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09年22期 > 〖中篇故事〗斗鸡王

〖中篇故事〗斗鸡王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11-23 10:05:29

三尺斗鸡台上。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一场千载难逢的豪赌正在上演,比的是财力,是技术,更是人心……

1.两“宝”赌宝

明朝乾隆年间,在豫南古黄府芒山脚下,有座佛光寺,这里一年一度的庙会十分热闹,而最吸引人的还要数佛光寺东墙根下的斗鸡台。

这年三月初八,天刚放亮,三尺高的斗鸡台上,斗鸡已经在捉对厮杀。到了正午,台上变得空落落的,可看客们不但没散,反倒越聚越多。原来,大家正在翘首企盼压轴好戏开场呢!

说到这场压轴好戏的主角,是两个“宝”,一个叫刘有宝,一个叫毕德宝。他们是一对豪赌的主儿,近几年,两人已斗红了眼。

先说刘有宝,他是家有“三宝”的刘公子。所谓“三宝”,即:一、刘家拥有一座生意兴隆的酒楼“仙客居”;二、刘家门上挂着“千顷牌”,以示城外有良田千顷;三、刘家祖传有一套能保子孙代代富贵的黄马褂。

富贵里生富贵里长的刘有宝,为人倒是豪爽仁义,可他整日飞鹰走狗,尤其嗜好赌博。老管家刘老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可刘有宝不但不听规劝,还嫌他絮叨,把他给辞了,另外聘了个与自己脾性相投的黄之光当管家。黄之光是抱着两只斗鸡进刘府的。在他的建议下,刘有宝派人西去开封、东到海州,买来了几十只各色名样的斗鸡,还聘了个鸡倌王小三,整日抱着斗鸡寻人斗而且一连两年称霸斗鸡台。斗鸡台主祝大牙,还做了块上书“斗鸡王”的金匾送给他。

再说毕德宝,不知他是何方人士,人们只记得现任知府汤怀高上任那年,他在府衙对面开了一家专卖金银珠宝的金凤宝楼,粗略一估,都说刘家三宝也顶不上这一座金凤宝楼,真乃“一宝”压“三宝”!这个毕德宝不仅夺去了刘家古黄府首富的金交椅,而且偏偏也是个“斗鸡迷”,家中养着一窝子斗鸡。他听说刘有宝成了“斗鸡王”,很不服气,于是便向刘有宝下了挑战书:斗鸡。

这两人斗鸡,所下的赌注让人瞠目结舌。前年,毕德宝掏出一张十万两的银票押在台面上,刘有宝拿不出这么多现银,便将仙客居的契据押了上去。三盘战罢,刘有宝那只屡战屡胜的“疙瘩冠”竞被毕德宝的小斗鸡斗得落荒而逃!刘有宝输掉了仙客居。去年,刘有宝精心驯养的“小黑嘴”又吃了败仗,输掉了千顷牌!今年,刘有宝一咬牙,押上最后一宝黄马褂,誓与毕德宝一决雌雄!

随着一声铜锣响,刘、毕双方开始“斗鸡”。

刘有宝这次的斗鸡名叫“铁公鸡”,看着不同凡响,只见它深眼窝、豆绿眼,浑身铁灰色,一望便知不是中原斗鸡品种。原来,是刘有宝不惜重金,派人千里迢迢去蕃王府里挑选来的。

再看毕德宝抱出的斗鸡,羽毛呈枣红色,屁股后拖着翠绿色的大镰尾,就像官老爷纬帽后的花翎带,这鸡的名字也官气十足,叫做“一品红”!刘有宝一眼便看出,这只一品红是个中看不中斗的花架子,他同一旁的黄之光交换了一下眼神,便撒手放开了铁公鸡。

铁公鸡一上场,果然斗性十足,嘴啄、翅扫、爪蹬,杀得一品红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战至中盘,一品红被铁公鸡啄得头上鲜血淋漓,绕着台子直打转,成了逃鸡。

中盘后稍作休息,鸡伙计抱起双方的斗鸡“使水”,即用嘴噙冷水往鸡身上喷洒,使之降温,稍稍恢复体力。此时,刘有宝不由长出了一口气,心说:逃鸡架不住三圈撵,到了残盘,铁公鸡定能乘胜追击,为自己赢回千顷牌!他不无得意地扫了一眼对面的毕德宝,却惊奇地发现毕德宝居然悠闲地轻摇折扇,比自己还要笃定。

这时,台上突然传来“咯”的一声怪叫,一个鸡伙计惊恐地对台主祝大牙叫道:“不、不好了,吴老倌使水使过了头,把铁公鸡喷倒架了!”祝大牙大惊失色,赶忙奔了过去,一把推开那个吴老倌,蹲下来抱过铁公鸡,只见铁公鸡曲背蜷腿,缩成一团,除了偶尔转转眼珠之外,简直成了一只木鸡!坐在台下的刘有宝和黄之光也顾不上鸡主人不得上台的规矩,飞步跳上台,见铁公鸡成了木鸡,惊得目瞪口呆,暗叫: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祝大牙惶恐不安地站起身,结结巴巴地对刘有宝说:“刘公子,小人、小人认赔,认赔!”

不料没等刘有宝答话,毕德宝却一步跳上斗鸡台,指着祝大牙的鼻子骂道:“呸!你小子赔得起吗?就是把你剥了皮,骨头磨成渣,怕也抵不上黄马褂的一只袖子!”

祝大牙无奈之下,一咬牙道:“二位爷莫生气。全怪小人瞎了眼,让这个吴老倌使水闯了祸。这小老儿是个身无分文的老叫花,三天前在这儿转悠,小人见他会说几句行话,便招他当了鸡伙计。没想到……这样吧,按规矩,小人先剁一只手给二位爷,然后拆了斗鸡台,从此不再踏进斗鸡场半步!”说着,右手抽出利刃,扬手就往左手剁去。

“慢!”刘有宝一步上前,按住了祝大牙的手,瞟了一眼毕德宝道,“看你也是条汉子,有你这句话就中!今天这场斗鸡我认和。反正来日方长,要斗,咱明年再来。”

台下顿时掌声四起,看客们无不称赞刘有宝轻财仗义,言下之意是讥讽毕德宝得了便宜还卖乖!毕德宝被“将”了一军,也只得握手认和,抱起一品红下了斗鸡台,悻悻而去。

祝大牙逃过一劫,对刘有宝连连拱手,感激不已,一扭头见那个惹了祸的吴老倌还站在一旁,忙呵斥他快给刘公子磕头谢罪。不料,吴老倌像没听见似的背过身去,旁若无人地抽起旱烟来。

祝大牙怒火中烧,破口大骂:“你个老叫花,差点儿拆了老子的斗鸡台,滚!滚!”吴老倌鼻子“哼”了一声,抬脚就走。

2.奇人吴老

刘有宝和黄之光走出斗鸡台,踱到佛光寺后的一家小酒楼,喝起了闷酒。两杯酒刚落肚,门被推开了,定睛一看,不是别人,竟是那个吴老倌。黄之光一见,就气不打一处来,挥手让他滚。吴老倌手往袖筒里一抄,道:“小老儿如今已无路可走了,我没别的本事,只会养斗鸡,求刘公子让小老儿进府当个鸡倌,好歹有口饭吃。”

黄之光冷笑道:“哼!连给鸡使水这么简单的活儿都干不好,把个铁公鸡给活活喷瘫了。你还好意思说会养斗鸡?”吴老倌没有理睬黄之光,目光定定地盯着刘有宝。刘有宝见吴老倌六十开外年纪,虽然衣衫破旧,面色黝黑,却话语铿锵,手脚利索,便道:“刘某虽说没了仙客居和千顷牌,但家中再多一个人还是养得起的。你就跟我走吧。”

刘有宝如此宽容大度,吴老倌不但不言谢,反倒一声长叹道:“刘公子果然仁义,看来我吴某真的要当鸡倌了!”说着,又冲黄之光一瞪眼,道,“谁说铁公鸡瘫了?”说着,他端起桌上的一杯酒,倒入口中,噙在嘴里,往缩在墙角边的铁公鸡一喷,然后手指在鸡颈上轻轻一弹,只见铁公鸡一个哆嗦之后,扬头伸颈,翅膀一扇,竟然好了!这下轮到刘有宝和黄之光瞪眼珠子了。

刘有宝已瞧出吴老倌并非等闲之辈,赶忙离座拱手道:“敢问您老高姓大名?”吴老倌一笑,说:“小老儿行

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吴,名叫芝泉。你若叫不惯,仍旧叫我吴老倌好了。”

一听这话,刘有宝和黄之光大惊失色:要知道在斗鸡圈子里,吴芝泉的大名如雷贯耳啊!众所周知,“北吕南吴”是当今中原最好的驯鸡手,其中“北吕”指的是北曹州的吕书民,“南吴”就是这位南颖州的吴芝泉。刘有宝曾派人北上南下,探寻吕、吴二人。可惜吕书民已经作古多年,只留有一个叫吕一丁的儿子,可这儿子偷鸡摸狗不成器,又下落不明;而吴芝泉则是个四海为家的闲云野鹤,几次拜访均无所遇。万万没想到,今天他竟自己找上门来了!

黄之光眨巴着眼睛,问道:“吴前辈,如此看来,今日斗鸡台上,你是故意将铁公鸡喷瘫的了?”吴老倌爽快地点头承认:“不错。”

刘有宝不解,脱口而出道:“可铁公鸡就要赢了啊!”吴老倌呵呵一笑,道:“没想到刘公子到现在还以为铁公鸡能赢?试想,我只不过往它的天璇穴上稍稍喷重了一口水,它便瘫了,如果再斗残盘,你能指望它斗得过一品红?”刘有宝愣住了。

吴老倌又道:“一方水土养一方鸡啊。蕃王府的斗鸡自幼食肉,非牛即羊,生性勇猛;饮则高山雪水,这种饮食导致它元气不足,招数单一,就像只会三板斧的程咬金,头两盘胜则胜矣,若不胜则必在残盘中一败涂地!你不见斗至中盘,铁公鸡虽占上风,但已气喘吁吁,脚步明显慢了许多吗?小老儿敢说,只要残盘的锣一响,一品红必将一举击垮已是强弩之末的铁公鸡!”

听到这儿,刘有宝才恍然大悟,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好险啊,原来是吴老倌及时出手救了自己!黄之光依旧疑惑不解:“吴前辈,久闻您是方外高人,一向以出入豪门富户为耻,不知今日为何改弦更张?”

吴老倌叹口气,道:“江湖常在人易老。小老儿早年云游四方,倒也自得其乐,可如今年迈力衰,不得不作养老之计。久慕刘公子慷慨仁义,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便略施小计,以铁公鸡为见面礼投奔公子,实在也是缘来相聚啊!”

于是,吴老倌当天就进了刘府,可看了刘家的几十只斗鸡之后,他却大摇其头,连说都不是上品。刘有宝皱眉道:“吴前辈所言极是。我原以为花费重金买来的斗鸡应该能战善斗,不成想这两年都输给了毕德宝的斗鸡,方才明白这些尽是二流货色。听说当今中原斗鸡,首推商丘府的贾家斗鸡,可惜我去晚了一步,贾家斗鸡一连三代都已被人预定下了。我猜想,十有八九是那个毕德宝。”

吴老倌点点头:“不错,毕德宝的一品红秃冠紧头皮,水白眼,黄嘴黄腿,确实属于贾家斗鸡的品系。”接着又自言自语道,“看来要想战胜贾家斗鸡,只有请出火眼金睛斗鸡了。”

黄之光一听,失声道:“火眼金睛斗鸡?那不是前明末代开封周王宫中的斗鸡吗?听说周王嗜好斗鸡,培养了不少名品,尤以红眼珠外罩一圈金色虹膜的火眼金睛最为著名。当时流传说:‘天下斗鸡在开封,开封斗鸡在王宫,王富斗鸡上百品,火眼金睛第一名。只不过明末天下大乱,乱兵饥民攻破王宫,周王被杀,数千斗鸡全被饥民一锅烩了,从此火眼金睛便绝种了。请问吴前辈,咱们去哪儿弄这火眼金睛呀?”吴老倌没回答,而是拿起了旱烟袋。

3.深山名鸡

吴老倌磕磕旱烟袋,笑道:“黄管家果然见多识广呀,不过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兵乱之时,有位姓崔的斗鸡师抱了几只火眼金睛逃了出来,隐居于伏牛山中,如今尚有一位名叫崔老八的后人在繁育火眼金睛品系。这崔老八神龙见首不见尾,小老儿东奔西走,也是偶然才有缘结识。”

刘有宝大喜,当即让黄之光去准备银子,吴老倌笑道:“刘公子,恕小老儿直言,真正的斗鸡世家是绝不会卖鸡求银的,须是真正的爱鸡之人,通过知交介绍,方可获无偿赠送。但鸡死之后,必须把鸡头、鸡爪送还,以示物归原主,所谓‘宁舍千金,不舍一鸡!你只需准备好盘缠,明天一早,我们就动身去伏牛山!”

第二天,吴老倌和刘有宝便上路了,两人风餐露宿半个月,来到伏牛山,见到了崔老八。崔老八是个四十来岁的山里汉子,果然慷慨仗义,听吴老倌说明来意后,二话没说,便将两人带到自己驯养的火眼金睛斗鸡前,让吴老倌挑选了两只彪悍成猛、排序为“钢”字辈的斗鸡:“钻钢风”和“飞钢篷”。

日近中午,崔老八安排厨房整治酒菜,自己则和吴老倌畅谈“斗鸡经”。刘有宝插不上嘴,便到处转悠,不知不觉来到了院子里,只见厨子已经杀好了两只鸡,此时正气喘吁吁地捉另一只斗鸡。这是只倒过一次毛的一龄鸡,虽然也是火眼金睛的品种,却长了一双轻飘飘的罗圈腿。

说来也怪,别看这“罗圈腿”走起路来趔趔趄趄,可上飞下跳的,那厨子就是捉不住它,只得求刘有宝帮忙。两人前追后堵,费了好大劲,才将它逮住,可那鸡啼叫起来,凄厉悲楚,刘有宝听了心中一颤,便问:“为何非要杀它?”

厨子说:“崔爷说了,这是一只走鸡。走鸡你知道吗?就是不敢斗嘴、一斗就逃的鸡,只好杀了吃了。”说着,又指着已杀好的那两只鸡道,“不仅要杀它,就连它的鸡父、鸡母也要杀掉,以防弄混了整个鸡群的血统。”

“说得不错!”这时,崔老八陪着吴老倌走了过来,接腔道,“这支品系的斗鸡十世单传,不曾想,却出了这只不敢斗的罗圈腿,想来是不知什么时候被杂鸡混了血!”说话间,厨子已一手将罗圈腿按在案板上,准备宰杀,那罗圈腿叫得更加悲哀了,还扭头望着刘有宝,头一顿一顿的,竞像是在磕头求救。

刘有宝忍不住大叫一声:“这鸡杀不得!”崔老八一怔,问:“为何?”刘有宝期期艾艾地说:“我、我不吃鸡了!”崔老八被逗笑了,转头对吴老倌道:“刘兄弟果然是个心善之人!这只走鸡就送给他吧。”

酒足饭饱之后,两人准备辞别崔老八,这时,刘有宝忽然指着怀中的罗圈腿,说:“崔老哥,给这只鸡也起个带‘钢字的名儿吧,总不能叫它罗圈腿吧!”崔老八很是尴尬,因为出了走鸡是令整个鸡品难堪的事,自然不会给按序起名了,于是便扯开话题,含糊道:“刘兄弟,你喝醉了。”哪知刘有宝却听岔了,大喜道:“对,对,就叫醉鸡!这鸡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像醉酒一般,叫它醉鸡合适、合适!”崔老八和吴老倌听了,哈哈大笑。

回来之后,吴老倌就开始训练“钻钢风”和“飞钢篷”。几个月后,两只火眼金睛已被调教得各有绝技在身,刘府里包括铁公鸡在内的斗鸡全数被斗得俯首称臣。刘有宝喜上眉梢,心想:有了名鸡和名师,肯定胜券在握!可吴老倌却说这两只鸡都难称王,与贾家斗鸡相比,也只是伯仲之间而已。

这天,钻钢风又斗赢了一场比赛。从斗鸡场回来,刘有宝和黄之光正陪着吴老倌对酌,突然鸡倌王小三慌慌张张跑进来,叫道:“不好了,刚才钻钢风和醉鸡斗在了一起,斗、斗死了!”

刘有宝听完,心想:这醉鸡被带

回家后,确实是毫无斗性,就是寻常家鸡一展翅也会把它吓得躲避。没想到,今天它居然有了斗性,可惜刚“破嘴”开斗,就被钻钢风啄死。于是,刘有宝随口说道:“什么大不了的事,大惊小怪的!把醉鸡拎到厨房,炖了给吴前辈下酒!”王小三却哭丧着脸说:“不,不,是钻钢风让醉鸡一腿打死了!”

一听这话,“叭”的一声,吴老倌手中的酒杯掉到地上,摔了个粉碎。几个人赶忙跑到鸡舍一看,只见醉鸡正引颈高亢,而钻钢风鼻孔流血,已经瘫在一边。刘有宝上前抱起钻钢风,心疼不已。吴老倌却抓起醉鸡,仔细审视一番,眼里放出光来,说:“小三,去把飞钢篷抱过来,让它与醉鸡再斗两嘴!”

刘有宝惊道:“吴前辈,若是飞钢篷再让醉鸡啄坏了,我、我们怎么办啊?”吴老倌一锤定音道:“那就用醉鸡上斗鸡台!”刘有宝和黄之光听了,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他们似有所悟:莫非,这醉鸡非同寻常!

不大一会,王小三抱来了飞钢篷。吴老倌将飞钢篷和醉鸡放进一个大竹圈,用斗鸡棍略一撩拨,两只斗鸡便抖毛拍翅,嘴脚相向。飞钢篷经过几番斗鸡比试,一招一式颇有章法。醉鸡则左冲右突,虽然勇猛,但它脚步蹒跚,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很快,飞钢篷便狠狠啄了醉鸡几口,随即纵身上前。眼看醉鸡就要被逼出竹圈,不料眨眼间,只听一声惨叫,一只鸡直滚出竹圈外一丈多远,竟然是飞钢篷,原来它头上吃了醉鸡一脚,被打晕了!

醉鸡追上去还要发脚,被吴老倌上前将它一把抱住。吴老倌细细观察它的腿脚,禁不住连声称赞:“好个醉鸡!”随即喜不自胜地对刘有宝和黄之光说,“你们瞧,醉鸡的暗腿腿弯处弯度很大,显然弹跳力很强,而明腿则是鳞厚骨壮,这样一来,腿力重,拐点高,使它走起路来如醉酒一般,看似柔绵,其实直伤筋骨,脚脚致命,江湖中人称‘蚀心腿。小老儿玩了一辈子斗鸡,也只是听人说过,不曾想今日竟亲眼目睹!只是这鸡不显山露水,大器晚成,就连崔老八也误把它当作走鸡,若非刘公子您一善之念,它早已成了腹中之物!”说罢,竟然唏嘘不已。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刘有宝大喜过望,当下让吴老倌修书一封,将醉鸡一事告知崔老八。

破了嘴的醉鸡性情大变,一天比一天暴烈,听不得其他鸡的啼叫,一听到,它便飞羽起腿,跃跃欲斗。吴老倌稍加训练,醉鸡便可以在十几个回合之内,以疾风骤雨之势打败对手,霸气十足。

4.醉拳驯鸡

转眼到了来年,离佛光寺庙会只有一个月了。整日琢磨醉鸡斗战技巧的吴老倌忽然一拍大腿,想起一件事来,忙问刘有宝:“你家的十年酿杏花春酒还有吗?给我打两壶来!”刘有宝惊诧道:“酒是有,不知吴前辈作何用途?”吴老倌摆摆手:“你休要问,只管把酒拿来。”

不一会儿,黄之光提来了两壶酒,只见吴老倌脱了外衣,单穿一件贴身小褂,一口气将壶中的酒喝光,然后哈着酒气对刘、黄二人说:“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俩都不要管。切记切记!”

一会儿酒劲涌上来了,吴老倌脚步踉跄,舒手踢腿,在醉鸡面前打起了醉拳。只见他右拳暴长,手背凸鼓,五根指头撮在了一起,形似一个鸡头,在醉鸡眼前闪来晃去,反复挑逗。醉鸡终于被“鸡头”激怒了,顿时羽毛倒竖,眼中喷火,急忙去啄。可那“鸡头”倏忽多变,一招“猕猴摘桃”,尖尖的中指像鸡喙一般“啄”在了醉鸡的眼皮上,醉鸡本能地护疼,倒退几步才缓过神来。接着,又见那“鸡头”伸了过来,醉鸡似乎知道不可硬啄,便将脖子一扭,来了个“苏秦背剑”,准确地啄在了“鸡头”上,“鸡头”顿时鲜血淋淋!

吴老倌忍痛大叫一声:“好!”随即一个旋转步,再出一招“太白击剑”,向醉鸡脸侧扫去,小拇指不轻不重地戳在了醉鸡的右眼皮上。醉鸡吃了亏,也跟着变招。只见人鸡相斗,越斗越猛,醉鸡啄中“鸡头”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每啄中一次,吴老倌都大声叫好,可他做“鸡头”的右手背早已是血肉外翻,惨不忍睹!

刘有宝从未见过这等血淋淋的场面,眼见吴老倌曲背弓腰,那“鸡头”向醉鸡头顶直压下来,醉鸡忙伸颈张喙,准备迎击。刘有宝再

也看不下去了,大叫一声:“吴前辈!”便冲上前紧紧抱住了吴老倌,泪如雨下。

吴老倌挣脱不得,跺脚大叫:“混小子,你知道我在干什么吗?”见刘有宝不解,吴老倌又说,“我发现这醉鸡依仗自己有蚀心腿,只知进攻,不知防卫,尤其是不知道护住眼睛——这可是斗鸡场上的大忌啊!我今天就是要用醉拳中的套路,使醉鸡知晓如何躲避来自各个方向对眼睛的攻击。本来小老儿正要再使一招‘飞鹰搏兔,使醉鸡化解来自高飞之鸡的攻击,就算大功告成了,不想却被你拖下场,功亏一篑啊!”

刘有宝急忙安慰道:“吴前辈,世上哪有那么神的高飞之鸡?再说了,斗鸡场上瞬息万变,只怕对手还没高飞,就被醉鸡一腿打倒了!”

吴老倌无可奈何地点点头,又若有所思地说:“醉鸡腿力极大,可惜它是刚换过一道毛的鸡,体力耐力略有不足。如果来年再换一道毛,它可以斗三连场,到那时才是名副其实的斗鸡王!”

5.醉鸡连胜

很快,一年一度的庙会又到了。斗鸡台下如同往年一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古黄知府汤怀高居然也来了,就坐在台下正中的太师椅上,兴致勃勃地观赏斗鸡比赛。

刘有宝他们来到斗鸡台时,只见毕德宝早已等侯多时了。祝大牙见双方人马已到,便敲锣开场。吴老倌不慌不忙从王小三怀中接过醉鸡,拍拍它的小圆头,一撒手,醉鸡便雄赳赳气昂昂地在台上走了一圈,然后一个高飞回到吴老倌怀中,那架势很像大战前下马察看地形的大将军,引得台下看客一片喝彩。

毕德宝的鸡倌也抱出了斗鸡,众人一见,不由掩口而笑:竟然还是去年那只差点儿落败的一品红!刘有宝见了也好生疑惑,心想:隔年的皇历翻不得,斗鸡场上最忌自己的底细被对手摸清,难道这毕德宝昏了头?

这时,祝大牙又敲了一声锣,大叫一声:“放鸡!”早已急不可待的醉鸡一个猛虎下山,占据了台中心,接着便向一品红发起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刚开始,一品红还能与醉鸡正面抵抗一番,但被狠狠啄了几口之后,就眼露怯意,一味躲闪,勉强才将头盘支撑下来。使水后再次上台,醉鸡便使出了杀手锏,一翅将一品红撞了个趔趄,随即横空出腿,朝对方头上狠狠扫去。一品红急忙躲闪,但前胸已被“咚”的一声击中,瘫倒在地,挣扎半天也没起来。祝大牙边拍巴掌,边数数:“一、二、三……”当他拍到第七下时,毕德宝的鸡倌将一条表示认输的白手巾扔到了台上。

终于赢了毕德宝,收回了千顷牌,刘有宝别提有多开心得意了!一旁的毕德宝冷冷地盯着刘有宝,遭:“刘兄,敢不敢斗连场?我再把仙客居押上!”

没等刘有宝表态,毕德宝一挥

手:

“抱大龙花来!”手下鸡倌又抱出了一只斗鸡。只见这只斗鸡体型强健,圆圆的黑豆眼,金颈白沙尾,羽色鲜艳夺目,不愧称作“大龙花”。

“安南鸡!”吴老倌对刘有宝悄声道,接着,他眯起眼观察在台上踱步的大龙花。而他怀中的醉鸡见了台上的大龙花,扬颈蹬腿,喉中不停发出咕咕声。刘有宝说:“吴前辈,这还有啥犹豫的?醉鸡没费什么劲,就斗胜了一品红,现在斗志正旺盛呢,定能再胜这大龙花!”吴老倌点了点头,接着,他用胳膊紧紧箍着醉鸡,一双手来回不停地捋它的翅膀,显然是提醒醉鸡不要急躁。捋了几十回之后,醉鸡安静了许多,吴老倌这才撒手。

两只斗鸡并没有一上台就斗,而是绕着圈子对峙,都在试探对方,寻找进攻的最佳时机。突然,两只斗鸡不约而同地腾空而起,在空中缠斗起来。大龙花身姿灵活,进退自如,令醉鸡难以出腿。醉鸡一反平时的猛攻快打,而是紧守自己爪下的三尺台面,很有耐心地与大龙花周旋。

坐在台下的刘有宝也看出了门道,不由暗暗佩服吴老倌,心想:若是让醉鸡带着急于取胜的心态去斗,只怕早已着了大龙花的道儿了!两盘过后,刘有宝见吴老倌不慌不忙地举起了旱烟袋,便知已胜券在握。果然,残盘开始后,醉鸡不再与大龙花贴近纠缠,而是有意拉开距离,一啄之后,迅速后退,接着或长距离地突然出击,或转到侧翼攻其不备,大张大合,大起大落,十几个回合下来,大龙花渐渐体力不支。而醉鸡出嘴越来越快,不一会儿,大龙花已被啄得皮开肉绽,鲜血洒地,终于负疼不过,趴在地上发出声声哀号。随着“哐”的一声锣响,祝大牙高声宣布:“大龙花趴盘出声为负,醉鸡胜!”

台下顿时一片叫好声。醉鸡连胜两场,老祖宗留下的家业终于全收回来了,刘有宝激动得喜极而泣。看客们见今年的“两宝”斗鸡已结束,便嚷嚷着准备离去,可是那位坐在太师椅上的汤大人仍在低头品茶,毫无离席之意。

祝大牙已经命鸡伙计抬出了今年的金匾,王小三喜滋滋地正要伸手去接,突然传来一声叫喊:“慢!”众人转头一看,原来是毕德宝,只见他挑衅地盯着刘有宝道,“敢不敢来个三连场?”刘有宝毫无思想准备,惊诧道:“三连场?莫非你疯了?”

毕德宝从鸡倌怀中接过一只斗鸡,撒向斗鸡台:“我还有一只斗鸡,想和你的醉鸡再斗一场。这回,我毕某把金凤宝楼押上,也请你把你的‘三宝全押上。今天,把你我的恩怨来个彻底了断,就看你有没有胆量赌一把!”说着掏出金凤宝楼的契据,“啪”地甩给祝大牙。

刘有宝向台上看去,只见毕德宝的这只斗鸡骨架倒不小,但两腿细得像秤杆,一身说红不红、说黄不黄的羽毛,还夹杂着不少黑色和紫色,煞是难看。准备散去的看客们听说要斗三连场,又重新聚到台下,一见台上这只斗鸡就七嘴八舌嚷开了,都说这是最没能耐的柿黄毛,最多能斗十几嘴。

毕德宝听了,脸红脖子粗地呵斥道:“柿黄毛怎么了?不错,我这只斗鸡就叫柿黄毛!照样可以称王称霸,他姓刘的咋不敢再斗了?”刘有宝的赌劲一下子被煽了起来,捋起袖子就要撒鸡。被吴老倌一把扯住,一字一顿道:“斗不得!”刘有宝纳闷道:“一只柿黄毛啊!咋个斗不得?”

吴老倌压低声音道:“这只斗鸡并非真正的柿黄毛!真正的柿黄毛毛色斑杂,羽根色重,羽尾色浅,而这只斗鸡却是极纯的一色,且黑紫二色间隔有序,定是以贾家鸡为父本的串子鸡!还有,它那两腿虽细,却遍布苞谷大的鳞花,大鳞花压着小鳞花,分明尽是筋腱,这叫牛筋腿,着力极大,恐怕不亚于醉鸡的蚀心腿。而醉鸡已斗过两场,元气消耗过多,只怕体力难支!要斗,就等来年吧。”

一旁的黄之光听了,很不服气,撺掇道:“我看醉鸡虽连斗两场,但皮毛无损,斗性也正旺,而姓毕的斗鸡就是外行人也看得出不堪一击,难道还怕了他不成!”

刘有宝心动了,他手一松,早已急不可待的醉鸡便扑棱棱飞到了斗鸡台上。吴老倌忙伸手阻拦,已来不及了,急得冷汗“刷”地流了下来。

6.谁是王者

不出吴老倌所料,柿黄毛果然身手不凡,嘴啄爪弹,干脆利落,而且四两拨千斤般巧妙地化解了醉鸡打来的蚀心腿。头盘结束,醉鸡竟没沾得丝毫便宜。刘有宝方才意识到事情不妙,心中懊悔不已。这时,吴老倌倒平静下来,他亲自给醉鸡使水,喷出的水雾极其仔细均匀,一双大手不停地在醉鸡身上按摩揉搓,让它尽可能地恢复体力。

战至中盘,醉鸡的速度已大不如前,喉咙里还发出“咕咕”的声音,似乎自觉有点力不从心。而柿黄毛却加快了节奏,一口啄在醉鸡头上,顿时鲜血淋漓。不成想,血腥味刺激了醉鸡的斗性,它甩了甩头,同柿黄毛对攻起来。两只斗鸡搅在了一起,进入近身肉搏的状态。这本是醉鸡的拿手好戏,可是柿黄毛脚法凌厉,并不好对付。十几个回合后,柿黄毛突然来了个鹞子翻身,凌空跃起丈许,从醉鸡的正前方直扑下来,恰似飞鹰搏兔。醉鸡刚一抬眼,只觉得左眼钻心的疼,不由一声惨叫,左眼一团红珠进出!

台下看客一片哗然,刘有宝浑身筛糠般抖起来,吴老倌的旱烟袋也是抖个不停。此时,台上的醉鸡左眼已成了黑窟窿,右眼也被血水模糊,只有挨啄挨踢的份儿了。柿黄毛更是得势不饶人,趁机连连出击。醉鸡虽然死战不退,但毕竟难辨方向,渐渐地被逼到了台沿边,眼看就要跌下来,幸好一声锣响,中盘结束。吴老倌一个箭步飞身上台,将醉鸡紧紧揽在了怀中!

这边的毕德宝兴高采烈,折扇摇得呼呼直响。汤知府则摇头晃脑吟起了王勃《斗鸡赋》中的句子:“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安?”

看客们无不把同情的目光投向醉鸡。只见它头上血肉模糊,剧烈的疼痛使它浑身抖个不停。吴老倌眼中含泪,为醉鸡抹上止血的粉末,又用嘴对着它的右眼一阵猛吮,吸净已凝结的血块。刘有宝脑子一片空白,身子发软,没等他回过神来,台上又“哐”地响起了催命锣声!刘

有宝一咬牙,摸出一块碎银,叫王小三买条白手巾来。他觉得今天是输定了,但总不能把醉鸡的命再赔上,这可是崔家两代人的心血啊!

再次上台,柿黄毛专找醉鸡的“盲区”进攻,很快又将醉鸡逼到了台边。突然,无路可退的醉鸡箭一般地冲向对手,柿黄毛猝不及防,背上结结实实挨了一腿,一屁股跌倒在地,好大一会儿才挣扎着立起身,可是,它的一只翅膀已经耷拉下来。站立起来的柿黄毛恼羞成怒,一声低啼,对醉鸡发起了猛攻,几十个回合后,它故伎重演,半空中一个高飞而下,又啄中了醉鸡的右眼。惊呼声中,醉鸡双目全瞎!

输了,彻底输了!刘有宝心中哀叹,刚要把手中的白手巾朝台上甩去,却被一双大手紧紧攥住,抬眼一看,不是别人,竟然是崔老八!原来,崔老八接信后,一直对醉鸡牵挂在怀,得知今年佛光寺庙会醉鸡出斗,便跋山涉水赶过来悄悄观战。崔老八

夺下白手巾,红着眼道:“醉鸡姓崔,只有我说了算。从来就没有自甘认输的火眼金睛,我宁可醉鸡斗死在台上!”

台上的柿黄毛欺负醉鸡双目已瞎,退后几步,一个高飞,在半空中猛扫一腿就要出杀招,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醉鸡也一个高飞,迎着风声出腿就扫。犹如两团乌云相撞,只听“嗵”一声闷响,两只鸡双双落地。令人惊异的是,醉鸡身子摇晃了几下,终于站稳了;而柿黄毛却一头栽倒在地,当场晕了过去!形势又一次逆转,醉鸡循着柿黄毛的哀鸣,不急不忙地一腿又一腿抽打在它的头上……

柿黄毛终于瘫成了一堆肉泥。醉鸡高昂起头,空洞洞的眼窝直对苍天,发出一声高亢的啼鸣,然后便如雕像一般,一动不动地立在了斗鸡台正中!

7.大彻大悟

铜锣声终于响了。刘有宝跌跌撞撞扑上台去,将醉鸡抱在怀里,方才发现,醉鸡已经僵硬了!

刘有宝抱着醉鸡下了台,双目流泪,对崔老八道:“老哥,对不住了,火限金睛这一品系绝了……”崔老八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喃喃道:“怪不得你们,全怪我有眼无珠!而且,我还要感谢你们,尤其是刘公子,是你们成就了醉鸡‘斗鸡王的名声……”说罢,拱了拱手,抱起醉鸡踉跄而去。

此时,台下已经大乱,而那个原本稳坐钓鱼台的汤知府不知为何勃然大怒,一把摔碎茶壶,手指着瘫倒在地的毕德宝,破口大骂:“你个混账东西,你、你不是打包票说柿黄毛能赢吗?怎么反将金凤宝楼输了呢?”毕德宝哭丧着脸辩解道:“汤大人,本来一切都胜券在握,没想到那醉鸡太神勇了,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斗鸡王啊……”

“住口,你这该死的囚徒!”汤知府骂罢,又喝令衙役,“速将这囚徒拿下,给我往死里打!”众衙役领命,如狼似虎地把毕德宝掀翻在地,红白棍上下翻飞,打得毕德宝杀猪般嚎叫起来。汤知府一屁股瘫在太师椅上,喃喃自语道:“我的金凤宝楼,金凤宝楼啊……”大家这才明白:原来金凤宝楼的真正掌柜,居然是这个现任知府汤怀高!

吴老倌一直冷眼旁观,这时他对刘有宝一番耳语,刘有宝点了点头,推开众人,径直来到汤知府面前,冷冷说道:“汤大人,看来是你想赢刘某的黄马褂了?”汤知府连忙站起来,结结巴巴地拱手道:“刘公子,岂敢岂敢……”

“那么,你为何要杖毙毕德宝呢?”

汤知府支吾道:“他、他本不姓毕,姓吕,叫吕一丁,四年前在海州犯了盗窃案,朝廷下了海捕文书。本官三年前侥幸将他捕获归案……不,不,是本官今日认出了他!”

吴老倌手持旱烟袋,走过来说:“我看吕一丁不过同小老儿一样,也是个鸡倌而已。汤大人要杖毙他,恐怕是因为他输掉了这场斗鸡吧!”汤知府一时语塞了。吴老倌转头又对刘有宝道:“刘公子,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知您今日是否舍得……”

不待吴老倌说完,刘有宝“啪”地将那张刚赢到手的金凤宝楼契据甩在八仙桌上:“汤大人,本公子情愿用这张契据赎回毕德宝一命,如何?”汤知府顿时限里放光,但他假装沉吟了一会儿,才说:“这、这倒也使得。”说罢,胳膊一伸,将契据紧紧抓在手中。

毕德宝,不,是吕一丁绝处逢生,眼含泪花,。站起身来,一咬牙指着汤知府道:“姓汤的,我是个朝廷通缉的逃犯,三年前被你捉进牢中。你听说我是‘北吕吕书民之子,也有一身驯斗鸡的绝技,便强迫我与你合作,用斗鸡谋夺刘公子的三宝。为了活命,我只好答应你。还有,你早买通了黄之光到刘府做眼线,让他引刘公子上套,并暗中通风报信……”

刘有宝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自己每回斗鸡都在对方的算计之中!刘有宝忙扭头找寻黄之光,发现他早已脚底板抹油溜了。此时的汤知府被人揭了老底,脸都涨成了酱紫色,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下,他灰溜溜地钻进大轿,狼狈而去。

吕一丁对着刘有宝和吴老倌,各磕了两个头,双泪长流道:“二位以德报怨,让小人羞愧难当,还有何面目苟活世上?”说罢,便向斗鸡台石基撞去。吴老倌连忙一把拦住他,语重心长地说:“吕后生,你既有自尽之举,必有悔改之心。再说刘公子赎了你的性命,此身已非你可支配;而那姓汤的虽放过你一时,早晚还要再来找麻烦。依小老儿看来,也只有刘公子的黄马褂能遮护住你。如今,刘府恰好少一个鸡倌,你的本领不下于我,不知你意下如何?”

一听这话,刘有宝惊慌叫道:“吴前辈,你……”吴老倌捋须一笑:“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今日刘家三宝完璧妇赵,就是你我分手之时!”刘有宝颤声问道:“这、这话怎讲?”

“你还记得老管家刘老忠吗?”吴老倌脸色凝重起来,“两年前,他不忍刘家败在你手上,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我,苦苦哀求我拉你一把,保住刘家三宝。小老儿向来不入富贵之门,一口拒绝了他,不成想第二天他竞吊死在我家门前,以死相求!如此忠义之人,不由得小老儿不答应啊……”刘有宝听了,呆愣住了,两道长泪簌簌而下。

“刘公子,小老儿再送你两句话:斗鸡可养可斗,不过是个闲情逸致而已,万万不可再赌,否则必坠无底深渊!”说罢,吴老倌收起旱烟袋,拱手而去。

刘有宝方才如梦初醒,突然面朝南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悲怆地喊道:“老忠叔,我再也不赌了……”

分类:中篇故事 作者:王永坤 期刊:《故事会》2009年22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