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族·历史版 > 故事族·历史版2023年11期 > 宋绮云:《抗日救国八项主张》的起草者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扣留了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但这“八项主张”的起草人是谁,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宋绮云。

宋绮云,江苏邳州人。1920年7月,16岁的宋绮云徒步200公里,到淮阴投考江苏省第六师范学校。录取后,为了赚钱缴书籍费,他到茶馆里挑水烧火。在校期间,他勤奋好学,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毕业后,在土山小学任教,利用“关公屯兵土山”的故事,积极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1926年10月,宋绮云接到同乡郭子化的信,让他到武汉去投考黄埔军校,就读黄埔军校第六期时,他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成绩特别好。在郭子化的帮助下,他于1927年3月6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叛变后,湖北军阀夏斗寅和四川军阀杨森互相勾结进攻武昌。为了反击敌人,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编为中央独立师,归叶挺指挥。宋绮云编在第一团,和李超时、曹桂峰一个班,参加了廊坊战斗。

胜利后部队回到武汉,编为第四教导团,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前去参加南昌“八一”起义,后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未到,于是组织决定:凡是暴露身份的北方共产党员,立即离开部队。宋绮云按组织要求和石玉如、张凤石等人到了南京。

通过张凤石的亲戚介绍,宋绮云打进南京警察局,很快当上了大队长。在开清凉山党小组会议时,宋绮云身着黑色警服,手戴白色手套出席,不明底细的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是党的秘密会议。后来党中央派孙津川同志来筹建南京新市委,清凉山党小组积极参与工作,群众运动又轰轰烈烈发展起来。

由于出现了叛徒,宋绮云得到敌人要逮捕市委农运书记宋日昌的消息,连夜赶到宋日昌的秘密住处让他转移。鉴于宋绮云身份有暴露的危险,组织决定让他回乡。这时,徐林侠已当上了邳州的妇女会会长,李超时担任工会会长,在他俩的支持下,宋绮云当上了公安大队第二中队长。接着,他们积极发展党员,成立了邳州特支,宋绮云为组织委员,李超时为特支书记。

在特支的领导下,打土豪的群众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商团团长杜忆远和恶霸地主陈士髦都被抓起来,吓得周围土豪劣绅纷纷外逃,革命形势高涨,邳州一时有“红邳州”之称。这时宋绮云和徐林侠在革命活动中,结成了革命伴侣。

1929年1月,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派段木桢来邳州“清党”,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宋绮云被迫离开家乡到北京。在共产党员刘亚民的帮助下,他到北京大学文学系做旁听生。为了维持生计,他经常给《大公报》撰稿。后来,在陈子坚的引荐下,他来到南阳杨虎城的部队,担任《宛南日报》主编,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1930年11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结束,杨虎城奉蒋介石之命率师返陕,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宋绮云亦随军到了西安,担任杨虎城的西北军机关报《西北文化日报》总编。

为了办好《西北文化日报》,同时也为了便于开展党的活动,宋绮云先后安排了很多共产党员和进步的知识分子在报社工作,例如邵幼和、丁毅枕、周西林、曹冷泉等,这些有较高革命觉悟和斗争经验的同志,便是《西北文化日报》的基本队伍。

有的同志不能长期在报社工作,宋绮云就让他们以《西北文化日报》记者的身份到全国各地走动,例如中央互助会负责人王鲤泉来西安,就是以《西北文化日报》记者身份活动的;潘自力从国外回来,是以《西北文化日报》记者身份越过大巴山,到达川陕苏区的;毛泽民则以《西北文化日报》记者的身份顺利地到达了新疆。

为了开辟川陕苏区交通线,宋绮云派经常给《西北文化日报》投稿的武志平,以三十八军参谋的身份,带着军长孙蔚如的亲笔信,去川陕苏区联系。临行前宋绮云语重心长地说:“过去我们曾派人与红四方面军联系,但都杳无音讯。你有很多有利条件,相信你一定能完成党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武志平化装后从汉中出发,冒着生命危险,越过大巴山,经历了千辛万苦到达红军驻地。接上关系后,红四方面军即派政治部副主任徐一新随武志平回到汉中,与杨虎城将军的代表孙蔚如和谈,于1933年6月签订了“巴山为界,互不侵犯,联共反蒋,共同抗日”的《巴山协定》。从此,西北军与红四方面军有了友好往来,红军需要的医药、报刊、军用地图、情报资料和其他物资,源源不断地从西安运往苏区。

日军入侵华北以后,蒋介石卖国投降,秘密签订了《何梅协定》。宋绮云连夜带领进步工人翻印《何梅协定》原文,并撰写按语,邮寄散发给西北各地的学校和各界知名人士,号召人民群众起来揭发和声讨国民党妥协卖国的滔天罪行。

当蒋介石为“围剿”陕北红军专程来西安时,西安各大报纸都按反动当局规定,在头版头条用特大标题报导了“中央社”的消息。而《西北文化日报》在宋绮云的授意下,把它安排在第二条的位置上。不知何因,文中蒋介石的“蒋”字没有草字头,标题为“将委员长飞抵西安”。当天的《西北文化日报》畅销一空,人们争相传阅,“蒋委员长丢掉脑袋”一时成了全城的议论笑料。邵力子怕此事被蒋介石知道,压下来没敢追问。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主张受到了杨虎城将军的热烈欢迎。为了做好党的统战工作,中央派谢华、徐彬如来西安,与宋绮云联系,遂成立中共西北特别支部,谢华为书记、宋绮云为委员。

西北特支成立后,建立了抗日爱国救亡运动的公开领导机构——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西救会”。特支成员都参加“西救会”的领导工作,宋绮云任宣传部部长。在特支的领导下,西安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在工人、学生中开展起来。

为了联系的方便,宋绮云在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莲湖公园办了“莲湖食堂”,经营西餐,由于公园人来人往,很能避人耳目,起到了联络站的作用。东北人士高崇民、车向沈、张兆林等人,在“莲湖食堂”联系各界,成立了“东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东救会”。从此,“东救会”与“西救会”互相呼应,多次举行声势浩大的聚会和游行,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1936年10月下旬,蒋介石又来西安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逼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宋绮云为此在《西北文化日报》上发表《谁能了解》、《救亡图存最低限度之条件》等一组文章进行驳斥。文章呼吁四万万同胞:“我人痛感国族之危亡,为奴为婢之耻辱,不得不呼吁全国上下,一致作自卫领土主权之争,不但自卫而已,而且需要收复失地,还我金瓯,洗刷腥膻,复我独立自由之国格。”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杀气腾腾再次来西安督战,威逼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并拼凑260个团进攻陕北,气势汹汹地企图消灭抗日红军。为了抗议蒋介石“安内攘外”的阴谋,西北特支领导“东救会”、“西救会”发起纪念“一二·九”周年集会,强烈要求停止“剿共”,一致抗日。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数万名学生为先导,浩浩荡荡地向蒋介石的住地——华清池行进。张学良将军担心群众会遭到镇压,亲自赶到灞桥劝阻,并答应一周之内给予满意的答复。

此时,张学良将军已得到蒋介石要剥夺自己和杨虎城将军兵权的秘密情报,即调东北军去福建,调西北军去豫、皖改编。何去何从,是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当机立断的时候了。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受广大爱国群众的激励,在多次向蒋介石“劝谏”都遭到斥责后,忍无可忍,毅然举行“兵谏”,1936年12月12日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前夕,宋绮云接到杨虎城将军办公厅的电话,让他速去新城大楼起草文件。经过紧张的忙碌,成稿后经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审定,形成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之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宋绮云把《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带回到报社后,赶印成号外。事变发生的当天,全市报刊全停,只有《西北文化日报》出了号外。宋绮云召集报社全体人员开会,动员职工走上街头,向广大群众散发刚印好的号外。事变的第二天,《西北文化日报》发表了《张·杨昨天发动对蒋兵谏》的消息、《昨日张·杨的兵谏与八项救国主张》的社论和《何处是中国的出路》的评论文章,详细介绍了西安事变的起因、意义和影响,及时有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6年12月17日,党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组成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谈判,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但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却冒天下之大不韪,首先软禁了张学良将军,继之又逼杨虎城将军“出国考察”。

宋绮云处在危险之中,杨虎城将军让他东渡留学,并提供出国费用2000元。由于发生“七七”事变,宋绮云没有东渡,而是到河北省临时政府任政治处副处长,负责同八路军总部联络工作。

在这期间,他见到了朱德总司令,总司令建议说:“只要有条件,你还是回到杨部去。”1939年,三十八军扩编为第四集团军,孙蔚如为总司令,任命宋绮云为少将参议。于是,宋绮云为总部办起了干部培训班,灌输抗日救国思想。

后来,在部队进行整编时,蒋介石派来5个军校毕业生,要换掉第四集团军的5个得力团长。宋绮云向孙蔚如进言:“不能换,这是玩弄吃掉西北军的花招,你一定要提防。”孙蔚如采纳了宋绮云的意见,以部队调防不宜换干部为由顶了回去。

宋绮云在第四集团军卓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国民党特务分子的愤愤不平,于是用“家有急事速回”的电报,骗回宋绮云,在他的家中逮捕了他。接着,又诱捕了他的妻子徐林侠和怀抱中的儿子森森。一家三口,共同坐牢,夫妻、父子不能相见。开始,囚禁在西安小雁塔监狱的宋绮云被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接着又用高官厚禄进行引诱,他仍不动摇。特务黔驴技穷,便报请上级处决宋绮云,蒋介石的批复是:“和杨虎城案一并处理。”

1941年12月,宋绮云被转押重庆白公馆监狱。不久,徐林侠母子也被转押到这里。白公馆牢房阴暗潮湿,臭气熏天。特务想利用恶劣的环境,动摇政治犯的革命意志。这时宋绮云给自己提出了新的任务:团结狱中难友,坚定信心,保持革命气节,维护党的利益。

为此,他在劳动时,只要特务不在场,他便给难友讲历史故事,赞扬一些英雄人物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和奋斗不息的精神,隐喻难友要保持革命情操,磨砺战斗意志。

当时,牢中有个难友经不住特务的威逼引诱,一时动摇,准备写一份要求反省的报告。这事被宋绮云知道后,他立即设法将情况转告给那人的同案人,要大家有所准备,自己则用“放风”的机会,冒着风险,直接对其晓以利害。最终,那位难友坚定了立场,保持了革命气节。

为了让出白公馆给美国人寻欢作乐,特务头子戴笠于1943年3月将宋绮云一家同罗世文、车耀先、徐晓轩、黄显声等押解贵州息烽阳郎坝监狱。监狱长周养浩为了发财,在狱中建立了13个作坊,让犯人都做工。生产组长郑星槎是军统违纪犯,蛮横无理,打骂难友,狱中党支部决定除掉他。任务交给宋绮云,让他动员西北军的将领黄显声发难。

一天,郑星槎又克扣难友职工的血汗钱,黄显声将军要他交出来。郑星槎野蛮惯了,竟敢和黄显声将军吵打起来,由此激起了众怒,事情一直闹到周养浩处。在众怒难犯的情况下,周养浩只好把郑星槎撤了职、关禁闭,生产组长由黄显声担任。这次斗争的胜利,使狱中管理情况、难友生活条件,都得到了一些改善。

这时,宋绮云从黄显声将军那里,知道杨虎城将军关在附近的玄天洞,杨曾提出要把自己和秘书宋绮云关在一起,但周养浩以不是一个系统为由拒绝了。

由于黄显声将军的关系,宋绮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他见到了妻子徐林侠和儿子森森。由于狱中环境恶劣,生活艰苦,森森长得头大身小像个小萝卜头,因此难友便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在狱中由罗世文当老师上学,取名宋振中。

1946年8月,宋绮云一家随着罗世文、车耀先、徐晓轩、黄显声等72人押回重庆,关在渣滓洞监狱。这时监狱里关着反对蒋介石的国民党“青年将校团”6名发起人,领头的就是王凤起,是张学良一手培养起来的青年军官。宋绮云引导他回忆蒋介石如何出卖东北,张学良如何为蒋介石背黑锅,蒋介石又如何背信弃义扣押张学良,分化瓦解东北军的经过,并以“秦帝鲁连耻,韩亡子房愤”的故事来启发他,鼓励他为张学良报仇。在宋绮云的教育下,王凤起出狱后,成功地策划了五十三师起义。

这时,杨虎城将军和他的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被扣押在杨家山,他再一次提出要和秘书宋绮云住在一起,可又一次遭到拒绝。

特务为了清理监狱,于1947年1月又将杨虎城、宋绮云、黄显声、徐晓轩、韩子栋等政治犯从渣滓洞转押白公馆。宋绮云根据狱中支部徐晓轩的指示,叫徐林侠缝补“百纳衣”,让“小萝卜头”送给疯老头——韩子栋换下囚服逃跑成功;他还让“小萝卜头”暗送《挺进报》,传递辽沈、淮海战役的胜利消息。

李宗仁上台后,曾下一道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等政治犯的公开命令,毛仁凤向蒋介石请示后,决定将杨虎城将军移禁贵州。杨虎城提出3个条件,其中一条就是要他的秘书宋绮云夫妇同他一起居住。

到贵州麒麟洞后不久,他们又被骗回重庆,特务于1949年9月6日,将杨虎城、宋绮云两家6口暗杀于松林坡,鲜血染红了山城。

作者:周唯一 期刊:《故事族·历史版》2023年11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