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0年24期 > 〖传闻逸事〗将军吃蟹

〖传闻逸事〗将军吃蟹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12-04 15:24:42

少爷落难

末,吴江阳澄湖边住着一位吴老汉。有一日,他在湖里掏得几条泥鳅,捉得几只螃蟹,欢天喜地地拿回家,煮成一锅,在屋外院子里摆上了桌,自斟自饮,甚是快活。

那螃蟹没什么肉,吴老汉人老齿钝,只撬开蟹盖,胡乱吃了两口蟹膏便罢。正暗自感怀呢,忽然听见有个声音叫道:“暴殄天物!唉,螃蟹不是这么吃的!”

吳老汉一惊,四处环顾,却不见人影,于是问道:“是谁?”

过了一会儿,从一边的瓜棚下钻出来一个年轻男子,走过来说道:“老伯莫慌,我不是坏人。”这人看起来二十出头,穿着十分华丽的衣裳,却满是泥尘污垢,下面还打着赤脚。脸色憔悴,显得十分狼狈。

年轻人来到桌前,连连道歉。原来他早藏在瓜棚中,眼见吴老汉在吃蟹,全然没有一点章法,忍不住叫出声来。

当时慈禧太后西逃,八国联军杀进城,北京城乱成了一锅粥。吴老汉见他文质彬彬,细皮嫩肉,估计八成是个逃难的富家少爷。

吴老汉原是北方人,入伍多年,在一次作战时伤了腿,解甲归田。只因家中无亲无故,索性到处漂泊,最近才在阳澄湖边住下。想到国家命运堪忧,吴老汉也不禁微微叹息一声,问道:“你说螃蟹不是这么吃的,那该怎么吃?”

年轻人盯着盆里剩下的两只螃蟹,脸上满是惋惜,轻轻叹道:“哎呀,这是正宗的阳澄湖蟹,且是雄蟹。所谓九雌十雄,眼下正是十月,雄蟹膏多肉肥,老伯却如此草率,未免……未免有些糟蹋了。”

吴老汉哈哈一笑:“你要是喜欢吃,就拿去吃吧!”

年轻人大喜,连声道谢,拿起了螃蟹,却没有立刻吃,咽着口水说:“倘若方便,还请老伯给碗饭吃。”

吴老汉笑着答应了,当即淘米烧饭。年轻人显是饿极了,连吃了三大碗饭,这才放下筷子。吴老汉见他不动螃蟹,便问他为何不吃。

年轻人说:“我要留着晚上再吃。”说罢居然把螃蟹放进怀里藏着,接着,扑通朝吴老汉双膝跪倒,求道,“老伯救我一命啊!”

吴老汉见惯了风雨,不慌不忙,叫年轻人起来坐下,淡淡地说:“你先告诉我,你什么来历?要是有一点隐瞒,就请你立刻走人。”

年轻人犹豫了片刻,眼中掉下泪来,举袖一抹,便说了出来。原来他住在苏州,姓沈,老父在天津做官,是个将军,在抵抗八国联军中战死。没想到朝廷追究,老父竞做了替罪羊,累及家人,满门被斩。幸好他当时正与朋友在湖中游玩,听到风声,这才捡得一条小命,一路辗转流落到此。

听到这里,吴老汉不禁又是一声长叹,所幸他无牵无挂,也不怕担当什么罪名,就对年轻人说:“沈少爷,既然这样,你就在老汉家暂且委屈一下吧。我这里没有外人来,只要你不露面,不会有人知晓。”

沈少爷感激不已,又说他老父在朝廷还有一位至交,是李鸿章的门生,待事件平息后,当会尽力为他斡旋。倘若他沈家能重见天日,一定会重谢吴老汉。吴老汉只哈哈一笑,自然不把此话放在心上。

东山再起

第二日,吴老汉起床后,见沈少爷在房中睡得正香。他走到院子里一看,昨晚那两只螃蟹还完整无缺地摆在桌上。他心下奇怪:这人见我吃螃蟹,连呼糟蹋,送给他吃,他却偏不吃。

正想着,吴老汉随手拿起一只螃蟹,却感觉不对劲,螃蟹轻得出奇。一怔之间,蟹掉在桌上,散成了几块。吴老汉拿起另一只,也是如此。他凑近仔细一瞧,才发现螃蟹分明已经被人吃过了,只剩一个空壳,里面的肉都不见了。

吴老汉怔了怔,心道:这少爷的牙二齿倒是厉害,怎么能把肉吃得这么干净,壳却一点也不破损?

自此以后,那沈少爷就住在吴老汉家里,几乎不出门,只是偶尔会跟吴老汉去湖里打鱼。倘若捉得螃蟹,他就会兴高采烈地央求吴老汉去打黄酒,但他总不愿当着吴老汉的面吃蟹,等吴老汉睡着,这才悄悄地起身蒸螃蟹。吴老汉早上醒来,常会发现桌上摆着整整齐齐的螃蟹壳。吴老汉晓得他有些古怪不愿示人,就也没怎么在意。

过了几个月,有一日吴老汉从湖中返回,却不见沈少爷。等到中午,突然响起一阵马蹄声,只见沈少爷欣喜若狂地骑马回来了。原来他冒险进了一趟城,打探到了自家的好消息,并且还见到了寻找自己的家人。

沈少爷跳下马,欢天喜地地说:“我沈家终于重见天日了!我这就马上回苏州去,特地回来跟您辞别。”说罢,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巧的盒子,感激地说,“吴老伯,多谢您的收留救命之恩。我出逃时身边只带着这件东西,现在送给您,聊表心意!”

吴老汉只推辞了两句,沈少爷就把盒子往他怀里一塞,然后飞身上马,匆匆走了。

吴老汉把盒子放到桌上一看,上面精雕细刻,光是这个盒子就价值不菲。打开盒子,只见里面装着几件小东西。拿起来看,竞都是白银做的,有小圆锤、小方桌、小斧子、小叉子、小剪刀、小镊子、小钎予和小匙,总共八件,做得小巧玲珑,十分精美。

吴老汉看了半天,也弄不明白这些小物件是用来干什么的,心想或许是有钱人家打制出来给小孩玩的吧?便把盒子藏好,也不再理会。

一晃过了月余,那沈少爷又特地派人送来阿两黄金,还传话说以后会亲自来拜谢他。吴老汉向来人打听,说是那沈少爷已世袭了老父的爵位,做了将军。

眨眼间过了几年,沈少爷却再也没来过。

吃蟹门道

这一年的中秋过后,有一日吴老汉自城中返回,在路上遇到一队士兵,当中还有几个身着便服的青年男子骑在马上。

吴老汉避到一旁让士兵通过,不料·个骑马的男子惊喜地叫道:“吴老伯,还认得我吗?”

吴老汉向他看去,一眼就认出来正是沈少爷。沈少爷跳下马,说他和几位朋友外出参加一个诗会,回程时正打算到他家去当面拜谢呢。吴老汉连说不必不必。

沈少爷面带愧色,连呼惭愧:“我自回苏州后,事务繁多,一直未能来见老伯。救命之恩,焉能不报?”说罢,趴在地上,给吴老汉磕了几个头。

这时,马上的一位朋友忽然摇头晃脑地说道:“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沈兄,咱们不如现在就到阳澄湖,品蟹赏菊,加上您将军报恩,今日之事,当属美谈呀!”

此话一出,沈少爷和其他几位朋友一齐抚掌大喜:“妙哉!妙哉!”

当下,也不管吴老汉乐不乐意,一行人拥着他到了湖边。早有手下人找来一艘大船,在船上摆下酒席。沈少爷笑吟吟地拉着吴老汉登船,在桌子旁坐下,忽然想起一事,叫道:“差点忘了。吃蟹如何少得了它?”于是吩咐一个手下赶回苏州去取东西,叮嘱道,“你只需跟夫人讲,我要和五位朋友吃蟹,便行了。记住,要快!”

坐下没多久,又来了几位青楼女子,在众人面前或弹或唱。沈少爷与几位朋友一边吃着蜜饯,一边猜谜赋诗,饮酒嬉闹,笑声不绝。吴老汉活了大半辈子,大风大浪虽见得多,却哪有机会置身此情此景?只感觉浑身不自在,如坐针毡。

过了一个时辰,有人将蒸好的螃蟹端上来,众人皆大喜:“妙极!今年阳澄湖第一只螃蟹,却叫我们吃了!”正好,此时赶回苏州取东西的人回来了,在每人面前摆丁·套小物件。吴老汉一瞧,原来沈少爷命人专程取来的东西,正和他送给自己的那八件小玩意儿一模一样。

沈少爷说道:“吴老伯,我在你家躲藏的时候,身上只有这一套蟹八件值点钱,即便是饿着肚子,也舍不得将它换钱,因此从不敢在你眼前硅露。现在看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得罪,得罪!”

吴老汉恍然大悟,原来这八件小玩意儿竟是用来吃蟹的。沈少爷挑了一只螃蟹,微笑道:“吴老伯,我送你的蟹八件还好用吗?”

吴老汉红着脸说:“我不会用。”

“不要紧。”沈少爷轻声细语地说,“我教你。蟹要这样吃才好!”说罢,将蟹放在那张小银桌上,拿起小剪,逐一剪去两只大蟹和八只蟹脚,再将小圆锤对着蟹壳轻轻敲打一圈,接着拿起小斧,劈开背壳与肚脐……

沈少爷表情专注,动作娴熟,慢条斯理地拿起一个个小物件,轮番用在那只螃蟹身上,或剔或夹或叉或敲,最后那些金黄油亮的蟹黄和雪白鲜嫩的蟹肉,竞被他完完整整地取了出来。吴老汉只看得两眼发直,他从没见过有人吃东西吃得如此耐心细致。粗略一估,沈少爷弄好这只蟹,至少用了大半炷香的时间。

吴老汉目瞪口呆之下,又不禁有些不屑,心说这哪有一点将军的样子?倒像个在闺房中绣花的女人。这样的人如何带兵打仗呀?

沈少爷脸上露出得意之色,用小汤匙舀了些蘸料进去,端起蟹壳,含笑对吴老汉说道:“蟹要这样吃,才会吃出神仙般的快乐!”说罢,递过来给吴老汉。

吴老汉推辞不得,只得接了。待他吃完,沈少爷又饶有兴趣地拼着蟹壳,不一会儿,居然拼回了一只完整的蟹,摆在一旁。

其他几位朋友,也是如此。然后众人互相评比,略输一筹的,便罚酒三杯,作诗一首。

吴老汉心想,他们这一番作乐,恐怕要到天亮才肯罢休。他无论如何坐不住了,便起身告辞。回到岸边,他回头望了一眼,船上正好点上了灯笼。他心中忽然一阵悲怆,如今朝廷只养着这帮人,文不能治国,武无力安邦,看来大清国气数已尽啦!

分类:传闻逸事 作者:刘 辉 期刊:《故事会》2010年24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