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0年6期 > 〖传闻轶事〗捕盗

〖传闻轶事〗捕盗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29 18:41:23

清朝嘉庆年间,江南人蔡小山进京参加武举会试,却因科场腐败而落第。

蔡小山虽满怀怨气,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回江南老家,然而一过长江,他却觉得无颜再往前走,加上心中愤恨难消,干脆召集一伙好汉,在崇山峻岭间觅了一处险要地带,做起劫富济贫之事来。

数年后,蔡小山的山头早已出名。当地组织军力曾围攻数次,皆大败而归。巡抚为此震怒不已,下令知府杨大人牵头,召集四县军士乡勇来攻,务必攻破山头,捉住蔡小山。

蔡小山自知不敌,就没让大伙儿做无谓的抵抗,官军从西边来,他们朝东边逃,各自作鸟兽散。杨知府率众军士一路追杀至三十里外的栗山附近,仍不见蔡小山踪迹,不禁气急败坏。这时,师爷劝杨知府说:“栗山以前是草寇盘踞之地,蔡小山极有可能会逃入栗山。”杨知府觉得师爷言之有理,便带着大伙儿直奔栗山。

四更天时,栗山深处,一阵火光冲天,后面的兵士不知缘由,人心不免骚动,但很快前头便传来消息,说蔡小山果然躲在栗山的一间茅舍中,知府大人趁其不备,让人堵住门窗,施以火攻。

天亮时分,大火熄灭,杨知府派亲信去茅舍收拾蔡小山尸骨,却意外觅得一男一女两具尸骸。杨知府先是一惊,转而大喜,扯开嗓门往后方喊道:“蔡小山及其压寨夫人,都已被大火烧死。大家这就可以回去庆功领赏了!”

众人听了个个欢呼雀跃,纷纷称赞知府大人英明神武。捕盗的烽烟就这样熄灭了。

第二年的春天,城里来了个口才盖世的说书人,侠义、公案、演义、逸闻、鬼怪……张口就来,你只要给钱,他就说不停,人称“倒箩筐”。

这天,倒箩筐大张旗鼓地讲起了之前活生生的一桩大案——蔡小山金蝉脱壳,杨知府瞒天过海,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

倒箩筐绘声绘色地说,那日,蔡小山自知寡不敌众,早就做好散伙逃命的打算。他平日人称“蔡黑胡”,只因一把乌黑茂密的络腮胡子格外醒目,那天也匆匆剃了个精光。这还不算,他又从床底取出一套官兵制服换上,等到山下四县军士乡勇一齐杀到,他也不逃,找了个机会,趁势混入官兵队伍,来了个浑水摸鱼。

杨知府一路穷追猛打,意在捉住蔡小山,却不知蔡小山一直扮作官兵远远地跟着。等到杨知府听从师爷建议,杀入栗山,仍不见蔡小山踪迹,觉得无法向上头交代,方才慌神。

这时,杨知府见栗山深处微微有烛火从一间茅舍中透出,便向师爷打听这山中所住何人。师爷回道:“栗山如今正是野栗子成熟的季节,这里面住的八成是外地来的叫花子,在这儿搭了个茅舍,住了下来,专采野栗子吃。”

杨知府转了转眼珠说:“你胡说八道什么?现在躲在茅舍里面的不正是蔡小山吗?”

师爷顿时点头会意道:“大人好眼力!听说这蔡小山武艺高强,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杨知府道:“先堵住门窗,再用火攻,烧死他。”

就这样,茅舍里面的人被活活烧死了。

倒箩筐说到这儿,台下有观众起身反驳道:“你胡说!大火熄灭后,茅舍里捡出的明明是一男一女两具尸骨。”

倒箩筐回道:“你急什么?我还没讲完呢。栗山那间茅舍,原本的确是叫花子住的。可栗山是什么地方?那以前也是绿林好汉的栖身之地啊,蔡小山对那里神往已久。有一回,他闲来无事,就去那儿游玩。栗山很大,他转悠半天,饿得直发晕,气都喘不上来。一个叫花子见状,就从茅舍里拿出自己采摘的野栗子给蔡小山吃,蔡小山很感激那叫花子,就将其带回山寨,当自己的随从,那间茅舍就此空了出来。后来从外地来了两个流民,是一对老夫妻,无家可归,就住那儿了。所以,知府当年放火烧死的那两个人,就是住在茅舍里的那对老夫妻,根本不是蔡小山和他的什么压寨夫人,蔡小山压根就没娶过老婆……”

倒箩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突然冲过来几个衙役,不由分说将其带回了巡抚衙門。

原来,巡抚听下人报告,倒箩筐在讲蔡小山的案子,又是疑惑又是震惊,便差人将倒箩筐带到眼前,问他到底是信口开河,还是真有其事。倒箩筐回答说是真有其事。

巡抚沉思道:“这其中曲折,你一个说书的又是怎么知道的?”

倒箩筐冷笑道:“其实我不是说书的,我就是蔡小山!说书场上所说之事,都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巡抚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高大的汉子,怒道:“蔡小山是什么人,你也敢冒充?你若真是蔡小山,会主动把真相抖露出来,让世人知道你没被烧死,而是逍遥法外吗?这样做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是自掘坟墓,蔡小山不会这么傻吧?”

蔡小山平静地说:“我当然知道我这么说这么做,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按理说,杨知府已经将蔡小山案了结,我也已经解脱,完全自由了。但为什么我还要在众人面前演这一出,主动前来送死呢?因为当年被杨知府烧死的那对老夫妇,正是在下的亲生父母。他们沉冤未雪,我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蔡小山接着解释说,当年他落榜之后,占山为王,这些事本是瞒着父母干的。后来,他做了几件大事,名声在外了,父母也就知道了,便不远千里上山来找他,劝他改邪归正,随他们回去,从此隐姓埋名,做个平头百姓。

蔡小山起初并不答应,说自己只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而已。无奈父母以死相逼,加上杨知府协调四县兵力、将要猛攻山头的消息恰于此时传入他的耳朵,才最终让他心生退意。可山上的大量钱财怎么转移呢?蔡小山想了很久,才有了主意。

当时,栗山的叫花子刚做了蔡小山的随从,蔡小山就带着父母来到栗山,让父母暂且在叫花子的那间茅舍中住下,以掩人耳目。暗地里,他在茅舍中挖好地洞,将山上的钱财分批转移到了地洞中。

这些事刚做完,杨知府便率兵打来了。由于蔡小山早有安排,实际上他也成功逃生了。然而天意难测,他怎能想到杨知府会追至栗山,又如此邀功心切,心狠手辣,不惜烧死无辜之人来为自己脸上贴金呢?

由于父母枉死,蔡小山对自己的逃生毫无喜悦之意。一年来,他时时难忘双亲的冤屈,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要不惜性命,为父母讨回公道。

听完蔡小山的话,巡抚惊愕不已。

第二天,在蔡小山的带领下,巡抚亲自前往栗山查看。茅舍已经烧毁,那一片焦土之上,也已经长出了新鲜的野草。

蔡小山指着这片草地,道:“那些金银珠宝就藏在这下面。”巡抚下令手下开挖,果如蔡小山所言,底下金银无数。

巡抚叹了口气说:“你本可以做个逍遥自在的富翁,现在却成了阶下囚,真的甘心吗?”

蔡小山正色道:“只要父母的冤屈能够洗刷,杨知府这样的狗官能够伏法,我无怨无悔!”

(发稿编辑:朱虹)

分类:传闻轶事 作者:林扶霄 期刊:《故事会》2020年6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