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1年05期 > 〖中篇故事〗明觉大师

〖中篇故事〗明觉大师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24 08:18:22

1.一桩婚事

这年入秋,汪家村的汪老头家里来了个媒婆。媒婆姓郑,说邻村的地主鲁老爷看中了汪家小女儿玉娇,愿纳她为妾。

郑媒婆说道:“虽说你家玉娇已经嫁过人了,但鲁老爷知道她还是黄花姑娘,说不能委屈她,愿出三十两银子当彩礼。换作旁人,谁有鲁老爷会疼人?何况前面大房又病恹恹的,说不定哪天没了,到时玉娇就能被扶正了。”

玉娇是汪老头最小的女儿,今年刚满十九,娇俏又能干。就是这样一个姑娘,却是个命苦的,一年前,她嫁给了村西的童生林二郎,两人也算是郎才女貌的一对璧人。谁知恰逢边关大乱,朝廷强征徭役。童生原本不在徭役的范围,可是乡里的兵丁人数不足,衙役竟将正在拜堂的林二郎强行抓走凑数。

这件事跟玉娇没什么关联,可婆婆心疼儿子,把这事怪罪到玉娇头上,说她八字不好,连累了二郎。玉娇有苦说不出,只得每日忍气吞声,将家中所有的活都包揽下来,回娘家时也从不透露半分。林母见玉娇好欺负,变本加厉,经常连续几天不管吃喝,还让她干活。可怜玉娇在林家过了两个多月的苦日子,最后饿昏在田间,被人发现,告诉了汪家。

汪老头知道后气坏了,请了族长过去交涉,这才把玉娇接回娘家,想等林二郎回来后再说。不想几个月后边关来信,说林二郎已战死沙场,随之而来的是一笔抚恤金和随身遗物。“马革裹尸还”是不可能了,边关遥远,战事紧张,真正能马革裹尸的又有几人?

玉娇听到消息痛不欲生,跑去林家奔丧,不料林母以为她要打抚恤金的主意,将她赶出门不说,还找人写了一纸休书。

不久后,玉娇的母亲染了重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若是平时,听到郑媒婆让女儿去做小,汪老头肯定不愿意,可如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汪老头不免犹豫起来。他一边想,三十两银子彩礼,足够支付老婆子的药钱了,可另一边又想,鲁老爷已经五十多岁,比自己还大三岁,玉娇会不会太委屈了?

汪老头一时没了主意,就问一旁的三儿子:“玉娇呢?好半天没看到她了。”

三儿子答道:“玉娇上山采药去了,说看能不能采點药,在大师那里换点银子。”

郑媒婆不急着走,听到这里就问道:“你们说的是明觉大师?”

汪老头点点头。汪家村后头的大青山上有一个大宝寺,大宝寺里的明觉和尚远近闻名。他长相俊美,常穿一身白色僧衣出入山林。明觉原是京城大官家的公子,小时候因身体太弱被算命先生批过八字,说他与佛门有缘,只有身在佛门才能顺利长大。就这样,明觉被送到了大宝寺,成了方丈大师的亲传弟子。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小明觉长成了大和尚。去年他的师父圆寂,便由明觉执掌大宝寺。

明觉颇懂药理,他为了让四周乡民过上好日子,常教乡民们辨草药、采草药,然后他适价收购,加工后转卖给山下药铺。

今年春天,玉娇加入了采药的队伍,每天与人结伴采药送上山,几乎每天都能换几十文铜钱回来。

汪老头想到这里,不由得喃喃道:“那丫头一向孝顺……”他还是舍不得让女儿嫁给鲁老爷。

郑媒婆忙劝道:“哎哟,你也不想想汪大娘病成什么样子了?阿娇她孝顺,定会同意这门亲事的!这不,鲁老爷让我带了十两银子做定礼,等到迎亲那日再给二十两。有了这三十两银子,汪大娘的病不愁治了!”说着,郑媒婆从袖中掏出两个银锭子放在桌上。

汪老头穷了一辈子,还没见过整锭的银子,听着内室汪老婆子的咳喘声,他心里动摇了。

郑媒婆趁热打铁,以汪大娘的病情为由,撺掇汪老头答应下了这桩婚事。怕他反悔,还特地找来里正作证人,双方签了文书。郑媒婆留下银子,说好三天后来迎亲,这才满意离去。

2.暗结珠胎

再说玉娇,她今天运气不佳,在山里只采到一些野菊花,本以为只能换几个铜钱,没想到明觉却夸了她,说这个泡茶可以明目,竟给了她一两银子。

同行的采药人都用羡慕的目光望着她,但玉娇明白,大师是为了接济她家才这样说,心中十分感激。她谢过明觉,拿着银子匆匆回到家,却见家中已经请了大夫,大嫂在门外熬上药了。玉娇诧异地问大嫂:“你们哪来的钱抓药?”

大嫂把收了鲁家彩礼的事跟她说了,玉娇整个人瘫软下去,手里的银子“啪嗒”一下掉落在地上。

汪老爹本以为女儿会闹上一闹,没想到,玉娇看到娘吃了新药,总算睡了一个安稳觉,她表现得格外平静,竟应下了这桩亲事。

出嫁那天,汪家置办了一桌简单的酒席,请乡亲们来吃喜酒。

玉娇穿上了自己缝制的粉色碎花嫁衣,还在自家门前摘了一枝桃花,戴在乌油油的黑发上,衬得人比花娇。

汪家人站在门口,目送着小轿颤悠悠地出了村。不知为什么,他们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就连汪大嫂都说:“真是怪事,小姑居然没有闹!总觉得这事有些古怪,不会出什么事吧?”

这话气得汪老头瞪了汪大嫂一眼,骂道:“乌鸦嘴,少说话!”

入夜时分,汪家正准备休息,村东头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隐隐约约,还有一个很耳熟的声音,很像是郑媒婆。

有人看到村东头有一队人马举着火把往这边来了,灯影中似乎还有人抬着轿子。待人走近了,发现他们正是鲁家的迎亲队伍,轿子又被抬回来了,连轿夫都没换。只是这些人白天都穿着喜庆的红衣,这会儿却是一身白,一看就是触霉头来了。

明觉知道,自己不给点交代怕是无法全身而退,他看见祠堂角落有一把柴刀,便将玉娇放下,然后快步走过去,拿起了柴刀。

众人以为明觉要伤人,吓得连忙后退,却见明觉手起刀落,竟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左手尾指砍断了!明觉不去看那截还在地上微微颤动的断指,随手撕下一块衣料,将自己的伤口包扎好了。

接着,明觉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银锭子,扔在地上,说:“现在贫僧可以带她走了吗?”

里正被震慑到了,呆呆地点了点头,但汪老头还是不满意,当场让人帮他写了与玉娇断绝关系的切结书,明觉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妇人们见玉娇不但没被沉塘,反而被明觉小心翼翼地抱走了,内心都很是不满,但看着明觉严肃的样子,又不敢去阻拦他。

就这样,明觉大大方方地将玉娇带回了大宝寺。

几天后,众村民嚼舌根时说,明觉隔天就从镇上雇了一个哑巴女仆上山照顾玉娇,还假模假样地在大宝寺外搭了间竹屋,让两个女人住下。

4.荣归故里

明觉的举动,引得十里八乡议论纷纷,有人质疑他的“大师”称号,认为他行事荒唐,根本不配被称作大师。

试想有这样荒唐的“大师”在,大宝寺哪里还会有香客上门?

汪家村的人也不愿再卖草药给他了,村民的日子又恢复了清苦。

除了必要的采买,明觉尽量减少了下山的次数。不过,人们倒是时常能看到他的徒弟们在山上采药、晒药。

有耿直之士听说了明觉的荒唐事,看不惯明觉的行为,就特意堵在他下山的路上,當面骂他不知廉耻,还说他让玉娇竹屋别居简直就是掩耳盗铃,败坏了佛门的名声,应该自裁谢罪。

耿直之士骂得脸红脖子粗,明觉淡定地用他缺了尾指的左手冲对方行佛礼,等对方骂完了,继续赶路。

耿直之士在他背后啐道:“呸!装什么大师!”

时间过得飞快,几个月后,有人看到小和尚请了稳婆上山,直到第二天早上才下了山。稳婆下山时被好事者拦住了,向她打听山上的情况,才知玉娇昨夜已经临盆,生了一个男孩。

孩子出生一个月后,有小和尚跑到汪老头家报信,说玉娇把刚满月的孩子留在了大宝寺,她却不知去向。汪老头怀疑明觉将玉娇害死了,立马跑去衙门报了案。他跟着衙役们上山搜了一通,却没发现任何疑点,只好不了了之。

明觉没气恼,反而笑着问:“您要不要将外孙带回去养?”

汪老头连忙摇头,当初明觉留下的银子,大部分被他拿去还了债,剩下的都给老婆子看了病。只可惜老婆子拖了两个月,最后还是病死了。汪老头现在依旧一贫如洗。

老大老二在边关打仗,家里的老三都没钱娶亲,哪里还能再养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汪老头怕被明觉缠上,匆忙离开了。

明觉干脆给那孩子剃了个光头,让他当起了小和尚,法号慧通。

转眼三年过去了,小慧通已经能满地跑了。他顶着光光的脑袋,穿着师兄们改小的僧袍,都能踮起脚帮师父晾晒草药了。

这个时候,边关有喜讯传来,打了四年的仗终于赢了!那些被强征徭役的人,马上就能回来了——如果他们还活着的话。

这几天,汪老头和其他村民一直守在村口,盼着亲人回归。

一天傍晚,有眼尖的远远看到大青山的山脚下走过一队人马,同行的还有一辆十分气派的马车,马车旁跟着一个骑马的锦服男子。

大家隐约觉得,马上的男子有些眼熟,待他们走近,有人惊呼:“呀!这人怎么这么像林二郎?”

其他人也附和道:“还真是像!可惜林二郎已经不在了。”

接着,又有人好像看到了汪老大和汪老二,大伙正要揉揉眼睛仔细看,就听到一片熟悉的声音响起:“我们回来了!”

众人仔细一看,还真是村里那帮被强行抓去边关的汉子们。

这时,马上的男子已经跳下马,转身从马车里扶出一个衣着华贵的妇人来,那妇人冷冷地瞥了一眼这边聊天的众人,却不愿过来。

这下,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妇人正是失踪了三年的玉娇啊!

汪老大看出他们的疑惑,但他一向沉默寡言,不急着解释。

倒是汪老二主动对他爹说道:“那人就是林二郎,他没有死,只是被火器炸伤,在草丛中躺了几日才被雨淋醒。等他归队时,死讯已经传到家中。林二郎回去后,将军见他识字,人又机灵,干脆将计就计,让他换了一个新身份,当了探子,打入敌人内部,很快就得到了重要情报……当然,做探子这件事,是军中机密。总之,他如今已经是七品把总大人了。”

众人看向林二郎,他能出人头地,大家没觉得意外。林二郎小时候就比别人聪明,家里没钱让他上学堂,他就蹲在窗外偷听,听了一年就考了个童生回来。这样的人上了战场,也比别人多几分机会。

大家一起穷惯了,林二郎却当上了官,有人心里不平衡了,故意问:“那玉娇……”

汪老二立刻说道:“玉娇是三年前寻去边关的,这三年,她也没闲着,一直在边关为将士们缝缝补补,连我们将军都夸她能干!”

四周有人开始窃窃私语,片刻,有人忍不住对林二郎说道:“你还拿她当宝?你娘早就将她休了,她背着你连小和尚都生了!”

有人哄笑起来,汪老头顿觉脸上无光,气哼哼地背手离开了。

林二郎不理众人,对玉娇说道:“我们先去拜见大师。”

汪老二说道:“一起上山吧。”

5.大师高义

众人面面相觑,收起好奇心,亦步亦趋地跟在林二郎他们身后上了山。众人一路来到大宝寺,明觉已有所察觉,牵着小慧通等在山门外。

林二郎和玉娇一见到他们,就情绪激动,双双冲明觉跪下,嘴里齐齐喊着:“大师!”

小慧通连忙很懂礼数地避到一边,一副小大人模样。小家伙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好奇地望着眼前的玉娇和林二郎。

围观的人都很茫然,搞不明白眼前是什么状况。

玉嬌看着小慧通聪明伶俐的模样,不禁流下眼泪,满脸羞愧地说道:“是我对不起大师!当年大师为了救我,主动担下罪名,被流言所困。我无法为您澄清,还丢下孩子,不告而别,请大师原谅小女子的自私和怯懦!”

林二郎连磕三个响头,将额头都磕出了血,道:“多谢大师对他们母子二人的救命之恩!”随后他转向大伙,解释道:“你们误会大师了!这孩子,其实是我的。我在外出办差时偷偷溜回来,和玉娇相见过一次……当时,给我打掩护的是汪二哥,这样做违反了军纪,所以我叮嘱玉娇,千万不能走漏风声,不然倒霉的就是我和汪二哥,严重的话会被斩首!我没想到玉娇竟怀孕了,更没想到她为了我和二哥,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误解。如果不是大师不惜担下污名相救,只怕他们母子早已不在人世!”

有人好奇地问:“大师是不是能掐会算,算出那孩子是林二郎的,所以才全力保下玉娇?”

明觉微微一笑,冲他们行了一个佛礼:“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是两条人命,怎能不管不顾?”

众人下意识地抬头看向明觉,夕阳正好映照在他的身上,将他的白色僧衣染成了金色。

大伙忍不住赞叹道:“大师高义!惭愧惭愧!”

就在这时,有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可大师当时还抱过玉娇,算不算是破戒?”说话的人是汪有柱,他嫉妒明觉的风度翩翩,总想拆他的台。

明觉微微一笑:“这件事贫僧早已放下,为何施主一直放不下?”

汪有柱听了,面红耳赤,他媳妇在一旁生气地拧住了他的耳朵:“大师救人性命,不得已而为之,估计压根没往心里去。倒是你,一直记得牢牢的!你给我说实话,是不是一直忘不了人家?”

明觉倒是记挂着一件事:“林施主如今将当年私自回乡的事说出来,会不会影响前程?”

林二郎摇头道:“我已经主动向长官认罪了,长官说,考虑到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已将我的官职降了三级,原本我是从五品千总的备选人,如今只能当个七品的芝麻官了。”

几人正说着,忽然山下又传来一阵喧哗声,很快有腿脚快的人跑上来报信:“喜事!皇上听说了明觉大师的事迹,也敬佩大师高义,说要召见大师呢!这不,传旨太监已经到了山下。”

谁知明觉听了,将小慧通往林二郎怀里一送,转身向通往山下的一条小路径直走去:“贫僧要出门远游了。记得告诉师兄们,让他们看顾好寺庙,为师归期不定!”就这样,明觉一阵风般地离开了大宝寺。

皇帝虽没有见到明觉,但大宝寺的香火却因为这件事而再次鼎盛起来。

后来,人们提到明觉的踪迹时倒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他就躲在山中,待人离开后就回到寺中;有人说,他已经还俗了,回了京城官府;还有人说,曾在西域遇见过他……

总之打那以后,明觉的行踪便成了一个谜。

(发稿编辑:陶云韫)

分类:中篇故事 作者:童存云 期刊:《故事会》2021年5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