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当代 > 当代2011年6期 > 〖短篇小说〗过程

〖短篇小说〗过程

分类:当代 更新时间:2023-02-12 18:28:50

站在对面的,是一位戴了黑边眼镜的先生。对,先生,古素珍愿意这么称呼他。因为他是和气可亲的,只买他一副花镜,他就对她讲了一堆预防花眼的办法,比方经常眨巴眨巴眼啦,经常上下左右地活动眼球啦,经常拿支铅笔竖在前方,目不转睛地盯上几分钟啦等等,还格外强调说,眼睛老化是不可逆转的,这么做也不能阻止老化,只不过可以让它稍稍老化得慢一点吧。

他和气的样子和可亲的语气让古素珍非常受用,她这个人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只盼望着这世上的人相互和气友善,不暴跳如雷不强迫于人就好。如今做生意的人多了,似这先生和气可亲的有,似那急于赚钱强迫于人的也不少见。前些天一个上门推销地板清洁剂的年轻人,她说过不需要了他还硬是推开门进来了,从一个纸袋子里拿出三瓶产品,打开其中的一瓶,找来墩布就开始拖地。当然只肯拖很小的一块,为的是跟大面积的地板做个对比。在一通阻止不住的忙碌之后,看她仍没买的意思,他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说,你要不买下我今儿就不走了。好在这时她的丈夫刘毅回来了,那小伙子才没当真不走。

古素珍同眼镜店的先生告了别,又去了一家医院的外科。接待她的是一位长了一口雪白的牙齿的中年大夫。对他牙齿的印象是因为他常谦逊地一笑。他不笑的时候脸是长的,嘴角还有点下拉,远没有笑着好看。他对她的膝盖摸了摸敲了敲,又伸直蜷起地反复了几回,然后肯定地说;这是退行性骨关节病,还不大严重。针先甭打了,回去多抻抻大腿,少蹲,少盘腿,少登山爬楼,省着点用它,会好些的。说完还做了个绷紧大腿的示范。过程中他多是笑着的,谦逊的笑。使她不能不相信他的真诚。她原是要来打两针玻璃酸钠的,这些天干活儿蹲得久了,膝盖疼得要命,听人说打这针很见效,大夫也乐意给打,因为它价钱高。结果却是这样,叫人意外。也叫人高兴。

这回进市,古素珍要办的两件事都办完了,且都是很好的过程,这使她骑了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心里充满了喜悦,偶尔遇到熟人,会抢先跟人家打招呼,即便是陌生人,也禁不住像那大夫一样谦逊地一笑,使那陌生人先就解除了防人之心。

古索珍住在市郊的银地村,离市里不过十几里地,她种了一亩多地的蔬菜,种累了就骑了车往市里走一走。她喜欢转各种各样的铺子,市里的铺子跟银地村的铺子到底不一样,它装修得好看,气味也好闻,都是小超市,都是一个厂家的东西,她宁愿舍近求远,从市里的小超市买回来。她的丈夫刘毅原是村里的小学老师,刚刚退休,他的志向也不远大,说要和她一起种菜,他多干,她少干,省得她再胳膊腿疼了。

骑到家时,古素珍见刘毅正站在院门口迎着她。他总是这样,说路上开车的二把刀多,他不放心。她就说干吗非站在门口,屋里坐着等不是一样?他说不一样,我不一样,你也不一样。古索珍其实知道不一样,她不过是心疼他罢了。

刘毅最初可不是这样的,他喜欢干涉她,不高兴时会对她吼,逢到出家门,他会刨根问底没个完,有时甚至会阻止她,她若不听,他就把门关死。把自行车上锁,让她变成笼子里的鸟儿。若她终于趁他不备逃出去,再回来迎接她的一定是紧闭的大门。这样有了段日子,古素珍就提出了离婚。刘毅说我是在关心你啊,古素珍说我不想接受你这样的关心。刘毅是个聪明人,看她坚决的样子,恍然有些明白她了。说给他半年的时间,若半年后还想离婚,他再不会拦她了。果然,那以后刘毅就表现得很好了,不再干涉,不再对她吼,甚至做爱时也不再急匆匆、强迫性地进入,懂得关心她的感受了。刘毅后来对古索珍说,都是当老师当的,把老婆也当了学生管了。古素珍说,对学生也不该吼,一吼你不知道自个儿有多难看。刘毅知道她是对的,但他更喜欢学生们在他跟前低眉顺眼的感觉。古素珍喜欢看京戏,京戏里的梅兰芳很让她痴迷,她觉得梅兰芳的美不在艳丽、妩媚,而在平和、大气。只可惜,生活中梅兰芳太少了,人们肚子里就像是装了炸药,一不小心就可能燃起一场硝烟战火。

这一回,刘毅在门口等的不仅是古素珍,还有一个村委会主管拆迁的干部。

拆迁的通知已下来二十几天了,村委会和开发商签了合同,以村址为代价,换回一个三十二层高的楼区。村委会以为是给村民办了件好事,但却迟迟没得到村民的响应。响应的实际行动是到村委会签一份合同,领取拆迁补助,然后搬出银地村。至于搬到哪儿,是租房还是买房,就不关村委会的事了。听说这二十几天里,只有少数几户人家签了合同,主管拆迁的村干部正分头到各户做着工作。

古素珍对拆迁这事,从心里是抵触的,她倒不像多数人想的是房产上的吃亏沾光,她是觉得。宅基地是自个儿的,开发商要买,甭管价钱高低,总得自个儿点了头才能作数吧。现在是,自个儿还没点头,开发商买地的事说都没说一声,拆迁的通知就发下来了,她心里堵得慌。再说,这房子还是古素珍和刘毅一砖一瓦地垒起来的,那些年没有包工队,帮工又不好请,两人索性就不靠神仙皇帝,全靠自己。备料,砌砖,上梁,抹墙,没找任何人,每一块砖每一坨泥每一根木料,都浸透着他们的劳苦,也浸透着他们的恩爱。而在刘毅那里,有的还不止这些,这宅基地是刘家祖上传下来的,刘毅的曾祖父是个秀才。据说那时常约了识文断字的人来家里谈诗论画,刘毅虽没见过,但有时夜深人静,坐在院中树下,他仿佛还能嗅到他们的儒雅之气。还有他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更都是他童年、青年的陪伴,他们的气息白天里都还若隐若现地存在着。若是合同签了,人搬走了,那他就再不能和他的祖辈们在一起了。

刘毅一边替古素珍放着自行车。一边说着村干部要来的事,说上午村委会打的电话,没说是谁,这都下午了,还没来呢。

古素珍说,那就等吧,有什么办法。

古素珍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仍是进门时的样子,喜眉笑眼的。她比刘毅大了两岁,齐耳的短发不见一根白的,常令刘毅自叹不如。

刘毅看着古素珍,说,今儿这趟市里,看样儿是没挨骂。

古素珍就笑起来。那是上回的事了,她骑车前行,一辆轿车右转,她觉得轿车理所当然该让她的,没想到那车忽地加速从她车前开了过去,要不是她猛刹闸,车轱辘就撞上去了。可气的是,那司机反打开窗朝她骂起来,倒像是她的不是了。

古索珍走进厨房,看到刘毅为她留的午饭,一碗白米饭,两个素炒菜,汤温在火上,丝丝地冒着热气。灶台是擦过的,盛饭菜的碗、盘是她喜欢的奶白色,整个厨房整洁、有序。一切都是可心的,连同他们的客厅、卧房,连同他们的院子。院子里有两棵枣树,两棵梨树,两棵桃树,当桃花、梨花盛开的时候,他们的几只母鸡都变美丽了,他们方方正正的房屋都变柔和了,他们自个儿的心情,也如花一样灿烂着……这就是家吧,要是没有了这一切,他们的家会是什么样呢?

从厨房的窗口望出去。古素珍看见刘毅正坐在院儿里的石凳上捧了本书看。刘毅由于有些近

视,眼睛竟是不花的,不戴镜子也可以看书看报,身材也没发胖,没驼背,还是年轻时的样子,只是头发意外地全白了,老远看,就像是一个年轻人顶了白帽子。

古素珍将饭菜端到院儿里的石桌上,一边吃一边讲起眼镜店的先生和医院的外科大夫。

刘毅听着,时而往院门口那边看看。院门敞开着,一只大黄狗经过门外时,往他们这边望了望。一会儿走回来,又往这边望了望。

这狗是东邻张强家的。他们知道一叫“大黄”,那狗就会颠儿颠儿地跑过来。但他们没叫,大黄一来,张强就可能趁机跟了来,他们不喜欢张强来。

他们没有西邻,若画个地图,银地村有点像这条黄狗,他们就住在黄狗的脑瓜顶上。黄狗的腰身是村委会和各家的商铺,相当热闹。他们有时会转转商铺,但村委会是不大去的。村委会是一栋四层的楼房,大门口挂了大牌子,屋门口挂了小牌子,就如一个真正的办公机关一样。机关里的人多是称刘毅老师的,但刘毅明白,他们早已不再是当年的小学生了,他们对村人喜欢高声大嗓地吼,村人们愈是低眉顺眼。他们的感觉就愈好。刘毅是熟悉这种感觉的,凡这时候,他就会想起古素珍的话,“一吼你不知道自个儿有多难看”。

这时,古素珍正说到外科大夫的笑,她说,在病人面前大夫该是有权威的吧,可他笑得那么谦逊,倒像病人是他的权威似的。

刘毅就说,那是因为你谦逊,你谦逊才能发现别人的谦逊。

古素珍笑道,日头打西边出来了,学会夸奖人了。刘毅说的是真心话,古素珍有一张安静、舒展的脸,听古素珍说到谦逊,他忽然感到她的安静、舒展正是打她的谦逊来的。他还喜欢看古素珍的眼睛,她从没离开过这村子,但和村里的女人们大不一样,明亮、清澈,仿佛他教过的小学生一样。

两人正说着,忽听到有人叫刘老师,转头望去,见院门口站了个黑瘦的男人,男人身后跟了大黄,原来是张强,他们的东邻来了。

张强来并不意外。意外的是这声刘老师。他一向是叫刘叔的,都多少年的邻居了,怎么说改口就改口了呢?

张强走进来,又叫了声刘老师。有些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嗓门说,甭等了,没人会来了。

刘毅奇怪地看了他,说,你怎么知道我在等人?

张强说,我是谁,这点事看不出来还想当村长?

张强不过四十多岁,却早早地秃了顶,他的脑瓜顶比他的脸还要白些。他的耳朵上像是夹了支烟卷,细看才知是一支裹了几层白纸的圆珠笔芯。他一直在为下一届的村长做着努力,上一届他就努力过,可到底也没弄成。

张强说,挨了打了,都在楼里说事呢。

刘毅说,谁挨了打了?

张强说,还能有谁,败家子儿们呗。不信你去看看,挨打的骂,打人的骂,不挨打不打人的也骂,楼里都乱成一锅粥了!

张强总是把村委会说成楼里,把村委会干部说成败家子儿,一届一届的,在他嘴里没一届不是败家子儿的。刘毅说。为什么?张强说,人家不想搬,有人就砸了人家的玻璃。

刘毅一下子站起来,说,有这种事?

张强说,这种事还稀罕,往下说不定还有砸房子砸人的呢。不是吹牛,要是我当了村长,这种事决不会发生。

这时,古素珍已吃完饭,把碗筷收拾停当,从厨房走出来,她说,张强你有什么办法?

张强说,老百姓还不是怕吃亏,每家多给上十平米,拆迁费多给上一两千块钱,保管皆大欢喜。不能像他们,见钱眼开,净想着塞自个儿腰包。

古素珍说,要还是不想搬呢?

张强说,那就再给。

古素珍说,再给还是不想搬呢?

张强说,那就不能客气了,凡事总得有个限度。

古素珍说,怎么个不客气法?

张强说,我准定不会打人砸玻璃,把派出所的叫来蹲他几天,看他还老实不老实。

古素珍说,看看,到底露出真面目来了。

古素珍说的真面目,还有些指张强的打老婆,他打老婆时古素珍常去劝阻他,可他总也改不了。

张强说,婶子啊,知道你看不得动粗,可遇上混人,不动粗事就解决不了,好比刘老师,有一回我没完成作业,他就罚我站了两节课,我不但不知错,站在那儿还骂骂咧咧的,刘老师气得上来就是一脚,踢得我小肚子疼了两天。还罚我做了一礼拜的卫生。婶子你说。对我这样的混学生,不动粗行不?

张强说出这样的话来,让古素珍和刘毅都没想到,古素珍想,他原来也是刘毅的学生啊;刘毅想,我几时教过这么个学生呢?

在刘毅的记忆里,张强说的这种事太多了,从二十多岁就当老师,没完成作业的学生不计其数,挨罚的学生也不计其数,像踢一脚打一巴掌的事有时也是有的,可这个张强,还是他的邻居,他怎么就没一点印象呢?

刘毅坐了下来,他示意张强也坐下来。大黄一直卧在张强的脚边,这时见主人坐下来,它放心了似的眯起了眼睛。刘毅说,那时你上几年级?张强说,四年级。刘毅说,这就不对了,我一直教五六年级。张强说,你是一直教五六年级,可有一学期,教四年级的王老师生孩子,你代她教的。

刘毅隐约想起是有代课这回事的,可王老师他都记不起来了。刘毅说,那时你就在这儿住吗?张强说,那时在街东头,娶了老婆才搬过来的。刘毅说,怪不得。张强看着刘毅,不知他为什么对过去的事问来问去的,这个一向对他张强对许多人都不放在眼里的傲慢的家伙。这时的脸上竟像是多了几分谦和。

张强又看看古素珍,见古素珍的目光正在刘毅身上,若有所思似的。这女人虽说平和,从没听她高声大嗓过,可会咬人的狗不叫,连刘毅都敬她几分呢。

这时,张强忽然就啪地往自个儿脸上拍了一下,说,看我说到哪儿去了,把正事都给忘了。说着从耳朵上取下圆珠笔,又从兜儿里掏出一张卷成筒状的纸来,将它铺展在石桌上。

刘毅和古索珍看去,见是一张横格纸,纸的上端锯齿一样,像是从哪个孩子的作业本上撕下来的。上面写了几行村人的名字,字迹各不相同,有的工工整整,有的歪歪扭扭,还有的龙飞凤舞。

张强说,要是反对拆迁,就签个名吧。

刘毅说,干什么?

张强说,群众的呼声啊,给他一张贴,向上一反映,看那群靠卖地发财的败家子儿还能张狂到几时!

刘毅说,就在这么一张纸上?

张强说,纸好纸坏,重在内容嘛。

刘毅说,还是为了你那个村长吧?

张强说,明人不做暗事,不为了当村长,我也不能这么一家一户地奔波,看看那些美国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哪个上去是容易的?

刘毅看着张强,先有些想笑,却没待笑出来,又忽然郑重了说道,那件事,假如真是我做的,我向你道歉。张强说,哪件事?刘毅说,上学时那件事。张强说,踢我一脚?哎呀刘老师,你踢得对踢得好啊,实话跟你说吧,要不是那一脚,说不

定我今儿还不会有当村长的雄心呢。

刘毅的心忽然疼了一下。

张强说,我这辈子,不只挨过你的踢,挨得越多,就越想有一天能踢别人,能踢别人了,才能证明你出息了,你说是不?

张强说,刘老师这可是我掏心窝子的话了,也就是跟你说说,冲了这话,你也该屈尊写个名吧?

张强将圆珠笔举在刘毅的眼前,巴巴地等待着。

刘毅却迟迟地不去接。他两手抓在膝盖上,手上的青筋裸露,像是十分地用力,生怕张强触犯到它们似的。

半天,刘毅才开口说道,这个名我不能签。

张强说,为什么?

刘毅说,岁数大了,经不起你的踢了。

张强说,瞧你说到哪儿去了,你是我老师,踢谁也不能踢你呀。

刘毅说,就是踢别人,也难免被伤到的。

张强说,唉,踢不踢的不过是个比方。再说了,真当了村长,还用得着自个儿亲自上脚?我要学婶子的样儿,和和气气的,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暴露真面目。

张强说着自个儿先嘻嘻地笑起来。

刘毅却没笑,他的两只手仍抓在膝盖上。动也不动,只说,你婶子你可是学不来的。

张强不得不收起笑容,转向古素珍说。刘老师不签,婶子你替他签吧,看我这胳膊都举疼了。

古素珍心疼他的胳膊似的接过圆珠笔。却又将圆珠笔放在了那张卷了边的横格纸上。

张强的脸便有些难看,说,你们是都不肯签这个名了?

古素珍肯定地点了点头。

张强拿起那圆珠笔,笔尖朝上敲了敲纸说,你们不签名,这村长我就没戏,村长没戏,我就出息不了,出息不了,刘老师那一脚不是白踢了?

刘毅说,张强,对不起,我再次向你道歉。

张强呼地站起来,有些急赤白脸道,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我来不是要道歉的!

古素珍说,你要不要他也应该道歉。可签名这事,总是不能强迫人的。

张强冷笑道,不过写几个字,就是强迫了?比起踢人一脚,比起砸人家的玻璃,还差得远呢!

张强的声音高了许多,有些嘶哑,还有些尖利,原本就黑的脸更显得黑了,原本就秃的头顶更有些亮刺刺的。古素珍和刘毅看着他,一时间竟是不知说什么好了。

在他们不知所措的当儿,就见张强将那纸笔揣进兜儿里,狠狠地踢了眯了眼睛的大黄一脚。说,咱们走!太黄惊叫着站起身,乖乖地随他往院门口走去。要出门时,张强忽然又转回身手指了他们吼道,有一天我当上了村长,就不是写几个字的事了,走着瞧吧!

张强走后,刘毅和古素珍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古素珍要去关门,刘毅阻止了她,说,我想去村委会看看。古索珍说,做什么?刘毅说,还没想好,就是想去看看。古素珍要陪他一起去。他也没拒绝,抓了古素珍的手,就像刚才抓自个儿的膝盖一样,十分地用力,却没有一句话。

一路上两人就这么抓了手走着,街上的人惊奇地看着他们。

古素珍知道刘毅需要她,任他抓着。

街道已不像往常那么干净了。风里有了纸屑、鸡毛,街角有了砖头瓦块。只街两边的房屋安静地矗立着,房前房后高大的树木忠实地护卫着它们。这些年的房屋愈盖愈好了,砖房不算,有的还盖了瓦房、楼房,一栋两层小楼。少说也得花去二十万吧。那住进楼房的人,岂是一纸通知说搬就肯搬的?

街上的老人、孩子和女人。看似如往常一样,逗着孩子,说着闲话儿。却有一位白发白须的老汉,忽然间就拦住他们,向他们报出了自己的年龄,他说,九十,我已经整九十了啊!他们无声地走了过去,从老人忧伤的脸上,他们猜是与拆迁有关的,据说老年人是不好租到房子的,万一有什么变故,他们不能回到银地村不算,人家房东还不准在那里办丧事。不止老人,年轻人结婚据说也是不受欢迎的,住在人家的屋檐下,就难免要受人家的限制。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哪个又躲得开这过程呢。

其实,拆迁的事远不止这些,每家都有每家的一笔账算,大到房产小到一砖一瓦,更有千人千面的男女老少,实在是一个浩大的复杂的细致如发丝的过程呢!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仿佛都意识到了“过程”。刘毅忽然说,我觉得我很失败,人生的过程很失败。古素珍没说话,只是将那只被抓的手反过来攥紧了对方。

-

刘毅又说,当老师都当不好。更不要说去当这个村长了。

古素珍惊奇地看看刘毅,说,你想过要当村长吗?

刘毅说,想过,也就是想想,还以为自己是能当的。

古素珍说,真没看出来。

刘毅说,以为自己能当村长的人其实一定是二把刀,就比如这拆迁,远不是多给房多给钱就能解决的事,他们不知道,需要做的事太多了,太多太多了。

古素珍没再说话,只是把刘毅的手攥得更紧了。

他们在街上还遇到了几个年轻人,年轻人都叫着刘老师,刘毅却支支吾吾地应答着,有些羞于这老师的角色似的。

他们穿过了两条街,走过了一条夹道,终于看到村委会的四层楼了。

这楼是红色的,楼前是一个圆形的喷水池,喷水池里干巴巴的,从没见有水喷出来过。他们对村委会的印象仅此而已,他们从没去过楼里,楼里的人也从没找过他们。

老远地,就能听见楼里传来的闹嚷嚷的声音了。楼附近的商铺都敞开着,逛商铺的人被楼里的声音所吸引,正愈来愈多地往楼里聚集着。

刘毅和古素珍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但走进楼里的一刻,古素珍忽然问刘毅,我们这是要去做什么呢?刘毅怔了一下,脚步却没肯停下来,他说,看看再说吧。其实在刘毅的心里,正存着一个强烈的渴望,就是把他对拆迁的感觉讲给任职的村干部昕,过程过程,这是一个不能草率从事的过程!村干部总共十一个他是知道的。但十一个都是谁、谁又是什么职责他就搞不清了。他想若遇到哪个是他的学生,他一定不能错过机会,他要让他知道,他这个老师是失败的,正因为失败,他才有了对“过程”的感觉……

两人就这么走了进去。

一楼还好,进门的大厅里,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的,虽议论纷纷,虽时而还有高声大嗓,却也仅止于此。

到了二楼,两人就有点傻,长长的楼道里,全都是黑压压的人了,这一个对了那一个,这一拨儿对了那一拨儿,到处是对抗的声浪,此起彼伏,就仿佛一个个愤怒的漩涡,不要说找到村干部,就是拉一个普通的村民出来,怕是也难有耐心听他的了。

两人失望地站在人群里,插不上一句话,也不想插话,这么个乱糟糟的局面,说什么都会等于没说。

但他们若想离开,已不是太容易,愈来愈多的人在往二楼涌来,他们身后的楼梯上都是黑压压的人了。

他们还从没看到过这样的阵势,仿佛每个人都在说话,每个人都有一种被强迫的情绪,反对拆迁的有,赞成拆迁的也有……他们听着看着,看着听着,心绪也奇怪地变化着。在离他们不远的两拨儿人忽然打起来时,他们竟已变化得相当

激动。

那两拨儿人,一拨儿是村民,一拨儿好像是村干部的家属,不知哪拨儿先动的手,也不知为了什么,但噼里啪啦的殴打是确实的。刘毅和古索珍。这时相互望了望,拉着的手不由自主地就松开了。

就看他们拨开身边的人,不管不顾地朝两拨儿人冲去。他们拼力拉开扭打的人,站在他们中间,试图扭转糟糕的局面。

但他们不去还好,这一去,反更激怒了两拨儿的人,两拨儿人都认为他们是对方的人,拳头、腿脚、唾沫,纷纷落在了他们身上……

这两个平和、谦逊和敬重平和、谦逊的人,这两个自以为了悟了“过程”的人啊,这时候,平和没有了,谦逊没有了,过程没有了,一切都像是没有了。有的,只是他们自以为早已远离了的怒吼。

古素珍早就说过,一吼你不知道自个儿有多难看。

但现在的古素珍,从她看见一只拳头落在丈夫那全白的头上起,她就毫不羞惭地吼起来了。不仅吼,她还将拳头伸向了那人。她的拳头打在那人铁板一样的背上,那人不痛不痒,但在她已使出了全部的力量。她还从没这么打过人,这使她感到痛快也有些奇怪,这个怒吼着的打人的女人,这个头发散乱的泼妇一样的女人,她是谁呢?这时已有另外的人来打她了,是一个男人的拳头,她的前胸疼得几乎都要倒下去了,幸好她的丈夫也及时进行了反击,丈夫用的是脚,一脚踢在了那男人的肚子上……

殴打持续的时间不长,不过几分钟吧,因为早有人报了警,在刘毅夫妻俩上楼时警车就已停在楼外了。

最后的结果,是凡动手打人的人都上了警车,刘毅和古素珍自然也在其中。

刘毅和古素珍肩挨肩地坐在一起,谁也不敢看谁一眼,刚才瞬间的经历,在他们就如同做梦一样。

车里的其他人,却都在看着他们,这俩人,从没见他们反对过拆迁,也没见他们赞成过拆迁,打架呢,是既不向了这一拨儿,也不向了那一拨儿,那他们又打的哪门子架呢?

这时候的古素珍。知道大家在看着自个儿,她抵御这看的办法,就是使劲儿地想梅兰芳,使劲儿地想那眼镜店的先生和医院的外科大夫。以往她可不用这么使劲儿,仿佛她就是他们,他们就是她了,可眼下,他们成了画上的人儿似的,稍不使劲儿便飘飘悠悠地往画上去了。有一刻,她扯动一下嘴角,试图做出一个谦逊的笑来,却没待笑出来,眼泪先哗哗地流出来了。

刘毅没看到她的眼泪。他只想着他那一脚,那踢在人家肚子上的一脚。他已记不清踢的是谁了,但张强说的那一脚,看来是确有其事了。

大家坐在车上,气氛安静了许多。刘毅和古索珍本来可以有机会解释,他们是拉架的,不是打架的,他们原本有着多么好的愿望,但他们只顾想自个儿的事了,警车飞快地行驶着,没多一会儿,银地村附近的派出所就到了。他们只好随了大家,在警察的视线里向车下走去……

2011.8,于石家庄

责任编辑

谢欣

分类:短篇小说 作者:何玉茹 期刊:《当代》2011年6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