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5年24期 > 〖中篇故事(精编版)〗不倒翁

〖中篇故事(精编版)〗不倒翁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3-02-04 15:28:17

1.遗书丢失

于得水进士出身,当了半辈子官,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像鱼入大海一样顺利平安,不但自己的官越做越大,已经当到了户部员外郎,儿子于正也有了出息,靠自己的本事考中了进士,到外地当了知县。

于得水本来想帮儿子调个更好的位子,不过想想让儿子先锻炼一下也好,地方官是最锻炼人的,等锻炼出来了,再当京官就容易多了。何况最近自己的上级户部尚书暗示自己,户部侍郎正缺,正是自己再进一步的机会,他的精力也不能分散去多管儿子。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眼看一切顺利,侍郎就要到手了,于得水高兴地喝了两杯酒,却摔了一跤伤了内脏,病情迅速恶化,眼看就要不行了。家里人急得团团转,于得水心里倒还清楚,他告诉妻子:“看来我是不行了,咱家能不能继续荣耀下去,就看儿子的了。这小子学问是不错的,就是我这些年忙于官场应酬,对他的指点管教太少了,怕他不懂为官之道啊。看我的病情,是等不到他回来了。我写封遗书,让管家于成带给他。我已经上了遗折,替儿子请旨带丧办差了,让他不用回来了。咱家以后就全靠他了,得好好干。”

于得水挣扎着写了一封书信,然后指着桌上摆着的一个县官造型的不倒翁,吩咐管家:“把这个不倒翁,连这封书信,一起带给少爷,让他好好干……”话音未落,已经气绝身亡。

全家人号哭忙乱后事,管家于成擦干眼泪,把书信和不倒翁包在包里,带上盘缠上路了。

一路上,于成风雨兼程,走了半个多月,眼看再有两天要到于正所在的地方了,心里才放松了些。晚上找了家客栈,吃了顿饱饭,喝了点酒,洗漱睡下了。

没想到半夜里,忽然惊醒,感觉屋里好像有动静,他大喊一声从床上跳起来,一个黑影迅速从屋里蹿了出去,一件东西“啪”的一声落在了地上。

于成一边喊捉贼,一边点亮油灯,这才看见自己的包袱被人打开了,里面的银子书信等物都不见了,唯独那个不倒翁摔在了地上,好在没摔破,不过脑袋上的两根帽翅却摔断了,好好的知县造型变成了个秃帽子。

店家听见喊叫声,赶紧冲出来看,但却没发现窃贼的踪迹。于成急得跳脚,银子他倒是不在乎,反正很快就能见到少爷了,回去的盘缠不成问题。可那封遗书也没了,一定是黑灯瞎火的被贼当成银票一块儿偷走了。问题是遗书是于得水自己写的,别人谁也没让看,写完就封起来了,没人知道里面写了些什么内容。这一丢,老爷的遗言就永远也不知道是什么了。

店里巡察一番后,找不到贼人,银子不多,店家愿意赔偿,衙门也断没有为了一封遗书而大动干戈的道理。于成没有办法,只好带着那个断了帽翅的不倒翁上路了。又走了两天,到了于正所在的县境,于成找到了县衙门,见到了少爷。

于正听说父亲去世,哭得死去活来,于成想来想去,没敢说遗书的事,只是把不倒翁拿出来,说是老爷命令送来给少爷的。

于正拿起不倒翁,恭恭敬敬地摆在了自己的案头,又问了问家里的事,催着于成赶紧回去照顾母亲及家人。

送走于成后,于正对着不倒翁出神,他知道父亲肯定是想借这个不倒翁告诉自己一些道理。父亲在官场几十年,风风雨雨屹立不倒,自有过人之处,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悟出来。

2.公正断案

不久,于正的县里出了件案子,一个男人得病死了,这病甚是古怪,其他地方都好好的,只有肺子烂了,但要说是肺痨,症状又不像。

由于这男人的媳妇名声不好,年纪轻长得漂亮,平日里招蜂引蝶的,因此男人家里的亲人不干了,非说是他妻子谋杀亲夫,弄了不知什么毒药把男人给害了,因此一纸诉状告到了县衙。

公堂之上,那小媳妇连哭带喊,说自己根本就没有下过什么毒,虽然自己平日里名声不太好,但自己和丈夫感情很好,做梦也没想过要害丈夫。

这案子让于成十分郁闷,他从直觉上感觉不是谋杀案,但县城里的医生都说不清这男子得的是什么病,这就难以结案。

于正烦闷地回到后堂,盯着父亲送给自己的不倒翁,他随手扒拉一下,不倒翁东倒西歪,但随即又站稳了,笑眯眯的,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于正心里忽然一动,不倒翁之所以能稳稳站立,正是因为腹中有物,才能胸有成竹啊。自己不能光指望着那些医生仵作,只有自己有学问,才是最可靠的。

想到这里,于正让人把市面上的医书都找回来,开始快速地翻看有哪些病是会导致烂肺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于正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

于正升堂后,问男人的家人,男人在饮食上有什么嗜好,男人的家人说没啥嗜好,小媳妇说:“我男人是在外面跑车拉货的,吃的东西很随便,唯独身上不能缺酒,啥酒都行,防着下雨天、冷天着凉。”

于正点点头说:“这就是了,我看你家院子里有一车生姜,是怎么回事?”

小媳妇说:“这是我男人进的货,没想到行市不好,只能先放在家里,等着行市上来。”

于正又问:“生姜在家里放着,你们吃吗?”

小媳妇说:“吃的,用酱醋拌姜丝,当一味咸菜吃,我和我丈夫都吃的。”

于正点点头说:“你男人吃的一定比你多吧。”

小媳妇诧异地看看于正,含泪说:“是的,我男人节省,这么多姜放在院子里,他舍不得吃别的菜,天天挑开始发红的姜出来吃,他说姜一发红就快烂了,不能放了。他让我吃别的菜,他就只吃姜……”

于正叹息一声:“你男人确实是过日子的好手,可也太无知了。你可知道,那生姜发红,确实是要烂的先兆,但发红的姜已经有了毒性,比普通的姜火性更大,肺属水性,这种毒火本身就对肺已经害处很大了,何况他又喜欢喝酒,两者相遇,本草中记载,姜酒不可长期共用,有烂肺的可能,更何况是这种毒姜,而且他不吃别的菜,只吃毒姜这一味!”

真相大白,小媳妇痛哭不已,男人的家人也抱头痛哭。

这一案轰动了全省,知府特意当成疑难案件上报朝廷,朝廷嘉奖于正为贤能县令。得到嘉奖的于正回到后堂,向不倒翁深深一拜,不倒翁胸有成竹地看着他,笑眯眯的。

自此以后,于正发奋读书,只要是在没事的时候,手不释卷,天文地理、医术工程、宗教杂学,无所不读。每多读一本书,他就觉得心里更踏实一点,他要像那个不倒翁一样,让自己的肚子里充满知识,这样才能屹立不倒。

然而于正又遇到了一个案子,这次并不是他的知识能解决的。一个佃户把东家的儿子给打了,东家把他告上了县衙。于正打开状纸,里面居然掉出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于正冷笑一声,将银票收在了袖子里。

于正将两边的人都捉拿归案后,详问案情,两边各执一词。佃户说东家的儿子企图非礼他的女儿,因此他才将对方打伤;东家则叫屈,说自己儿子读书明理,怎么会干这种事?这佃户一贯刁顽,抗租不交。东家让儿子去通知他,如果再不交租,就要把地收回来给别人家种,这佃户就诬赖少爷非礼他女儿,把少爷打了一顿,还声称如果不把地继续给他种,谁敢来他就打谁。

于正大怒,拍案道:“你是地主,他是佃户,我只听说过地主欺负佃户的,还从没听说过佃户欺负地主的,你这话说得倒也奇怪!”

东家吓了一跳,赶紧说:“知县老爷,我说的句句实情啊,这个佃户的刁顽是出了名的,老爷访查便知。小民虽仗着祖上阴德,薄有家产,平日却并不敢仗势欺人的。”

于正冷笑一声,从袖子里掏出那张一百两的银票:“既然有理,为何还要贿赂本官?可见是做贼心虚,还敢抵赖?”

东家脸涨得通红,满脸惭愧,无言以对。

佃户高喊青天大老爷,于正正要宣布判决时,忽然发现在县衙外观看的人们交头接耳,脸上都有不以为然的神色。他心里微微一愣,咳嗽一声:“暂且退堂,明日宣判。”

回到后堂,于正对着不倒翁,脑子里翻江倒海,他以往断案,老百姓都是欢声雷动,怎么今天堂下是那种反应呢?他随手拨了拨不倒翁,不倒翁微笑着摇晃了几下,又站了起来,微微晃动着脑袋。

于正心里一亮:不倒翁为什么能站得稳?不仅仅是因为他肚子里有货,还在于他脑子里是空的,什么都没有。没有成见,没有偏见,一切都靠肚子里的学问做主。

于正反问自己:是不是地主一定会欺负佃户,佃户一定不会欺负地主?是不是给当官的行贿就一定是没有理的?自己光靠这个来断案,是不是一种偏见和成见?他站起来,换上便服,化了化装,出门去了。

于正化装的水平还不错,老百姓们都没能认出他来。他在茶楼酒肆里听人家议论这个案子,几乎都是替那地主叫屈的。因为这个地主在郊区,于正了解不多,听老百姓一说,才知道这是一户善良的人家,佃户的租金并不高,遇上灾年还会主动减租。而那地主的儿子读书学文,虽然没能考中,但也是出了名的老实人。

倒是那个佃户,除了不交租,平时也很无赖,加上练过些功夫,其他佃户都不敢惹他。他又敢玩命,地主几次想收回地来都被他打回去了。看来这次地主宁可花一百两银子,也想把这瘟神送走。

于正再次开庭后,手里拿着一叠证据,历数那佃户的无赖行为,最后判了三十大板,把那佃户的无赖劲打没了,当堂表示愿意悔过自新,好好种地,好好交租,只求不退租就行。于正让他立了字据,三年内将欠租缴清,再敢耍无赖,立刻赶走。

那地主感动得连连磕头,于正把银票交还给他说:“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贿赂朝廷官员也是罪,念在你平日与人为善,我就不追究这件事了。”

地主连声说:“我糊涂,以为当官的都要钱,否则有理的事也给判没理了。我心里没底,才听了别人的主意送钱。想不到老爷如此清廉刚正,我好生惭愧。”

这一次,堂下再次欢声雷动。

3.不畏强权

三年任满,屡获嘉奖的于正顺理成章地被朝廷提拔为知府。官职高了,管的地方大了,接触的官场层次也高了。眼看于正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官场新星,不但下级官员拼命巴结,同级官员大力结交,就连上级的官员们也都想把于正争取到自己这边来。

于正对朝廷内的党争并不感兴趣,他只想堂堂正正地做个好官,像之前一样再度升迁,光宗耀祖。但知府想再往上升却不是那么简单了。知县在官场里角色小,只要你干得好,就能得到提升。知府想提升,除了干得好,还得要有后台,不找个二品以上的大官当靠山,想升迁十分困难。

现在朝中两派里,最想争取他的是户部尚书,他本来就是于得水的靠山,现在见老部下的儿子成长起来了,自然顺理成章地想把他拉过来跟自己干。户部尚书正在谋求当宰相,这一步却也不那么容易,需要大量的人脉。而另一派是兵部尚书,也盯着宰相的位子,他的势力也不小,眼看于正对他的拉拢不感兴趣,就开始动脑筋想把于正撤掉,换上自己的人。

这时,于正辖区里出了件案子,看似平凡无奇,一个官员的夫人一时恼怒,打死了一个顶撞自己的丫环。丫环的家人不干了,告到县衙。

知县审理之后,认为当初丫环卖到官员家中已经有卖身契,说好了走死逃亡各安天命,主人打死仆人,按律法不抵命,只判了赔偿一百两银子。

刚巧这案子就出在于正原来当知县的那个县城,现任知县也是进士出身,上任刚一年,卷宗判得井井有条,清清楚楚。于正复审了一遍后,觉得没有问题,于是按规定,批复同意,放进命案一宗里准备呈交刑部。

不料第二天,那丫环的父亲竟然到于正的知府衙门击鼓鸣冤了。老头一进门就先被打了二十大板,这是朝廷立的规矩,不管你是有理无理,越级上告先挨二十板子,谁也免不了这规矩,如果越两级上告,就是四十板子,以此类推。如果直接告御状,先滚钉板,能活下来再审,即使赢了官司,也要流放三千里。所以没有冤情,不会有人去越级上告的。

于正顿时心里觉得不妥起来,他接了状纸,那老头痛哭流涕:“知府大老爷,我闺女给他家当丫环不假,可并不曾签卖身契啊。我家原是那老爷家的佃户,他们家缺人手,就让我闺女进去当了丫环,每月给工钱,并不是卖身为奴的啊。那卖身契是打死我女儿后,他们怕人命关天,找人伪造的呀。他们半夜抓了我,打昏了我,硬按了手印。知县老爷存心偏袒他们,说物证人证俱在,我是无理取闹,让我拿了银子赶紧走。我女儿死得冤啊,大老爷啊!”

于正心里一惊,如果这老人说的是真的,那真是骇人听闻的一件事。可看着老人身上的累累伤痕,他觉得老人不会为了诬陷别人而受这么大的罪。他想了想,决定下县城走一趟。

到了自己曾经管辖的县衙门,现任知县王清迎了出来。后堂看茶后,于正开门见山把自己的来意说明白了。

王清微微一笑:“大人,这番话那老头在公堂上也说过,但被告一方的卖身契白纸黑字,又有他的指印,这是物证;其他仆人丫环都证明原告的女儿确实是通过卖身入府的,这是人证。您说,我总不能放着人证物证不看,只听原告的一面之词吧。”

于正沉吟一下:“卖身契何在?拿来给我。”

王清愣了一下,从案卷中拿出了卖身契。

于正看了一眼,说:“这卖身契上写明是三年前所签,你看这印泥和墨渍,可有三年?”

王清的笑容顿时不自在了:“这个,卑职倒未发觉。”

于正说:“这是松墨,松墨着纸后,半年之后墨迹有黄边,这墨是新的!这印泥是南山泥,南山泥过一年后会变得暗红,这指印殷红如血,怎么可能是三年前所印!”

王清的脸上已经有了汗,于正越说越气愤:“还有这纸,这是用酸漂白过的纸,这种纸张放上三年早就发黄了,怎么会如此白净?”

王清低头道:“卑职不学无术,大人学识渊博,卑职佩服。”

于正冷笑道:“既然知错,本府暂不深究,明日重新开堂,我要听审!”

王清忽然抬起头来:“大人,你知道这家官宦是谁吗?”

于正愣了一下:“谁?”

王清得意地说:“若论官职,他不过是个县丞,比卑职还小一级,可他实为户部尚书的亲侄子,因为没考上进士,户部尚书安排他先挂个名,指日就要高升的。”

于正大为意外,一时沉吟不语。

王清压低声音说:“大人是朝野闻名的能员,卑职十年寒窗,也想有所进步,户部尚书对大人的令尊极为器重,眼看对大人也是十分看重的,卑职愿追随大人。这件案子,是卑职一手承办的,大人只需转交刑部就行了。其实尚书大人的侄子早就把这事告诉他叔叔了,而尚书大人也已经和刑部打好了招呼。当然,大人放心,这功劳还是大人的,卑职不争。”

于正闭上眼睛,脑海里翻腾着读书的辛苦,做官的不易,以及家里人对自己光宗耀祖的期望。但最后在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印象,就是那个不倒翁的样子。他忽然想到了,为什么那不倒翁的帽翅是断的?为什么?他猛地睁开眼睛:这是父亲在提醒自己,要想做个好官,堂堂正正屹立不倒,就要有随时被脱帽罢官的准备!

他深吸一口气说:“明天开堂,我听审!”说完拂袖而去,扔下目瞪口呆的王清。

这个案子又一次轰动了朝野,于正一手扭转了整个案子,还了丫环一个天理公道。那打死丫环的官太太,也就是户部尚书的侄媳妇被判抵命;王清也因办案糊涂,被革职候补。由于案子轰动太大,舆论之下,刑部也无法袒护,只好启奏皇上御笔亲批后执行了。

此案让于正再次得到了升迁,但也彻底得罪了户部尚书。户部尚书对他恨之入骨,认为他忘恩负义,明里暗里地拼命整他。于正毕竟官位还低,户部尚书位高权重,势力满朝,想整他还是很容易的。

从此,于正做官更加小心谨慎,一点错都不敢犯,累得半夜里都会从噩梦中惊醒。

倒是兵部尚书那边,见于正和户部尚书翻了脸,又开始派人拉拢于正。于正心里烦闷,又一次踱步到不倒翁前,习惯性地去拨弄。不倒翁一次次被拨拉倒,又一次次站了起来,左摇右晃就是不倒。

于正忽然心里一亮:不倒翁能不被打倒,是因为他不硬去对抗;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他胸有正气,人有主见,不会随波逐流,不管多大的风浪,打过来时我避开,风浪过后我再起来。打击的力越大,反弹起来的劲就越强!

没多久,于正上书朝廷,声称当年父亲去世,代自己上书留职办差,现在自己想起来总觉得未能尽孝,因此恳请朝廷开恩,让他回家为父亲守孝。

对于这样一个能力很强的官员,皇帝是不想让他走的,但户部尚书极力劝说,皇上也就顺水推舟了。

4.遗书真相

于正回到家后,闭门读书,不再和任何官员来往,但同时,他暗中搜集着官场的一切动态。由于他不在官场了,也就没人再关注他了,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之间有太多大事要忙,都顾不上他了。

倒是王清,因为在上一次的案子中表现突出,得到了户部尚书的赞赏,一有机会就把他重新提拔起来了,而且官升得很快,两年就当上知府了。

就在两边党争最激烈的时候,民间忽然出现了一首歌谣,这首歌谣不长,但清楚明白地唱出了两大党派之间的党争,以及他们为此干过的违法犯罪、伤天害理的事。

没人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开始两大阵营还想用歌中的内容去打击对方,但很快就发现这歌谣传播得太快了,他们开始联手想要扑灭。

可惜,歌谣比野火还要难以扑灭,这歌谣很快就被皇帝听到了,他本来也对党争的事有所察觉,这次抓住机会命人彻查,两大党派瞬间冰消瓦解,株连官员无数。那个王清作为户部尚书的党羽,自然也难以逃脱。

这场党争平息之后,那些没有选边站的官员都得到了重用,于正被起复,重用为巡抚。他的官职已经比父亲在世时还要高了,算得上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了。他感慨道:“这都是父亲的功劳,没有他的不倒翁,我恐怕永远也坐不上这个位子。我还要继续努力,做好官,做大官!光宗耀祖!”

于正上任巡抚后,像以前一样,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有一天,他路遇一个乞丐,正在晒着太阳捉虱子,他凑到跟前,扔下几个铜钱,和乞丐搭起话来。

乞丐说了一会儿本地治安和流民的事后,忽然说:“你这人,做买卖问这些干什么,搞得像当官的微服私访似的。”

于正一愣,微微一笑:“这话说的,你咋知道当官的微服私访啥样呢?”

乞丐“呸”了一声:“看不起我?告诉你,我也当过官,而且当到了知府呢!”

于正一愣,仔细看着这个乞丐,他忽然认出来了,这不是王清吗?原来他被革职罢官后又被抄了家,现在竟然沦落成乞丐了。

王清却没认出化了装的于正,自顾自地说:“我那时可风光呢,如果靠山不出事,没准我现在都是京官了。啥也别说了,成也不倒翁,败也不倒翁啊。”

于正心里一惊,以为王清认出他来了,他迟疑地问:“什么不倒翁?”

王清眯缝着眼睛看着太阳说:“当年我还是个穷秀才的时候,住在客栈里,眼看没钱付账了,更别提进京考试了。迫不得已,我潜入其中一个房间,那人是傍晚住进去的,包袱鼓鼓囊囊沉甸甸的,一看就有银子。我进了屋,从包袱里摸到了银子,还有一张银票,我抓在手里,又摸到一个圆滚滚的东西,我以为是元宝,正在欢喜,结果就在这时那人醒了,我吓得赶紧溜了,元宝掉地下了。后来那人喊抓贼,我也去看了,原来掉在地上的不是元宝,而是个不倒翁,帽翅都摔坏了。我还听他喊什么遗书丢了。等风头过后,我找出藏起来的东西,才发现除了银两,那张我以为是银票的东西,其实是封遗书。我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写的都是官场的名言警句啊,我就一直带在身边,作为我的行事准则。后来我中了进士,当了官,步步高升,都靠这封遗书。直到这次坏事抄家,我还带在身上呢。其实也没用了,我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哎,不倒翁啊,你这遗书帮了我大忙,可没能帮到底呀。”

于正心里已经明白了,他说:“这遗书你留着也没用了,我倒挺感兴趣的,这样,我给你十两银子,卖给我吧。”

乞丐看了他一眼,笑道:“怎么,你当商人当腻了,也想买个官当当?行,卖给你,十两银子够我吃些日子了。”

于正回到府里,用颤抖的手打开遗书,只见上面写着:“吾儿正谨记:为官当如此不倒翁,第一,要有深厚的根基,没有后台靠山,做官焉能长久?正因为根基厚重,才会屡搬不倒;第二,脑中不可有是非对错之念,要一片空空,只有如此,才能以靠山之命令为己任,若有是非观念,则做事不免拖泥带水;第三,党争历来都有,为官者不可能独善其身,东边打击则西倒,西边打击则东倒,一方打击你,另一方必然拉拢你,你只要能让人拉拢,就有容身之地,进步之路。吾家人丁不旺,光宗耀祖的重任只在你身,为父九泉之下望你不负我望。”

于正看着手里的遗书,苦笑着摇摇头,看看那个陪伴了自己多年的不倒翁,缓缓撕碎了遗书,对着不倒翁深深作揖:“父亲以不倒翁为儿子训诲,永不敢忘。至于这乞丐骗钱的东西,儿子不以为是父亲所写,故而撕毁,不让它败坏父亲泉下之名。儿子定不负众望,堂堂正正立身,清清白白做官,不但屹立不倒,还要万民称颂,才称得上真正的光宗耀祖!”

分类:中篇故事(精编版) 作者:吴嫡 期刊:《故事会》2015年24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