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5年6期 > 〖中篇故事〗置换手术

〖中篇故事〗置换手术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3-01-26 08:55:43

1.要动手术

周平安是个农村娃,他爹去世早,是他娘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成人,让他念完了大学。如今,平安已在城里娶妻生子,安家立业,儿子也快上大学了。

这天,平安回老家探望老娘,娘一见儿子,乐得连忙架起梯子,去阁楼上取腌制的腊肉,想好好款待儿子。不料她一不留神,竟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整个人痛苦地蜷缩成了一团。平安哭喊着把娘送进了市医院,挂号、验血、拍片……一通忙乱之后,平安被叫进了医生办公室。

主治医生姓孙,四十多岁。他将一张X光片递到平安面前,眉头微皱着说:“患者摔断的是大腿和骨盆连接处的重要关节。她年纪这么大,关节自我愈合和再生的几率几乎为零,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置换手术,也就是用人造关节替换下体内已摔坏的关节。这人造关节用的都是进口材料,十万块,赶紧去准备钱吧。”

十万!平安不由惊叫了一声,随即心里擂起了鼓:自打结婚,平安的工资奖金都按月上缴给了妻子张梅,她平时一分钱都看得很紧,现在突然要拿出这么一笔巨款来给娘动手术,她能愿意吗?

平安回到病房,见妻子已闻讯赶来,连忙把她拉到走廊,将孙医生的一番话说了。不出所料,张梅一听手术费要十万块,立马就炸了:“儿子下半年就要上大学了,没个十万、八万的,四年大学根本就读不下来,你现在又跟我要十万手术费,当我是开银行的啊!”

见妻子这般态度,平安急道:“咱总不能对娘见死不救吧!”

张梅眼珠一转,说:“要不,咱换家便宜点的医院吧?这些年我省吃俭用,也就攒下五万块。”

平安当即道:“上回你还跟儿子说了,让他用功读书,你已经给他准备好了上大学的十万块钱。眼下,娘等着动手术,先把这钱拿出来救急!”

张梅没想到谎言被戳穿,便来了个耍赖不认账,脸一板、脖子一梗,说:“我啥时说过这话了?你拿录音机录上了?”

平安见妻子如此不通情达理,气得扔下一句话:“好,张梅,算你狠!我现在就去把娘的老房子卖了,凑钱给娘动手术!等手术做好,我就和娘租房子一块儿过,我和你的夫妻情分到此为止!”说完,掉头就走。

这下张梅慌了,她连忙追过去,一把抱住了平安,哽咽道:“平安,我这就去拿钱,先给娘动了手术再说。儿子上大学的钱,我到时候再想办法!”

不久,张梅就把十万块钱取来了。平安拿信封把钱装好,赶忙去找孙医生。

2.拒收红包

孙医生正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平安推门进来了。孙医生以为平安有事要咨询,微笑着问道:“你有什么事要问吗?”

平安却没吭声,一把从怀里掏出个鼓鼓囊囊的大信封,一边往孙医生手上塞,一边说:“孙医生,您是权威,我娘七十岁的人了,她的手术一定得由您亲自主刀!拜托了!”

孙医生一听这,连连摆手,将红包推回去,说:“别这样,只要时间上安排得过来,我会亲自为你母亲主刀的。”

平安还是执意将红包往孙医生手上塞,孙医生终于面色一凛,说道:“你不妨先去病区打听打听,只要你问到一例我收过红包的情况,明天你就直接把钱送来,我会大大方方地收下!”说完,就转身走了。

平安愣在原地,心说:如今上医院看病,哪有医生不收红包的?

开始,平安以为孙医生是在故作姿态,可是当他回到骨外科病区,逐个打听下来,竟然真的没打听到一例给孙医生送过红包的!和他娘同一病房的病人家属还告诉平安,他姑父也七十多岁了,三年前曾因摔伤瘫痪在床,后经孙医生之手,动了“置换手术”,三年来不仅行走自如,就连挑上个几十斤的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三天后,平安娘的手术如期进行,果然是孙医生亲自主刀。手术很成功,卧床一个星期后,他娘就能下地行走了。出院那天,孙医生亲自将平安娘俩送至医院大门外,又特意叮嘱平安娘:“老年人动一次手术,多多少少会损伤一些元气,今后要特别注意,不攀高、不负重,凡事悠着点儿。”平安娘含着热泪点头,直称孙医生是活菩萨。

娘出院后,平安本想让娘住到自己家里,好有个照应,但娘坚持要回老家,平安只好让她住回了乡下。他每个周末都会回乡下,帮娘做些挑水、垫猪圈之类的体力活。

三个月后,平安娘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能上山搂柴、下地种菜了。平安打心眼里感激孙医生。这天,他特意去定制了一面锦旗,准备去医院送给孙医生。去的路上,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电话是老家的邻居打来的,说他娘在医院里,让他赶快过来。平安火速赶到医院,邻居们告诉他,他们听到他娘的叫唤声后,发现她倒在猪圈旁,一边还有个打翻的猪食盆。

平安一边说着感谢邻居的话,一边埋怨娘不听孙医生的叮嘱。他娘委屈地说:“孙医生的叮嘱我时刻记着呢。手术前,那猪食桶我一趟就能拎到猪圈旁;手术后,为了‘不负重,我分三趟拎,每趟只拎一小盆!”

而此时,孙医生正在他的办公室里,盯着平安娘的X光片看了半晌,然后打了一个电话,出了办公室。走廊上,迎面走来一个人,热情地跟他打着招呼,孙医生一看,原来是那个最近总缠着他推销人造关节的医药代表。

为了不被这人再次缠上,孙医生连忙闪身进了一旁的手术专用电梯。出了电梯,孙医生走出医院大门,来到附近一片小树林里。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走了过来。孙医生一见此人,就急急地说了句:“出事了!”

3.隔墙有耳

此人叫朱大山,他见孙医生那副紧张的样子,问明情况后,竟不以为意地笑着说:“这事很好办啊,一口咬定是那个老太婆‘负重所致,责任自负——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去提什么猪食桶!”

孙医生却一把揪住了朱大山的衣领,逼问道:“老实说,你这批货是不是有问题?那老人只是端了个小猪食盆去猪圈,根本谈不上什么‘负重!再说,那人造关节安进去才三个月就出事了,以前的人造关节,安进去三年、五年都没问题!一定是你这批货用了次品!”

朱大山见糊弄不过去,只好耷拉下脑袋,默认了。孙医生见了,心头猛地一沉,颤声问道:“你这批货用出去多少只了?”

朱大山说:“只发出一只!我想先用一只试试,看看患者的反应,如果不出大乱子,我再把整批货发出去。”

孙医生呆立了半晌,才有气无力地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进你的货,就是因为你的货质量靠得住,没想到你给我来这一手!”

朱大山苦笑道:“孙医生,不是我有意辜负您的信任。你们做一个‘置换手术收十万,但给我的结算价才五万。这五万,我还得给赵副院长一万五,给您孙医生一万,自己只拿到两万五,而这关节成本就两万,一只关节我只赚五千。这些年来,我也都认了!可几个月前,赵副院长突然示意我,说另有医药代表找到他,每只关节愿意给他两万回扣。我明白赵副院长的意思,一咬牙,只好将他的回扣也提升到每只两万!这样一来,我如果还是只供应以前那种好货,就一分钱利润都没了!实在没辙,我才想出这么个法子……”

听罢,孙医生不由得长叹一声:“唉——”然后叮嘱朱大山,“你把这批剩下的次货全部销毁!以后必须供好货,否则我就换医药代表!”他顿了顿,又加上一句,“以后,我的回扣,你每只关节给五千就行了。”

朱大山一听,感激得差点给孙医生跪下,说:“孙医生,您真是个好人呐——”而孙医生早已掉过头,扬长而去。

然而孙医生和朱大山都不知道,等他俩相继离开小树林,另一个人也随即从树林里钻了出来,这人就是那个一直缠着孙医生推销人造关节的医药代表。

此人叫杨不群,是个颇有心机的角色。刚才,当孙医生进电梯后,他便偷偷跟踪孙医生到了小树林,将其和朱大山的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这下他明白了:为什么他一开始找赵副院长,对方答应得很爽快,等再次去时口风就变了,口口声声说朱大山的货质量一直过得硬——原来,姓朱的给赵副院长的回扣也升到了两万一只!

杨不群望着朱大山远去的背影,冷笑着说:“姓朱的,等着瞧吧,你吃独食的日子到头了!”

4.致命武器

再说,为了给娘“二次开刀”的事,平安和妻子张梅再次杠上了!

平安坚持要给娘做第二次“置换手术”,并坚持手术后让老娘住到自己家来,免得再发生负重跌倒的事。张梅则将手伸到平安面前,只说了两个字:“钱呢?”

平安一听,眉头也皱了起来:是啊,娘第一次做手术,已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现在要再拿十万做第二次,钱从哪儿来?

见平安神情有些松动,张梅又在一旁敲起了边鼓:“之前花了十万,只保了娘三个月的行走自如,现在再花十万,又能保多久?娘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她能经得起这么反复折腾吗?”

平安觉得张梅说的也不无道理,但一想到娘不做手术,余下的生命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娘是个要强的人,这样的“半瘫生活”会让她感觉生不如死的!

再三权衡之后,平安还是决定卖掉老家的房子,给娘做第二次手术。可是,平安到乡下问了不少人,老家那几间破破烂烂的土砖房,最多也只能卖到五万,离十万还整整差了一半呢。

当平安垂头丧气地回来后,没想到张梅却兴高采烈地告诉他:有人帮着联系了一家医院,只收五万,就可以做手术!

原来,在平安回老家张罗卖房时,杨不群竟通过张梅的一个亲戚找到她,说可以联系到一家只收五万,就给做“置换手术”的医院,张梅一听,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两人赶忙找到了联系人杨不群问明情况。可当平安听说那家医院是民营的,便摇头说:“我还是只信孙医生!孙医生连红包都不收,就凭这一点,就值得信任!”

杨不群却不屑地撇撇嘴,冷笑着说:“他能得到钱,当然不屑于小小的红包了!公立医院的收费那么高,你以为是医疗成本高?里面的猫腻太多了!一只人造关节成本才两三万,医院报价十万,绝对是乱收费!”

张梅也一个劲地在一旁附和,平安想到乡下老房子最多只能卖出五万,只好答应给娘转院。

平安娘要转院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朱大山耳朵里,他当即赶到医院,一头撞进了孙医生的办公室。

此时,孙医生正掏出手机,准备给他的父亲打电话。自从他母亲离世后,父亲由于行动不便,几乎是足不出户,孙医生每到整点就会给父亲打一个电话。见朱大山慌慌张张地进来,他放下了手机。

朱大山反手将门关上,说:“那个姓杨的正撺掇平安老娘转院呢。”

孙医生说:“我们公立医院收费太贵了,转院也行,患者可以省下一半的手术费呢。”

见孙医生还迷糊着,朱大山急得一跺脚,压低声音说:“姓杨的是冲着平安老娘身体里的人造关节去的!别忘了,那关节是个次品!只要这个次品到了姓杨的手中,他就掌握了足以置我们于死地的‘致命武器啊!”

孙医生这才猛地清醒过来,脸霎时变得一片惨白。

“啪!”只见朱大山一咬牙,拍出一张银行卡,狠狠地说:“这卡里有十万,平安老娘的手术费,我全出了!绝不能让老太太转院!孙医生,您一定要亲自给老太太动手术,并亲手将那个次品关节取出来销毁!”

朱大山走后,孙医生颤抖着双手点燃一根烟,在烟雾缭绕中,陷入了巨大的惶恐。

孙医生大学毕业后,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这家医院。他也曾坚决拒收回扣,可也因此被调离了实务岗位,转到行政部门去打杂。后来,为了回到心爱的实务岗位,他想开了:领导收了回扣,你不收,领导又怎么敢用你呢?只有你也收了,你和领导就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了,这样,领导才会放心用你。这么一想,他屈服了,与其让别人占着这个岗位,不如自己占着,至少自己还会坚持一条底线:严把医疗质量关!

此时,孙医生早已把给老父打电话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他边踱着步,边想着怎么把银行卡交给平安。他不知不觉踱到窗户跟前,突然,窗外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孙医生的办公室在三楼,窗户正对着地下停车场的出口处。孙医生看见他的老父亲推着一个空轮椅,直往出口处闯。而此时,出口处的栏杆已经抬起,往里是一个大下坡,眼见老父即将撞向迎面而来的汽车,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个人箭一般蹿过来,死死地拖住了轮椅。

拖住轮椅的人是周平安!

平安是来给老娘办转院手续的,他走到住院部大门口,无意间看到一大家子人正在接一个老人出院,将老人从轮椅上抱下来,送进车里。正当车子要启动时,有人惊叫一声:“咦,轮椅呢?轮椅咋不见了?”

平安清楚地看见,轮椅是被另一个老人推走了。那老人佝偻得像个大虾米,只见他艰难地挪到轮椅边,当他两只手一抓住轮椅的扶手时,弯曲的身体就突然直了起来。

出于好奇,平安跟在了“虾米老人”后面,想看看老人究竟要把这空轮椅往哪儿推。老人抓住了轮椅后,行动一下子变得敏捷起来,只听他一边嘴里念叨着“爱死游”,一边推着轮椅麻利地往前走,眼见到了地下停车场的出口处,仍不管不顾地往里闯。

平安一见大惊,连忙几步蹿上前,死死地拖住了轮椅。

5.悲情故事

险情解除后,平安试图引导老人将轮椅还回去,可老人却一脸茫然。就在平安不知如何是好时,只见孙医生飞奔而来,将轮椅从老人手中拿开了。平安这才知道,老人原来是孙医生的父亲。

两人一起将老人送回了家。孙医生对平安一再表示感谢,他掏出那张有十万元的银行卡,塞到平安手里,说:“拿这钱给你母亲动手术吧,还是我亲自主刀。你放心,这次你母亲一定会康复得很好!”

平安一再拒收,而孙医生则一再坚持,平安这才接过银行卡,感激地说:“就当我借您的吧,这样,我娘的老房子总算保住了。这钱我慢慢还您。”

说着,平安看了一眼孙医生的父亲,只见老人呆呆地坐在电话机前,时不时抬头望一眼墙上的挂钟。

孙医生解释道:“我父亲已经老年痴呆了,他现在每天记住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看挂钟到整点时,接听我的电话。今天因为我有事,忘了打电话,父亲就出来找我了。”

平安忍不住问孙医生:“您父亲为什么对轮椅那么依赖?他口中念叨的‘爱死游又是咋回事呢?”

孙医生无奈地一笑,接着给平安讲了一个“悲情ICU”的故事:孙医生母亲生命的最后十年,是在轮椅上度过的,他父亲给母亲做了十年的“专职轮椅工”。有时,孙医生想上前替换一下父亲,尽尽儿子的孝心,母亲却不让,她说父亲推着的轮椅不快不慢、稳当舒适。后来,父亲日渐衰老,身体佝偻得越来越厉害,可神奇的是,只要一抓着轮椅,父亲就能挺起身,行走自如。母亲在离世前的最后几个月里,被孙医生一次又一次地送进ICU重症监护室抢救,他父亲竟差点跪下来求孙医生:“儿呀,别再送你母亲去那‘爱死游受折磨了,让她安心走吧!”最后,他母亲是活活痛死在ICU的。当他母亲的遗体从ICU推出,送往地下室的太平间时,他父亲突然推着轮椅,疯了一般冲过来,要抢母亲的遗体,嘴里喃喃说着:“素珍,我这就送你回家,再不让你在‘爱死游遭罪了!”

说到这里,孙医生的眼睛湿润了。平安也震撼不已,他现在明白了老人为什么要往停车场的出口处闯,老人以为那出口通往地下室的太平间呢。

平安从孙医生家出来,回到娘的病房,张梅和杨不群都等得不耐烦了。张梅抱怨道:“你去办个转院手续,咋要这么久?”

平安说:“不用转院了!”

张梅一听,嚷嚷起来:“不转院了?这里动手术要十万呢!”

平安将那张银行卡一亮,接着说了他救了孙医生的父亲,孙医生给了他十万块感谢费的事。

一听平安不同意转院,一旁的杨不群出马了,他把平安拽到外面走廊的僻静处,放了他录下的孙医生和朱大山密谈的录音。

当平安听到孙医生每做一个“置换手术”就能得到一万元回扣,而且放在自己老娘身体里的人造关节是个次品时,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6.黯然离去

看着平安惊呆的样子,杨不群笑了,说:“其实,你就是没救孙医生的父亲,他们也会给你出那十万的手术费,因为他们不想让事情败露。他们千方百计留你母亲在这里动手术,就是为了亲手将次品关节取出、销毁。”

说着,杨不群掏出一张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记者证,在平安面前晃了晃,说:“实不相瞒,我是一个暗访的记者,我手头只有这录音,还缺乏实物证据。我联系你母亲转院的事,就是想得到她体内的那个次品关节,然后公之于众,彻底揭露他们在名医光环掩盖下的龌龊行径,撕开这医药行业的惊人黑幕。”

杨不群说得慷慨激昂,倒真把个平安给说动了。当平安再次回到病房,要给娘转院时,他娘却不愿意了。

他娘说:“先前你们说转院,我想着你们钱不凑手,那家医院便宜些,转就转吧。可现在孙医生都把十万的手术费解决了,为啥还要转院?”

平安凑到娘的耳边,悄声将那录音的事说了。娘愣了愣,最后还是打定主意不转院,就让孙医生亲自动手术。

她说:“我信得过孙医生,就算这孩子一时犯了糊涂,也不能一棍子把他打死,要给他一个挽回的机会。好了,娘的身体娘做主,就这么定了!”

平安娘本人不肯挪窝,其他人当然也都没辙了。转院彻底没戏,杨不群只得灰溜溜地离去。

三天后,平安娘的手术如期进行,由孙医生亲自主刀。

就在孙医生换好手术服,正要跨进手术室大门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打来的。妻子焦急地说:“爹不见了!”

孙医生猛地一惊,心想:自己每次做手术前,都会设置一个定时打出留言电话的自动程序,不会耽搁父亲按时接到电话的,父亲为什么会在手术即将开始的节骨眼上,突然不见了呢?

凭直觉,孙医生感到可能是杨不群在背后捣鬼,目标就是那个次品关节。

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一边是那个致命的次品关节,怎么办?

最后,孙医生在叮嘱妻子立马去寻找父亲之后,竟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手术室。

然而,孙医生万万没想到,手术中,平安娘的身体突然出现了罕见的意外状况。如果没有老父走失造成的情绪影响,孙医生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只要保持冷静,是可以应对这一突发情况的,可是,此刻他心慌了。

最后,眼见平安娘昏迷不醒,出现了呼吸衰竭的症状,孙医生只得下令:“赶快通知ICU!”

最终,平安娘还是走了,带着那个次品关节。孙医生在平安娘的病床前长跪不起。

孙医生的老父却平安回家了。正如孙医生所料,他老父的突然走失,就是杨不群干的,他听平安说了那个“悲情ICU”的故事后,就在平安娘动手术这天,买了个轮椅给孙医生父亲送去。孙医生父亲见着轮椅,就推着它离开了家,去寻找那个“ICU”了。

杨不群以为,孙医生得知老父走失,一定会请求另换医生或临时取消手术,这样,他就有机会另想办法夺取那个次品关节。但他没想到,孙医生竟会选择坚持走进手术室。

平安娘的手术失败,因为是突发意外所致,属于手术风险可控范围之外,孙医生不用担责。次品关节被平安娘永远带走了,杨不群也因此退出了竞争。

这天,朱大山兴高采烈地来到医院,想找孙医生好好庆贺一番他们的胜利。

一走进孙医生办公室,他愣住了:

只见孙医生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封辞职信,信被一样东西压着——一个次品关节!

分类:中篇故事 作者:曾拥军 期刊:《故事会》2015年6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