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召“哥曼德”
1942年6月25日,美国一支运输船队装载着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在太平洋的一条秘密航线上悄悄驶行。这支运输船队是给驻守在中途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运送给养、装备的。
夜空中,正下着蒙蒙细雨。美军运输船队行驶到距中途岛100海里左右的海域时,夜空中飞来一支日本的轰炸机编队,有30余架,将一排排炸弹准确地投向运输队舰船。12艘运输舰船中弹起火,其中一些被炸毁,沉入大海。
美军运输船队遭到日军袭击的消息传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十分不安。自1941年12月以来,美国海军舰船经常在太平洋遭受日军的突然袭击,已经损失300多艘运输舰、多艘戰斗舰船。美军的太平洋海上运输线几乎陷入瘫痪。奇怪的是,这次袭击事件发生在秘密航线上。日军是如何得到美军运输船队的航行情报的呢?
美国海军情报部门进行了调查,发现是日本间谍船在作祟。原来,从1941年年底以来,日本海军派出大量伪装成渔船和商船的间谍船在太平洋各海域刺探情报,监视美国海军活动。
听了汇报后,尼米兹将军突然想起,英军前线司令部曾提出过一份围歼日军海上间谍船的作战计划,当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尼米兹立即重新研究了这份计划。此时又收到了英国情报部门送来的情报:在日军占领的菲律宾达沃港发现一个日军间谍船基地,太平洋中活动的日军间谍船都是从达沃港基地出发的。经常有20多艘间谍船停靠在基地码头上。
尼米兹将军立即向英军前线司令部发去电报,要英军派出“哥曼德”突击队袭击达沃港。“哥曼德”是英国特种部队的名字,以戴绿色贝雷帽为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哥曼德”突击队立下了赫赫战功。
英国“哥曼德”部队接到前线司令部命令后,挑选了18名优秀队员,组成一支突击队,乘坐一艘旧渔轮,化装成难民从印度向菲律宾海域进发,执行袭击达沃港日军间谍船任务。
“土潜艇”登陆侦察
达沃港位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东南端,是一个优良的港口。日军占领菲律宾后,达沃港成了日本海军基地,港内停着一艘艘日本舰艇,岸上一队队日军在警戒巡逻。载运“哥曼德”突击队的旧渔轮进入菲律宾海域后,直向棉兰老岛方向驶去。当渔轮驶入离岸不远处时,突击队长克拉克下达命令:“隐蔽渔轮,登陆侦察!”
渔轮在海边,怎样隐蔽呢?原来这艘旧渔轮经过改装,分上下两层。下层舱灌满水,渔轮就沉没,成了一艘潜艇,既可在深水中抛锚,也可在浅水中搁浅,进行隐蔽。准备撤离时,将下层舱内的水排出,渔轮又可浮至水面。所以“哥曼德”突击队员把这艘渔轮称之为“土潜艇”。
“哥曼德”突击队员接到克拉克队长的命令后,立即打开船舱底门,让海水灌进渔轮下层舱,渔轮很快在海滩上搁浅。突击队员迅速登上了棉兰老岛岸滩。他们脱下衣服再反穿,摇身一变成了日军巡逻队,大摇大摆地通过海滩,来到棉兰老岛背面的崖壁前面。
“哥曼德”突击队员们凭着一般硬功夫,利用绳索、尖刀,登上棉兰老岛。放眼望去,岛上到处是碉堡,港内则停泊着一艘艘日军间谍船。经过侦察他们摸清了达沃港的情况:在港口四周设有3层障碍——外层是地雷带;中层是多列混凝土角锥体障碍物;内层是3列铁丝网。
克拉克队长决定将18名队员分成两个小队:岸上突击小队和水下突击小队。克拉克自己带着岸上突击小队,从岸上发起进攻;水下突击小队从水下发起进攻。
克拉克率领的岸上突击队乘太阳还未升起,各自寻找土坑、树丛、深草等掩藏起来。水下突击小队则回到“土潜艇”上,准备进行水下爆炸袭击。
突袭间谍船
突击队员度过了难熬的白天。夜幕降临时,达沃港的日军巡逻艇开始在海面上来回巡逻。港内警护楼上的探照灯也亮了起来。码头上,日军巡逻队荷枪实弹,穿梭往来。
克拉克率领的岸上突击队员们从隐蔽处钻了出来,拿出排雷器材,排除了地雷,越过混凝土锥体障碍物,来到内层铁丝网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钳子和剪刀,剪断铁丝网,通过了最后一道障碍。
按事先计划,岸上突击小队又分成两组:突击组和掩护组。突击组袭击停靠在码头处的日军间谍船;掩护组攻击港内指挥楼,掩护岸上、水下突击队行动。
深夜12时,水下突击小队已潜入预定位置,利用微型无线电通话器发出了暗号。掩护组率先行动,将两枚手雷掷向指挥楼门口。站岗的两名哨兵应声倒下,墙壁被炸开了一个缺口。指挥楼上开始发出警报。日军巡逻艇听到爆炸声和警报声,立即向指挥楼奔去。在间谍船上值班的日军也从梦中惊醒。
克拉克率领队员们冲向间谍船用无声枪将间谍船上的日军一一击毙。当突击组冲到停靠间谍船的码头时,被日军发现。日军用火力拦截突击队,两名队员当场牺牲。
此时,水下的突击队员们携带着定时炸弹潜入日军间谍船底下,将磁性炸弹吸附在船的螺旋桨等重要部位,乘岸上突击小队还在与日军周旋时,完成了设置定时炸弹的任务,然后撤离港口。
“轰、轰!”港内最南端的间谍船首先爆炸,接着,一艘艘日军间谍船相继爆炸。码头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指挥岗楼上的日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港内一片混乱。
“哥曼德”突击队员们乘机摸回“土潜艇”,迅速返航。袭击日军间谍船的任务大功告成。
(责任编辑/亚闻)
作者:熊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