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如此发达之现在,实现了许多江湖人的梦想,天上飞、海里游,都已经不是绝世高手的专利。千里眼、顺风耳人人都能用,百步穿杨的“暗器”,杀人于无形的能量波,更是应有尽有。一番思索之后,现实竟然比江湖走得更远。若是武林大侠走到了现实世界,也会说一句“这不科学”。本期侠说八道就为大家讲讲武侠世界中的科技。
问题摘要:
吐血也要按照基本规律,武侠中如何优雅地吐血?
应用科学在武侠中的实践。
“科学武侠”到底科不科学?
“耳听八方”中的小奥秘。
论大侠学好数理化的重要性。
人剑合一的成果是剑人?
理论指导实践,在科技最前沿的武功是什么?
内功是什么功?功率是多少?
武侠剧里经常有口吐鲜血的描写,内脏破裂的话不应该是内出血吗?在医学上有科学根据吗?
吐血是武侠中最常见的情节了,然而要想吐得好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仅要吐得远,而且分量一定要足,最好还能吐出血雾的效果,标准姿势可参考周星驰版《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对穿肠。
武侠中的口吐鲜血大体而言是符合医学常识的。重击之下导致的肺破裂——咳血,随着说话等呼吸动作大量鲜红的带有丰富泡沫的血液从嘴、鼻子涌出;重击之下导致的消化道破裂——吐血,随着体位改变、运动等从嘴、鼻子溢出的鲜红、黑红色,也许混杂着各种颜色食物糜的粘稠、浓稠出血;重击之下导致的颅内出血——自眼眶、耳道、鼻孔溢出的鲜红、粉红、混杂黄白色的出血。考虑到广大群众的观感,武侠剧中没有完全再现这些场景也是情有可原,不过有些武侠剧中脚上被人砍一刀都会口吐鲜血,实在是匪夷所思,非要说的话大概单纯是吃多了,撑坏了肠胃吧。
武侠中,科学知识有哪些应用和启发?
武术作为支撑武侠世界中最重要的一环,本身就蕴含了深刻的物理知识。在武侠作品中,各位少侠们练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劈柴、烧水、蹲马步。其中,蹲马步就是俗称的练下盘,因为人们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重心越低,下盘越稳。在物理力学解释,就是运用了不倒翁原理。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当不倒翁在竖立状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最小,即重心最低。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因此总能保持平衡。《少年张三丰》中对于不倒翁和武功的关系,就有过直接的描绘,张君宝正是通过这样的科学知识,体悟到了太极拳的真意。
武侠中有哪些伪科学的场景?
其实将武侠与科学联系起来早已有人尝试了,2011年陈可辛拍摄的电影《武侠》就打着“科学武侠”的名号进行过广泛的科学。不过最后却闹出许多不合科学常识的笑话。
《武侠》中的大反派、七十二地煞的教主在把两位主角打得奄奄一息之后,焦急万分的观众正盼望哪位侠义之士出来拯救世界时,突然老天爷强势出镜,一个雷电之矛将大反派一雷劈死。电影中解释是,作为一个名侦探柯南附体的中医,金城武成功地在教主的脚底和脖子上分别扎上了一根银针,使教主成功变身人肉避雷针,从而引雷自焚。
然而金田一附体的观众却并不买账,因为根据片中的环境发现,无论是周围的树林还是甄子丹他们家的房顶都比身负银针的教主大人更有可能被雷击中。空气的电阻是和距离成正比的,当电子的数量增加到足够通过树顶进入大地,而不足以通过教主进入大地时,雷击早就在树顶发生了。
最后,让我们深情地怀念被伪科学杀死的教主。
武林中有很多蒙面对决的场景,请问听声辨位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
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武侠中亦是如是。蒙面决斗堪称武侠决斗中逼格最高、含金量最高的决斗方式,几乎要与意念决斗一争高低了。《精武陈真》中陈真就和日本武士展开了一场坟头蒙面比武,两位武林高手斗智斗勇、步步为营,将蒙面决斗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众所周知,蒙面决斗除了武功之外,最为重要的是听觉。听声辨位,这一生活常识背后隐藏着科学依据。我们通常称之为“双耳效应”,简单来讲就是人们可以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如果声音来自听音者的正前方,此时由于声源到左、右耳的距离相等,从而声波到达左、右耳的时间差、音色差为零,此时感受出声音来自听音者的正前方,而不是偏向某一侧。声音强弱不同时,可感受出声源与听音者之间的距离。所以以后,当镜头给到一位蒙面大侠,发现他的耳朵突然一动,这时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在使用科学这门神功了。
学好科学知识,对大侠都有什么帮助?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更何况是一些实用的科学技术知识。远的不说,欧阳克被巨石压断双腿,若非黄蓉想出利用涨潮的浮力,欧阳克很可能就命丧九泉了;再者,在许多武侠作品中,科学中蕴含的学科思维也是领悟武道的一种途径。《昆仑》中梁萧对数学有极高的造诣,并从术数中体味世间的大道,最后在武道中发扬光大;最后,科学尤其是冶炼、火器、机关等等饱含科技精神的元素更是武侠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中佼佼者无一不是威震一方的传奇。
武侠小说中的铸剑师常以以活人祭剑,其中有什么说法吗?
这就是一起典型的封建迷信害死人的案例,但在武侠中却是层出不穷。武侠小说中绝顶的铸剑师,往往具有一种工匠精神,他们不甘于在造物层面的巅峰,追求更高的灵性,造剑讲究剑灵,以人祭剑尤其是自己殉剑,赋予死物以灵。现在也有一种未经考证的说法,人体中富含的微量元素对于冶炼有很大的帮助,古代淬炼技术有限,合金的加工往往都是依靠铸剑师自己的经验,所以才会有这些千奇百怪的方式。
武侠小说中最具科学理论的武功是什么?
“妹控”武术家段誉的凌波微步可以一战。“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按理说轻功一类,抛却个人因素不谈,应该走简洁轻快一路。然而段同学却以《易经》六十四卦为基础,做正余弦运动,最后成为一个圆。这样化简为繁本不该取,然而却符合了爱因斯坦的空间曲率理论,有物质的空间都会发生扭曲,所以两点之间的直线并非最短距离,反倒是段同学的曲线运动更为接近。
武侠小说里的“运气”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
若以常人的眼光来看,武侠小说中最不科学的当属内功了。不仅可以治病疗伤,甚至还可保护自己刀枪不入。常常看到大侠们在修炼内功时,会提到一句气沉丹田,这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应用。《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按照物理来看,使将人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实际上,运气大多依据的是中国的中医和道教的养生理论,虽不是现代科学体系的范畴,却也是自成一派。
结语:
与科技时代崇尚理性、实证不同,诗意的江湖中似乎更为注重人自身的快意恩仇。江湖中最为重要的“武”的追寻和“侠”的发扬,反倒是冲破了理性的束缚。另一方面,科技在武侠中,并非没有立足之地。其高扬的逻辑思维,对于创新发现的执著,江湖世界就难以企及。两者之间,这种若隐若现的关联,如同在天涯的知交,淡淡的却并非可有可无。
下期预告:
江湖中不光有人,还有禽兽(字面上的意思)。有人的地方就有宠物,当大侠在江湖中落寞地喝着苦酒,感念世事实艰的时候,身旁若是有一个萌萌的喵星人,或是一个蠢蠢的汪星人,整个心灵都被净化了……下一期就为大家讲讲武侠中的动物。
分类:主题专栏 期刊:《今古传奇·武侠版》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