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5年7期 > 〖传闻轶事〗珍珠翡翠白玉盆

〖传闻轶事〗珍珠翡翠白玉盆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3-01-26 09:15:07

随着大明王朝土崩瓦解,大批太监从宫里逃了出来,赵希就是其中之一。

比起其他太监,赵希脑子活,主意多。他知道这兵荒马乱的,自己又没一技之长,出去根本混不下去。于是临走时,赵希想方设法从皇宫库房里顺了一件老宝贝—汉白玉的一个盆!这盆不大不小,通体晶莹透亮,上面镶嵌着珍珠,点缀着翡翠,看上去有年代了,怎么说也算得上一个稀罕物件。

凭着在皇宫多年的耳濡目染,赵希对珍宝玉器有着较强的鉴赏力。于是,他隐姓埋名,在京城开了一家玉器店,还收了一个徒弟—三子。开始时,生意不好,可为了不惹祸上身,多艰难他也没敢把那白玉盆出手。

转眼过了好几年,日子安稳了不少,赵希觉得是时候把宝贝出手、大赚一笔了。他盘算着,这宝贝要卖,就得卖个高价!自己一个太监,没子没孙的,就靠这钱养老呢。可要想卖个好价码,仅凭这白玉盆本身的价值恐怕远远不及。要想提价,最好给它编一个令其身价百倍的传奇故事,可是赵希翻来覆去好几个晚上,也没想出啥名堂来。

这天,徒弟三子从外面回来,兴冲冲地说:“师傅,我刚从街上听说书的讲了个段子,特有意思,给您讲讲解解闷啊!”于是,三子拿起鸡毛掸子,边干活边讲了起来:

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次兵败,与徐达、常遇春等人失散,饥寒交迫下,晕倒在一间破庙门口,被两个叫花子救起。叫花子将剩饭、白菜帮子还有一些烂豆腐煮在一起,熬成热汤喂给朱元璋。落难的朱元璋觉得十分美味,深深地记下了这救命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几年后,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当起了皇帝,忆苦思甜,下令大量烹制“珍珠翡翠白玉汤”来犒赏三军。尽管那汤又酸又馊,人们却也不敢不喝……

故事讲完了,三子打着哈哈问:“怎么样师傅,有意思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希一下子被点化了似的跳起来,念叨着:“对啊,就叫珍珠翡翠白玉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专用的汤盆!这下可圆满了,定能卖个好价钱!”

三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迷茫地看着师傅疯魔般兴奋的样子。赵希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把白玉盆拿出来,告诉徒弟这是镇店之宝,宝贝的身世呢,就是刚才他说的那个朱元璋的段子。至于自己是前朝太监的事,赵希可没透露。

三子的嘴当即张得溜圆,说:“师傅,您真是高人。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我就管您叫爹啦!爹,您放心,这宝贝和来历我都知道了,一定帮您卖个好价钱!”

其实,三子心里明白,师傅这么大岁数无妻无子,早有人议论他可能是前朝的太监。眼下又有宝贝,认他当爹,没自己的亏吃。

于是,对这珍珠翡翠白玉盆的推销,三子可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一方面,他像说书的似的,到酒楼、茶馆、戏园子绘声绘色地讲这宝贝的故事;另一方面,他又在店门口竖起了告示牌,声称要想见识镇店之宝,要付白银二十两。

这些连环招数果然奏效,京城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纷纷争相前来一睹宝物风采,小店门前经常排起长队。只是这凑热闹的多,真心想买的却少,即使想买,也出不起赵希想要的价,慢慢地,人们的热乎劲儿就过去了。

师徒俩正着急,这天,一个年轻公子在一名少年随从的陪伴下来到店里,开门见山说要买那珍珠翡翠白玉盆。三子急于立功,狮子大开口说:“非一千两白银不卖。”

没想那年轻公子没讲价,只是问了句:“这真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用过的吗?”

三子别的不行,溜须拍马、夸张逢迎那可是张嘴就来,他说:“小爷,您上眼看、着耳听,这玩意儿可不一般啊,绝对是前朝朱元璋登基时用过的吉祥物!一个喝剩菜汤的和尚,有了这珍珠翡翠白玉盆,就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何况您这一身贵气的少爷,有了这宝贝,至少也能当个手握大权的大官不是?”

只是习惯性的随口奉承,三子也没想买卖就能成,可是那年轻公子似是十分受用,说:“好,冲你这话,这宝贝小爷我要了!来,给银票。”说着,回身朝那随从伸手要钱,就要付账。只是那小随从找了半天,银票加现钱,也只凑了八百多两。其实卖这个价钱就已经很不错了,三子紧张得直冒汗,刚要主动落落价,哪知道那年轻公子真是个爽快人,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递给三子说:“你看看,加上这个够不够?”

三子接过那玉佩,只觉触手温润,日光下一照,水头极好、毫无瑕疵,可是他不敢擅自做主,来到后堂请示师傅。

赵希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见那大把的银票现钱,早就喜不自胜,再接过那玉佩瞅了一眼,只这简单一打眼,赵希惊喜地发现,这玉佩绝非凡品,价格绝不止五百两白银,发了,真是发了!他颤抖着双手,朝三子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笔买卖做成了,三子在店里的地位马上就不一样了,赵希一改往日的犀利刻薄,把店里的账务、货品都交给三子打理,甚至鉴宝的一些方法也毫无保留地传授,就连语气也甚是亲热。

可令赵希师徒没想到的是,好事还在后头哩!

这天早上,店门刚一开,一个少年带着一群侍卫就进来了,声称:“皇上有赏!”

接着,侍卫们走马灯似的端上来各种赏赐,什么珍珠玛瑙、古玩字画、新奇玩物,甚至还有珍馐美味,直美得三子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如捣蒜。好半天才记起这少年,不正是那日年轻公子的随从吗?皇上赏的,难不成那年轻公子就是当今皇上?

还真让三子猜对了,那一掷千金的小爷正是顺治皇帝。已经成年的他却依旧要屈服于摄政王多尔衮之下,毫无实权,令他终日苦闷。那日微服出游本是为了散心,无意间听说了珍珠翡翠白玉盆的“典故”,觉得甚是有趣,又听了三子的忽悠,说什么得玉盆得实权大官什么的,一激动就买下了这个宝贝。本来也没什么,可是不久后,碍眼的多尔衮突然暴毙,他终于等得政权回归,顺治开心不已,顿时觉得是这个宝贝显灵,当即派人去那店里大加恩赏。

又过了没多久,突然有一天,赵希从外地拜访老友归来,对三子说:“儿啊,以后这店你就是掌柜了,师傅老了,该享清福喽。”打这天起,赵希真的再也没到店里来。

再说三子,被一连串天降的大馅饼砸得晕头转向,心说师傅你走得好啊,这些宝贝正好全是我的了,还梦想着要扩大店面,当首富、做大官呢。可是他的美梦没做多少日子,就大祸临头了。

一天,又拥进来一伙侍卫,不由分说把三子来个五花大绑,家产财物没收充公,店门也被贴上了封条。三子到死还在高喊冤枉,他不明白那些人口中的“欺君之罪”到底是个啥意思。

谜底直到赵希一年后重返京城才揭开,得知店里果真出了事,三子成了替死鬼,赵希心头说不出的滋味。

赵希来到乱葬岗,也不知哪座坟头才是三子的,只是喃喃自语:“儿啊,是我害了你啊,我也是后来听老友相告才知道,那珍珠翡翠白玉盆儿本是个后宫夜壶!咱们往汤盆上引,若引来个不识货的主,赚上一笔也就罢了,可你偏偏引来了小皇上,就算小皇上年幼无知,可时间长了,他身边的老人儿能认不出来吗?这场劫,真真是躲不过的……唉……”

原来当年,卖出宝物才得知真相的赵希,本能地意识到大难要临头,随即又一次逃跑避祸……

分类:传闻轶事 作者:于诺 期刊:《故事会》2015年7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