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5年16期 > 〖法律知识故事〗是乘客还是候车人

〖法律知识故事〗是乘客还是候车人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3-01-31 19:37:34

胡大娘年近六十,身体很棒,家里地里的活儿都是她一个人包了。这天,恰逢城里举办庙会,胡大娘决定去看孙子。

胡大娘来到村口候车站,和许多人一起等车。很快公交车来了,车刚停下,众人一拥而上。胡大娘见状,就后退一步,让人先上。

众人陆续上完,驾驶员按了下喇叭,示意胡大娘动作快些。胡大娘左脚刚踏上车,车门就“呼啦”一声关了起来,一下子将她关在车门外。胡大娘的左脚被夹痛了,她“哎呀”一声叫了起来。此时,那门“呼啦”一声,重又打开,胡大娘身子一晃,扑通一声,右肘向下摔倒在地,顿时觉得右臂疼痛难忍。

大家赶紧叫驾驶员停车,然后叫来救护车。送到医院一查,胡大娘的右胳膊摔成了粉碎性骨折。

闻讯赶来的儿子媳妇问是怎么回事,公交公司的领导一边赔礼,一边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并保证按有关规定赔偿。儿子媳妇见对方这么通情达理,也就没多提要求。

可胡大娘毕竟年纪大了,出院后,右手一拿东西就抖,连端碗都使不上劲。这下一家子都慌了,他们赶紧去交警大队反映情况。

交警告诉他们,处理结论出来了:交警认定,司机负全责,经司法鉴定,胡大娘为十级伤残,按车上乘客赔偿,约三万余元。

只赔三万元?胡大娘一家愣住了,光医疗费就花去了五万多,今后生活怎么办?交警找来保险公司的李经理,李经理同情地说:“按规定,车上乘客只能赔这些了。你们签字后,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赔偿款送到你们家。”

胡大娘家人一商议,这字不能签,太少了。这事就这么僵了下来。最后,还是在城里工作的儿子见识广,决定寻求法律援助。

律师听了经过后说:“这个字,你们不签是对的,这样吧,你们将公交公司、司机和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请求他们支付伤残赔偿金、后续医疗费合计九万元。”

半月后,法庭开庭,矛盾的焦点有两点:其一,胡大娘的身份是什么?事故发生时,她是车上人员,还是候车人?其二,这钱该由谁来赔?

保险公司坚持认为,胡大娘是车上人员。因为交通事故认定书上写得很清楚:司机驾车载胡大娘,从这“载”字来推敲,胡大娘应该是车上人员,车上人员受伤不适用三责险,只能是公交公司按违约赔偿。

公交公司一听,当即反驳说,怎能只凭一个字就认定胡大娘是车上人员?司机关门时胡大娘只有一只脚在车上,而开门时她已倒地,这车上人员能倒在地上?分明是候车人,候车人意外受伤,正好适合保险公司按交强险和三责险赔偿。

双方争论不休,最后,法官认可了公交公司的说法,审定胡大娘身份为候车人较为妥当,并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判定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律师点评:这个故事涉及的法律问题是:如何认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中的“本车人员”。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本车人员”即指在保险事故发生的瞬间,在被保险车上位于驾驶位或车厢内等安全位置的一切人员。而“本车人员”在车内受到的伤害,保险公司不予以交强险赔偿。

故事中的胡大娘,因左脚刚上车,右脚还在车外,显然尚未到达“安全位置”,故不能认定为“本车人员”,而当属“候车人”。至于胡大娘主张的赔偿,无论是否属于“本车人员”,都不影响她要求赔偿的主张。如果保险公司的赔偿不足以弥补她的损失,那么公交公司也脱不了干系,理应补足赔偿款。

分类:法律知识故事 作者:鲍宜龙 期刊:《故事会》2015年16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