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小的送奶箱,也是一份情感的寄托,看着上面那红彤彤的“福”字,就仿佛看见了一张慈祥的笑脸……
老卢家住在六楼,他家的大门口挂着一只送奶箱,箱子已经十分陈旧了,上面还贴着一张褪了色的剪纸“福”字。
这送奶箱是许多年前,牛奶公司为了配送袋装鲜奶给安装的。如今城里人早都改喝盒装奶了,送奶箱自然派不上用场,大家都相继拆除了。可不知为啥,老卢家的送奶箱仍孤零零地挂在楼道里,显得有些碍眼。
这天,物业公司的潘经理找到老卢,婉转地说:“老卢,你家那只送奶箱没用了吧,为什么不拆掉它呀?都快成古董了。”
老卢“嘿嘿”一笑,说:“用是没啥用了,不过你先别拆它,需要拆时,我自己会动手的。”
哪知,老卢说归说,压根儿就没有拆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去,送奶箱仍然纹丝不动地挂着,潘经理每次从那儿经过,都不由得皱起眉头来。
过了几个月,小区安排统一粉刷楼道内墙,潘经理灵机一动,贴出了一张告示:为了方便粉刷涂料,请各住户在三日内将春联、送奶箱等自行拆除,逾期者将由工人统一拆除。潘经理特意在“送奶箱”三个字下划了横线,这是有专指的,因为整个小区里,只剩下老卢一家有送奶箱了。
哪知,三天过去了,老卢家却没有一点动静。这下,潘经理火了,对着刷墙的工人说:“把送奶箱给我拆了,有事我负责。”工人也不含糊,三下五除二把东西拆了,扔进了门口的垃圾桶。
不料,潘经理前脚刚走,老卢后脚就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他往告示栏里瞄了一眼,眉头一皱,加快脚步往楼上走去。不一会儿,只见老卢又急冲冲地跑下楼,指着正在刷墙的工人嚷道:“你们谁把我家的送奶箱拆了?它挂在那里又不妨碍谁,干吗要拆?”
这时,潘经理正和一个工头在不远处商量事情,听了这话,他赶忙接过话茬,开玩笑似的说:“是我叫工人拆的,老卢,不就一只破塑料匣子嘛,还当宝贝了,你没看到告示呀?”
老卢急得直跺脚:“我去儿子家住了几天,自然没看见!送奶箱现在在哪里?快还给我!”
见老卢如此着急,潘经理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这送奶箱里还有什么名堂……糟了,报纸上不是曾经登过有人把送奶箱当“红包箱”搞腐败的事吗?老卢在政府里头上班,听说也是一个小头目,难道有人往他送奶箱里塞红包什么的?
想到这里,潘经理感到事情非同小可,一溜烟跑到门口,幸好运垃圾的车没来,送奶箱还在垃圾桶里,他拾起送奶箱摇了摇,可是怪了,里头空空的,没有任何东西。糟糕!要是真有人塞红包,那可就说不清楚了!
潘经理心里嘀咕着,忐忑不安地将送奶箱交给老卢:“刚卸下来还没半个小时,现在完璧归赵!”哪知,老卢接过送奶箱,看也没看,说了声:“谢谢。”就提着送奶箱,一摇三晃地上楼去了。
望着老卢的背影,潘经理挠挠头皮,有些闹不明白了:看样子又不像是这送奶箱有“问题”呢。
第二天,潘经理吃过午饭,就到小区里征求住户安装电子防盗门的意见。经过老卢家时,他抬眼一瞧,那只送奶箱又挂出来了。
这下潘经理纳闷了:这只送奶箱到底派什么用场呢?难道里头真有什么秘密?
潘经理太好奇了,便想摘下来看个究竟,哪知,他刚伸手,门“吱呀”一声推开,老卢出来了。
潘经理猝不及防,两只手定格在送奶箱上,尴尬好一阵,才结结巴巴地解释说:“安装电子防盗门的事,想征求一下你们家的意见……你、你怎么又把送奶箱挂上啦?”
老卢脸一红,轻轻叹了一口气,说:“这只送奶箱其实有一个特殊用场,只是怕你见笑,我一直不好意思告诉你,既然你多次过问,我还是告诉你好了。”
老卢把潘经理让进屋坐下,倒了一杯水递过去,一本正经地说:“我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她不识字,刚来我这里时,经常会走错楼层。后来,妈灵机一动,想起自己不是会剪纸嘛,以前每年春节,家里贴的红彤彤的窗花都是她剪的,妈就亲手剪了一个‘福字贴在送奶箱上,从此她认准了这只送奶箱,就再也没有找错家门。”
想不到一只小小的送奶箱竟有这样的故事,潘经理听了好不感动,不禁对老卢肃然起敬,竖起拇指说:“老卢,你真是个孝子啊!”
老卢一听这话,神色黯淡下来,他走到一张小方桌前摇头叹道:“孝子我是愧不敢当,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不知吃了多少苦,可是她住不惯城里的高楼,执意要回乡下老家,每年只有过年时,她才肯来这里住个十天半个月……想来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我实在是没有尽到孝道啊!”
潘经理走过去一瞧,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小方桌上摆满了各式供品,两根蜡烛忽闪忽闪地点着,台上端端正正摆着一张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遗像。潘经理疑惑了,忍不住问道:“老、老人家……”
老卢眼圈有些红了:“母亲去年过世了,那时我工作忙,侍奉母亲少,现在有时间了,她又走了……今天是她的忌日,按老家的说法,这一天,新故的亲人会回家看看,所以,我准备了些她生前爱吃的饺子、面馍、芋粉……如果门口没有挂送奶箱,她老人家会找不到家门的……我知道,人死万事空,这只是一种寄托……我保证,今天一过就把送奶箱拆下来好好地珍藏……”
潘经理听了这话,有些哽咽了:“老卢,请你原谅,我差一点拆了你的一片孝心和真情啊!”
分类:中国新传说 作者:谢元清 期刊:《故事会》200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