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今古传奇 > 今古传奇武侠版2016年4期 > 〖专题策划〗浴火而生的艺术奇珍——陶瓷

〖专题策划〗浴火而生的艺术奇珍——陶瓷

分类:今古传奇 更新时间:2023-01-15 19:26:57

《列仙传》中有记载:“宁封子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黄帝之时,始设制陶之官为陶正,而宁封子则是第一任陶正,也正因为制陶的功绩闻名乃至成仙。在传说中,他烧陶时可生五色烟,赋予了陶器绚丽缤纷的色彩;后集火自焚,随烟气上下不朽的形骨,更是寓意了陶瓷那浴火而生、似柔实韧的风骨。

中国陶瓷发展简史

新石器时代:

陶器在这一时代产生,在新石器晚期制陶技术已经开始成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黑陶和彩陶。

三代时期:

本时期的陶器在制作上更为讲究,出现了各式精美的纹饰,器皿种类更加丰富。商代就出现了原始瓷,为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灰陶和白陶。

先秦两汉时期:

是原始瓷向瓷器过度的时期,在东汉,瓷器正式出现,而后陶器逐渐被瓷器取代。这一时期流行灰陶、硬陶、釉陶和青瓷四大类。

魏晋南北朝:

瓷器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瓷窑也初具规模。这一时期,北方以白瓷驰名,南方以青瓷为主。

隋唐五代:

本时期是陶瓷大发展时期,瓷窑众多,生产繁盛。装饰繁复,出现了开一代风气的三彩和绞胎,釉下彩的绘画手法从根本上改变了陶瓷的文化意味。

宋元时期:

是中国瓷器的最重要时期,瓷器制作技术登峰造极,各类瓷器的工艺水平远超前朝。瓷窑烧制技术更加规范成熟,出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窑厂,制作水准高超且稳定。本期代表作品有青瓷、彩瓷等。

明清时期:

本时期瓷制品从单色釉发展到多色釉,色彩更加鲜明亮丽,做工更加精致。明末出现了结晶釉工艺,清朝的彩瓷制作极富美感与艺术性。代表作品有青花瓷、一道釉等。

总的来说,中国陶器,发明于伏羲神农之时,而瓷之名称,则始于汉代,真正成功于李唐。有宋一代,瓷业大胜,定、汝、官、哥、均,垂名千古。明人继之,宣德、成化之作,尤为特出。清代,则古雅浑朴,不如前人,然精巧华丽,美妙绝伦。

泥土润墨香——书画陶瓷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节中写到:“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黏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最初是用泥糊在编织物上烧成的,后来直接用泥制坯烧制了。”从中我们不难得知,陶器产生肇始,本是因其日常实用,即便是瓷器产生之初,其实用性仍旧大于观赏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渐有余暇,遂在陶器的形制上作出改变,饰之以繁复纹饰,赋其以独特之形状。开始在保障实用性的同时,探索陶瓷艺术性的一面。

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瓷国”,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陶瓷技艺艺术性的融为一体,陶瓷不光是日常生活中储水存物的载具,更是五千年文化传承的载体。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陶瓷中墨韵淋漓的书画艺术。

在瓷器上出现书法艺术,应是始于新石器时期陶器上的陶符。早期陶器上的书法艺术由于受书写工具的限制,线条大多以刻画和磨印为主,所制成的文字线条生硬,笔画滞涩,而且模印的字体呆板、单调,缺少变化。所以真正有艺术品位的陶瓷书法,还是用毛笔直接书写的字体。

陶瓷上的书法,要遵循毛笔字的书写特点,如用笔的抑扬顿挫,穿插挪用,字体的气韵生动,笔画流畅;同时还要遵循陶瓷艺术本身的特点,说到这里就得提及釉下彩,釉下彩顾名思义,就是在半成品的坯上彩绘图案,再施釉入窑烧制,与釉上彩相对。釉下彩烧制后图案上附有一层釉膜,显得晶莹透亮,图案也易于保存,是后世瓷器主要的彩绘方式。正因为要在坯上直接书写,碍于坯体吸水性强,所以运笔不能停歇,要求笔走迅即,一气呵成。与此同时,在坯体上写字,不同于案台纸上,只能悬腕书写,使得书法整体上有一种挥洒自如、酣畅淋漓之感。

纵观陶瓷书法发展历史,与李唐时代书法艺术的繁盛和制陶工艺的改进有着直接关系。唐朝在书法上出现了诸如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大家,书法艺术在社会各个领域渗透。釉下彩的技术革新,使得书法艺术可以在陶瓷上广泛展现。所以,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陶瓷与书法完美结合的珍品。

陶瓷上的绘画技艺也要得益于釉下彩工艺的成熟。唐朝长沙窑瓷器上开始引入绘画艺术,瓷器装饰花纹的内容题材大大拓宽和丰富。到了两宋时期,“兴文教、抑武事”的风气盛行,受此风气影响,以磁州窑为代表的窑厂,将书画传统引入制瓷工艺。他们从生活中捕捉灵感与题材,充分展示了绘画才能。莲花出水、层峦叠嶂、小桥流水等主题,从装饰到图案,都以写意的笔调描绘出来,赋予了瓷器前所未有的灵韵。

说到陶瓷绘画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熟悉但未必熟知的“鸡缸杯”了。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有收藏家以近三亿人民币购买一只小小的鸡缸杯,一时舆论哗然,其实若是知道这鸡缸杯的历史,可能就不会吃惊了。鸡缸杯全名是“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是指成品于明朝成化年间,斗彩是制瓷的一种工艺,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的一种结合,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在景德镇御窑烧制的雪白的瓷器胎体上,用成化时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诸色填在釉上,姹紫嫣红、交相辉映。之所以绘鸡,是取鸡通“吉”的寓意,也有说法是因为成化帝看见《子母鸡图》有感而发,命人烧制。对于此杯,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诸多文化历史因素,使得这么小小一个杯子价值连城。

窑火焚刀光——江湖陶瓷

历经无数次的打磨,历经高温的炙烤,泥浆终能脱胎换骨,成为晶莹润泽的瓷器。从不名一文的陶土,成为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如同初入江湖的侠客,历经磨难而后终成大器。不光是这种苦寒梅花的精神,陶瓷本身在江湖中就有一席之地。

鸳鸯转心壶

这种酒壶中间有一隔断,将壶一分为二,一边装酒,一边装药。其神妙之处在于,能从一把壶中倒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酒来,而且机关极为隐蔽,常人在共饮时不易觉察变化。关键工艺是,该壶内藏暗箱,壶嘴其实也分两段,执壶之人以机关控制气压,可随心倒出不同酒液。武侠小说中,这种酒壶常被用来设计毒杀,古龙《绝代双骄》中对此就有还原,江玉郎就曾用这种壶欲毒害燕南天。

九龙杯

九龙杯,明朝洪武年间,由景德镇窑厂所制。整个杯体由九条龙装饰,一条龙头部伸到杯底,尾部伸出杯口并弯曲为杯把,另外八条龙组成四对,每对一条头朝上,一条头朝下,头朝上的四条龙头伸到杯口内呈喝水状,当杯体内装满液体时,通过杯体内的倒U形管,并由头朝下的四条龙口中喷出。著名武侠作家时未寒有同名小说《九龙杯》,讲述了一个围绕皇家秘宝“九龙杯”所产生的一系列阴谋、仇杀的武林故事,小说中的九龙杯倒满酒加热后,可以在杯中看到形态各异的游龙,小说并非完全如同现实中那样设计,但是也是颇具匠心。

陶瓷刀

陶瓷刀使用精密陶瓷高压研制而成,故称陶瓷刀。陶瓷刀片是采用高科技纳米技术制作的新型刀片,锋利度是钢刀的十倍以上。陶瓷刀相较于传统钢制刀刃,更为环保轻便,易于清洗保养。陶瓷刀是近几十年的产物,在武侠作品中出现较少。但在90年代的港片中,常常和象牙手枪一起,成为躲避金属探测器的贴身武器,也算是风光一时。

陶瓷技艺中的匠心精神与武道精神,实则是殊途同归。我们可以在“形而下者谓之器”的一件件陶瓷工艺品中,体悟到“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文化精神的神圣所在。

相关链接

皇冠上的明珠——中国五大名窑

正如“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般,说到陶瓷人们第一印象就是两宋时期的五大名窑,其造型各异,巧夺匠心,又各有所长,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巅峰。

钧窑:钧窑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钧窑瓷器中含有微量的氧化铜,创造性的烧出紫红色釉,钧窑便是以这种青中带红,灿如红霞的釉色风靡一时。

汝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瓷器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瓷在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

定窑:定窑有南定和北定之分,但都以白瓷的工艺制作闻名。“北定”在今河北曲阳县一带,首创以白云石代替石灰石配釉,成品往往胎细而有光泽;“南定”景德镇则以石灰石制成釉灰,其“影青”白瓷是一项独特的工艺,透光度与现代工艺十分接近。

官窑: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开设,称汴京官窑。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相传官窑造出以后,宫里的太监便来检查,发现有稍稍瑕疵的便摔碎。剩下的精品才可呈到皇宫里,供皇室使用。正因为如此,所以,官窑存世量极少,极具收藏价值。

哥窑:龙泉哥窑以其别致的青瓷工艺闻名于世,其釉色上带有形如破碎的冰纹裂痕,名为“百圾碎”,造型十分特别。关于“百圾碎”来历,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龙泉章生一和章生二兄弟分别创办“哥窑”、“弟窑”,弟弟嫉妒哥哥的瓷器烧制得好,遂将一担冷水泼进哥哥窑里。后来哥哥发现,瓷器瓷胎并没有碎裂,,仅仅釉质破裂,受此启发开始专门烧制这种带裂纹的瓷器。

分类:专题策划 期刊:《今古传奇·武侠版》2016年4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