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上海故事 > 上海故事2016年6期 > 陪嫁井

陪嫁井

分类:上海故事 更新时间:2023-09-23 21:43:27

1

这天,美艾村来了两个人。小年轻儿戴着眼镜,中年人大腹便便,二人一路访着,进了迎秀家。

迎秀走上前。

细溜高挑的“眼镜”,口称大婶,说他们老板,听说她家菜是神水浇的,吃了能百病不侵、健康长寿。此次前来,想看看那口陪嫁井,还想跟她洽谈一项业务。

迎秀笑着,指了指天井西南。

两人顺着方向,看见一个方方正正的水泥井台,黑绿色青苔爬满四壁,正面安有一个铁水嘴,旁边卧着一台大马力吸水泵。这就是传得神乎其神的陪嫁井?那个眉目间像发哥的中年人有点失望。

迎秀不吭声,只是走过去按了下开关。

随着一阵“嗡嗡”作响,清洌的井水飞流直下,顺着一条小沟渠,一路蜿蜒,穿过墙底,淌向院外。她拿起水瓢,接了半瓢水,递给中年人。中年人接过,抿了一小口,咂了一下,然后一下子贪婪起来。他“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好像那是刚出甑锅的美酒。

“眼镜”惊叫:“老,老板,您胃不好,不能喝凉!”

中年人咧嘴一笑,把瓢递给了他。

“眼镜”也接了半瓢水,学老板样子,先抿后咂,接着一仰脖喝了个底朝天。

“甜,真甜啊!”“眼镜”激动起来。

中年人点点头:“这水清洌甘甜。真没想到咱望江县,也有这么好喝的水!”

他们把目光一齐转向主人。迎秀已经泡好了一壶茶,摆放在大槐树下的藤桌上。中年人顾不上品茶,心急地说:“大姐,别忙活,快给我们说说这口井的来历吧。”

迎秀给客人斟完茶,往藤椅上一坐,往事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

2

三月春暖,樱花一树树明艳,一大早,几只喜鹊就围着庄东头的大槐树旋飞,喳喳喳唱个不停。樱桃沟的老老少少都知道,在这个春天,在这让人满心欢喜的日子里,柳老根的独生女迎秀要出嫁了。

美艾村的后生吉娃,带着一大溜红色小轿车,来樱桃沟接媳妇。

娘不让穿婚纱,说穿红棉袄、红棉裤,日子才过得厚实。按照娘心意打扮完,被新郎抱上车前,迎秀听见大叫驴刨着蹄子“咴咴”地叫。她掀起红盖头,看见爹正在套驴车:“爹,这大喜日子,您不好好陪着爷爷喝几盅,咋还要出门?”

柳老根说:“还得打口井。”

柳老根是打井师,樱桃沟有名的井把式。他打井,水线找得准,井眼定得好,井壁、井裙砌得方方正正、光光溜溜,那叫一个养眼。方圆几十里浇地、吃水用的井,有三分之二是他的作品。

迎秀小性子上来,嘴一撅说:“真拿您闺女不当回事儿。”

柳老根嘿嘿一笑:“咋会呢?俺就你这么一个小丫头片子,宝贝着呐。”

“宝贝?钱才是您宝贝吧?!”

迎秀娘忙上来圆场:“傻孩子,你爹套车去给你送陪嫁。”

迎秀笑了,露出两个小酒窝:“爹,给俺多少压腰钱?俺自个儿带着就行啦。”

柳老根拍了拍闺女的头:“俺倒是想呢,可那东西它不好带。”

迎秀娘抿着嘴说:“老头子,你就别给孩子打哑谜啦!快说吧,你陪送他们一口井。”

陪嫁井?女婿吉娃笑喷,俺家吃自来水。

柳老根说:“上次俺们去看宅子,尝着你们村水太硬,怕俺家娃喝不惯呢。俺们樱桃沟井水清澈甘甜,可都浇了地喂了牲畜,人一口都不喝。俺们有天然矿泉哩,十里八乡的丫头,都是泉水滋润大的。”

柳老根说得没错。樱桃沟的大姑娘、小媳妇,都是水做的,水光光的脸蛋子,水灵灵的金嗓子。吉娃当年在椰风海韵的南国打工,就是被迎秀这个山里妹,水光光的小脸蛋勾了魂、水灵灵的金嗓子摄了魄。

父亲就是疼俺哩。迎秀眼圈一下子红了。

听爹的。吉娃嘴上迎合,心下却思忖,樱桃沟井把式有那么厉害,能改了俺们美艾村的水质?

婚车风驰电掣,一转眼不见踪影。十八弯的山路上,只剩柳老根挥鞭赶着自家小毛驴,“嘚儿,嘚儿”地赶路,青青的野草,绽放的野花,不时被甩到身后。驴车堆满洋镐、铁锨、绳索、提筐……总之,有手工挖井需要的一切工具。临行前,迎秀娘问他为什么不带钻机。柳老根说给闺女家打井,一锨一镐才见真功夫。

吉娃家这天爆了两挂1000响。第一挂接新娘;第二挂接嫁妆,也就是柳老根的陪嫁井。庆祝破土动工。

美艾村之所以富得流油,是因为这里的黄土地,会吐金子呐。大棚云满满的铺在漫漫湖里,即使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棚里也是一派生机勃勃:黄瓜打扭、茄子上架、西红柿滴溜八挂……作为省里的“菜篮子”工程,这里的新鲜蔬菜,源源不断地流入江南大都市,登陆寻常百姓家。

美艾村人,摘菜摘到脖颈酸,数钱数到手抽筋。吉娃家那个白磁板一镶到顶的小三层,就是用一车皮一车皮反季节蔬菜,砌起来的。钢筋水泥结构,据说能抗里氏八点几级地震呢。

驴车在“村村通”公路上行进,柳老根横看竖看左看右看,无论怎么看,闺女家的楼都像一位巍然屹立、正在大阅兵的将军,原野上一行行一列列的蔬菜大棚,是他的兵。柳老根私下里叫它“将军楼”。

井址选在将军楼西南三百米处。这是柳老根预测地层、地下构造断层及裂隙分布规律,预估水量后,定下来的。这一系列工作,专业术语叫“水文物探”。

陪嫁井?第二挂鞭一响,美艾村人为之一震。有送金、送银、送箱、送柜的,没听说有娘家陪送井的呀!他们抱了看耍猴的心态,等着那眼井出水。

一镐一镐地刨,一锨一锨地挖,一筐一筐地提……柳老根一个人,奋战了七七四十九天。

井,终于打成了。

他把浑浊的黄泥水淘干,清水泉上来的时候,他提上来一桶,舀一瓢递给闺女。迎秀接过来,惊喜地叫起来:“虾!有小虾呢。”一尾澄澈透明的小虾,在水里摇头摆尾。迎秀知道,爹这是把井打通到地下河了呢。

为了这眼井,柳老根整整瘦了一圈。迎秀眼圈再次红了,为了不让爹看见,她急忙举瓢。清洌甘甜的井水,徐徐淌进喉咙,沁入肺腑,这不就是家乡的山泉水吗?

乡情、亲情像上秋后压枝的果子,又像一杯浓得化不开的枣花蜜,迎秀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她说:“甜!真甜呐!”

怕闺女打水费劲,柳老根给井按了一个水泵。现在,迎秀只要轻轻按下按钮,甘甜井水,就会汩汩流出。

“东边有山,西边有河,前边有车,后面有辙。究竟是先有山还是先有河,究竟你这挂老车走的是哪道辙,呦嗬嗬!……”闺女终于不要喝平原上碱性实足的硬水,了却心事的柳老根,扬起鞭子,赶着驴车,一路吼着《不能这样活》回樱桃沟。之所以要快驴加鞭,是有好消息捎给迎秀娘呢:明年开春,他们就要升格做外公外婆了。添丁进口,这不是天大的喜事么?

迎秀讲到这里,“眼镜”摘下了眼镜,中年人眼角也起了雾,他揉揉眼睛,忽的双脚一并,打了个敬礼,说:“我以一位父亲的名义,向你朴实又伟大的父亲致敬!”

“眼镜”解释说:“我们老板转业到地方前,是一位军人。”

迎秀点点头,感激地说:“谢谢!”

3

中年人单刀直入:“大姐,也不跟你绕圈子了,我们还想看看你家的菜园子。”

迎秀笑吟吟地起身,走到西墙根。她伸手一拽,隐在葡萄架下的一扇小木门,“吱呀”一声开了。

别有洞天?二人一边感慨,一边随着主人躬身进了园子。

一望无际的花生地,绿个盈盈地翠着。一条沟渠,清水汩汩流向远方。每个垄子中间都有出水口,支水流不断洇进土地,洇进花生的根茎。正是那口陪嫁井里的水,被引到这儿。

“眼镜”一脸困惑:“大婶,我们要看你家的菜。”

迎秀指着花生地说:“呀,真不巧!俺家大棚半个多月前都铲掉了,俺家从今往后不种菜,只种庄稼。”

“为什么改种?种菜收益,比农作物高好几倍嘛,何况你家,还有陪嫁井这个概念支撑。花骨朵还没打,茄子黄瓜就得被订购一空了吧?”中年人一脸惊诧莫名,说话失去了刚才的斯文,嘟嘟嘟跟打机关枪一样。

迎秀叹口气:“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俺家为此一年少收入几十万呢。”

您,脑子没毛病吧?“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瞪得牛大。

迎秀道:“说来话长。”

中年人和“眼镜”一起伸长了脖子,竖起了耳朵。

井水源源不断,柳老根对闺女的爱也源源不断,这一淌就是30年。30年,迎秀多年媳妇熬成婆,转眼之间孙子也会打酱油了。30年,望江县蔬菜,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在全国遍地花开。在利益驱使下,美艾村人一个劲地毁田种菜。他们把每一寸土地都拿出来种菜,一时间,大棚、小棚,遍地花开。美艾村现在的孩子,谁也不知道麦穗熟了有多黄,稻谷熟了有多香,棉花熟了有多白……当然,楼群也跟着遍地花开,迎秀家的那座将军楼被淹没,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与神气。

同迎秀家不一样的是,富起来的美艾村人,脸上笑容越来越少了。他们忙着大把大把数钱的同时,一个魔鬼悄悄偷去了他们的健康。先是棚里的菜,怪病连连,用啥药都控制不住。再就是村子里的人,各种疑难杂症开始掠夺生命。很多男人、女人中年而殁,很多孩子打小就病殃殃。

更疑难的问题还在后面,老子兜里钱多,孩子毛病就多。迎秀儿子、女儿那一代,被称为“美艾村富二代”。美艾村富二代,除了干活时藏力气,什么都不会悠着来:车越换越豪,女友越换越勤,赌局越设越大。很多不肖子,把他老子一夜就能打发到解放前。村口王麻子,就是这么被他小儿二亮硬生生气死的。

有一天,美艾村人在盘点家家那本难念的经时,他们发现迎秀家是个例外。她家大棚菜,自始至终一片欣欣向荣。她家人也都健康长寿:公婆年近80,腿脚利落,身子骨硬朗,一顿能吃仨馍;迎秀两口子呢,一个面如芙蓉,一个玉树临风,是俊男靓女的典范,更是过日子的典范;人家那一子一女,个个从高等学府出来,有一份体面工作;更喜人的是,迎秀一手带大的小孙子,长得虎头虎脑,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

美艾村人把这一大家子挨个儿盘点,最后归结到一个点上,说这一定与那口井有关。自从柳老根跋山涉水,把迎秀“嫁妆”送来,这一大家子人吃水、浇菜就没用过别的水。

“知道不?陪嫁井是一口神井,通到东海老龙王那儿。迎秀家沾着仙气呐。”一传十,十传百,有些东西见风就长,曾经的笑柄,在美艾村人心里开始神圣起来。有些家里有病人的,开始端碗提桶的来讨神水喝。全美艾村的人,都想喝陪嫁井里的神水时,迎秀家的小篱笆院,成了集场子。

一些精明菜贩子,开始盯上迎秀家的大棚菜。他们炒作说那是陪嫁井里的神水浇出来的神菜,吃了怎么怎么的好。一片菜叶子顶人家一大捆的价。面对这份熙熙攘攘,迎秀笑容可掬。她说:“乡亲们,水尽着大家喝,菜尽着大家吃,只是请您千万别信一些人嚼舌根子。”

4

“大婶,您不会因为这,就把家里二十多个棚全铲了吧?”“眼镜”忍不住插了一句。

“当然不会。跟谁有仇,咱也不能跟钱有仇吧?!”迎秀呵呵笑着。笑着,笑着,她忽然眉头一蹙:“俺说这话,是在俺回樱桃沟之前。从樱桃沟回来,俺还真就跟这些钱这些菜有仇了呢,所以俺发狠儿铲掉了它。”

一开春,迎秀带着孙子回了一趟樱桃沟。樱桃沟里山依旧,水依旧,樱花依旧。外面众声喧哗,只有这里一派田园风光,没有拆迁噪耳,没有城管扰梦,更为重要的是没有“被上楼”。老黄牛在自己耕耘的土地上,胜似闲庭信步;看家狗在篱笆墙根摇着尾巴,听一些鸡同鸭讲;小溪在乱石堆里缠绵悱恻,淙淙弹奏着一个乡村的百年梦幻。

这是自己当年,千方百计要逃离的家园么?迎秀心中五味杂陈,风一吹,热泪爬满了脸颊。

柳老根,这个当年的打井师,须发皆白,却依旧不敢言大。爹在呢。上面有爹,你再怎么着也是个孩子。饭前一杯酒,活到九十九;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百岁高龄的爷爷,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抱着迎秀孝敬的一坛老酒,喜得合不拢嘴。

樱桃沟真好啊!老人家一辈子又抽烟又喝酒,照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而且,他的那帮老伙计,也都壮实着呐。美艾村虽然富有,能活到古稀之年的不多,能够像迎秀公公、婆婆活到80多岁的,也是凤毛麟角。

迎秀此番前来,是想从爹柳老根嘴里掏点东西的,关于那口井。

柳老根说:“嘿嘿,扯淡呢,那就是一口普通的井。”

“当年,您去打那口井,真是怕俺喝不惯美艾村的水?”

“是哩。疼闺女哩。”

迎秀娘听不下去了:“别给闺女打哑谜啦。当年你拼死拼活,非要跟着去美艾村看宅子,回来就睡不着啦。你当时心里犯什么嘀咕,跟孩子啦呱啦呱呗。”

阳光明媚,柳老根蹲在墙根,正饶有兴致的看自家花狗,绕着毛茸茸的尾巴转圈。听见迎秀娘催促,别过脸来说:“美艾村种棚呢。化肥、农药、农膜……那可都是土地的克星,天长日久能不污染水源?不给孩子打口深水井,俺怎么放心孩子,在那疙瘩待上一辈子?”

至此,迎秀才知道,爹的爱,远比那口井深;爹的眼光,远比樱桃沟去美艾村的路长。爹是打井师呢,对水源有着近乎神经质的敏感。

竭泽而渔,日后无鱼。回家后,迎秀好几晚睡不着觉,最终闺女吉祥一个电话,让她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她揭了自家大棚。打扭黄瓜、上架茄子、滴溜八挂的西红柿……都毁在她一张银镰下。

几天之后,迎秀家的几十亩土地里,冒出一片新绿。刚点上的春花生,发芽啦。

5

中年人脸上的表情越来越严肃,“眼镜”吓得大气也不敢喘。沉默了几分钟,中年人忽然双脚一并,冲着迎秀打了个敬礼,然后一把握住她的手:“大姐,您今天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生态课。您作为一个菜农,居然能有这个觉悟,能为子孙后代着想,这让我这个、这个……实在是惭愧啊!给您敬个礼,不仅仅是以一个父亲的名义。”

迎秀笑着说:“李书记,您就别跟俺打哑谜啦,俺在电视上见过您作报告。俺还知道您此行的目的呢。所以,俺把这些棚铲掉了;所以,俺今天竹筒倒豆子,跟您唠叨了这么多。”

您真知道?两个男人,嘴张成大大的O型。

“‘陪嫁井被传得神乎其神,你们不就是想以它为噱头,做一个望江县的蔬菜品牌打出去,然后把它作为一个名牌,进一步推广到全国各地吗?可您有没有想过,那样咱望江县会有更多土地、更多水源被污染,会使更多乡亲失去性命?您知道,俺小孙孙长大后,还要在这里开枝散叶呢。”

迎秀慷慨陈词,让县委书记李大中冷汗直冒。他再次握住迎秀手说:“大姐,今天我就跟您交个底。蔬菜经济是咱望江县的支柱产业。退菜还田,近两年之内不大可能实现。但我保证,从今往后,绝不会再扩大蔬菜的种植规模。还有,鉴于您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对此作出的牺牲,我要跟您洽谈的‘陪嫁井这个品牌,县里就不再做什么策划和推广啦。”

临走,李大中嘀咕了一声:“比我肚子里的蛔虫还厉害呐。”

迎秀冲着两个远去的背影:“李书记,俺不是你肚里的蛔虫,但俺可以在您身边插个卧底。”话音未落,手机响了。迎秀一看是女儿吉祥。吉祥是省报记者,更是个环保主义者,一直在跟踪调查土壤与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她热爱自己的家乡,一直忧心家乡种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嘿嘿,闺女,你教妈那一番高论真有用,唬得县委书记一愣一愣的。他不光不打算做‘陪嫁井这个品牌,还给俺许着不再扩大棚菜种植呢。”

“那就好。”吉祥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妈,我那个同学,呃,就是自己撞到您眼皮子底下的准女婿,您还满意吧?”

提起这事儿,迎秀笑得更开心:“嗯,小伙子条杆儿还不错,就是戴了个眼镜,有点,有点……”

“妈,您是说他有点书呆子气吧?”电话那头,传来吉祥银铃般的笑声。

分类:本乡本土 作者:田妮 期刊:《上海故事》2016年6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