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1年13期 > 〖新传说〗致命疏忽

〖新传说〗致命疏忽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20 10:06:52

路边男尸

这天上午,区派出所接到报案:施工人员在市郊架设线路,发现马路边半人高的草丛里有一具男尸。

很快,陆警官带着法医来到现场。死者身穿运动服,体形健硕,头部紧挨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大量血迹。死者上臂缚着运动式手机包,拉链坏了,里面是空的,附近没有发现手机。陆警官初步判定,这人是出来晨跑,遭遇了不测。

法医勘查现场后说:“从血迹颜色判断,死亡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死者从高处跌落,跌落时双手前伸,试图保护头部,但没来得及。落地前应该意识清楚。”法医怀疑,死者被车辆撞到了草丛里的石块上,但他很快排除了这种可能——死者身上没有被撞击的伤痕。

陆警官问法医:“那是从高处跌落?”草丛不远处有根四五米高的电线杆,周围是低矮的冬青树。

法医摇摇头:“就算死者爬上电线杆,从上面跳下来,也不可能撞到五六米远的石块上。这块石头半截埋在土里,没有移动过的痕迹。石块距离人行道至少五米远,昨天傍晚,这里下过短时暴雨,现场周围的草丛、泥土还是湿的,却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脚印。”

死者是怎么撞上石头的?他杀还是意外?陆警官一时无法判断!

晨跑爱好者常见的运动距离一般在三到五公里范围,如果陆警官推断无误,死者就住在附近,家人一旦发现死者没有按时回去,肯定着急,应该会报案。

果然,中午时分,离发现死者三公里远的小区,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报警了:丈夫出门晨跑,一直没回家。打手机,却是陌生人接的。陌生人说手机是他捡的,要归还,得给他一千块钱。

根据女士描述,死者正是她的丈夫!陆警官决定,假装自己是手机主人,把那个陌生人“钓”出来。

电话一接通,对方开口就问:“想好了吧?谁都知道现在手机的重要性,远不止一千块钱吧?”

陆警官连忙答应道:“你说得对,我这就过来。”约好地方,陆警官换上便装,打车赶了过去。

一卷钢缆

对方是个衣着破旧的中年男子,他拿过钱,数了一遍,这才交出手机。陆警官接过手机一看,发现手机屏是碎的,质问道:“怎么是碎的?”说着,他亮出了警官证。

男子顿时吓得语无伦次,解释说:“这……我捡到时就碎了。”

原来,男子是拾荒者,这天凌晨,他骑三轮车经过那段路,看到马路边有一卷钢缆,就停车去捡。没想到前面不远处的人行道上还有一部手机。他扭头看看,前后没人,就捡起手机,匆匆地走了。

“手机在人行道上?”陆警官感到很奇怪。男子肯定道:“是的,在人行道靠内侧一点。”

“刚才说的钢缆又是什么?”

“是手指粗细的一根钢丝绳,这东西还在我住的地方。”

陆警官跟着男子,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棚户里,接过男子拿出的一卷钢缆。钢缆大约七八米长,一头截断面不规则,像是生拉硬拽断掉的;另一头截断面整齐,像是被什么锋利物品割断的。半根钢缆呈不规则弯曲状,似乎缠绕过什么东西,又被人解开的样子。

陆警官看着这卷奇怪的钢缆,问:“真是你捡来的?”

男子害怕地说:“真是捡的,这种钢缆不是铜,不值钱……”

当天傍晚,陆警官又来到了案发现场的马路。这条路南北向、四车道,总长不到四千米,和两端另外两条路,呈工字形连接。

这段路没监控,但两端那两条路都是主干道,有监控。陆警官连忙联系助手,兵分两路,找到这两条路段的监控所在单位,调出监控,逐一查看起来。

查找方式不算复杂:在两条主干道最靠近这条路的监控里搜索一下,只要从其中一条路的监控画面消失,再从另一条路的监控画面里出现的车辆,肯定经过案发路段——因为这是两个监控点、两条路之间唯一的连接路段。

根据死者出门时间、跑步速度,陆警官测算了死者到达出事现场的时间:应该在早晨五点十分到五点十五分左右,也就是说,死者刚到出事现场,就遇到不测。

陆警官用排除法,找到了嫌疑最大的两辆车:一辆是装载混凝土桥梁预制件的重型卡车,预制件两端的预留钢筋,狼牙似的向上弯曲,目测已经超高。卡车由南边的主干道,小拐弯往北进入这条道路。

陆警官很快发现,卡车行驶至案发点的时间,比死者提前了近两分钟,没有停留迹象。

另外一辆是九成新的面包车,由南往北大拐弯进入这条路段。司机进入了中间快车道,与人行道隔着一条车道。面包车比卡车速度快得多,已经超速。仔细一算,面包车和死者几乎同时到达案发现场附近。最关键的是:按车速和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距离计算,面包车在这期间,还有过约三四分钟的停留!

意外发现

陆警官找到了面包车与司机,暗中确认:除后轮毂有新的摩擦痕迹,没有其他事故后的常见损坏。

司机很瘦小,按他的说法,当时他开到路中段,瞥见旁边人行道前方好像有人。不一会儿,他觉得车身猛地顿挫了一下,接着是“咔嚓、咔嚓”的异响。司机抱怨说:“我下车一看,发现后车轮缠进了一根钢缆。谁把那么长的钢缆扔在马路上,简直是害人!”

陆警官问:“下车时有没有看清楚那个人?”

司機说:“我也纳闷,下车时没看到一个人。当时我有点怕,以为自己见鬼了。”

“那你有听见其他声音吗?”陆警官考虑,会不会在面包车经过的同时,死者恰巧遭遇不测。人遇到突发情况,大多会下意识地求救。

司机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有点犯困,所以车里音响开得很大,没听到其他声音。”

陆警官觉得蹊跷:从时间上看,司机在车内看到的那个人应该是死者。莫非是司机临时起意,杀害了死者?陆警官看看司机,摇了摇头:他那身板,很难控制住健壮的死者,更别说将其从高处抛进草丛。

陆警官又问司机那根钢缆的长度、形状,司机说他解开钢缆后,卷在一起扔在路边,就开车走了。那么这就是拾荒者捡到的那卷钢缆,间接说明他俩没有说谎。

司机那句“谁把钢缆扔在马路上”提醒了陆警官:这么长一根钢缆,怎么就被随便扔掉了?

一查,竟有了意外收获。

原来,在架设跨越马路的通信线路时,因为两侧电杆跨度大,通信光缆拉伸强度不够,要在两杆之间的顶部拉一根强度较高的钢缆。

据通信公司反映,这条线路还在施工中,前一天下班时,他们刚架设完毕,第二天再来,准备继续施工,发现钢缆只剩短短一截了。

陸警官奇怪地问:“线路被挂断了,你们怎么不报警?”

对方支吾了一会儿,说出了实情:“昨天,施工人员在架设钢缆时忽然下起了暴雨,他们没来得及将钢缆固定到标准高度,就匆匆下杆收工了。”施工人员觉得,钢缆的离地高度与标准高度距离不大,一般车辆碰不到。但他们疏忽了一点:车辆若超高,钢缆就有可能被挂断。因为工人过错在先,所以他们没有追究别人责任的底气。

不用说,挂断钢缆的就是那辆装桥梁预制件的卡车了!

致命巧合

陆警官找到卡车司机,司机蒙了,说:“我应该没有超高呀?”

陆警官将翻拍的监控画面拿给司机看:“装载的预制件确实没超高,可你看看这些上翘的钢筋。”

司机挠挠脑袋,说:“哎呀,这倒是真的没注意,疏忽了!”

就算是这样,关于命案原因还是难以解释。晚上,陆警官下班回家,见儿子正盯着电视乐得手舞足蹈,他不由得瞥了一眼电视画面:一个少年在弹性巨大的蹦床上弹跳,身体还在空中不停地翻转……

看到这儿,陆警官眼前一亮,他急忙返身出门,来到警局,找到保存的死者遗物。拿出死者的运动鞋仔细一看,发现左脚鞋底靠后跟处,有一条不太明显的、被钢缆勒过的痕迹。

命案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集齐了!陆警官脑海中还原出了这样的一幕:装载预制件的卡车经过那刚架设钢缆的地方,预制件朝上弯曲的钢筋,将钢缆从一头割断。当时,卡车在最右边的那条车道行驶,钢缆率先断裂的,是右边这头。钢缆一头掉落在马路中间,大半根都拖在了地上,左边那头的钢缆没断,还挂在草丛那一侧的电线杆上。

几分钟后,死者跑步经过这里,因为路灯昏暗,他没注意到地上的钢缆。就在他左脚刚踩上钢缆、抬起右脚向前跨的瞬间,面包车疾驶而过,飞速转动的车轮将马路中间的钢缆一端卷进了轮毂。钢缆在电线杆与面包车之间,瞬间呈斜线拉直、绷紧——犹如一根威力巨大的弓弦。

此时,死者就成了这根“弦”上的“弹丸”,瞬间被弹射了出去。由于死者左脚着力点正好在钢缆上,右腿刚向前迈出,他的身体呈前倾姿势,钢缆忽然产生的巨大弹力,让他瞬间失去平衡,被高高弹向前方高空,然后跌落进草丛,手机在死者飞起时,从坏掉的臂包里掉落。死者跌落时不幸撞在大石块上,当场离世。等面包车司机发觉异常,钢缆已被完全拉断。司机下车解开钢缆,卷好扔在路边。十几分钟后,拾荒者经过……

案情厘清,陆警官并不轻松:如果工人能将钢缆固定到位;如果卡车不超高,如果面包车不超速,这起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可惜没有如果……

(发稿编辑:陶云韫)

分类:新传说 作者:赵玉冰 期刊:《故事会》2021年13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