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18年10期 > 〖传闻轶事〗最后一笔生意

〖传闻轶事〗最后一笔生意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3-04-16 16:57:06

清朝道光年间,江南大湫村有个吴寡妇,因事在杭州逗留半年,交了一个相好。年底,吴寡妇决定回乡一趟,将老家的事做个了结,来年开春再返杭州,与相好团圆。

吴寡妇在老家时,是颇有口碑的媒婆。这次返乡当然不能白跑,她早已打定主意,要趁回乡之际,做最后一笔生意。

为此,她专程找到当地一家有名的青楼,向那里的老鸨游说道:“在我老家,有一个大美人,比你这里的花魁漂亮百倍,不知你要不要?”

老鸨瞟了她一眼,道:“口气这样大,那就请你介绍介绍这位大美人吧。”

吴寡妇说:“她叫林淑清,黄花大姑娘一个,是我们老家十里八乡一枝花,今年刚好二十,眼光太高,至今未嫁,爹娘急得上火,我正好凭这三寸不烂之舌,将她哄骗到这里。”

老鴇吃惊道:“你也太缺德了,就不怕人家爹娘知道真相后,把你活活打死?”

吴寡妇冷笑道:“打死我?那也得找到我这个人啊。实话跟你说吧,我这次回趟老家,就再也不回那山沟沟了,把林淑清献给您,是顺手牵羊。您呢,多少也赏我点辛苦费,我这来回的盘缠也算有个着落。”

老鸨有点心动了,但还是心存顾虑。吴寡妇见她迟迟不敢决断,又说道:“您不就是担心有一天林家人会找上门来吗?您在接手之后,随时可以将林淑清转卖到别处啊。如此一来,哪还有什么后顾之忧?”

老鸨终于同意了,接下来,两人又谈妥了价格,吴寡妇便兴冲冲地回乡了。

一回到老家,吴寡妇就马不停蹄地直奔林淑清家。林淑清的父亲正在家中劈柴,见吴寡妇满面春风,料定是为女儿婚姻大事而来,便热情地将她迎到屋中坐下。

吴寡妇开门见山道:“林伯,我在杭州替你家淑清相了门好亲,这回您老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林伯有些担忧:“杭州?会不会太远了些,我这一辈子都没出过城啊。”

吴寡妇答道:“远?要是像您老这样用脚走,自然是远。可人家有的是钱,出门都是坐马车,累的是马和车夫。如此一来,就是天涯海角都不算远了。”

林伯有些心动了,问道:“男方这么有钱,家里是做何营生啊?”

这问题自然难不倒吴寡妇,在来的路上,她早已想好了一套说词。由于吴寡妇在杭州时,听说过名医徐郎中的大名,因此,她干脆把男方说成是徐大名医的公子,而老实巴交的林伯,哪里会起半点疑心?一听吴寡妇这样说,还笑呵呵地打趣道:“这家世实在好,从此我们老两口都不用担心生病了。”

吴寡妇笑了几声,接着说道:“好是好,但人家毕竟是大户,娶媳妇没我们乡下这般随便。虽然我在徐家人面前,把淑清说得跟仙女似的,但人家没见过面,毕竟不放心。所以呢,对方还是想在订婚前,见一见淑清。”

林伯爽快道:“这有什么,你就跟他们说,尽管让他们来,我这儿好酒好肉都备着。”

吴寡妇为难道:“瞧您说的,人家哪是你我这等闲散人?人家手里操着多少百姓的性命,他们要是来这儿,谁来替那儿的百姓看病?要是因此丢几条人命,你我不是作孽吗?”

林伯被吴寡妇说得后脖颈发凉,只好问吴寡妇该如何是好,吴寡妇轻描淡写道:“您就放宽心,其实啊,我来之前都已经说好了。我呢,再辛苦辛苦,亲自陪淑清去一趟杭州得了。”

林伯问她们怎么走,自己需不需要同去,吴寡妇说徐家会派马车来接,时间就定在谷雨那天,还说这次只是一般性的见面,林伯不用同去,再说马车载重有限,多一人便走不得了。林伯这才千恩万谢地将吴寡妇送走了。

很快到了谷雨,杭州那边果然来了马车。吴寡妇将所有财物收拾成一个包袱背着,然后来到林伯家。而林淑清也早已准备妥当,正等吴寡妇来接。两人一碰头,林淑清便别过林父林母,径自上马车而去。

一路风尘,颠簸劳累,一行人好不容易来到杭州城外,正要进城,不料被一队官兵挡住了去路,说是不能进。细问之下,才知杭州城内出了大事,这几天一直戒严,里不出,外不入,成了一座孤城。这可把吴寡妇急坏了,城里进不去,回头看只是茫茫一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眼看日落西山,一行人竟无路可走。徘徊良久,只在城外荒山上找到一间破庙,好歹也能遮风挡雨,便将就着在那儿歇下了。

黎明时分,吴寡妇与林淑清正睡得熟,那马车夫却动起了坏脑筋。这一路来,他早就盯上吴寡妇的包袱了。他知道,那里面装的都是钱,而且数目还不小。再看吴寡妇正打着鼾,睡得香,车夫把心一横,猛地夺了包袱,拔腿就跑。吴寡妇也随之惊醒,追了上去,只留林淑清一人在庙里焦急地团团转。

天亮时,吴寡妇失魂落魄地回来了。林淑清见其两手空空,大汗淋漓,神情呆滞,便知事情不妙,正要上前安慰几句,吴寡妇却两眼一黑,一头栽倒在地,起不来了。

林淑清只好四处奔走,找人救援。说来也是走运,仅仅过了一夜,城里就取消了戒严。林淑清很快便找到一个会赶马车的农夫,来庙里帮忙。两人合力将吴寡妇抬上车后,农夫问林淑清去哪里,林淑清着急道:“我嫂病危,有劳大伯就近为我找个郎中,我会付你钱的。”

农夫热情地说:“这好办,我们杭城的徐大名医就在城内,我带你们去。”

很快,农夫赶着马车,来到了徐郎中的医馆。医馆里有专供重症病患疗养的医舍,林淑清用随身所带的银两,替吴寡妇谋了个床位。

在徐郎中的医治下,吴寡妇很快恢复了意识,但其右半身一直瘫痪着,不能动弹,林淑清为了继续照顾她,就在医馆住了下来。

说来也巧,徐郎中确有一独子名叫徐伯远,年方二十,是个秀才,见林淑清貌美心善,不觉倾心。而林淑清当然没忘记吴寡妇的话,知道自己是来徐家相亲的,在她心里,也已暗暗把徐伯远当成了自己未来的丈夫。两人就这样眉目传情,心心相印,不知不觉间产生了感情。

徐郎中看出了儿子的心意,也很中意林淑清,知道吴寡妇是林淑清的长辈,便去与吴寡妇商量。

吴寡妇虽然手脚不能动了,可心眼依旧活络着呢,她知道要将林淑清卖到青楼已不可能,再说人家对自己又有救命之恩,她也就彻底断了这个念头,干脆将计就计道:“您老有所不知,我这个寡妇本来就是个媒人,去年因事逗留杭州,有幸得知你们徐家的情况,我当时就想到了淑清,觉得淑清与伯远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便来不及征求你们的意见,自作主张地将淑清从老家带来杭州,为的就是来与你家说亲。本来嘛,由于我在城外昏倒,这事眼看就要告吹,可赶车的农夫却偏偏将我们带到了这里,你说这不是天意是什么?”

徐郎中哈哈大笑起来,连说这是天意。

数月后,吴寡妇的手脚能动了,便去见了她的相好。而林淑清则领着徐家父子去了老家,双方父母一见如故,两边儿女情投意合,这婚事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是吴寡妇因钱财被劫,那相好竟抛弃了她,吴寡妇不得已又回了大湫村。经此波折,吴寡妇从此不敢再起歹念,本本分分地干起了她的老本行。

(编辑:朱虹)

分类:传闻轶事 作者:林扶霄 期刊:《故事会》2018年10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