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5年15期 > 〖中篇故事〗那一年的一碗面

〖中篇故事〗那一年的一碗面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3-01-30 21:39:55

一碗救命面留下的心结,横亘在两个好兄弟心间长达三十年。转眼青丝变白发,曾经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而今形同陌路的老伙计,他们该如何逾越这道心头的鸿沟呢?

1.遭遇饥饿

那一年,大春和江山刚刚二十出头,两人要好得像一个人一样,有什么好事总想着拉扯对方一把,而遇到什么为难事,首先想到的便是找对方帮忙。

大春和江山都会木匠活。这天一大早,两人就背着斧头、锯子、锤子等一应家伙什,翻越两座山头,来到一户人家做木工活。

那年头,吃顿好的不容易。这活计本是说好了的、十拿九稳的事,所以两人前一天晚饭都没怎么吃,早饭也省了,一路美滋滋地想着到户主家大吃一顿。

谁知等两人来到那户人家门口一看,顿时傻了眼。

只见庭院里搭起了灵堂,屋内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原来这家人前一夜凑巧走了一个老人,家里正忙着办丧事哩!

这下子,原先说好的木工活肯定是做不成了,不做活,怎么好意思要求在人家家里吃饭?

饥饿如涨潮一样,开始一波波涌来,大春和江山又正是食肠如牛的年纪,一顿饭不吃简直能要了他们的命,更何况两天没好好吃饭了,就指着这一顿呢!

更糟糕的是,两人兜里都没揣上一分钱,这村里倒是有面馆,人家也多,要口吃的并不算难事,可两个年轻人又正是自尊心最强的时候,脸皮都薄得要命,让他们开口跟人家要吃的,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也说不出口啊!

大春一边咽着泛上来的口水,一边艰难地说:“江山,看样子,咱只好回去了。”

江山有气无力地摇摇头,说:“不,回去不仅没力气了,还让人笑话,要不,咱再试试找点别的活儿干?我就不信了,这么大的一个村子,能没活儿干?只要有活干就有吃的,还能挣到钱,咱也算不白跑这一趟。”

大春一听也对,当下振作起精神,开始在村里吆喝起来,谁知把整个村子犄角旮旯都跑遍了,腿跑酸了,喉咙喊哑了,也真是见了鬼了,偏偏没有一户人家应声,哪怕是打条板凳、修扇破门,一样儿都没有。而这时,日头已升上了头顶,都到中午了。

一天到现在,两人连口水还没喝,大春累得不行了,一屁股瘫坐在地上,问:“江山,现在怎么办?”

江山虚弱得身体直打晃,饿得额头上冒了一层冷汗,他苦着脸对大春说:“趁还有一点力气,咱们赶紧回去,再拖下去,只怕小命都要撂这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他们这是出来容易回去难。这一路可把两人累得呀,好几次都差点栽到土里。实在饿极了,两人就灌两口山泉水;实在走不动了,就躺下来歇口气,背上的家伙什死沉死沉的,越来越勒肉。

可就是这样,离家还有好远的路,两人正死狗一样拖着没知觉的腿挪着步子,路边有人叫了起来:“我说两位小哥,你们是木匠吗?”

就这一句话,像一根针狠狠刺到穴位上,两人一下子兴奋起来,掉头一看,原来路旁有户人家,有个大娘正向他们招手。

两人跌跌撞撞地跑过去,忙不迭地说:“大娘,我们都是木匠,您有活要做吧?放心好了,我们的手艺绝对没话说!”

大娘点点头,说:“也没有什么大活,就是家里两只木桶坏了,你们帮我修修,要多少钱?”

两人一起叫起来:“哪能要钱啊,大娘,那啥,家里有吃的吗?有口吃的就行了。”

大娘笑起来:“当然有吃的了,我这就给你们下碗辣子面。”

两人一听到“辣子面”三个字,口水“呼”的一下就出来了,拿出工具就“乒乒乓乓”地干起来,一边干一边咽口水,因为一眨眼的工夫,厨房里呛辣子的香味直飘过来,天哪,那香味就像两只大手,狠狠揪住了两人的胃。

不一会儿,大娘叫了起来:“两位小哥,面好了,你们来吃吧,天色不早了,我得赶紧去我闺女家一趟,我闺女坐月子,我得伺候她哩!你们桶修好了,搁厨房就行了。”

大娘说着话,锁上正屋门就走了。一向手脚麻利的哥俩也很快把各自的桶修好了。两人来到厨房一看,我的天,两大碗香辣辣、红艳艳、油汪汪的面条已经静静地躺在碗里了。

就在这时,江山捂住肚子叫唤起来:“唉哟,不行,我得上趟厕所,怕是刚才水喝多了,肚子有点疼。”

大春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面,嘴上说:“老牛上场,尿屎作忙,就数你事多,你快去吧,我可等不及了!”

2.因面结仇

农家厕所离得远,等江山解完手,已经过去好一会儿了。他一边嚷嚷着“饿死了饿死了”,一边颠颠地回到厨房。可就瞅了一眼,江山顿时惊呆了!

只见灶台上刚刚还有两碗香死人的面条,现在碗还在,可面没了,而大春的嘴油光光的,正两眼无神地呆坐着。

江山的脑子“嗡”的一声就炸响了,连喉咙都哑了,他上前一步,指着连面汤都不剩的碗,冲大春咆哮道:“面呢?我说,面呢?”

再看大春,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声音低得像蚊子哼一样,用力绞着手低头说:“江山,我也不知咋弄的,我吃完了我的那碗面后,还是饿,饿得胃像着了火一样,我说就吃一小口吧,就伸筷子搛了两根你碗里的面条,然后又搛了两根,再然后,慢慢地不知怎么就吃光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想再做一碗面条给你吃,可厨房里跟水洗过一样,什么也没有……”

江山“啊”的一声凄叫起来,像是哭又像是骂,抬手又像要打,大春躲也不躲,江山却又放下手,掉头就走。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两个人一前一后往家赶去。

好多次,大春鼓足勇气想道歉,又想抢过江山背上的家伙什帮他背,可又不敢……

忽然,江山软软地坐了下来,他实在没力气了,从早到晚,还没一粒米下肚哩!

大春本能地上前要扶,却看到江山的眸子在夜色中闪闪地发着光,那是仇恨的目光,只怕大春一挨近,他便会一脚踢过来,他宁可饿死、累死,也不要大春搀扶。

大春愣了一下,然后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突然拔起脚,往家的方向狂奔,根本不回头看一下。

望着大春消失的背影,江山恨得嘴唇都咬出了血,他在心里暗自咒骂:还朋友哩,偷吃了自个儿救命的面不说,有难了竟只顾自个儿回家,以前真是瞎了眼!

休息了一会儿,江山再次站起身,一步一喘地挪动脚步,可一会儿又走不动了。当再一次跌倒在地后,江山不由得悲从中来:前面还有两座小山,这回怕是要饿死在路上了,不饿死也要被狼吃了,大春,我恨你……

江山正虚弱地闭上眼睛,忽然听到有人大叫:“是江山吗?”

是爹的声音,爹来接他了!江山睁开眼,见爹的手里还拿着几个热乎乎的玉米饼!

江山一把接过玉米饼就往嘴里塞,问:“爹,你怎么会来?”

爹告诉江山:“是大春告诉我的,可把那孩子累坏了,也不晓得他跑了多远的路,反正一头扎进咱家后就倒在地上,一个劲地吐白沫,把人差点吓死,好半天才醒过来,一醒来就说你饿坏了……”

原来,大春知道江山决不会接受他的帮助,竟然一口气狂奔回家,叫人给江山送吃的去,那得多远的路啊!

可江山还是恨大春,因为要不是他吃了自个儿的面,自己就不会受这么大的罪了。

3.冤家聚头

山中日月快得惊人,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江山和大春早已结婚生子,有了家庭,早先乌亮亮的头发也有些花白了,大伙叫两人自然也改了称呼,一个叫江老山,一个叫老春。可两人一直不相往来,即使走对了面,老春低了头绕道走,江老山呢,总是目光似刀一样,狠狠剜上老春几眼。

其间老春也想过和好的招数,他曾请了人做说客,请江老山到他家吃面,想吃多少是多少,想吃什么面就吃什么面。江老山听了白眼一翻,说:“这面跟那面能一样吗?这是贱面,那是救命面,懂不懂?”

老春又托人跟江老山说,给他钱作为补偿。江老山一听更火,拍桌大骂道:“我是贪钱的人吗?当时那一碗面差点要了我的命,钱能抵命吗?”

一句话,江老山不肯原谅老春,这死结甭想解开了。

谁知就在这时,村里爆出一个特大新闻:老春的闺女和江老山的儿子好上了!

要说江老山的儿子江小山,那绝对是全村一等一的棒小伙,长得帅不说,对人还有礼貌,为人处事处处高人一等,就是性格蔫点,没有闯劲,别的年轻人个个出去闯世界挣大钱,就他恋着家乡和女友,不肯出去打工,也不肯创业,只是到一家工厂上上班,挣点小钱。

而老春的闺女晓梅更是十里八乡头一个的漂亮姑娘,性情温婉,知书达理。两人还放出风声说,这个非她不娶,那个非他不嫁!

当江老山知道这事后,差点气了个倒栽葱,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天天防着,结果还是防不胜防,老天爷太会耍弄人了!可现在年轻人恋爱的事,他能管得了吗?再说老春虽不靠谱,但他闺女那是没说的……

这么一想,江老山只得默默地咽下这口气,假装看不到,听不着,顺其自然。

谁知江老山这边认了命,那边老春反而闹腾起来了,全然不念他欠人家江老山家的情,竟然虎着个脸摆出副老丈人的模样,叫来江小山,凶巴巴地说:“小子,听着,要想娶我家闺女,得有三个条件。第一,办个养猪场,并且要办得风风光光的,能兴旺起来。你是畜牧学校毕业的,养个猪还不是小事一桩?男人没个事业,窝窝囊囊的,还算个男人吗?”

江小山听了,一脸的胆怯,问道:“那第二第三呢?”

老春一瞪眼:“先完成第一,再谈第二第三,第一完不成,第二第三根本免谈,更甭想娶我闺女了。”

4.条件之一

江小山犹豫不决,便想做晓梅的工作,让她劝劝她爸,谁知晓梅一脸的可怜,说:“我爸是铁了心了,我根本开不了口,要不你就办个养猪场吧,你不是一直保证说让我过上好日子的吗?你不创业,哪有好日子过?”

这事到这地步,算是半点回旋的余地也没了。江小山哭丧着脸,回家和老爸商量,最后说:“爸,要是娶不到晓梅,我这辈子光棍打定了!”

江老山一听就跳起来了,赤头白脸地叫道:“我一辈子惯儿子,从不舍得让儿子吃苦,这老春倒好,他倒替我管起儿子来了,他以为他是谁?我找他去!”

谁知老春根本不买江老山的账,两眼一翻,得意洋洋地说:“这事嘛,就一句话,听我的,婚事有得谈;不听我的,一拍两散!”

江老山嚷嚷道:“可你还欠我一碗救命面哩,你忘了?这么着,你不是一直想求和吗?现在机会来了,你只要答应孩子们的婚事,咱俩三十年前的人情债就一笔勾销,怎么样?”

江老山满以为自个儿拿出了杀手锏,谁知老春一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一码归一码,这两件事根本不沾边,你自个儿好好考虑考虑吧!”

这下可把江老山气得,可气归气,养猪场还得办,谁让儿子死心塌地看上人家闺女了呢?再说,办个养猪场并不是坏事,养得好能挣大钱哩。

就这么着,江小山开始筹办起了养猪场,首先钱是个大问题,办个上点规模的养猪场,没有二十万想都别想,可钱不够啊!

江老山爷儿俩正急得嘴唇起泡,晓梅偷偷来了,她递过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说:“这是我的私房钱,八万块,你们先拿着。”

有了晓梅的八万块,钱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了,然后是设计图纸、建猪舍、购小猪、喂养,一应事务全是江小山起早贪黑,亲力亲为。

江老山心疼儿子,可他也知道儿子不吃苦不行啊,那未来的老丈人时不时地背着个手过来看看,一事偷懒便给脸色。

日子久了,养猪场的活儿真是单调又累人,单单喂猪一项,就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重复无数次,毫无乐趣可言。

江小山哪受得了这个苦,时间一长就慢慢懒散起来了,事都撂给他爸江老山干。江老山心疼儿子,也就无怨无悔地大包大揽下来。

这天一大早,江老山照例围着猪栏忙活,有人背着个手过来了,江老山抬头一看,是老春。

江老山哼了一声,算是打了声招呼,老春毫不在意,朝猪圈里左看看右看看,说:“养得还不错。”

江老山板着脸说:“猪不养好不行啊,谁让儿子看上人家闺女了呢?”老春忽然坏笑,说:“我说的不是猪,是你,你气色蛮不错的。”

江老山气得干瞪眼,正要想话来反击,老春忽然一脸惊讶地说:“你儿子呢?”

江老山一听,放下手中的桶瓢就要拦住老春,老春早已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猪圈旁的一间小屋门口,伸手一推门,正看到床上四仰八叉地躺着一个人,是江小山。

见江小山在睡大觉,老春一下子来火了,朝江老山大喊道:“我说老家伙,白头发累死累活地干,黑头发倒呼呼大睡,你家就是这么个门风吗?”江老山一梗脖子,毫不示弱地叫道:“我乐意,怎么着?碍你事吗?”

老春更火,扯开喉咙大叫:“不碍我事,但碍我闺女事,我闺女决不会嫁给一个手不提四两的少爷。江老山,你害你儿子我管不了,但我绝不容许有人害我闺女!”

江老山给噎得直翻白眼,还要回,身后有人开腔了:“叔、爸,不吵了,我改,改还不行吗?”

是江小山听到吵架声起来了,他怯怯地接过他爸手中的桶。老春余怒未消,狠狠瞪他一眼,哼一声,气冲冲地走了。

晓梅随后打来电话:“我爸说了,如果下次再看到你偷懒,这门亲事就算黄了——这也是我的意思!小山,养猪场是你开的,不是你爸开的,我希望我爱的人能独立干出一番事业,我相信你!”

江小山再懒散、再没有恒心,也经不住这么一打一揉,立即发狠认真干起活来。

这么着,也不知吃了多少苦,费了多少脑筋,小猪终于变大猪出栏了,江小山挣了个盆满钵满,便信心满满地来见老春,说:“叔,养猪场办起来了,也上路了,我和晓梅的婚事……”

5.条件之二

老春摆摆手,说:“你忘了我还有两个条件了?先说第二个,明天一大早让你爸赶到山那边一户人家,就是三十年前办白事的那家,他知道的,记住,带上家伙什。”

江小山回家这么一说,江老山可就纳闷了:“这老家伙要耍什么花招?还要带上家伙什,难道那户人家还要做木匠活?不对,他十有八九是想向我道歉求和,哼,想得美!”

江小山壮着胆说:“爸,那事就算了吧,都三十年了,还记仇有意思吗?再说都要成亲家了……”

江老山虽然惯儿子,但最听不得这个,当即跳了起来,激动得火星子乱炸,叫道:“什么就算了?你知不知道当年我差点就被他害死了,这叫杀父之仇,懂不懂?儿子,你给我听着,娶亲是你的人生大事,我管不了,但我的人生大事你也不得过问,否则,你过你的小日子,我过我的日子,说话算话!”

第二天一大早,在村口,背着一套家伙什的江老山看到了同样背着家伙什的老春,有那么一瞬间,江老山好像回到了三十年前,但他随即提醒自个儿一定要硬住心肠,千万别上当。

那老春身后像长了眼睛似的,虽然头也不掉,但分明知道江老山来了,拔腿就往前走,江老山隔得远远的,在后面跟着。

这一走,两人才知道他们是真的老了,那年月龙精虎壮,两人翻到山那边根本不费多大力气,可现在,他俩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步比一步沉重。

当两人手软脚软地赶到三十年前预约木匠活的那户人家时,主家早就等着了,活很简单,打两张椅子,三十年前他们要打的就是椅子,然后主家笑吟吟地端上两碗面来,竟又是辣子面。

江老山一边熟练地凿着榫口,一边讥笑着说:“老春,是你搞的鬼吧?你肯定事先跟这户人家打过招呼了,用句现在流行的话来说,你想来招情景再现,是不是?”

想不到老春相当坦然地点点头,说:“正是,你一点也不傻。”

江老山说:“我还知道你之所以要情景再现,是想创造条件跟我讲和,是不是?告诉你,别白日做梦了!”

老春也不生气,悠悠地说:“是吗?先不斗了,吃面,唉哟,不好,我肚子疼,去解个手,你先吃吧!”

江老山不屑地哼一声:“这句应该是我的台词。”

过了一会儿,不见老春回来,江老山到厕所一看,没人,再放眼一望,老春已远远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了,这老小子从早上到现在,硬是一口食没下肚。

江老山一下子明白老春的用意了,他要饿他自己一天,算是扯平了。可是……江老山随后也走了,赶到家时已是深夜。

不用说,两人都软成了一摊泥。

6.终极条件

过了两三天,老春缓过劲来了,便叫来江小山,说:“现在说第三个条件。这第三个条件,是你和你爸请上村里几位有头有面的人物,到我家吃顿饭,算是向我家正式提亲,然后在饭桌上答应我一个要求。”

这还不是小事一桩吗?江小山立即告诉他爸,谁知江老山一听,沉吟起来了:“他又捣什么鬼?只怕没那么简单,一定是鸿门宴,知道我家挣着大钱了,肯定要当着大伙的面跟我提彩礼钱。走,赴宴去,管他耍什么花招,咱见招拆招呗。”

在老春家,一大桌子人团团围坐在桌边,老春忙不迭地给大伙倒茶递烟。大伙偷眼看到,当江老山接过烟茶的时候,连声“谢谢”也没有,眼皮抬都不抬一下,个个见了心中直乐。

然后老春清清喉咙开口了:“各位,今天隆重举行这个仪式,一是见证两个年轻人订亲,二是,这个,大伙应该还记得多年前一碗面的故事吧?”

大伙一听暗暗咋舌,在今天这种场合提这茬,太不合时宜了,要是牛犟的江老山不肯和解呢?

只见老春一字一句郑重地说道:“江老山,几十年了,那一碗面像一座山,时时刻刻压在我心头,我当时真不是有意的啊……我做梦都在恨自己,都在希望我们能和解,那时我们是多么要好的一对小伙伴啊……”

老春说到这里哽咽了,说:“老伙计,现在我们都要成亲家了,你就不能原谅我吗?”

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个个紧张地盯着江老山看,江小山和晓梅紧张得脸都红了,只见江老山夹烟的手指在抖,可就是不开腔。是啊,那年那月、那情形下的一碗面,太金贵太难忘了!

老春又说:“我当然知道我错了,所以一直在弥补。那一晚,我一口气跑了几十里山路,差点累残累死,可我知道,这还不够。所以前些天,我再次重演了一下当年的场景,没别的意思,只是想体验一下你当年的感受,为此,我连早饭都没吃,也算是虐待一下自己,这样我心里好受些。”

江老山毫不买账:“告诉你,我也同样没吃早饭,那两碗面,我一根都没动。”

老春听了一脸吃惊,说:“真有你的,算你狠!可江老山,我还有大招,你没发现我还了你一个崭新的儿子吗?一年前,你儿子江小山什么模样?你江老山老来得子,所以谁也比不上你惯儿子,结果呢,江小山都长大成人了,还跟个学生似的。而现在呢?经过一年的磨炼,老少爷们请掌掌眼,这小子是不是成熟了好多?”

大伙听了,纷纷转过脸去,仔细打量江小山。和一年前相比,江小山果然卸下了青涩的书生样,脸膛黑了,身子骨也健壮了,关键的是,肯吃苦耐劳、发家致富了,果然是个大人了。大伙儿纷纷打趣说:“不错不错,眼一眨,老母鸡变成了鸭,小山真的成熟了!”

江小山给夸得都不好意思了,可江老山还是不吱声,但脸色明显和缓多了。

这时老春又说:“还有,小山办养猪场时,晓梅主动借给他八万块钱,你真以为她有那么多钱吗?最后,我要说,老伙计啊,我是欠你一碗救命的面,可我现在还给你一个这么懂事漂亮的儿媳妇,你还不肯原谅我吗?”

众人全盯着江老山看,只见江老山拼命喘粗气,忽然一挥手,说:“我……想吃面!”

大伙儿一愣,老春反应过来,颤着喉咙叫道:“晓梅,上面!”

随着老春一声令下,一眨眼工夫,晓梅带着一行女人走进来,个个手中端着一大碗辣子面,那个色香味啊,香辣辣、红艳艳、油汪汪!

江老山一下子老泪纵横,喃喃说道:“就是那个味道!三十年了,我一直想吃碗这样的面,告诉你老春,自从那晚以后,我再也没吃过辣子面,现在,咱们一起吃!”

老春和大家伙一起应道:“来,一起吃!”

分类:中篇故事 作者:梅冰 期刊:《故事会》2015年15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