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故事中的孩子充满仇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曾犯过同样的错误?
班里的麻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学生,可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却常是班级里最让他们头疼的那一个。对中学老师陈五谷来说,李中秋就是这么个学生。
陈五谷是乡里中学初中一年级的班主任,李中秋是他班上最不听话的学生,虽然师生两个人是邻居,可陈五谷一直不喜欢李中秋。
这天早上,陈五谷骑着自行车去学校,刚出村口,就看见李中秋鬼鬼祟祟地把一个东西,塞进了村头一棵树下的草垛里。
上午上第一节课,陈五谷一踏进教室,就发现班上一名女生伏在桌子上哭。陈五谷上前一问,原来,这女生画画的油彩头天放在抽屉里,今天上课时就不见了。陈五谷一听,头都大了,这事儿要是放在别的孩子身上还好说,可这闺女是乡长的宝贝疙瘩,那油彩可是乡长专程上省城给闺女买的呀。
这下,动静就大了,校长也来了,让陈五谷把教室里凡是能藏的地方,搜他个底儿朝天,一定要查出这个害群之马。陈五谷一听,一下子就想起了李中秋。他知道这个李中秋打小手脚就不干净,刚会走路时,就跑到陈五谷家偷鸡蛋,被他自己父亲痛打了一顿,总算消停下来。没想到,如今老毛病又犯了,刚才,他偷偷往草垛里藏的,说不定就是他偷的油彩。
陈五谷这么一想,忙把校长拉到一边,笑着说:“不用查,我知道是谁!”说着,他喊出几个学生,对他们小声说了一番话,几个学生一听,便撒开脚丫子出了学校。陈五谷回身走到讲台上,先用威严的目光把教室里的学生扫视片刻,然后,用肯定的语调,不紧不慢地说:“我知道是谁!现在就看你的态度,如果你能主动坦白,我就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既往不咎。如果想蒙混过关,嘿!嘿!可就别怪我六亲不认!”
听他这么一说,喧哗的教室一下子鸦雀无声。同学们都知道老师说的是谁,顿时“刷”一下把鄙夷的目光投向李中秋。
可李中秋依然犟着,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陈五谷见状,心头无名之火直冒,突然大吼一声:“李中秋!你给我站起来!”
没想到,李中秋不仅不站起来,反而红着脸,大声顶撞道:“我没有偷!你冤枉好人!”陈五谷教书素以严厉著称,班上从来没有学生敢跟他顶嘴,他见李中秋竟敢当众顶嘴,顿时勃然大怒,指着李中秋的鼻子,大声喝骂:“你也算好人?”接着,他就唾沫横飞地将李中秋小时候的事儿,一桩桩一件件数萝卜下窖,说了一遍,末了,他还盖棺定论地说,“我们班除了你这粒老鼠屎,还能是谁?”
就这时,那几个外出的同学抱着一个盒子回来了。陈五谷接过一看,果然是油彩,这下可是铁证如山了。不料李中秋嘴还是很硬,一口咬定,这是他帮爸爸放鸭时,捡漏攒钱买的。陈五谷听了,冷笑道:“你爸放鸭时,眼睛瞪得比鸭蛋还大,哪会有漏掉的鸭蛋让你捡?”
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在笑声中,李中秋像一只受伤的狼崽,嗷叫一声,抓起书包,冲出教室。后来虽然乡长女儿经过辨认,发现找来的油彩并不是自己的,但因为李中秋在课堂上顶撞老师,学校还是让他检讨悔过,李中秋不理,父母软硬兼施教育打骂,他不听,他铁了心再也不肯踏进这个学校。他回家后,就从父亲手中接过放鸭铲,在村外的望天湖上,当上了小放鸭佬。陈五谷也乐得李中秋不上学,这样班上就少了一个麻烦。
被偷的葫芦
可没过多久,李中秋又出事了。这天一大早,陈五谷正迷迷糊糊地睡在床上,不料却被一阵叫骂声吵醒了。陈五谷一听,原来是李中秋的爹在打骂李中秋。原来,村里吴七婶家的葫芦昨晚都被偷了,查来查去,是李中秋干的。听到隔壁传来的打骂声,陈五谷寻思着,这李中秋是该被好好管教一下了,“棍棒底下出孝子”嘛。可不一会儿,隔壁又传来李中秋娘的哭喊声:“别打了!别打了!”接着就拼命敲陈五谷的门,“五谷兄弟!快来呀!再打李中秋就没命了!”
陈五谷一听,只好从床上翻身而起,几步赶到隔壁。只见李中秋缩在柴房的一个角落,怀里抱着一个新鲜的葫芦,手中拿着一把钢锯磨成的刻刀,有鼻子有眼地刻着,任凭他的父亲抄起锄头柄,雨点一般打在他的身上,可他不避不让,低着头一声不吭,打死也不叫饶。
陈五谷见状,连忙上前,伸手拦住。李中秋的父亲见到陈五谷拦他,恨铁不成钢地说了句:“这娃子不光不上学,还偷东西。你看他这个样子,我恨不得打死算了,眼不见心不烦!”说着,把手上的锄头柄一扔,气冲冲地走了。
李中秋见父亲走了,就从地上爬了起来,抹了一下嘴角的血,看也不看陈五谷一眼,抄起一根放鸭铲,抱着葫芦,一声不吭地走出柴房,来到屋旁的鸭棚,呵斥一声,赶着一群鸭子,下湖去了。
李中秋的母亲看着儿子的背影,忧心忡忡地对陈五谷说:“这孩子自打从学校回来,整天像个闷葫芦,见谁都不理。你说我家菜园里这么多葫芦,都被他摘光了不说,他还偷了东家偷西家,偷遍了全村的葫芦,到底为了个啥?”陈五谷听了,也觉得十分奇怪,是啊!全村家家户户值钱的东西多着呢,他咋就单偷葫芦呢?
刻好的人像
陈五谷叹着气回到自己的家。一进家门,老婆就对他说:“我刚才看见李中秋赶着鸭子,往我家湖边的菜园方向去了,昨天我看见菜园里有两个带着缨子的嫩葫芦,我没摘,想留着今晚做葫芦面疙瘩,你快去摘回来,可别让这娃子偷了!”
陈五谷一听,赶紧出门,悄悄跟在李中秋后面。果然看到李中秋来到他家的菜园边,像猴子一样,动作灵敏地纵身翻过篱笆,摘下葫芦抱进怀里,又翻过篱笆,然后赶着鸭子就走。陈五谷本想上前截住他,可他忽然产生了好奇心,就悄悄跟在李中秋后面,想看看他偷葫芦,到底是干啥?
说来也怪,李中秋将饿了一夜的鸭子赶到湖边,却不放它们下湖,而是把它们赶进湖边一个圈鸭子的围网里关了起来,而他则抱着几个葫芦,一闪身就钻进湖边的芦苇荡中。陈五谷轻手轻脚地跟上去一看,只见李中秋坐在芦苇丛中,拿出那把锯刀,先锯掉葫芦柄,再掏空里面的瓤,然后,就在葫芦上一丝不苟地刻了起来,刻好了几个葫芦,就放在一边,又起身钻进了芦苇丛深处。
陈五谷趁着他不在,赶紧溜了过去,捧起一个葫芦一看,不由一惊,心想没想到李中秋这娃子竟然无师自通,还有这手雕塑手艺,在葫芦上刻了一张人脸,有鼻子有眼,栩栩如生。陈五谷一瞧,觉得这人脸眉眼像村里非常熟悉的一个人,可又想不起是谁,他心里不禁感叹起来:这娃子要是没这贼毛病,如果继续上学,凭他这天赋,说不定将来能成为画家、雕塑家什么的,真是可惜了!
陈五谷正想着,忽然听到芦苇丛中有动静,他连忙抽身躲到一边。只见李中秋提着一大网兜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回来,全部装进挖空的葫芦里,紧接着,他抬手朝自己的鼻子打了一拳,鼻孔里顿时鲜血汹涌而下,他伸手一摸,用指头蘸着鲜血,在葫芦上勾勒起五官的轮廓,葫芦上的人面,顷刻之间,被涂得鲜血模糊,狰狞可怕,看得陈五谷不禁毛骨悚然,他心想,李中秋莫不是中了邪,学了什么巫术,在诅咒谁?不一会儿,李中秋就抱着鲜血淋漓的葫芦,走出了芦苇荡,来到了湖边。
到这时,李中秋才打开围网,顺手将几只葫芦丢进湖中,一群饿得“嘎嘎”直叫的鸭子,扑腾着一窝蜂地拥了过去,围着葫芦疯狂地争夺起来,转眼间,就将几只葫芦啄得支离破碎,将里面的鱼虾抢食一空。陈五谷见状,恍然大悟,原来李中秋偷葫芦,是为了喂鸭子,可是哪有这样喂鸭子的?这娃子八成是疯了!
嗜血的鸭子
陈五谷蹲在芦苇丛中,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李中秋为啥这样放鸭?正想着,忽然听到老婆喊他回去吃早饭,他便蹑手蹑脚地退了出来,他边走边想,虽说自家丢了两个葫芦,但终于弄清了李中秋偷它干什么,也值!他想等回去碰见了李中秋的父母,一定要告诉他们,让他们好好说说李中秋,制止他这种怪异的行为。
这两天,正赶上农忙,陈五谷这做老师的也得到自家的地里干活。吃完早饭,陈五谷就跟老婆一起下田插秧,插到傍晚时分收工回家。
一回到家里,陈五谷就急不可耐地拿上毛巾、香皂,急急忙忙赶往湖边下湖洗澡。夏天干完农活下湖痛痛快快地洗个澡,这是陈五谷的喜好,几乎是天天如此,雷打不动。
可是,当陈五谷来到村口的湖边一看,湖水已经被李中秋的鸭子和村里的孩子搅得天昏地暗,腥臭不堪。他只好穿过一大片芦苇,来到远离村庄的湖荡深处,这里寂静无人,湖水清澈见底。
陈五谷脱光衣服,下水后又浑身上下擦满香皂,然后一头钻进湖里,湖水清澈凉爽,好不惬意。
他在湖水里潜了好一会儿,才再露出头来。他刚一露头,就听到芦荡中传来一声短促的唿哨,紧接着又传来“哗啦啦”的一片水响。他连忙用手抹了一把眼睛,只见几百只鸭子铺天盖地地扑了过来,它们张大着嘴巴,嘎嘎叫着,就往他脑袋、眼睛、鼻子上乱咬乱啄,眨眼间,陈五谷被啄得脸上鲜血淋漓,一连呛了几口水。
陈五谷只得又潜入水中,可是等他再次浮上水面,鸭子就像与他有深仇大恨一般,又疯狂地扑上去,在他的头上堆成了一座鸭山。
在这生死关头,陈五谷只好一边张开鲜血直流的大嘴,拼命地大喊“救命”,一边慌不择路地一会儿下潜一会儿上浮,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群鸭子竟这么嗜血成性,跟着他穷追不舍,疯狂撕咬。
村里人闻讯赶来,都被眼前血腥的场面吓呆了。直到陈五谷体力不支沉入水底,这群疯狂的鸭子才意犹未尽地游入芦苇荡中。
村里几个会水的年轻人赶紧下水,将陈五谷从湖底救了上来,急救了半天,陈五谷才苏醒过来。
这时,村里的吴七婶在岸边的芦苇丛中看到一个葫芦,她抱起来一看,又盯着陈五谷血肉模糊的脑袋看了一眼,突然惊叫起来:“大家快来看,这葫芦上刻的人头,不就是活脱脱的陈五谷吗?怪不得李中秋天天偷葫芦喂鸭,原来他……”
陈五谷睁开眼睛一看,怪叫一声,又昏了过去。大家围过来一看,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
李中秋的父亲闻讯赶了过来,这时芦苇荡里除了这群鸭子,还有那只插在岸边的放鸭铲,却不见李中秋的人影。李中秋的父亲狂怒地朝着芦苇荡中大吼一声:“李中秋!你这个杀千刀的,还不给老子出来!”他的话音一落,湖面泛起一阵涟漪,李中秋的尸体竟应声浮了上来。
村民们赶紧把他打捞上来,只见李中秋双手紧紧抱着一个葫芦。
村民们掰开一看,只见那个葫芦上刻着几个字:我没偷油彩,我不是小偷!
李中秋的父亲一见,对着湖面仰天长啸一声:“中秋!我的儿!”随即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这时,望天湖上残阳如血,湖泊村庄一片殷红!
陈五谷从医院里出来后,就变得神经兮兮的,嘴里常常嘀嘀咕咕:“李中秋,李中秋!”书也教不了,病退回到家里。而且,他一见到葫芦就犯病。从此,望天湖边的人家,再也没人敢种葫芦了。
分类:中国新传说 作者:王立雪 期刊:《故事会》2008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