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1年13期 > 〖中篇故事〗剃头匠和喝麻酱的男人

〖中篇故事〗剃头匠和喝麻酱的男人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20 10:40:01

1.喝麻酱的怪人

民国时期,豫西山区有个桑树沟镇,镇里有个剃头匠叫李结实,因为过于憨直,加上说话有点磕巴的毛病,三十多岁仍未成家。他们家剃头的手艺是祖传的,从他爷爷挑着剃头担子逃荒来到这里,到现在拥有自家的剃头铺子,剃头这个手艺在他们老李家已经传了数十年。

那一天,李结实的活儿有点多,一直到晚上掌灯时分,才送走最后一个客人。李结实早已饿了,他关了店门,下了一碗稀面条,刚要吃,忽听门板“啪”的一声响,似乎是有人敲门。他撂下筷子,走过去开门,门外却空空如也。

李结实回到屋里,刚挑起一筷面条,“啪……啪……”门又响了,这次是两声。李结实只好再次去开门,还是没人。他的憨脾气上来了,对着空荡荡的大街喊道:“谁……谁呀?黑灯瞎火的,别搁那儿吓……唬人!”

“我。”这时候,有一个嘶哑的声音,从对面街角的暗影里传来。李结实取来油灯,过去一看,吓了一跳:那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蓬头垢面、胡子拉碴暂且不说,让李结实感到惊愕的是,这人不到一米高,竟然没有双腿!这下李结实明白了,这年月兵荒马乱的,经常有走投无路的残疾人,来他这里找口饭吃。那人行动不便,刚才的“敲”门声,想来是他用石子投的。

李结实从屋里把自己的面条给中年人端了过来,不料,那人却拱手谢绝了。李结实愣了,又掏出一点零钱递了过去,那人再次摆手,拒绝了。李结实有点蒙了,不解地问:“啥都不要,黑灯瞎火的,你找我……弄啥?”那人似乎有些碍口,停了一会儿才说:“师傅,家里有没有小磨油?有的话,给我半碗,我给你钱。”李结实一听,更迷糊了:“你要找小磨油……干啥?”

“唉!”那人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个,实在不方便说。麻烦了!”那时候,小磨油相当奢侈,一般人家吃不起,李结实是个穷剃头匠,家里也没有。那人一听李结实说没有,又说道:“芝麻酱也行。”李结实又摇摇头,说:“芝麻酱也没……没有。”那人听后,沉默了一会儿,两手各拿起一个砖头大小的木块,支撑着身体,转身慢慢“走”了。等他走出墙角的暗影,李结实才看清,这人原来是有腿的,只不过腿有些毛病,不能走路,他两条腿盘坐在一块托盘大小的木板上,木板的四角系了绳子,挂在他的脖子上。看着那中年人渐渐“走”远,李结实心中不忍,追上前去,说道:“老哥,你等一下,我去给你找芝……麻酱!”那人一听,喜出望外,连忙拱手致谢。

后街胡同里有一家油坊,位置有点偏僻,像中年人这样的外乡人,一般找不到。李结实说话还不利索,要是给他指路,恐怕得费点劲;又怕他行动不便,就算他知道油坊的位置,天也黑了,人家也不会给他开门。那年月,半夜敲门,不是熟人,没几个敢开门的。李结实一想,算了,好事做到底,于是,面也没来得及吃,拿了一只空碗,一路小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帮那中年人买来了大半碗芝麻酱。那人如获至宝,双手捧着那个粗瓷大碗,“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喝完,还意犹未尽,用黑乎乎的手指头,把整个碗边刮了一圈儿,塞进嘴里,吮吸得干干净净。

把碗还给李结实后,那中年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元,一边道谢,一边把银元往李结实手里塞。李结实忙说:“这位大哥,一碗芝麻酱,不值啥钱,你也不容易,钱留着以后自个儿……用吧。”

那人听李结实这样说,也不再推让,低头想了一会儿,对李结实说:“师傅,这样吧,在下粗通周易,略懂阴阳。我给您看看贵宅的风水吧。要不然,在这夜里,麻烦您大半天,于心难安。”实话说,李结实父母早丧,这些年一个人生活很不顺心,早就有心求个高手看看了,听这中年人这样说,正中下怀,也就答应了。于是,那中年人借着月光看了一阵子李结实的宅院,又趁着灯光仔细端详了李结实的五官,说道:“师傅,您宅心仁厚,必有后福,且荫及子孙,这个自不必说。您这宅院,门对青山,户纳绿水,汇玉屏山和清水河之灵气于一体,堪称方圆数十里第一吉宅。不出意外的话,五代之内,必出状元!日后,无论多困难,宅院千万别转手。切记!师傅保重,在下告辞了。今日一碗芝麻酱之恩,若有机会,日后必当厚报!”说完,中年人用两块木头“砖”撑着,慢慢远去了。说来也怪,虽然只喝了大半碗芝麻酱,那人的精神和气力明显见好,“走”得比以前快多了,没多大工夫,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等人走后,李结实想想,这人说的是江湖套话,还什么“五代之内出状元”呢,現在都民国了,袁世凯的儿子也当不上状元了!再者,自己现在还“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连个媳妇都没有呢!想到这里,李结实摇摇头笑笑,回屋热了面条,吃完就睡了。

李结实哪里会想到,隔墙有耳,那中年人的一番话,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

2.夺宅院的坏人

这件事过后没几天,李结实一大早开门,剃头铺子里就挤进来一大群人,严格来说是一群难民,一个个灰头土脸、破衣烂衫的,头发足有一尺长,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洗了,打着绺,还有不少没择净的树叶和草棒。屋里挤满了不说,门外面还有十几个。

作为剃头匠,干的就是伺候人的活儿,再脏也没话说,只要给钱,就得给人家把头剃干净。李结实二话没说,开始给一个年龄偏大的男人剃头——光洗头的水,就换了五六盆!他准备的热水,这一个人就差不多用完了,只好再添柴火加水……折腾了一天,也没剃几个头。

哪知第二天早上,李结实一开门,还是老样子,一大群难民打扮的汉子蜂拥而入。这时,李结实就是再憨,也知道是有人故意找事了,因此,他处处赔着小心。

这种情况持续几天以后,事态变得更糟了:守在门外的那些难民,有的脱了上衣,当街捉虱子;有的擤了鼻涕,随手抹在剃头铺子的门框上;更有甚者,直接随地大小便。没过几天,李结实的剃头铺子门口,就被折腾得臭气熏天,行人尚且捂着鼻子侧目而过,剃头的客人,还有谁能来?即使来了,也轮不上号啊,前面一大早就塞满了。

李结实的生意干不下去了,干脆关门休息。

这时候,有人出面来找李结实。来人是他的邻居,叫吕大厂,五十多岁,家境殷实,财大气粗,是桑树沟镇上的首富。然而,此人为富不仁,心狠手辣,人人对他敬而远之,暗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大长驴”,骂他长了一张驴脸。

那天,李结实摸黑买芝麻酱回来后,和那个中年人的对话,恰巧被起夜的大长驴隔着门缝听到了。他最近生意不顺,一直就觉得是李结实家的宅子挡了他们家的风水。现在听人那么一说,他可是真留意了,第二天,还专门请来了风水先生。江湖人嘛,都是最会揣摩人心的,三句两句试探,风水先生就把大长驴的心思猜了个八八九九,然后顺着他的意思往下说:李结实的宅院风水确实好,那正是因为截了大长驴家的风水。要想破解,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李结实的院子买下来。大长驴早就觉得李结实的剃头铺子碍事,还有那破院子,里面堆放的都是鸡零狗碎的杂物,在他吕家的深宅大院旁边,有碍观瞻。只不过他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把李结实撵走,这次,听风水先生说后,决定下狠手。

大长驴知道,那宅院是李结实的祖业,他肯定不会轻易卖掉,即便强摁头皮让他卖了,价格也必定要得高。于是,大长驴就使了这个阴招,雇了几十个难民,管饭,还包剃头钱,让他们过来闹事。有些人为了填饱肚子,就昧着良心去祸害李结实了。

大长驴本以为让李结实做不成生意,再威逼利诱,他就会忍痛屈从,没想到李结实的憨脾气上来了,咋说就是不卖,饿死也要死在自己家的祖宅里。

然而,话是这样说,活着一天就得吃饭,就得花钱。李结实一想,我李结实有手艺,怕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剃头去,虽然苦些累些,管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

李结实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了没几天,又摊上了更大的麻烦:那天,他在三岔口庙会上给一个黑脸汉子剃头,正刮脸呢,不知道从哪里跑过来一黑一黄两条大狗,为了争一根骨头,打起来了。黑狗抢过骨头,夺路就跑,黄狗吠叫着在后面猛追。两条大狗追逐之时,那黑狗一下子从李结实的裤裆下钻了过去。李结实吓了一大跳,手一哆嗦,锋利的剃刀在那汉子的脸上割了一个寸把长的口子,鲜血顿时就流了下来……

李结实好话说尽,又赔了不少钱,才把那汉子打发走,而那两条惹事的大狗,早已不知去向,李结实只好自认倒霉。

又过了几天,李结实吃过早饭,刚要出门,一群人哭天喊地,抬了一个门板,把李结实的家门堵上了——门板上躺着那个理发的黑脸汉子,说是这人回家之后,得了破伤风,竟然死了!

那汉子的媳妇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给李结实两个选择:要么打官司,要么赔钱。李结实看那女人和俩孩子哭得可怜,也顾不得多想了,赔钱吧。

那是一条人命啊,赔钱能少了?人家张嘴就是最少一百块大洋。李结实一个剃头匠,哪里有那么多钱?他唯一值钱的家产,就是宅院了。最后,经街上的邻居说合,连房带院,一百块大洋卖给了大长驴——整个镇子上,有能力一把手掏出来一百块大洋的,也只有大长驴。

这下,李结实彻底成了一个穷光蛋,满打满算就剩下那副剃头挑子,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了。李结实思前想后,咋想咋觉得是大长驴把他的宅院抢走了,可那门板上的死人又怎么解释呢?恐怕有诈,他当时还特意掀开尸体上盖的白布瞧过,那人腮帮子上被自己的剃头刀割破的伤口还在,不会有错。李结实想得脑袋疼,也没有理出头绪,更找不到证据,只好挑着剃头的担子,四处谋生去了。

3.铁耳朵的奇人

李结实临时租了一间草房,晚上休息用,白天则挑着担子,赶集赶会求营生。那天,他在集市上给人剃头,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衣着光鲜,谈吐不俗,但是他开口说的话却差点没把李结实气哭。那人在李结实剃头的板凳上坐下之后,有些挑衅地说:“师傅,听说你的手艺不错,我想和你打个赌。”李结实一开始没当回事,随口问了一句:“赌……赌啥?”那中年人“嘿嘿”一笑,说:“我赌我的头发,你不能全部剃好。你要是赢了,我给你一百块大洋;你要是输了……”那人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看了看,说:“你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你这副剃头的担子吧,就算归我了。怎么样,敢不敢赌一把?”本来李结实一听“一百块大洋”这个让他伤心的数字,心里就来气,见那人不但看不起自己的手藝,还想要自己的担子,憨脾气就上来了。他从小跟爹学剃头,这么多年,多难剃的头都剃过,没一个人不满意的。那可是他吃饭的手艺,这一点自信他还是有的,于是就答应说:“好!我跟……你赌!”

剪发、修面、刮胡子,一开始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可到了刮耳朵的时候,出问题了——一般人刮耳朵,都要把耳朵扒拉下来,露出耳根,这样那些细碎的毛发才能剃干净;还有,耳朵后面的部位,凹凹凸凸的,不平,也最难刮,稍有不慎,就会割破肉皮。李结实吃过这方面的大亏,尤其谨慎。可是那人的耳朵就像是铁打的,李结实扒拉了几次,他的两只耳朵一点都扒不动。李结实用了好大的力气去扯、拽、撕,累得气喘吁吁,可那俩耳朵依然纹丝不动。

耳朵扒拉不动,耳根后面就没办法刮干净,李结实只好认输。那中年人拍着大腿笑了一阵,连剃头钱也没给,挑起李结实的剃头担子,一溜烟跑了。临走前,他还故意笑嘻嘻地朝着李结实揉了揉自己的耳朵,两只耳朵都跟面团一样,软和得很呢!

李结实知道,这是遇到高人了,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你功夫那么高的人,跟我一个穷剃头的较什么劲儿?那套家伙给你,你也没用啊!

看那人走远,李结实不禁放声大哭。他越想越憋屈:我咋就这么倒霉呢,好端端的,爷爷留下的宅院丢了;跟人打个赌,父亲留下的吃饭家伙也输了。这还怎么活啊!李结实一边走一边哭,越想越没活路,走到一片树林,心想,算了吧,找棵歪脖树上吊,一了百了!那时候的男人,一般都穿大裆裤,用一根类似围脖的粗布条当腰带,又长又结实,上吊倒是很方便。哪料想李结实绑好腰带,把脖子往里面一套,刚松手,那么粗的腰带竟然断了,一下把李结实摔了个屁股蹲儿。

李结实在地上躺了一会儿,又要起来去上吊,一抬头,不知道什么时候,身旁竟然站了一个人,正笑眯眯地冲着他乐呢!李结实一看到那人,气就不打一处来——正是打赌赢了他剃头担子的中年男人。李结實反正也不想活了,站起来就要跟那人拼命,那男人一看李结实真急了,笑了笑,说:“李师傅,您不认识我了?”

这话问得李结实愣住了,仔细看了看对面的中年男人,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是谁。那中年男人拱手说道:“那天晚上,您跑了半天,给我买芝麻酱的事儿,您这么快就不记得了?”啊?这话让李结实大吃一惊!那天晚上的中年男人蓬头垢面,满身臭气,和眼前这个衣着光鲜、神采奕奕的男人判若两人,这还暂且不说;他那时候是个不会走路的残疾人,可现在……

那中年男人拉李结实在一块石头上坐下,给他讲了自己的那段经历。

中年男人姓王名兮,荥阳人,自幼习武。那天被仇人用内力伤到经脉,造成了暂时性下肢瘫痪。为了躲避仇人的追杀,只好双腿盘坐在木板上,用两手拿着木“砖”撑地,连夜赶路。要不,为啥那天他特意躲在黑影里,投石子“敲”李结实的门呢?他那是不敢去明处,怕仇人看到。经过这几个月的治疗,他的病已经完全康复。想起剃头匠李结实曾经夜晚奔波给他买芝麻酱、帮他度过危机的恩情,特意回去答谢。哪知道李结实的剃头铺子已经换了主人,新主人连他的旧房子都拆了,正在建新房子呢。王兮有些担心李结实的生活,便一路打听着,追了过来。见李结实受到打击之后,萎靡不振,就故意和他开玩笑打赌。再者,集市上人多嘴杂,有话也不方便说,就一路跟着李结实,来到了树林。

李结实听到这里,问道:“我知道你是练武的……高手,但是,我不明白,不就是一碗芝麻酱吗,怎么对你的伤病有那么大的……作用?那天,我看你喝了芝麻酱之后,一会儿就走了……好远。”“哈哈……”王兮笑了,说道,“好吧,看在我捉弄你一番的分上,我说出原因让你笑笑,咱俩就算扯平,将来谁都别笑话谁!我实话给你说,那天,别说是我,你喝了那半碗芝麻酱,一定也跑得飞快!”

原来,那天王兮的经脉受伤后,不光是下肢不能行动、气血运行不畅通,而且排便也受阻。怕仇人发现,他又不能露面去买药,只好一直在暗地里躲着。去找李结实求助时,他已经六天不曾排便了,大便不通,他就无法运功疗伤,再耽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他喝那碗芝麻酱,实际上就是为了通便而用。

讲完这些,王兮一本正经地问李结实:“你说,如果是你,快拉肚子了,要找厕所,是不是也得跑得快?”王兮的口才很好,人又风趣,一番话逗得李结实都快忘了自己是来上吊的,笑得前仰后合。

两人酣畅淋漓地笑过之后,王兮把李结实带到自己的住所,说:“李老弟,从今天开始,你暂时住在我这里,哪里也别去。我帮你查查,看看你的房子为啥说没就没了。如果我查出来是有人算计你,哥哥我一定替你讨个公道。”李结实一听就急了,忙说:“哥哥,我知道你有……功夫,可是千万别乱来。我身上已经有一条人……命了,可别再连累了你!”王兮微微一笑说:“这个你放心,要是只靠打打杀杀,在江湖上,我早就死多少回了。”

4.无处葬的老人

再说大长驴,得到了李结实的宅院之后,把他原来的旧房子拆了,又盖起了三间大瓦房,原来的剃头铺子也改成了门脸房。

房子盖好之后,大长驴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可能是这段时间盖房过于操心劳累,最近他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四肢无力,两条腿常常发软。更烦人的是,他还开始失眠,好不容易睡着一会儿,又一个接一个地做噩梦。那天,他梦到一条大黑狗,跑到自家的房顶上,龇牙咧嘴地冲着他笑,大长驴当时就吓醒了。小时候,老人们都说“狗上房,人卧床”,这是很不吉利的预兆。惊醒之后,他再也没睡着,好不容易挨到天亮,想去院子里转转,猛然觉得头顶一热,用手一抹,竟然是一坨鸟屎!这和狗上房一样,是个晦气的事儿。

大长驴决定去玉屏山石塔寺烧香。石塔寺的连信大师,不仅佛法高深,而且精通医术。

连信大师听大长驴说了自己的情况之后,笑道:“吕施主,怕不是你动了乌鸦窝吧?这鸟儿极其记仇,有一阵子,寺庙里的黑狗,不知道怎么得罪乌鸦了,天天啄它,吓得它钻窝里不敢出来呢!”大长驴一听,也是,盖房时,他伐掉了李结实院里的一棵大桐树,上面有个鸟窝,现在想来,应该是乌鸦窝了。大长驴又问:“大师,我这梦中的黑狗,又该是什么征兆呢?”连信大师说:“魔由心生!施主是不是最近有什么事心里不踏实?”大长驴听后,有些尴尬地笑笑,没吭声。他使手段逼走了李结实,心里能踏实吗?

大师给大长驴开了个药方,让他去找小和尚拿药,临走,大师双掌合十,叮嘱道:“此药只能治病,无法医心。心病还得心药来医,施主珍重。阿弥陀佛!”大长驴提着药,揣摩着连信大师的话,走出庙门。他心想,弄坏了乌鸦窝,鸟儿都这么记仇,何况李结实一个年轻力壮的大男人呢?看来,以后自己得处处小心了。

大长驴忧心忡忡地回到镇上,远远地就看到自家大门口围了一群人,他连忙挤进去一看,是李结实,正痛哭着跪在地上烧纸钱呢!这下把大长驴气得差点一口气上不来,他连声质问李结实为啥烧纸咒他。

李结实流着泪说出了其中的原因:李结实的奶奶,当年在逃难的路上病逝了。他爷爷不忍心留下她一个人做孤魂野鬼,便把奶奶的骨灰放在担子里挑着,一起来到桑树沟镇。后来,他靠着手艺挣钱,买下了一间草房,算是在这里安了家。可是,他没钱买地安葬老伴的骨灰,只好暂时放在家里。不料想,那天下了一场大暴雨,狂风掀飞了屋顶的麦秸,草屋内到处漏水。等李结实的爷爷挑着担子从外面赶回来,屋里已经是脚脖深的水了。不巧的是,房梁上掉下来的一块泥坯,正好砸在盛骨灰的小坛子上,小坛子口朝下落到地上,撒出来的骨灰泡水后,被冲得到处都是,收都没法收。他爷爷一想,既然他奶奶不愿意走,就留下吧。等水阴干之后,他在屋里的地上又厚厚地盖了一层土,算是让老伴入土为安了。后来,李结实的爷爷去世后,骨灰和他奶奶合葬,也埋在了草屋内。

前一段时间,李结实被迫把房子卖给大长驴,大长驴盖新房,动了老房子的地基,也就惊动了老两口。老两口夜里托梦,骂李结实不孝。李结实没办法,才跑过来烧纸,求爷爷奶奶原谅。

大长驴一听,心里那个气啊,怪不得自己梦到黑狗跑他家房顶上呢,原来是李结实的爷爷奶奶这俩死鬼作怪。他让人撵李结实走,李结实憨脾气也上来了,爷爷奶奶在这里埋着呢,不在这里烧纸,又能去哪里?

大长驴一看李结实不走,就要让家人动手,李结实也豁出去了,打算跟人拼命。双方正闹得不可开交,两个人走了进来,李结实和大长驴一看这俩人,都愣住了:一个是王兮,一个正是被李结实割破脸、后来又得破傷风死了的黑脸汉子。

王兮一脚把那黑脸汉子踹得跪在地上,问大长驴:“这个人叫杜三,吕掌柜不会不认识吧?”

杜三是个赌鬼,和大长驴有点亲戚关系,那天,他来找大长驴借钱,见大长驴为买李结实宅院的事情发愁,就想了个苦肉计。大长驴给了他十块银元,让他去办。那天李结实剃头时,突然跑出来的两条大狗,就是杜三找人使的坏。脸被李结实刮伤回家后,这小子又高价弄来一粒“神药”装死,讹诈李结实,迫使李结实把宅院卖给了大长驴。

王兮行走江湖数十年,知道江湖上有一种“闭气丹”,吃了跟死人一样。药力过去,啥事儿都没有。他没费多大功夫就打听出杜三吃“闭气丹”的事儿了,他找到杜三,略施手段,这小子就全部承认了。

王兮看大长驴装傻,又说道:“李结实是我兄弟,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今天你来文的,咱们就去打官司,到时候,不但要归还宅院,恐怕你还得吃几年牢饭;要是来武的……”王兮一伸手,不知怎么回事,大长驴身边一个家人手里的钢刀,就到了王兮手里。只见他拎着钢刀,纵身一跃,上了墙头,再一纵身,就到了房顶!王兮把刀深深地往房梁上一插,大声说:“这把刀在,就是我王兮在。不管是谁,想欺负我兄弟,我王兮随时奉陪!”

大家都以为大长驴这下非得服软了不可,哪知道,这家伙是个舍命不舍财的主儿,脖子一挺:要房不给,要命一条!

5.迁祖坟的故人

大长驴振振有词地说道:“我这宅院可是买来的,有购房文书作证。你说杜三受我指使,我还说是你强迫杜三一起讹诈我呢!你的证据在哪里?”

王兮一想,倒也真是,万一到时候杜三死不承认,自己还真没证据。看来,大长驴这老东西想来个死猪不怕开水烫,打算硬撑了。

王兮一时间气得脸色铁青,他盯着大长驴的目光,渐渐变得凶起来,大有一触即发的架势。李结实一看,忙对王兮说:“大哥,算了,反正被杜三讹走的房钱,你已经帮我要回……来了。这房子就……就算了。”王兮眉头一皱,说:“那怎么中?方圆数里内,再没有比这个风水更好的宅子了。”说着,他狠狠地用力在旁边的一块青条石上拍了一巴掌,两寸厚的石头,竟然应声断裂开来。

李结实吓得忙拉住王兮的手,说:“哥,福祸自有……天定,别因为这事儿,再闹出人命来,那可就不……值了!大不了,咱们把我爷爷奶奶的坟迁……迁走。”听李结实说到这里,王兮突然灵机一动,说:“好吧,那咱们就把二老的坟茔迁走,回头买一块墓地,好好安葬,也免得二老住在人家家里。”说着,王兮对李结实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见机行事,配合自己。

然后,王兮掐着指头算了一下,说:“真是巧了,今天就是个适宜迁坟的吉日,咱们现在就准备。”

大长驴一听他们两个闹着要迁坟,心想:他爷爷奶奶可是在房子下埋着呢,要是迁坟,还不得把自己家的新房子折腾个乱七八糟啊!

没一会儿,王兮不知道从哪里买来了一块门板,平着放在地上。

别说大长驴,就是李结实,也没料到王兮有这一出。李结实问道:“哥,摆个门板放……放这里,打算做啥?”

王兮故作气恼地说:“你说让爷爷奶奶走,老人家就跟你走啊?不得先盖一个阴宅,让老人家住进去,等一下咱们两个再抬着他们走吗?”王兮发脾气的样子,有些吓人,李结实不敢吭声了。

再看王兮,把门板摆好后,像变戏法一样,手里突然多了一块青砖;再一转身,手里又多了几块房瓦——这都是盖房子必需的材料。戏法也没见过这样变的啊,旁边的众人看得顿时喝起彩来,大长驴也看得瞠目结舌,暗自佩服王兮的能耐。忽然,大长驴觉得不对劲,他放在门板上的青砖和瓦片,怎么和自家房顶上的一样?抬头一看,他们家房顶上的瓦片,已经少了簸箕大小的一片,露出了粘瓦用的房泥。房墙上的青砖,也少了好几块,站在房里,都能瞧见外面的天色了。大长驴大惊,忙扑上前去,挡住王兮,气咻咻地说:“你干吗拆我们家的房瓦?”

王兮“嘿嘿”一笑:“大家都在这里,谁见我上你家房顶,揭你家瓦片了?起开,别耽误我干活!”

大长驴气得说话都不利索了:“你这人真是无赖,这明明……就是我家的房瓦。不信我拿来一块,咱们比一下。”

王兮不屑地一笑,说:“天底下一样的东西,多了去了,都是你的吗?我家的银元少了好几万,和你家的一样,你家的钱都是我的吗?我兄弟的宅子丢了,也和你家的一样,你这个宅子,还给他吗?”话没说完,一扭头的工夫,手里又多了几块房瓦。大长驴真急了,一下趴在王兮面前的门板上,不让他再摆弄。

正在这时,忽然见李结实大叫一声,紧闭双眼,摔倒在地。王兮一看,连忙丢下大长驴,去看李结实,又是掐人中,又是捶打后背。过了一会儿,李结实才慢慢醒来,只是他的两只眼睛却直直的,不会转动。忽然,他踮着脚,扭着腰,走到王兮面前,一手叉腰,另一只手跷起手指点着王兮,道了一句念白:“苦……啊……”那声调,却是豫剧里的老旦。随后,只听李结实开口唱道:

后生小子你太不该!

为啥管起俺的闲事来?

活着我就无房舍,

死后还是没地儿埋。

多亏好心的吕员外,

费心费力又费财,

帮我盖了三间阴宅府,

俺和老汉乐开了怀。

新房还没住够仨月整,

凭啥要俺迁阴宅?

不走不走就不走,

起开起开,你快起开……

李结实“咿咿呀呀”地唱了半天,大家这下听清楚了:李结实唱的是豫东调,而李结实的奶奶不正是豫东人吗?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鬼上身了!”

“哗——”围观的人群,一下都跑开了。李结实唱完,又“扑通”一声,摔倒在地。王兮忙活半天,才把他弄醒过来。

大家都跑的时候,大长驴在门板上趴着呢,他也想跑,可他这时候手软腿也软,怎么也爬不起来。他本来就有胸闷气短的毛病,现在一着急,头晕眼黑,差点背过气去。

这个时候,大长驴反倒想明白了:唉!命里若有终会有,命里没有莫强求。这老两口看样子是不打算走了,俩鬼一高兴,要是半夜附谁身上,来上这么几出戏,折腾不了几夜,自己这条老命恐怕就得交代了。更何况,还有那个王兮,简直就是个活阎王,难缠啊!算了,认栽吧!就这样,大长驴无奈之下,瞪着俩驴眼,咬着后槽牙,把宅院又卖给了李结实。

搬家那天,王兮神秘兮兮地问李结实:“兄弟,那天我让你假装奶奶上你的身,你后来是不是弄假成真了?”李结实“嘿嘿”一笑,说:“假的!那是我专门吓唬大长……驴的。”王兮疑惑地问:“可那天你一个字都没有结巴啊,不是奶奶在唱吗?”李结实笑了,说:“我自小跟着娘学唱反串,平时不剃头时,就自己偷偷哼……哼几句,唱戏就不……结巴。”

“妙啊!你个老实人,竟还有这一招呢!”王兮又拍着大腿笑翻了天,李结实也跟着笑了起来。

在王兮的帮助下,李结实重新开起了剃头店。后来,王兮又张罗着帮李结实娶了一房媳妇,两口子的日子过得挺红火。

几年后的一天,王兮拎了酒菜来找李结实。酒至半酣,王兮认真地对李结实说:“兄弟,我得走了。日本人在东北闹腾得厉害,我想投军杀敌去!”

那晚,兄弟二人洒泪而别。看着王兮远去,李结实心里很舍不得,不知不觉就哭得跟泪人一样了。

6.泯恩仇的后人

王兮、李结实和大长驴的故事本来该讲完了,可往后的数十年间,还有些事儿,不得不提。

那一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危局,孤注一掷地发动了河南战役,豫西沦为了敌占区。

这几年大长驴生病卧床,李结实不计前嫌地免费给他在床上剃头。后来,大长驴去世了。

大长驴去世前几天,他的儿子吕良,抱了个木盒,来找李结实。打开木盒,吕良捧出一个数十厘米高的红色花瓶说:“李大哥,这个钧瓷花瓶,是宋代官窑的文物,虽说不上价值连城,也相当值钱。”

民间的老百姓们流传着一句老话: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这个李结实知道,他看了看钧瓷花瓶,不解地问:“兄弟,你啥……意思?”吕良说道:“我爹快不行了,往后,兄弟我想从军杀敌,报效国家。战火纷飞,生死难料,我实在不便把宝物带在身上,我和我爹都知道哥哥忠义耿直,想请哥哥暂为保管。别人,我不放心。”

李结实想了想说:“替你……保管,也中,就是……”吕良接过话茬说:“等抗战胜利后,我若是不能回来,花瓶就归哥哥你!”李结实听到这里,正色道:“兄弟放心,哥哥等你回来!到时候,一定给你一个囫囵……花瓶。”

数日后,日本小队长渡边犬一郎带人把李结实绑在村口巨大的皂角树上。他要干什么?他就是来要钧瓷花瓶的,而李结实闭口不言。

一根半尺长的铁钉,把李结实的左手钉在树上,李结实还是一个字都没说;日本人又用一根半尺长的钉子,把李结实的右手钉在树上,李结实疼得浑身打哆嗦。他十多岁的儿子李长剑,跪爬到他的身前,泣不成声地说:“爹!说了吧,大不了到时候咱们砸锅卖铁赔给老吕家。”李结实看了看儿子,说:“孩子,这不是钱的事儿。中国人的东西就不能让他们糟蹋了!你王兮伯伯去打仗,到死,他都没服一点儿软。今儿个,日本人如果从你爹这里弄走一根钉头,你爹就是个孬种!”李结实说这番话时,从头到尾,竟连一个字都没结巴!

日本人一看李结实这不要命的架势,不再抱希望了,用一根更长的铁钉,钉在了李结实的脑门上……

李结实死后,李长剑参加了豫西抗日游击队。

1991年春天,有一个中年人找到李长剑,跪在地上,久久不肯起身。他叫吕改,是吕良的儿子。

当年,大长驴作为桑树沟镇上的头面人物,竟然没有斗过一个剃头匠,心里一直咽不下那口气。临死,他还是不甘心,就想了一个害人的毒计:让李结实替他们珍藏一个假花瓶。大长驴知道,以李结实的为人和脾气,肯定不会把花瓶交给日本人;即便他交了,也是假的,日本人肯定饶不了他。大长驴让儿子吕良把花瓶转交给李结实后,故意把风声传到狡猾贪财的渡边犬一郎那里……

后来有一年,旅居国外的吕良回到桑树沟镇扫墓,看到他父母的坟头荒草丛生,而不远处李结实的墓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正三五成群地自发赶来祭奠。在孩子们心目中,李结实是为了保护国家宝物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是民族英雄。强烈的对比,让吕良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去后的很多年里,他常常想起当年的事,想起那些年,他在外经商,根本不清楚大长驴和李结实之间是非恩怨的真相,他再三打听,前思后想,才捋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后悔不已。因为自己年迈多病,不能再亲自找李长剑道歉,只好让儿子吕改回来给李家人磕头认错。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被日本人残忍杀害的一幕,依然历历在目,想起往事,李长剑不禁热泪盈眶,沉默良久,他把装着花瓶的木盒交给吕改,说道:“家父之死,关乎民族大义,与你父亲有关,也无关。过去了,就过去吧!如今你家的花瓶完璧归赵,请收好。”

李吕两家的恩仇,历经几十年,一语而泯。不久后,李长剑最小的儿子李登峰参加高考,以全省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被名牌大学录取,仅以一分之差错失了状元。不过后来,他和大学里找的女朋友结了婚。这个女孩,叫董红缨,就是当年比他多一分的状元!

王兮當年的预言,竟然以这种方式应验了。

对了,再说件巧事,董红缨的妈妈,就是王兮的小女儿。从当初的一碗芝麻酱,到王李两家现在的喜结连理,王兮要是知道故事有这般结尾,一定又会拍着大腿,笑得合不拢嘴……

(发稿编辑:丁娴瑶)

分类:中篇故事 作者:司欣 期刊:《故事会》2021年13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