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啄木鸟 > 啄木鸟2022年5期 > 〖散文随笔〗一山,一楼,一叶秋

〖散文随笔〗一山,一楼,一叶秋

分类:啄木鸟 更新时间:2023-01-01 12:20:13

当一阵长风,绕过汉中门,卷过龙蟠里,直抵清凉山时,我正站在这座楼下。一片树叶随风炫舞着,悠悠落入我的怀中。

这座楼,有个让我钟爱的名字——扫叶楼。这让我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长空辽阔,浮云淡淡。高大的落叶乔木在秋风中不动声色,但地上已经积满了黄绿相间的落叶。一位赤脚长衫老人,手执长柄扫帚轻轻扫过,依然还有落叶飘下在他的肩上,一如此刻我手中的这一枚。

说是楼下,其实我是站在山坡下。眼前这一道洁净的石阶弯了一道弯向右上延伸。不长,却颇有幽深感。没有人走动,显得格外幽静。瞥了身边的铭牌,那个诗意的名字,和创设这个美好意境的人的名字一起映入我的眼中。

明末清初的龚贤,是画家,亦是诗人。我第一次细读他的诗,是初到南京的燕子矶。燕子矶的摩崖石刻上,有他的《晚出燕子矶东下》一诗,“江天忽无际,一舸在中流。远岫已将没,夕阳犹未收。自怜为客惯,转觉到家愁。别酒初醒处,苍烟下白鸥。”

站在山岩旁,我低声念诵着,总觉得一股沧桑压抑着心头。朋友说,这位龚贤在清兵攻陷金陵后拒不入仕而悄然离去,四处漂泊到年逾半百才回到南京,在清凉山西麓置地半亩,建屋数间定居,取名半亩园。

牵回信马由缰的思绪,目光与脚步一起拾级而上。那所故居就在前面,就是那座扫叶楼。我知道,我将从这里踏上回溯历史的道路。

我突然发现,这条山道之所以给人一种清幽肃雅之感,跟石阶两旁茂密的竹子有关。这些修竹碧绿青青,空心直节,似乎象征着这里主人的傲氣傲骨。不向外侮低首,千百年以来,都是我们民族优秀知识分子所坚守的气节,也是引以为傲的风骨。

走入拱门。这拱门不大,白墙灰拱,门头之上,四个绿色繁体大字庄重古朴:古扫叶楼。

走进去,是一条不长的过道。无论围墙还是房屋都是白墙灰瓦石基的明清风格。十几步远,又是一道小小的八边长门,上边的扇形匾额上刻着半亩园三个字。这里就是自幼飘零的龚贤半生终得的栖身之地。

龚贤十三岁时,师从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学画。青少年时期,龚贤参加了复社的活动,凭借出色的人品、才华逐渐崭露头角。然身处于明末清初的纷繁乱世,不愿折节的龚贤在二十多岁时开始了漂泊。他曾孤身赴扬州谋生,后又赴海安、桐江,辗转往返于多地。当他再度返回南京时,已年逾半百。龚贤几次迁居后,终是在这清凉山下买了几间瓦房,把门前的半亩空地围起小院,种花植竹。“清凉山上有台,亦名清凉台。登台而观,大江横于前……余家即在此台之下。转身东北,引客视之,则柴门犬吠,仿佛见之”。

这个被誉为“金陵八大家”之首,傲骨铮铮的画家、诗人,从此在这半亩园中,以卖文鬻画,开馆课徒为生。虽然“朝耕暮获,仅足糊口”,但吟诗作画,怀念旧国,足够心安。

这世上没有多少事物,可以历经时代大潮的冲刷而岿然不动。但很多东西形体虽然消失,却把身影留在人们的脑海中,镌刻在历史的背景墙上,总会有归来的时候。

也有人认为,龚贤的故居并不是这一座扫叶楼。依据是龚贤曾有《登扫公楼》一诗:“扫公楼上凿西窗,窗外分明见楚江。高扶风烟一千里,低气鸥鹭两三双。清秋渔籧浮沙艇,白日山钟憾石幢。吴王旧时城阙在,片帆从此出迎降。”扫公楼,即扫叶楼。人说扫叶楼若是龚贤故居半亩园,龚公为何还有登楼赋诗?

其实,百余年间的世事沧桑,人世茫茫。无论是与不是,这座复建的小楼都是随着历史的风雨飘摇动荡着,几次修建才成为如今的这座园子。龚贤的高傲、龚贤的风骨,已连同他的身影固化在那一张自画赤脚僧衣扫叶图上了。也正是源于这幅自画像,他的这座小楼得名“扫叶楼”。

楼因整修,不得进,转身走近旁边的一间偏房。吸引我的是门两边挂着的那一副对联,它让我想起另外一位晚清名士薛时雨。这薛时雨本是安徽全椒人,进士出身,曾是当年安徽乡试第一名。他深爱金陵,终老于金陵。山下的龙蟠里,原有他的故居。薛时雨为金陵名胜撰写了很多对联,反映了江南佳丽地的秀丽风貌。而为龚贤扫叶楼题写的这一副:一径风花飘落叶,六朝山色拥重楼。此时此地读来,一刹那间,风云漫卷,重重山色层叠出旧日的繁华或者沧桑。这一股烟尘弥漫席卷了六朝的无数风流倜傥的身影,定格为今日的这座楼,这一副对联。

往外走时,细细欣赏了墙壁上那块刻有《虎踞关访龚野遗草堂》的石碑。碑文的作者是因写《桃花扇》而大名鼎鼎的清初诗人、戏曲家孔尚任。这位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曾为康熙皇帝讲解儒家经典,颇受赏识,于是被破格任命为国子监博士。后来孔尚任到江南来治水,在扬州认识了龚贤。二人虽相差三十岁,却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并是终生莫逆的知己。也正是他,在龚贤困顿潦倒之际,给予各方面的帮助。龚贤故去,孔尚任出钱出力为他料理身后之事,抚其孤子,收其遗书,并将其归葬于祖籍昆山。

我们中国人特别重情义,真挚的友情亦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一种。在没有血缘、责任的捆缚下,却能以超越亲情、爱情的一种姿态,站立到今天。这种纯洁的情感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依然为人们所景仰所追求。在当下这个喧嚣繁华盛世中,依然是最炫目最美好的一朵不谢之花。

下台阶拐过去,有一条小径。山林灌木掩映的小石径无一人行走,异常的幽静。这让我心生欢喜。在热闹甚至算得上喧嚣的南京城的市区里,能有一处如此安静的角落,着实不易。客居在此三十余年,见历了这座古城由沉静到繁华的路程,也曾在很多在城市发展中失去了原有的古静的那些人文胜景前叹息,比如大钟亭。

思绪被目光拉回,一座寺庙映入眼帘。和常见的那些高大雄伟的大雄宝殿不同,这座寺庙,就一进庙堂,灰瓦飞檐,朱红大门与满墙的朱红雕花木窗,在高树的掩映下,显得更是小巧玲珑。门上红匾书有金字:清凉古寺。

绿树红墙间,铜铸的亭式香炉没有香烟缭绕,亦没有钟鼓磬的声音。轻轻跨入门槛,同样小小的大殿,佛相安宁,两位女居士同样安静地打理着佛堂,我们走进走出,她们都没有抬头看一眼。这样的人佛俱静,让这座古寺平添了几分神秘。也颇有点儿“烦暑若和烟露裛(音:衣),便同佛手洒清凉”的意蕴。

清凉古寺历史悠久,它和这座山同名,或者说这座山因它而改名,而扬名。

清凉山,最初名叫“石头山”。山不高,却来头大大,南京城的金陵之名也由它而来。想当年,楚威王熊商想借长江天堑来图谋天下,所以就在当时峭立江边的这座石头山上建城,设立了金陵邑。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南京才有了“金陵”之名。

石头山改名清凉山是在南唐。五代时期,长江逐渐西移。石头山不再险要,军事地位也逐渐降低。诗人皇帝李后主将山下的兴教寺扩建为“石城清凉大道场”,也就是今天的清凉寺。从此,石头山也改名为清凉山。当兵戈之声换成梵音禅唱,李煜又在寺内建德庆堂作为避暑离宫,命人在山上广植翠竹。由是,清凉山更添清凉。就是如今,空调电扇家家都有,盛夏时节,老人们还是愿意到这儿来享受大自然和先人留下的这清凉之境。

改朝换代的烽火狼烟,摧毁了多少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哪管你是谁建的。如今这清凉山上,不变的只是这块土地,而所有的南唐古建筑,都是后人复建的,唯有一口古井仅存。

移步至清凉寺北的坡上,一座八角红木小亭寂寂,里面用红漆铁栏扣着一口古井。据说,这井水水质清冽而丰沛,即使是大旱之年也不枯涸。寺内僧侣因为常饮此井之水,虽老而须发不白,所以这口井又被称为“还阳井”、“还阳泉”。

清凉山除了扫叶楼和清凉寺,另有两处佳境——崇正书院和银杏谷。

银杏谷,方圆五六十米,银杏树三百余棵,游人七七八八,零零落落。这里的银杏树挺有特点,都高且直。站在谷中央,竟觉得自己渺小了很多。就像那树下写着“银杏谷”三个大字的原石石碑,分明不小,看起来却袖珍得可爱。或许是今年秋天少水,连带着山树也少了几分润泽。叶子也黄得不够整齐,稍尖儿上的那些还镶着绿心,地上的落叶却已被游人的脚步踏得粉碎。这大片成林的银杏谷,本来应该以壯观的姿态震撼我,但却因身姿的秀美,让我想起在江北的惠济禅寺院中,在高邮湖边,在栖霞古寺门前,那些苍老却依旧壮硕,虬枝盘曲,却满树灿然的厚重之美。所以这世上任何人、事、物,都不是能独立于物外。总是要借助着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才能造就或走入最佳之境。

走出银杏谷时,看到靠外的两棵大树间拉起了几条长绳,上面缀满了长长的红布带,每一条都印着黄色的祝福语,还有各种手写的人名心愿。再往前走两步,是一个小小廊架,高高低低也挂满了小木牌,每一块上也都有祝福的话语和签字。这些字迹有的潇洒,有的拘谨,有的秀丽端正,也有的歪歪扭扭。但那些心里话却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个世界上,有人在想着你,这有多好啊。

若说这清凉山处处清凉,可以让人寻幽觅静,遣散心怀。那崇正书院就是最能让我安然心静的一处。

崇正书院位于清凉山东麓。这所书院的独特,在于它与儒佛两家都有渊源。它虽是由清嘉庆年间督学御史耿定向为讲学所筑,但相传也是地藏王肉身坐禅处。

曾经的书院,百余年的时间里,缘于火患、战争、动乱,毁了建,建了毁,早已无从寻觅。如今的书院依山而立,成为三进。

从书院后门进入,绕到三殿前。这座大殿重檐翘角,在这清凉山上算得上是高大雄伟了,可惜殿门紧闭。这里视野极好,站在殿前放眼望去,周遭的树木叶色斑斓,遮掩着一些古风古意的建筑,愈发衬得秋意浓浓。看下一层是开阔的青石平台,大人孩子们三三两两,赏秋景拍美照,却没有人大声喧哗。平台东侧有假山石组成的山水小景,西南角有六角小亭玲珑可爱;俯身下望,一泓方池绿水盈盈之上,散落着细小的金黄落叶,左上角一小小方台上有袖珍小景,倒映着朗碧的天,清瘦的树,只吸引着你的眼,想看清脚下这似乎亲近了许多的天。

下台阶到了平台。两侧的树木和亭阁房屋都高大起来,形成一种草木深深的意境。不由得就往深处走去,然后突然那些别致的建筑就出现在眼前,每一个角度都是不同的景致。这样不知不觉到了二进,猛回头,看到高台直壁之上四个淡绿色大字:清凉胜境。

这座山是清凉山,山上有寺名清凉,如今这个书院里,也有这样一处清凉胜境呢。

什么是清凉?它绝不仅仅是指盛夏酷暑中自然环境的清凉舒适,更是意味着人的心境。苏轼在《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中有一句:“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无事自然可以清凉,但如果能在世事翻覆喧扰中,始终保持自我,保有平静而无惧的心,那才是真正的清凉胜境。

二进大厅挺高,悬挂了很多金黄的宫灯,非常夺目,以至于我对大厅其他的印象几近全无。出大厅沿两侧是用玻璃做成的封闭回廊。木栅栏薄竹帘,圆的、方的、六边形的各色花窗,以及实木的书架、条桌和凳椅,都营造了一个非常古意的休息读书场所。有人在读书,有人在低声闲聊。我坐下了,隔着通透的玻璃墙,园子里的修竹、树木、假山石,一览无余。只见树摇,不闻风声。暖暖的秋阳铺满窗里窗外,游人们的身影都泛着淡淡的金光。他们无声地走来走去,鲜艳的衣着,各种生动的表情,真像在看着一部无声电影。

由不得傻傻地看着,心中所有的杂念渐渐流走,整个人都变得通透澄澈起来,或者说是空净起来。人在天地间,与万物同享阳光雨露、大地恩泽,却往往只顾得在功名利禄中患得患失,而忽略了去感受谛听自然的律动。倒不如草木以及飞鸟虫鱼,更能顺应生命本身的需求而自在成长。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某一个时间点,寻一个静处,放空自己,让自己退回本真的状态,从天地自然间汲取符合万物规律的力量,然后带着轻盈了的心灵,重返人间。

在清凉山还有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东汉建安十三年,诸侯争霸,烽烟处处。刘备派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孙权共谋抗曹大计。来得建业的诸葛亮,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地势,在山坡之上曾驻马休憩。当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面,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好似猛虎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感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如今山下依然有道路名为龙蟠、虎踞,也有龙蟠里、虎踞关等地名。而诸葛亮曾驻马之处,就被后人叫做驻马坡了。

我站着驻马坡前时,已暮色苍苍。西天仅存的几缕余晖勾勒出山坡、秋树,以及驻马方亭凝重的轮廓。慢坡的衰草在寒凉的风中尽显萧瑟,唯有刘海粟所题的“驻马坡”三个近一人高的红色大字,卧在山坡上,犹自鲜明。

我突然想起一句并不太搭的诗句——元人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说,“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当时间长河被战事纷争激起巨浪,洗刷荡涤这世间万物时,总有毁灭,也总有新生,更有一些什么,坚韧地留存下来。比如静默无语的山川湖海,比如穿越岁月的佛音禅唱,比如那一个个远去的背影,又比如扫叶楼上的清高风骨……

走出驻马坡下的清凉山公园东大门,路灯已经次第亮起。闪烁的霓虹灯火描摹出这座古城今日的繁华脉络。这人间的烟火,是那么温暖,也永远都充满生机,并且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张小红

分类:散文随笔 作者:王霞 期刊:《啄木鸟》2022年5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