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2年12期 > 〖传闻轶事〗侠客会

〖传闻轶事〗侠客会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08 23:19:18

从前,有个名叫秦守的人,花钱买了个知县的官。也是他运气好,就在他买官时,本地知县微服私访时意外落水淹死了,秦守立马乐颠颠地走马上任了。

秦守管的县属于中等县,不太穷也不太富,但本地有很多有钱的主儿,比如开粮店的张大户,以及本地的三大地主,都是家财万贯的。这些人见新来了县太爷,自然都懂规矩,让管家拿上见面礼,先拜会一下,然后就轮流在县城里最好的酒楼设宴,给秦守接风,秦守倒也来者不拒。

没过几天,秦守收钱的机会又来了。那张大户收粮时弄虚作假,被卖粮的农户发现了,他们跟张大户的管家理论,反而被管家带人打得头破血流。一群卖粮人跑到县衙击鼓鸣冤。

秦守升堂前,张大户已经在后堂给他塞了二百两银票:“老爷,这些刁民的风气不可助长啊。”秦守笑纳后,升堂问案,三言两语后就说:“买卖本就是两厢情愿的事,你若说人家收粮不公,不卖就是了,何必闹事?”

卖粮人纷纷喊冤,说整个县城的粮店都被张大户垄断了,若去别的县卖粮,不说运费高昂,路上也不安全啊。

秦守脸一板:“难道你们还要强买强卖不成?若再无理取闹,本县定不轻饶!”说完,他吩咐衙役将卖粮人赶走了。

这事传开了,人们纷纷叹息,前一个知县看起来还不错,可惜上任没几天就死了,现在真是一个不如一个。

第二天早上,秦守还没睡醒,师爷就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老爷,出事了!”

秦守跟着师爷来到大堂一看,顿时脸色惨白。

大堂上“明镜高悬”的匾额上,插着一把匕首,匕首上扎着一条白绸子,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再敢贪赃枉法,小心狗命!”落款是“侠客会”。

就在这时,有人连哭带喊地上堂喊冤,说是张大户家的管家被杀了,床边留下一张纸,写的也是“侠客会”,并且警告张大户收粮时不准再弄虚作假,否则会和管家一样下场。秦守没敢升堂,面如土色地回了后堂,并告诉师爷,立刻招收护卫,只要功夫高,钱多给点也无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来了一个刀客自荐当护卫。刀客功夫很高,秦守总算放下心来。

可没过几天,大案子就来了。相比之前粮店管家把人打得头破血流,这次的事更大,因为出人命了。起因是三大地主之一的刘地主家夺佃的事。所谓夺佃,就是地主忽然对某个佃户说,明年的地不租给他种了。

佃户本来自己有地,因为荒年或是家里有人生病等著救命,无可奈何之下把地卖给地主,卖的时候往往都约定,这块地还可由他租着种。但这种约定往往都是口头的,没有证据。至于地主为啥要夺佃,原因很多,比如这刘地主是因为看上了佃户家的闺女,想纳为小妾,佃户不肯,刘地主一翻脸就要夺佃。佃户没了地种,就会饿死,一怒之下就要拼命,结果被刘地主家的护院给打死了。

于是,佃户的女儿告到县衙,刘地主则赶紧带着五百两银票来找秦守。秦守摇摇头说:“此事人命关天,何况那侠客会虎视眈眈,我很为难啊。”

刘地主知道为难的意思,赶紧又加了五百两,秦守这才眉开眼笑地收下了。

升堂后,秦守说夺佃是地主的权利,佃户要动手打人,刘地主派护院防卫当属合情,酌情判赔偿佃户家属一百两银子。佃户的女儿哭得死去活来,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拿了银子回家埋葬父亲。

当天晚上,秦守的县衙内如临大敌,刘地主家也聚集了好多护院,等着侠客会的人光临。结果一夜无事,两人才松了口气。不料,第二天就听说,昨天夜里有人给佃户的女儿送了二百两银子。佃户的女儿有了钱,买了块地自给自足,不用给刘地主当佃户了,刘地主也就失去了威胁人家的资本。

人们纷纷叹息,看来侠客会知道知县和刘地主都不好杀,只能暗中帮助佃户的女儿了。

想不到过了十天,就在人们快忘了这件事的时候,刘地主突然在家里被人杀了。毕竟他也不可能天天等着被刺杀,难免松懈。刺客功夫又高,四个护院都受了伤,虽然也打伤了刺客,但没拦住对方。

第二天,刘地主家的人去县衙告状,才得知县衙里昨晚也发生了一场大战,如果不是护卫功夫高,秦守恐怕也没命了。即便如此,护卫也挨了一刀,在后院静养,搞得秦守一个人连升堂都害怕。秦守觉得一个护卫也不够安全了,让师爷再发公告招人,同时上报府城,请求派兵捉拿侠客会。

很快,府城派来几个功夫好的捕快,在县里查了半天,啥也没查出来。毕竟侠客会的人长啥模样、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从何查起?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侠客会如此生猛,本地的其他大户都害怕了,行事也谨慎起来,包括开粮店的张大户,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欺压卖粮和买粮的人了,虽不能说毫发无差,至少不敢缺斤短两得太明显了。

这些大户越来越谨慎,欺压民众的事自然就少了,打的官司也就少了。官司一少,秦守收钱的机会自然也就少了。他心急如焚,让师爷去暗示那些大户要孝敬他。那些大户不敢欺压民众,暴利自然也减少了,加上没有官司,没什么事可求秦守的,于是都不肯出血,每次师爷上门,不过给个十几两意思一下。

秦守十分不满,跟师爷发牢骚说:“我捐官可是花了大把的银子,本指望一年回本、两年盈利的。现在这种情况,连护卫钱都快付不起了。这里没啥油水了,我得想办法挪地方。”

秦守给知府送了笔银子,请求调到其他县去。知县平调,又不是要升官,知府还是能说上话的。秦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当地最好有豪绅大户,比较嚣张又肯花钱的那种,才好捞油水。等捞了油水后,他自然会孝敬知府大人。知府觉得有道理,收了银子后,就把秦守调到另一个县了。

上任的路上,护卫赶着马车,秦守在车里看书。护卫忽然笑着问秦守:“师兄,你猜猜看,咱们离开这个县后,再来个知县会是什么样的?”

秦守边看书边说:“知县是什么样的不重要,当地的豪绅大户不敢造次,知县就是想贪也没机会。反过来,我上一任的知县,倒是个好官,可惜还没等有所作为呢,就被那些豪绅暗中杀害了。此次,我把合谋暗算他的豪绅杀了不少,也算是为他报了仇。”

护卫又说:“你搜刮的银子,除了接济贫苦百姓,这次又给知府送礼,花得差不多了吧?”

秦守伸了个懒腰说:“怕什么,到了新地方,总能再收一段时间的。这些豪绅地主,不死几个人,哪能那么容易收敛?先收银子后杀人,凡是给我送银子的,肯定都没啥好事。倒是你,没事时勤练练功夫。我杀张大户那管家时他们都没看见我人影,你倒好,杀刘地主时还让人家护院砍一刀。要不是我说你为了保护我受伤,没准就让人看出破绽了。”

护卫一边赶车,一边不服气地说:“说得轻巧,你杀的是管家,就一个随从跟着;我杀的可是地主,光护院就有四个呢……”

秦守笑了笑,放下手里的书,此时,书正翻到的那页上,有一首李白的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发稿编辑:朱虹)

分类:传闻轶事 作者:叶凌云 期刊:《故事会》2022年12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