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3年20期 > 〖新传说〗第二个跳楼者

〖新传说〗第二个跳楼者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3-01-08 20:47:28

深夜来访

阳光中学地处中原,该校每年毕业的学生,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升入重点大学,其中,升入清华、北大的学生,竟占全省招生名额的一半以上。

有道是:树大招风。正因为该校的升学率连年攀升,因此每年来该校借读的学生便络绎不绝。所谓借读,就是指学生的户口不在该地,学生也不在该校参加高考,只是到该校学习,聆听该校高水平教师的课程和辅导。

借读生一多,学校的教学资源就跟不上,供需矛盾显得异常突出。可是找上门来的都是得罪不起的主。所以,每年开学前夕,阳光中学的龙校长都不敢回家。

这年秋季,龙校长见学校已正常开学,各项工作已步入正常化轨道,这才躲躲闪闪地回了家。刚到家,椅子还没坐热,就听到有人敲门。龙校长抬头看了看壁钟,时针已指向十二点。这么晚了,谁还来敲门?

龙校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了门,这时,他看见门口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从装束和肤色上看,两人像是农民工。只见两人手里各提着一个塑料袋,从袋口处,隐约可见袋内装着名贵烟酒。

“你们找谁?”龙校长问。

中年男子点头哈腰地说:“龙校长,我们找您有点事,能不能让我们进屋说?”

龙校长对来者的意图已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尽管心里反感,但出于礼貌,他还是把来者让进了屋。刚坐定,两人就做了自我介绍,男人自称叫刘顺,来自西北的农村。他们领着儿子小宝慕名前来借读。夫妻俩打算,就在阳光中学附近租间房子,边打工边照顾小宝上学。

讲完,刘顺哀求道:“龙校长,您看我们一家三口在贵县人生地不熟的,您就行行好,给个名额,让俺家小宝进贵校代培班借读吧。”

龙校长心里暗笑:我校的确办了六个代培班,但每班计划招收六十个学生,现在各班已坐了一百二十多人,不仅门边和墙角坐着学生,就连放在讲台上的那张课桌的两边,也坐着学生,哪里还有空余的地方?龙校长抱歉地说:“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代培班已没有多余的名额了,你们还是回去吧,或者到别的名校去看看。”

一听这话,夫妻俩的脸立马白了。相互对视了一下后,刘顺哆哆嗦嗦地从怀中掏出两沓钱,从钱的厚度和封条上看,应该是从银行取出不久尚未拆封的。只见他颤抖着手把钱放到桌子上,而后说:“龙校长,这是我们夫妻俩的全部收入,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请您务必收下。”

“快把钱收起来!”龙校长边说边把钱推了过去,“你把我看成什么样的人了?你应该听说,我最讨厌这种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不正之风……”

龙校长的话让夫妻俩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接腔。沉默了半天,夫妻俩突然同时给龙校长跪下:“龙校长,我们无权无势,不能给您办什么事,可我们实在想让儿子考上大学,成为人才,不再像我们这样没文化……”

不等夫妻俩说完,龙校长“嚯”地站了起来,怒气冲冲地说:“快起来!都什么年代了,还这样跪来跪去,成何体统?”

接下来,龙校长又给夫妻俩解释了半天,话语中充满了歉意和无奈。见实在没什么希望了,夫妻俩只好起身告辞。临走时,夫妻俩坚持要把所带礼品留下,龙校长坚决不要,一直追到楼下,硬是把礼品又还给两人。

次日上午,龙校长刚坐到办公桌旁,桌上的电话就响了。一接电话,龙校长顿感惊讶,原来电话是县公安局的杜局长打来的,杜局长要龙校长赶紧到县农行大厦去一趟,越快越好。

龙校长纳闷:此时让我到农行大厦干啥?还催得这么紧,难道出了什么大事?

楼顶救人

龙校长内心忐忑着来到农行大厦,他一眼就看见大厦四周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旁边还拉着警戒线,停着几辆警车。询问后才得知,原来有人要跳楼。

抬头望去,果然看见农行大厦的顶部边缘坐着一个中年男子,中年男子正跟一个前去解救他的民警谈话,双方相距不到两米。

这位农民工是谁?他为什么要跳楼?他跟我有什么关系?龙校长在心里不停地嘀咕。

杜局长见龙校长来了,马上上前跟他打招呼。“哎呀,龙校长,可把你盼来了,今天这事你不来,我们还真没法子呢。”

接着,杜局长告诉龙校长,要跳楼的那个农民工叫刘顺,他欲寻短见,不是为讨薪,而是为孩子上学。刘顺说,他的儿子小宝不是亲生的,小宝的生父生母是大学教师,在一次旅途中遭遇车祸。临死时,生父生母把小宝托付给刘顺,并叮嘱刘顺,一定要好好教育小宝。可小宝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无奈之下,他才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一心想让小宝到阳光中学借读,但这事没办成,于是他觉得愧对小宝,愧对小宝死去的生父生母。刘顺还说,他要见龙校长一面,要龙校长当面答应给他一个借读的名额,不然,他就……

听完杜局长叙述,龙校长皱起了眉:“杜局长,这事不好办呀,全校六个代培班已挤满了学生,实在坐不下,你让我咋满足他的要求?”

“那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跳楼呀。”杜局长指了指旁边簇拥着的人群,“你看,上级领导来了,医护人员也来了,媒体记者也来了……龙校长,你还是尽可能想想办法,最好给他一个名额,实在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也要先稳住他,等把他解救下来再说……”

杜局长的话让龙校长既焦急又无奈,声声叹息中,龙校长的额头急出豆粒大的汗珠。最终,龙校长咽了一口唾沫,说:“杜局长,我想出一个办法,就是不知能否行得通?”

“啥办法,快说呀。”杜局长催促道。

龙校长似乎是下了决心,说:“我们曾留给方县长一个借读的名额,据方县长说,他的外甥女在西藏上学,想到我校借读。可目前这个学生尚未报到,能否……”

“这事有些难办。”杜局长挠了挠头,“咋开口让方县长让出名额呢?”

“是啊,是啊。”龙校长红着脸说,“我在阳光中学当校长已经四五年了,方县长从没为学生的事跟我打招呼。这次实在撇不开,才给我打了个电话,我真开不了口。”

两个人都不吭声了。

你可以不吭声,但刘顺不耐烦了,准备要跳楼。无奈之下,杜局长掏出手机,给方县长打了电话。

方县长正在省城开会,听说此事,方县长爽快地答应把借读的名额让给刘顺。

事情总算有了转机,杜局长陪着龙校长赶紧来到楼顶。当着众人的面,龙校长当场答应给刘顺一个借读的名额,此时的刘顺激动万分,泪流满面。当然,被解救下来后,他面临的将是行政拘留……

终酿悲剧

刘顺从拘留所刚出来,龙校长领着人找上门来:“刘顺,想跟你商量个事。”

刘顺很感激地说:“龙校长,有啥事尽管说,只要能帮上忙,我刘顺决不推辞。”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还……还是孩子上学的事。”龙校长瞟了刘顺一眼,说话开始吞吞吐吐,“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不是答应给你一个借读的名额吗?这事本来已经落实,可近来又出现了新情况。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名额原本是留给方县长的外甥女的,那天你那么一闹,方县长就把它让给了你。可让了名额后,他小姨子和他老婆不依了。这几天,他们家里大乱,已影响到方县长的工作……”

听到这里,刘顺总算听明白了,原来龙校长是想让他再让出名额。稍作思忖,刘顺说:“龙校长,那天您可是当众答应我的,怎能轻易变卦,出尔反尔?再说,我的儿子小宝已进学校借读十几天了,咋好意思开口让他再离开教室?”

“也不是不让他借读,只是……只是让他换个地方,而把他现在的座位让给方县长的外甥女。”龙校长赶紧解释道。

刘顺松了口气:“那行,只要有书读,坐哪都行。“说到这里,又有些疑惑地问,“龙校长,您能不能说具体点?”

“是这样的。”龙校长双手比划着说,“小宝所在的教室吧,学生严重超额,台上台下都是人,现在连教师走动都难。不过,人还是聪明的嘛,有人想到了,教室的地面上是没空闲的地方,但教室可利用的空间还很大,若在教室的后墙角安装一个一人高的铁架子,可以坐一个人。”

刘顺沉默了半天,终于对龙校长说:“好,我答应你。”

此时此刻,龙校长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紧紧握住刘顺的手,摇了再摇,说:“刘顺,谢谢你,谢谢你,这下你帮我解决了大难题。你可能不知道,为这事我已有几个晚上没睡着觉了。”

就在龙校长起身欲离开时,刘顺却上前拦住了他。刘顺说:“龙校长,我想来想去又觉得不对,您想啊,我们交了五万块钱代培费,您就让我儿子小宝坐在铁架上学习?”

龙校长一听,顿时来了气:“你这人咋这样,刚应承的事说变卦就变卦,你还是不是男子汉?”

“我不是男子汉!”刘顺也生气了,忍不住高声质问道,“龙校长,我问你,既然坐在铁架上能学习,你们为啥不让方县长的外甥女坐这个地方?”

龙校长不高兴地拍了一下桌子:“刘顺,啥事都要讲个先来后到,我问你,是你先跟我说呀,还是方县长先跟我打的招呼?这事就这么定了!”

刘顺也急了:“龙校长,你不要逼我,再逼我,我还……还去跳楼!”

龙校长气得直跺脚:“简直不可理喻啊!”

出了门,龙校长赶紧朝身旁的人吩咐:“你们日夜盯紧刘顺,千万别让他再做傻事,真要跳楼,社会影响太大了……”

龙校长回到家里,还没坐稳,就接到了教育局丁局长的电话,在电话中,丁局长询问方县长外甥女借读的事,龙校长如实做了回答。丁局长听后,马上发了脾气:“我说老龙呀,你会不会办事?刘顺不就是个农民工嘛,还是外地的,你就拿他没办法?他要跳楼就让他跳吧,吓谁哩……明天一早无论如何要让方县长的外甥女进班学习,这事不能再拖了……”

刚放下电话,龙校长的手机又响了,是学校的焦副校长打来的。焦副校长焦急地说,明天县审计局、物价局、安监局、卫生局、文化局等单位要到学校检查收费、安全、食品卫生、辅助读物征订等情况,这可咋办?

龙校长一听,霎时气得跳了起来:“刚刚开学,很多工作还没有头绪,这一支支罚款大军就开过来了,到底是为啥呀?”

“还……还不是因为你吗?”焦副校长略带责备地说,“听说这些局的一把手都求过你,想让你给方县长的外甥女调剂一个借读的名额,可你迟迟没给回音,他们怕是找茬来了……”

闻听此言,龙校长顿时瘫坐在地。

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临近午夜时,派去监视的学校保安也打来电话,说刘顺这家伙情绪失控,又哭又闹,我们已顶不住了,快派人增援……

龙校长眼前一黑,差点晕倒。

第二天早上,农行大厦又发生了一起跳楼事件,跳楼者当场摔死。前去看热闹的市民边走边议论:这个说:“恐怕跳楼的又是那个农民工,嗨,为孩子上学的事就去跳楼,太不值得了。”那个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还有一个说:“听说借读的名额给了这个农民工,后又让方县长的外甥女给霸占去了,唉,这个可怜的农民工是一时想不开呀。”

不久,报上发布一则讣告:阳光中学的龙校长不幸去世……

分类:新传说 作者:余新国 期刊:《故事会》2013年20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