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啄木鸟 > 啄木鸟2019年3期 > 〖好看小说〗小板凳呀摆一排(短篇小说)

〖好看小说〗小板凳呀摆一排(短篇小说)

分类:啄木鸟 更新时间:2022-11-05 16:09:40

到了不惑之年,李興安还在济川市一个乡镇派出所当民警,虽说也挂了个副所长,可那毕竟只是嘴皮子快活,面子上好看而已,档案袋与工资单都是没影的事。公安人多岗少,这是不争的事实,李兴安也想得开,天天忙起来照样不输小鲜肉。日子过得充实,这不好吗?满眼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开口父老乡亲山民村邻,虽说这些年先后在几个乡镇派出所待过,可不管在哪儿总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只是没想到日子贼一样溜得快,一不留神人生的这部大书就翻到了第五大章。人过半百,奔六啦,肩上扛的还是两杠一星的三级警督。

“有啥好计较的?组织上考虑的事,自己操哪份心?”难得到市公安局开次会,同事们有抱不平的,冷不丁儿会遭他一顿奚落。这以后,渐渐地就没人再提了。

好在,刚过五十岁那年,总算熬进了城,从乡镇派出所调入城区西林派出所,还是一名普通民警,算是平调,说是位置实在腾不出来。要是换成他人,少不了一番叽叽歪歪,他倒好,只要是上级命令,一声不吭服从就是了。“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呗。没办法,自己当年是个老转,部队转业进了公安,算是半道出家,业务不熟害死人嘛,好多专业技术活,也不好派给他,只好将他塞进基层派出所,干一些敲边鼓的活,职务动不了,警衔哪里上得去?

入警这么些年,并不是没机会进城,李兴安先后谢绝了几次,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次是因为老伴突然过世了,市公安局政治处研究之后,王主任说给他换个环境散散心。王主任是从省公安厅空降下来的,据说思想工作研究颇有建树,还有各种论文见诸国字号报刊,嘴皮子功夫不浅。这边,王主任刚一开口,李兴安就没再坚持。市局领导亲自过问他这个“老基层”,这么些年再怎么辛苦也是值了。只是临到进城报到时,他忙了大半天,做了只折叠式小板凳。

西林派出所所长杨明比李兴安小好几岁,警龄之差更是没得比。要是翻翻陈年老账,杨明进入济川市警察学校集训那会儿,李兴安转业待分配,被市人事局军转办安排到警校,义务训练队列操课,两人多少有些师徒传承。当年,济川警方组织“师徒结对子”活动,两人凑成一对。所以,看到当年的师父比自己肩上还少一颗星,杨明也替他委屈,这回在所里一见面,心就软了:“师父,王主任指示,说你在乡下受罪了,好不容易进城,这回就不要提出下社区当片儿警了。西林新村那几个住宅小区是多事之地,婆婆妈妈的没完没了。”

李兴安一摆手,直接挡了:“别介,师徒结对子,老黄历了,别再提那档子事。现在,你是所长,不要照顾情面。我虽然过五奔六,但还能干事,又不是来养老。局里让我进了城,够照顾啦,总不能再伸手要待遇。我在乡镇干社区民警挺顺手,既然那几个小区需要人手,我明天就去那边报到。”

还没等杨明坚持呢,李兴安就敬了个礼,一转身出了门。等到杨明追出来,只看到李兴安匆匆离去的背影,还有那只自制的折叠小板凳,拎在手里一边的沉。

西林新村的社区警务室与物业办公室相邻,头天上班交接之后,李兴安就理顺了工作思路,找到了物业经理老马,想请他带着自己四处转转,顺便摸摸情况。

“有啥好着急的?”老马说,“社区工作就是一个字:磨。当然了,也可以说是另一个字:糊。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一堆堆的,你要是被这些杂事琐事难事缠上了,扒皮抽筋还要剐下几斤肉。社区工作,说得不好听,那就是弹簧,松一松不要紧,真要是紧起来,够你累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李兴安把脸转向窗外,一抬眼,就看到了对面的6号楼,心里不由得一紧。前任社区民警刚刚移交了几个治安隐患,要是处理不好那可是麻烦事。比如说,6号楼606室丽丽的那个家事。

丽丽的老公大张,成天在外跑生意,前些年不大景气,这几年时来运转赚了些钱,就让丽丽在家做全职太太。本来这不很好吗,哪晓得两口子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这些天正吵着闹离婚。受理这场官司的法官,来了几次电话,请求社区民警协助配合。

“新官上任三板斧,你头一斧子就砍丽丽家?”老马有点儿担心,话讲了一半,牙一咬果断掐了,趁李兴安接电话的空隙,他抽身闪了,“李警官,要不你先去摸摸情况,等我忙完了,再陪你走一趟?”

这个老马,遇事推诿,有这个必要吗?这些年好歹跑过几个乡镇,什么事没有见过?离开物业办公室,李兴安拎着小板凳,只身登门拜访。

现如今的住宅小区,不像农村居家。前些年,乡下人比较闲,撞上面哪个不打招呼还一张笑脸?虽说现在进城打工的多了,农村成了空心村,“386199(妇女、儿童、老人)部队”常驻,但是警方要是有事,找当事人还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算一时找不到,一个电话他们也会匆匆赶来,有时还能碰到热心村民通风报信或是带路什么的。城里小区那是两重天,白天难以找到业主,特别是上班族,你总不能上人家单位说事去。有时遇到急事打手机,人家要么开会忙事,要不就是看到陌生号码拒接,你一个片儿警又能咋整?好在丽丽家的情况,李兴安掌握了八九分。据老马说,丽丽的孩子琪琪,眼下处于哺乳期,大白天的丽丽应该在家。但是,一个中年男警,突然上门找一个年轻女人说事,人家会不会开门接待?好端端的,谁家要是来了警察,手机上指头戳屏的工夫,某个群里就会刷出哗哗一片雨声,甚至会有好事者来了猎奇心,发朋友圈什么的也在所难免。

到了6号楼楼下,李兴安有些犹豫了,手机连续打了两个,一个打给大张,一个打给丽丽,都是无人接听。也许,自己是新来的,手机号陌生,他们故意不接倒也情有可原。但是,两口子要是僵得久了,难免夜长梦多。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唉,现如今这八零九零后也不知怎么啦,离啊散的像是小孩儿过家家一般。既然做了社区民警,摸排情况宜早不宜迟,说不定一次走访,能将不该发生的事情扼杀在萌芽状态,还能为法院调解雪中送炭呢。退一万步讲,大张与丽丽还有个宝贝女儿琪琪,小两口开口闭口闹离婚,要是哪方当了真,琪琪怎么办?

拎着小板凳,李兴安铁了心。虽然老马不愿跟随过来,他们两口子也不接电话,但他还是要登门拜访。吃闭门羹也值得,一回生两回熟,不打不相识嘛。

那只小板凳,是李兴安知道自己将要进城之前特意赶做的。以前,在乡镇做社区民警,家家户户大门敞着,不像城区居家,一间间鸽子笼一样,有的门对门住了几十年居然老死不相往来。特别是到了夏秋季,有些年轻的家庭主妇衣着过于简单,自己一个大男人,多少会不方便,弄不好闹出尴尬。拎只小板凳登门走访,就这么在人家门口坐坐,聊聊家常什么的来个警民互动,虽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操作起来也要有所顾忌。前些年,公安部不是一直推广“警民恳谈”吗?那时他还在乡镇,还别说,每月25日的这个“固定动作”,真的融洽了警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丽丽的手机还是没人接听。轻轻地叩了叩门,好像里面有人应声,猫眼里也闪了一下,就是没有开门的意思,哪怕李兴安几次自报家门。怎么办?李兴安打开折叠小板凳,坐在门口一边静等,一边翻阅户籍资料,想着尽快熟悉小区的民风社情。

过了一会儿,没办法了,李兴安只好向老马求助。老马来了,劝他先回去,说这事急不得。李兴安想了想,老马说得也对,家丑不可外扬,丽丽与大张不愿上居委会调解,也不愿到物业公司,这样一来,就是法官前来调解,也只能是走过场。所以,他一个社区民警上门调解,方方面面来讲倒也合情合理。

一连几天,李兴安都对丽丽家的这幢楼留了个心眼,有的业主看见了,问这问那的。李兴安只是笑了笑转移话题,也顺便把其他业主的资料作了些补充。好多业主觉得这个新来的社区民警有点儿意思:会不会自命清高?民警走访带板凳上门,啥意思?莫非那里面安了个隐蔽拍摄装置?

听老马说,大张这些天回来了,可在小区里没怎么露脸。丽丽家物业费都是通过手机支付的,她很少出门,家里雇了个钟点工,是大张家的乡下亲戚,多少带有点儿暗中监督的意思。别看大张是个大老板,心眼却小得不如针鼻子,说丽丽天生丽质,水蛇腰桃花眼,易招来男人邪念。当年,他与丽丽一见钟情,没过半年就闪婚,生怕这只金凤凰一不小心攀了高枝。

终于有一天,傍晚时分,快要下班的时候,李兴安的余光“堵”到了丽丽上楼的身影,那模样像是从年画上剥下来似的。生过孩子的人,從背影看,身材一点儿没走样,难怪大张在外面心神不宁。娶了这样的女神,还不等于藏了一颗定时炸弹……

李兴安喊上老马前去叫门。一开门,丽丽前凸后翘、曲线婀娜的身姿,让李兴安的眼睛一时没地方落位。要是在古代,这是给皇上留着当妃子的,凡人哪个敢碰?犹豫间,丽丽做了个邀请手势,李兴安连忙谢绝,打开小板凳在门口坐了下来。

这以后,丽丽没再拒接李兴安的电话,就连大张有几次也约李兴安上门谈事。即使谈事,李兴安也总是带上小板凳,从来不进屋子,坐在门口有事说事。有些业主家里的小孩儿看着李兴安慈祥的笑容,伸手想要他抱抱,他也是微笑婉拒,仿佛他天生就是个洁癖。有些业主递的茶水他也不喝,更谈不上换拖鞋进门。有的人家装了个纱窗门,他就隔着纱窗门说事;碰上没装纱窗门的,他就约好在电话里说,实在需要面谈的就约个地点,他坐在风向朝下的地方,三言两语快刀斩乱麻……倒是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得满满当当的。

时间久了,几个小区的业主们觉得,新来的社区民警李警官,虽说有些怪癖,但也是个贴心人。有些业主想着联名写封表扬信送到市公安局,老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只是在征求业主意见时,有人提了反对意见:李警官自带小板凳走访,是不是故意作秀?

一年多时光说没就没了,济川警方的立功受奖表彰会,李兴安照样没戏。

其实,杨明向市局上报过有关材料,还给李兴安经常携带的那只小板凳悄悄拍了照片。西林派出所的年终总结会上,大家以为市局这次表彰,肯定少不了李兴安。哪知节骨眼上,他自己泄了气。市局政治处干事来整材料,他懒得理睬,直接否了:“都是公安,哪个也不容易。刑警特警那么辛苦,命案必破,经侦技侦挽回那么多经济损失……就那么几朵光荣花,总不能抢着戴哈。就算这次给治安警察,也轮不到我。都奔六的人了,争那个干吗?”

政治处干事本来一片好意,没想到还受了李兴安一顿教育,没鼻子没脸还灰溜溜的。当然了,他们在机关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有人说李兴安走访时做表面工作,在业主家门口坐着,不深入家庭与群众打成一片。是不是只是坐在门口造点儿影响,想着让更多的业主看见?

甚至,有好事者来了个人肉搜索。这下,他们闻到了一些“内幕”,说难怪老婆去世后到现在还单着。哈哈哈……头天到社区警务室上班,就往美少妇家闯,要不然,人家美少妇几次不让他进门?

最先警觉的是杨明。杨明干所长这些年,给市局领导的印象就是遇事沉稳。这次,新来的王主任算是开了眼界,遇事沉稳的人恼怒起来,手里要是有家伙,真的难说会不会走火。杨明头一次嗓门高了:“说李兴安,谁比我更了解他?别说他是我师父,就是没这层师徒关系,摸摸良心,也不该这样对他。”

杨明连连拍着胸口,那只拳头擂得咚咚作响。王主任知道,杨明夺过全市公安系统比武冠军,代表济川警方在省里拿过散打奖牌,这要是任他往胸口上砸,闹不好真会住院的。

关键时刻,王主任的理论功底起了作用,宏观驾驭能力油然而生。看到杨明不打招呼地离开之后,王主任立即叫来了新闻科科长,责令他出面请一下本市几大媒体记者,奔赴西林派出所重整材料:“不要冤枉好警察,更不能树立假典型,我要的材料,绝对不掺水分。”

新闻科科长下沉到所里整材料,李兴安本人还被蒙在鼓里。这些天他一直风里雨里跑前跑后着,哪里知道所里的事?有时,所里有其他任务,人手一时抽不出来,只要一个电话,李兴安总是风风火火地赶到事发现场。

这次,当他奉命赶到所里,见到新闻科科长,还有配合采访的济川市党报、电视台的几个记者时,立马拉了脸子。

杨明一看,只好把他拉到一边轻声说服。意思是说:这不是宣传你李兴安个人,是宣传我们整个西林派出所,宣传我们济川警方的公安干警。这是机遇,更是挑战,你不站出来,这份荣誉就要被人家抢去了。

像劝小姑一样,徒弟看着师父不领情,只好向记者们摊了摊手:“没办法,老疙瘩一时转不过弯,能不能再等几天,我再沟通一下?”

两家主流媒体记者早在那里忙活开了。一个架起摄像机,一个端起照相机。开弓哪有回头箭,带队的市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恼了:“所长,我们也是市公安局请来的,本市两大主流新闻媒体联合出击……不是闹着玩的。”

杨明只得赔着笑脸,好不容易支走了李兴安,这才与记者们摊牌:“要不,我来个爆料,算是剧透。但我有一个请求,这事你们知道就行了,最好不要报道,咱们尊重当事人隐私,好不好?”

记者们点了点头,其实,他们心里却有着另外的盘算:这样的典型人物,可遇不可求,先采访看看,要是逮到了一条“活鱼”,至于后续的事,那可由不得你们。要是这个人物具备了满满的正能量还接地气,他们就要层层向上“捅”,不管哪级媒体,能“捅”到哪儿就算哪儿,“捅”破天上的马蜂窝才好呢。至于说后续补充采访,只要领导发话,相信西林派出所一定会忙前忙后地配合。

这一点,做记者的哪个没有自信?新闻记者,哪个不是人精?杨明只是个城区派出所所长,成天想的都是辖区里的平安和谐,哪里晓得各行各业之间还有这么深的道道?

于是,一名记者启开话匣子,照相机和摄像机忙碌开来,镜头既然找不到主角,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对准了含着眼泪讲述的杨明。

如果不是杨明说出一段辛酸往事,记者们哪里知道,这只小板凳的故事如此让人潸然泪下。

原来,李兴安走访时不愿进入业主家里,是因为他是个有着生理隐疾的男人。他怕身上的异味熏到人家,于是就带着小板凳坐在门口。有时楼道里有风,他还尽量挪挪板凳,坐到风向下方。一方面是因为狐臭……

有记者打断说:“狐臭,无药可治吗?”

“这么些年了,跑过不少医院,却一直没能根治。而且,老李还有一种异味,是脚臭,不是一般的臭。”杨明说,“他那种脚臭,几家大医院都没招儿。屋漏偏逢连夜雨,就为这个臭脚,丧偶了一时也不好再找。他自己倒看得開,说一旦穿了警服也顾不了家,再说哪个女人愿意一天到晚闻着臭味过日子?”

杨明这么一说,记者们倒是想起来了。多年前,济川市某乡镇发生了一起恶性命案,一度列入了省厅督办案件。出于侦破需要,必须当即开棺验尸。那时,李兴安是所里的值班民警,刚转业不久,满腔热血。那天,前来支持济川市局的省厅法医,半道上突发车祸,局里只好打来电话,说省厅专家实在到不了事发现场,要求所里把尸体运到殡仪馆。这边开了棺,大夏天的又不能耽搁。李兴安一声招呼没打,径自跳了进去,虽说当时准备了专用手套,可是没想到尸水漫出浸透了鞋子,鞋底又被山石戳穿了还浑然不知……本来那些天他就烂了脚丫奇痒难熬,哪知道沾上尸水后雪上加霜,从此脚丫一到夏秋季节就要发作好几回,几步之内奇臭无比。冬天还好,穿棉皮鞋多少还能捂住,就是不能到夏秋天。时间一长,就连他自己都闻不出花香屁臭。这事,领导与同事们也不好提及,毕竟涉及人家隐私。有一次协助破案,刑警队的警犬也不听招呼,一个劲儿地围着他的脚打转转。直到这时,李兴安才大哭了一场。

公安战线上,趟过尸水的警察绝对不止他一个,偏偏他染上了脚臭还久治不愈。平日里一双脚好端端的,生活一点儿也不受影响,既评不了残,就是工伤也算不上……想想心里不委屈吗?让杨明没有想到的是,记者们关键时候还是“忽悠”了他。市报市台,以及接下来的省报省台,先后把这事“捅”了出去。《“板凳片儿警”李兴安》,人物通讯、记者专访、跟踪报道……反正好不容易捞到了这么一条“活鱼”,大厨们花样翻新一菜多做,各显神通妙笔生花,甚至有了王主任的点拨,还掏出了一些李兴安自己想说却不知道怎么表述的心里话:走访时坐着小板凳,就是想着尽量把身段放低一些,在百姓面前不再高人一等,把群众利益高高地举过头顶,彰显人民警察亲民爱民……

“这样的‘板凳片儿警,我们舍不得他走,一百个也不多。”记者挖出了业主们的心里话,多么感人。这以后,省报来了,省台也来了,省公安厅政治部搞宣传的可忙坏了,一趟趟地陪着各路记者下基层“走转改”。到了这个局面,杨明一个所长哪里能控制得住?李兴安呢,更是纳闷了:在部队上我们教育士兵,见红旗就扛,见荣誉就让,地方上怎么就变调了呢?记者怎么这么烦人?被他们缠上了,没完没了接受采访,同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报刊来了还有电视台,主流媒体走了还有网络媒体,那些自媒体的就更不用说了。这样一来,那么大的几个小区,两千多户业主,一摊子事情都没法儿做了。

这以后,一旦接到采访任务,也不管记者是什么时候到的,他本人必须要到场不说,还要被拍照被录音被摄像……怎么这么多“被”呢?没办法,执行上级命令,必须的。只是接受采访的时候,他避实就虚轻描淡写:“我个人不想再成家,这样一辈子挺好的。自己这一身臭味,熏也把人家熏跑了。”面对各路媒体大军,他只是一个劲儿地抱歉着,说自己不值得宣传,甚至私底下还把那只小板凳扔进灶膛,直到熊熊大火把它吞噬之后,他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进入冬季,李兴安穿着厚厚的棉皮鞋,又裹了两层袜子,走访时遇到热心业主,有时也会进屋唠个家常。只是来年一入夏天,他就犯了难。大张的疑心病又犯了,状纸又递到了法院。法官急了,只好求助于李兴安。李兴安还没来得及上门,两口子就分别来了电话。李兴安说:“我这就过去,看看你们哪个有理。”

到了丽丽家门口,李兴安发现门口已经摆放好了一只蓝色的塑料小板凳,很小巧的那种,还有泡好的一杯茶水。这以后,一些业主来电话邀请李兴安串门时,都事先在门口摆好小板凳,有的还添了张小方桌,上面有香烟茶水瓜子水果之类。这边人还没坐下,门里面的几张笑脸就朝着他说:“李警官,进屋吧,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没那个忌讳。”

李兴安的眼眶湿了。还有业主在网上为他寻医问药,有时他外出不在警务室,那些药品就堆放在老马的物业办公室。老马说:“老李啊,做人做到这番田地,该知足了,我可是服了你了。搞物业这么些年,这回可是眼见为实。哪个小区只要有了你这样的好警官,我敢打赌,那就是永远的平安小区、和谐小区。”

老马趁着收物业费的契机,在西林新村业主群里建了一个“警民一家亲”的微信群,推举李兴安做了群主。这样一来,大家遇事更方便了,有事在群里说,大家群策群力,还自发组建了小区夜间巡逻队,并协助济川警方成功抓获了几个网上逃犯。

一晃三四年社区民警干下来,李兴安心情倍儿爽。在这里,他建立了“全家福档案”,小区里每家每户都在他这里存了档,一张张合影喜气洋洋。这下好啦,就算是自己往后年龄越来越大,遇见了业主可能一时叫不出人名,回头看看相片也能想起来。在市局领导眼里,李兴安简直成了救火队长,杨明也给他发了私信:师父,西林知道你、济川知道你、这身警服和警徽知道你……

虽说建了个群,业主有事可以找李兴安,当然也可以私聊,甚至还可以视频语音什么的,但他还是要求自己每月坚持一次走访。这种警民交谈方式,面对面心连心,不管时代如何飞速发展,警察为民的初心可不能忘了。

这次,是他最后一次走访西林新村小区。昨天,王主任亲自找了他,自从那一轮新闻宣传轰炸之后,王主任盘点出自己的工作有些疏忽,冷落了李兴安这样一位在底层默默奉献的老片儿警。这次,王主任想赋予老典型以重任,想来一个老树发新芽。王主任决定调他到另一个小区。那个小区这些年治安管理有些滑坡,市局一把手点将了:“济川不是有李兴安吗?调他过去,专治疑难杂症,年内改变面貌。”

李兴安在群里发出了最后一次走访通知,大张第一个打来了邀请电话。大张的生意越做越大,这些天他在家休息,遥控公司运营。下个月,他想把丽丽带到公司,夫妻俩一起打理公司。这才几年啊,大张转变得这么快。大张恭迎在门口,硬要请李兴安进屋,还特地添了双新买的拖鞋,看上去毛茸茸的,好温暖。“这么好的拖鞋,一次性的?别瞒我了……”李兴安话还没说完,大张就递来一盒“九五至尊”牌香烟。李兴安知道这烟的价位,一支不下五元钱,正好是济川出租车的起步價,打火机一点,抵得上的哥辛苦跑三公里。

来西林新村小区这几年,虽说经常见到各位业主,大人们身上的变化看不出来,但是小孩子见风就长。一不留神,当年那个抱在丽丽怀里吃奶的琪琪,已经上了幼儿园。琪琪那张小嘴,见了生人,打莲花落一样:“你走,你出去!说你呢警察爷爷,听见没有?你臭,臭死了……”

突然,丽丽一声呵斥,琪琪哭了:“就是臭……就是臭嘛。”

李兴安只好退出门外,坐在那只塑料小板凳上,正准备说几句离开,琪琪却冲到门口,哭喊着要索回她的小板凳。

原来,那是她的玩具,是那套玩具组合里个头最大的一个。仿佛这只蓝色塑料小板凳,让门口的这位警察爷爷一坐,从此就臭气熏天似的。

大张掏出一把巧克力,琪琪这才止住哭声。听丽丽说,平时为了保护琪琪的乳牙,他们家从来不给孩子吃甜食,这次,倒让李兴安一时忐忑不安。

“爷爷,你不还我,那就算了,我这——还有这么多呢。”琪琪的脸说变就变,居然在屋里摆开了玩具。那是一长溜的小板凳接龙,宛如一列火车。“警察爷爷,陪我玩好吗?你坐在那里别动,不准进来,我们一起唱歌。”

一时,李兴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他只好机械地坐在门口。深秋了,纱窗门已经不起作用,蚊蝇们早就躲进草丛里准备过冬了。

大张一使劲,他们家的纱窗门便开到了最大限度。琪琪抬起了小脸,手上不停地忙碌着,一曲清脆的儿歌从屋里飞出:

小板凳呀——摆一排

小朋友们——坐上来

坐——上——来

小火车呀——跑得快

火车司机——把车开

轰隆隆——轰隆隆

轰隆隆——轰隆隆

轰隆隆——轰隆隆——呜

坐在门口的李兴安拍手跟着哼了起来。没哼几句,他伸手一摸,脸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了泪珠。屋里,琪琪的歌声感染了大张与丽丽,隔着纱窗门,一家三口与他一人形成对唱,那架势倒有点儿像是山歌对唱。

琪琪终于唱完了。下了楼,李兴安忽然一抬头,发现大张、丽丽和琪琪,在楼上一直目送着他。被丽丽抱在怀里的琪琪,嘴里又在唱着,小手挥动着打着节拍。末了,琪琪举起右手,朝楼下的警察爷爷李兴安敬了个礼。

李兴安回了个礼。只那么一下,他的眼泪便止不住了。唉,要是没有那次的个人英雄主义,自己的孙子会不会成天也让他抱着?会不会也像琪琪一样,嫌他是个臭爷爷?好在,琪琪现在对自己有了好感,可自己的孙子呢……是啊,也不知有多长时间,孙子都没有与自己亲近了。

琪琪的歌声又有了,断断续续渐行渐弱。伴着歌声,李兴安离开小区时,几乎一步一回头。这一段路也没多长,可他走得很是艰难,路上幸好没有碰上一个送行的目光,只有那只不停撞击着肩头的小板凳,一下一下地提醒着自己的存在。

这只小板凳,琪琪答应赠送啦。这次,李兴安没有拎在手上,而是搭在肩上。他知道,这不是一只普遍的玩具小板凳,这里面有一份童心,也有全家人的一份期待。听老马说,大张与丽丽也找过名医,高价买过好几种奇方偏方药,小区业主们也为他寻找了灵丹妙药。他自己也说了,现在脚臭味淡了些,说不定哪天一觉醒来,真的说好就好了呢。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世道人心更洁白无瑕呢?走出小区,6号楼看不见了,李兴安伸手掏手机时,碰到了裤兜里的那副崭新的肩章,是两杠两星的二级警督警衔。

这是王主任特意派人送来的,算是政治处送他履新的礼物。一连两天,李兴安都犹豫不决,与小区业主们告别时,要不要换上这副新的肩章。

分类:好看小说 作者:程多宝 期刊:《啄木鸟》2019年3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