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小说月报 > 小说月报2020年11期 > 〖短篇小说〗可可、木木和老八

〖短篇小说〗可可、木木和老八

分类:小说月报 更新时间:2022-09-02 23:27:46

可可是北京某小学的五年级女生。她的爸爸是某医院的主任医师,她的妈妈是同一所医院的护士长。

“木木”是一只黑色的泰迪狗,三岁了。

“老八”是一只八哥,确切地说,已经是一只老八哥了。有多老呢?相对于可可,那它就是一只老爷爷岁数的八哥了。因为,一般长寿的八哥才能活十年左右,“老八”却已经十三岁多了。

可可的爸爸妈妈都是从小就喜欢读书的人,他们保存了几十本小时候看过的小人书。可可上小学二年级时,爸爸妈妈将那些小人书交由可可来保存了。在那些小人书中,有一本是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木木》。

《木木》的内容是这样的:在俄罗斯还有农奴的时代,某农庄有一个又聋又哑的农奴,养了一只心爱的小狗。哑巴是没法说话的呀,他叫他的小狗时,口中只能发出“木木”的声音。不管那小狗在什么地方玩儿呢,一听到主人“木木,木木”的叫声,就会飞快地跑向主人。所以,“木木”成了小狗的名字。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还是农奴,基本上就是没朋友的人了。“木木”对于他,不但是心爱的,而且是唯一心爱的小朋友。一天,女地主来到了庄园,“木木”对她叫了一阵,还咬住了她的长裙不放。这使女地主非常光火,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必须将“木木”除掉,而且要由养它的人来做这件事。农奴没有办法,又悲伤又无奈地往“木木”身上拴了一块大石头,将它淹死在湖里了……

可可读完这篇小说,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当天夜里,她梦见了“木木”,哭醒了。以后,只要她看到有谁在遛自家的小狗,就会联想到“木木”,心里就会难过。爸爸妈妈了解到原因后,为她买了那只小泰迪,她给它起名叫“木木”。现在,可可和“木木”之间的感情已经很深了。

“老八”是可可的爷爷养了十来年的八哥。因为爷爷奶奶对它照顾得好,它才能活得那么久。可可的奶奶已经去世了,爷爷一直单独生活在别的小区,那只八哥是爷爷的一个“伴儿”,爷爷对它的叫法是“老伙计”或“老哥们儿”。十来年里,爷爷教会了它近百句话。事实上八哥记不住那么多话,往往学会了一句新的话,没过几天就把以前学会的话忘了。它经常说的也就三十几句话。对于一只八哥来说,那也很了不起了。

二〇二〇年春节过去不久的一天,还没到下班的时间,可可的妈妈忽然从医院回到了家里。她告诉可可,为了控制住新冠病毒的传播、蔓延,武汉已经“封城”了。可可的爸爸作为北京支援武汉的第一批医生之一,直接从班上和同事集体飞往武汉了。妈妈作为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明天也要与另一批医护人员飞往武汉。所以,可可只能带上“木木”住到爷爷家去。

可可呆愣了一会儿,生气地问:“为什么?”

妈妈一边替她收拾她应该带到爷爷家的东西,一边反问:“什么为什么?”

可可说:“我对你们的领导有意见!为什么让爸爸去了还要让你去?他们怎么就不考虑考虑,把你们都派到武汉去了,我怎么办?”

妈妈说:“你和爷爷住一段时间不可以吗?我也去,是我自己要求的。”

可可更生气了,顶撞地说:“那你真不是个好妈妈!少去你一个人又能怎么样呢?”

妈妈说:“你怎么不反过来想想?在疫情严重的时期,我们医护工作者都好比是战士,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抗击疫情的力量,我们每一个人能发挥的作用比平时大得多,快去把‘木木’的东西也集中起来!”

关于疫情,可可已经多次听到爸爸妈妈在家中谈论过了,但她觉得那是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事。她这么想,因为她的爸爸妈妈不仅是医生和护士,而且还是呼吸科的医生和护士,这使她怀有一种特别安全的心理,如同自己是一位小公主,身旁有一位“雷神”和一位“白衣女侠”时刻保护着自己。在她的想象中,她的爸爸确似“雷神”,神力强大,手握神锤,冠状病毒根本难抵爸爸的高明医术。何况还有妈妈这一位“白衣女侠”的护士经验助一臂之力,自己的安全岂不是万无一失吗?是的,可可的确是这么想的。像许多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样,可可对手机的各项功能已经应用得非常熟练了。关于冠状病毒,关于武汉“封城”的一些情况,她已经从手机上了解到了,看那些信息的时候,也替武汉人感到十分不安。但她毕竟只不过是个小女孩儿,过后就忘了。现在,爸爸已经去往武汉了,妈妈明天也要去了。而武汉是疫情的重灾区,那么也就是危机四伏的城市,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去往危险之地了,这使她感到问题严峻。万一爸爸妈妈有个三长两短呢?那自己和爷爷以后可怎么办呢?离开了两位最爱自己的医护保护神,她开始感到疫情似乎一下子离自己近了,冠狀病毒似乎就在眼前飘浮;她虽然看不见它们,可是它们却直往自己的鼻孔和嘴边凑,企图随时被她吸到肺里。

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她不但生气,而且有些恐惧了。

她没去收拾“木木”的东西,希望妈妈能重视她的不良情绪,改变决心。

妈妈自己将“木木”的东西收拾好,预先放到车上去了。之后对她说:“现在,妈妈把你送到爷爷家去吧。”

可可闷闷不乐地坐到了车后座上,一路没跟妈妈说话。

妈妈离开爷爷家时,拥抱了她一下,并说:“好女儿,要听爷爷的话。”

可可还是没跟妈妈说话,连头都没点一下。

妈妈也跟爷爷拥抱了一下,这在以往是从没有过的举动。

爷爷说:“多保重。”

妈妈说:“您也保重。”

妈妈的举动、妈妈和爷爷互相说的话,使可可更加感到不安了。

妈妈离开得很决然,一副义无反顾的样子。那时可可觉得,妈妈确实像女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无怨无悔。

成心跟妈妈闹别扭,所以一句话也没跟妈妈说的可可流下了眼泪。

爷爷看着她说:“可可,妈妈要出远门了,什么时候回来还不一定,你都没跟妈妈说句告别的话,不对吧?”

可可愣了愣,冲到窗口,打开窗子,冲妈妈的车大声喊:“妈妈再见!祝妈妈平安归来!”

妈妈的车已经开出挺远,一转弯不见了。

显然,妈妈听不到她的话。

爷爷走过去关上了窗。

爷爷说:“可可,坐那儿去,爷爷和你说几句话。”

可可顺从地坐到了沙发上,爷爷则搬了一只小板凳,坐在她对面。

爷爷问:“可可,你爸爸和妈妈,也无非就是因为工作需要出差去了,你哭什么呢?”

可可小声说:“不完全是那样。”

爷爷愣了一下,随即说:“是啊,不完全是那样,情况确实和一般性的出差有些不同……”

可可打断了爷爷的话:“不是有些不同,是非常不同!”

爷爷沉默片刻,又说:“对。是我孙女说的那样,非常不同。但你爸爸是医院呼吸科的出色医生,你妈妈是与你爸同科室的优秀护士,现在武汉人民特别特别需要他们去发挥作用,他们能不去吗?”

可可也沉默了,片刻后反问:“那,咱俩怎么办呢?”

爷爷说:“还能怎么办呢?首先,对于这个小区为了防止病毒侵入所做出的一切规定和要求,咱们必须自觉遵守,对不对啊?”

可可低声说:“对。”

爷爷接着说:“这个小区,有三百多户人家呢,咱们的一举一动,都不应该给别人带来不安全的感觉,是吧?”

可可想了想,不太明白地问:“什么样的行为,会使别人感到不安全啊?”

爷爷说:“现在,北京市要求市民减少出行次数,尽量多待在家里。爷爷和你,都属于不上班的人,所以咱们应该尽量少出家门,这样就减少了感染的可能。一旦被感染了,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会感染别人。人传人,会感染更多的人。咱们自觉遵守这一条告诫,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同时呢,还能使你的爸爸妈妈放心,是不是啊?”

可可说:“是。”

爷爷说:“如果咱们非出门不可,哪怕仅仅是倒一次垃圾,也应该戴上口罩。否则呢,如果碰到别人,就会使别人不高兴。这一点,爷爷能做到,你愿意做到吗?”

可可说:“愿意。”

可可的爷爷和奶奶,都是公交汽车公司的退休职工,他们的住房,是当年单位分配的福利房,面积不大,才六十几平方米,但爷爷奶奶住得特知足,哪儿哪儿都干干净净的。奶奶去世后,爷爷仍保持着家里处处干净的良好状态。爷爷是个喜静的老人,孙女来和他住了,他心里是高兴的。但“木木”太闹了,这使爷爷一时不太适应。爷爷吼过“木木”几次,却又使可可不愉快了。她的不愉快主要是内疚感,觉得自己给爷爷带来了麻烦。爷爷也不是讨厌狗狗的老人;恰恰相反,以前爸爸妈妈和可可来看望爷爷时,每次都是带着“木木”的,但也就是待上大半天,往往吃过午饭和晚饭就匆匆走了。在那大半天里,爷爷还会主动逗“木木”玩儿呢。现在,“木木”也和可可一样成了爷爷家的“常住客”,情况太不同了。“木木”从没在可可的爷爷家住过,对新环境特好奇,有时也特兴奋,经常在六十几平方米的狭窄空间奔来窜去,还往往蹦到床上去,将床单蹬得拖地了。再不就叼着这个叼着那个硬往爷爷跟前凑,黏着爷爷与它争夺。而“这个”“那个”,又不是它的玩具。一在新环境里住下,“木木”对给它带来的玩具都不感兴趣了,却对爷爷的塑料拖鞋十分着迷,经常抱住不放,像一只护宝兽,以至于爷爷散步回来,往往找不到拖鞋了。

一天,爷爷看着那双拖鞋,自言自语:“唉,好端端的一双拖鞋,被它咬成了这样,没法穿了。”

可可当时正在写寒假作业,虽然听到了爷爷的话,但没接言。她认为那不值得当回事。不就是一双便宜的拖鞋嘛,何况还是旧的,“木木”喜欢玩儿,给它玩儿好啰。再从网上买双新的,一两天就会送上门嘛。

偏偏就在那时,“木木”跑到爷爷跟前,想把拖鞋叼走。

“你真讨厌!”爷爷用拖鞋打了“木木”一下。“木木”从没被打过,也许爷爷用的劲儿大了点儿,“木木”叫了一声。

“真讨厌!真讨厌!”八哥重复着爷爷的话。

可可将“木木”抱在怀里,抗议地说:“爷爷,以后不许你再打‘木木’,它是我朋友!”

爷爷正色道:“你把这只狗宠坏了,它一点儿规矩都不懂,爷爷的生活已经被它搅乱了,以后爷爷要替你调教调教它。”

“调教它!调教它!”八哥又多起嘴来。

“你给我停止!”可可指着八哥嚷了一句,转脸又冲爷爷大声说:“你的‘老八’还经常让我心烦呢!我能容忍它,你为什么就不能容忍我的‘木木’?”

“老八”是可可对那只八哥的叫法,而可可的話也是有原因的。家里忽然多了一个小女生和一只精力充沛的狗狗,并且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一个空间里,使“老八”也变得不同以往地兴奋,话多起来。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常使可可背着爷爷叫它“话痨”的程度。“老八”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的。比如上一句说的是“床前明月光”,紧接着会来一句“天亮了,起床啦!”上一句说的是“老头子,吃什么呀?”下一句竟会说“将军!将军!”或“好球!好球!”显然说的不是爷爷一个人的话。如果它不是在可可写作业的时候说,可可不但不会烦,反而会欣赏它的能说会道。但它话多的时候,往往是早上九点后和下午三点后,那时阳光好,爷爷将它的笼子挂在阳台的挂竿上,让它多晒会儿太阳。而那时,又恰恰是可可开始自学的时候。

听了可可的话,爷爷呆呆地看了可可一会儿,默默起身走到阳台上,取下鸟笼,拎到自己睡觉的小屋去了,许久没再出来。

可可意识到自己的话太伤爷爷的心了,也太没大没小了。同时意识到,自己确实有点儿把“木木”宠坏了。关于这一点儿,是一个事实,爷爷的批评是对的。

“可可啊可可,虽然爸爸妈妈并不宠惯你,可你作为独生女,是不是有点儿‘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候自己宠惯自己呢?”

她不由得这么想。这一想,就因为自己对爷爷的态度后悔了。

晚饭后,爷爷说:“可可呀,爷爷想和你聊聊心里话,你想不想也和爷爷聊聊心里话呀?”

可可因为心里后悔和内疚,立刻回答:“想。”

可可就又坐在沙发上,爷爷又坐在她对面的小凳上。

爷爷说:“可可,你爸爸是爷爷的独生子。在爷爷心目中,你妈妈就像爷爷的好女儿。而你,又是他们的独生女,是爷爷唯一的孙女,爷爷是非常爱你的,这一点儿你应该相信吧?”

可可点了一下头。

爷爷又说:“听你妈说你要来住下,爷爷立刻着手把大屋的家具重新摆放了一下,为了让你住得更舒适,也为了便于你的学习……”

“爷爷,别说了,是我不对。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您那样,我不是有意的,我……我是一直在替爸爸妈妈担心,白天都没法集中精力自學了,晚上还做过噩梦……爷爷,您原谅我吧……”

可可哭了。

爷爷愣了片刻,也坐到沙发上,搂着可可说:“好孙女,别哭。你这么一说,爷爷心里就明白了。爷爷心里明白了,心情就舒畅了。可可,你得这么想哈,现在,武汉的医生们已经不缺防护服了,你的爸爸妈妈已经可以在特别安全的情况下救治病人了……”

可可说:“特别安全也不是绝对安全呀。”

爷爷说:“不要这么想嘛,非这么想就等于钻牛角尖了。小孩儿爱钻牛角尖,长大以后讨人嫌。”

可可红着脸说:“那我以后不钻牛角尖了。”

爷爷欣慰地笑道:“那我还接着说咱们的事哈。先说爷爷的拖鞋,我已经用万能胶把它粘好了,还能再穿一阵。”

可可问:“为什么不从网上再买双新的呢,下了单一两天就能送上门呀。”

爷爷说:“可可,现在北京也是严控疫情的时期,咱们仅仅为了买一双拖鞋,就让人家快递小哥送一次,而且这样的一单人家也挣不了几个钱,却使人家多了份被感染的风险,也太不替人家快递小哥着想了吧?”

可可回忆起了爷爷曾对她说的一句话——“特殊时期,尤其要多一份替别人着想的善良”,她的脸就又红了。

爷爷抚摸着她的头说:“再说说咱们之间的关系。在爷爷看来,咱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爷爷和你这个孙女的关系,还要加上和‘老八’和‘木木’的关系。以人的年龄算,‘老八’的岁数比爷爷还大。它是你爷爷和你奶奶共同的朋友。如今你奶奶不在了,它成了爷爷一个人的老朋友。看着它,听它天上一句地上一句地说话,会使爷爷回忆起和你奶奶这辈子度过的一些好时光,对爷爷是一种享受。可既然它干扰到了你的学习,那爷爷就每天把它挂到外边去一次。其实,爷爷是想让你叫它‘八老’的。不论它的岁数还是它的语言天赋,都是当得起‘八老’两个字的。但是呢,既然你已经叫它‘老八’了,爷爷也能接受。挺有意思的一种叫法,以后就这么叫吧。至于‘木木’呢,你爸妈为什么给你买它,你又为什么给它起名叫‘木木’,原因爷爷都是知道的。爷爷虽然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年轻时却是个书迷,看过的书也不少。《木木》这篇小说,爷爷当年看过。而且呢,爷爷小时候也养过狗。你对‘木木’的爱心,证明了你的善良,爷爷很尊重你对它的感情。但是呢,狗狗和小孩子一样,不训练就不能成为好狗狗。只有好狗狗,才会人见人爱。训练狗狗爷爷比你在行。所以,你就放手把‘木木’交给爷爷来训练吧,爷爷保证使它成为懂规矩的狗狗,行不?”

可可说:“行。”

可可这么说的时候,不由得往爷爷怀里一偎;那种因爸爸妈妈离开了自己而消失的安全感,又从爷爷身上获得了。

爷爷告诉可可,自己当年养过一条叫“红辣椒”的小猎犬,一身绸缎般的红色鬈毛,不但嗅觉极其灵敏,还被自己训练得非常聪明,曾演过一部儿童电影。因为太出名了,被公安局征去了,成为警犬了。

可可问爷爷舍得吗?

爷爷说当然舍不得了,不过看到“红辣椒”成为警犬后更优秀了,自己也就放心了。“红辣椒”还立过三等功呢,年轻时候的爷爷应邀出席了授功仪式,分享了那条狗狗的光荣。它“退休”以后,爷爷继续成了它的主人……

那天晚上,可可又做梦了。不但梦见了爸爸妈妈和许多是医生护士的伯伯、叔叔和阿姨像白衣战士那样大战冠状病毒,而且梦中还出现了两条神勇的狗:一条是“木木”,一条是“红辣椒”。两条狗配合白衣战士们消灭变成“怪兽”的病毒,追咬得“怪兽”四处逃散……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可可正对爷爷讲自己的梦呢,爸爸给可可的手机发来了自拍照。自拍照上妈妈和爸爸在一起,看上去都刚值完夜班,还没脱下防护服呢。

爸爸妈妈都在自信地微笑,都举着两根手指做着胜利的手势。

可可却一下子哭了,因为爸爸妈妈的脸上,都有明显的勒痕,几乎使可可认不出他们了。

爷爷劝可可不要哭。爷爷说不碍事的,洗过脸,睡一觉,勒痕就不见了。

爷爷也让可可为他俩拍一张合影发过去。几秒钟后,爸爸回了一条只有三个字的短信——“放心啦!”

可可看着短信噘起嘴说:“不可以这样吧?”爷爷也看到了那三个字。

爷爷却说:“可可呀,没看出你爸爸妈妈有多累吗?爷爷眼神儿不如你好,但爷爷都看出来了,你爸爸妈妈眼中有血丝呢。也许,忽然又有了什么新的情况要求他们赶快去处理,所以来不及再多写几句话吧?”

在可可听来,爷爷最后那句话虽然是一句问话,同时却具有肯定的意味。

可可沉默了一会儿,小声问:“爷爷,你心疼他俩吗?”

爷爷愣了一下,反问:“你说呢?”

可可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爷爷又说:“怎么能不心疼呢。”停了一下,紧接着说,“怎么能只心疼我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呢?”

爷爷一说完,就起身走入小屋去了。

可可呆愣了片刻,也起身走到小屋门旁,偷看爷爷——爷爷背朝她坐在桌前,坐得很直,一动不动。

可可以为自己那句问话使爷爷难过了,忍不住轻轻叫了一声:“爷爷……”

爷爷朝门口转过头,脸上并没有泪,样子也不是多么的伤心,但却格外严肃。

爷爷说:“进来。”

可可走到爷爷跟前,见桌上有四包口罩,一包已经拆开了,另外三包还没开封。

“可可,你爸妈也联名给我发了一条短信,你应该看一看。”爷爷说着,把自己的手机递向可可。

可可接过去一看,见手机上是这样几行字:“爸爸,武汉一千多万市民中,目前缺口罩的人家很多。您那里的口罩如果较多的话,可以让快递小哥送到我们医院去,我们医院发起了口罩募捐。集中以后,会经过特殊途径捐到武汉来……”

可可愣愣地看着,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爷爷起身坐到床边,指着椅子说:“坐下。”可可默默坐下,将手机还给爺爷,侧脸看着桌上的口罩,还是不知说什么好。那些口罩是从可可家带到爷爷家的。可可和妈妈都患有粉尘过敏症,口罩一向是家中常备之物。每包十个,一共三十六个。可可对口罩是心里有数的,因为她总是怕口罩不够用。

爷爷问:“可可呀,我该怎么给你爸爸妈妈回短信呢?”

可可反问:“咱们的口罩算很多了吗?”

爷爷说:“比起缺口罩的人家,不算少吧。”

可可又从爷爷的话中听出了似乎在问,也似乎是肯定的意味。

“这些口罩都是一次性的,即使咱俩每天只出去一次,十八天以后,咱俩就没口罩了。”

可可对口罩的重要性,几天前就开始意识到了,她并不是一个除了学习和玩儿再就天大的事都不关心的女孩儿。

爷爷说:“孙女,爷爷是这么想的,咱们这个小区和附近的小区都缺义工。对于义工,居委会能保证每天发一个一次性口罩。如果爷爷去做义工,就能省下几个口罩。”可可又认真地问:“捐几个口罩真有什么意义吗?”她并不是成心和爷爷抬杠,也不是仅对捐出几个口罩,而是对自己所问的问题确实挺困惑。

爷爷说:“中国人口不是多嘛,口罩多的人家都捐出几个,估计也不少。对于一个口罩都没有的人家,我想几个口罩也好比是雪中送炭呀。”

爷爷这番话,明显是肯定意味的了。

“那,多久以后,才能买到口罩呢?”

可可还是很忧虑,既为自己,也为许许多多别人。好几天,口罩成了网上比较集中的话题,这一点儿可可关注到了。

“爷爷也说不准。咱们中国,对于灾害和疫情的反应一向比较快,估计要不了多久,口罩短缺就不是个问题了。”爷爷的表情也变得忧虑了,但爷爷的话却说得很肯定。

“你好!吃了没?”

“老八”忽然说了起来。

“爷爷,您决定吧,您怎么决定都行。”

爷爷的表情一忧郁,可可心里不好受了,又想爸爸妈妈了。她吻了爷爷一下,起身离开了小屋。

爷爷做义工的事,当天就获得了小区委员会的批准。小区的门卫,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的人、开小店或到小区卖菜的人,基本上都是外地人。春节前,他们也基本回家乡去了。由于疫情,他们一时回不到北京了。这个小区和附近的几个小区,确实急需义工。

第二天,爷爷白天当义工去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爷爷负责遛一次“木木”,同时训练它懂一些规矩。由爷爷来遛“木木”而不是由可可来遛它,可以省下一个口罩。第三天上午爷爷出门前,可可问:“爷爷,您替咱俩做出决定了吗?”

爷爷说:“爷爷已经想好了,咱们别捐了。我孙女的情况特殊,不能不考虑。”

可可却说:“爷爷,我也想好了,咱们还是捐吧。”爷爷缓缓蹲下,目光温和地与可可对视着,有些困惑地问:“怎么就想好了呀?”

可可说:“每年春天快来的时候,关心我的同学,还有送给我口罩的呢,他们嘱咐我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咱们现有的那些口罩,不全是爸爸妈妈买的,也有我同学送给我的。我不能接受别人关心的时候觉得温暖,却不愿在别人也需要关心的时候,送给别人一点点温暖。咱们捐十四个口罩吧,十四天里我不出门就是了。十四天后,我还剩二十二个口罩呢。我相信,不等我把二十二个口罩用完了,全中国的人就都可以买到口罩了,爷爷不是也相信这一点吗?”

爷爷把可可搂在怀里,高兴地说:“真是爷爷的好孙女,可可能这么想,证明可可和爸爸妈妈一样,都愿为抗疫做一份贡献。但是,到底捐还是不捐,等爷爷中午回来咱俩再做最后的决定哈。”

爷爷中午回来做饭时,一个字也没提捐口罩的事。与可可吃饭的时候也没说。晚上做饭时还没说,到睡觉前一直没说。

可可忍不住问:“爷爷,您没把捐口罩的事给忘了吧?”

爷爷说:“没忘,哪儿能忘了呢。爷爷困了,明天再说哈。”

第二天爷爷出门前,仍不提捐口罩的事。可可看出来了,爷爷的想法似乎又与她的想法不同了,她忍住了不再问。

中午,爷爷刚一进门,可可就迎上去说:“爷爷,我已经把那件事做了。”

爷爷随口问:“什么事呀?”

可可说:“我已经在网上下单,让快递小哥把二十个口罩送到爸爸妈妈的医院去了。”

爷爷在门口张张嘴,没说出话来,默默换了拖鞋,缓缓走到沙发那儿,愣愣地坐了下去。

可可走到爷爷跟前,笑着问:“爷爷是不是嫌我捐得多了呀?”

爷爷这才问:“你昨天不是说要捐十四个吗?”可可说:“今天我一想,拆了包的口罩,也许会在运送的途中变成了不干净的口罩,那不是反而不如不戴了吗?所以……所以觉得,还是应该捐没拆包的……”

爷爷说:“那你就只剩下十六个了。”

可可说:“比起几口人都没一个口罩的人家,十六个还是挺多呀。疑似患者不是都要被隔离十四天吗?别人能够经受得住十四天的隔离,我想我也能做到十四天不出门。”

爷爷说:“可那些别人是大人。”

可可说:“也不全是大人。我从新闻中了解到,有的大人带着是小学生的儿女从外地回到北京,那些小学生也要做到十四天不出家门。别的小学生能做到,我觉得我同样能做到。我对自己有信心!”

爷爷说:“万一,缺口罩的情况,比咱们估计的时间长得多呢?”

可可说:“那十四天以后,我就隔一天出一次家门,十六个口罩能用一个多月。如果真像爷爷说的那样,我就隔两天出一次家门。但我对中国更有信心了,我相信缺口罩的日子绝不会那么长。而且呢,我觉得爷爷也不必每天晚上都遛一次‘木木’,那您太辛苦了。特殊时期,咱们也得对‘木木’特殊……”

“老八”这时清楚地说:“太辛苦了,太辛苦了……”

它一说话,“木木”就警告地冲它叫起来。

爷爷笑了,对“老八”说:“来了个管你的吧?以后得少说两句啦!”

可可也被爷爷的话逗笑了。

爷爷又说:“可可呀,爷爷得承认,因为太替你着想,爷爷打算捐口罩的念头确实改变了。今天呢,你反过来教育了爷爷,爷爷在你面前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爷爷,那您给我爸爸妈妈回短信,就说他俩的指示,咱们执行了。您先歇会儿,我去把要炒的菜洗出来!”可可在爷爷脸上亲了一下,转身到厨房去了。那会儿,可可忽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大人了。从那一天中午起,可可开始了自我“禁足”。比之于隔离,“禁足”对人自由活动的限制要宽松得多。即使是居家隔离,按照严格要求,也是将自己关在一个房间,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上厕所和刷牙洗脸洗澡,不得再迈出那个房间的门。连与家人说话也要戴口罩,保持距离,最好是隔着门,更不能与家人同桌用餐,同床而眠。这样的措施,必须不间断地实行到十四天以后。被隔离者的身体状况一切正常,那么隔离就可解除了。如果一户人家居住面积不大,家庭成员又在三口以上,日常生活那真是乱了套了。不但对被隔离者的心理和情绪是极大的考验,对家人的耐心也是一种挑战。

自我“禁足”却只不过就是自己禁止自己出家门到外边去。爷爷的家面积虽然有限,但在有限的空间内,可可的活动却是自由的。以前她在家里可做的一切事,自我“禁足”后不受任何影响。学习照常进行,想和“木木”玩一会儿就玩一会儿。她可以照常和爷爷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并坐在沙发上聊天,看电视。不知不觉,三天过去了,她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多少有点儿骄傲了。

到第五天上午的时候,忽然,可可想到外边去的欲望一下子强烈起来,简直可以说变得无比强烈了。

那一天的天气非常好,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像春天般暖和。

她站在窗前,打开窗子,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听“老八”独自说话。“老八”的笼子挂在窗口对面的树枝上,在可可能够看到的地方。小区特别安静,只有几位戴口罩的大爷大妈在缓慢地散步。这么好的天气,使“老八”的话比往日多了。虽然没有哪位大爷大妈停住脚步逗它说话,它却一会儿一句说起来没完。

“老八,上午好!”可可朝“老八”喊了一句。

“老八”听到了,注意力转向可可。

这下,自我“禁足”对可可的考验升级了。

“上午好!”

“可可,干啥去?”

“‘木木’,别淘气!”

“戴上口罩!戴上口罩!”

“木木”听到“老八”的话立刻兴奋起来,不断地跳跃,想蹦到窗台上。可可将窗子关上后,“木木”又反复跑向门口,一次接一次直立起来扑着可可的身子。

“别闹别闹,好吧,那就陪你出去走走。”

可可戴上了口罩。

她说的虽然是“陪你出去走走”,但那显然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借口,实际上她想出去走走的欲望,受“老八”的话和“木木”的表现的影响,像麻醉针药效过去了的大型动物似的,瞬间苏醒了。

“天气真好!”

“玩儿玩儿去!玩儿玩儿去!”

“老八”的话如同魔咒,不断传入可可耳中,对她形成了难以抵挡的诱惑。

“木木”已经把它的绳套叼到了门口,蹲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可可。

可可已经拿起了钥匙,已经站在门前了。就在那时,她的手机响了。可可又从门前离开,走进自己住的小房间,从桌上拿起了手机。

打她电话的是和她最要好的同学冉冉。

冉冉批评她说:“可可,你怎么回事呀,上午那么多同学给你发过短信,你怎么都不回呢?大家对你有意见了啊!”

可可说她还没来得及看呢。

她点开微信一看,好家伙,居然有二十几条信息。原来,可可将她为了捐出二十个口罩而决定自己对自己“禁足”的事告诉了冉冉,冉冉又将这事在朋友圈中公布了,于是许多同学都为她点赞。可可逐条看着那些文字滚热的信息,缓缓在椅子上坐下了。

她忽然觉得,仅仅为了在小区走一圈就用掉一个口罩,太不值得了。

“木木”又跑到她跟前,仰头看她,发出焦急的哼唧声。

可可抱歉地对它说:“‘木木’,对不起了哈,咱们还是不出去的好,我替你挠痒痒吧。”

她将“木木”抱了起来。

中午,可可和爷爷吃饭的时候,爷爷说:“可可,如果爷爷没记错的话,你已经五天没出家门了吧?”

可可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说:“是啊,我的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

爷爷说:“其实呢,爷爷觉得你也不必对自己太严格。非常想出去了,用一个口罩不算浪费。”

可可说:“不完全是浪费不浪费的问题,我也是把自我‘禁足’当成对自己意志力的一次锻炼。”

那天中午,爸爸妈妈终于有时间与可可和爷爷视频一番了。

妈妈说,全国各地包括海外侨胞捐向武汉的口罩,已经全部发给武汉市民了。

爸爸说,火神山医院已经开始收治病人了;武漢的疫情,已经迅速控制住了。

爸爸妈妈传递的消息,使可可和爷爷都特别高兴。可可自从住到爷爷家,第一次见到爷爷那么高兴。爷爷是个京剧迷,高兴地为可可唱起了京剧。爷爷一唱起京剧来,“木木”也安静了,一动不动地蹲着,看着爷爷聚精会神地听,仿佛能听懂似的。

从第五天到第十天,可可的心又沉静了下来。她的日子里,有了一些新的内容。她为“木木”洗了一次澡。此前,那是连爸爸妈妈也不曾做过的事。给“木木”洗澡并不多么麻烦,所有的狗狗都爱洗澡。但是要用吹风机将“木木”水淋淋的毛吹干,那可是既要有耐心还要讲究方法的事。如果吹风机吹出的风热度太高,一不小心就会使“木木”受伤,而热度低了风力小了,又很难将“木木”的毛彻底吹干。所以,此前这件事是由爸爸或妈妈开着车将“木木”送到宠物店去完成的。可可也成了“老八”的语言教师,教“老八”学会了新诗句,提高了“老八”的“文化素质”,使它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了。在充当小教师的过程中,可可曾扬扬得意地对爷爷说:“爷爷,等疫情过去了,您得重谢我啊。”

爷爷奇怪地问:“因为你捐了二十个口罩?”

可可说:“许多人都为中国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爷爷也是其中一分子啊。包括自觉响应号召尽量不添乱的人,不是也算表现良好吗?我只不过捐了二十个口罩,那事根本不值得一提。我指的是,我让您的老朋友与时俱进,有希望参加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去和擂主们比赛啦!”

爷爷听罢,哈哈大笑,信誓旦旦地说:“是啊是啊,你确实使我的老朋友更受小区里的人们尊敬了。爷爷保证,等疫情彻底过去,一定亲自做上七大盘八大碗地重谢我孙女!”

可可告诉爷爷,她还有了“教学”心得呢。她的体会是,谁如果想教八哥学会说一句七言诗,几乎门儿都没有。那需要连续张几次嘴,舌尖在口腔中伸卷几次,八哥的舌和嘴根本做不到。能教会八哥说五言诗句就不错了。自己做到了,所以证明自己教的水平挺高。可可还告诉爷爷,自己悟到了一条教的经验,那就是,八哥不太容易将有些汉字说清楚,比如“欲穷千里目”的“欲”字,它就说不清楚,所以就会偷懒,干脆只说“千里目”,“疑是地上霜”的“疑”字也是它说不清楚的,就干脆说“地上霜”。

那天有风,“老八”的笼子挂在阳台上。可可正向爷爷卖弄自己的教学宝典呢,“老八”在阳台上卖弄起饱学之士的风骚来。

“老八”忽然说了一句“床前明月光”。

可可和爷爷就都不说话了,静听它接下来还会说什么。

“老八”相当清楚地说:“更上一层楼。”

它紧接着又来了两句是:“汗滴禾下土”“为有暗香来”。

爷爷又哈哈大笑,笑罢故作庄重地说:“厉害厉害,我老朋友长了串诗的本领了,名师出高徒!我孙女教得好,果然教得好!”

夸得可可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那些自我“禁足”的日子里,可可从网上挑选了多部中外优秀儿童电影,包括几部优秀的动画片。但实际上并没看那么多。

她对爷爷说:“爷爷,我觉得我不再是孩子了。”

爷爷说:“十二岁以前都是孩子,十二岁到十八岁之间是少年,从十八岁开始就进入青年时期了。你还没过十二岁,所以你仍是孩子。”

可可想说,新闻报道里每天增长的中国以及外国的死于冠状病毒的人数,使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兴趣盎然地看得进儿童电影了,特别是动画片。依她想来,一个孩子不再喜欢看儿童电影了,那也就不再是孩子了。

她没对爷爷说出她的想法,怕爷爷为她难过。

她说的是:“也许,我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吧。”

她的话还是使爷爷吃惊不小,愣愣地看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可可问:“早熟不好吗?”

爷爷这才说:“那要看是什么事使你早熟了。”

可可想说,她从没像现在这样,在短短的时间里,知道了那么多使自己感动的事,同时也知道了那么多使自己嫌恶的事。如果不是因为爸爸和妈妈战斗在阻击疫情蔓延的一线,如果不是因为爷爷做了义工,她也许会像别的孩子一样,不怎么关心与疫情有关的事。那么,她就还是从前那个小学五年级的女孩儿,与之前的自己不会有什么不同。

她也没对爷爷说这些想法。

她说的是:“暂时保密,以后再告诉您。”

就在那一天,可可将自己以前买的几十本童书放入纸盒箱里,并用胶条封上了。她那么做时,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懂得一些大人世界的事情了。”

自我“禁足”的第十天,可可的意志力坚持到了极限,打开手机已经不看任何别的内容了,只看关于口罩的消息——全世界都急需口罩,如同在饥荒的年代缺少粮食。同学们发给她的短信少了许多,似乎都将她的事忘了。最新的一条短信是冉冉发给她的,只不过六个字:可可,挺住,加油!

她很迫切地想跟冉冉通话,很迫切地想向冉冉承认:自己的意志力就快崩溃了,自己就快挺不住了。自己最怕的事情就是——在国内很容易就能买到口罩的日子还遥遥无期,而自己只有十六个口罩可用了……

但她又怕冉冉会因此笑话自己。

爷爷比往天中午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回到了家里。

爷爷一进家门就兴奋地说:“可可,好消息!中国已经完全能够充足地向医院供给医用口罩了,估计民间缺口罩的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

可可的担忧顿时一扫而光。

她说:“那我不是白对自己实行‘禁足’了吗?”

爷爷说:“很快就要结束了也不是明后天就会结束嘛,怎么也得是十天半月以后的事啊。”

可可并没从网上看到这一条好消息,问爷爷是怎么知道的。

爷爷说,上午区里的一位领导到小区视察防疫工作,亲口向义工们宣布的。

“老八”似乎也兴奋了,接连说:“好消息!好消息!”

好消息使可可的意志力一下子又增强了。

下午,冉冉給可可打了一次电话。

可可刚一接听,冉冉就哭了。

冉冉说她八十多岁的外婆,在外省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了,而且住进了抢救室。

可可说:“冉冉,你不是上午还给我发短信了吗?那条短信使我觉得,你当时心情挺好的呀。”

冉冉说:“我刚刚知道的坏消息……”

冉冉说完又哭了。

可可了解,冉冉与她外婆的感情特别深。

可可从没遇到过别人需要从自己这里获得安慰的情况。

她从没安慰过别人,不懂得应该如何安慰。

但冉冉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啊,不会安慰也得安慰呀!

可可与冉冉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直到她的手机快没电了才终止。

在给手机充电时,可可想回忆起自己究竟劝了冉冉些什么话,却几乎一句话也回忆不起来,只记得自己陪着冉冉哭了一鼻子。

从第十天开始,可可每天与冉冉通一次电话。是的,可可确实是一个不会劝人的女孩儿。如果事关生死,大人们往往都不知如何彼此相劝,何况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女孩儿。

可可也不是没话找话地与冉冉通话。

每次通话都长达一个多小时,没话找话的通话是持续不了那么久的。

可可看的书和电影比冉冉多,可可是讲故事的能手;可可全家都是京剧迷,她自己也会唱几段。

在那一个多小时里,可可为冉冉讲故事,也为冉冉唱京剧,讲讲唱唱,唱唱讲讲。

她心里只有一个强烈的想法,那就是尽量使自己的好朋友不被突然而来的担忧“压扁了”。如果自己也许能做到,那为什么不试试呢?以至于她竟忘了自我“禁足”这件事,忘了自己的担忧。日子呢,似乎也没了计数的必要。而一旦不再计数了,家里和外边似乎没了区别;仿佛家里就是外边,仿佛家里与人世间也是同一个概念了……

一天早晨,可可睜开眼睛,见爷爷正笑着看自己。

爷爷说:“孙女,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出家门了。自己跑步也罢,遛‘木木’也罢,随你的便。因为十四天已经过去了,你出去一次换一个口罩都行,在北京买口罩不再是难事了……”

可可愣了片刻,用被子蒙上脸,哭出了声。

爷爷在床边坐下,不解地问:“好孙女,你高兴才对嘛,为什么哭啊?”

可可说:“冉冉的外婆昨天晚上去世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没法安慰她了……我真的不知道再怎么安慰她了……”

爷爷沉默了一会儿,叹口气,声音沙哑地说:“那不是你的错……那不是任何人的错,冉冉会明白这一点的……”

“五一”小长假期间,可可的爷爷开车将冉冉接到了可可家。可可的爸爸妈妈已经从武汉平安归来,可可的爷爷也已在她家住了一段日子了,当然还带来了“老八”。小长假一结束,可可的爷爷还要住回到自己家去,继续在那个小区做义工。那个小区的外省市居民比较多,北京一解禁,陆续都返京了。解禁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大松心地恢复以往的生活了,各级政府提醒人们,在有序地复工复学的同时,仍要谨慎防止疫情卷土重来。可可的爷爷已经是一名资深的义工了,他觉得自己的使命还没到结束的时候,认为在特殊时期做一名老义工是自己光荣的使命。

冉冉总是听可可讲起“老八”,对“老八”的语言天赋特别佩服,早就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老八”的真身了。她还没彻底从失去外婆的悲伤中解脱出来,但正像老话说的那样,有所失往往也会有所得;冉冉的亲情关系中多了一个姐妹,那就是可可。她俩不再仅仅是小学生之间的好朋友关系了,也是亲如姐妹的关系了。

冉冉并不是第一次来到可可家,她与可可的爸爸妈妈以及“木木”早就熟了,“木木”对她表现出热烈的欢迎。她刚向可可的妈妈和爷爷问过好,“老八”就开始炫耀自己的语言才华了。

“老八”说:“冉冉来了!不亦乐乎?”

冉冉惊讶地说:“它第一次见到我,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可可的爷爷说:“可可经常说起你的大名,你冉冉的大名对于我的‘老伙计’已经如雷贯耳了嘛!”

“老八”又说:“天地玄黄,如雷贯耳!”

冉冉惊讶地说:“哎呀‘老八’,您太有才了!”

“老八”贫嘴地说:“不客气,太有才了!”

大家都被逗笑了。

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从农村到城市,中国的男女老少,都发自内心地为祖国感到骄傲。

听着可可、冉冉在阳台上和“老八”对话,以及那一阵阵快乐的笑声,可可的爷爷悄悄问可可的爸妈:“我孙女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对于她这种年龄的孩子,早熟好还是不好?我回答不了这么难的问题,你们认为呢?”

可可的爸爸妈妈互相看了看,都愣住了。

可可的爸爸挠腮帮子,可可的妈妈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

看来,那个问题确实太深了,他俩一时也被难住了。

“人之初,性本善!木木’别闹!”

“老八”在阳台上大秀口才,乐此不疲。

阳台上就又响起可可和冉冉愉快的笑声……

原刊责编张菁李璐

【作者简介】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奖项。

分类:短篇小说 作者:梁晓声 期刊:《小说月报》2020年11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