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小说月报 > 小说月报2020年9期 > 〖短篇小说〗求阴影面积

〖短篇小说〗求阴影面积

分类:小说月报 更新时间:2022-09-02 22:56:05

停车场上,是一排排虚实相间的汽车。红的、白的、黄的、黑的,阳光下它们都有个灰色的影子。汽车和它们的影子整齐地停在车位里,安静得很,但你知道,它们都有个可怕的马力,几十几百匹马,躲在车里面。现在它们静若处子,一旦跑起来,岂止动若脱兔,简直疾逾奔马,弄不好还势如野牛。杜若期盼过汽车,也拥有过汽车,汽车也给他惹过麻烦。他从此落下个后遗症,看见汽车有点怕。他有了心理阴影。

且不说阴影面积,我们可以先说个分界线。早些年,大概十家只有两家买车,是少数;再早几年,更是绝对少数,是个别时髦或豪阔之人的大手笔。现在呢,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家庭都买了车,更早一批的买车人早已换了车,甚至换过好几辆。这就可以说进入了汽车社会了。杜若属于买车早的。买车早,据说是因为需要,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有钱。

需要的东西是很多的,但你得有条件。所谓条件,基本上就是要有钱。早就有过一句话,叫人生圓满,五子登科。妻子、儿子、房子、票子、车子,这“五子”彼此勾连,纠缠不清,有些还可以互相转换,但要落到实处,基本上非票子垫底不可。简而言之,要买车子,你得有钱——这是句废话,买什么你都得有钱,但买车,你要有比较多的钱,至少十几万元。

杜若有钱。他是大学教师,搞社科的,按理说,他应该一直不算太穷,但也不会大富。杜若从上大学开始,就比同学、同侪一直都略富裕一点,到后来,他简直可以算是一个富人了。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他当然明白,是社会有钱了,他才也有了钱。这些钱笔笔来路明确,决不暧昧,但是,钱在街上淌,不绝如流水,怎么就流到了自己家里,他却有点稀里糊涂。身为男人,他目标不明确,意志欠坚定,随遇而安随波逐流,这是他给自己的评语。做出这个评语时他心中颇为自得,觉得既中肯又亲切,恨不得写到年终小结上,因为那时他可以说已实现了财富自由。更值得自得的是,他并没有为挣钱花费太多的心思,这座城市的一个常用词,苦钱,惨兮兮、苦哈哈的,跟他完全挨不上边。他只是按自己的兴趣生活,兴趣倒帮他挣了钱;又或者,是他不喜争斗,好说话,人家却把他挤到了赚钱的道路上。他就像一条小鱼,水一冲,他身子顺势一游,突然发现,自己掉到了一个聚宝盆里了。

关于财富自由,也有标准。富豪每天挣几百万元,可他的现金经常断流,有时真是没钱;普通人,有个几百万元、几千万元,就觉得自己可以随便花。杜若当然是普通人,他老婆比他更普通,家里存款超过五百万元时,适逢情人节,老婆快活得在客厅模仿了一段广场舞,晚上又缠着他亲热一回,情意绵绵地说:老公,谢谢你给我送花。杜若脸上露出不解,心里大惊。老婆说,你送了我两朵花,一朵叫有钱花,一朵叫随便花。搂上来又是一阵缠绵。杜若虚与委蛇。他心里有鬼,因为那天他确实送了花,只不过送花的对象并非老婆。

关于送花的对象问题,杜若讳莫如深,我们尊重他的隐私权,暂且不说。但有一点杜若自己难以掩饰,那就是手里有了钱,他也不能一直不花。人生苦短,他不能挣了钱,只玩赏一串数字。当时城市大扩展时期早已开始,铆足力气摊大饼,路宽了,到哪里都远了,于是有钱没钱都在谈车。杜若也谈,也看,然后他就买了车。那时,他周围的汽车普及率还不到百分之三十。相对于他的钱,他不算冒进,但也不晚。他的车,通常就停在江宁大学城的校园里。

杜若有钱,可以看成是命中注定。他从未钻墙打洞地刻意挣钱,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说到底,是性格,加上时势,让他手里有了钱。

因为从未刻意挣钱,他反而不讳言挣钱。一九八○年代全民下海潮时,周围很多人下饺子一样地停薪留职去经商,杜若不为所动。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挣钱这事吧,我也算老资格啦。这是开场白,字句语气恒定不变,接下来的话是论据,这就变化多端了,关键的数字,一直在调整。他说,要不是那把火,我现在至少有一百万元!隔了一段时间,那个“至少”,变成了五百万元;最大值是八百万元。说八百万元的时候,他已偶然走上了挣钱的康庄大道,所以八百万元就此不再上涨,他不提这茬了。

杜若这么说,并不是瞎吹。说这番话时他表情丰富,也不乏夸张。你把他说一百万元、五百万元和八百万元的手势串起来看,他的右手一伸一伸的,像是在划拳,很有喜感。喜感归喜感,事实却也是事实。杜若从小喜欢集邮,他曾经有过七整版的庚申年猴票,一九八○年发行,是首版猴票,其价格如窜天猴,随着经济起飞一飞冲天,作为一个曾经的拥有者,杜若的手势变幻多姿,底气十足,绝非浮夸。

关于他说的那把火,在校园里,当年也曾是大事一件。那时候时兴评选校园年度十大新闻,这件事是入过初选名单的,临近发布,被校领导遮丑拦下了,可见那把火确有名气。杜若其时硕士毕业留校,有个机会,可以不住到青年教师宿舍,因为学生食堂的阁楼正好空出来。学生食堂兼做礼堂,阁楼就在舞台的侧上方。阁楼很大,除了团委和学生会,还有一间是值班室,杜若就住到了里面。住在这里有很多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地方大。他家当多,杂七杂八一大堆,一人一间,散漫自由。所谓自由,除了你能想到的谈恋爱方便,另一桩好处就是用电自由,可以用电炉,这在教师宿舍绝对禁止。这许多好处加在一起,自然引来求助之人。这人是他的好兄弟,好兄弟的女朋友正考研,寒假要复习,兼男欢女爱,阁楼是上上之选。杜若被缠不过,回老家过年前郑重其事地把钥匙交到了好兄弟手上。幸亏他还带走了一部分邮票,否则也将付之一炬。

他集邮,那是有历史、有传统的。他父亲是县城中学教师,集邮经年,杜若考上大学后,自然接过了接力棒。他集邮,不是为了钱,只是因为他有个集邮的爹,他自己也入了迷。他是个不想当官的人,对当学生干部本无兴趣,但为了集邮,他当了生活委员,这个职务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全班同学拿信,能先于收信人看见信封上的邮票。邮票逐渐增多,他又当上了市集邮协会副会长,这个职务有个特权,可以从邮局内部拿到即将发行的邮票,他的猴票就是这么来的。他只是从审美上喜欢那只猴子,根本没想到这猴子后来会成为孙悟空,翻起筋斗云来。

所谓孙悟空,是他自己后来自我解嘲时常说的话。猴票毕竟不是孙悟空,它没有芭蕉扇,火真的烧起来也只能葬身火海。他的好兄弟携女友,在阁楼里看书兼做爱,为了畅意,接上了电炉取暖,大概是得趣忘形时纸张之类的易燃物落到电炉上,火势顿时不可控制。食堂是老房子,阁楼几乎是全木质结构,两人夺路而逃,他们除了几撮头发眉毛被燎到,算得上毫发无损,阁楼却全部烧塌了。杜若在家里接到电话,腿一软,一屁股坐到地上。他想的还不是自己的猴子,他觉得是天塌了,他闯下了塌天大祸。好在学校也不愿声张,把损失数字降得低无可低,他落了一个小小处分就过了关,不过,他的猴票却鸿飞冥冥一去不回了。他赶到学校,面对瓦砾遍地的火场,只在水渍淋漓的灰烬里,翻到指甲大小的半片邮票。猴头还在,脑后的神奇猴毛也在,但猴爪没有了,即使猴爪健全,也不会伸出来拔一根毛,吹口气,再变出无数只猴子。

他的邮票几乎是全军覆没。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他随身还带了一点邮票,说不上是最珍爱的,却是劫后余生的幸存品。他没有从价格上衡量自己的损失,这一点邮票,却成了他所谓的第一桶金。

都是穷书生,好兄弟比他还穷,索赔根本就谈不上。正因为如此,他才在此后的漫长时间里,不断地猜拳一样地追忆当年的损失。无论你对他水涨船高、与时俱进的损失是否认可,你不得不承认杜若是个随和的人,厚道的人。这个随和厚道之人,除了这场火灾,人生之路一帆风顺。他当学生干部,并无远大理想,只是为了邮票,不承想,同学们都认可他的服务,老师也喜欢;他不笨,考上研究生,顺利地留校,这并不容易的一件事,在他身上居然水到渠成。

总而言之,他随遇而安,顶多是顺势而为,绝不与时势对抗。他运气一直不错。等钱多得已经日常花不完时,他不可避免地去买了车。

他买车,品牌随大流,档次随大流,正如买车这件事本身,本身就是随大流。就是说,人家都买了,他正好不缺这个钱,他也就买了。

刚买车时,他当然也新鲜过一阵子。郊游,上下班,还接送老婆。老婆感觉很好,但杜若感觉不好了。他在江宁有好几处房子,他住上下班最便捷、生活也最方便的一套。随着车辆逐渐增多,路堵得厉害。上下班他如果步行,单程十五分钟,可是开车倒要半小时以上。且不说时间上不划算,开车和步行虽都要消耗能量,但能量和能量是不一样的:步行耗的是脂肪,对身体大有益处;开车耗费的是汽油,油钱,这还没算停车费违章罚款之类的开销。他虽然不缺这个钱,但身为体重超标、隔天还要花钱去健身房的胖子,每次被堵在路上,他都要暗骂自己的智商不达标。

不过买车也不是一无是处。郊游之类的短途旅行,确实要方便一些,也有面子。说起面子,当然是开车回老家省亲最需要面子。尤其是去老婆娘家过年,后备厢里面摆满了东西,其实值不了几个钱,但喇叭一响,岳父岳母从院门口迎出来,眉开眼笑,脸上铺满了面子,比小车的表面积要大得多,连一众亲戚脸上都露出了羡慕。正因如此,这车他也就这么隔三岔五地开着。倒不是他愿意开车在路上堵着玩,而是,汽车老不开,它可能就要闹脾气。电瓶亏电是最可能的,你上车打火,却发现动不了,只能下来跑步前进;更可恶的是,有一次去郊区朋友家玩,临走时,居然发动不了。鉴于这个朋友的特殊性,他必须悄悄地过来,爽利地离开,就是所谓“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可是不成,他走不了。他满头大汗,不得不喊了救援,十分狼狈。即使电瓶不出问题,车子还有可能漏水,几天不开,你一上车,发现车里汪了水,这才想起前几天下雨,外面干了,车里还没干——这都是天窗惹的祸!为什么车上那么多窗子还要再搞个天窗?这不是烧包吗?要天窗,自行车天窗无穷大,还无级变速,油耗是零!话虽这么说,既然有了车,你就必须隔三岔五地把车子发动起来,开出去遛一圈,这跟遛狗类似,名曰遛车。这倒起了一个好作用,就是打消了他再养一只狗的念头。这目前也很时兴,不少有钱的、没钱的,都认为是生活的标配。

前面说到五子登科,我们不妨把杜若的每一子都罗列一遍。杜若有一子,已经上大学,因为专业好,也乖巧聪明,不需他烦心;妻子早先是商場营业员,他后来想办法把她弄进了一所中学,做图书管理员,也曾貌美如花,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已成一个普通的黄脸婆,不过杜若的情感或者说荷尔蒙也不是没有去处,他有自己的知己,他老婆不知道;车子挂在杜若名下,本不值一提,但它十分深刻地介入了杜若的生活,我们待会儿还要慢慢细说;房子和票子,两者一而二、二而一,其实就是一回事。杜若手上的几套房子,是他炒房的剩余物,或者说是战利品,至于他过手的房子,一时简直想不清爽,总之,最终都变成了票子。

如前所述,杜若是个好人,既与人为善,也随波逐流。这个社会总体上财富膨胀,每个人都比以前宽裕些实属正常,但随波逐流也要踩在鼓点上,否则就是点背。杜若属于那种运气特别好的个例。相对于有个词“败类”的字面意思,他可以被称为“胜类”,他是“胜类”中的一员。他之所以发财,是因为学校分给他的那套房子。那房子是学校千百套教师住房之一,并无任何优越处,但他的邻居不一般。他邻居的一个特别的习性,导致杜若不得不注意其他的房子,他看房,买房,正是从此开始。那套房子他住了两年,早已不在他手上,但杜若承认,那是他财富的药引子,是他炒房的启动火箭。

这么说,一点不是故弄玄虚。不是所有人都能摊上这样的邻居,即便摊上了,你也未必能如杜若一样解决问题。具体说,他的邻居,一个老教授,长期携夫人早锻炼,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日复一日,风雨无阻。说风雨无阻有点矫情,事实上他们是在家里跑步,不怕风雨。在家里跑步也罢了,如果他们不住在杜若楼上;在头顶跑步也能忍的,但你不能清晨五点就起来跑。要命的是,几个要素:头顶、清晨五点、坚持不懈,都占全了。杜若和老婆苦不堪言。他们客气地交涉过几次,还买了礼物,但无效。就是说,礼物笑纳,但脚步声准时响起。杜若劝自己,也劝老婆,习惯了就好了,可没想到,习惯中还有意外。你刚在规律的脚步声中迷糊过去,突然间一阵巨响,是上面踢翻了脸盆,声音还带着轨迹!惊魂甫定,老婆又是一声惊呼,指着天花板说不出话,原来是有水从地板缝里渗了下来。如果是水也就罢了,很快他们发现,不是水,是类似于水的另一种液体。

不得不吵架了。针对究竟是脸盆还是痰盂的问题,双方各执一词,杜若一方并不掌握确凿证据,毕竟这两种容器都是人家的日用品,声音踢起来差不多。教授夫人是幼儿园老师,她一手拎着一个容器,仿佛拿着教具。再讨论下去,就要研讨液体性质和特征了。杜若完全蔫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教授夫人振振有词,突然手一松,痰盂再次砸到地上,杜若老婆说,就是这个声音!教授夫人张口结舌,突然手捂胸口蹲了下去。这下场面大乱,最后还是杜若把她送到了医院。

还好人没事。早锻炼只中断了一周,又重新开始,病后更要加强锻炼。杜若看着老婆说:他们改不掉的,几十年的习惯了。老婆说:什么几十年,他们这拨人也就是这几年才兴起锻炼,以前还不就是劳动改造。杜若说:人家腿脚不方便,也只能在家里跑。老婆指着他鼻子说:你腿脚不方便你还能跑步?!杜若说:有本事你去跟人家吵。老婆说:你保证她心脏病不发作,我就上去!杜若哀叹道:她心脏不好,但他们还有得活!坚持锻炼是有效的。老婆说:我们不见得能等到他们死。杜若说:惹不起我们躲得起。卖房吧。

还真是赶上了好时代。那是一九九○年代后期,杜若不光赶上了福利分房的尾巴,国内房地产市场也开放了,就是说,他可以卖房,也可以买房。为了避免流落街头,他们要卖房,要躲,首先要买房。从这个时候开始,杜若开始满市挑房子。幸亏劫后余生的邮票足可以支付一个首付,幸亏当时的房价正处于一个低平台期,他有充分的挑选余地。待他挑好房子,付了款,房价开始启动了,此时他手上同时有了两套房子,他灵机一动,福至心灵,把第一套闹心的房子卖掉,又付了两套房子的首付。如此,财富的门径在他面前展现,一而再,再而三,他炒起了房子,账户上的钱,越来越多了。

所以说,杜若的发财,在邮票上是源于爱好,在炒房上则是迫于无奈,说是被逼的也不为过。他有了钱才买了车,但基本就是每周出去遛遛。遛车的人没有目标,没有固定方向,前方就是他的方向,用俗话说,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他开车的状态与他的人生常态竟然吻合了。

他上班并不很严格,遛车自然要避开高峰期。随着车辆普及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向百分之五十逼近,高峰期也差不多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就是说,每天二十四小时,除了夜间,白天基本都高峰。向郊外开,总归好些。杜若从来也不是个身手敏捷、眼疾手快的人,运动素质很一般,他开车双肩微耸,头颈前伸,眼睛睁得无可再大,完全谈不上什么驾驶乐趣。但他是个聪明人,他很智慧地提高了出去遛车的效率,就是说,他往郊外开,如果电话联系上了他的朋友,他朋友也得便,他就开车过去。

那个朋友住郊区是因为不怎么宽裕,租的房子,年轻人嘛,杜若对她关爱有加。因为遛车兼顾了访友,遛车才转变成一件令人期盼的事。那天他遛车兼访友回程,神清气爽,身心舒坦,不免有些恣意。开到路宽人少处,脚下油门就少了节制。前面突然发生情况!他顿时蒙了。

他其实真的不在乎一辆车。就是停在那里锈了烂了又如何呢?不过是一个车位的钱。坏了又怎样呢?修呗,顶多不过一平方米房子的钱。他为什么要去遛车?!进而言之,他又何必要去买车?!

麻烦由此开始。他气得病了一场。咽喉肿痛,发烧,浑身疼,不得不去吊水。坐在那里,脑子里乱哄哄的。一不留神,水挂完了,血顺着管子回了上来。他清楚地看见了自己的一段血。他倒没有慌,毕竟有文化,他站起身,把瓶子举高,增加了水压力,血又回进了手臂里。他右手举着瓶子,高一高,低一低,血进进出出——你们研究过自己的血吗?他想,你们能把流出的血再回进去吗?你们不行,但是我做到了。可是——他心里一沉:流出的血可以回进去,但时间已不再回头了。他已与这车实施了绑定,要解除绑定,除非不要这辆车。

不要这辆车似乎很容易,但事故未定责前,他被禁止卖车。这车后来当然有了去处,不过,这是后话。

那一阵子他真是焦头烂额。病好了后,正好有个同学会,为了解闷,他去了。同学都在吹,混得好,有权,有钱;这方面有欠缺的就发挥另类优势,用喝酒证明自己酒精无所惧,身体倍儿棒。女生不怎么吹,因为娴雅本身就说明了一切,另有浓妆加持她们的幸福美丽。杜若没心思吹。到后來,情势所逼,他也不得不开口了,他说:我这一年乏善可陈,一无是处,最大的成就就是撞了一个老头,现在还在医院里。如果不是几壶闷酒下肚,他不会这么说话。不想这话倒激起了同学们的巨大兴趣。有的说:你这是为民除害啦!碰瓷的,你应该直接撞死他!杜若哀叹道:人家真的不是碰瓷,也没有讹我,是真的脊椎骨折了。

其实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他开车撞了人,离人行道不远,但又不在人行道。一个老头,骑着电动车,被他顶到了。到医院一查,脊椎骨骨折,要手术。他主责。

但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事,可不是三下五除二就能处理清楚。他跑交警,跑医院,跑保险公司。一个月不到,已贴了近十万元。当然不能让学校同事知道。他们看见杜若的车,还照旧停在办公楼下面,谁也不知道杜若其时已经苦不堪言。还拿他打趣哩!他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下了楼,躲鬼一样绕过自己停在楼下的车。同事说:老杜,你这车有意思。杜若笑笑。是苦笑。同事说:你下班,对你的车说拜拜。步行回家。回家是不是还惦记着你的车?

杜若鼻子哼哼。

同事说:每天上班,你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你的车。哦,它还在。你跟它说,早上好!

杜若说:你贫不贫?

同事说:你开车没有步行快,你真是,你干吗要买车?

杜若说:我烧的。我买了停这儿看着玩,可以吧?觉得自己语气太冲,又说,还不是老婆觉得开车回老家有面子。

同事真是个多嘴饶舌的。他说,钱多也不要烧在这个上面啊。开车回家,你租车啊,大奔、宝马,随便租,换着开,一天一千元足够了。过年就算十天,也不过才一万元。

杜若说:一万元哩!

同事说:你知道你这车摆在这里每天要耗多少?一动不动,每天至少两百五十元!

杜若说:一动不动倒好喽。

他闷闷不乐地加快步子,摆脱了这话痨。作为一个并不缺少经济头脑的人,这些他岂能不懂?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那天,他给朋友的电话,怎么就打通了呢?!

在这条路上出事,其实特别尴尬乃至危险。他本已构思好谎言,准备了无数的口舌。但老婆被这事给吓着了,完全站在他一边,忽略了任何可疑处。这个不甚精明的老婆,曾让他深以为憾,现在他终于认识到,他这是烧了高香啦。朋友那边倒简单,因为他是从她家离开出的事,她笑着说这样就跟她没了干系。她说:如果你是来的时候出的事,我就会有心理阴影。这话他听了,心里不是味儿。他此后有一段时间没有心情也没有车子去看她,她毫无抱怨,他对她的通情达理十分领情。

老头在医院等待手术,要用到一种叫骨水泥的东西。大概就是在骨头裂缝里挤上黏合剂。本以为动了手术就可以了结,不想老头的身体底子太差,基础疾病一大堆,暂时不能手术。这一暂时可把人害惨了,可能就是遥遥无期。老实说,杜若十分害怕他这一撞,把老头撞得从此就住在医院,直到寿终正寝。钱是一方面,更吃不消的是精神压力。他看到自己的车子就来气,恨不得一把火烧掉。当年烧掉他邮票的那把火,如果能延迟到现在精准燃烧,他绝对求之不得。

老头在医院治疗,杜若很配合。所谓配合,就是他掏钱比较爽快,不讨价还价。老头的家人一大堆,除了一个小儿子,还都算讲道理;这小儿子也翻不起大浪,因为老头虽没有什么文化,但确实通情达理,他经常叱骂犯浑的儿子,对杜若,有时脸上还露出一丝歉疚,倒弄得杜若很不好意思。人心都是肉长的,他对自己曾经在心里期盼过老头早死,感到惭愧。老婆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她责怪杜若死没用,刹不住车是没用,撞倒了没有胆子加一脚油门一了百了更是没用!他那个郊区的朋友也嘲笑他,说他不阻止老头使用超出保险和医保范围的进口药物,不是心软,完全就是软弱可欺。她说她终于看出来了,杜若是个无能的人。

杜若不和女人纠缠,他自己周旋。主要不是钱的问题,毕竟有那几处房子顶天立地。但总要有个了结啊,他绝不能给人养老送终。他已打定主意,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要通过关系去找医生疏通,哪怕花一点运作费。他掏钱爽快不全是因为厚道,有个老同学兼半吊子律师告诉他,如果他不爽快,就会被禁止乘坐高铁和飞机;事情解决前他要出国,肯定会被扣住。面对如此局面,他欲哭无泪,他差点就要喊叫:我会跑吗?我还有那么多家产,我会舍弃不要吗?我是个大学教师,我会弃职潜逃吗?!可笑啊!想到房子,他的心顿时沉了下去,他想假如现在价位合适,他要卖房子,或许也会被禁止。

他不需要卖房子。但要不要卖,和有没有卖房子的自由,这有本质区别。杜若和老婆坐困愁城,度日如年。

一得到车子可以随意处置的准许,他恨不得立刻就站在车边吆喝:甩卖甩卖!不惜血本大贱卖!最好这车子突然学会无人驾驶,车身一抖,呜一声自己开跑,无影无踪。老婆却有自己的盘算,她希望卖车的钱能够把老头的事打发掉,这样,就当他们家从来就没有过车。就在这时,老婆的弟弟,他的小舅子,闻声到来了。他没有直接说他要车,他说的是老一套:他混得不好,需要姐夫伸出援手。你拔根汗毛也比我腰壮,手指缝里漏漏就够我混几年的了。这就是他的原话。

小舅子是个妙人,像个相声演员,绝不忌讳把自己说得贱兮兮、惨兮兮。他很有语言艺術,明明从他姐姐那里知道这车闯了祸,明明他很有兴趣要这车,可他就是不说。他东拉西扯,说起自己的女儿找到了婆家,县团级,权力不小,他得意自豪地说:也是个官啊。杜若毕竟是个知识分子,走着霉运他也还是个知识分子,顿时心生抵触,问:那你有困难干吗不找你亲家?小舅子说:这不是还没结婚吗?还不是正式的。我不能让人看扁了对不对?我就找你,姐夫是正式的。你不会不帮我对不对?

杜若气不打一处来,就差叫他滚,脸上已露出厌弃来。老婆看不下去了,插话说:我们的车不是反正要卖吗?肥水不流外人田,还省得你去二手车市场哩。小舅子鸡啄米般点头:要得,要得。你要是怕麻烦,先不过户也行。杜若一眼看出这姐弟俩早就串通好了,即使不考虑岳父岳母,他自己也是个绝对少数,叹口气道:车,你开走,钱你看着给,但过户是必须的。

他担心这车是特种车辆,闯祸专家,不过户,小舅子毛手毛脚,在外面再撞到人,倒霉的还是自己。没想到小舅子连象征性的车款都不肯付,拖着不过户,杜若倒反过来老要打电话找他。他在邻省乡下开车拉客,接电话很不情愿。杜若这次硬气了,排除老婆的阻挠,坚决警告说,再不过户,我就去车管所报废!小舅子这才过来办了手续。车款居然当场就付了,爽快得令杜若诧异。不过姐弟俩间的一个眼神让杜若洞若观火,知道这车等于是白送的。

白送就白送吧,清爽就行。哪知道白送也清爽不了。小舅子以前一年也就来个三四回,有了车,方便了,隔三岔五就光临。杜若常常是在外面累了一天,一回家,酒香扑鼻,一桌菜,姐弟俩正在等他。小舅子以前过来,谈资宽泛,话头神出鬼没,但主要就是求帮助,各种帮助;现在呢,主题集中了,基本都是关于车。

车是文章的主题,但还有段落大意。一般分三段,第一段是说他跑车拉客,生意不好。车现在太多了,农村有车的人家也不少,农村人讲亲情有情义,你知道的,互相搭车不算个啥,有几个人要打车?现在有车算个屁!他吃一点菜,跟姐夫碰个杯,开始抱怨,事故车果然毛病多,哮喘咳嗽带漏气,简直是老迈年高,他真是受够了,如果姐夫愿意,他真想把车再过户回来。最后就开始了第三段,大意是,又要修了,再不修就会趴在路上,丢人现眼,丢的不是自己的脸,是姐姐的脸,是姐夫的岳父岳母的老脸。一般说到这里,他姐姐就会问:修一下要多少钱?后来做姐姐的也有点烦了,她看看丈夫,自己不再搭腔。杜若也不搭腔,杯子都不朝他举一下,自己喝一口。见自己的文章反应不佳,小舅子说:我本来是往南京送客的,这一单不小吧?没想到开到你家附近,这鸟车发脾气了,动不了。车就停在你家楼下,我都没法弄到车位里,不信你们去看看。这就是个不修就无法离开的意思了。姐姐说,那你送客的收入呢?小舅子苦着脸说:不够啊!

这一招很管用。你想让他走,你就得掏钱。不过这一招他用得也不算多,几回而已。更多的情况,是他来了就很自觉地不喝酒,劝姐夫喝,自己喝茶水。但如若姐姐姐夫反应太迟钝,连他夸奖他那个贪官亲家如何大方都不能激起他们的荣誉感,他就会突然抢过酒瓶,给自己倒酒。他把茶水一口喝光,直接往茶杯里倒,对准姐夫的酒杯“当”地撞一下,一口干,你拦都拦不住。他喝了酒就不能开车,就要在这里住下来。当然,他是个要脸面的人,主人不留,他是不住的。他拿起车钥匙就要出门。这下,轮到姐姐求他了,不能酒驾啊!怎么也得先住下来,明天拿钱修了车再走。杜若在心里骂自己,为什么不爽快地早点掏钱?!

这个出了手的车子,也成了个心病。他要负责三包哩。

可以想见,杜若过得不好。那老头已在医院躺了快两年,车送给小舅子也已一年多,幸亏小舅子车技了得,强过姐夫,至今没有出过事故。杜若只要帮着修车,没要再帮他修人。

找个农村出身的老婆有诸般好处,譬如,农村教育水平低,能考上大学的女人,天赋都不差,这一点,他得了益,他儿子就特别聪明;这样的女人一般也不怎么会花钱,但这算是好呢,还是不好呢?至少在买车上,他是憋屈了,此话怎讲?如果当时买车,买一个更高档的,带防撞自动刹车,他八成就不会撞上那老头,但现在说了也是白说。这样的女人一般还都有个弟弟,等着你淘汰车,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除了离婚,他无法不要这个小舅子。

两年不到的时间,他瘦了十几斤,倒省了去健身馆的钱。他已习惯了打车,而且决定以后再也不买车。他随波逐流大半辈子,被裹挟着顺流而下,不想撞到了大石头。所谓大石头,就是骑电动车的老头。他明白了,生活要简化,所有带来方便和满足的东西也会带来麻烦,轻易不要沾惹,譬如车,譬如宠物。

之所以对宠物有所感悟,原因在于他的那个住在郊区的朋友,她的宠物惹了事。朋友是女的,她的宠物是公的。具体说,就是一只金毛犬。杜若本不反对她养狗,因为她年轻,自己又不定时常去,她寂寞。但她突然打电话来说,凯撒闯祸了,犯罪了,它犯了强奸罪。原来是凯撒在外面看到一只萨摩耶,雪白的,那萨摩耶根本看不出公母,但凯撒看得出,瞅得准,上去就把人家干了。人家调了录像,找上门来,要赔钱。朋友还发来了视频,可以命名为“金毛与萨摩耶的爱情”,看起来像是日本电影。杜若心神激荡,又大为光火,萨摩耶被干一下,咋啦?怀孕了就生下来呗!而且,金毛强奸,为什么要找我?朋友说:串串一点都不值钱,人家要我承诺收下所有的串串,还要我付奶粉钱;金毛耍流氓找你,是因为这狗是你送我的,不找你找谁?

杜若无法撒手不管。他代为赔了一点钱,比起给老头的医疗费,那是小钱。他借机又跟朋友缠绵了一回。这朋友是外地的,她说在学校读过培训班,但杜若不记得;怎么加上微信的,他也一点想不起来;他们怎么成为密友,则完全搞不清,是个谜,如同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无解。杜若没惹上交通事故前,有钱,有闲,处于什么都不缺就缺补充性爱情的状态。朋友年轻迷人,是个文艺女,说是读过他讲课的统计学培训班,他真的不相信。他问过她,《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他本有调情之意,以为她至少知道“1 1”,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不想她愣一愣,皱起可爱的眉头略一想,脱口道:不就是歌德和巴赫一起猜的想嗎?歌德是作家,巴赫是音乐家,亏她想得出。总之,她可爱而呆萌,他离不开。他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有这样一个女朋友,他也不能免俗。他让他一个学生给她安排了一份工作,他们就这样保持着关系。

但这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要了结的。有的事是你熬着日子,盼着了结,譬如撞了人;有的事是你希望永远这样,爱无尽头,永不终止,譬如他与她的关系。但人生总要安置在人世间,大势常常由不得你。但霉运总能走到头的,万幸的是,他终于等来了好消息。都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他的好消息是成双结对来的。一是老头在经过漫长的修整后,手术了。用的是进口骨水泥。老头明事理,过意不去,主动说他爱国,支持国货,国产的他也能接受。杜若排除来自老婆的干扰,果断决定用进口货。虽要多付一些钱,但绝不能留下任何后遗症。他希望老头直到死,最后去火化,那一坨骨水泥还能够像舍利子一样,坚硬晶莹。第二件事还是关于车,小舅子的车被当地交通部门查扣了,因为是黑车,没有营运证。他打来电话,后来又上门。杜若硬了心肠,绝不去营救。显而易见,没收是最好的结局,他将从此抹去那辆车的阴影。小舅子使出诸般手段,威胁哀求,试图从姐姐身上打开缺口。杜若明确表示,他不惜跟小舅子划清界限,离婚也是选项之一。小舅子拿出最后一招,调父母来助拳。不想事情真的到了这个份儿上,他父母临阵倒戈,给了儿子一老拳,叫他滚。有多远滚多远。

杜若轻松了。仿佛一年多没洗澡,春夏秋冬都脏兮兮的,今天终于洗了个干净。舒服啊!这一年多,他是真不容易。正常上班下班,上课下课,学校里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在熬日子。这样的表现也有回报,那就是他要被提拔了。他原先是系副主任,即将被提拔为主任。已经谈过话,程序也走完了,就等着宣布。杜若心情愉悦,走路都轻松得要起飞。正打算去郊区看看朋友,分享兼吹嘘一番,却接到了她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婉转动听,其内容却让人肝儿颤。她说她怀孕了,而且医生说不能堕胎,否则有生命危险。她说这孩子与我血肉相连,杀了他,也就同时杀了我。杜若蒙了,如五雷轰顶。他结结巴巴地说:几个月了?听她说四个月,他立即说这几个月并没有跟她做过。他使劲回忆着说:最近的一次,不就是半年多前那一次吗?她打断他说:我们多了,你记不得,我有记录的。杜若面红耳赤地争辩道:我们最近一次就是那一次,在你车上,车停在江边。她笑道:你说的是那一回?她咯咯笑道:你只记得,我的金毛,不不,你的金毛耍流氓那次,你不是来了吗?猫三狗四,四个月,人家的萨摩耶昨天生了,四只串串,现在都在我这里哩。不是这四只串串提醒我,我还拖着不去医院。现在检验单就在我手上,你来看看。还说:我知道你要提拔了,杜主任。

杜若手脚发软,一屁股跌坐在沙发上。检验单不需要他去,手机嘀地一响,发过来了,同时还发来一串文字:你必须负责。一是离婚娶我;二是给我一套房再换一辆车,我走人。你选择。这倒十分简单明了,不是“1 1”,是二选一。

杜若直瞪瞪地盯着那个“车”字,像是美术字,立体的,有阴影。他大汗淋漓,眼睛都模糊了。《哥德巴赫猜想》,她笑语嫣然地说是歌德与巴赫一起猜的,他看见深目高鼻的歌德与巴赫面对面坐着,手一伸一伸地在猜拳。眼前又出现了多年前的自己,说起猴票被烧,损失达到一百万元、五百万元、八百万元,自己的手,也一伸一伸的。茶几上的两只手,麻木着,在抖,不像是他自己的。

原刊责编员淑红

【作者简介】朱辉,男,1963年生。著有长篇小说《我的表情》,小说集《视线有多长》等。曾获鲁迅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作家》金短篇奖、汪曾祺文学奖等奖项。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分类:短篇小说 作者:朱辉 期刊:《小说月报》2020年9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