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0年24期 > 〖中篇故事〗舞呀么舞天狮

〖中篇故事〗舞呀么舞天狮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12-04 15:39:28

1.你把狮头让出来

位于长江北岸的巴河镇姜家嘴村,有个老汉叫姚国友,是个舞天狮的好手。这年腊月二十四晚上,姚老汉正和老伴在家忙活,突然,他家的大门被推开了,两个和他年龄相仿的老人,裹着一阵寒风闯了进来。

姚国友回头一看,一个是隔壁望江村的刘老二,另一个是金盆村的左水荒。姚老汉忙放下手中的活儿,笑呵呵地说:“贵客!贵客!是什么风把你们二位吹来了?”

两人抖了抖满身的雪花,各自从棉袍里掏出一只嘎嘎直叫的大白鹅,然后一齐冲着姚国友拱了拱手,说:“狮头!给你拜早年来了!”

姚国友一听他们的称呼,又看了一眼地上的两只白鹅,心里立刻明白了几分。送大白鹅,是巴河一带的古礼。别看大白鹅不值仨瓜俩枣钱,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讲的就是一个意蕴,不是德高望重的,送礼的人不会送,受礼的人还不敢收呢!

姚国友赶紧把他们请到上座,说:“我怎么受得起这么大的礼?”两人嘿嘿笑着说:“应该的!应该的!早就应该来给狮头请安了!”

姚国友冲着正在灶房里忙活的老伴姜桂英,喊道:“老婆子!赶快给我们哥儿仨上三盘六碟九碗大菜,烫一壶热酒,我要和两位老弟好好喝一杯。”

不一会儿,姜桂英就把一桌酒菜搬上了桌。三个老伙计一边扯着闲话,一边推杯换盏起来。酒至半酣,刘老二和左水荒互看了一眼,然后端着酒杯,站了起来。刘老二说:“姚哥,我和水荒今日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们想请你这个狮头出山!”

左水荒也忙说:“狮头,今年这风调雨顺的,国家的政策又好,我们的‘天狮是不是该闹一闹?”

说起这个“天狮”,那可是巴河地区独有的传统文化。在大江南北玩狮子,基本上都是两个人一前一后,穿着狮衣,举着狮头,随着锣鼓节奏,在地上扑腾打滚,巴河人把这样的狮子称为‘地狮。

而巴河的天狮,是用韧性极好的楠竹篾片,扎成长六尺六寸的狮身,裹上杏黄绸缎狮衣,粘上五彩锡纸,披上金丝银线,而四条腿就是四根手臂粗的竹竿。这天狮由一名身手敏捷的壮汉,把前面两条腿攥在手中,把后面两条腿拴在肩上,然后耸肩提臀,将狮子在空中舞得上下翻飞,眼花缭乱。到了晚上,狮头、狮身、狮尾的篾笼里还要点上三支红烛,照得狮子灯火通明,舞起来流光溢彩,宛如九霄的天狮腾云驾雾而来,煞是好看,所以称之为“天狮”。这个习俗由来已久,每到正月十五,乡亲们纷纷赶到镇上,把几条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百十头天狮沿街舞动,就连对江的燕矶百姓也赶过来观看,那场面蔚为壮观。

此时,姚国友一听舞天狮,顿时停下了酒杯,吃惊地看着两人说:“你们想舞天狮?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老胳膊老腿儿的,舞得动吗?”

刘老二听他这么说,脸上有点挂不住了,面红脖子粗地说:“狮头说哪里话?我们年纪是大了点,但这些年的功夫可没搁下,不信你瞧瞧!”说着,他起身离席,拿起一條长板凳,当成天狮,就地来了一个“睡狮抬头”、“雄狮哮天”的架势。

姚国友见他身手不减当年,心里暗暗喝了一声彩,但还是不动声色地端起酒杯,美美地喝了一口,哈哈笑道:“老二兄弟还是老当益壮啊!唉!可我这身子骨是一年不如一年,别说舞天狮,就是扛捆稻草也要喘口气,我是舞不动了。再说,这么多年没动过,扎天狮的手艺,怕也是丢到爪哇国去了。”

刘老二和左水荒没想到,过去一听舞天狮就浑身有劲的姚国友竟然拒绝了,两人不禁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左水荒才讪笑着说:“姚大哥,俗话说得好,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既然这样,你总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那你就把狮头让出来吧!”

姚国友听了,没好气地说:“不就是个狮头吗?无职无权的虚名,吃力不讨好,我也不想占这茅坑了,你们谁想当就当去吧,我没意见。”说着,他走进里屋,拿出一杆磨得光溜溜、顶上有个红彤彤木雕绣球的木杖,重重地往地上一杵,冷冷地说,“你们谁要,就拿去!”

听到这里,一旁的姜桂英再也忍不住了,她把手中的酒壶往桌上一放,气呼呼地瞪了老伴一眼,说:“你这是干什么?你说不当就不当,你当初是怎么答应我爹的?”说罢,她转身过去,抓起堂屋边那两只大白鹅,摔在左水荒和刘老二脚边,冷笑道,“原来两位今天来,是夜猫子进宅——没安好心啦,就凭你们那两把刷子,也想当狮头?”

2.活人莫让尿憋死

姜桂英为啥上火,说出这话呢?原来在巴河镇,数三家天狮舞得最精彩:一是姜家嘴的姜家班,二是望江村的刘家班,三是金盆村的左家班。而三套班子中;自古以来又以姜家嘴的天狮扎工最为考究,舞狮的功夫最为精湛,因此各村的天狮班公推姜家班为首。姜桂英的父亲就是上一代的狮头。当年,姜父见姚国友为人机灵,狮子舞得好,就把他招赞当了上门女婿,将扎天狮的手艺倾囊相授,临死前,他亲手把象征狮头权柄的木杖传给了姚国友。

姜桂英的话噎得刘老二和左水荒直翻白眼。刘老二心急气躁地说:“桂英嫂子,不是我们想争这个狮头,还不是国友大哥在其位不谋其政嘛?”

左水荒也接过话茬,说:“是啊!我们巴河的天狮代代相传,传到我们这一代,没有上千年,怕也有好几百年,我们这些老家伙,再不玩一玩,传给下一辈,难道要把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带到棺材里去?”

姚国友见老伴发火了,连忙赔着笑脸说:“桂英,你听我说,爹临终交代的话,我咋能忘呢?”说着,他又盯着两位老友长叹一声说,“不是我撂挑子,我做梦都想带着大家好好玩一回,一可如今不比当年,这天狮弄起来,得花大钱呀!这钱从哪里来?”

姚国友说的的确是实情。这天狮做工讲究,要扎百八十头狮子,至少要个万儿八千的,而且按祖辈传下来的规矩,每年正月十五天狮舞过一回,到正月十八,就要将它扛到狮王庙前,当众焚化,说是送高贵的天狮回天,来年要想再玩,得重新扎制。在过去,这钱都是由乡绅富户出资。如今,虽然村民的日子好过了,有钱的大户也不少,但让他们出钱舞天狮,门儿都没有!

刘老二和左水荒听姚国友这么一说,就相视一笑。左水荒笑哈哈地说:“狮头,钱的事儿就不劳你老哥操心,现在不是讲市场经济吗?我与老二都商量好了,镇上有几百家单位商家,我们的天狮队在他们门口耍‘耍收他们百儿八十的赞助费,说得过去,说不定我们还有赚呢!”

“这可不行!”姚国友一听,脸上陡然变色,说,“亏你们说得出口,祖宗留下的规矩还要不要?玩天狮怎么能向乡亲们收钱呢?你们把天狮当成什么了,沿街乞讨的狗?”

两人听了,脸上顿时青筋暴出,血泼一般。刘老二性子急,脸红脖子粗地嚷起来:“你算哪门子的狮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让这天狮就在我们几个老不死的手中完蛋?”

一旁的姜桂英见老哥儿仨,像三

只好斗的老公鸡,耸着毛,气呼呼地大眼瞪小眼,当即上前给他们倒酒打圆场:“不就是钱嘛?活人咋能让尿给憋死?你们三个合计合计,到底要多少钱?”

左水荒扳着手指头算了算,说:“我们三家班子每家出三九二十七人,得扎九九八十一头天狮,紧打紧算也得要一万八千!”

姜桂英听了,转身看着姚国友,笑眯眯地说:“老头子,不就是一万八千块钱吗?这几年,我们老两口勤扒苦做,再加上儿女们孝敬的,我手头上有点钱,你是狮头,我们家出一万!”说着,她看着刘老二和左水荒,试探着问,“要不,剩下的你们两个班主一人摊一点?”

刘老二和左水荒一听,咬了咬牙,当即表态道:“行!既然狮头大哥出了大头,我们哥儿俩就一人出四千。”

姚国友听了,脸上顿时笑逐颜开,猛一拍桌子,说:“好!就这么定了!时间紧迫,我们马上开始分头准备……”

3.大火烧了狮王庙

第二天一大早,三家各自带了人马到狮王庙集合。姚国友带了十几个弟子踏着积雪,上山砍竹子,准备扎天狮。刘老二开着自家农用三卡,载着几个有经验的人,上县城买绸布锡纸、金丝银线。剩下的则跟着左水荒,挨家挨户地将各家的长板凳收集到狮王庙前的空场上,以备练习之用。

且说姚国友带着大家,来到白雪皑皑的后山,这儿是一大片参差不齐、粗壮不一的楠竹林。他的儿子姚志刚带着伙伴们,扑进竹林里,举起斧子准备开砍。

姚国友一见,忙上前拦住他们,笑呵呵地问:“志刚,你们说说,我们扎天狮,砍什么样的竹子最好?”

姚志刚指着面前一棵笔直的竹子,说:“当然是这样又粗又大的。”

姚国友摇了摇头,大步上前,来到一棵瘦竹面前,只见这棵瘦竹的枝头被积雪压得弯成一张弓,但仍然没有折断。姚国友举起斧头,应声砍断,然后回过头说:“错!扎天狮的竹子,每年都要等到降雪的日子来砍,要的就是这样的竹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姚志刚和伙伴们开始一听,疑惑不解,接着便豁然开朗。姚志刚说:“爸,我明白了,大竹子虽然刚劲,但容易折断,而这种竹子虽然瘦弱,但风吹不折,雪压不断,最有韧性。”

姚国友欣慰地点点头,大手一挥,说:“现在就开始砍吧。”

只半晌工夫,他们就将百十根精选的竹子,扛到了山下的狮王庙前。这时,刘老二已经将缝制狮衣的材料买了回来。姚国友马不停蹄地挑了几个会篾工的好手,与他一起劈竹削篾,赶制天狮。

刘老二和左水荒也没闲着。两人将几十个年轻人组织在狮王庙门前的空场上,将四条腿的长凳当成天狮,挨个儿手把手地传授着舞狮动作。这帮年轻人手脚灵活,没几日就能把一条板凳舞得风生水起,煞有介事。他们一边舞着,一边就拿两位老汉打趣道:“过去听你们说舞天狮有多难,这个,简单着呢!”

刘老二听了,朝左水荒一使眼色,返身走进庙里,抱出一堆蜡烛,笑哈哈地说:“你们将这些蜡烛点燃,每条板凳上插三根,再耍耍试试。”

結果,这帮年轻人再次舞凳时,那蜡烛不是掉下来,就是被扬起的风吹灭,还有的被泼下来的滚烫蜡油烫得哇哇大叫。左水荒这才笑道:“我们巴河天狮,到了晚上,里面可是要点上蜡烛的。这天狮外面是纸糊的,以你们现在的把式,还没舞三下,就会把蜡烛打翻,搞不好就把天狮烧着了。你们还差得远呢!”

刘老二也接过话茬说:“你们什么时候能练得烛不倒,火不熄,蜡不流,那才叫八九不离十!”

转眼就过了年,到了正月初八。姚国友扎制的八十一只五彩斑斓的天狮,栩栩如生,摆满了狮王庙的大殿。八十一个壮小伙子,经过十几天的演练,把一条插着蜡烛的板凳,也舞得虎虎生凤。

这天一大早,姚国友他们三个老汉打开狮王庙的大门,爬到庙堂的阁楼上,把放置在这里几十年没动过的锣鼓响器搬下来。三个老汉看着小伙子们在锣鼓家伙的伴奏下,真刀真枪地把天狮舞弄了半晌,直到一个个舞得像模像样。得心应手,这才罢休。

到了中午,好不容易落得空闲的姚国友回到家里,刚端上饭碗,就听见村头有人震天动地大喊一声:“快来人啊,狮王庙失火了!”

姚国友一听,惊得丢下碗筷,撒腿奔到村口,只见狮王庙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他心里叫苦不迭:完了,这下全完了!八成是有人到庙里烧香,结果遗下了火星,引燃了这场大火。

4.吃了一个闭门羹

尽管狮王庙前有个水塘,可等大伙儿赶来将大火扑灭时,大殿已经被烧掉了一半。大伙儿往放置天狮的殿角一看,彻底傻眼了,近百只天狮几乎全烧成了灰烬。

刘老二一屁股坐到地上,面如死灰地说:“完了完了!我们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到头来,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左水荒看着姚国友,哭丧着脸说:“狮头,你说现在该咋办?巴河镇的乡亲都知道我们要玩天狮,都眼巴那蜡烛不是掉下来,就是被扬起的风吹灭,还有的被泼下来的滚烫蜡油烫得哇哇大叫。左水荒这才笑道:“我们巴河天狮,到了晚上,里面可是要点上蜡烛的。这天狮外面是纸糊的,以你们现在的把式,还没舞三下,就会把蜡烛打翻,搞不好就把天狮烧着了。你们还差得远呢!”

刘老二也接过话茬说:“你们什么时候能练得烛不倒,火不熄,蜡不流,那才叫八九不离十!”

转眼就过了年,到了正月初八。姚国友扎制的八十一只五彩斑斓的天狮,栩栩如生,摆满了狮王庙的大殿。八十一个壮小伙子,经过十几天的演练,把一条插着蜡烛的板凳,也舞得虎虎生风。

这天一大早,姚国友他们三个老汉打开狮王庙的大门,爬到庙堂的阁楼上,把放置在这里几十年没动过的锣鼓响器搬下来。三个老汉看着小伙子们在锣鼓家伙的伴奏下,真刀真枪地把天狮舞弄了半晌,直到一个个舞得像模像样,得心应手,这才罢休。

到了中午,好不容易落得空闲的姚国友回到家里,刚端上饭碗,就听见村头有人震天动地大喊一声:“快来人啊,狮王庙失火了!”

姚国友一听,惊得丢下碗筷,撒腿奔到村口,只见狮王庙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他心里叫苦不迭:完了,这下全完了!八成是有人到庙里烧香,结果遗下了火星,引燃了这场大火。

4.吃了一个闭门羹

尽管狮王庙前有个水塘,可等大伙儿赶来将大火扑灭时,大殿已经被烧掉了一半。大伙儿往放置天狮的殿角一看,彻底傻眼了,近百只天狮几乎全烧成了灰烬。

刘老二一屁股坐到地上,面如死灰地说:“完了完了!我们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到头来,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左水荒看着姚国友,哭丧着脸说:“狮头,你说现在该咋办?巴河镇的乡亲都知道我们要玩天狮,都眼巴巴地等着瞧呢!”

姚国友阴沉着脸,过了好一会儿,才咬着牙说:“水荒说得对,再怎么着,我们也不能失信于乡亲,现在离正月十五还有七天,大不了我们几个拆屋卖瓦,从头再

来!”

刘老二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不行!不行!我已经出了四千,家里人都跟我闹翻天了,现在要搞你们搞,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这时,姚国友的儿子姚志刚在一边撇着嘴说:“爸!我们三家已经拿了这么多钱了,现在别说没有钱,即使有钱,也不能再拿。这舞天狮是舞给全镇人看的,是群众娱乐,算得上是公益活动。既然是公益活动,政府得管,我们为什么不到镇上去找政府出点钱?”

左水荒听了,眼睛一亮,说:“志刚说得对,我看电视上不是说国家要加强那个啥文化保护,我们这舞天狮也传了几百年,在全中国就我们这儿独一份儿,应该算得上!”

刘老二也在一旁鼓动说:“是啊!政府不管谁管?你是狮头,要不,你现在就去找找干部?”其他在场的人也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支持。

听大伙们这么一说,姚国友心动了,他脸都顾不上洗,心急火燎地撒腿就往镇上跑。刚进镇政府的大门,就迎头碰上了镇文化站的郭站长。

郭站长一见姚国友满面烟熏火燎的样子,笑呵呵地打趣道:“老姚,你这是怎么了?爬媳妇家的烟囱了?”

姚国友尴尬地笑了笑,说:“还不是为了舞天狮闹的!”

郭站长笑着说:“是啊,听说你组织了舞天狮,我正要去找你,这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天大的好事儿,我正寻思着找你商量,把这舞天狮向上面报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姚国友赶紧说道:“那好!这不,我正有事儿找你帮忙呢l”说着,他把郭站长拉到一边,把他们的天狮被火烧了,想找政府帮忙的事儿,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

郭站长一听,当即一拍胸脯说:“没问题!你们不向群众收一分钱,组织群众文化娱乐活动,镇政府应该支持。今天镇里开团拜会,领导们刚喝完团年酒,我这就带你去找镇长!”

于是,两人径直来到了镇长的办公室前,隔着窗户一瞧,只见办公室里烟雾缭绕,镇长喝得脸红红的,正坐在宽大的沙发上,与镇里几个企业的老板聊得热火朝天。

镇长见有人站在窗外往里瞅,仔细一看,不由得眉头一皱,打开门,冷冷地说:“郭站长,你没看见我正忙吗?有什么事儿过几天再说!”

郭站长忙点着头说:“镇长,我知道您忙,可这事儿紧急,我就长话短说……”接着,他把姚国友他们舞天狮面临的困境,简单介绍了一下。

一旁的姚国友也赶紧赔着笑脸,接过话茬解释说:“镇长,我们本来没想麻烦镇里,只是现在,我们也实在是没辙,才……”

镇长不耐烦地看了姚国友一眼,没好气地打断他的话,不咸不淡地说:“你们舞天狮,是镇里叫你们干的吗?”

“不是!可是……”

“既然不是镇里叫你们搞的,镇里凭什么要给你们钱?”

郭站长赶忙说:“镇长。他们这不是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吗……”

“啥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他们舞天狮开场还拜天地、祭鬼神,纯粹就是个封建迷信活动。”说完,“砰”的一声就关上了门。

郭站长脸红脖子粗地看看姚国友,尴尬得不知说什么好。

姚国友是个生性耿直的人,他听镇长这么说,险顿时往下一沉,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就走,就连郭站长在后面不停地喊他,他也当作没听见,头也不回地愤愤而去。

回到狮王庙,大家一见姚国友的脸色,就知道事情办砸了。左水荒小心地试探着问:“咋了?镇里咋说?”

姚国友再也忍不住了,气得浑身打颤,铁青着脸,骂了一句脏话:“他女啪!镇长不给钱不说,他还说我们舞天狮是搞封建迷信活动!”

大家一听,就像炮子铺儿着了火,炸开了窝。刘老二愤愤不平地说:“他妈的,老子们出钱又出力,倒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啦!”

姚志刚和一帮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听了,更是嚷嚷着要跑去找镇长评理。姚国友一看,突然大喝一声:“干什么?你们给我回来!老子就不信,死了张屠夫,难道要吃带毛猪?”

5.东方不亮西方亮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两个陌生人从村道上,向狮王庙走了过来。走在前面的是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他走过来问:“请问,哪位是姚国友?”姚国友打量了一下对方,试探着问:“我就是,你们是……”

年轻人听了,赶紧上前握住他的手,高兴地说:“你就是姚大爷呀!久仰久仰!我们是对江燕矶县的,是专门来请天狮的……”他边说边转过身,指着身后一位中年人,介绍道,“这是我们燕矶县委宣传部的李部长。”

李部长走上前,握着姚国友的手,笑哈哈地说:“姚大爷,你们巴河的天狮,在我们燕矶县可谓是高山打鼓,声名远扬呀。这次听说你们要组织舞天狮,我就代表燕矾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专门前来请你们过去耍一耍。”

姚国友听了,心里微微一愣,一时也不知他们的真实用意,但他还是礼节性地把两人请进狮王庙里。经过交谈,姚国友总算明白了。

原来,对江的燕矶县正在申报国家级“群众文化示范大县”,上面有关部门要趁着春节期间下来考核调研,他们县准备的民间文化活动缺乏特色,怕难以通过。正好这时,他们听说对江的巴河正准备舞天狮,就把主意打到这里来了。

李部长坦诚地说:“情况就是这样,所以请你们正月十五过去。当然,我们会给报酬。”

姚国友听了,皱着眉头,默不作声。左水荒却赶紧插话问道:“你们能给多少?”

李部长笑道:“你们有多少头天狮,就过去多少头,多多益善。十五、十六、十七三天时间,吃喝住宿我們全包,每头狮子一天一百块,怎么样?”

刘老二一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拉倒吧!我们总共八十一头天狮,不说人工,光成本就花了两三万,划不来,不去!不去!”

李部长赶紧说:“那每头我再加五十!”刘老二依旧摇头说“不行!这天狮别说方圆百里,就是全中国,也只有我们巴河有!要去的话一口价,每头天狮,每天两百,少一分免谈!”

李部长爽快地说:“行!只要你们去,两百就两百!”

大家一听,一个个禁不住心动起来,这真叫东方不亮西方亮,本地政府把他们当成草,人家却把他们当成了宝!刚才还在为钱的事情发愁,这不,一眨眼,财神爷就找上门来了,而且除去成本,还能赚他个两三万,这样的好事儿,何乐而不为?

于是,在场的人都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姚国友。李部长也笑眯眯地看着他说:“姚大爷,我知道您老是当家的狮头,去不去,就等您一句话!”

看着姚国友还在犹豫,老伴姜桂英急忙一招手,把他叫了过去,附在他耳边,叽叽咕咕说了一通,姚国友紧锁的眉头慢慢地舒展开了。他走过来,长吁了一口气说:“既然大家都想去,那就去吧!”

左水荒见姚国友答应了,赶紧趁热打铁,说:“李部长,我们的狮头可是一言九鼎,你们也不能空口说白话,是不是应该先给点定金?”

李部长说:“没问题!我们是诚心诚意地来请你们,定金已经准备好

了。”说着,他向戴眼镜的年轻人一使眼色,年轻人赶紧打开皮包,掏出一叠钞票,递到姚国友面前,说:“姚大爷,这是两万,您收好,你们去后,钱一天一结,绝不拖欠!我们说话算数!”

姚国友把钱往口袋里一塞,端起面前的茶杯,大声说道:“好!一言为定,我知道你们是大忙人,也不留你们,送客!”说着,他就起身陪两人走出狮王庙,一直把两人送到了村口外的大路上。

姚国友回到狮王庙,笑呵呵地对着刘老二和左水荒说:“现在钱也有了,我回家一趟,洗把脸,换件衣服,你们俩陪我马上到县城里去。”然后回头叮嘱儿子姚志刚等一帮年轻人,“你们现在就上山砍竹子,从现在起,我们要加班加点,一定要在正月十五以前,把八十一头天狮重新扎起来,可不能把我们巴河天狮的脸面,丢到对江的燕矶去!”

6.巴河天狮有血性

一转眼,正月十五就到了。这天一大早,八十一头金光闪闪的天狮,由八十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举在头顶,列队站在狮王庙前。姚国友手持木杖,他左边是左水荒,右边是刘老二,捧着三牲,在狮王庙里摆了香案,拜完了天地,祭完狮王,就等他一声号令,天狮队就要向对江的燕矶出发了。

就在这时,只见镇文化站的郭站长满头大汗,急急忙忙向狮王庙奔来,他一边跑,一边高声大喊:“老姚,你们等等,我有天大的喜讯告诉你们!”

姚国友看着气喘吁吁的郭站长,说:“喜从何来?”

郭站长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一叠钞票,递到姚国友面前,说:“镇长答应支持你们,这是镇政府赞助你们的钱!”

姚国友一摆手,板着脸说:“迟了,我们已经收了燕矶县的定金!”

郭站长一听就急了,拦在姚国友面前,脸红脖子粗地说:“不行!你们不能到燕矶去!”

大家一听就来气了,七嘴八舌地回敖起来:“为啥不能?”“我们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你们管不着!”“不是说我们是封建迷信吗?早干吗去了?”

郭站长一看这架势,只好哭丧着脸说:“老姚,我实话告诉你,今天一大早,镇长接到上面的电话,说是一位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名叫林国柱的老首长,想来看我们巴河的天狮,他由上面的领导陪着,已经出发了。因此,镇长就给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拦住你们,不能到燕矶去。”

在场年纪大的人听了,心里微微一怔,这个叫林国柱的老首长,他们熟悉得很,他是南下的干部,当年就是他带着部队解放了巴河,又留在巴河工作了一段日子。后来,他调走了,官越当越大,一直升到北京城去了。

但姚国友依然冷笑着说:“郭站长,你也替我向镇长传个话儿,我们巴河的天狮不是一群狗,想用就唤过来,不想用就叱出去!”说完,他将手中的木杖往空中一举,庙前的两排火铳向天空“嗵”一阵响,姚国友走到狮队前面,舞动起木杖上的绣球,大吼一声“天狮开路”,就带着大家,浩浩荡荡地向村口走去。

在村口不远处,有个三岔路口,左边一条通向过江的码头,右边一条通向去镇里的公路。姚国友带着天狮队来到那儿,却径直向右边的一条路走去,后面的人一看,急忙喊道:“走错了!走错了!”没料想,左水荒和刘老二回过头来,大喝一声:“瞎嚷个啥?懂不懂规矩,狮头往哪里走,你们就跟着往哪里走。”

大家只好一头雾水地跟着姚国友来到了通往镇里的公路上。这时,只见一个车队从远处向这里驶来,姚国友定睛一看,立即示意狮队停下来,接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卷红绸,递给左水荒和刘老二,他们俩把红绸往两根竹竿上一挂,高高举起,只见上面贴着两行字:“热忱欢迎老首长回乡,巴河天狮向全镇人民拜年!”

大家一看,更加大惑不解,纷纷嚷嚷说:“怎么回事?不去燕矶了?”

姚国友回过头,一声吼:“我们的天狮不舞给巴河人看,还叫巴河天狮吗?”说着,一摇手中的木杖,锣鼓家伙立刻震天动地地响起,大家只好随着节奏狂舞起来。

这时,车队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由人搀扶着从中间的一辆车子上下来,他怔怔地看了半天,才步履蹒跚地走过来,拉着姚国友的手,唏嘘道:“你是国友?当年我离开这里的时候,你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想不到你都老了!”

姚国友嘿嘿笑着说:“老领导,欢迎您回来!”

老首长快人快语,突然面色一凛,问:“怎么回事儿?刚才在路上,我听说你们要到燕矶去,怎么又回来了?”

姚国友笑着说:“老领导,您听我说一说我们巴河天狮的来历,就知道我们为啥不去燕矶了。”

据说,在南宋时候,姜家嘴有一位叫姜狮臣的先祖,打小就喜欢玩狮子,当时玩的是地狮。后来,金人南下,占领了巴河,他就带领一帮玩狮子的弟兄,参加了岳王爷的岳家军。那一年岳王爷攻打巴河镇,从年里一直拖到年外,久攻不下。正月十五这一天,姜狮臣想起自己每年元宵去镇里玩狮子的情景,顿时计上心来。他吩咐手下的弟兄们,将过去的狮衣从家里找出来,在狮衣里塞上竹篾,用竹竿将狮子举了起来,然后敲起锣鼓,大摇大摆地向城门走去。守城金兵从来没见过狮子有这样的玩法儿,想看个稀奇,就打开了城门。姜狮臣进门后,一声号令,众兄弟将竹竿一抽,就变成了梭镖,把住了关隘,岳王爷的大军随后势如破竹地冲了进来。而姜狮臣在这次战斗中为国捐躯了。从此以后,巴河人为了纪念先祖,狮子就从地上升到了空中,变成了如今的天狮。

姚志刚听了父亲的一席话,不满地咕哝了一句:“我还是不明白,你说这些我从小就听滥的传说干啥?这与你不去燕矶有关系吗?你都收了人家的定金,看你咋收场!”

姚国友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说:“你个混球,咋还听不明白?我们的天狮是祭奠我们的先祖英灵的,不在巴河舞,跑到燕矶去干什么?实话告诉你,我送他们走的时候就把钱还给他们了,我压根儿就没想去!”

姚志刚疑惑地问:“那后来,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听儿子这么问,姚国友激动地瞅了老伴姜桂英一眼,说:“是你妈把我和她准备百年后事的棺材本儿,拿出来了!”

大家一听,恍然大悟,都十分感动,喧闹的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狮队中的一个小伙子问道:“姚大伯,你都自己掏了钱,咋还瞒着大伙儿,说要去燕矶呢?”

姚国友看了一旁的镇长一眼,哈哈大笑说:“我索性告诉你们吧,我早在年前就接到老首长的来信,知道他要来看天狮。我早料到镇里到时候要来求我们。我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让他们明白,我們巴河天狮是有血性有尊严的,不是招之则来、挥之即去的狗!今天,老首长即使不来,我们的天狮也不会离开巴河!”

姚国友的话掷地有声,喧闹的现场又一次安静下来。老首长的眼睛湿润了,他走向一直站在旁边的姜桂英,轻声说:“你是桂英吧?”说着,他回身看着远处的巴河镇,感慨万千地说,“这巴河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来看天狮吗?当年,我们解放军为了抢占巴河镇,打过长江去,就是桂英的父亲重演了祖宗的绝技,让我们扮成舞狮人,将枪支弹药藏在天狮里,把我们送进了巴河城。而他为了掩护我,英年早逝。这么多年,巴河的天狮一直让我魂牵梦萦!然而,这些年我也没能来老友的坟前祭奠一番,惭愧呀,我对不起老朋友!”

这时,站在一旁的镇长红着脸走上前,羞愧地对姚国友说:“姚大爷,对不起!没想到我们的天狮不仅舞起来好看,而且背后还有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你放心,我们镇委镇政府一定会好好保护这个流传了近千年的民俗活动,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

正月十八的凌晨,舞遍了巴河大街小巷的天狮队,终于回到了狮王庙前。姚国友点燃了一堆篝火,看着一只只天狮随着冲天的火光,冲天而去。左水荒长叹一声,说:“当年我们一起舞天狮的情景,就像昨天一样,这一眨眼,几十年就过去了,我是再也舞不动了!”

刘老二也叹了口气说;“今年我们算是遂愿了,以后该咋办?”

姚国友笑眯眯地说:“你们就放心吧,我们的天狮断不了,你看!”他们转头一看,只见他们三个人的儿子站在火堆旁,正商量着明年正月十五舞天狮的事儿。

三个老汉舒心地笑了。

分类:中篇故事 作者:王应良 期刊:《故事会》2010年24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