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小说月报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9年第11期 > 〖中篇小说〗沽上纪闻

〖中篇小说〗沽上纪闻

分类:小说月报 更新时间:2022-09-11 13:52:11

沽上者,津地俗称也。

津沽一带,原为滩涂之地,退海之后,残留七十二沽,或谓七十二洼,土著民众傍洼而居,或耕或织,或商或渔,和睦相处,温饱即安。津人天性和善,吃苦耐劳,邻里和睦,市风肃正,果然人间福地也。

近代开埠以来,津沽一带领西风之先,工厂林立,高楼群起,更有精英人士聚集定居,不多时,天津已成为世界繁华大都市了。

繁华都市,八方民众杂处,水旱码头,人人辛勤奋斗,或兴或衰,或成或败,每日皆有感天动地的表演。

不才如我,寓居沽上八十五载,沽上乃天下趣闻、奇事繁生之地,记下几宗市井怪谈,以为消遣,倒也乐事。

《沽上纪闻》,非史非文,多是市井闲杂无聊传闻,于人无所教益,于己无所成就。迟暮之人,教化民众,早已无能为力,传世流芳,更非吾辈所能。天生我材必有用,身无重任在肩,胸无大志于心,随意文字,聊作自娱。

如是,便有了这不成体统的几则粗俗文字,乡中诸贤知我怜我,宽宥体恤,如此,就任我放肆了。

歉歉。

唐敬山开车进山

天津娃娃唐镇山,为了拜师学艺,更名唐敬山,说起来还真是一桩奇闻了。

先从唐镇山说起。

镇山是个苦命孩子,自幼失去双亲,幸亏舅舅心好,把刚刚十岁的小镇山领到家里,当亲生儿子养着。

小镇山的舅舅,膝下无儿,小镇山的舅娘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如此得了个美名,吨半二爷。

吨半二爷是个手艺人,也没什么拿手的本事,修理匠,修车。修什么车?胶皮车、三轮车、自行车。每天拎着个木箱子,坐在车来车往的十字路中,等候生意。胶皮车、三轮车有什么修理的大活儿呀,最常见的修理活儿,就是补带。胶皮车、三轮车内胎泄气了,找到吨半二爷,一会儿时间就修好了。

有时候也有大活儿,车轮龙了,也就是不圆了,跑起来颠了,找到吨半二爷拿拿龙,算是技术活儿。一般只会补带的修理匠,不会拿龙,跑起来还是颠。

小镇山在舅舅家里,很是勤快,水缸没水了,柴火不够用了,小敬山不用舅娘支使,自己就把活儿做好了。

家里没有什么事情,小镇山就跟着舅舅出摊儿。帮着打气,递工具,擦擦车,干点儿零活儿。有时候活儿多,小镇山就跟着舅舅学着干,小镇山机灵,小活儿学得快,补带的活儿,干得比他舅舅快。就说扒车带吧,小镇山把车轱辘卸下来再用两把螺丝钳子一转,外带就扒下来了,修车的人看得直拍巴掌,“好小子!”小镇山听得心里美滋滋的。

转眼,小镇山十八岁。舅舅老了,白天可以顶半天,晚上,再赶上天冷,小镇山就不让舅舅出去,一般小活儿,小镇山自己干了,太麻烦的活儿,明天您老再辛苦跑一趟,这个活儿,我拿不准,怕弄坏了您的车。

就算是小活儿,小镇山一晚上也能挣几元钱,为此舅舅舅娘对小外甥特别好,每天深夜小镇山回来,总给他煮碗面条,还来个卧果儿。

这一天,下大雪,街上一个人没有,更没有一辆车,小镇山坐在十字路口,冻得直哆嗦。回家吧,一晚上没挣几个钱,谁敢保明天准有活儿干?一连三天没有活儿,一家人就要挨饿。唉,再等等吧。

越等越没活儿,小镇山一阵迷糊,打起了瞌睡,迷迷糊糊中一个声音把小镇山唤醒,小镇山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一个人。

这人好怪,一件大棉袄,裹着脑袋瓜子,哆哆嗦嗦冻得上牙磕下牙。

“大哥大哥,麻烦你了!我呀我呀,骑车买东西,把车锁在门外,出来一看,车锁匙丢了。”

顺着说话的声音抬头往上看,面前的来人,肩上扛著一辆自行车。

说着,对面来人将肩上的自行车放下。小镇山是何等精明的人儿呀,一眼他就看出来,一辆凤头。

不对,玩凤头自行车的少爷不会穿大棉袄,更不会半夜大雪天自己出来买东西。这事蹊跷,虽然不敢说是偷车的吧,至少来路不正。

小镇山一面琢磨着,一面走过去,端详这辆自行车。这一看,扛车来的人有点儿毛了。小镇山问扛车来的人,你这车锁是原配,还是后装的?

“原配原配,哦,后装后装的。”

“不对,不对,这锁头绝对不是后装的,凤凰原配锁,绿色的。”

“哦,哦。”扛车来的人支吾了。

“再说,开锁的事,警察局有吩咐。”

一说出“警察”二字,来人慌了,他把车子放下,慌忙地对小镇山说,我再去找找钥匙。说罢,他把自行车放下,回身就跑得没有影儿了。

看着这辆凤头车,小镇山正琢磨它的车钥匙是怎么丢的,忽然看见不远处摇摇晃晃走过来五六个人,穿着警察局的黑制服,一路走着一路骂骂咧咧地喧哗,小镇山猜出一定是警察们半夜三更出来办案,满肚子不高兴,又不敢不服从,嘴上自然没有好听的。

“介(天津口音,即这)你妈大雪天,上哪儿找去。”

“少你妈废话,天亮前找不回来,这个月的补贴就泡汤了。”

小镇山是何等精明的人呀,只几句话,他就猜出来一定是什么东西丢了,警察局派出人来寻找,找不到还要处罚。

“喂,大哥。”

走在前面的一位警察冲着小镇山招呼了一声。

“我?”

小镇山疑惑地询问。

“问的就是你。”

“副爷,有吗事您老吩咐。”

小镇山不敢怠慢,一步迎上去,向警察问着。

“看见偷自行车的了吗?”

“没没没看见。”

小镇山正支吾地回话。

“啪!”

一个大脖溜从背后打了下来,小镇山捂着脖子还要争执,打人的警察一把抓住小镇山的衣服领子,大声呵斥道:“说,说,人哪儿去了?”“谁谁谁……”“你还和我们装傻,早看出你们的二仙传道,前面有人下货,你在这儿接货。”

说着,警察把小镇山身旁放着的那辆自行车抓了过来。

“说,说,介是吗?”

“介介介……”

小镇山还要解释,五六个警察早你一拳我一脚把小镇山按在了地上。

“我我我……”

不容小镇山解释,一阵拳打脚踢,把小镇山打得在地上直打滚。

重重又是一脚,小镇山被踢出好几步远。一个警察跑过去,抓着衣领把小镇山提起来,大声地训斥:“哪条道上的?告诉你师傅,下货长点儿眼,知道这辆车是谁家的吗,老英租界德士古陈家二少爷的。半夜三更打来电话,说天亮之前若不把车子送回去,封了警察局的门。王八蛋,你们胆子也太大了,谁家的食儿都敢吃。”

一通黑话,小镇山一句也没听懂,他只是猜出刚才扛自行车的那个人是小偷,结果偷错了人,警察在他这里发现了自行车,把他当成偷车的同伙。冤死人呀。

“副官,副官,我我我……”

“叫唤嘛,算你今天好运气,警官没在家,我们放你一马,告诉你师傅,别忘了我们的好处,走,走,把车子扛到警察局去。”

“我我我……”

“你去不去?”说着,警察又抡起了巴掌。

“我去我去。”

“走!”

半夜三更,路上没有一个人影。几个警察在前,小镇山扛着自行车在后,晃晃悠悠地走着,路上几个警察骂骂咧咧地说着什么,说的都是局子里的事。倒霉的差事都是咱几个的,好几档肥差都派到别的支队去了,妈的,以后遇见什么事,咱也躲,这年头打架不要命,没有一点儿好处,溅一身血……如何如何。

几个警察悠哉游哉地走在前面,小镇山扛着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跟在后面。忽然一声大喊,砍死人啦!小镇山猛然抬起头来一看,就在不远的地方,一盏微弱的灯光照着一家小饭铺,一群人从里面跑出来,又一群人从里面追出来,明晃晃几把大菜刀,猛烈地挥舞着,被砍伤的人惨烈地喊叫着,砍死人啦砍死人啦!

明明是两拨人打起来了,小镇山不敢看,只想着早早把自行车扛到警察局,然后求他们放自己回家,已经快到后半夜了,舅舅舅娘多不放心呀。

小镇山看见人挥刀打架,心想,警察们一定要过去查看,没想到这几位爷就像什么事也没看见似的,还是慢慢地走着。

“哎呀,查夜的警察来了,砍死人了,砍死人了!”

打架的人发现警察走了过来,更是向着警察大声喊叫。小镇山心想这下麻烦了,天知道这场架打到什么时候,回家的事更没指望了。

只是小镇山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对面打架的人向警察跑过来,要拉警察去拉开打架人群的时候,呼啦啦,一阵风,前面走着的警察,一下子,都跑得没影儿了,就像是一股热气蒸发了一样。

“咦,人呢?”

“警察,警察!”小镇山被迎面跑过来的人抓住,一个劲儿地喊叫。

“我我我……我不是警察。”

“哎哟,明明你们一队警察出来查夜嘛,怎么你不是警察呢。”

“我我我真的不是警察。”

小镇山几乎央求对面跑过来的人,别把他当警察。

“我是给副官们扛自行车的,你们闻闻我身上一股机器油味。”

对面跑过来的人真在小镇山身上闻了闻。

不对,这孩子不是警察,警察身上有酒味、烟味,警察身上没有机器油味。众人这才放了小镇山。

小镇山扛着自行车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他舅舅和舅娘站在门外,正向远处张望,看见小镇山的身影,他舅娘一声:“镇山,你可回来了。”说着,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

舅舅倒不太激动,拉过小镇山就问,你跑哪儿去了。在舅舅、舅娘的簇拥下,小镇山走进房里,喝了口水,开始一五一十地向舅舅、舅娘叙说了今天晚上的遭遇。

说到最后,有惊无险,舅娘又感叹着谢过了苍天,照顾着小镇山吃饭去了。

可是,那辆自行车怎么办呢?

“先让孩子睡觉,有吗事明天再说。”

“路上听警察说,这辆车是旧英租界德士古陈家二少爷的。”

“哎哟,德士古陈家,那可是惹不起的祖宗!快快,先给人家把车送回去,等到天明陈二爷闹到警察局,全天津卫搜查,查到咱们家,找到这辆车子,拉到警察局,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呀!”

别睡了,赶紧奔旧英租界。还是小镇山扛着自行车,怕小镇山不会说话,舅舅跟在后面,一溜风,就跑到老英租界了。

“站住!”

还没找到德士古陈宅,呼啦啦,十几个警察就围了上来。

“干什么的?”

“给德士古陈爷家送车。”

这么着那么着,舅舅向警察禀告明白这辆自行车的来龙去脉,警察包围圈才散开,一个警察指着不远处的一幢小洋楼,看见了没有,那幢小洋楼,就是德士古陈家。

“谢谢副爷。”

一个警察在前面引路,舅舅压在后面。小镇山扛着自行车,才走了几步,警察就大声地喊了起来。

“陈爷!自行车给您老送回来了。”

应声,陈家小洋楼里走出一個人来,二十来岁,想来一定是陈家的二少爷了。

小陈二爷架子好大,走出门来,抬眼望望天空,晴空万里,今天天气不错,又垂目看看面前的警察,说了一句话:“放下吧。”说着,好像还递给警察一个小信封。

警察连连地鞠躬致谢。

这个警察倒是厚道,自己领了赏钱,还想给小镇山和舅舅争一份。

“这车子是人家二位送回来的。”

“哦哦。”

小陈二爷嗯了一声,也没看小镇山和舅舅,随手掏出一张小名片,交到小镇山手里,下午,上公司找我去。

小镇山转手将名片递给舅舅,舅舅看了一眼,似是吓得惊叫了一声,啊!

从旧英租界出来,小镇山问舅舅:“你刚才看名片的时候,怎么喊了一声?”

“你知道这位爷是谁吗?”

“谁?”

“光复汽车行经理。”

哎哟,光复汽车行,谁不知道呀!天南海北的老客跑到天津,托人情,走关系,找到光复汽车行买光复牌大汽车,没点儿门路的还真排不上号。

“去,咱给他把车子送回来了,好歹他也得有点儿表示。

下午,估摸着小陈二爷可能有点儿时间了,小镇山和舅舅来到光复汽车行,拿出名片,说是要见陈经理。楼下的老头端详了他二人一眼:“你们是早上送自行车的人吧?”

“是是,您老怎么知道的?”

“经理吩咐过的,你们到后河沿,大库房,经理说有一辆光复牌大汽车让你们开走。快点儿,别误了时辰,晚了让别人开走,再找经理他可就没时间了。”

“怎么着?”

小镇山和舅舅还没闹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电话铃响,门房老人接完电话,连声地是是是,放下电话,跑着上楼去了。

“走,看看去,就算他放屁,咱也不赔本。”

果然,光复汽车行大院里真停着一辆新装成的大汽车。

光复汽车行,有来头,更是一桩不为人知的天下奇谈。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普天同庆。

突然一条消息传到天津,说是抗日期间,从缅甸到大后方,有一条战时运输线,缅滇公路,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运输物资。日本军队每天多少架飞机对缅滇公路狂轰乱炸。许多英雄司机英勇牺牲,也有许多载重汽车被日本飞机炸毁。

战争结束,中美两国政府将牺牲在缅滇公路上的英烈们的遗骸送回家乡,更对家属们做了种种安抚,至于那些被炸毁的汽车,一直趴在缅滇公路的山沟里,没有人清理。

对此,天津商人动了心思,将趴在缅滇公路山沟里的残毁汽车搜取回来,不也是一笔财富嗎?那些被炸毁的汽车,仍然有回收的价值。于是,昨天夜里丢自行车的小陈二爷他老爸就干起了这宗生意。他们设立公司,派人先去缅滇公路勘查,勘查回来的消息说,缅滇公路山沟里被炸毁的汽车太多了,有的就是坏了一个部件,还有的就是坏了一只轱辘,发动机一点儿没坏,只要把这批废东西拉回来,找几个把式整理整理,一定能攒出好车来。

就这样,老陈二爷出资,小陈二爷出面,在天津成立了一个光复汽车行,没多少日子,光复牌载重大汽车问世。哟嗬,可了不得了呀,抗日胜利,百业待兴,未及一年时间,天津率先制造出了载重大汽车,眼看着中国的时运来了,一连两三年,天津国民经济GDP世界领先。

小镇山和舅舅拿出小陈二爷的片子,大库房的先生接过名片看了看,对舅舅说,好大的面子呀,这辆车今天早晨才攒好,好几个老客等了半个月,经理吩咐留着一会儿有人拿名片提货。说是给小陈二爷把自行车找回来了。啉,那可是我们经理的命根子呀,从小就爱玩凤头自行车。听说后半夜车子不见了,惊动了老爷子,打电话到警察局,吩咐天亮前把自行车送回来,人家少爷有一场早场电影。

哦,又有学问了。

早场电影是怎么一回事?早场不是学生半价场吗?不是那个早场,人家小陈二爷看的早场,在光明电影院二楼小放映厅,只有二十几位观众,放映从美国军舰上调过来的片子,有分教,十八禁,为什么要早晨演,下午人家美国军舰要放映,片子放出来,中午十二点之前必须送回去。

自行车找不到了,你说小陈二爷着急不着急。

小镇山和舅舅两个人看了看停在大院里的大汽车,眼睛亮了。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呀,发财了发财了。从此吨半二爷再不必摆小摊干修理零活儿,小镇山也不必晚上接替舅舅挣些零钱补偿日用了。

“开走呀。”看管汽车的伙计有点儿不耐烦了,催促他们赶快把车子开走。

只是,只是,这么大的汽车,两个人推不走,也拉不动,吨半二爷莫说是开车,他连汽车都没坐过,怎么办?爷儿两个干瞪眼了。

“我给你们找个人吧,八爷,老车把式了,人厚道,又是小陈二爷的交情,不要钱。”

就这么着,一辆全新的光复牌大汽车,八爷开着车,里面坐着吨半二爷,车斗上站着小镇山,风风光光地开到了吨半二爷家门口,呼啦啦方圆几条街的邻居全跑出来看热闹。“哪儿捡的?”“吨半二爷居然有钱买大汽车,天下奇谈了!一定是哪位把式开着车,突然心脏病发作死在路上,吨半二爷把死人埋了,汽车就自己开回来了。

“少打听闲事,这年头知道的事情多了,没好处。”

大家觉着此事蹊跷,谁也不再追问了。

门外停着一辆大汽车,惹来许多麻烦,头一宗,警察局查夜,妨碍交通。其实吨半二爷家门前没有人走路,不行,那也妨碍交通,而且危险,不小心汽车被风刮倒了,正好有一个人从旁边走过,砸死了,怎么办?交管理费,警察局替你照应着。

而且,而且,大汽车是赚钱的家伙呀,明明一部赚钱的家伙,放在门外,按月交钱。赔了,赔了。咱也开汽车挣钱去吧?

可是,那要先学开车呀,五十不学艺,吨半二爷快六十了,学不成了,就让小镇山学去吧。

八方打听,车把式们说天津光复汽车行攒车的八爷,是老把式,跑了十几年大西北,前几年出了一次车祸,伤了一条腿,不能开车了,八爷人品好,脾气更好,保举小镇山跟八爷学徒去吧。

说起八爷,有印象,前几天提车,就是八爷给开回来的。带上一份登门礼,自然就是钱了,行里的规矩,六百六十元,图的是个吉利,六六大顺。定了一桌酒席,到时候,众人来到饭店,请来一位大了主持仪式。八爷自然人了正座,小镇山坐在下座。酒过三巡,拜师大典,小镇山跪地磕了三个头,大了递过一杯酒,小镇山举过头顶敬送到师傅座前,师傅正要接过,主持人大声宣读拜师文书:

“师道大矣哉,入门授业投一技所能,乃系温饱养家之策,历代相传,礼节隆重。今有民家小子唐镇山情愿拜于八爷门下,受业学徒开车技术……

如何如何。

只是,就在主持人大声读文书的时候,师傅八爷突然站起身来,二话没说,大步走出了大厅。

咦,八爷翻车了。

众人大吃一惊,纷纷追出去。八爷,八爷,您老这是怎么了。

人们猜想,八爷撒酒疯,忽然想起了什么事情,悔了拜师约定,或者是拜师礼金给少了。

不对不对。八爷的酒量二斤不吃菜,今天只一杯酒,不至于醉呀。二来,今天的拜师礼金不少呀。打听过了,马连良收徒,拜师礼金,十六两黄金;拜到八爷门下,吨半二爷奉上的拜师礼金六百六十元关金法币,折合十八块袁大头,白银十六两,行啦。

“八爷,八爷,您老慢走,哪地方不够板,得罪您老了,您尽管说话。”

拦住八爷的是请来的大了,操办一堂事,不容易,办砸了,传出去,市面上伤了名声,饭碗丢了。

看在大了的面上,八爷收起脚步,回头对大了问道:

“徒弟姓吗?”

“姓唐。”

“叫吗?”

“镇山……哎哟!”啪啪两声,大了一连扇了自己两个耳光,“我浑蛋,我浑蛋!”

大了一步跑回来,一把将小镇山拉起来,拉到吨半二爷面前,大声喝道:“改名字。”

“怎么了,这名字是从一初生就起的,怎么一时之间,就要改呢?”

“开大汽车,跑山路,进山之前,要跪地磕头拜山,口中叨念,学徒某某进山打扰,求山神一路保佑。你他妈一说名字叫镇山,你能镇山还他妈拜山干吗?”

“改改改,立时就改。”到底吨半二爷有点儿文化,立即就给外甥把名字改了。

小镇山改名小敬山,正式开始学习开车了。

八爷尊姓大名,无关紧要,天津汽车行里提起老把式八爷,人人交口称赞。八爷开车几十年,西北老客买了什么重要的物资,宁肯等半年,也一定要请到八爷开车。当年八爷自己有一辆大汽车,生意一桩连著一桩,很是赚下了家当。

八爷混得这样好,怎么到光复汽车行干活儿去了?

唉,别提,提起来,八爷气得蹦脚骂那个王八蛋。

这桩倒霉事到时候再说。

八爷年轻时丧妻,膝下无儿无女,因为那件倒霉事,至今没有再娶,就是孤身一人过着,收了徒弟小敬山,生活上有人照料,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汽车行学徒,虽说是学徒三年,其实三年过去,遇见好师傅,也许能让你知道油箱怎么打开,怎么往油箱里加油,那个神圣的驾驶室,根本不让你进,至于那个方向盘,行里说是大轮,你根本摸不着。

让你学会开车,师傅吃谁去?

八爷厚道,小敬山被领进门,学习擦车的时候,八爷就把汽车结构给小敬山讲明白了,小敬山这孩子也机灵,什么事,说一遍,就能记住,不必师傅再唠叨。半年之后,八爷开着车子到郊外转,到了人少的时候,八爷就让小敬山开车。

小敬山倒也挨过大脖溜,开着开着走神儿了,啪!一巴掌打在脖梗子上,想吗了?

小敬山连连改正错误,第二次,再不犯了。

最最重要,八爷带徒弟,有言在先,学艺先学做人,行里的规矩,一定牢牢记住。不许东瞧西看,开车走在路上,马路那边一位大摩登,随便瞟一眼,不算居心不良,万一这时候有人过马路,你一走神,出事了,这行饭别吃了。不许顺手牵羊,开车过农村,看见乡下人家门外挂着棒子、辣椒,顺手揪一把,不算偷窃,以后你再走这条路,乡亲们在地上挖沟,不放你过去。不许见困不助,跑车路上有人挥手搭车,你猛踩油门闯过去了,明天外边冻死一个人,说不定就是你爸爸。明白吗?学艺先学做人,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个人品德,不戗火,不斗气,等等等等,连路上屙屎撒尿,都有规矩。八爷一一告诫,小敬山记在心间。八爷说,我不迷信,不拜佛,不拜教堂,可是中国人这些老规矩,条条都是鲜血换来的。

说着,八爷拉开裤管,啊的一声,小敬山吓得喊了出来。

八爷腿上,好大一个疤。

多少年前,跑车过太行山,车到山前,八爷下车磕头,拜山。押车的一个浑蛋,就是不下车,看见八爷跪在地上磕头,他还在车上喊叫,狗头不受,狗头不爱。八爷不和他一般见识。进山之后,看见树杈上一个鸟窝,两只小鸟喳喳叫得好听。那个跟货押车的喊着停车,跳下车就把鸟窝取下来了,看两只小鸟,也是喜爱。不多时间,这家伙玩儿腻了,一扬手,把刚刚出生的小鸟扔出去了。那家伙正哈哈大笑,一个拐弯,八爷说,只觉得一阵天昏地暗,等醒过来,自己已经躺在一户农家的土炕上了。

救人的乡亲说,车里那个人没救活,八爷命大,捡了一条命。养了半个月,八爷回到天津,天津正骨科苏大夫,没锯腿,把摔得粉粉碎的骨头接上了,只是,不能再开车了。

八爷开车这些年积攒下的钱财,也花光了。

明白吗,世上一草一木,一石一泉,都有灵性,可以不信,不可以不敬,人活在世上,要规规矩矩。

对了,这就是八爷传授给小敬山的传世绝技。

市面上传言,说八爷收了个好徒弟。只一年就可以跑河北了,最远跑到山海关。跑保定,一马平川,没有大山大水,小敬山开车,八爷照看着。平平安安,揽了几桩生意,主家都非常满意。渐渐,八爷揽活儿的消息不胫而走,最后,西北老客来了。

八爷说,西北方向,多年不跑了,徒弟还没出师,不敢放手,误了你们的生意事小,出了事,对不起人家孩子。

不行,八爷,这次无论如何您也得辛苦一趟,西北军派下来的官差,军用机械,误了军机,马爷说,要脑袋瓜子。

罢了,多年的老客,再辛苦也要跑一趟。

老客说,不能让您一个人辛苦,掌柜亲自跟车。

八爷不答应,信得过我,你坐火车在嘉峪关等我,你跟车,孩子害怕。

谢谢八爷,我给孩子加一份辛苦钱。

孩子不收辛苦钱。心里惦着钱,开车时盘算这笔额外的钱如何打点,走神儿。孩子还没出师,吃在我家住在我家。一年两季单衣棉衣,用不着你单独给赏钱。货到了,看着孩子辛苦,加他一顿你们那里的牛肉面,多放辣椒,回来时给他包二斤牛肉。我可不是这个对待,牛肉面,得给我预备兰州老烧锅。

条件不高,一切照办。货物备齐,八爷坐在副驾上,小敬山查看过油箱。前一天回家拿了一件大棉袄。八爷算好路程,头一天投宿哪里,第二天哪里歇脚,一路上连哪里吃手抓羊肉,哪里吃牛肉面,哪里的烧锅酒好,哪里的瓜甜,都算计好了。

头一遭跟师傅进山,小敬山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天未明,小敬山就看过油箱,擦好汽车,给师傅打好洗脸水,侍候着八爷起床。八爷知道孩子的心情,不说话,冲着小敬山笑了笑,走。带着徒弟出去,一人半张大饼,两根油条,一人一碗锅巴菜,呼噜呼噜小敬山吃出一身汗。

开车,小敬山在汽车方向盘一侧拉着车门等待。八爷慢慢地走过来,看看小敬山,一努嘴,上呀。

小敬山没敢蹬车,只觉得心脏一阵乱跳,冲着师傅脑袋瓜子直摇晃。

“上呀!”八爷又冲着小敬山说了一次。

“您,您,您坐好,我就关车门。”

“我让你上。”

“我我我……”小敬山嘟嘟嚷嚷也不知道要说什么话,还拉着车门呆呆地立着。

“上去吧,你!”

猛一使劲,八爷把小敬山推上了驾驶室,更用力地将小敬山按在驾驶座位上。

从天津出发,一天路程,顺风顺水。入夜到古北口,小敬山头一次看见长城,弯弯曲曲盘在山坡上,看着很是凄凉。想起师傅定的规矩,不许东瞧西看,目光收起来,老老实实开车,长城凄凉不凄凉和你没有一毛关系。

古北口投店,条件极好,住房是没有了,只能在长长的通道上铺一条被子,和衣躺在地面上。小敬山头一天跑长途,一闭上眼,就是开车路上的村庄、树丛,还有慢腾腾的大马车和无精打采的赶车人。渐渐,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突然一个急刹车,又突然醒过来,披衣服撒一泡尿,回来再躺下,还是开车。

第二天行车也平顺,就是村子少了,树少了,人更少了,偶尔几座稀稀拉拉的房子。过了一个大镇,八爷拉着小敬山下车吃了一碗面,八爷喝了几口自己带在身边的直沽高粱。直了一会儿腰,开车。

天色渐晚,没有歇脚的地方,小敬山不能问,八爷靠在椅背上打哈欠。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倒是很好看,在天津没看见过这样明澈的月亮。小敬山什么感觉也没有,反正师傅不说话,你就只管开车。

到了,荒郊野外一间好大好大的土坯房,一排十几个窗子,里面没有灯光,外墙露着黄土,墙上画着一个一个的白粉圆圈,早就听说是吓唬狼的。

八爷使了一个眼神,停车。八爷在前,小敬山随后,向着那间大房走去。离着大房子还有十几步,一股恶臭扑过来,小敬山打了一个冷战,客店。

走近几步,一片牲口的喧叫声,大车店。

小敬山见了世面,说是投店的地方,没有人接待,钻进房子,黑洞洞,长长的一个大炕,不知道躺下了多少人,每个人身上都披着一件老羊皮袄,有的毛朝里,有的毛朝外,活赛大炕上卧着一排大白羊。

进屋,靠门睡。

八爷在躺着的老羊皮袄间拨开一点儿地方,对小敬山说,睡吧,明天头遍鸡叫,进山。

小敬山心想着明天天亮之前鸡叫头遍出发,唯恐睡过了头,最后还是八爷把他从大炕上拉了起来。

太累了,嘛话也别说,揉揉眼睛,开车。

远远看见群山,走了一大阵,山还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前面一片小岗子,没有路了,小岗子前面已经停下了三辆汽车。

远远地传来了第二遍鸡叫声,八爷走下车来,向前面几个兄弟看看。前面停下的三辆车,把式们早就立在山脚下,看看八爷,一起拱了拱手,八爷也拱手还礼。这一敬一还,八爷就成了这一行四辆车的头,或者用把式们的行话,八爷成了这次进山的老把式。

老把式,就是这四辆车的领袖,身上负有领袖的权威和责任。原来汽车进山,都要结伴而行。鸡叫二遍焚香燃烛,磕头敬酒;鸡叫三遍,开车进山。过了时辰,太阳升起,天黑前不能出山,困在山里,许多故事太可怕了。

义不容辞,八爷走上前去,带领后面的三辆车,焚香叩拜,恭恭敬敬,大家一起磕了三个头。

没有人再说话,八爷和小敬山上车,绕到前面早来的三部车,向前开去。

最先的山路,也还平坦,不过是一个大大的山坡,慢慢地也就开到山后去了。第二道山梁,出现弯道了,陡陡的山坡,之字形的车道,爬上去,折回来,往下看,还在原来的老地方。绕了几道弯,再看看,车到半山腰,山下面,一片郁郁葱葱,视线都模糊了。

第三道山梁,险峻了,抬头,一片白云,山路像刻在山上的曲线。八爷招呼后面的车停下来,大家下车,擦擦汗,抽支烟,喝口水,方便方便,又直直腰,然后一起上车,进山。

绕过几条之字形的山路,八爷在前面开得很慢,后面的车也拉开了距离,规规矩矩,大家一起相互关照着行车。

好像是看见了什么东西,八爷按住小敬山的手,吩咐停车。

小敬山踩着车刹车,汽车停了下来。后面三辆车也停了下来。小敬山正要向八爷询问,出现了什么情况,紧跟在后面车子的师傅抢先跳下车来,拉着小敬山的车门大声问,怎么了?

八爷没说话,眼睛只是向前方看着。

顺着八爷的视线,后面跟过来的师傅看过去,山路当中,一块大石头,躺在了山路正中。

看得出来,大石头是昨天夜里从山上滚下来的,冲劲不小,在山路中间砸出了一个坑。

二话没说,后面跟过来的把式跑过去,弯下身子,好像要搬开这块挡路的大石头。

“你要干吗?”

坐在车里的八爷大声地向前面的把式喊了一声。

八爷的喊声未落,跑到前面的把式搬起山路上的大石頭,用力一扔,轱轱辘辘,暴起一阵尘烟,大石头被扔下山去了。

小敬山看见,八爷脸上的肌肉紧紧地抽在一起,咬着嘴巴,好一阵没有出声。

那个把石头扔下去的把式得意扬扬地回来,冲着八爷拍拍手上的尘土,向八爷看看,走到后面坐回汽车去了。

山路上的石头被清除了,小敬山双手放到方向盘上,踩着油门,准备开车。

突然,八爷重重地打了小敬山一巴掌,小敬山莫名其妙地愣住,看看八爷。八爷没有表情,只是呆呆地坐着,小敬山心里打鼓,不明白八爷为什么重重地打了自己一巴掌,是责备刚才为什么不是自己下车搬开那块石头,或者还有什么原因?

小敬山呆呆地扶着方向盘,低头寻思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师,师,师傅……”小敬山想询问八爷是不是应该开车了,但他没敢说出口。就在小敬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的时候,八爷从侧面狠狠地踹了小敬山一脚,小敬山没有提防,险些被八爷从车里踢出去。

小敬山,好一个聪明的孩子,被师傅踢得晃了晃身子,没有说话,索性推开车门,从汽车里跳了下来。

小敬山没说话,更没有询问师傅为什么把自己从车里踹下来,他急急地走到刚才挡路大石头的地方,看看山路,一步一步地向山下走去。

八爷在车里喊着,小心。

小敬山终于明白八爷把他踹出车来的原因了。

顺着曲曲弯弯的山路,小敬山一步一步地向山下走着。天津孩子没走过山路,小敬山双手不停地找抓手,抓住一根树枝,抓住一根蒿草,扶住一块石头,慢慢地向下走着。八爷的车子停在前面,后面的几部汽车也不能动。后面几个人走过来询问停车的原因,几个人看着八爷向山下注视的目光,一起也随着向下望去,这才发现小敬山正在向山下走。

“咋啦?”

八爷不吭声。

“掉下啥啦?”

八爷还是不吭声。

哎哟,突然,后面一个人喊了一声,随之,刚才把山路上的石头扔下山的把式纵身向山下跳去,到底是山里的汉子,只几步就跳到小敬山的身边。

后面追过来的把式,不和小敬山说话,一步就找到了刚才他扔下来的大石头,用力地抱起来,反身向山上走。

石头很重,把石头扔下山来的汉子抱在怀里也费劲,山路又斜,一步步向上走,莫看是山里人,也是呼哧呼哧喘大气。小敬山心善,快追一步,想帮助那个把式一起搬石头,突然山腰上八爷大声喊着:

“闪开,让他自己搬!”

二十天之后,八爷和小敬山回到天津。八爷跳出车子,直奔华靖池去泡澡,小敬山洗洗脸,急着回家向舅舅、舅娘报平安。

小敬山对舅舅、舅娘说,哦呀,那兰州的牛肉面真是香呀,我吃了一洗脸盆。

舅娘一听笑了。怎么拿洗脸盆吃面呢,让人家笑话天津娃娃没规矩。

哈哈哈哈。

新亚大药房喜迎新时代

新亚大药房坐落在黄家花园十字路口最繁华的地界,最红火的时候,一连三幢小洋楼的店面,砖头砸不碎的大玻璃窗,药房里整天亮着几十支两百瓦的大灯泡,入夜照得黄家花园成了日不落大街。

新亚大药房,历史悠久,开埠之始,西药人津,余老先生率先做起了西药生意,创办了这家新亚大药房。余老先生年事渐高,药店里的事情就由他儿子余铭森接管过来了。

新亚大药房声誉第一,买卖公平,绝对不卖假药。那年月,中国人还没有制作假药的本领,做个驱风膏呀什么的,还对付,造假阿斯匹林,没那么大能耐。

余老先生和余铭森父子二人经营新亚大药房,市间流传着一桩有惊无险的故事,老朽林希无事于小区公园负暄闲坐,听得其中奥秘,确也颇为神奇,如今借《沽上纪闻》总题,听我娓娓道来。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余铭森正从南开大学毕业。偏偏一位从重庆飞来的教育部长,将抗战时期在沦陷区读书的学生,定为是伪学生,学历无效。学历无效怎么办?那就要重新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经录取才能再从一年级读起。

这一下学生们闹起来了,要和这位二百五教育部长理论,问这位教育部长,沦陷时期出生的孩子,是不是也要重新出生,无论今年几岁,一律定为一岁。

教育部长自然振振有词,问学生们,沦陷时期你当过大学校长,算得是你德高望重吗?

而且教育部此举也不和学生们为难,重新录取,大学实行学分制,第一天入学,第二天就可以申请考试,达到学分,立即发你毕业文凭。摇身一变,你不就成了国家栋梁了吗?

此等潇洒,何乐而不为哉!

偏偏学生们不通情达理,天天坐在教育部门外,等部长出来揍他,看能不能把他揍得明白一点儿人事儿。这下部长慌了,部长虽然有学问,贯彻中央政府指示,但是部长也知道挨揍是件很不舒服的事儿,几天没见,部长回南京升任乡村自治发展总署署长去了。如此,余铭森一干人的学历才得到民国政府的承认。

余铭森大学毕业,离开南开大学之时,家里出了一点儿小事,他家的新亚大药房,被定为“敌产”,全部没收,由民国政府接管。“大东亚共荣圈”六个字,新亚大药房占了两个字,三分之一属于附逆,而且,最最重要,日本军方买过新亚大药房的药,顺理成章,新亚大药房支援“大东亚共荣圈”,敌产,没戏了。

这一下破产了,不追究余老爷子附逆的罪名,就便宜你了。

渐渐,局面缓解,说是只要向华北接收总署交一笔“二读费”,支持“大东亚共荣圈”可以改为“曲线救国”。华北接收总署的“二读费”数额不高,只一万元,但是不收关金法币,只收美元。事情虽然好办,可是美元去哪里弄呀。

何谓“二读”,这是个法律专用词,一个案例第一次读过,败家不服,提出二读,第二读可以推翻第一读的结论。杀人可以改为“误伤”,偷盗可以改为“拾遗”,《六法全书》,就是这样一读二读折腾过来的,无论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余铭森老爹一筹莫展的时候,天津大光明码头停下了美国军舰。美国军舰来天津干吗呀?接受日本投降。日本向中國投降,有美国军舰什么事呀?中国不是忙不过来嘛,那就请美国军舰代劳了。

余铭森老爹为一万美元正在犯愁,好消息传来,美国军舰招收雇员。招收什么人?什么人都要,洗地工、勤杂工、厨师、理发工等等,最高的职位,翻译,实行年薪制,和美国同行一样待遇,年薪八万美元。

余铭森一算,年薪八万,一个月七千来块美金,天助我也,老爹的“二读费”有了。

于是,余铭森跑到大光明码头,找到美国汤姆号军舰,交上简历,第二天收到录用通知,余铭森先生被聘任为美国汤姆号军舰首席翻译了。

年薪八万美元。好家伙,余铭森先生两个月的薪金就够交“二读费”的了,看来将支援“大东亚共荣圈”改为“曲线救国”,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余铭森老爹的新亚大药房如何从支援“大东亚共荣圈”变成“曲线救国”,这里就不描了。只说美国汤姆号军舰首席翻译官余铭森先生在汤姆号军舰上的离奇故事吧。

湯姆号军舰舰长对余铭森先生的工作非常满意,印象很好,和中国政府打交道,每次都带着密斯特余。密斯特余做事更是认真负责,不仅翻译准确而且待人忠诚,更以渊博的学养向舰长先生介绍了许多关于中国的知识,舰长将密斯特余看作是老师,更请密斯特余到自己家里去吃饭。

请人到家里吃饭,在美国人看来,实在是了不起的大事了,美国军舰,舰长带家属就任,美国军舰上出现女人一定是舰长的老婆女儿,此外绝对没有女性船员。

在舰长家里吃饭,舰长夫人和女儿出席作陪,吃的什么不必细说,倒是要说说舰长大人的那位倒霉闺女。

舰长大人的女儿叫麦瑞,长得非常漂亮,绝对是洋美人,羞得余铭森不敢抬眼儿。吃饭时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小姐犯小性儿了,嘀里嘟噜地和老爹争辩,余铭森自然能明白这父女二人为什么争执,原来女儿不想去一所大学读书,她说她的外语不行,外语不行怎么能去读海洋法呢。

老爹说,你外语不行,我给你请一位老师,这位老师会六种外语,就说你从哪门外语先学起吧。

麦瑞小姐似是无意地向密斯特余瞟了一眼,当即就说,我从中文开始学。

老爹说,密斯特余就是你最好的老师。当即和余铭森谈好,教授中文,每小时三十八美元。余铭森说,我在舰上做翻译,业余时间教麦瑞小姐学中文,不收费。

舰长说,不行不行,那样联邦政府会给我下数额巨大的罚单,弄不好,我还要坐监狱。

哎呀,余铭森小哥业余时间每小时又有了三十八美元的收入。

余铭森先生在汤姆号军舰上工作了整整一年,挣了不少钱,将他老爹因为支援“大东亚共荣圈”而被没收的新亚大药房,通过“曲线”赎了回来。余铭森完成任务本来可以在汤姆号军舰再干几年,存够娶媳妇的钱,再开始白己的事业,只是,因为舰长的女儿麦瑞小姐的一番潇洒行为,弄得余铭森在汤姆号军舰上实在待不下去了。

一天,余铭森向汤姆号军舰舰长交上了一份辞职报告。

本来,军舰上一名职员辞职,不必惊动舰长大人,但是当余铭森的辞职书放到舰长办公桌上的时候,舰长先生有点儿坐不住了。

立即,舰长将余铭森请到办公室,询问余铭森辞职的原因。

舰长先生劝告余铭森,你在舰上的出色工作,全舰的人有目共睹,最最重要,这一年的时间,你对我个人的帮助功不可没。全舰人员对你的印象都非常好,大家已经离不开你了。

舰长再三挽留余铭森先生,希望他撤回离职申请,但是余铭森坚持一定要离开汤姆号军舰,而且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总要有个原因吧。

余铭森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实话实说地告诉舰长先生说,令爱麦瑞小姐的种种行为,让我实在待不下去了。“她怎么了?”“她咬我。”“啊!”

舰长先生大惊失色,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若不是办公室墙壁拦着,可能从军舰蹦到海河里去了。

“怎么,我的女儿麦瑞会咬人吗?”

“你看。”

余铭森指着自己的嘴巴给舰长看。

舰长凑到余铭森嘴巴旁边仔细看了半天,然后颇是怀疑地向余铭森问着:

“她真的咬了你吗?”

“真咬。”

“哦,”舰长先生微微地笑了笑,对余铭森说,“根据我的观察,密斯特余的嘴巴上没有被咬伤的痕迹,这在法律上是不能成立咬人罪的,我的律师也不会接受密斯特余的投诉。”

“您再看,您再看。”

舰长更加仔细地看了半天,最后拿起看航海图的五十倍放大镜,又看了半天,终于看出问题来了。

“密斯特余,这不构成咬人致伤的犯罪,这是一层浅浅的唇膏印记。”

“这就是麦瑞小姐咬我的证据。”

“密斯特余,这是唇膏印迹,在法律上被认定是表白友谊,哈哈哈哈!”

“你还笑!一个十七岁的大姑娘冷不防在我脸上咬了一口,你不管教你们家的疯丫头,还笑!这若是让我老妈知道,还不得把我锁在小房里半年不放我出来呀。我不干了,给多少钱我也不干了,人生在世,名声第一,天津伯伯、叔叔们知道我在汤姆号军舰上被一位小姐在嘴巴上咬了一口,等你们走了,我的小脸儿往哪儿搁呀。”

“只是,只是,密斯特余,如果麦瑞小姐真心爱你,怎么办呢?”

“她爱我?那个倒霉孩子爱我,打死我也不敢娶她呀!我真娶了她,领到家里,我们家亲戚多,她见了谁就咬谁,还不得给天津卫闹出一桩大笑话来呀!”

唉,麦瑞麦瑞,这个倒霉孩子呀。

麦瑞小姐,绝对大美女,身材高挑儿,眉清目秀,身体强壮,声音优美动听。十七岁高中生,看第一眼,大美女,待长了,疯丫头。

怎么疯丫头?天津人讲话,没正形。

晚上余铭森给她讲中文,余铭森规规矩矩地坐在大桌子一边,你猜人家麦瑞小姐坐在哪儿?人家小姐一屁股就坐在了桌子上,坐在桌子上就坐在桌子上吧,她还把两只脚巴丫子蹬在桌子上,冲着余铭森八叉着两条腿,你说余铭森怎么给她讲课?

余铭森坐怀不乱真君子,非礼勿视,你爱怎么坐就怎么坐,我给你讲中文。只是人家麦瑞小姐有自己的听课习惯,听着听着,觉得没劲了,冲着余铭森做鬼脸,故意逗余铭森笑。余铭森绷着劲儿不笑,她宣布军舰启锚,拉着余铭森练习启航的基本动作。

每天晚上讲课结束,麦瑞小姐拉余铭森,今天游泳,明天滑冰,第三天拉着余铭森玩美式足球,指定余铭森做四分卫,她往余铭森身上冲,一下把余铭森压在身子下边了。

好重。

“我不行,我不行。”

“你们中国人就知道念书,要知道每天至少运动两个小时,心脏跳动必须达到一分钟一百一十次,说着麦瑞小姐拉开余铭森的衬衣伸手就摸余铭森的心脏。

更可气,麦瑞小姐养宠物。她不养猫,不养狗,她养了一只袖珍蜥蜴,一根手指长,全身碧绿,前边的两条腿长,后边的两条腿短,爬得很慢,时时昂起头来东瞧西看,看着倒也可爱,據说这样的蜥蜴生长在澳大利亚原始森林里,一只这样的宠物蜥蜴,值一辆德国小汽车。

你养你的宠物,人家余铭森先生讲人家的中文,和睦相处,不就天下太平了嘛。

偏偏这个倒霉孩子每到听课的时候,就把她的宝贝宠物从玻璃小盒里取出来,还放到脸上,任其自由爬行。偏偏我们的余铭森先生看见蜥蜴全身就起鸡皮疙瘩,而那个倒霉孩子越是看余铭森全身打哆嗦,越拿她的宠物往余铭森身边凑。一次那个倒霉孩子瞅冷子把她的宠物放到余铭森脸上,余铭森吓得大叫了一声,活像是杀猪一般,跳起来就往外跑,没想到,那个倒霉孩子突然把余铭森抱住,狠狠地就在余铭森脸上咬了一口。

走!

走人!

说出天来,这鬼地方不待了。

你们美国人行呀,小时候无论多疯,只要不杀人放火,长大了全一笔勾销。我们中国可较真,从不尿床开始,一举一动都给你记着,小升初,小学向中学介绍谁是模范学生,初升高,模范学生加分,到了考大学,已经就有档案了。

拜拜吧,您哪!

听说密斯特余辞职下舰,半个汤姆号军舰的人全乱了。

一个翻译员离职,何以惊动得汤姆号军舰这么多人手忙脚乱呢?

汤姆号军舰全员上千人,其中至少有二百号人欠余铭森先生的钱。

什么人欠余铭森先生的钱?说不清,除了舰长、大副、二副之外,从轮机长、领航员、通讯组、观察组、作战组、应急维修组、后勤组,到炮手、装填手、水手、勤杂人等,再到厨师,许多人都欠着余铭森先生的钱。

余铭森先生何以有这么多的钱?

和船上所有的人一样,余铭森就是那份固定的年薪,美国军舰,每星期发一次薪金,余铭森一分钱不花,全存在身上。那些向余铭森借钱的人怎么就如此穷?他们有人比余铭森的薪金还高。

他们“造”。

美国军舰实行五天值班制,每到星期五下午三点,全体船员甲板集合,列队由舰长检阅。口令喊过,立正,随后船长走上甲板。舰长身穿白色将军服,手里拿着一根象征指挥权的指挥杖,先向船员们行礼,然后手里摇着指挥杖,一个水兵一个水兵地查看,给这个系好衣扣,给那个整整领带,再给第三个戴正水兵帽,看神态就像老爸送儿子上火车赛的。检阅完毕,解散,呼啦啦一帮身强力壮的美国佬就蹦下了军舰,没一会儿时间,千把人就散得不见影儿了。

一帮水兵都跑哪儿去了?

鬼知道。

每到星期五,下午三时不到,大光明码头就聚集着一群花界女子。有朋友的,昂头向在军舰上接受检阅的朋友递媚眼儿,一会儿时间,好朋友跑下来,伸开双臂抱住如花女子,哇哇叫着,又亲又咬,蹬上三轮,跑向温柔乡去了;没有固定朋友的,女子身边站着一个小孩儿,看见美国水兵跑下来,立即跑过去,用天津口音的英语对水兵们说:“万达拉儿,万标替!”听明白了吗,翻译成英语就是:“Onedollar,onebeauty!”

再翻译回来,就是:“一个美金一位美女!”

美国水兵一听,呀,天底下还有这等便宜事,一个美元就可以有一位美女,走,玩儿玩儿去呀。

于是这位水兵傻帽儿就跟着小孩走了,走到对面马路,果然一群美女过来,喊了一声哈哕,拉着美国大傻帽儿就找地方私会去了。

下船的时候,每个水兵身上都揣着厚厚的一沓美元,在岸上住了两夜,星期日下午五时回舰报到,个个都成了穷光蛋,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

回到军舰,虽说没有花钱的地方,但你要吃饭呀,美国海军水兵吃饭自己买,连吃饭的钱都花光了,一星期的日子如何过呀?借吧,向谁借?全汤姆号军舰只有一个中国人腰包里还有钱。

其实,这桩事,就怪舰长太糊涂,你舰上的水兵星期五傍晚下船,星期日下午才回来,这两天,他们住到哪里去了?开一次生活会,不就解决了嘛,怎么就没人管呢?

若说起来,这帮少爷兵也真是活该,一个个跟着“beauty”走了,那“beauty”们是好打发的吗?玩儿,买衣服,买首饰,买鞋……

本来水兵们身上的钱足够用的,只是“beauty”们还要买点儿有保存价值的物件呀。据说一位“beauty”居然给她老爹买了一口棺材。美国水兵难道不问问买那么个大家伙有什么用呀,不是买棺材成品,是买木料,交上订金,把木料留住,等她老爹架鹤西去的时候,立即打棺材,天津人说是“课”成棺材。

少爷兵们当然不懂得这些事,“beauty”要买什么,只管付钱就是了,如此一番大造,待到星期日下午五时回到军舰,他兜里一分钱也没有了。

没有钱是不行的,要等到下一个星期五才能发薪,这些天怎么活呀,就算舰上没有花销,你得吃饭呀,喝啤酒、吸烟呀,没办法,借吧,向谁借,密斯特余有钱,密斯特余从来舰上至今没花一分钱。

不好意思了,借条,和美国人办事,手续齐全,规规矩矩。某月某日某某向密斯特余借美元多少多少,定于某月某日归还,另加利息多少多少。

余铭森把钱借出去,放心,美国人不干借钱不还的恶事,美国人不赖账。只是如今余铭森先生走得太急,离星期五还有四天。以物抵债行不行?余铭森好说话,随便拿点儿什么东西,就算两清了。

余铭森离开汤姆号军舰,随身带下来四块手表,十二把瑞士军刀,两部照相机,家用电影放映机一台,还有电动理发工具、香水、口红、丝袜、衬衣。中间圆两头尖的橄榄球一个,二十八张黑胶唱片,网球拍三对,网球鞋全新三双。厨师们还的东西,有奶油,有芝士,还有冰激淋粉一罐,奶粉一大铁罐,战时军人套餐(定食)一箱。我的天,余铭森开杂货铺去吧。

走下汤姆号军舰,余铭森没有回家,雇了三辆三轮车,余铭森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直奔墙子河沿小市场而去。一九四五年秋天,天津墙子河西端河沿上有一个大市场,这个大市场只卖美国货,天津人只叫它是“小市场”。这处市场真可谓无奇不有,而且价钱非常便宜,全是从美国军舰上鼓捣出来的东西。本人那时候在市立一中读书,每天中午必到小市场闲逛,曾经以买一套煎饼馃子的价钱买了一支派克笔,我的天,真是天下奇谈呀。

余铭森将三车乱七八糟的东西拉到小市场,一会儿时间全部货物就出手了,算了算,比借出去的钱还多点儿,就算没赔。

卖过货物,余铭森悠哉游哉地往家走,手揣在裤兜里,摸着一样东西,一个长方盒,是汤姆号军舰医院一个管理员抵债还给他的,当时他就看了,是一盒药针,盘尼西林。

当时余铭森就对这位管理员说,你这东西很贵,你没有欠我那么多的钱。那个管理员悄悄地对余铭森说,密斯特余若是觉得这东西很贵,就再给我一些钱。此时正赶上汤姆号军舰发了余铭森一笔退职金,余铭森信手又给了这个人一些钱,东西就算买下来了。

小河沿市场倒卖最火的东西,正是盘尼西林。倒卖盘尼西林的贩子不摆小摊,就是满市场逛来逛去,嘴里叨念着“老头票儿,老头票儿”。这种人公开的生意,倒卖美元,私密的生意,倒卖盘尼西林、麻醉剂、毒品。暗语“老头票儿”表示用美元交易。美元纸币,每一种面额印着一位美国总统的头像,天津人不认识美国总统,统一称之为“老头儿”。

嘴里叨念“老头票儿”的人,看余铭森像是吃军舰饭的,还故意走到余铭森身边,小声地问,有吗?看看,好说好说。好说的意思是价钱好商量。

在小河沿市场余铭森没有露这件货,他想把这盒盘尼西林带回家交给老爸,让老爸放在新亚大药房里卖。

回到家里,余铭森向老爸述说了在汤姆号军舰上的生活经历,更述说了执意离开汤姆号军舰的原因,老爸听了连连夸奖儿子做得对,咱可不能按照他们那些蛮夷之邦的法子做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规矩,只有中国人才是全地球做人的楷模,云云。

最后余铭森把揣在怀里的一盒盘尼西林拿出来给老爸看,这一下将老爸惊得几乎跳了起来。哎呀呀,好儿子,你怎么弄到手这样的好东西呢,你知道吗,现在市场上一针盘尼西林就是一两黄金呀,而且一天一个价,用不了半年,就能涨到二两黄金,这一下咱家的新亚大药房发财了。

说着,余老先生将一盒盘尼西林接过来,双手托着,像接过皇帝老子赏赐的金元宝一般,哆哆嗦嗦地看了半天。真货,绝对真货。就凭这一盒盘尼西林,你老爸转运,发财了,发财了!

父子两个说过话,一切收拾停当,余老先生和儿子喝酒。余铭森从生下来,至今没有沾过一滴酒,今天老爸要给儿子开戒,大庆大庆。

转眼到了一九四七年,市面不平定了,物价飞涨,百业凋敝。医药界的生意不好做了,老百姓饭都吃不饱,有点儿小病就抗着了。

医药界生意冷清,但依然门庭若市。一伙人还没走,第二拨人又进来了。头一茬,区公所收税,一笔一笔每天都有新项目,每天还都有税金调整,昨天治安税四百元,今天涨到六百元,税金随棒子面随时调整。区公所之后,警备区来了,东北失守,大军撒到天津,天津民众表示慰问,再加一笔安置费。警备区走了,警察局来了,战时物资管理费。如此如此,新亚大药房每天缴纳的税金,比营业收入多好几倍。不干了,关门。不行,关门歇业,要先呈交歇业申请,申请费就是你全部资金的两倍,没批准,不准歇业。提出二读申请,再交一笔钱。一笔钱,一笔钱,你掏钱吧,缴迟了,罚款,连你们家的房子都收了。

时局吃紧,一九四七年末,天津警备区实行战时物资管制。什么是战时物资?除了自来水、手纸,都是战时管制物资。先说粮食,天津大街小巷,每条胡同都有米面铺,实行战时物资管制,一切买卖都要接受警备区检查,进货多少,售出多少,每天必须上报警备区,账目不对,向敌区走私粮食,发现了就是死罪。再到布铺,进了多少棉布,进了多少丝绸,卖出多少棉布,卖出多少丝绸,也要向警备区报告,账目不对,也要治罪。直到杂货铺,进了几个煤球炉,卖出几个煤球炉,警备区也要按时检查。到了医药界,更严了,红药水、碘酒、止痛药、纱布、温度表,连女孩们治青春痘的美丽膏,都属于战时物资。

而且,战时物资管制的重点,是医药界俗称的“红货”。红药水、纱布、消炎药、麻醉药,一旦发现账目不对,就是暗通敌方。

余老先生做事谨慎,事事小心,唯恐什么地方疏忽,被军管老爷们抓住把柄,罚款事小,弄不好丢性命。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一天晚上新亚大药房被稽查队踢開了大门,一千人等恶凶凶地闯了进来。

正好,这一天余老先生和儿子余铭森都在药房,冷不丁看见一干人等闯进来,稍稍有点儿吃惊,好在新亚大药房没有任何怕检查的违法生意,而且任何检查最后也都是用钱打点,无论来多少人,也无论一个个多凶,到最后大有大份,小有小份,大大小小的红包全都放在药房抽屉里。请坐,吸烟,用茶,几句闲话,慢走慢走。余老先生送行,站在门口,送一个人拉一下那个人的衣服口袋,被拉口袋的人没有任何感觉,心里明白是小红包塞到口袋里了。一干人等走了,心里骂一句娘,再等下一拨不速之客。

今天余老先生在新亚大药房,想和儿子再检查一下药房里的东西收拾得牢靠不牢靠,近来外面风声紧得很,警备区战时物资管制到处搜查,说得好听罢了,其实就是抢劫,警备区以搜查为名,闯进商店,翻箱倒柜,看见什么没收什么,先搜现金,再拿货物,他们说什么是战时物资,什么就是战时物资,搜查之后,现场征用,有的小商户多年苦苦经营,瞬间化为乌有,东护着西护着,一枪托子砸过来,真有人当场被砸死的。

最最重要,余老先生问儿子,那一盒盘尼西林放得妥帖不妥帖。余老先生说,屯积那一盒盘尼西林,绝对不是想趁时局发财,一支盘尼西林公开市价一两黄金,有这几支盘尼西林新亚大药房维持生意心里有底。一家药房,卖平安小药赔钱,没有平安小药,药房不能开张。没有百姓买平安药,光等着做大生意,就成了古董行,维持不了几天,自己就把生意做黄了。卖小药赔钱,就得靠大生意补偿,熬到好岁月,药房可以靠平安小药维持生意,也就国泰民安了。

最最重要,那盒盘尼西林放在什么地方了。儿子说您就放心吧。药房有间小屋,我顶夜睡觉的地方,小床后边,有个小药柜,小药柜背面有几个小抽屉,最底下有一个最小的抽屉,抽屉有暗锁,你就是把小药柜砸碎了,那个小抽屉也碎不了。

对,保存好就放心了。最近市面传说,有人夜半三更到各家大药房筹集红货,虽然人家公平交易,可是一旦被警备司令部发现,就是通敌,几张大布告贴在马路上,就地正法。

筹集红货的人为什么不来新亚大药房?因为他们知道新亚大药房的余老先生胆小怕事,不问政治,无论对方如何说要为新时代做贡献,余老先生也不为所动,绝不参与时代更迭的斗争。

儿子说,您就放心,筹集红货,也要你自愿,人家不翻箱倒柜,不拿枪吓唬人,夜里都是我在药房睡,真来了人,我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好儿子,心里有分寸,都说新时代就要到来了,咱们只能等待新时代,咱们可不是为新时代出生人死做奉献的先锋。

战时物资征用,今天闯进来的人换了打扮,头戴钢盔,钢盔上两个英文字母“MP”宪兵,有就地正法的权利,可以在马路上杀人,来者不善。今天一定要花大价钱了。

听明白了吗?今天不是稽查,是征用,要东西,白拿不给钱。

征用就征用吧,反正就是这间药房了,你总不能把这间药房搬走吧。

红药水,不要;碘酒,不要;纱布,不要。

“吗啡!”

“对不起,小店不经营麻醉药品。”

翻箱倒柜,果然没有。

“盘尼西林!”

“对不起,小店资金微薄,没有能力买卖贵重药品。”

“妈的,合算你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你开药房做什么?老小子,敢和宪兵做对,你今天是活到头了。查!”

八个宪兵,支起大枪,把余老先生和余铭森逼到墙角,后面又拥进来一帮人,呼啦啦,就把药房砸了个底儿朝天。所有的药柜都砸开了,天花板捅破了,四面墙壁砸得墙皮掉光了……

“长官,长官,小店不敢隐瞒药物,几位长官请稍事休息,稍事休息。”

说着,余老先生把一把一把的红包塞进了长官们的口袋。

偏偏今天的长官不为金钱所动,红包塞到衣袋里,毫无感觉,稀里哗啦,宪兵们一拥而上,一阵恶风,新亚大药房已经一片狼藉。

哗啦哗啦,所有的药瓶都砸碎了,房子里一股刺鼻的氨水味道。所有的药盒都撕碎了,药片撒在地上。看着宪兵们凶煞野蛮的样子,余老先生不动声色地坐在一旁,没有任何表情,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态。

砸了半天,自然什么也没有找到,宪兵们还不甘心,举起刺刀,捅天花板,天花板被捅得破破烂烂,呼啦呼啦往下掉泥沙。余老先生还是一声不出,也真是稳如泰山了。

整个药房都搜遍了,宪兵们冲着余老先生更是恶凶凶地喊叫:“说,说,东西在哪儿了?”

“小店只此一处店铺,东西全在这儿了,长官休息休息,我让孩子去泡茶。”余老先生和颜悦色地向宪兵头求情。

“少来这套,没有我们搜不出东西的时候,咱可是丑话说前面,等一会儿搜出东西来,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说着,宪兵头头举起手枪,狠狠地在余老先生头上点着。

“报告,这里还有间小屋。”

一个宪兵得意地向宪兵头头报告。

“那那那,那是孩子睡觉的地方一屋臭袜子。”

“搜!”

宪兵头头一声令下,一群土匪早拥进屋里去了。

木床被拉出来,一脚踢翻,几十杆大枪,一阵狠命乱砸,木床被砸成了碎木头,又一声哗啦,小木箱被拉出来了。

余老先生慌了,嘴巴嚅动着,似是要说什么,身子前倾,似是挣扎着要去护什么东西,被按在地上的余铭森挪到老爹身边,拉住老爹的衣角,安抚着老爹说:“您别动,咱什么也没有。”

就在余铭森安抚老爹的时候,哗啦哗啦小柜子早被砸碎了,每一个小抽屉都拉了出来,一个抽屉一个抽屉砸成碎木渣,连小木箱底部最隐蔽的小抽屉都砸烂了。

余老先生咕咚一下,从椅子上跌了下来。宪兵看看余老先生,吐了一口唾沫,狠狠地骂了一句:“穷药房,卖你的咳嗽药水去吧。”

宪兵们一无所获,怏怏地走了,新亚大药房似是刚刚遭到飞机轰炸,玻璃窗全碎了,药品撒在地上,药柜成了一堆碎木头。余老先生半瘫在地上,余铭森用力地扶余老先生坐起来。

余铭森似是要向老爹说明什么事情,余老先生虽然已经吓昏,到底姜是老的辣,用力半睁开眼睛,伸着一只手冲着儿子摇晃,表示宪兵们还没有走遠,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余铭森叫来三轮车,扶着老爹,一步一步地上了车,自己走回家,服侍着老爹喝水,洗脸,睡到床上。余老先生招手把儿子唤到身边,哆哆嗦嗦地向儿子问道:“东西呢?”

余铭森回答老爸,那天有人来筹集红货,说新时代就要到了,我把那盒东西奉献新时代了。

“哎呀哎呀,我的好儿子,你怎么不早说呢,可吓死我了,真若是被他们找到,你老爹早就陈尸街头了。唉,儿子,好儿子,盼着新时代快些到来吧。”

《寻人启事》不寻人

天津人总是要把全国通用的词汇做一番本土化处理,以适应天津人的语音习惯。这不,人们常说的一个词“诚实”,到了天津,就变成了“实诚”。改了半天,有什么用?还是两个音,说“诚实”,全国通用,你说“实诚”,外地人还以为你是说“十成”,百分之百的意思。

这里就说到一个叫石诚的孩子,姓石,名诚。

邻居们都说,石诚是个实诚孩子。

以前的事不说,那一年,公历一九四七年——为什么要说一九四七年的事?因为那时候还是旧社会。

一九四七年,石诚十六岁,上了两年小学,从十岁开始,在他老爹的锅巴菜铺里学手艺。他老爹培养孩子有一套规划。头二年,摊煎饼。老爹说卖锅巴菜,摊煎饼,是入门手艺,生意好不好,赚钱赔钱,全在摊煎饼头一道门槛。他老爹摊的煎饼,可着大铛一张大网煎饼,纸一样薄,揭下来,冲着太阳照,能看见对面的人影,放在秤上,七两二。你瞧瞧,别人摊的煎饼,一张九两。那时候十六两秤。

一碗锅巴菜,半张煎饼,他老爹的锅巴菜,一碗是三两六,别人的锅巴菜,一碗四两五,你算算,谁赚谁赔吧。

石诚老爹的锅巴菜,锅巴薄,难道吃主觉不出来吗?吃出来了,煎饼越薄吃着越香,锅巴菜盛到碗里,锅巴不倒,这才有个脆生劲儿。最最重要,锅巴菜的第二道门槛:味。味,怎么调?商业秘密,人家不说,我也不知道,别在这里耍贫嘴。

天津卫的小生意,五花八门,石诚他爹的锅巴菜铺是大生意,有门脸儿,有锅灶,有碗有筷子,有长案有板凳,家里还有一口摊煎饼的大铛,一台石磨,拌绿豆糊的大盆,加一起,就是经济学常说的专业名词:固定资产。

等而下之。许多小生意除了做生意的活人,没有一分钱的本钱,什么生意不用本钱?

卖药糖。

卖药糖没有门面,有了门面就没人买了。卖药糖就是一个人胸前挂个玻璃糖盒,走街串巷吆喝,那吆喝是天津一绝,一套一套,有板有眼,有声有调。如今卖药糖的早已绝迹,但卖药糖的吆喝,我还记得几套。

老实人卖药糖,吆喝简单,只是大声地唱着:卖药糖的又来了,卖药糖呀。

石诚家胡同,每天晚上一个卖药糖的大爷,吆喝得最花哨,嗓门也亮爽,吆喝得一套一套的:“卖药糖,我是头一份儿,敬父母,哄宝贝儿,开心果,消消气儿,日子越过越来劲儿……”下面,他又唱出新词儿来了:“吐酸水儿,打饱嗝,仁丹薄荷冒凉气儿……”这一句吸引人了。

石诚的奶奶消化不好,吐酸水儿、打饱嗝,肚子咕噜咕噜胀得难受,幸好有这份药糖,晚上含一粒,绝对见效,真乃是仙丹妙药也。

一连几天下大雨,满胡同泥泞,莫说是卖药糖的,连早晨吃锅巴菜的,都没几个人。没人吃锅巴菜没关系,石诚老爹也不在乎这一两天的生意,天一放晴,生意立即火爆,一家的吃喝立即就赚出来了。

卖药糖的不上街,石诚奶奶可遭罪了,吐酸水儿、打饱嗝,一阵紧过一阵,已经折磨得快不行了。一天晚上,大雨停住,终于听到卖药糖的吆喝声了。

石诚奶奶一听见卖药糖的吆喝声,立即打发石诚跑出去,喊住卖药糖的,今天买一毛钱的。今天怎么买这么多药糖呀?谁知道明天是什么天呀!药糖一分钱一小块,一毛钱十块,石诚奶奶十天之内好活了。

石诚从院里跑出来,天上轰隆隆打了一个大雷。卖药糖的接过钱来,一呀大块,二呀大块,数够了,一张纸包好,递到石诚手里。哗啦哗啦大雨点又落下来了,石诚护着小纸包往家跑,卖药糖的抱着脑袋瓜子回头跑,一时间就没了人影儿。

本来石诚买过药糖应该交给奶奶,偏偏这时候奶奶方便去了,石诚一想,今天买了一毛钱的药糖,他若是少给一块怎么办呀,于是就在奶奶还没回来的当口儿,石诚打开纸包想数数糖块。一块两块,数到最后,十一块。哎呀,占人家便宜了,大雨天出来卖药糖不容易,占穷苦人的便宜有罪,奶奶说的。

说着,石诚拿起多出来的那块糖,就往外跑,正和奶奶撞个滿怀。奶奶问了声,下雨了,你往哪儿去?石诚回答一声,有事。嗖的一下,就没影儿了。

石诚跑出去许久,吃晚饭时还不见回来。奶奶有点儿不放心,这孩子上哪儿去了?石诚妈妈说,别管他,一会儿就回来了,咱吃咱的。

话虽是这么说,可是石诚妈妈也是揪着心,外面还下着雨呀,石诚会到哪里玩去呢?等呀等呀,直到快九点了,石诚还没回来。

别人着急是假的,石诚老爹着急是真的,明天锅巴菜的煎饼还没摊呢。出去找吧,他可能去哪儿了呢?二蛋家,石诚老爹去了,二蛋老爹说,石诚好几天没来了,二蛋还说等天晴了找石诚玩去。小牛子家也去了,小牛子说,前天下河洗澡,小牛从后背推了石诚一下,石诚灌了一口水,还以为把石诚得罪了呢!哎呀,石诚老爹一通好找,还是没找着石诚。

天黑了,石诚还是没有踪影,奶奶可是着急了,听着外面的雨声小了,奶奶搬一个板凳,披件衣服坐到门外,一双眼睛直愣愣地望着胡同口,等着石诚回来,一直等呀,等呀,等到入夜十一点,还是不见石诚踪影,奶奶慌了,别让拍花的把孩子拍走了吧?石诚老爹说,十几岁的大小子,拍花的谁敢拍他呀,一顿饭四个大窝头,谁养得起他。

就在奶奶闹着要石诚老爹去找石诚的时候,奶奶看见远远地出现了两个人影,一位似是上年纪的老人,领着一个半大小子,匆匆地从对面走了过来。

“呀,孩子回来了。”

果然是石诚,石诚老爹看见远远的石诚回来了,三步两步跑过去,抡起巴掌就是一个大耳光,“小王八蛋,你还知道回家呀。”

石诚挨了老爹一耳光,没敢说话,倒是那个领着石诚的老人挡住了石诚老爹的胳膊。

“大哥大哥,你消消火,你家有这么个好孩子,真是祖上的阴德呀。”

奶奶看见石诚回来了,忙迎过来,一把拉住石诚,又向送孩子回来的老人说道:“谢谢这位爷爷了,把孩子送回来了。”

“哎哟,奶奶,您老可别说谢我,我倒要感谢奶奶教养出了这么一个好孩子。”

接着,老人向石诚奶奶叙说了事情的原委,老人说:

白天孩子出来买药糖,一毛钱应该十小块,别人买药糖最多买两块,买一毛钱的,我赚了,也没告诉孩子,我给他包了十一块。没想到,孩子回家一看,多了一块糖,抓起一块糖就跑了出来。这时候我可是走到下一条街上去了,孩子听着我的吆喝声,追到下一条街,孩子追到了,我又卖到后街了。孩子就是这样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我卖完货回家,他追到我家拉着我喊,爷爷你多给了我一块糖。哎哟宝贝,下雨天你怎么还追出来呢,回家回家,天不早了,我就送孩子回来了。

石诚孩子回来了。奶奶一个劲儿向卖药糖的老人致谢,卖药糖的老人又一个劲儿地夸奖孩子实诚,他两个人正说得热闹,石诚老爸又转回来,抬脚就往石诚屁股狠狠地踢了一脚,混账小子,还不快点儿摊煎饼,明天还开张不了。

石诚挨他老爹踢了一脚,二话不说,立即钻进他摊煎饼的小房,咕噜咕噜,小石磨就转起来了。

这就是石诚小时候的事。

如今石诚已经十六岁了,天津人说是半大小子,早不干那种傻事了。

这一天,也是锅巴菜铺生意好,早早收摊,回家洗洗,应该睡觉去了,偏偏这一天石诚想出去逛逛,走出北门外,过了北门脸儿,到了北大关,过了东浮桥,到了三岔河口,看了一会儿打鱼船,转身要去清华池泡澡,走到清华池门口,电线杆上一张白纸小广告,引起了石诚的注意。

电线杆,膝盖以上,视线以下,密密麻麻贴着小广告,五花八门,什么广告都有,从祖传秘方专治疑难杂症,到“张娘娘,李娘娘,我家有个夜哭郎,仁人君子念三遍,夜夜入睡保安康”,活活一本天津生活百科全书,现在叫“天津生活攻略”。事情坏就坏在石诚念过小学二年,常用的汉字,认识好几千,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二年。今天洗澡華清池锅炉坏了,白跑一趟,去别处洗去吧,时间不够了,家里的煎饼虽然摊完了,还得回去洗香菜,回去晚了,又得挨老爸一脚丫子。一时闲在,石诚就在洗澡堂附近转,洗澡堂附近没有什么好看的东西,石诚就围着电线杆子看小广告。专治痔疮的广告,画着患痔疮的人捂着屁股疼痛难忍的样子,实在恶心;专治花柳梅毒的广告少儿不宜。看着看着,一条广告吸引住了石诚的眼球:《寻人启事》。

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在相声段子《白事会》中,为《寻人启事》,写了一则范文,其文写道:“敬启者切闻:忠不顾身,孝不顾耻;忠则尽命,孝当竭力。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禽兽尚知惦念父母,又何况三年给养,十月勤劳,为人岂能忘怀双亲。鄙人某某幼读诗书,粗知礼义,耿耿此心未尝忘怀。昨晚偶不留神,走失亲爹一个……”

哈哈,这是马三爷逗你玩儿的段子,一般家庭,亲人走失四处寻找,谁还有心思玩儿文字游戏。

今天这条《寻人启事》,就只有寥寥数语,这条小广告写道:“家父日前由陕西来到天津,于繁华都会极不适应,昨天晚上出门,至今未归,举家四处寻找,未见踪影。各路君子如见到一陕西口音老人,望速告知家人,必有重谢。寻父人住址:河东郭庄子西头二条××号。”

石诚看过《寻人启事》,心里甚是同情,一位从陕西到天津来和儿女团聚的老人,刚到天津肯定眼花缭乱,家里人一个没跟紧,拐几个胡同就找不着家门了。

心里惦着迷路老人的事,石诚每天下工出去遛小弯儿,都四面张望,遇有走路神色恍惚的老人,必定要走过去询问。有的老人和善,和石诚搭讪几句。哟,好孩子,怕老人忘记回家的路,天底下都是这样的好人,不就是《镜花缘》了吗。

也有老人脾气怪,没容石诚说清楚便没好气地冲着石诚喊叫,你盼我被电车撞死呀?回家看看你爷爷走失了没有,滚!你说说这样的老人多不讲理,真有一天你走失,才没有人送你回家,在外边转吧。一晃一个多月,石诚也没有遇见迷路的老人,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石诚心想,那位老人也应该找到了。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石诚又出去办事,又是在一根电线杆上看见了一则《寻人启事》。看看,这条小广告似是在哪里见过,还是“家父日前由陕西来到天津,于繁华都会极不适应,昨天晚上出门,至今未归”,而且,寻父人住址还是“河东郭庄子西头二条××号”。

最初,石诚还以为是一个月前看见的那条《寻人启事》,再一看,小条上的日期变了,上次是某月某日,当月的日子,这个小条的日子就在前几天。

哎呀,那位迷路的老人还没有找到呀,一个多月没找到,凶多吉少呀。

这可不能事不关己了,石诚当即就想,先到寻人的人家去打听打听,如果老人一个多月没找到,再帮助他们想想办法,不能光贴《寻人启事》呀。按照小纸条上的地址,石诚找到了河东郭庄子西头二条,十分偏远的地方,靠铁道,时时有火车咣当咣当地开过,过了火车道,下坡就是郭庄子,绕来绕去,找到西头二条,再一看,一户人家门框上贴着一张《寻人启事》,一定就是这户人家了。

郭庄子,位于天津卫边沿地区,现在叫城乡接合部,郭庄子中心,只有百多户人家,没有一间正式房子,全是半头砖垒起来的破窝棚,春夏秋冬四季,人们都在屋外坐着,房里闷呀。

石诚找到这户人家,没好意思往院里迈,先在院外向里面张望,看看,院里倒安静,不像是老人走失多日家里一团乱的样子。石诚正看着,房里出来一个人,四十来岁,光膀子,一条大裤裆肥裤腿黑布裤,没系腰带,缅着裤腰。天津爷们儿的本事.裤腰缅起来,任你怎么用力也拉不开。

“看吗?”

“我打听,这院里是走丢了一位老人吗?”

“有你吗事?”

咦,这口气不对,人家好心问你老人走失的事,怎么“有你吗事”呢?石诚正寻思对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料对方又紧问了一句:“多少主儿?”

这句话石诚听明白了,对方是问自己家的锅巴菜铺是多大的生意。

“一天至少五六百人。

“哟,哪儿?”

院里人吓了一跳,急着又问石诚家的锅巴菜铺在什么地方。

“北门外大街。”

“哦,好地方,往北就是三条石、落马湖,生意不小。”

三条石,是天津小工业作坊的集中地,聚集着上万名耍手艺的穷苦劳动人;落马湖是靠近三条石的一片妓院,更是黑社会、暴力、毒品的泛滥之地。

石诚点点头,以为对方说白己家的锅巴菜铺开在了好地界。

“你一次进货多少?”

“还是半年前进的货了,三大麻包。”

石诚是说半年前他老爹进了三大麻包绿豆,从山东买的。

“啊!”对方大叫了一声,险些没吓昏了头。

“我老爹说,趁着行市好,多进点儿。”

“嗯嗯。”突然对方抽了抽鼻子,向石诚端详了一会儿,疑疑惑惑地说道,“我怎么闻你身上一股绿豆味儿呢?”

“这一天的生意,煎饼都是我摊的。”

“你是卖煎饼馃子的?”

“不,开锅巴菜铺的。”

“呸!”冲着石诚,对方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

一口臭唾沫正吐在石诚脸上,石诚抹抹脸,站起身来,正要和对方争辩,不料对方抡起巴掌重重地就扇了石诚一个大耳光。

“闻你身上一股绿豆味,不像是警察局的暗探。小王八蛋,你想踩道向警察局举报呀?告诉你局子里有我们的人!你敢去举报,先把你揍一顿。你举报他有黑货,你怎么知道的?揍你一顿放你出来,你还没走出警察局大门,我们的人早在门外等着你了,看不废你一条腿才怪!

“咦咦,大哥,你这是干吗?”

石诚站起来,想闹明白对方为什么跟自己翻脸,不料对方又狠狠地踢了石诚一脚,“滚,滚!”

石诚被人家踢出门来,一直也没闹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刚刚挨了一记大耳光,半边脸火燒火燎疼痛难忍,石诚不服气,还要进去和对方争辩,正好门外一位老住户看见石诚的狼狈相,用力地拉住石诚,小声在石诚耳际说道,还不快跑,找死呀!

“我我我……”石诚向这位好心人解释,好心人一把将他推出好远,连连在向石诚摆手,快跑快跑,说完,好心人就跑开了。

倒霉孩子石诚一手捂着嘴巴子,一手捂着屁股,一脸的疑惑回到家来,远远地就看见他老爹站在门外等他。还没容石诚走过来,他老爹就冲着石诚喊叫,小王八羔子,你又跑哪儿玩儿去了?石诚不敢对老爹说挨嘴巴的事,他老爹眼尖,一眼就看出来石诚捂着嘴巴、捂着屁股的倒霉德行,石诚才走过来,老爹一把拉下石诚的双手,冲着石诚紫红的嘴巴,恶凶凶地问道:“上哪儿打架去了?”

“我我我……没打架。”

“没打架怎么让人抽了大嘴巴,踢了屁股?”石诚老爹是何等温柔的汉子,抬起腿来又踢了石诚两脚。

石诚已经到了只有坦白一条道可走了。

一五一十,石诚将事情原委向老爹做了禀报,听着听着,石诚老爹抡起胳膊狠狠地又给了石诚一个大嘴巴,这次石诚哭了。

“我,我,我不是做好事嘛,奶奶教育我,路上遇见老人要搀扶……”

“呸!”

石诚老爹狠狠地吐了石诚一口唾沫。

“我,我,我看见《寻人启事》……”

“吗寻人启事,那是卖大烟的。”

卖大烟、鸦片,现在叫贩毒。

“你没看见那《寻人启事》上写的意思了嘛,家父昨天从陕西来津,那是说昨天刚从口外运来的鸦片,纯正的新膏儿,底下的地址告诉你在什么地方交货,你小子愣头愣脑地找过去,弄不好,连性命都丢了!”

“滚!这一天的煎饼你还没累着呀,从明天起,摊煎饼、勾卤、生火、刷锅洗碗都是你的事,看你还出去管闲事不!”

哈哈,从此,石诚就把锅巴菜铺的全部活计都接过来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一九四九年,江山改了,石诚的本性还是没有移。

天津解放,整顿社会秩序,查封妓院,禁毒禁赌,取缔黑社会,没有多少时间,天津卫一片新面貌。这时农村人开始来到天津,一时之间《寻人启事》又出现在电线杆上了。接受教训,石诚再也不管闲事了。可是看着《寻人启事》太多,而且到了新社会,不出来管管,怎么能说是新社会新主人呢?

这一天,石诚从电线杆上撕下来几条《寻人启事》,理直气壮地来到公安局举报贩毒罪行。公安局同志接待石诚,对于石诚的举报行为甚是表扬。

只是,公安局接待干部对石诚同志说,检举贩毒犯罪,要有足够的证据。打击吸毒、贩毒,不能冤枉好人呀。

“吗好人,这寻人启事就是证据。你们不知道天津卫的事,我可是上过当的。你们去查,查错了,我负责,我把我们家的地址给你留下。”

“石诚同志,你理解错了,无论检举对不对,解放军绝对不会冤枉好人,没有真凭实据,我们也不会让你负什么责。检举对了,我们还要给你送红旗、送大红花表扬你哩。”

“我也不图你们表扬,为民除害是真。”

就这样,石诚回到家里,系上大围裙,开始摊煎饼了。

当天煎饼还没摊完,门外就传来人们说话的声音。

“石诚同志是在这里住吗?”

石诚的老妈闻声出来,“哟,你们找谁呀?”

“我们给石诚同志送锦旗、送大红花来了。”

“哟,要钱吗?要钱我们可不买。”

闻声,石诚同志放下摊煎饼的工具,从里面走了出来。

哟,好多人,前面的人认识,是公安局接待自己的同志,后面好几位,脸儿生。

石诚才走出屋门,跟随在解放军后面的几个人冲着石诚就又是鞠躬又是举手敬礼。

在解放军同志背后走过来一个人。

“石诚同志,石诚同志,太感谢你了,太感谢你了!”

说着,这个人就往石诫衣襟上别大红花。

“干吗,干吗,你们干吗?想吃锅巴菜明天再来,介介介(这,天津方言发“介”音),买锅巴菜送大红花干吗?

“石诚同志,石诚同志,太感谢你了!我们家老爹前天出门找不着家门了,有人送他到派出所,派出所同志问他家住哪里,他刚从山西来到天津,只知道东南西北,哪里知道什么大街、马路、胡同、门牌呀。幸亏您把《寻人启事》送过派出所,派出所这才对上号,立马就把我老爹送回来了。新社会了,我们也不能有什么表示,这面红旗您收下,这朵大红花,您戴着,戴着,谢谢,谢谢!”

就这么着,石诚胸前戴着大红花,卖了一天锅巴菜。

哈哈哈哈。

责任编辑刘升盈张烁

【作者简介】林希,1935年生于天津。师范学校毕业,做过老师、编辑,后为天津作协专业作家,曾获得中国作家协会诗集奖,小说《“小的儿”》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出版有长篇小说五部,小说集数十种,最近出版《林希自选集》八册。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俄文。现居美国。

分类:中篇小说 作者:林希 期刊:《小说月报》2019年9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