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便听过这么一则笑话,说甲乙两人为一道算术题争执起来,甲说“三八二十四”,乙则坚持说“三八二十三”。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两人打赌,谁输了就付给对方二十文钱。
他们找到一个私塾先生当裁判。不料,私塾先生判定:乙对甲错,应该是“三八二十三”。乙拿着赢来的二十文钱神气十足地走了。甲不服啊,就问私塾先生,为什么是非不分,判自己错?“你不就损失了二十文钱吗?”私塾先生诡秘一笑,“像那样自以为是的人,就要让他出一辈子的丑!”
民间故事是有变异性的。最近我又看到这则笑话的变异文本,讲的是理发店师徒和买布人的故事。
一天,徒弟上街办事,路过一家布店,看到店里买布的与卖布的在吵架。只听买布的说:“三八二十三,你凭什么要收二十四文钱?”徒弟一听生气了,走到买布人跟前,说:“这位大哥,三八二十四,是你算错了。”买布人仍不服气,指着徒弟说:“我从小到大,都是算三八二十三。你不是理发店的学徒吗?我认识你师傅,找你师傅评理去!”
徒弟说:“好。如果我错了,我就把头上的帽子给你。”买布人说:“如果我错了,我愿赔上我项上人头!”两人打着赌,来到理发店。
师傅问明了情况,对徒弟笑笑说:“你输啦,把帽子给人家吧!”
对师傅的评判,徒弟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一百个想不通。师傅明白徒弟的心事,开导说:“我说你输了,你只不过输了顶帽子;如果说你对,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想想,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这两个故事,从情节上看是差不多的。这是故事的基本面。再从人物塑造来看,也都勾画了智慧性的人物。但仔细品味,你会发现,两者其实还是有差异的。差异之一,就是前者是一种消极性的评判,而后者却是一种积极性的评判;差异之二,后者体现了人文关怀。而好的故事,就应有这个情怀。
就此而言,三八二十三,不仅仅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分类:开卷故事 期刊:《故事会》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