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黑漆漆的,刚过四点,距日出还有一段时间。寒风凛冽,像嘶鸣的野马一样在街头左突右撞。在北京某小区的一个角落里,停着一辆山地自行车,车上的灰尘被风吹起,散落在黑暗中。距此地五六十米外的路旁,任剑和于曦坐在一辆黑色“索纳塔”里,静静地观察着周边的动向。从接到任务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天的时间。
“金支,您那边有情况吗?”任剑拿起电台进行呼叫,脸上略显疲惫。他是刑侦总队重案支队的政委,已经干了二十年刑警。
“还没有。哎,我的车快到了,你出来一下。”电台那边的人是金岩,重案支队的支队长。
任剑举目望去,能看到一辆黑色的“帕萨特”缓缓开来。他轻推车门,走了过去。
“帕萨特”停在隐蔽处,车窗缓缓落下,露出金岩的面孔。他不到五十岁的年龄,表情温和,头上已有不少白发。
“硬货来了。”他笑了笑,拉开挎包,里面泛出金屬的光泽。
“嘿,一共几把啊?特批的?”任剑问。
“六把,够用了。”金岩说,“别掉以轻心啊,这家伙身上有枪,是个亡命徒,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
“嗯。”任剑点了点头。
近期,外省通报了一起恶性案件嫌疑人的在逃情况。重案支队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精锐力量开展工作,经过连续排查和研判,将包围圈缩小到这个小区,而不远处的那辆山地车就是嫌疑人的座驾。北京不能响枪,这是维护首都政治稳定、群众安全的底线,参与办案的所有刑警们都紧绷着神经。
“盯一宿了,我让段磊和赵良东来替你们吧。”金岩说。
“不用,我俩没问题。这等毛贼在咱们这儿还不是手到擒来。”任剑笑笑,“您让他们扫外围吧,有线索及时通报。”
金岩看着他自信的表情,也笑了:“行,那你们注意安全。”他说着摇上了车窗,“帕萨特”轻缓地驶离。
任剑回到车里,将“92式”交给于曦:“呼一下朱方亮、张家铭他们,让大家都‘敏着点儿,我觉得时候差不多了。”
于曦是四中队的中队长,长得文质彬彬,但眼神里却闪着刑警特有的光芒。
“方亮、家铭……”于曦拿电台喊着。重案队的刑警们依次回复,语气毫无倦怠。
“‘家伙都到手了吧,这是金支特意找领导批的。把弦都绷紧了,嫌疑人随时都可能出现。”任剑叮嘱着。
各小组严阵以待,时间缓缓流淌,眼看着天色渐亮,目标却仍未出现。于曦打着了车,摇下一截左后窗的玻璃,让雾气消散。他抹了一把脸,又将车熄灭,突然想起了什么。
“政委,小区后墙的位置留人了吧?”他问。
“留了。”任剑点头,“嘿,你小子这回倒是想得挺周全。”他笑赞。
“嗨,这不是以前吃过亏吗?”于曦笑道。他所说的是几年前的一次抓捕。
那时他还不是中队长,还没荣立个人一等功。当然,头上也没生出白发。那是一个杀人案件,尸体被发现在郊区的一个排水沟里,身上缠着胶带,经过核查是一个开黑车的司机。于曦带队上阵,没什么说的,查轨迹、调数据,抽丝剥茧寻找蛛丝马迹,最终嫌疑人在钱上露了馅儿。经过调查发现,被害人的银行卡在外省被提现。于曦带人火速奔袭,在凌晨时分就摸到了嫌疑人隐藏的村里。嫌疑人是个几进宫的“老炮儿”,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稍不留神就会打草惊蛇,人要是“匿了”再抓就难了。于是,于曦就带人围着嫌疑人的藏身处绕弯儿,观察地形。那天的夜静得吓人,四周没有一丝光亮。于曦就和今天一样,从凌晨一直蹲守到黎明。但等到天快亮的时候,他却犯了难。嫌疑人藏匿的大院在村里的一条胡同里。胡同狭长,只能供人通过。村里外来人不多,如果守在附近,很容易被人发现。他前思后想,就和同事们兵分两路,分别在胡同南北的远端蹲守。但这个安排,却还是出了纰漏。
清晨时分,一个人影突然出现在大院门口。那人左顾右盼,十分警觉。于曦眯着眼从远处观察,虽看不清他的样貌,但凭直觉就能判断他有嫌疑。于曦本想按兵不动,等他走近一些再动手,却不料那人眼睛很贼,不知怎么就觉察出不对,转身就往院子里跑。刑警们闻风而动,立即前往堵截。而那人身手敏捷,几步就跑到院子的后墙,垫步拧腰往上一蹿就跨了过去。于曦这下可急了,没想到百密一疏,没在后墙留人。于是他把甩棍往腰上一别,也翻过墙去。
墙外是一片草场,这时已天光大亮,嫌疑人夺命狂奔,于曦紧追不放。一个是为逃避法律制裁抱头鼠窜,另一个则是为给死者昭雪维护正义。两人都用尽了全力,却始终保持着距离。嫌疑人辗转腾挪、左拐右拐,眼看着就要跑出村口,于曦见状突然大喊:“警察!再跑就开枪了!”嫌疑人一惊,脚下“拌蒜”,一下就摔了出去。趁这机会,于曦几步赶到近前就想拿人,但嫌疑人困兽犹斗,顺手抄起一根木棍就跳了起来。他身材魁梧,比于曦足足高了一头,拿着木棍左右挥舞。于曦也不是吃素的,他拔出甩棍用力一扫,嫌疑人就应声而倒。与此同时,战友们从后面扑来,与他一起将嫌疑人制伏。那天得手的时间也是在清晨时分。
那次行动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一天时间,本来应该算是个出彩的活儿,但在于曦眼里却不算成功。他将那个失误一直刻在脑海里,时时自省。刑警办案要缜密细致,努力做到万无一失,如果做不到就会出现一失万无。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那次破案后没多久,他又遇到了一个案件。那个案件发生在盛夏,嫌疑人将女友重伤之后逃到了一座野山里。于曦等刑警在领导的带领下前往围捕,但到山下才意识到工作的复杂和艰巨。那座野山丛林繁茂,荆棘密布,几乎没有路,加之面积很广,想从里面找到一个人,比登天还难。刑警们和相关部门的同志们一起拿林刀开路,上山搜捕。一天、两天……五天、六天,刑警们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煎熬。烈日暴晒,蚊虫叮咬,山路崎岖,荆棘缠身,但始终无一人退缩。大家都秉持着命案必破的决心,以舍我其谁的精神战胜接踵而来的困难。终于,在第七天的时候,嫌疑人的尸体在一个灌木丛中被发现。经法医鉴定,嫌疑人系口服农药畏罪自杀。到这时这个案件才画上了句号。
从参加工作至今,于曦接连获得了个人一等功、二等功等诸多荣誉,他在重案支队这个光荣的集体中逐步得到历练,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和尖兵。而这支队伍从2015年至今,连续七年命案破案率百分之百。他们身体力行地为死者昭雪、给生者安慰,让作恶者付出代价。
赵良东留着寸头、表情坚毅,说话前会先审视对方,眼神里有岁月的沉淀。他当警察的初心就是想成为一名刑警。当初从分局来到重案支队,也是因为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按他的话说,他一直干着最喜欢、最擅长的工作,所以非常幸运。因为年纪稍长,所以有时他也喜欢讲讲道理,在他的描述中,干刑警能看到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黑白善恶、人间冷暖,虽然每天与黑暗过招儿,却笃信正义和光明。这些年他从事重案打击工作,经历的案件不计其数,但要说最令他难忘的,莫过于十年前的那起案件。
十年前,他刚来重案队就参与了一起案件的办理。在京郊的某处河道里,发现了几袋尸块。经过法医鉴定,受害人是一名女性。那个案件的条件不好,监控缺失、没有目击者,发现的时候已时过境迁,侦破难度非常大。专案组经过长达半年的艰辛工作,虽然在尸块上获取了指纹和微量物证,却未发现嫌疑人的信息和有价值的线索。无奈之下,这起案件被“挂”了起来。但赵良东等刑警的工作却从未停止,只要有空闲,他们就会去排查、走访、搜集线索,他们还发动了广大基层派出所等单位协助工作。那几本厚厚的案卷不时被从档案室借出,每借出一次就离真相又近了一步。
转眼就过了十年,赵良东已成为带队办案的中队长。他至今记得,在去年夏天的某个午后,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刑事技术人员告诉他,十年前那个案件中的指纹跟一个盗窃自行车的嫌疑人对上了。赵良东举着电话,久久没有说话。在他赶到现场之后,见到了那个嫌疑人。嫌疑人姓刘,五十岁出头,有盗窃的前科。从他慌乱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他内心的惶恐。赵良东没有单刀直入地向他亮明底牌,而是围城打援、避实就虚,慢慢地“探底”。同时让其他刑警去调查嫌疑人的过往经历,知己知彼。
经查,嫌疑人在案发那年曾有过典当的记录,物品是一枚女式戒指,这正与被害人丢失戒指的细节吻合。但赵良东知道,仅凭指纹和戒指,并不足以对嫌疑人定罪。重案支队素以办铁案著称,不将证据凿实让嫌疑人开口,就算不上成功。于是他以退为进,跟嫌疑人拉起了家常,聊起了这些年的生活经历。然后他话锋一转,摆事实、讲道理,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刚开始嫌疑人抗拒心理严重,三缄其口,但随着讯问的深入,他逐渐就落于下风抵挡不住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也没有能被掩藏住的罪恶。在赵良东策略得当的讯问下,嫌疑人最后不光承认了十年前的那起命案,还供述出自己犯下的其他罪行。
为死者昭雪,给生者安慰!赵良东在走出讯问室的一刻激动不已,他像个获胜的运动员一样,昂首阔步地回到队里,对见到的每一个同事都兴奋地说:“那个案子破了!人抓到了!”他又给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刑警打了电话,他们说着说着就笑了,但笑着笑着又哭了。
十年啊,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但刑警的职责却从未改变。案件不破决不收兵。多年来,重案支队就凭着这股精神战斗在打击犯罪的最前沿,成了守护首都平安的重拳和利剑!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合影
段磊来重案支队的时间比于曦和赵良东都早,是资格最老的中队长。他留着圆寸,脸上显出老练的神情,有刑警的样貌和气魄。他2004年从警院毕业分配到重案队工作,至今已是第十八个年头。他综合能力很强,破获了不少重特大案件,也因此获得了北京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个人二等功、三等功等荣誉。
经历的事情多了,曾经火热的心难免沧桑,但刑警心中的光芒却从未蒙尘。这道光支撑他不断前行,让他能从繁杂的线索中找到方向。他说干重案这活儿凭的是良心。他至今都忘不了自己刚来重案队的那个案子。那是一起杀人案件,刚过春节,一场大雪还未消融,刑警们已经踏上了追捕的旅程。嫌疑人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随身没带手机,也断绝了和所有关系人的联系。段磊就跟着老刑警们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摸排、走访、从嫌疑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判断他要去的方向。那时候还没有那么多助力办案的高科技手段,街上的探头也没有多少。他和同志们就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堅持不懈,才摸到了嫌疑人的蛛丝马迹。从线索上看,嫌疑人既不坐火车也不乘汽车,而是步行逃亡。临沂、青岛、烟台,嫌疑人一路走一路乞讨,一直到达了德州。但当段磊等人赶到德州的时候,线索又断了。嫌疑人人间蒸发了一样,踪迹全无。
这时,大家已经追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先不说身心疲惫,干劲儿也减退了不少。眼看着士气不振,一个老刑警就跟大家推心置腹,说搞案子就是和嫌疑人较量,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于是大家又提起劲儿来,从基础工作做起,继续在德州坚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发现嫌疑人曾乘坐过一辆运砖头的货车。只要有了抓手,案子就不怕没得破。有车就有轨迹,有轨迹就有目的地,刑警们循线追踪,找到了一个砖厂。原来是嫌疑人实在扛不住了,为求谋生到砖厂打工。但刑警还是晚到了一步,嫌疑人干了几天活儿之后,嫌累就离开了。这时,大家真到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阶段了。段磊至今都记得大家当时的模样,头发几个月都没理了,胡子也是好几天才刮一次。调查取证时要不亮出警官证,别人都不信他们是警察。他们没有停歇,又开始重复地摸排、走访、调查、搜索,凭着对维护正义的执着硬扛到了最后,最终在济南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那一刻,段磊初次尝到了破获案件的兴奋感,也体会到了那句“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的深意。当他们押解嫌疑人回京的时候,总队领导在大羊坊收费站迎接,鲜花、掌声、笑脸、欢呼,刑警的荣誉油然而生,而这种坚韧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劲头也从此融入他的DNA中。
一晃多年,他像每个中年男人一样经历风雨、承受生活的重压,因为工作的异常忙碌,老人生病、孩子上学,家里的所有事他几乎都顾不上,随着工作的不断重复和年龄的增长,那种抓获嫌疑人之后的兴奋感也逐渐被一种责任感所取代,但他对工作的执着却从未改变。
几年前,已升任中队长的段磊接手了一个案件。犯罪嫌疑人手段极其残忍,不仅将被害人杀害,而且将其碎尸。他抛尸的手段也很“随意”,只是将尸块打包放进塑料袋,分批扔到小区的垃圾桶里。在抓获嫌疑人之后,段磊带队开展搜查,在嫌疑人的抽屉里发现了被害人的银行卡和手机卡,同时在卫生间的墙壁上发现喷溅血,获取了初步的证据。但段磊知道,要将嫌疑人成功定罪,仅凭这些证据还不够。想要将此案办成铁案,就必须找到被害人的尸体。但此时距嫌疑人抛尸已过去数月有余,被丢弃在垃圾桶里的尸块早已被清运到了外省的垃圾填埋场。于是,段磊立即带人前往搜寻。出发时,他意识到了这项工作会是个难题,却没想到会这么艰难。
那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巨型垃圾填埋场,第一次到那里的情景,让段磊终生难忘。填埋场的面积有两百亩以上,相当于十八个标准的足球场,从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恶臭。经过他们的调查得知,这个垃圾填埋场的深度达十几米,地面上堆积的未处理垃圾也高达六七米,不仅面积广阔、垃圾量巨大,而且管理混乱,按规定应有的垃圾倾倒记录许多是空缺的,且垃圾上大都已经覆膜填土,要想找到尸块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怎么办?打退堂鼓、鸣金收兵?那是不可能的。重案队连续多年的命案必破不仅是荣誉更是承诺,那就只有一条路,迎难而上!
时值冬日,北风呼啸,填埋场的土冻得硬邦邦的,像石头一样。段磊向领导请示,雇用了工人,调来了挖掘机,和队员们在垃圾场旁驻扎下来。每日从早到晚,他们戴着防毒面具、穿着防护服,在垃圾中搜寻死者的躯体,只要发现疑似人体器官的东西,就拿回去请法医检验。每日每夜,大家面对的都是恶臭的垃圾和成百上千只乌鸦,刑警们时常呕吐不止,却没有一个人畏难退缩。大家都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对死者的敬畏之心笃定前行。
在那段时间里,段磊最不愿看到的就是黑暗。黑暗代表着一天过去,说明一天的努力又付之东流。领导也曾问过他到底有没有把握,如果困难太大,就先撤回来再说。但段磊总是回答:“再等等,我们再试试。”那句“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的话至今都在影响着他。于是,每当黑暗过去清晨来临,他就又和队员们鼓起勇气、披挂上阵。这一干就是整整三个月,终于,事情发生了转机。在某日黑暗又将来临之时,法医突然来了电话,简短的三个字让段磊热泪盈眶。
“对上了!”
法医从段磊他们送来的一袋碎骨中,发现了一截胸骨,经鉴定正与死者的DNA相符。
那一刻,几个满身恶臭的刑警在垃圾山旁欢呼雀跃,他们跳着、拥抱着,惊走了成群的乌鸦,他们用呐喊庆祝着案件的突破。这近一百天的艰辛付出终于有了结果,他们终于将这个案件的证据完整拼接。那一晚,支队领导请他们吃了顿饭,段磊又恢复了那种狡黠的神情,笑着问领导:“我们够臭吧?”
领导也笑了,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们这几个臭小子啊!”说话时满眼都是欣慰。
二十年的刑警生涯让段磊的警察荣誉变成了警察职责,让他更加笃定地相信正义必将战胜罪恶、黑暗必将被阳光所取代。同时,他也将那句老刑警的名言传给了更多的年轻人,让重案队薪火相传。
朱方亮素以有勇有谋著称。他于2007年毕业于公安大学,最开始分到了基层派出所,负责辖区的案件打击工作。参加工作没多久,他就遇到了一起打拐的案件,和总队重案组的刑警们摸爬滚打了好几天,从外地将一个被拐的孩子解救回来。也是因为那次行动,让他燃起了当一名刑警的愿望。经过努力,四年后他终于如愿以偿调到了重案支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刑警。初来乍到,他就参与了几起重特大案件的侦办。重案支队与派出所的工作节奏截然不同,发案就是命令,不仅需要攻坚克难的坚韧和执着,还需要细致入微的敏锐和耐心,工作强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在这几起案件中他深深地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重案刑警,就要像炼钢淬火一样,不断在实践中磨砺成长。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在京郊的一个村里发生了一起杀人案件,居家的老两口身中数刀,倒在血泊里,现场惨不忍睹。朱方亮带队开展工作,经过调查发现,屋内并没有财物损失,初步判定为矛盾纠纷造成的故意杀人。他按照程序摸排、走访、搜集线索,却困难重重。村里监控很少,无法获取有效的视频线索,且嫌疑人作案后清理过现场,除了一枚足迹之外,再无其他线索。
时值冬日,大雪漫天,朱方亮举目望着白茫茫的大地,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不会让凶手逍遥法外。他经领导同意,制定了以现场为中心放射调查、以排查被害人矛盾关系为重点的工作策略,带着刑警们开始了最繁琐的基础工作。最后历经三天,终于通过一把带血的剪刀获取了重要线索。谁也没有想到,杀害这对老夫妇的凶手竟然近在咫尺,就是隔壁的邻居。邻居是个中年男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纠纷怀恨在心,趁着大雪之夜用剪刀将两位老人残忍杀害。
这些年,朱方亮见到了许多人性中的恶,也更坚定了他维护正义的决心。他不断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自己,努力提升打击犯罪的本领。他说,一个好的刑警破案不是“从A到B、从B到C”,而是能够凭借敏锐的判断“从A到Z”。
不久之后,在朱方亮带队侦破另一起案件的过程中,通过监控在某个荒山下的村落发现了嫌疑人的踪迹。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知了的叫声不绝于耳,通过调查得知,嫌疑人曾在村里的小卖店购买过蚊帐和被子。朱方亮判断,他显然是进山藏匿了,于是立即带人前往围堵。到达山脚下后,有的刑警提议立即搜山,但朱方亮卻按兵不动、守株待兔。他想既然嫌疑人能大摇大摆地购买进山的物品,就是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了。于是,他就趁着嫌疑人没有“醒”的时候,兵分两路,一路在村里的小卖店附近蹲守,一路则由他带队在下山的必经之路设伏。果不其然,还不到半天的工夫,下山的嫌疑人就被他们抓了个正着。
作为一名刑警,侦查破案是异常辛苦和危险的,但案子破获之后的喜悦和荣耀也是常人无法体会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刑警,仅凭工作努力还不够,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时刻注意工作中的一切细节。朱方亮参与侦办过一起杀人案件,被害人是个社会混子,平时骄横跋扈,靠开一个台球厅为生。因为台球厅连续多日未开业,他才被人发现死在一个出租房里。经过勘查发现,嫌疑人作案的凶器是厨房里的一把菜刀,他在作案之后还把屋内的监控破坏了。因为被害人社会关系复杂,需要开展的工作十分繁杂,但就因为刑警们抓住了细节,让这个案子很快就破了。在摸排走访中,一个刑警在询问出租房房东的时候,觉得不对劲,于是就“敲山震虎”,没想到房东一下就撂了。房东供述,由于被害人一直不交房租,那天催租时他一时冲动起了杀心。这就是朱方亮说的“从A到Z”的本事。这些年,他和同事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不断在历练中成长,他不但被任命为中队长,独当一面,还荣立了个人一等功。
重案支队是破案攻坚的尖刀和重拳,工作强度大、节奏快,回不了家是常态,能在这支队伍里坚守的人,凭借的都是忠诚和热爱。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撑下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些年也有一些同志扛不住了,因各种困难申请调离。李伟在队里一向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著称。他每天早上第一个来到办公室,打水、擦地、任劳任怨,永远都是在踏踏实实地工作,有种老黄牛的精神。但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父母生病、妻儿呼唤,他也曾有过离开的念头。但嘴上说着想要调走,手上的工作却并没有停,这么一干又是四年,还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副中队长。如今,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说要走了。他坦言,自己在这个攻坚克难的队伍中,时刻被其他战友影响着,时刻被集体塑造着,所以难言离开。
重案支队民警在勘查现场
而这一点马丹丹也是深有同感。她是重案支队的综合队长,2019年被评为刑侦系统的典型榜样。综合队的工作不仅是上传下达、文来文往,在遇到急难险重案件时,也会直接参与办案。她在重案支队工作的十七年间,参与的案件不计其数,但要说感触最深的事情,还要从几年前的那起案件说起。那是一起震惊北京的校园伤人案。嫌疑人因想报复社会,在某小学用钝器伤害学生。当时马丹丹正在午休散步,获知情况后立即奔赴现场。到达现场时,嫌疑人已被控制,她就立刻按照工作的惯性,和其他同事一起为目击者做笔录、调查取证。在这个过程中,队里的同事陆续赶到,现场做到了安全可控。但就在她即将完成笔录的时候,一个同事跑过来说:“马姐,我去班里看过了,您儿子没事。”这时,马丹丹才恍然想起,自己的孩子也在这个学校上学。她心中百感交集,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把儿子给忘掉了。作为一个刑警,她能在惯性中熟练办案、行使警察的职责,但作为一个母亲,却没能在第一时间保护自己的孩子。她心中愧疚不已,但她明白这种遗忘也是职责使然。而由于她的言传身教,她的儿子也非常自立,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独立自主的小男子汉了。
几个月前,马丹丹的母亲因病去世。马丹丹的老公也是警察,当时正在出差的途中,无法返回。于是,支队的领导就承担了安排老人后事的责任,金岩支队长、任剑政委、田副支队长都赶到了医院。他们分工负责,陪马丹丹度过了人生中最悲痛的时刻。
这支队伍像一个大熔炉,塑造着每个人的品格,也像一个大家庭,有着浓浓的人情味。马丹丹坦言,自己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好的青春年华,对过往,自己无怨无悔;对未来,只要队伍需要,她会一直留在这个集体,除非哪天自己成为了队里的负担。
这种感受,大概李伟也有。
多少人唱道“曾梦想仗剑走天涯”,而重案刑警们每天都在身体力行地从事着维护正义、惩奸除恶的光荣使命,这不是一种莫大的荣光和幸福吗?他们不仅拥有热血豪情,更对维护社会稳定、守护一方平安许下庄严承诺。
与朱方亮、马丹丹等从警院毕业的背景不同,张家铭是个社招的大学生。他毕业于体育大学,学的是游泳专业,在学校时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从外表上看,精致的发型、阳光的笑容、健硕的身材,他更像一个健身教练。他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晰的规划,知道自己该往哪儿去,要达到什么目标。当初从警时,他最实际的目的就是能借此作为跳板留在北京,没想到在踩上跳板之后,一干就是十年。
如今三十四岁的张家铭,不但没有离开重案支队去谋求待遇更优厚、工作更轻松的职业,还担任了副中队长,成了重案支队的骨干力量。用他的话说,这个岗位非常有吸引力,能将有正义感、有理想的人牢牢“吸”住,但前提是你必须是那块铁、那块钢。
刚参加工作时的一个春节前后,京郊的一处桥下发现了一具被掩埋的尸体。被害人是一名女性,发现的时候已经被埋藏了数月之久。现场监控缺失,没有目击者,经过风吹雨打,已很难觅到痕迹。面对案件的难题,张家铭没有打退堂鼓。初出茅庐的他经过缜密侦查,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埋在被害人身上的土与周围的土颜色不一样。于是,他循线侦查,发现那些土原本是在岸上,几个月前因施工才被推到了河里。以此就可以判断出被害人被埋的时间。抓住这个时间点,张家铭开始构建一个嫌疑人行为轨迹的“模型”。他找到靠近大桥两端的监控探头,调取了这期间的所有录像,推测嫌疑人埋尸的时间和轨迹,从上百个小时的录像中锁定了一辆黑色轿车。这辆车从驶入A监控到驶出B监控总共用了两个小时,存在重大嫌疑。张家铭又围绕该车开展侦查,最后在多个证据的印证下确定了车主就是嫌疑人。这个案子破得漂亮,让张家铭心里油然升起为死者昭雪的使命感。从此,在工作上他更加细致入微、坚韧笃定。没过多久,他又秉持这种精神将另一个嫌疑人绳之以法。
那是一起抢劫案件,嫌疑人在作案后有意躲避监控,选择盲区逃匿。重案支队的刑警们调取了所有沿途的监控,以串连嫌疑人逃匿的轨迹,却在中途断了线。在某个监控之后,嫌疑人再未出現。面对这个难题,张家铭骑着他的小电动自行车,反复到现场侦查。他不断揣测嫌疑人会如何躲避监控,在一道墙前面他突然灵光一现,凭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攀到墙上,俯视观察,终于发现了玄机。这是个废弃的院落,如从这里蹿房越脊,就可以躲避监控。在他“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后,嫌疑人不久就落网了。
在办案中,张家铭有自己的理论,他用“道”和“术”形容刑警的成长。从“道”的层面讲,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刑警,必须经历案件的磨砺、从量变达到质变;从“术”的层面讲,必须学会用各种手段为案件服务,才能达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因为工作出众,这些年,他获得了全国公安机关命案积案攻坚行动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谈及未来,他笑着说,肯定会继续留在这个岗位上,人这一辈子能干自己热爱的事情,才是最大的幸运。刑警这个职业对他而言早已不是什么跳板,而是可以终身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重案支队是打击犯罪的尖刀和铁拳,也是守护百姓平安的最后一道底线。张家铭一直要求自己在工作上精益求精,达到最高标准。而在生活中,他的爱好也充满挑战,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磨砺、攀登、超越,每一滴汗水都是收获和馈赠。
2019年,他又完成了一次铁人三项比赛,游泳38公里、骑自行车180公里、长跑42公里,他最终以11小时57分的成绩完成了比赛,在冲过终点的瞬间他张开双臂,那种热情和喜悦同破案时的感受一模一样。他用运动员的耐力和韧性支持着自己的刑警生涯。无论起步快慢,都要坚持完成,哪怕开始落后,最后一程也能创造奇迹。
姚建波今年还不到三十岁,说起话来略带腼腆,像个大男孩儿一样,但只要一开始工作,就一脸严肃,有了刑警的模样。他和张家铭一样,也不是警校的科班出身,几年前从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当警察完全是因为情怀。按他的话说,就是想在和平年代干一些惩奸除恶的正义之事。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是一名派出所的治安民警。两年前夏末的某日,他在派出所前台值班,一个女性报称她外省的表哥在京走失。失踪者三十多岁,智力有些问题,手机一直联系不上。在派出所工作时,走失的事件时有发生,按说值班的民警只要照章登记,再发个协查,就算履行完初步职责了。但姚建波却没有如此“照章办事”。他向周边的多个单位发出协查,又将信息录入失踪人员平台,同时调取大量监控,试图查找到失踪者的轨迹。但未发现任何线索。之后的一个月里,他和报案人一样心急如焚,从未放弃追寻和搜索,终于在某天收到了协查单位的反馈。在一段视频监控中显示,失踪人已经离开北京,去往外省了。他立刻联系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查找,并在请示领导后陪同家属前往。最后发现失踪者是被人哄骗去打黑工了,于是成功将其解救。
姚建波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为每件工作画上完美的句号,同时也期待着更大的舞台。他参加了刑侦总队的遴选,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了重案支队,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刑警。现在他在马丹丹的综合队任职,除了肩负事务性工作之外,还参与办案。队里的老同志都是他学习的榜样。几个月前,他准备和女友结束四年的爱情长跑,定好了领结婚证的日子,不料却遇上了突发案件。他本想推迟领证,却遭到了任剑政委的“批评”。任剑告诉他,重案支队的工作是永远也忙不完的,坚守职责的同时也要过好生活。于是强令他休假,和爱人去民政局登记领证。这对新人相约,在警队圆满完成保卫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任务后,两人再好好办一场简约樸素的婚礼,到时候请全队的同事来参加,共同见证两人开启美好生活。
刘继承比姚建波大了整整三十岁,他从1990年开始当刑警,如今距离退休还有不到三个月,在队里是师父辈的人物。谈起他,队里的许多人都会说起多年前的那起案件。当时在抓获嫌疑人后,几个年轻刑警轮番上阵问了十多个小时,嫌疑人都缄默不语,大有硬扛到底的架势。最后刘继承出马,上阵仅用了二十多分钟,嫌疑人就撂了个底朝天,供述了十多起案件。这功夫自然源于他多年来丰富的刑侦经验。同样一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跟从年轻刑警嘴里说出来就是不一样。这么多年他在重案支队,看着一批批的年轻人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初出茅庐成长为骨干精英,他既是亲历者又是见证者,对这支队伍更是有无以言表的深情。他总跟年轻人说,要想干好重案支队的活儿,必须有超乎寻常的严谨,之所以有些案件陷入僵局,就是在细枝末节出了问题,破案的技巧是将每条线索都挖深挖透。
这支队伍不仅是一个战斗的集体,更是一个培养人、塑造人的课堂。在临近退休的最后三个月,刘继承依然和年轻的刑警们一起夙兴夜寐、枕戈待旦,他将毕生的经验倾情传授,带动身边的人笃定向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案,回首自己的刑警生涯他则是无怨无悔、问心无愧。
天亮了,街上的行人慢慢多了。刑警们的神经都紧绷着,于曦、赵良东、段磊、朱方亮等人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大家都知道,越是在容易懈怠的时候,越可能出现情况。而就在这时,任剑的电台里响起了金岩的声音。
“来了!”这简单的两个字就是行动的命令。
任剑和于曦注目观察,远远地看到一个戴棒球帽的人向这边走来。他背着一个书包,时走时停、左顾右盼,体貌特征与嫌疑人高度相似。
任剑冲于曦使了一个眼色,两人轻推车门分头下车。时间分秒流逝,嫌疑人穿过马路、走进小区,一百米、五十米、十米……即将走到山地车前。于曦刚想动手,就被任剑用手势制止。任剑要求每次抓捕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与此同时,金岩和其他刑警也已从四面围拢过来,重案支队的成员们组成了一个坚实的包围圈,让凶险的嫌疑人插翅难逃。这时,嫌疑人已走到山地车前,他四处张望了好一会儿,然后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就在他开锁的一刹那,任剑和于曦猛地扑了上去。
这场抓捕并没想象中那样惊心动魄,而是在重案刑警的手中显得游刃有余。他们从嫌疑人的背包里查获了两把手枪,又继续开展了搜查、讯问等工作。一切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此战大获全胜。金岩看在眼里,欣慰在心里。他知道,经过这些年的历练和锻造,这帮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了,他们就是首都刑侦的未来。“哎,政委,这次‘现场教学怎么样?”他笑着打趣道。
“还行吧,能上八十分了。”任剑也笑道。
要说起任剑,可算是重案支队的“老”英模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北京市公安局最美警察”、个人二等功、三等功……所获奖章能挂满前胸了。他手上的旧伤,也是源于一个案件。
那是十年前一个初夏的深夜,在京郊的某个村落,大部分人已酣然入睡,但一个小卖部外却很热闹。七八个人围坐在一起打牌喝酒,而任剑和战友们已经在不远处蹲守许久了,一个涉嫌重案的嫌疑人此刻正坐在其间。根据线索反映,该人习惯随身携带刀具,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任剑并未贸然行动,而是静静地等待时机。终于,机会来了。就在嫌疑人拎着酒瓶走进小卖部的时候,任剑一马当先冲了过去,几十米的距离,也就几秒钟的时间,两人狭路相逢。屋内的空间十分狭窄,屋外还有人驻足围观。为防止嫌疑人狗急跳墙危害群众的安全,任剑没有掏枪,而是空手与嫌疑人展开肉搏。嫌疑人手持利刃负隅顽抗,任剑虽成功制敌,右手却还是被尖刀割伤,造成食指肌腱断裂,血流不止。此后每次谈到手上的旧伤,他都会摇头说那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刑警办案不能光靠勇猛,还得靠头脑。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传统的暴力犯罪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借助高科技手段的高智商犯罪,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紧跟形势,就会停滞不前被时代抛弃。面对未来,任剑异常清醒。
几年前的一个凌晨,北京某小区发生了一场火情。为甄别是否系人为作案,任剑带队赶赴现场,却发现由于消防救援等工作,现场的痕迹物证已被严重破坏。任剑调看了小区内外的多个监控探头,并未发现火情发生前有可疑人员进入。依此判断,如果该案系人为造成,那嫌疑人应该就隐藏在小区内。经过对现场的反复勘查,他在邻近火情的一户门前发现了一个已被烧毁的监控探头。任剑将探头的储存卡取出,请技术部门对数据进行恢复,却发现这是个声控探头,只有在有声音的时候才会拍摄六秒的视频,且拍摄的角度只是对着那户门口,根本无法查看楼道往来的人员。希望破灭了,但任剑却并未气馁。他反复看着那几段不到六秒钟的视频,戴着耳机仔细听录像中的声音,竟然判断出嫌疑人是个女性,而且就住在失火处的南侧。战友们都很吃惊,听他解释后才豁然开朗。原来,他发现监控在某次亮起后,曾有一个疑似火光的影像,然后出现了高跟鞋的声音和关门的声响。他由此判断是一名住在南侧的女性嫌疑人用打火机纵火。随后,他又组织进行了侦查试验,模拟嫌疑人的行动并确定了其藏匿的地点。果不其然,南侧房间住的是一个女性住户,经过讯问,她很快就撂了。
在重案支队工作的这些年里,任剑就凭着这股认真的精神,抽丝剥茧,以细节制胜,越干越得心应手。他觉得一个人能将爱好和工作合二为一,就是最幸福的事儿了。在担任政委之后,他不光要协助金岩支队长抓好办案工作,更重要的职责是带好这支队伍,培养好队里的年轻人。任剑笑称自己从一个一线尖兵逐渐转变为一个培养新人的园丁了。
在日常工作中,他要求支队的民警不仅要时刻牢记忠诚和奉献的精神,还要薪火相传,将这支队伍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这几年重案支队一直向外输出干部,无论是总队内部还是各分局刑侦系统都有“重案人”的身影,这既是各级领导对支队的肯定,也是他们培养人才的成效。因此,任剑特别注意培训工作,每次外出办案都会带上新人,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在历练中成长。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起案件。任剑带队侦查,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他特意抽调了大量年轻人参与办案,他要用这个案件作为“现场教学”的案例。
刑警拿着DV对侦破过程全程录像
行动从清晨五点开始,蹲守、抓人,七点钟嫌疑人就被缉拿归案。之后趁热打铁,在警车上突审,九点钟就问清了整个案件的经过。在嫌疑人供述后,大家又迅速开展搜查工作。案件办得干脆利落,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堪称教科书式范例。整个过程,他特意让一个刑警拿着DV全程录像。拍的不是嫌疑人,而是参与行动的年轻刑警。晚上回队之后,他组织全队的年轻人重看录像,一方面复盘办案思路、讲解细节,一方面点出年轻刑警在工作中的成败得失。车怎么跟、人怎么蹲、讯问怎么开展、证据怎么固定……他事无巨细,俨然是一个教官。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支队的年轻人在实战中得到历练,迅速成长,成为打击犯罪的生力军。
案子破了,街头恢复了喧嚣,买早点的居民排起了长队,送孩子的父母行色匆匆,晨练的老人悠闲漫步,一切安适如常。而得胜的刑警们继续隐藏在透明的防线之中,守护着首都的稳定和安宁,他们希望自己从未被看到、从不被想起。
作为支队长,金岩是这支尖刀队伍当之无愧的主帅和灵魂。他从事公安工作三十余年,一直在一线冲锋陷阵,面对匕首和枪口,从未退缩闪躲。2013年,他因工作出色从分局调到重案支队,担任了五年的副支队长,主管打击破案工作。回首往昔,他觉得那是一段辛苦却幸福的时光,因为可以心无旁骛地办案。
2014年11月,外省某县下着绵绵细雨,一辆车在山路上行驶着。那条山路崎岖狭窄、异常险要,路旁就是深涧悬崖,稍不留神车轮就会打滑,出现危险。金岩已经连续一个多月带队在这里工作了。他坚持自己开车,每天近百里的山路,往返就要近四个小时。而每当有其他刑警想替换他时,他就会说:“没事儿,你们开我不放心。”此行目的,是为了抓获一名故意伤害致死案的犯罪嫌疑人。他要在最短时间内,将与嫌疑人有关的五十余人逐一进行摸排。
车开了很久,最终被一条大河阻挡。刑警们下了车,举目望去,河水滔滔,面前已经没了路,而关系人居住的村落则在半山腰云雾笼罩的地方。看大家有些犹豫,金岩叉着腰深深呼吸,然后挥了挥手说:“走啊,空气这么好,还不锻炼去?”说完他就拿了一瓶矿泉水,向前走去。于是大家都笑了,也跟着他走了过去。就这样,他们又徒步跋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在路上,金岩不慎摔了一跤,膝盖和手腕都磕破了,卻还自嘲地说:“没事,就当留个纪念了。”凭着这股韧劲,他们最终获取了重要线索,在一个建筑工地将嫌疑人抓获。
2015年7月,在某车站绿地内发现一女子被强奸杀害。面对复杂的案情和舆论压力,金岩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部署各项工作。经对死者家属和报案人进行细致询问,他刻画出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掌握了其长期在火车站附近滞留的特点,带领侦查员以中心现场为原点向外辐射,开展视频追踪和排查搜捕工作,同时对全市相关地点进行布控。他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步行20余公里,调取200余个探头的监控资料,梳理查看监控录像200G,最终将嫌疑人绳之以法。之后,在侦办另一起案件中,他又抽丝剥茧、循线出击,带队对数十公里范围内的监控录像逐一调取、观看,最终发现了嫌疑人的藏匿地点。在抓捕时他更是冲锋在前,不仅将嫌疑人抓获,还起获了手枪四把、子弹244发、手铐两把和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
在2015年的金秋十月,他带队赴菲律宾开展工作,展现出中国警察自信、沉稳、睿智、担当的大国风范,受到了公安部各级领导和菲律宾警方的一致认可。
这些年,金岩凭着这股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带领刑警们攻坚克难,取得了辉煌成绩。他直接参与侦破的刑事案件达五千余起,组织侦破的案件达两千余件,面对面与犯罪分子搏斗上百次,也因此荣立了个人一等功、二等功等诸多荣誉。他惯性地在困难和危险面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受到了战友们的一致拥戴,成了年轻刑警的榜样。2018年,他被任命为重案支队的支队长,成了这支尖刀队伍的“主心骨”。他明白,自己的责任更加重大了。
侦破重特大案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队伍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要将这股刑警的精气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他和任剑等支队班子成员始终和民警们同拼搏、共战斗,民警不休息,他们不停歇,民警有困难,他们顶上去。每逢节假日备勤,支队领导也都以身作则、坚守岗位,把和家人团聚的休息机会留给兄弟们。金岩让支队充满了家的味道,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在对年轻人的培养上,他也做足了功课,像个老大哥一样地悉心指导、提携、指点。他告诉年轻人要有大局观,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办案中要精雕细琢、从细节中看成败。他特别注重提升刑警的单兵作战能力,每次办案之后都会召开总结会,好听的不好听的都摆在桌面上说,年底立功受奖、提拔任用,都拿工作成绩来说事儿。他要让这些年轻人付出的青春、热血和汗水开花结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迈向更广阔的舞台。这些年,从这里走出去的年轻人每个都能独当一面,对此,他和任剑都很自豪。
八年多的时光一晃而过,这支队伍的成长和发展远比破案后的荣誉和满足更令金岩自豪。几年前,他和支队班子再三斟酌,提出了“忠诚担当、薪火相传、攻坚克难、舍我其谁”的口号,他带领着这支队伍在正轨上稳步前行。回望自己到重案支队的这些时光,他说很知足,做到了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说这话的时候,他有些许动容,但随即又用坚毅的表情掩盖了自己的情感流露。
金岩说:“这些年我见证了这个集体的成长,也看到了它的未来,这是一支充满向前力量的队伍,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任剑说:“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出现场,在烈日骄阳下走访,刑警是一道光,哪里有黑暗就将哪里照亮。”
马丹丹说:“这一生最幸福的就是干着自己热爱的工作,能为队伍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己之力,乐此不疲,永不言弃。”
于曦说:“重案面前,永不退缩,每一天都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以能在这支队伍工作为荣。”
赵良东说:“我们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段磊说:“始终保持一颗初心,保持旺盛的斗志和热情,我们会永远坚守、奋斗。”
张家铭说:“让人不计回报而付出的事情不多,搞案子算是一件,恰好我干的就是这个事。”
朱方亮说:“我们啃着最难啃的硬骨头,完成着每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从未后悔。”
他们只是重案支队的缩影,有更多同志像他们一样,前赴后继地战斗在守护平安、攻坚克难的火热战线上。而他们的家属,则在幕后默默无私地支持着他们的无悔付出。
朱方亮的爱人说:“他的职业是一种荣耀,我们因他而感到光荣。他是个好男人、好老公、好爸爸,我们永远支持他!”
什么是忠诚?危难之中显忠诚!
什么是信仰?没有回报看信仰!
重案刑警,是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安宁的忠诚担当;是用青春和热血去奉献的薪火相传;是用生命去守护百姓平安的冲锋在前;是为死者昭雪、给生者安慰的舍我其谁!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先后荣立两次集体一等功、三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七人次榮立个人一等功,十二人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四十三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人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两人荣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一人荣获“北京榜样·最美警察”荣誉称号……他们忠诚的誓言高亢嘹亮,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永不停歇,他们是首都人民警察英勇无畏、热血豪情的卓越代表。
利剑出鞘,所向披靡,扫清罪恶,战无不胜!
向首都的重案尖刀,致敬!
选题策划/杨桂峰
责任编辑/张璟瑜
作者:吕铮 栏目:专辑 期刊:《啄木鸟》202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