窒息的鱼腥味儿。顶着火辣的日头,徐宏平暗自松了口气:“水位上涨速度总算是慢了下来。不能让村民回来后发现这也丢了那也没了。”为了值守巡逻,民警们都没能睡上一顿好觉,满脸胡子拉碴格外显眼。
在驻巡卡点,民警们每天会碰上很多想返回村子收拾东西的村民。这时,他们总会把执勤点的凳子让给他们坐,然后耐心地给他们解释。
“已经淹了,又没有救生衣,回去太危险。”
“那有什么,我会水。”
像这样的“拉锯战”,每天都要频繁上演。民警们只能不厌其烦地反复做工作。
受水淹影响,许多村道只能步行。一个月来,徐宏平和他的战友们就这样交替“丈量”着这片洪泽区域,有时候还必须蹚过插有“血吸虫疫区”警示牌的水塘。更有甚者,为了处理一起警情,他们要绕道汉南、洪湖、仙桃等地,才能到水域另一端的蔡甸境内。
群众转移后的消泗断水、断电、断网,随时面临洪水侵袭的危险,但他们的工作丝毫没有放松。有不法之徒从小路偷偷潜入村里,企图盗走村民留下的摩托车,或趁着村中无人,在洪泛区捞鱼……所幸这些企图都被民警在巡查中及时发现并处理了。
炸堤分洪:还湖于史的决心
湖水高悬,时不我待。
堤面上测量专家正在紧张地精准放点、编写点号;数十台挖掘机正每三米间隔一字排开挖孔作业;皮划艇、冲锋舟与抢险官兵则双线作战,水陆并进地搬运炸药。
看到这一切,附近渔场职工、村民们知道,他们该向牛山湖作最后的告别了。
为了应对梁子湖流域严峻的防洪形势,7月12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位于梁子湖与牛山湖之间的牛山湖大堤实施破垸分洪。
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和江夏分局很快接到了一道“命令”:必须在13日下午3时前,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安全转移分洪区群众。
13日凌晨2时,龙泉街派出所女民警刘秀娟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有紧急任务,立即到所里集合!”刘秀娟赶紧把三岁的孩子交给丈夫照顾,只身驱车30多公里赶往所里。
辖区共有九个村207户共902名村民需要转移。所长程喜华、教导员陈伯炎扯着嗓子告诉大家:“距离转移最后期限仅剩12个小时。”
全所民警按照责任包干,分成九个小组,冒雨赶往各村逐户通知转移。民警龙钧带着警务辅助人员赶到包干的升华村,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敲门。深夜的室外热气腾腾仿佛蒸笼一般,村里需要转移的老人、小孩、妇女占多数。来到大徐湾70岁村民徐新志屋前,龙钧隔着窗子喊:“要分洪了,您老起床搬家啊!”徐新志家里有700亩藕塘和庄稼,地里的玉米、花生就快成熟了,分洪后,这些庄稼将全部被淹。老人恋恋不舍,龙钧和村干部耐心向他讲解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直到老人红着眼眶从床上爬起来说:“心疼是真心疼,但这个时候应该听你们的,我搬!”
像徐家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有的留守老人80多岁了,有的小孩只有几个月,龙钧一家一家和气地劝说,跑前跑后帮忙搬运转移东西。几个小时下来喉咙干了,警服也被汗水湿透了。
天刚亮,有两户养鸭子的养殖户一边搬运东西一边发愁。他们养了400多只鸭子,原来用网子拦着,现在水位上涨,网子拦不住了。现在人又要走,鸭子不知道怎么办。龙钧了解情况后,二话不说,带着几个警务辅助人员划着小船找到鸭窝。他们一边吆喝,一边用长竹篙赶。鸭子见了生人就四处跑,他们费了两个多小时才把鸭子赶到安全的地方,然后集中到离水面比较远的岸上,用网子重新圈好。
白天,村民们顺利撤离。晚上,一个个村子变成了空村。
当晚,所里专门组织警力展开夜巡,他们沿着湖挨家挨户地敲门,然后用手电筒照一照,喊几声。确认没有人滞留后,再帮村民把没关的门关好。从13日深夜到14日凌晨3时,整整三四个小时,夜巡的民警没有一个停下来作片刻休息。
担负转移任务的滨湖街派出所全体民警同样也渡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滨湖街吴泗村63岁的吕婆婆家是养猪户,家中有生猪350头。凌晨3时许,当她接到紧急转移通知,顿时急得直掉眼泪,这价值近70万元的生猪怎么办?听闻此讯后滨湖所副所长周裕腾及民警雷勇立即与村干部一起,紧急调来数十台大卡车在村外待命。
随后,民警们又客串起了“猪倌儿”,一人在后面赶,一人在前面引,帮助吕婆婆一家把生猪往车上赶。雨中的猪场泥泞不堪,生猪站立不稳就打滑翻滚,溅得民警们满身泥水,但大家毫不在意,直到稳稳当当地将350头生猪全部赶进车厢。
像吴婆婆这样的养猪户,吴泗村还有六家。面对1700多头生猪需要转移,民警们来不及歇一口气。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将村里的生猪全部转移。
民警们一身泥污,还沾上了刺鼻的猪骚味,民警们却笑着说:“这才算真正的接地气呢。”
分洪区1658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的时间比预定时限提前了三个小时。连续奋战的民警们随即对各村展开拉网式清查,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并在各村进出道口值守,防止有人误入分洪区。
7月14日上午7时,电台里传来了梁子湖破堤分洪指挥长、武警湖北省总队司令员周旭光的报告:启爆准备完毕!省委书记李鸿忠立即下达了起爆命令。
随后,一串滚雷,一阵冲天巨浪。333个爆破点,从北向南,依次起爆,微差0.25毫秒,总爆破时间2.5秒。爆炸此起彼伏,自隔堤北侧向南侧延伸。巨浪回落处,梁子湖与牛山湖之间的隔堤瞬间消失。全长3.7公里的梁子湖与牛山湖隔堤被炸开一公里长的口子,水位高出一米多的梁子湖湖水奔涌而下,汇入牛山湖。
时隔37年,牛山湖,水循旧路,水回娘家,永久性地退垸还湖了。
几个小时后,梁子湖水位已经下降至21.34米,八天以来首次下降到保证水位之下。梁子湖的危险解除了,江夏、南湖片区乃至全城市民都松了一口气。
牛山湖湖水涨了起来,梁子湖湖水开始回落。湖水缓缓交融,分不出彼此。
湖面上,各色水鸟在飞翔,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鱼腥味……
分类:纪实文学 作者:侯国龙 杨槐柳 期刊:《啄木鸟》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