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09年19期 > 〖中篇故事(精缩)〗本案宣告终结

〖中篇故事(精缩)〗本案宣告终结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11-21 15:41:02

一场离奇的失踪谜案,隐藏了多少惊天秘密?跨越数十年的爱恨情仇,暗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1.临死前的愿望

方建纬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但自从二十年前妻子黄娟去外地旅游,一去不返,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方建纬就伤心至极,没有再娶,含辛茹苦地把女儿拉扯大、嫁了人,自己也熬成了老方。还没享几天清福,他就被查出患了脑癌,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了。方建纬别的没什么放不下的,唯一叫他耿耿于怀的,就是自己妻子的失踪。他一定要在死之前,把妻子失踪的真相弄个水落石出。

方建纬收拾好行李,乘火车去了妻子失踪的地方。

来接站的是方建纬的大学同学何勇毅,两人是二十多年的好朋友,何勇毅的妻子王晓琳,就是方建纬介绍的。

刚刚安顿下来,方建纬就找到他过去的学生——当地公安局的一个领导,请他派一名优秀的刑警来调查黄娟的下落。

被派来的刑警名叫蒋游竹,年纪轻轻就破过数个大案。在他的引导下,方建纬慢慢道出事情的经过:

方建纬和黄娟是大学同学,情投意合,毕业之后一起留校,结了婚,不久有了小孩。因为都忙于工作,两个人甚至没有去蜜月旅行,方建纬心里一直存着愧疚。结婚数年后一家三口本来决定出去旅游,但一项紧急工作,把方建纬耽搁了下来。他不想让妻子扫兴,于是说服妻子一个人出行,心想正值“严打”时期,而那个旅游胜地,人烟稠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那时,打长途电话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所以为了保持联络,他和黄娟约定,让妻子每天都写一封信寄回来。刚开始,日日如此,但是过了一个礼拜,黄娟忽然音讯全无。三天之后,焦虑不堪的方建纬向当地警方报了案。警方经过严密的侦查,只能查到黄娟最后的落脚点是景区附近的一家招待所,有人看到她傍晚的时候挎着一只照相机出去了,从此就再也没回来。

听完陈述,蒋游竹面色严峻:“恕我直言,事情过去二十年了,黄娟极有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你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

方建纬心中一颤。他深吸一口气,转念一想,自己都快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他现在只要知道妻子的下落,无论是生是死,他都可以瞑目了。方建纬定了定神,说:“我没事,您说。”

根据案情,蒋游竹列出了三种可能:

一、私奔,跟人跑了。

二、遇到意外事故,尸骨无存。

三、被害,尸体被掩藏起来,或是销毁。

第一种可能性极小,夫妻两人感情甚好,何况黄娟刚刚生下一个女儿,正初尝着做母亲的幸福。

第二种可能也不大。黄娟失踪的白丁村离市区不远,是著名的湿地风景区,根本没有危险的自然地形,除非是溺水,但黄娟水性也很好。

最后一种可能性,也存在着种种疑点:当年正值“严打”,治安良好,黄娟为人又十分谨慎,而身为排球爱好者的她身高将近一米八,体格健壮,寻常男子都未必能制服她。

那么是谁、又是为何要谋害她呢?为色?为财?

论姿色,黄娟相貌一般,身材高大,并不是一个美人。

论财,黄娟和方建纬都是搞科研教学的知识分子,生活清贫,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当年夫妻俩节衣缩食买的一架凤凰牌单反相机,但这种专业相机,除非是行家,才懂得它的价值。

经过反复论证,蒋游竹决定:“线索是在白丁村断的,我们就去那边瞧瞧,说不定有新的发现”

2.凤凰相机

从市区向西十公里,就到了白丁村。过去这里只是一片湿地改造的农田,现在已经被开发成繁荣的旅游区了。二十年前黄娟最后出现的招待所,也早被拆除,变成了一个家庭博物馆。当初湿地开垦的时候,有很多文物被挖了出来,但是这些小玩意儿的历史价值不高,官方的博物馆不要,就由当地一个附庸风雅的农民企业家搜集起来,建成一个家庭博物馆免费展出,吸引了不少游客。

三人在湿地里面转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门道,天热得很,方建纬和何勇毅都是老年人,就来到博物馆一边吹空调,一边饶有兴味地欣赏那些展品。看着看着,方建纬霍地愣住,死死盯住一件文物,是摆放在玻璃柜里面的一个凤凰牌照相机,说明牌上写着:

历史的遗迹——改革开放前的凤凰相机

村民王大海捐赠

方建纬哆哆嗦嗦从口袋里掏出老花眼镜,手抖得几乎戴不上,当他看到照相机背后的编号时,终于激动地叫起来:“找到了,找到了!”

蒋游竹和何勇毅好奇地走了过来,方建纬指着照相机说:“这架相机,是我和妻子一起买的,上面的编号,我记得清清楚楚!”

由于照相机属于贵重物品,每一架凤凰相机,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这肯定是黄娟的遗物。

方建纬的叫声引来了博物馆的管理员,那是个姑娘,剪着一头清爽的短发。她皱着眉头说:“对不起,这是博物馆,请保持安静!”

蒋游竹赶紧掏出证件:“对不起,我是刑警,这件东西,很可能涉及一起谋杀案。”他指指相机,“那个捐赠者王大海,他人在哪里?我们要问他几个问题。”

“王大海去年就已经过世了。”

“什么?”方建纬一阵失望,刚刚找到的线索马上断了。

管理员关切地问道:“到底是什么杀人案件,需要我帮忙吗?我是本地人,姓朱,你们就叫我阿朱好了。”

“我叫蒋游竹,叫我老蒋好了。”蒋游竹笑眯眯地回答。

阿朱说:“有些东西你们或许会感兴趣。跟我来吧!”

四人拐到一间大厅,那里挂的都是展示湿地历史风貌的照片。

阿朱指着几幅颇有艺术感的黑白风景照说道:“十多年前王大海说从地里挖出一个照相机,一直放在他家里,三年前博物馆成立,他就当作文物捐给了我们。当时我发现里面有一个胶卷,万幸的是照相机密封性非常好,所以胶卷几乎没有损坏。我就把胶卷洗了出来,挑了几张照片挂在这里。”蒋游竹反复打量着这些照片,出于刑警的直觉,他注意到照片的角落里打印着一个日期:1984.07.07。他猛然想到,这正是黄娟失踪的日子,难道这些照片的拍摄地就是她最后出现的地方?阿朱找来了村里的几位老人,他们看了照片,认出这是村东一里路的一片芦苇塘,以前长满了芦苇、野莲花,无数飞鸟走兽在此栖息,风景秀丽。

十多年前村民们曾试图将此地开垦为农田,但是因为水排不干净,最终放弃,芦苇塘也变成了泥塘。王大海或许就是在开垦农田的时候,无意中找到相机的吧!

四人来到那里,一见芦苇塘,不由得心底一沉。这片芦苇塘不下数千亩,假如下面真的埋有一具尸体,找起来谈何容易!蒋游竹估计了一下,说:“就算我们刑警队全体出动,也得花两三个月才能把整个芦苇塘翻一遍。”方建纬沉默不语,他等不了这么久了,医生说过,他最多只能活两个月。

这时,从芦苇塘附近跑出来一个老头,冲他们大喊大叫:“喂,你们是干什么的?这是私人的地皮,不要过

来。”阿朱用当地土话说:“啊,是林大伯啊,您怎么在这里?怎么说这块地被人买下了?”

林大伯看是熟人,口气缓和了下来:“这块荒地本来是没人要的,种地不行,造房子也不成,后来附近村里的能人王卫平把它买下了,我寻思他可能要搞旅游开发吧,但是过了好几年,都没有什么动静。后来他雇了我这个老头子看守,要我千万别放任何人进来。”

蒋游竹心里“咯噔”一下,说道:“这麻烦了,如果我们要搜查的话,还得由上级批准,又要多耽搁几天了。不过这也说明,这块地肯定是有问题的!”

3.妙计找线索

第二天,芦苇塘里来了两个奇怪的老头,他们穿着野外探险的服装,手里拿着金属探测仪之类的仪器,在里面走来走去地不知在干什么,看守的林大伯急忙上前拦住他们:“喂,你们在干吗?”

这两人正是化了装的方建纬、何勇毅。在林大伯的再三追问下,他们才一本正经地低声说道:“我们是政府派来的考古专家,在执行秘密任务!”

两个老头在芦苇塘里找了半天,一无所获,又小声交谈了几句,就上岸走了,但是他们一走,又“呼啦”来了一帮穿着各式衣服的人,都拿着金属探测仪转来转去,林大伯怎么也拦不住,他越发好奇了,于是上前递了几根烟给一个人,攀谈起来。

那人叼着烟说道:“看你是个老实人,我就告诉你,我爸爸是大学考古系的,前几天卫星上发来照片,这底下埋的是个王宫!你想,王宫啊,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宝贝。捡到一个就发了!”

林大伯恍然大悟,暗骂道:“他妈的,怪不得王卫平这臭小子非要买这块荒地,原以为他脑袋有问题。原来这泥塘下面埋有宝贝啊!”

芦苇塘下埋着王宫!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在城里传开了。

第二天,芦苇塘里就挤了好几千人,有的拿着个仪器走来走去,林大伯等没仪器的干脆拿出锄头往地里乱刨。阿朱又在岸边设了一个收购点,挖到什么东西都要,就等着和黄娟有关的东西了。

到了下午,“呼啦”一下子开来十多辆面包车,从上面下来一百多个气势汹汹的年轻人,个个手中拿着钢管、斧头,喝道:“有没有王法,这是有人买下的地皮,你们怎么敢随便挖?滚滚滚,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说完就举起手里的家伙轰赶众人。

众人被他们凶神恶煞般地一吓,不禁一呆,这时林大伯骂开了:“混账,有财大家一起发,不能让你们独吞。这地皮是你们老板买下的,地里的宝贝可是归大家的,你们要是敢再废半句话,大家决不饶你们!”

这一骂,顿时群情激昂。“对!对!”几千人大声附和着,见对方不过百来个,顿时胆子也大了,抄起工具把他们围了起来。这帮人一看情况不妙,就灰溜溜地坐上车逃走了。

第三天,那帮打手也来了,只是这次不再驱赶众人,而是闷着头皮,在塘里拼命地挖,一边挖,一边扔,显然也在寻找什么。到傍晚,人越来越少,整个芦苇塘也差不多被翻了过来,杂物遍地都是,然而和黄娟有关的线索却一点也没有找到。方建纬正感到绝望的时候,突然有人惊呼:“挖到死人骨头了!”

蒋游竹等闻声赶去,却看到那帮打手也奔了过去,气势汹汹地嚷着:“这些骨头不吉利,快交给我们,我们给你们钱!”

蒋游竹大声呵斥:“住手,这是人的骸骨,不能随便处置!”

那带头的人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高大汉子,见蒋游竹神色坚毅,哼了一声:“你是什么人,敢管我的事情?”

“警察!”蒋游竹亮出了证件,那人脸色一变。

当蒋游竹要收走骨头的时候,那人递上来一支“中华”,蒋游竹推开他的手,冷冷说道:“你还有什么事情?”那人说:“敝人王卫平,地是我买的。想必你也知道了,这块地我一直没敢动,就是听说这里以前有人淹死过,风水不好。现在骨头挖出来了,就交给我来处理吧!”

蒋游竹摇摇头,一口拒绝。王卫平脸色越发惨白。

蒋游竹神色凝重地对方建纬说:“尸骨我初步看了一下,是一个身高在一米八左右的女子,我已经叫人送到公安局检验科去了。这些随身物品,你看看,是不是你妻子的?”

方建纬在一堆物件旁细细看着,他拈起一个银戒指,呼吸加快,手臂颤抖着:“这是我们的结婚戒指,上面还刻着一行字:死生契阔,与子成悦。这就是黄娟的,不会错的!”

方建纬没有注意到,此刻何勇毅的脸上,却显出了不应该有的痛苦神情。

4.意想不到的事实

经过法医的检验,确认尸体就是黄娟,死因是后脑勺受到重物打击,导致颅骨破裂而亡。

方建纬的心愿已经完成了一半,但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杀害黄娟?

蒋游竹又忙碌起来。他无意中注意到:何勇毅的脸色一直非常阴郁,甚至有些可怕。可过了一会儿,何勇毅又突然镇定下来,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拍着方建纬的肩膀,请他去家里喝杯酒庆祝一下,方建纬欣然应允。

何勇毅家只有他一个人,妻子王晓琳红颜薄命,结婚没几年就因病去世了,连个子女都没留下。和方建纬一样,何勇毅也没有再娶,平常他都住在学校,难得回家一趟。

两人坐下来,何勇毅斟了一杯酒递过来,方建纬一饮而尽,再要喝第二杯,忽然觉得天旋地转,眼睛怎么也睁不开……等到他再次张开眼睛的时候,倏然发觉自己被绑在椅子上,何勇毅就坐在对面,手中拿着一个酒瓶子,双眼通红,瞪着自己。

方建纬惊呼:“何勇毅,你这是干什么?”

何勇毅反问:“你知道王晓琳是怎么死的?”

“王晓琳不是病故的吗?”

何勇毅苦笑着摇摇头:“哪有那么简单?王晓琳的死,说来说去,还得扯到你头上。”

方建纬懵了,实在不明白这话从哪说起。何勇毅流着泪告诉他,当年王晓琳苦恋方建纬,但是方建纬却把她当妹妹一样看待。也难怪,王晓琳只有一米五五,和身高超过一米八五的方建纬比起来,实在跟布娃娃一样。后来,方建纬和同样爱好排球的黄娟结了婚。

不久,何勇毅偶然见到娇小的王晓琳,一见钟情,便托方建纬撮合,两人成为夫妻。其实王晓琳早知自己是单相思,失望之余,便借嫁人远走他乡。这些事情方建纬并不知道,身为丈夫的何勇毅却逐渐了解,成了他的心病。直到黄娟失踪的那天,王晓琳离家不过几个小时,回来时却满面惊恐,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更是让何勇毅疑虑重重。几天后消息传来,黄娟失踪了,联想到王晓琳和方建纬的关系,他暗自惊心:莫非王晓琳嫉妒成恨,杀了黄娟?何勇毅决心为妻子瞒下这件事,一年后,王晓琳郁郁而终。他本已逐渐忘记此事,但黄娟的尸骨一下子证实了他二十年来的担忧,这对他打击很大,为了保护王晓琳的名誉,他决定铤而走险。

何勇毅说:“老方啊,你活也活够了,我会杀了你,然后再自杀,留下遗书说黄娟是我杀的,既然苦主和凶手都死了,这件事情就没有人再会追

究,晓琳的名誉,也就保住了。”

方建纬叫道:“你疯了吗?快放开我!”

何勇毅淡淡地说:“不用担心,我会开煤气自杀,这样大家都不会有痛苦。”

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人不识相地敲门,大喊道:“收煤气费的,赶快开门,再不开门,我就停你煤气!”

何勇毅迟疑了一会儿,终于去开门,只听门口乒乓几声,蒋游竹冲了进来:“好险!我看何勇毅的脸色有点不对劲,就偷偷跟来,想不到他真的干了蠢事!怎么回事?”

何勇毅一言不发,心中颇有愧疚。听了方建纬的转述,蒋游竹责备何勇毅:“你这样做是违法的。”接着他肯定地对何勇毅说,“你的妻子不可能是凶手!”

何勇毅一愣:“为什么?”

蒋游竹说道:“黄娟是在行走过程中,被人用重物从背后砸中了头顶。由此可以断定,凶手的身高在一米八以上,但你妻子却是一个不到一米六的矮个子,根本打不到。”

何勇毅稍稍松了一口气,想到妻子的过世,又是叹气又是流泪。

方建纬问道:“那么你们知道凶手是谁了吗?”

蒋游竹摇摇头,说道:“还不能完全断定,不过凶手的特征我们大体上已经掌握了。当年,由于户籍管理严格,又在严打期间,人口流动很少,基本可以确认凶手是本地人,又比较清闲。”方建纬非常奇怪:“这又怎么说?”

蒋游竹分析道:“黄娟最后一张照片是在七月七日拍摄的,她拍的是太阳落山,根据时节来推测,那时候大概是晚上七点左右。当地农民干了一天的活,大多已经吃完饭,准备上床了。谁会在这个时候跑到这个荒凉的芦苇塘边来呢?”

方建纬和何勇毅茫然地摇摇头。

“七月七日,是高考的第一天。如果我的推测没错的话,只有高考生,才可能会在那个时间有空闲。一般的中学生,不是帮父母做家务,就是在做作业。”方建纬不明白,这和凶手有什么关系。

5.真凶暴露

蒋游竹顿了顿,说:“黄娟到本地旅游,这件事情何勇毅先生和妻子王晓琳事先是知道的。由于方建纬先生的缘故,王晓琳比较妒忌黄娟,所以去找黄娟,或许是想谈谈天。两人约好在附近的芦苇塘见面,那里人迹罕至,很清静。王晓琳女士住在市区。可能是怕迟到,反而先赶了过来,但是她们两人根本没有想到,有一个人在暗处窥视她们。这个人,恰好是一个高考生,第一天考试刚刚结束,他或许考得很不理想,心理压力更是累积到了极限,到处闲逛想发泄一下,无意中发现了独处的王晓琳。王晓琳那时才二十多岁,年轻貌美,顿时引起了这个高考生的兽欲,他扑了上去,强奸了王晓琳。这时黄娟赶来,看到王晓琳被侮辱,就上前搭救,搏斗中不幸被石头之类的重物砸中后脑勺丧命,而王晓琳逃了出来,女性被侮辱后产生的羞耻感,使得她不敢把这件事情讲出来,因为一旦讲出来,自己被强奸的事实也会被带出。”

何勇毅痛呼:“难怪她什么也不肯说,原来这样啊!这个凶手,他整整害了两个家庭啊,一定要把他抓住!”蒋游竹说:“有一个人的嫌疑最大。”

“谁?”方建纬紧张地问道。

“就是那个王卫平。二十年前,本地的高考生不多,而高考落榜、身高又在一米八以上的,一共只有五个人,其中只有王卫平发了家。他买下这片无法开发的泥塘,又阻止别人挖掘,里面一定有文章。”

方建纬一拍大腿:“那么赶紧去抓他啊!”

蒋游竹两手一摊:“问题是,要找到二十年前的证据,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王卫平是本地著名的企业家,局里的压力很大,已经几次命令我停止调查。这个忙,我只能帮到明天。”

方建纬一呆,警察不出马,就靠两个糟老头子行吗?几个人一商量,想出了一招险棋。

这一天,两个老头突然拜访了王卫平,其中一个老头掏出一张照片扔在桌上,指着王卫平的鼻子说:“是你,杀害了她!”

王卫平的脑子“轰”的一声:二十年前的梦魇又回来了,照片上女人的相貌,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他强作镇定,喝道:“你们两个老头胡说什么,我为什么要杀人,你们是不是看我钱多,想来敲诈?”

那两个老头也不搭腔,就只是死死盯着他。

王卫平正要叫保安,只见一个年轻人闯进来,又掏出一叠照片在他面前一晃:“王卫平,你从背后杀人的时候,恰好死者正在水边拍照,你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是水面的倒影,把你出卖了。不信,你自己看!”

王卫平依稀记得那个女人胸前挂着一个照相机,他慌慌张张地看了一眼照片,果真在黑白照片水中的倒影里,看到自己面目狰狞地举起一块石头,要砸向一个人。

“不可能,我又不是在水塘旁边杀她的……”

王卫平愕然发觉自己说漏了嘴,想要收口已经来不及了。他看见蒋游竹向他举起手,手里是一个采录机。

“我不是凶手……”王卫平顿时瘫软下来。几个警察冲了进来,铐上他带走了。

“这些话,你留到法庭上去说吧!”改了装的蒋游竹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而那两个老头好像虚脱了一样,舒了一口长气。原来三人无计可施之下,只能采取诱供的办法:先由方建纬、何勇毅出面,给对方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然后蒋游竹再突然出现,拿出决定性的证据,如果是凶手,肯定会惊慌失措。至于水边杀人的照片,世界上哪有那么巧的事情,其实是阿朱用电脑加工出来的。

王卫平的落网,使真相终于大白:当年,王晓琳不甘心被“横刀夺爱”,急于要找黄娟问个明白,早早就到了芦苇塘,王卫平在暗处,见四下无人,就对她下了手。等黄娟赶到,四处寻找王晓琳,这时王卫平从背后突然行凶……事后,王卫平将尸体丢进芦苇塘,后来又想毁尸灭迹,但是因为塘里的淤泥一直流动,尸体竟然找不到了。他一直担心尸体被别人发现,后来干脆把整块地买了下来,没想到,反而露出了狐狸尾巴。

黄娟的葬礼上,大家心情复杂,都在想着一件事:这一场迟来的葬礼和两个破碎的家庭,难道真是命中注定的吗?假如当年早到的是黄娟,恐怕一切都已改写了。不过,方建纬了却心愿后,居然熬过了两个月的生命极限,还在半年后参加了蒋游竹和阿朱的婚礼。看着台上笑逐颜开的新人,他的眼眶湿润了。

一年后,方建纬在睡梦中平静地去世,与妻子在天国相会。

分类:中篇故事(精缩) 作者:盛柳阳 期刊:《故事会》2009年19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