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5年7期 > 〖中篇故事〗九楼风云

〖中篇故事〗九楼风云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3-01-26 10:09:28

1.泥田义演

旧时,饶城盛行翻九楼的杂戏。何谓翻九楼?就是将九张八仙桌层层相叠,垒成九层“楼台”,九楼艺人在“楼台”间闪转腾挪,十分惊险、刺激。不论是大户人家的围场大院,还是平头百姓的晒场空地,每逢生日节庆,常可见到九楼艺人腾跃翻飞的身影。

城东有个“龙翔”艺班,班主名叫郭运龙,待人讲仁义,爱憎分明,为龙翔艺班在饶城九楼界赢得了好口碑。

一天清早,“龙翔”艺班正在练“早功”,有对叫小玥和阿贵的姐弟,大老远地上门请活来了。

郭运龙得知对方家住城西郊外的板桥村后,问他们为何舍近求远,不就近找旺达艺班。阿贵告诉郭运龙,他们其实已经去找过旺达艺班,但旺达的老板李金旺嫌他们钱少,对他们一副爱理不理的神情。听人说龙翔艺班的郭班主仁心仁艺,所以就慕名前来了。

郭运龙问姐弟俩何事相请,姐弟俩说是请艺班前去为他们娘亲的八十岁寿诞表演助兴。

郭运龙听后有些吃惊:眼前这姐弟俩大约十几岁的光景,他们的娘亲怎么就有八十高龄了?

见郭运龙生疑,姐弟俩动情地告诉他,两人从小被人遗弃,是现在的娘亲好心把他们收留下来,并含辛茹苦地将他们拉扯大。为报答娘亲的养育之恩,姐弟俩起早贪黑半年多,打柴割草攒下一笔钱,这才来延请九楼艺班为他们娘亲的生日助兴。

郭运龙听后,十分感动,不由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小时候也是父母双亡,如果没有义父当年对自己的无私关爱,哪会有自己的今天?他见眼前这对姐弟懂得感恩,便没有去接阿贵递上的那捧钱,只是从中夹起一枚铜板,说:“就冲你娘那份仁爱,今晚我们演出的价码就是这个铜板了!其余的钱,你们拿回去,给你们的娘亲做两套新衣裳吧。”

阿贵姐弟走后,大徒弟杨来凤和女儿云霞都抱怨郭运龙心肠太软,别人只要诉个苦,表个孝心啥的,大伙儿就得大老远地上门去赔本赚吆喝。

见大家有怨言,郭运龙一边用“仁义比生意重要”之类的话安慰大家,一边吩咐他们准备好今晚的演出……

傍晚时分,郭运龙带着艺班一干人等准时来到板桥村阿贵家。到了阿贵家后,大伙儿才知道他们家是真穷,就两间土坯屋,门前逼仄得连个搭场子的小空地也没有。

阿贵指着门口那块收割后的稻田,皱着眉头对郭运龙说:“郭班主,您看这儿能演不?”

郭运龙看那块稻田虽然不大,但还算平整,搭个楼台还是绰绰有余的,就半认真、半开玩笑似的宽慰道:“不打紧,甭说还有那么大一块地儿,就是个立锥之地,我们也能搭台表演!”

话虽这么说,可当郭运龙用脚在田里试了试时,还真犯愁了:因为午后下了场阵雨,整块田已被雨水泡得跟豆腐脑一样,稀拉松软的,一脚踩下去,泥深得都快没膝了!怎么能安桌子搭楼台?一些兄弟见了,也打起了退堂鼓。

郭运龙稳住众兄弟,寻思了一会儿,让阿贵找来几捆柴草,均匀地铺在田里,再用脚去试,地面还是太过松软,这可怎么办呢?

郭运龙正苦思对策,一直在旁沉默不语的二徒弟俞飞灵机一动,有了主意。他让兄弟们把第一张桌子四脚朝天,反放在田间铺的柴草上,再将第二张桌子的四只脚和地上那张反放的桌子四脚对接,这样楼层就可以盖起来了!

郭运龙大喜,捋起裤腿,亲自下田去和兄弟们“掌台”。

所谓掌台,也就是在表演时,一人站定楼台一角,一防楼台倒塌,二防表演者出现意外,从楼上摔下来,好有个救应。随后,他命俞飞和小女云霞登台表演。

俞飞和云霞爽快地应了一声,便束腰绑腿,运功提气,两人相互配合,以“二猿对锯”的招式,小心翼翼地攀上楼台,一丝不苟地表演起来。

由于一二层楼台是四脚对接,楼层之间无法用木销拴定,得靠下面掌台的兄弟用手撑持加护,艺人的表演就比平日多了一分惊险。乡亲们还没见过楼台竟可以这么搭的,因此,即便是一个稀松平常的招式,也引来下面的齐声喝彩。

第一折“盘古开天”收尾时,按照戏份,云霞要以一段连续的“雀跃”来配合俞飞的“猛虎过山”,由于上台时脚底沾了水,有些湿滑,正演得入神时,云霞突然一个趔趄,眨眼间,上半身就倾出楼台之外!

幸亏俞飞反应极快,此时他双手擎在楼台上,一时无法腾出手来相救,就顺势弹出举起的右脚迅疾一勾,将云霞倾侧的身子拉回到平衡状态,这才化险为夷。

此后,俞飞一边演绎着自己的套路,一边更加小心地护着云霞……

一场表演下来,好歹没出什么意外,但郭运龙和掌台的几个兄弟可就狼狈不堪了,大家身上泥浆淋漓,就好像跟泥水干了一架似的。

阿贵姐弟见此,十分感动。临别时,阿贵紧紧握着郭运龙的手,说道:“郭班主,以后只要有用得着我阿贵的地方,您吭一声,我定当竭尽全力报答!”

2.立锥贺寿

阿贵家的那次义演,为龙翔艺班赢得了好名声。兄弟们发现,慕名来请龙翔艺班表演的客户比以往多了起来。

这天,郭运龙刚从外边回来,云霞就喜滋滋地递过来一把银元,郭运龙接过一数,哟,整整十个!他问谁家这么大方,云霞答道:“刚刚城西有个叫王奎元的主顾,出价十个银元,特来延请咱们艺班,为他自个儿的六十寿辰助兴。”

郭运龙听了,也是喜上眉梢,龙翔艺班自开张以来,还从没遇到过这么慷慨的主顾啊!

当晚,龙翔艺班早早来到城西王奎元家。等到开演时,一切都已准备停当,郭运龙吩咐俞飞协同兄弟们掌台,命大弟子杨来凤首先登台亮相。

城西本就是个热闹的所在,杨来凤见今天的观众里三层外三层,来得特别多,有心要显一显自己的本事,班主的吩咐正合自己心意,于是稍作准备,然后轻轻一纵,跃上楼台,开始了表演。

就在这当儿,场院北边的望楼上突然传来一声怒喝:“哪来的草台班子,敢到我的地头显摆!”

“糟糕,有人来踢场子了!”郭运龙闻言,心中不由一惊。他把眼转向望楼,只见栏杆内,几个人簇拥着一个脑袋肥硕的大胖子,那胖子手提一杆包铜的水烟袋锅,一副不伦不类的乡绅装扮。

这人就是旺达艺班的班主李金旺。这家伙家里小有田产,日子过得很滋润。他见九楼艺班好来钱,也拉起一个班子来,取名叫旺达艺班。李金旺作风霸道,好与人逞强比横,路子来得有些野。

郭运龙知道,李金旺今天是来者不善,便稳住心神,朝望楼上拱拱手,高声答道:“李班主在上,龙翔班郭运龙这厢有礼了,小的不知哪里得罪了李班主,请明示!”

李金旺啜了一口水烟,虎着脸喝道:“我说郭班主,你知道这场院是谁家的吗?李爷我的!谁准你跑到这儿耍闹来了?”

郭运龙听后,向李金旺解释,是受雇主王奎元之请,来此表演的,而且这演出的地儿,也是王奎元给指定的。

李金旺听后,冷冷地哼了一声,讥讽道:“我看你是想钱想疯了!王奎元是我门下的一个佃户,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你也不怕他的钱拿了烫手?他即便出得起钱,也出不起场地,难不成你还能在云头里给他搭台表演呀!”

郭运龙闻听此言,才明白今天是入了李金旺的套了!

可不是嘛,随着龙翔艺班声名日显,那些在饶城有些头脸的艺班岂不妒恨来着?尤其是李金旺,见城西一些客户舍近求远,去找龙翔艺班,认为郭运龙是故意到他的地头抢食,对他窝了一肚子邪火,于是借佃户王奎元生日之机,整了这么一出,成心要给龙翔艺班一个难堪。

眼下这情势,可如何收场呢?被李金旺借机敲上一杠事小,就此灰头土脸地回去,龙翔艺班的招牌岂不一下子被整臭了?

就在郭运龙紧张地思考对策时,二徒弟俞飞朝李金旺双拳一抱,说:“李班主,是我们不懂事,冒犯了您老人家,对不住了,您大人大量,还请赏我们一口饭吃!”

李金旺的女儿紫烟久慕龙翔班的青年才俊俞飞,今日见俞飞不卑不亢,气度不凡,就拉拉李金旺的衣袖,赔着小心说道:“爹,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你就大人大量,别让人家下不来台嘛!”

“好,我就给你们个台阶下,”李金旺干笑一声,顺着紫烟的话头道,“再说,奎元毕竟是我的佃户,他过生日想热闹一下,这个面子也是要给的。”

见有了转圜的余地,郭运龙稍稍心安了一些,但他很清楚,李金旺心贪手辣,下一步,不用说,就是狮子大开口,向郭运龙勒索场地费啥的了。因此,他定定地望着李金旺,一言不发,等李金旺开价。

谁知,李金旺却压根儿不提钱的事,而是指着场院边的一个棕锥,对呆立一边的王奎元大声说道:“奎元,你跟了我这么多年,如今不是连个立锥之地也没有吗?你今天过生日,李爷我高兴,就把那个棕锥赏与你作贺礼吧。”

随后,李金旺又以挑衅的口气对郭运龙大声说道:“郭班主,你不是说过,只要有立锥之地,就能搭台表演的吗?今儿个让大家伙开开眼啊!”

李金旺所说的棕锥,就是一根人把高、碗口粗的硬木,一头埋于地下,朝上的一头则削得如同笔尖。饶城产棕,一些人家立个棕锥在场院里,剐棕时可派上用场。

众人望望那个棕锥,不解其意,但郭运龙已明白李金旺想要唱的是哪一出了,他要龙翔艺班今晚在那个棕锥上搭台表演!

郭运龙打量着尖尖的棕锥,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那顶端比针尖大不了多少,一张桌子搁上去,都会晃荡个不停,更别说往上再叠八张桌子!

李金旺似乎看透了郭运龙的心思,继续挑衅道:“我说郭班主啊,你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吧。这说出口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想要收回可没那么容易!如果今晚你们兑现不了过去夸下的海口,从今往后,你们龙翔艺班就别来城西这地界丢人现眼了,哈哈哈哈……”

大徒弟杨来凤一听,怒喝道:“你、你真是欺人太甚!”

听着李金旺那刺耳的笑声,郭运龙双眼盯着那根棕锥,虽是入冬天气,却已汗如雨下……

3.空中楼台

关键时刻,二徒弟俞飞再次救急,只见他安抚了一下师傅和大师兄,对李金旺双拳一抱,斩钉截铁地说:“既然李班主开恩,哪有给脸不要脸的道理?今晚在李班主面前,龙翔艺班即便是班门弄斧,也定要演上一回不可!”

小师妹云霞不知俞飞想唱哪出,扯扯俞飞的衣角,嘀咕道:“飞哥,人家明摆着是刁难咱们啊,那棕锥尖尖的,一只桌角都搁不下,难不成咱们还真能把台子往云头上搭呀?”

俞飞小声安慰云霞:“师妹别急,看你飞哥的好了。”

说完,在众人狐疑的目光下,俞飞走到棕锥边,把袖子一捋,往掌心里吐了些唾沫,然后一错身,双手抱紧那根棕锥,“嗨”的大喝一声,那根棕锥竟然被他徒手拔出了地面!

就在众人仍然不明就里时,俞飞又抡起结实的臂膀,倒转棕锥,大头朝上,尖头朝下,“噗”的一声将棕锥插回洞里了。

云霞见此,终于明白了俞飞的用意。她麻利地搬过一张桌子,递给了俞飞。

俞飞接过桌子,将它往棕锥上一搁,桌底由于有碗口粗的平面作支撑,桌子虽然四脚悬空,却能平稳地架在上头了!

俞飞嘱咐兄弟们擎住桌子四脚,自己提气运功之后,抓过几个木销咬在嘴里,右手夹了一张桌子,纵身飞跃上去……

一些内行的观众明白,俞飞要上演的,是翻九楼中的绝活—空中楼台。这套动作难度极高,危险极大,即便有高超的技艺,一般的九楼高手也不敢轻易尝试。

见俞飞要施展空中楼台的绝技,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李金旺和他的女儿紫烟,都感到十分震惊。也有观众兴奋地叫嚷起来:“今天可开眼了!”

郭运龙见此,心里不住赞叹,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龙翔艺班的兄弟们更不敢有半分大意,他们在地上紧紧拽住第一张桌子的四只脚,让桌面尽量保持水平,但随着楼台一层一层加高,整栋“楼”还是一颤一颤的,晃个不停,一些原本离楼台很近的观众,由于担心楼台随时会倒,都纷纷后退……

盖好了楼台,俞飞在没人配合的情形下,从盘古开天,到四郎探母,到鲤跃龙门,再到蟾宫折桂,一路演了下来……

蟾宫折桂的出彩之处,是表演者须以一招“羚羊跳涧”跃过高台,然后仅靠脚背勾住楼台边缘,整个身子如玉柱一般,从九层高台直直地倒垂下去,对表演者的平衡能力是巨大的考验。以往楼台搭在硬实的地面上,做起来难度都尚且不小,更何况眼下,楼台底层四脚悬空,仅靠人力掌控楼的平衡,任下面的兄弟们如何使劲,楼台仍不免一颤一颤、水波似的晃动着。

表演至此,面对脚下颤动的楼台,俞飞心中不由掠过一丝惊惧。他竭力定住心神,经过几番“灵猫试爪”后,脚下突然发力,身子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可是,由于楼台的晃荡,俞飞的身子倒垂下去以后,两脚的脚背却没能勾住楼台边缘!

一些胆小的观众看到这里,都吓得纷纷闭上了眼睛。龙翔班众兄弟姐妹一心顾着维持楼台的平衡,竟没察觉到险情。而站在对面望楼上的紫烟却看得十分真切,情急之下,她下意识地大声提醒:“小心!”

紧急关头,紫烟的提醒起了作用,情急之下,俞飞迅捷地伸出双手,牢牢把住第七层楼台的边缘。然后,凭着脚趾与顶楼边缘最后那一点点附着力,愣是稳稳地控制住了急速坠落的身体!

“哎呦!真是吓死人喽!”一些观众心有余悸,捶打着胸口叹道。

李金旺回身望了一眼紫烟,发觉紫烟刚才由于紧张,两鬓间竟渗出细密的香汗,不由笑话了女儿一句:“你可是比龙翔班的人还更担心呢!”把紫烟羞得满脸通红,她不满地瞪了父亲一眼:“爹—就你坏,哼!”

表演完毕,俞飞以一招“金鼠悬梁”,头下脚上,从顶层“吱吱溜溜”地落到了地上。此时,如潮的喝彩声响彻了整个场院!这起劲鼓掌的人里,也有李金旺的女儿紫烟……

李金旺万万没想到,原本想要臊臊龙翔艺班,没承想郭运龙手下卧虎藏龙,反让龙翔艺班在饶城的名声又涨了不少。

这不,从那以后,饶城里大凡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遇上喜庆事,都不吝重金,上门延请龙翔艺班前去表演助兴。二徒弟俞飞更是一夜成名,成了饶城家喻户晓的名角儿。见俞飞的名气盖过自己,大师兄杨来凤心里不由泛起一丝酸味儿。

这日,龙翔艺班又接到一个活儿,城北的大户宋汪氏七十大寿,寿宴三天前,宋府就向饶城最有实力的两个艺班—龙翔艺班和旺达艺班分别送去请帖和半首贺寿诗,要两个艺班届时联袂演出。更令人吃惊的是,宋府竟随帖送上酬金五百个银元!

也难怪,宋汪氏门下子侄众多,全是饶城政、商两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其子更是饶城的一县之长。五百个银元对于他们,只是毛毛雨而已,可这对于龙翔艺班来说,却是一笔十分丰厚的收入啊!

可面对这一大笔银元,郭运龙却不为所动,见是宋府来的,竟要将请帖退回。

众兄弟对此十分不解,宋府可是饶城一霸啊,那李金旺不就是因为有宋府撑腰,才那么得瑟的吗?郭班主即便嫌钱多了咬手,也得想想得罪了宋府的后果吧?

好在郭运龙见了那半首贺寿诗后,又转而应承下这次演出,大家伙这才欢喜雀跃地准备去了……

4.宋府争锋

演出那天,宋府上下张灯结彩,贵客盈门,府前的场院里,上方搭了个华丽的彩棚,彩棚正中就座的,自然是今天寿宴的主角—老寿星宋汪氏,紧挨其身边的,是她的儿子宋县长兄弟媳妇等一干亲属。簇拥四周的,不消说,全是饶城的头头脑脑。那些平日里在大街上抖威风的帮办、差役等,此时只有屁颠屁颠跑腿打杂的份儿。

偌大个场院里,除了圈起来供搭台的两块空地外,四周已是观众云集。县太爷老娘的大喜事,谁肯错过这开眼界赶热闹的机会?更令人血脉张的是,饶城最负盛名的两大艺班同场献艺,此等大饱眼福的机会,可是十分难得的呀!

演出开始,旺达这边紫烟领衔,龙翔那边俞飞主打,双方人马均使出浑身解数:这边龙翔艺班的盘古开天气势非凡,那边旺达艺班的四郎探母曲婉动人;这边俞飞的鲤跃龙门身姿潇洒雄健,那边紫烟的蟾宫折桂仪态柔媚万方。真是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但总的来看,龙翔艺班的实力明显要比旺达艺班高出一头。这不,在四郎探母一折,旺达的台柱子见龙翔大弟子杨来凤的悬梁动作犹如青蛇过江,是既羡且妒,他给自己壮了壮胆,想豁出去抢抢风头,无奈技逊一筹,穿行到第八层时,由于心急,一个不留神,竟如折翅的大鸟,悠悠下坠,险些酿出意外。而在鲤跃龙门一折里,龙翔这边的俞飞和云霞二人,如同一对穿花的蝴蝶,三十六个“背飞”一口气做下来,仅云霞有些微微娇喘,俞飞竟是面沉似水,气定神闲;旺达那边呢,是另一位台柱子与紫烟搭档,做到二十七个时,紫烟倒是神色如常,但搭档已经两腮鼓胀,气喘如牛,只得就此打住……

有观众语出惊人:“要是旺达的紫烟和龙翔的俞飞同台上演对手戏,那可真是天衣无缝的绝配了!”

“那怎么可能?旺达的李老板,身上带着几分泼皮味儿,也总有点小肚鸡肠,而人家龙翔的郭班主讲仁义、明是非,带出的几个高徒都是德艺双馨,两个艺班是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去的喽!”

观众的议论传到李金旺耳根子里,听大伙儿总向着郭运龙,对自己多少有些不待见,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他想要发火撒气,却只能忍着。可是,仔细寻思,观众说的又确实在理儿……

此起彼伏的喝彩声中,表演一路走到了最精彩的压轴阶段—老君贺寿。

龙翔艺班为压轴的老君贺寿环节,精心设计了一套高难度的双人组合表演。郭运龙让实力最强的杨来凤和俞飞二人,在楼台上背向彩棚徒手倒立,然后张开双腿,各自从脚底抖出一条长长的红色条幅,两个条幅组合成那首耳熟能详的贺寿诗的头两句:“这个太婆不是人,九天仙女落凡尘。”

至于后两句“儿子个个都是贼,偷得寿桃献娘亲”,则按照宋府的安排,交由旺达艺班去展现了。

可是,在这最后的节骨眼儿上,却偏偏出了意外!

杨来凤和俞飞二人互相配合着腾挪翻飞一番之后,开始各就各位,依次一个空翻,双手分别撑于高台两侧。这时,只见杨来凤双脚一晃,抖出一条鲜红的条幅,众人一看,上面写的是:“这个太婆不是人。”

观众看到这儿,自然能猜到接下来抖出的条幅写的是什么了,他们倒也十分配合,一边喝彩,一边把还没抖露出来的内容大声喊了出来:“九天仙女落凡尘!”

俞飞的火候也拿捏得很到位,待观众喊声停下后,他这才不慌不忙地用脚尖轻轻一挑,抖开了第二条条幅。

可蹊跷的是,这时人群中却没有像先前那样响起热烈的掌声,而是爆发出一片哄笑声!

再说“楼台”底下,掌台的兄弟们还没等弄明白怎么回事,伴随着“老太太晕倒了”、“快抬进去”的尖叫声,一阵咒骂声已如爆豆般在他们头顶炸响,随之而来的,是一片挥舞的棍棒。

混战中,郭运龙后脑勺冷不丁被重重地敲了一记,他顿觉满脑门金星飞舞,随后就双眼一黑,不省人事了……

这时候,倒立在高台上的杨来凤、俞飞意识到情况不妙,先后翻身站了起来,就势飞跃到高台边的一棵香樟树上。

他们本可以逃之夭夭,但看到班主和众兄弟姐妹有难,怎能见死不救?于是,二人重又扑向地面,和宋府家丁展开殊死搏斗,怎奈势单力孤,被宋府悉数拿下……

5.飞来横祸

郭运龙醒来后,发现自己和兄弟们全被关押在饶城县大牢里。

原本好好的事儿,怎么会弄成这样?是不是旺达艺班又给他们下了什么绊子?兄弟们围在郭运龙身边焦急地询问,郭运龙回答他们的,只是一脸木然……

看守听到他们的叫嚷,不耐烦地嘀咕道:“都蹲大牢了,还穷叫唤个啥……”

“看守长来了!”门口有人小声地嘀咕了一句。看守闻言,这才停止了嘀咕,把眼望向门外。

门锁“咔嗒”一声响,看守长走了进来,他示意两名手下退下,然后隔着栅栏叫了一声:“郭班主!”见郭运龙犹疑,看守长自我介绍:“我是板桥村的阿贵呀,事隔有年,郭班主不记得了吗?”

阿贵告诉郭运龙,她的姐姐被民兵团的张团长看上了,续了弦。他借了姐姐的光,受张团长保举,做了这饶城牢房的看守长。

见阿贵事隔多年仍对龙翔艺班心存感激,兄弟们纷纷聚拢到阿贵身边,向他打听,龙翔班因何得罪了宋家人,遭此不测之祸。

阿贵听了,很是吃惊:“事到如今,你们还不知道自己闯下了什么祸?”

那几个掌台的兄弟答道:“我们当时正演得起劲着呢,忽然就见一大伙人气势汹汹地操着家伙,向我们扑来,一阵厮打过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见大家还真蒙在鼓里,阿贵就一五一十地向他们道明了真相……

这次祸事竟是因那半首贺寿诗而起,那诗的第二句被人动了手脚,在“凡”字中间那一点下加了一个“虫”字,变成了“(风)”字。“九天仙女落凡尘”被改成“九天仙女落(风)尘”。这一改,味儿就完全变了!

更要命的是,据说那老太太宋汪氏年轻时曾沦落风尘,这本是老人家心头的一道旧疮疤。如今老太太年事已高,身子骨本来就弱,大庭广众之下,遭人如此羞辱,怎么受得了?就这样,老太太一口气没续上来,不久就气绝身亡了!

怎么会这样!是哪个缺了大德,篡改了贺寿诗?大家伙听后,议论纷纷。

大家伙都记得,开演前,贺寿诗一直存放在库房里,直到开演时才取出来。要说,想要篡改贺寿诗,单靠外人是不可能的,要么完全是内鬼所为,要么就是内外串通。总之,艺班里出了内鬼是无疑的!

这个内鬼到底是谁?

众人的焦点自然集中在两个人身上:杨来凤和俞飞!因为除了班主,能随便出入库房的,就只有他们俩了。

说是杨来凤的,理由很充分:他妒忌俞飞演技精进,大有盖过他的风头之势,又见郭班主近来越来越倚重俞飞,心里肯定很不平衡,于是伺机报复。

怀疑俞飞的,也有一定道理,自从城西王奎元那场生日演出后,李金旺曾私底下派人接触过俞飞,许以重金,撺掇俞飞跳槽。而且,李金旺的女儿紫烟似乎对俞飞也有点意思,就在宋府的竞技场上,有人还见紫烟对俞飞隔空“放电”呢……

阿贵姐弟心里都惦记着郭运龙的好,他们请张团长出面,化解龙翔艺班眼下的困厄。

张团长本就对龙翔艺班的名声有所耳闻,听了阿贵姐弟的请求后,有心要拉龙翔艺班一把,就去找宋县长交涉。

宋县长见张团长来替龙翔艺班说情,虽一百个不痛快,但不看僧面看佛面,最后向张团长承诺,可以手下留情,不殃及无辜,但始作俑者必须严惩,以谢老人家在天之灵。张团长走后,宋县长放出狠话,三天之内,龙翔班必须交出首恶,否则,所有人一律重刑伺候!

当阿贵把这个结果告诉郭运龙和兄弟们之后,兄弟们见有了一线生机,都喜形于色,但又很快归于失望:始作俑者是谁?如果此人不主动站出来,还真是无法查实……

三天一过,宋县长已给足张团长面子,不再等待了,下令将郭运龙一干人等统统押到老太太灵前……

场上燃起一炷香,行刑官高高举起了长鞭。宋县长高声喝道:“待香燃尽,如篡改条幅者再不出头,龙翔艺班男女老少将全部受刑!”

这时,有人脖子一挺,站了出来:“此事乃我一人所为,与他人无关!”大家循声望去:果然是杨来凤!

见杨来凤出头,众兄弟松了一口气:既然做了,就该有勇气担当,以免害得大家无辜受累……

但郭运龙听后,却摇了摇头,说:“来凤,不可能是你……你是个粗人,西瓜大的字都认不了一箩筐,‘落凡尘也好,‘落(风)尘也罢,你根本就不解其意,怎么可能是你呢?”

兄弟们一听,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纷纷说:“是啊,杨师兄虽技高人胆大,但要说他能通得了文墨,那老母猪都能上树了!”

6.悲情真相

可是,不是杨来凤,那又会是谁呢?

“师兄,你就别胡乱承认了,那条幅是我改的!我愿独自承担罪责,请县长大人保龙翔班和众兄弟平安。”大家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不用看,就知道是二师兄俞飞了。

兄弟们见俞飞出头,细想之下,觉得俞飞改诗确实更合情理一些。

俞飞闲时爱读书练字,被誉为龙翔艺班的“秀才”,而且脑子转得比别人快,主意也多,将“落凡尘”改成“落尘”这样的点子,大概也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

谁知,郭运龙又言之凿凿地说道:“俞飞,你的好意为师心领了,这个改诗的人也不可能是你!”

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是,那到底是谁呢?

“准是那李金旺,使了什么鬼魅伎俩,必欲置我等于死地而后快。”有人又开始咬牙切齿地痛骂起李金旺来。

这时,宋县长凶神般地吼道:“别再给我磨蹭了!这炷香燃尽的时候,真凶还不出头,那你们都给我打,看他们怎么招架得住!”

“你们都别争了!此事既不是杨来凤,也不是俞飞,更不可能是外人所为!实话告诉大家,是我郭某人自己做下的!”郭运龙一字一顿地说。见众人满脸错愕,他向众人道出了一段心酸的往事:

郭运龙原本并不姓郭,而是姓叶。在他小的时候,母亲早亡,父亲是个生意人。一次,父亲到上海做生意,被一姓汪的风尘女子迷住,随后将女子带回家续了弦。然而,与该女完婚不到半年,父亲就得暴病去世了。不久,该女竟撇下年幼的郭运龙,卷走叶家大部分财产,改嫁于饶城大户宋某,当时坊间就有传言,该女与现任丈夫勾搭成奸后,趁给郭父喂药之机,在汤药里下毒,将郭父毒死。虽然郭运龙尚小,无法查证此事真伪,但不管怎的,郭运龙对宋汪氏的怨恨是难以消解的。

失去父亲的郭运龙流落街头,后被一姓郭的九楼艺人收留,认为义子,改姓为郭……义父死后,郭运龙继承衣钵,经营着义父传下的龙翔艺班……

现宋府不明就里,请龙翔班上门演出,郭运龙原本心中嫌恶宋汪氏,想要推掉这场演出,后见了宋府随帖送来的半首贺寿诗,心里一动,想到不如趁此出一出当年这口恶气,揭一揭宋汪氏风尘女子的老底,当众气一气她,就悄悄把第二句的“凡”改成了“(风)”字,没想到汪氏年已老迈,当场给气死了……

郭运龙说完这一切以后,叫过杨来凤和俞飞,对二人说道:“那天,我安排你们压轴,其实也有考验你们的意思,大难临头,你们没有自顾逃命,为师我甚为欣慰。此前,我对其他兄弟对你们的种种猜疑听之任之,不予澄清,直到现在才说出真相,也是为了再考验你们一次。你们俩都不顾惜自己安危,勇于担当,为师我可以把龙翔艺班,还有云霞托付给你们了!”最后,郭运龙向大家深深一揖:“各位,郭某让你们遭罪了!”

郭运龙说完,决绝地转过身,凛然走向行刑官高举的长鞭……

后来,郭运龙被定了重罪,关押在深牢大狱。迫于张团长和饶城民众的压力,宋县长兑现了此前的承诺,将在押的龙翔艺班一干人等尽数开释。

令人遗憾的是,遭受苦刑后的郭运龙身体每况愈下,没过多久,就死在狱中。杨来凤、俞飞等人悲痛万分,他们索回郭运龙遗体,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阿贵姐弟和饶城许多百姓,感于郭运龙的仁义恩情,纷纷自发前来为郭运龙送行。

令杨来凤、俞飞和云霞大为惊讶的是,李金旺带着女儿紫烟等人也来了。

李金旺一行人来到郭运龙灵前,郑重地行了祭拜之礼,并对云霞好言抚慰一番之后,说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希望自己的旺达班能和龙翔班强强联手、合为一家,从而使在饶城流传久远的九楼艺术,更好地发扬光大!

见杨来凤、俞飞等人心有疑虑,李金旺动情地向他们解释:原来,之前他对郭班主和龙翔艺班确实存有偏见,但经历了这么多曲折之后,他不仅对龙翔艺班的演技钦佩有加,更为郭班主和众位兄弟姐妹的仁义所折服,而旺达艺班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大仁大义!

李金旺还表示,两家合并后,他不再担任这个班主,而是由龙翔艺班推举一位兄弟出任新班主……

龙翔艺班的兄弟们感于李金旺发自肺腑的真诚,不再犹疑,自此,两个艺班合二为一。众人推举二师兄俞飞出任新班主,将新的艺班定名为“龙旺仁义班”,并将“承续仁义忠信,弘扬九楼艺术”立为“龙旺仁义班”的宗旨。

分类:中篇故事 作者:胡马 期刊:《故事会》2015年7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