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3年1期 > 〖新传说〗送礼

〖新传说〗送礼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12-28 18:42:27

覃永妮是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因为多次被评上“道德标兵”,被市里的外国语小学破格调入。这几年,外国语小学出现了一股不良风气,校长想用覃永妮做一根“标杆”,重正风纪。不过,校委会的领导也在考虑:“这覃永妮到了城里,真的能抵御那些诱惑?”

覃永妮到校后,接任了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刚上任,她就发现一个不合理的现象—班上个子高大的邢冬,竟然坐在前面正中的位子,而个子矮小的陆双双则坐在末排。一开始,覃永妮以为邢冬视力不好,前任班主任特意这样安排的,可后来她发现,邢冬的视力很好,而陆双双的视力很差。于是,覃永妮就将陆双双和邢冬调了个座位。

这只是一次平常的调位,没想到,第二天,有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就找到了覃永妮的办公室。那个女人见了覃永妮,就说:“你是覃老师吗?我是邢冬的妈妈,我叫张晓慧。”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张晓慧说:“覃老师,我们家邢冬视力不太好,能不能把他调到以前的座位上?”

覃永妮为人直爽,说:“我看他视力很好,而且他个子高,坐在前面,容易遮住别人的视线。”

张晓慧笑道:“覃老师,你就帮个忙吧,‘金三银四这规矩我懂,我不会亏待你的。”

这时,上课铃响了,覃永妮没再细问,先去上课了。下课后,覃永妮就琢磨开了:张晓慧说的“金三银四”是什么意思?她在乡村当了那么多年教师,都没听过这个说法啊!于是她找到相熟的孙老师,问道:“刚才听一个学生家长说‘金三银四,是什么意思?”

孙老师笑道:“你这都不知道呀?”孙老师告诉覃永妮,教室里第三排和第四排是最好的位置,离黑板不远不近,听课容易集中注意力。有的老师会根据和家长的特殊关系来调整学生的座位。覃永妮听了,这才回味出张晓慧话里的意思。

覃永妮刚到城里来,老公和儿子都还在乡下,她就一个人租了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屋子。这天下班后,她去菜市场买了点菜,回到住处,刚想做饭,就听见敲门声。覃永妮打开门一看,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是张晓慧。张晓慧走进屋子看了看,说:“覃老师住得好简单呀!”

覃永妮感到很奇怪,对张晓慧说:“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

张晓慧说:“你放学后,我就跟在你后面,见你买菜、回家,我就跟着来了。”

覃永妮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跟踪,就说:“邢冬有什么事,我会打电话通知你,你跟踪我做什么?”

张晓慧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塞到覃永妮手里,笑道:“这点意思,请你笑纳。”覃永妮见了红包,脸顿时红了。

张晓慧继续说:“你不要嫌少,你说,别人买那个座位给了多少钱?我给两倍。”

覃永妮这才明白,张晓慧认定自己借调整座位的名义,对座位进行买卖。覃永妮仿佛受了侮辱似的,对张晓慧说:“请你……请你出去。”

张晓慧还要说什么,覃永妮把她轻轻推到门外,说:“我以教师的名义发誓,我对每名学生一视同仁。”说完就关上了门。

后来,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街上,覃永妮见到张晓慧,都躲得远远的。即使是家访,谈完学生的情况后,覃永妮也不管张晓慧安排了吃饭、唱歌还是红包,站起身便飞也似的跑了。张晓慧见覃永妮油盐不进,就给她起了个外号,称作“逃老师”。

不过,“逃老师”还是挺负责的,经过覃永妮半年的努力,班上的学习成绩有了普遍提高,家长们都松了口气。到了年底,张晓慧总算没有再给覃永妮送红包,覃永妮这才放下心来。可快过年的时候,覃永妮的手机出了“毛病”,短信提示她的手机被充了一千元话费,刚开始,她以为是丈夫充的,但接着,一条条充值短信接踵而至。覃永妮以为是通讯公司的系统出了问题,查询后却发现系统好好的,的确是有人给她的手机充了话费。经过仔细研究,覃永妮很快发现一个规律—每次充值后,总会有个家长给她发来一条祝贺新年快乐的短信。

覃永妮叫来第一个给她发短信的张晓慧,问一千元的话费是不是她充的。张晓慧见覃永妮识破了,便爽快地点头承认。覃永妮说:“我不是叮嘱过你们,不要送礼吗?”

张晓慧说:“覃老师,现在每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寄托着全家的希望。虽然你不收礼,可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我们不给老师送礼,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你不收礼,我们只好表示点心意,给你充点话费。”

覃永妮听了,哭笑不得。她是个勤俭的人,每年电话费加起来都不超过一千,可现在她的话费已经充值了三万多元钱,够她用到退休!

于是覃永妮找到通讯公司,要求退还充值费,但通讯公司告知,按规定不能退还。覃永妮咬咬牙,和丈夫商量了几天,把从牙缝里省出的存款取出三万多元,退给了每一个家长。家长们知道后都深感不安,觉得自己给覃永妮添了麻烦。一时,家长们都断了送礼的念头,覃永妮总算过了一段清静日子。

这天,邢冬回家,对张晓慧说:“妈,今天我们给覃老师送礼,覃老师收了,被我们腐败了一回。”

张晓慧大吃一惊,暗想:没想到这个“逃老师”也有今天。她忙问邢冬:“儿子,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邢冬说,覃老师得了咽喉炎,嗓子嘶哑了,但快期末考试了,她没有在家养病,每天哑着嗓子给大家上课、分析题目。班里同学商量了,每人出一元钱,买了份礼物送给覃老师。

张晓慧问:“是什么礼?”

邢冬说,他们买了蜂蜜、雪梨,炖好了放在保温瓶里,“上课时,覃老师一打开讲台上的保温瓶就哭了,她把雪梨全吃了。”

张晓慧听了,点了点头,仿佛明白了许多不可思议但又顺理成章的事情。

分类:新传说 作者:大刀红 期刊:《故事会》2013年1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