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20年9期 > 〖新传说〗卖米

〖新传说〗卖米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08-30 22:19:46

鄂中地区把傻人叫“苕”,鄙夷某人傻,就说他“苕头苕脑”;把精明人叫“猴子”,夸奖某人精明,就说他“猴精猴精”。

话说张郑湾有一对堂兄弟,人称苕伯、猴叔。这天,他俩约好一起去邹岗街卖米,一大早兄弟俩没吃早饭就出发了。猴叔年轻力壮,会骑自行车,就在后座绑了两袋米,骑车走大路。苕伯不会骑车,就挑着一担米走小路。大路远小路近,哥俩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后几乎同时到达街口。

那时候刚放开粮食管控,除国营粮店收米外,邹岗街东头和西头各有一家米店。为了卖个好价钱,猴叔建议先分别打听一下,哪里价高就去哪里卖。苕伯抹抹额头的汗水,说:“都在一条街上收米,离得不远,价格肯定一样,何必费那劲?我没吃早饭,肚子饿得‘咕咕叫,赶快卖了米买油条和豆腐脑过早。”猴叔想了想,同意了。

因离东头近,他俩决定把米卖给东头的店。搬米进店时,店里有个脸上长痦子的男人热心搭手帮忙,一聊才知道,他也刚在这店里卖完米。

苕伯的米称了108斤,猴叔的称了168斤,按照每斤两角九分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兄弟俩正准备走,进来一个女的,刚进门就冲那个长痦子的男人骂道:“你个苕货!刚才叫你去街西头问问价钱再卖,你不听,非说价格一样。我刚问了,那边一斤卖三角二,我们一板车米少卖十几块钱,娃一学期的学费没了!”

男的说,自己咋知道有这么大差价。女的不依不饶,不仅对自家男人破口大骂,还把店老板也骂了,说他赚黑心钱。店主见女的这泼辣劲儿,知道不会善罢甘休,为了息事宁人,答应按三毛二的价钱补差价。苕伯、猴叔因在现场,也沾了光。经重新计算,店主又拿出些钱补给三人。

走出米店,苕伯嚷着要去买早点,不料猴叔拉着他说:“快点回吧,我家里还有急事呢!”他说完一偏腿上了自行车。见猴叔坚持要走,苕伯只好扛着扁担跳上后座。

刚出街口没多远,苕伯突然跳下车,站在路边对猴叔说:“猴子,我咋发现账算错了呢?你看,刚开始老板按两毛九一斤付钱给我们,后来那女的过来一闹,店主同意按三毛二重新算钱,应该只补上三分钱差价,结果他按三毛二又全额付了一次钱,我们这是卖一份米得两份钱啊!店主肯定是被那女的吵昏了头,等他回过神来,一定会来找我们退钱。”

猴叔打着哈哈说:“我的苕哥啊,难怪人家叫你老苕!你真是苕得叮当响,这么简单的账到现在才算过来。知道我为啥拉你快走吗?我当时就发现店主算错了,怕他回过神来找咱!咱没偷没抢,发点意外之财怕啥?”

苕伯却说:“我们咋能做这昧良心的事呢?万一……”

猴叔笑嘻嘻地打断他,说:“放心,没有万一。一来他不认识咱;二来即使找到咱,这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交易,人走账清,我们一口咬定没多收钱,他能拿我们咋样?”

听猴叔讲了一番歪理,苕伯的“苕”劲腾的一下上来了,老着脸把猴叔狠狠说了一顿。见拗不过苕伯,猴叔只好同意回去退钱。

哥俩调转车头,很快回到店门口。见苕伯下车往店里走,猴叔说:“苕哥,我们好事做到底,你先去退自己那份钱,我骑车去追那对夫妻,追回后我跟他们一起退钱!”苕伯想想有道理,高兴地答应了。

苕伯跟店主说明来意,并将多出的钱退了。店主感激不尽,又是倒水又是敬烟,好一通招待。

可是,两人左等右等,不见猴叔回来。苕伯这才知道中了金蝉脱壳之计,忙抱歉地对店主说:“实在对不起,我这堂弟精明过头,这回我得治治他这毛病!这样吧,麻烦你跟我跑一趟,上他家去要钱。”

店主犹豫了一下,说就算找到人,他不承认又有什么办法。苕伯脖子一梗:“他敢!”

见苕伯如此仗义,店主只好答应了。随后,店主推出摩托车,载上苕伯朝湾里开去。

很快,他俩进了湾,老远就看见猴叔家门口围了一堆人,都侧着耳朵听屋内动静。他俩穿过人群来到门前,听到屋里传来猴婶的哭骂声:“呜呜……你个掉脑壳的!一家人从牙缝里省出点粮食叫你去卖,你倒好,把卖米的钱给弄丢了,我娘还等着这钱看病,这叫我咋活呀!”只听猴叔低声下气地说:“我也不是故意的,要怪只能怪苕哥,他非让我回头退钱不可。要不是这么一折腾,我也不会把钱弄丢了。”

苕伯和店主听了两口子吵架,啥都明白了。苕伯见猴叔昧了一回良心,反吃了大亏,对他又恨又同情。就在这时,门开了,猴叔垂头丧气地出来,猴婶怒气冲冲地跟在后面。猴叔见苕伯和米店老板站在门外,做贼心虚,脸“刷”的一下红了。

苕伯把事情经过对众人說了一遍,又对猴叔说:“你俩刚才说的话大家都听到了,来,大家评评理,看这事怪不怪我!”

大家都说猴叔不地道,这事不能怪苕伯。猴叔低着头说:“都怪我鬼迷心窍。我追上那对夫妻后,请他们跟我回来退钱,两人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俩还请我吃了油条和豆腐脑,叫我回来就说没追上。我原本打算退钱,但想人家不退,我为啥要退……”

听猴叔说完,苕伯狠狠瞪了他一眼,满脸歉意地对店主说:“本来应该把我卖米的钱给你顶账,可我这糊涂弟弟家里有人生病,还需要这钱应急。请你给我个面子,先让他打个欠条,等下半年新米出来后还168斤给你,我打保票,行不?”

一直没说话的店主听了,叹口气,说:“唉,大叔,您这是为人家喜事敲破自家锣啊,真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惭愧!”

听了这话,大家都奇怪地望着店主。只见他掏出一个小布袋,说:“猴叔,看看,这是你的钱包吗?”

猴婶见了布袋两眼放光,嚷嚷道:“这正是我亲手缝的钱包,咋在你手上?”

店主这才讲出了原委。

原来,猴叔他们走后没多久老板就醒悟过来,因为不认识他们,急得团团转。转到门口,他看到地上有个小布袋,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卷钱和一张小纸条。店主把钱数了一下,发现正好是自己重复付出的两笔钱,再打开纸条,发现那是一张公粮收据,猴叔的姓名及地址都写在上面。店主心想,这真是老天有眼,于是打定主意:如果他们今天不主动把钱退回来,自己就昧下这钱,让他们吃了桐油吐生漆。后来见苕伯主动劝说,店主虽然感动,但不愿放过其他人,所以不想跟他来湾里要钱。经不住苕伯再三邀请,他才来了。苕伯对这事的处理方式让店主很受感动,见猴叔认错态度好,便决定把钱还给他。

店主取出多付的钱后,把钱包还给了猴叔,又对苕伯说:“大叔,谁说您苕?您这是大智若愚啊!有些人精明过头办苕事,您办的才是真正的明白事。生意人诚信为本,您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见这边的事已了,猴叔问店主:“老弟,那对夫妻咋办?”

店主说:“放心,我自有办法。那夫妻俩以为我不认识他们才起贪心,其实大错特错!就在刚才,我突然想起在小周湾亲戚家见过那男的一次,他脸上痦子显眼,所以印象很深。我想,到时候把你们的故事跟他们说一说,必要时再请你们做个见证,想必他们也是一时糊涂。”

一番话说得大家都连连点头。

(发稿编辑:吕佳)

分类:新传说 作者:郑凯应 期刊:《故事会》2020年9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