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江南,曾经有位“神童”闻名遐迩。他五岁时就通读了“五经”,七岁便能吟诗赋文,到九岁时,已经写出了一本诗集,叫《代乳集》。这位“神童”就是明末清初的少年英雄--夏完淳。
这是1647年的初春,已是十七岁少年的夏完淳,早已投笔从戎三年多了。这三年多来,夏完淳目睹了清兵的残暴、百姓的苦难,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他随父亲在松江起兵抵抗过清军;率兵进攻过清军驻扎的苏州;曾参与过吴淞总兵吴志葵的军事行动;曾变卖了全部家产,捐献给抗清义军作军饷;也担任过义军的参谋;也曾率兵大败过清军……抗清义军失败后,夏完淳只身离开家乡,长途跋涉,足迹遍布江南数省,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和一腔热血,积极寻找和组织抗清力量,准备再度起兵抗清。
当这一切努力都毫无希望的时候,夏完淳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乡华亭。春夜,寒意袭人。夏完淳的心并没有冷。他一回家乡,立即寻找旧部,四处联络。当得知舟山的明军旧部黄斌卿重整旗鼓的消息,夏完淳激动不已,很快就和江南志士顾咸正、刘曙等数十人联名草檄,准备举兵抗清,与舟山的黄斌卿相呼应。大家一致推举夏完淳执笔起草表文,由一个叫谢尧文的送至舟山。
面对即将迎来的抗清大好形势,夏完淳欣喜无比。他想:完成父亲遗愿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大明朝,你快要有救了,光复故国,驱逐清夷的日子不远了!谁也不曾料到,谢尧文半路被俘,举兵表文被清廷江苏巡抚土国宝搜到。土国宝搜到表文后,立即按照表文上的名单四处搜捕,数十名抗清志士相继在苏州、松江等地被捕。
这一天上午,夏完淳正在家中筹划如何起兵伐清,突然,门被几个衙役撞开,接着手执钢刀的衙役一拥而上,围住了夏完淳。“你就是夏完淳?”衙役中的一个头目厉声问道。“不错。”“你要抗清?”“梦寐以求!”“你们的人都被抓了,还要抓你呢!”夏完淳鄙夷地朝衙役们冷笑一声:“天下岂有为人避祸的夏完淳?走吧!”说罢慷慨地拂了拂衣袖,昂首走出了家门。
夏完淳被押到了南京。七月的南京,闷热异常,但是夏完淳却衣冠楚楚,照样在监牢里吟诗作文。被关在一起的顾咸正不免有些惆怅,夏完淳却常笑道:“诸公不必多虑。人生自古谁无死?贵得死所耳。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我等壮烈赴死,为大明捐躯无上荣光。来!我沽了些酒还未享用呢,趁此机会大家开怀畅饮吧!”说着用酒壶“咕嗵咕嗵”得满满倒了几大酒杯,自己先捧起一杯仰脖一饮而尽。
顾咸正、刘曙等人见了,也纷纷捧杯畅饮,谈笑风生。“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完淳老弟,死不足惜,可惜的是大明江山何以中兴啊!”顾咸正仍不无感慨地说。这时,外面响起一声吆喝:“夏完淳大堂听审!”几个如狼似虎的狱卒,“咣啷啷”打开牢门,把夏完淳提了出去。大堂上,端坐着一位清朝大员,他眯缝着眼睛,似乎在玩味这个还是孩子的犯人。
此人就是原明朝蓟辽总督、兵部尚书,现已降清的洪承畴。洪承畴此刻的身份是清廷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今天由他亲自提审夏完淳,是有他的想法的:一是夏完淳是闻名江南的“神童”,在江南的名人志士中很有影响,如能诱其归附清朝,也能借此来收买人心;二是夏完淳毕竟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只要经他一引诱,怕他不俯首帖耳地听使唤?
夏完淳见堂上坐的是洪承畴,不由得怒火中烧,恨不能冲上前去咬他几口。洪承畴抬开眼皮瞥了夏完淳一眼,见对方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不由得暗暗吃惊,这个夏完淳果真有股子凛然正气啊!“你就是华亭童子夏完淳?”洪承畴慢条斯理地问道。“不!我乃大明中书舍人夏完淳!”夏完淳把“大明”两字念得很重很高很长。“喔?”洪承畴一愣,然后说道,“我看你年未弱冠,才华出众,本部堂有心免你一死,只要你报效大清,日后还有你一展宏图的时候。”“嘿嘿”夏完淳冷笑两声道,“报效清朝?请问洪先生,你可曾是明朝的兵部尚书?怎么能讲出这等不知廉耻的话来?"“你、你、你!”洪承畴气得脸色发青。夏完淳却在大堂上纵声大笑。“你有什么好笑?你身陷囹圄,已成阶下囚犯,还敢如此放肆,难道你就不想活下去了?”洪承畴阴冷地说。
“我笑你身为明朝大臣却要我为清人效力;我笑你如此年纪却不如一个孩子有骨气;我笑你为了区区一幅顶戴花翎却甘愿像狗一样活着!”夏完淳愤怒道,“生为明朝人,死为明朝鬼!一个堂堂大明的臣子,岂能同为两朝大臣?可耻啊可耻!可悲呀可悲!”洪承畴气得脸色死灰,狂怒道:“来人,拖下去,给我掌他的嘴,看他还凶不凶!”不一会,满脸是血的夏完淳又被押上堂来。
洪承畴拈着胡须,露着几分凶相、几分得意:“怎么样?夏完淳,这滋味不好受吧?”说着,他站起身踱下堂来,边走边说,“明朝已灭了,多少明朝的旧臣都当上了清朝的大官,你这小小年纪的孩子,何犯得着与那些酸臭的书生闹命玩呢?清朝是推不倒了,你还是归顺本朝,将来有的是你诗名四海传扬的时候……”“呸!”
夏完淳对走近的洪承畴如出一口血水,大义凛然道:“洪承畴,你这没良心的奴才!想我崇祯皇帝对你如此宠爱、重用,让你拥兵数十万保我大明江山,想不到你辜负了一片皇恩浩荡,辜负了故国父老,兵败疆场不说,你反而跪倒在清夷的脚下苟且偷安,还引狼入室,剿杀江南无辜。你!你!你是我大明朝的千古罪人!你这猪狗不如的万恶败类!”“快!快拖下堂去--”洪承畴气急败坏地嚷道。
打这以后,再也没有提审过夏完淳,他在狱中每日饮酒赋诗,累积成册,题名为《南冠草》。日子过得很快,时已交秋。牢房里却仍旧闷得像在一只铁桶里,叫人透不过气来。夏完淳粗粗一算,到南京快两个多月了。残破的故国山河、未竟的抗清宏愿,时常把他折磨得坐卧不安,有时只饮酒不吃一口饭,有时大骂洪承畴等明朝败类,有时梦中惊醒后声声长叹,夜间吟诵出来的诗句,是那样的扣人心弦,动人魂魄,即使是牢里的狱卒也为之动容。
其实,洪承畴太希望收买夏完淳了,他清楚地知道,江南志士把夏完淳看成是一种精神支柱,只要将这根支柱撼动、摧毁,其他人物就无足轻重了。所以,洪承畴每天都要了解夏完淳的情况。当这些日子不见夏完淳有悔改表示后,洪承畴想出一条毒计来,心里咬牙切齿道:“夏完淳呀夏完淳,你不怕死,好啊!我杀几个先让你瞧瞧,看你怕不怕?”
几天过后,狱卒“哐啷”一声拉开了牢门,“骨碌碌”地滚进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夏完淳见首级滚到脚边,先是一愣,随后俯首细看,原来是昨天被拉出牢去的顾咸正的人头!不多会,洪承畴亲自到了牢里,冷笑地问夏完淳:“怎么样?嘿嘿,死的味道可不是好尝的,识事务者为俊杰,我看你还是免受这一刀之苦吧?”
夏完淳没有答理,只是用两只喷火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洪承畴,吓得洪承畴倒退了两步,转身灰溜溜地走了。第二天,又是一颗刘曙的人头抛进牢里,顿时,牢里又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血腥味……夏完淳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望着眼前这些好友的头颅,他只有无比的悲愤,满腔的怒火。
这以后,夏完淳不吃不喝不睡,不是破口大骂洪承畴,就是大骂清人,要不就是含泪苦吟诗句……1647年10月16日的正午,一辆囚车载着夏完淳来到了西市口。这是刑场。囚车一停,两个衙役便恶狠狠地将夏完淳拉了出来。夏完淳轻蔑地朝他俩笑了笑,昂首挺胸毫无惧色地向前走,一边高唱道:月白劳人唱,霜空毅魂悲。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路人见了无不掉泪,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就要为国捐躯了,一路高歌视死如归,这是何等壮观、何等英勇!一路长街行,一路英雄歌。
夏完淳从从容容地走上了断头台。“跪下!”展台上的刽子手大叫道。“堂堂明朝人,岂有向蛮夷下跪的!”夏完淳怒斥道,“要跪的是你们这帮豺狼!”“跪下!跪下!”夏完淳纹丝不动。两个刽子手用劲要把夏完淳按下去,但是按不动。一个刽子手用刀背朝夏完淳的腿窝里打去,“啡嗵”一声,夏完淳跪下了,随即又站了起来。
正气凛然的夏完淳神情自若,他面朝北方,整个身子笔直地挺立着,任你怎样,就是不肯下跪。刽子手无可奈何,只好破例让这个死囚犯站着受戮。一把寒光闪闪的鬼头刀高高举起了……“慢--”随着一声高喊,洪承畴拍马赶到。只见洪承畴跳下马背,站在夏完淳面前,不无惋惜地说:“夏完淳,可惜呀,你再也见不到大明的光复了……”夏完淳将头一侧,瞧也不瞧对方一眼。“夏完淳,现在悔悟还来得及。”洪承畴眯缝着眼道,“怎么样?只要你说一个字'降’,我保证你马上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只要你说一个字!”夏完淳瞥了对方一眼,冷冷道:“洪先生,世上什么东西都能买得到,唯有一颗赤子丹心是任何金银财宝都收买不了的。能被收买的,还算得了一个人吗?还等什么?动手吧!你洪承畴有何脸面在我面前说话?”“动刑!”洪承畴一挥手。
一位十七岁的英雄少年,怀着一腔壮志未酬的遗恨,躺倒在血泊之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出现多少像夏完淳这样的忠烈少年,为了国家的危亡而赴汤蹈火,长笑九泉!。夏完淳死后,他的遗体被家人收殓,灵柩运回家乡华亭,安葬在松江曹溪附近荡湾村他父亲的墓侧。195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重加修葺,墓旁增设了短墙、花畦,还开辟了一条宽敞、幽静的墓道,成为人们凭吊、瞻仰的胜迹。
作者:木 上 期刊:《故事族·短篇》202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