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0年5期 > 〖网文热读〗老街担家

〖网文热读〗老街担家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28 16:44:49

老街的清晨,有两种人最忙碌:挑担卖菜的和担尿赶路的。

老街从明末清初磕绊至今,沿街住户用的还是旱厕。有的家里用大水缸嵌入地下,有的家里砌个池子。每天早上,有专门担尿的人来家里清理茅厕的粪便。起粪时臭味弥漫,為了不影响住户生活,担尿的人都得赶大早。老街人厚道,称担尿营生的人为“担家”。

老干就是个担家。可别小看了担家的活计,这不仅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说体力,担尿用的木桶,由柏木做成,有六十厘米高。没有把子力气,担一副空桶也累得你脸红脖子粗。老街住户的茅厕都建在后院,从后院到前街有不短的距离,担起尿桶要一鼓作气,一路小跑,没有个硬扎的身板可不中。说技术,担起木桶途中不能让桶里的污物溅出来,否则就弄脏了住家的院,很是影响人家的情绪。

老干个高精瘦,皮肤黝黑,脸上总带微笑。他在老街做担家,走进住家门,总吆喝一声“来咧”——避免后院茅厕有人尴尬;活做完了再吆喝一声“走咧”——告诉住家关好大门。每天清晨,老干担着木桶,在分包的路段上挨家挨户担尿。老干在茅厕里起尿,舀粪的勺子用得利落,起落之间,从不会将污物撒在地上。木桶装至八成,小心移至厕外,再拎进另一只桶。他稳稳挑起担子,匀步小跑,过门槛时前面的木桶稍抬高,跨过门槛,后面的木桶再抬高,脚下的步伐速度不变,木桶里的污物绝不会溅出点滴。

这天,老街遇到大雨,有一户老两口犯了愁,院子里的排水管道不畅,积攒的雨水就涌到了后院的茅池,眼瞅着茅池就要被灌满,“来咧”——老干担着木桶进院了,二话不说就钻进茅厕掏粪。老干来回担了五趟,又帮着把排水管道拾掇通了,这才挑起担子,说:“走咧。”

冠老太太是老街的大户,子女都在南方做营生。老先生过世后,冠老太太一人守着个大院子。老干走进后院的茅厕做活,看到老太太也来到后院,踌躇着像有什么事。原来,老太太在如厕时,衣扣刮掉了手上的戒指,她想让老干帮着找找,又张不开口。老干看到冠老太太手足无措,心下明白了几分。

老干担着木桶走了,在城外找了个筛子,把一桶桶粪便细细地过滤,果然找到了那枚戒指。老干在潺河边把戒指清洗干净,送到了冠老太太手里。冠老太太的泪下来了,她说其实这枚戒指也值不了几个钱,只不过是结婚时先生送的。冠老太太执意要付钱,老干两手作揖:“您抬举我,抬举我了。走咧——”

老干四十好几了还是单身,有人就张罗着给老干做媒,问老干有啥要求。他搓着大手,说没啥要求,人家不嫌弃就中。有人介绍了西关的佟大脚,老干就按人家约好的时间去见见面。

就在老干去相亲的路上出了事。老干路过潺河,被几个孩童的哭声惊住了。有个孩子在潺河边捉鱼虾,不慎滑入了河中。老干不会凫水,他奔到河边,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他在湍急的河水里扑腾,大喊一声“走咧”,奋力把孩子推向浅水,自己却没能再上来。

老干无家无后,老街人给他办了最隆重的葬礼。老街的贤人雅士自愿为老干扶柩,街道的孩童都披麻戴孝,送葬的人群把老街堵得水泄不通。老干的棺木前一条白绸挽幛冲天而起,上书八个大字:来咧走咧——一生干净。

许多老街人这才知道,原来老干有个很雅的名讳:干净。

(发稿编辑:曹晴雯)

分类:网文热读 作者:刘建超 期刊:《故事会》2020年5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