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小说月报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1年第12期 > 〖中篇小说〗通往天堂的夜航船

〖中篇小说〗通往天堂的夜航船

分类:小说月报 更新时间:2022-09-16 23:27:59

这是个令人悲伤的日子。早上,柳上梢豢养的三只鸬鹚中的一只,不知什么病因去世了。那个可怜的小家伙同他一块儿生活了三年,最后一年,它几乎没捕到什么鱼,全赖他网的小鱼小虾苟活于世。它的动作总是慢慢腾腾的,最近两三个月都没有气力下水了,成天缩着脖子,呆头呆脑地蹲在船边的木架子上。他揣摩它是老死的,寿终正寝。他带它去过一次兽医站,那兽医也是个呆子,医过猪医过牛,就是没医过鸬鹚,胡乱拿了几粒药片,给鸬鹚服下后什么效果也不见。

柳上梢将鸬鹚的墓地选在了河岸边的缓坡上,鸬鹚到了那边的世界下河也很方便。这是他唯一能帮它做的事情。当初,他接受几只鸬鹚时没有想到今天的结局,如果有先见之明,决不会收养。可是要将它们转送给别人,又割舍不了,毕竟这么多日子都是它们在陪伴他。他陷身于这种进退维谷的矛盾中——暂时相处的亲昵让他忘却将来有一天必须面对失去它们的痛苦,失去时的折磨又使他回忆同它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而这种回忆带给他的是呈几何级数倍增的哀伤。

埋葬鸬鹚后,他摇船进城了。换在往日,吃过早饭后,他该带领几只鸬鹚出去兜一圈,重点不在捕鱼,更多是遛一遛鸬鹚,像养宠物的人家遛猫遛狗一样。以前进城多半是卖鱼,而这一次是为了讨要卖鱼的钱。钱是辛苦钱,既有他撒网扳罾的辛劳,也有鸬鹚出生入死的所得。他习惯在农贸市场卖鱼,那儿买菜的主妇多,虽说她们很挑剔,但总能卖个一干二净。其间遇到一位中年男人,姓方,经营着一家小餐馆,让柳上梢便宜几角钱将鱼全卖给他。方老板说话带点侉腔,偏瘦,黑脸,佝偻着腰,不像个贪奸耍刁的人。柳上梢答应了,虽说少了几张毛票,可也免除了卖鱼之苦。之后得了鱼,他直接送去方老板的餐馆,方老板也很爽快,不论多少都收下了,且从不赊欠,都给了现钱。如此送了半年鱼,三个月前方老板突然说要记账,月初开始,月底结算,绝不会少他半个钢镚儿。这一来二去,他同方老板早成熟人了,记账就记账吧,无非晚些日子收钱而已。谁承想一个月过去,方老板鱼照买不误,可结账的事闭口不提。如此又送了一个月鱼,方老板仍然没动静,他只得将话挑明了,方老板解释说最近手头有点儿紧,别看每天食客进进出出,可是房租税收水电费燃气费加起来不是天文数字,也够压死人。说话时方老板的脸黑得如炭,像被火烧焦了似的。谁能没个难处呢,他动了恻隐,宽慰说,您这生意流水似的,有啥可愁的呢。还念了副当年摆渡时听到的对联逗乐:门前生意有如夏天蚊子飞进飞出;柜里铜钱好比冬天虱子越捉越多。方老板苦笑。过些日子再问,方老板仍请他宽限几天。追问了两三回,反倒柳上梢不好意思了,好像不是方老板欠他的钱,而是他亏欠了对方什么。三个月没进项,他有限的积蓄花得差不多了,口袋里快要布贴布了。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好说歹说,怎么也得把鱼钱讨到手。

柳上梢穿过茫茫白雾来到餐馆时,不想吃了闭门羹,方老板不在,玻璃门上挂着一把U形锁。往常这个时间,餐馆里正是备厨的紧要关头,剁肉声,高压锅吱吱的喊叫声,锅碗瓢盆勺碰撞的当啷声,编织出一派繁忙的人间烟火景象。他隔着玻璃瞧去,餐馆内冷火寂烟的,桌椅摆放得规规矩矩,地上也很潔净,就是不见半个人影。他很纳闷儿,方老板这个点还不营业,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对方真有什么事,他这个时候来讨账似乎太不厚道了,有点落井下石。想到这层,他便扭头往回走,走了几步又觉得不妥,至少得问问对方遭遇了什么难题,帮不上忙也该说上几句暖心的话来安慰人家。见人有难绕道走,这为船家所不齿。他折回身,在餐馆前蹲下来守候方老板的到来。

大雾慢慢散去,街头渐渐热闹起来。柳上梢抽去了半包烟,脚边积了一堆烟头。方老板还没有现面。守了半下午,才从旁边的店铺里走出个肥胖的女人,带着些诡异,又有些幸灾乐祸似的说,大叔啊,是不是找姓方的要钱?我劝您别等了,这姓方的买地下六合彩,欠了一屁股债,跑路啦。柳上梢听不惯那女人的口气,瓮声地说,能跑到哪儿去?难不成不回来了?!女人回答,他本来就是外地人,回来捡打挨啊?!他找不出恰当的话来反驳,低下头不吭声了。那女人可能觉得她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说了句您老慢慢等啊,缩回了店铺。

他接着闷头闷脑待了半晌,没着落,肚子里又咕咕叫个不停,饿慌了,才记起两顿饭没吃,往回走经过包子店时,买了几个剩包子,狼吞虎咽地吃了两个,余下的拎在手上。到得码头,日头已经西斜,河面上波光粼粼的,像铺了层碎金,很抢人眼。码头上停靠的船只都离开了,就剩下他的乌篷船。他解下缆绳,脱了鞋,走下水。此时的水温比早上暖和,他的腿肚子暖融融的,说不出的舒服。

待上了船,他才发觉有些不对劲,原来船上多了个人,是个女孩,像只小虾米似的蜷缩在船舱里酣睡。

如果放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季小麦就不是乘坐长途汽车,而是会乘船逆流而上,来到这座被大山重重包围的小城。而此刻大雾弥漫,小城蒙上了神秘的白纱。在季小麦眼中,这是个参透人意的好天气。她不想看见谁,也不愿被谁看见。只有一个人例外,是柳笛的父亲柳上梢。

笛子,我到了。下车时,她给柳笛发了个短信,走出长途汽车站,沿着街边缓缓而行。她要去的地方在河边,这条素未谋面的河流穿城而过,像腰带一般环绕旧城区。柳笛同她说过,往南走,哪儿都直通河边。他告诉她这些时,可能没想到有一天她会按图索骥来到这儿。

她的脚步软绵绵的,像在云端上飘忽,那是饥饿和疲惫所致。她机械性地挪动双腿,而又小心翼翼地,生怕一步不慎会跌入陷阱。上这儿来是她自己的决定,没有谁强迫她。

果然,她没走什么弯路就抵达了河边。白雾正在散去,先前被蒙蔽的事物慢慢浮现,建筑,树木,车辆,行人,忽然自另一世界突兀而来。河岸边栽有垂柳,柳树下有便道。她顺着便道溯流而上,目光全落在河里。河水泛着绿,水平如镜,这不像是河,更像是静止的湖泊。水面上空空荡荡的,偶尔有一两只白色的水鸟飞过,除此之外,只有对岸楼房的倒影。经过的两处河湾,蹲守着三五个垂钓者。他们完全沉浸在垂钓的乐趣中,周遭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柳笛说的那只小木船在哪儿呢?

季小麦朝上游慢吞吞地走去。这中间她停下来小憩了几次,背靠树干,两眼直瞪瞪地盯着河面。有个捡拾垃圾的义工男留意到了她,问她需不需要帮助,她用残存的气力摇了摇头,谢绝了对方的好意。

她自问要不要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躺下来歇一歇,养足精神后再去找寻。对她这种自虐的野蛮行径,身体的抗议越来越强烈,可暗处又另有声音在鼓励,甚至怂恿她,你没那么脆弱,一鼓作气,不会倒下的。稍微安抚身体的反抗情绪后,她踉踉跄跄继续沿河搜寻。

前行不远,河中出现草洲,状若船形。草洲同河岸之间夹着水道,形成天然的避风港。在河岸的凹陷处,泊着几只小木船,敞口的那种。它们的主人不知去哪里了,将它们牲口般系在这里。另有一艘乌篷船停在不远处,同它们保持一定距离。船篷发黑,是日晒雨淋给闹的。船头有个模糊的字迹,像是“柳”字。她打了个尿颤似的,身体猛然颤抖了一下,没错,柳笛说的就是它,找到它就能找到他的父亲柳上梢。

堤岸上有台阶,她走了下去,转眼来到了乌篷船跟前。船上没人。她试图登上船去,可船离岸足有两米多远,怎么也够不着。她拽了拽缆绳,船身纹丝不动,像是搁浅了。她脱下鞋子,试探着下到水里,所幸水不太深,最深的地方刚好没过她的膝盖。她从船头爬上了船。船头的甲板上扣了锁,可能甲板下藏着什么东西。船舱很干净,除了一只小杌子外,什么也没有。她将背包放下来,扔在船舱里,这个动作将她仅剩的力气给消耗尽了。她想在小杌子上坐下,可小杌子似乎很不情愿,翻倒了。她摔倒在船舱里,没觉得哪儿疼,心想这样更符合心愿,我正要这么块儿地方好好睡上一觉呢。船舱太逼仄,她不得不屈曲着身体,可这没有阻碍她进入睡眠的速度。

后来,季小麦不止一次后悔,不该以这种方式接近老人,尤其是不该编造那么个故事来欺骗他。她又宽恕自己,如果不以那种方式,还真找不出别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天在船舱里,她是从噩梦中惊醒过来的。梦中柳笛用摩托车载着她,先是在峡谷里蜿蜒的公路上狂奔,每次拐弯时,摩托车几乎贴着地面要飞出去,那种疯狂的举动令她尖叫不止,叫声中既有恐惧,也有濒临绝望的亢奋。耳边是呼啸的风,树木,岩石,谷底的河流,一切都一闪而过,什么印迹都留不下。就在她的脑海空白时,摩托车忽然飞奔上山了,原本高不可攀的峭壁都被碾轧在车轮底下。他好像要载着她奔向天堂。天空触手可及,云朵在发丝间飘舞,星星伸手可摘一把。可能是她想象得过于美好,摩托车骤然失重了,一头向下扎去,她被迫趴在他的背上。她死死地箍住他的腰,生怕一松手,就会从摩托车上摔出去。蓝天白云不见了,阳光也没有了,眼前黑暗一片。摩托车载着他俩朝无底的深渊坠落,坠落。且因为重力的原因,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不可驾驭,连人带车都成了自由落体。

醒来时,她冷汗淋漓,全身都湿透了。好像经历了半辈子的漫长,她才明白自己置身何处。她勉强撑起身子,将头探出舱外。此时仅剩下半边日头挂在山尖上,稍一恍惚,日头就会滑落下去。河面正转向黄昏来临时的宁静,渐渐转灰。爬出船舱时,船身摇晃了一下,她趔趄了两步,幸好及时扶住了船篷。没有人看见她的窘相,四周空荡荡的,那些船只不见了影踪。她察看了一圈之后,才留意到堤岸的台阶上坐着位老人,头发半白,像只好奇的鸟儿似的歪着头向着她。她没有察觉他脸上流露的疑惑。有那么一会儿,她只是怔怔地盯着他,不敢确认对方是不是她要找的人。

大概岸上的人把她的犹疑理解错了,蹚水来到船边,向她伸出手,那样子是要搀扶她下船。她没有去握他的手,而是惧怕似的缩后了一步,但身后被船篷阻挡了,已经无路可退。

您是柳叔叔吗?她怯怯地问。

我姓柳,你叫我老柳就是。柳上梢的声音炸炸的,好像面对的不是个小姑娘,而是同他一般模样的糟老头儿。

季小麦第一次见到如此黝黑的人,不,不是第一次,在老家的村子里也见过类似样貌的人。那是个放鸭人,夏天的时候只穿条大裤衩,赤裸上身,光着脚板,从头顶到脸到脖子,到前胸后背,哪儿都黑黝黝的,像上了黑漆般油光发亮,水落上去,哧溜一声滑到了地上。他俩的差别只在于脑袋,放鸭人是颗瓢似的秃头,而柳上梢的头顶覆着染霜的短发。

我叫季小麦,是……您就叫我小麦吧。她险些说漏了嘴,幸好及时打住。

小麦?地里种的小麦?柳上梢故意瞪着眼,显出吃惊的模样。

以前是,现在不是。她没有被他的玩笑调动情绪,反而阴暗了,有如骤然而至的暮色。

柳上梢不知自己哪儿说错了话,触发了小姑娘的伤心。他期待她快点离开,可她就是一动不动。她不下船来,他便不敢贸然上船去,好像只要他踏上船板就会伤害到她似的。现在的孩子都是任性的祖宗,随便霸占别人的窝,还把它当成自己的紫禁城了。

你看,天色不早了。后来,他忍不住提醒她,都这个点儿了,该去哪里就抓紧时间去。

季小麦突然哭了。她的哭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号啕,也不是蚊蝇似的嘤嘤泣泣,而是两行细碎的泪珠像小溪流般从眼眶里流出来,无声无息地顺着脸颊往下滑落。柳上梢的脸像卷起的水花般哗啦一声白了,这孩子八成遇上了什么难事,爬上他的船,是不是……他不敢往下想,赶忙开导对方说,孩子,别哭嘛,没有过不去的坎,有什么事同大叔说说。她仍旧不说话,只顾着流泪。他摸不清她流泪的来由,季小麦这泪水至少百分之九十五是真实的,发自伤心处,剩余的百分之五是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而后来,她后悔也就因为这个百分之五。

她情急之下编造的故事很简单,几乎没多少情节。她说她是洗发水推销员,第一次上这儿来。来这儿之前失业好几个月了,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没有底薪,全靠拿销售的提成。公司给了她几瓶洗发水,让她自个儿找地方推销去。她到小城几天了,一瓶洗发水都没卖出去,还把钱包给弄丢了。说到这儿,她蔫了下来,像个干蘑菇似的在船头的甲板上缩成一团。

真是个没经世事的孩子,芝麻大点的事儿吓成这样,果真摊上大事,还怎么对付得了?!他不把这层意思说穿,怕伤着她的自尊心,半是责备半是心疼说,着什么急呀!谁没有过不称手的时候?!五百元够了吗?叔叔先垫给你,等你挣钱了再还给叔叔。

季小麦依然止不住泪水,这止不住的泪水归属于那百分之九十五的部分。柳上梢没辙了,绕着船头转了半个圈,搅起的水花哗哗响,水都淹到了他的大腿上。半刻钟过去,她才慢慢平静下来,抹去脸上的泪水,瞄一眼船的主人,复又埋下头,估摸是为自己的失态而害臊。这可怜的人儿……他在内心叹息了一声,不能指望她下船来,如果她自觉下船,他会放心不下,会极力挽留她。如此想着,他又绕到船尾,上了船,穿过船舱,把没吃完的两个包子递给了她。

乌篷船是在浅薄的夜色中起航的。季小麦端坐在船头,面向苍茫的水域。柳上梢在船尾摇桨,桨声很轻,几乎没有激起任何水花。船行驶得特别平稳,离岸不远不近。城区亮起了灯光,那些饱含色彩的光照射在河面上,河面也给染色了。河面和岸上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岸上的世界是喧闹的、嘈杂的,而河中是宁静的,不受人打扰,是远隔千里万里、千年万年的存在。月亮还没有上来,头顶的星空是澄明的,一颗一颗,朗朗可数。季小麦的内心也跟着澄明起来,好像被这河水洗涤过一般。一种异样的感觉慢慢从她的体内涨起来,这是属于她的世界,属于她的河,属于她的星空。仿佛她就出生在这儿,出生在这条河上,踏上这艘船,就是回家了。回家了。回家了。一种久违的温馨笼罩着她,环绕着她,她失去它们的拥抱好久好久了。日后,她无数次坐在船头,总想重温这一晚的感觉,每次都感觉近在咫尺,可没有一次真正抵达这种澄明之境。

船是往下游行驶的,渐渐离开了城区的水域。河面上慢慢幽暗起来,只剩下些许曚昽的天光。水面上的一切都模糊了,隐藏了。可是更加静谧,除了桨声的吱呀,此时的河面仿佛被静音了。船只忽然拐了个弯,朝一个幽深的河汊驶去。

第二天早上,季小麦才看出来自己昨晚安睡之所在。她以为睡在一栋上了年月的木屋里,闻不到木头的香气,只有扑鼻的潮湿的带点腐败的烟火气息。她还以为它修建在坡地上,不很高,上十几步木梯子就到了。当屋外被天光照亮后,她透过木格窗的缝隙看到,被灌木覆盖的山岩伸手可及,推开窗户,窗下竟然是清亮的水,透明见底。噢,原来木屋临水而建。

当她走出木屋后,才意识到自己完全错了。压根儿不是什么木屋,而是一艘巨大的木船。船身长几近二十米,船舱被隔开成两个房间。船顶苫着油毛毡,檐下刻有水波似的花纹。半截桅杆光秃秃地竖着,上面什么也没有。它该是被砍断的,斧斫的伤口依然清晰可辨。船帮留有狭窄的通道,仅限一人贴着船舱而过。船底搁浅了,相当一部分没入了淤泥。船身的重量不全压在船底,它的四周立了好些根木柱子,是它们在支撑着。这些木柱子不知在水里立了多久,被浸泡得发黑了,好像一根根黑炭柱,随时有可能折斷。船的动力装置很早被拆卸了,拆卸时的伤痕原原本本保留在船尾,甚至还因风侵雨蚀而扩张了。船底没被水淹的部分长了青苔,往下更潮湿的地方吸附了不少天螺,好像一颗颗从船舱里钻出来的生锈的箭镞。

这个庞然大物是有历史的,她不止一次听柳笛说过。有一次是在海边,柳笛租了辆水上摩托,载着她,在海面上疯狂了一上午。后来,他俩在沙滩上休息,正好海面上有一艘货轮经过,大概唤起了柳笛内心的什么,他同她说起了那艘神秘得让她困惑的大家伙。柳笛的祖父是个放排工,山沟里的木头扎成排,顺河而下,走完七百里水道,进入鄱阳湖,再入长江,一直将木材送到南京地面。深山里盛产红心的杉木,这种材质做家具和地板特别漂亮,甚至给起了别名叫南京材。柳笛的祖父称得上是狂想症患者,十五岁开始跟随同乡在木排上漂流,两杯烈酒下肚,就会萌生一些宏伟而不着边际的幻想,要造那么一艘船,顺江而下,进入浩瀚的太平洋。至于船上装载什么,到太平洋上干什么,去兜风还是去旅行,或者当海盗,你问他,他也支支吾吾答不上。顶多他会挥一下手,说,造那么一艘大船,到太平洋上……呼啸着喷口酒气,头一歪,趴在狼藉的杯盘之间呼噜呼噜睡着了。

柳笛的祖父放了十多年木排后进了航运公司,照旧在水上讨生活,放木排,运粮,运茶叶和蚕茧,也运山沟里产的香菇和木耳,航运公司安排什么活儿就干什么活儿。后来,柳笛的祖父幸运地遇到了一位造船工,这位造船工造了一辈子船,对他的想法很是赞赏,愿意助他一臂之力成就这个伟大的梦想。柳笛的祖父受到鼓励,越发将梦想放在了心尖上,想方设法积攒木头,终于有一天开工了。可是进度很慢,第二年河道中游的水库破土动工,待到船竣工时,水库开始蓄水,河道被拦腰截断了。柳笛的祖父他们造出来的那艘木船,打一下水就被圈定在河流的中上游。虽说通航的河道有限,可毕竟还有一大截,载客,运送货物,倒也不闲着。后来,公路运输发展了,船运渐渐没落,当年的航运公司也破产倒闭了。雪上加霜的是,河流的上游地段又建起了拦河大坝,船运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轮到柳笛的父亲,只能被迫干起了摆渡的营生,从北岸到南岸,又从南岸返回北岸。

这究竟是不是柳笛说的那艘大木船呢?季小麦很是怀疑。如果是,它是怎么从渡口挪到这汊港里的,挪过来多久了?如果不是,那柳笛说的那个大家伙哪儿去了,眼前的这个又来自哪里?那一次,他们在沙滩上遥望着那艘货轮,瞧着它慢慢变小,淡化,被海上的雾霭遮蔽,最终消失不见了。柳笛也因货轮的远去而失去了讲述的兴趣,缄默了。

停放木船的河汊是个死角,上游没有活水下来,是大河的水倒灌形成的。河汊的入口揳入了一排粗壮的木桩,只留下小豁口,供小舟进出。河汊好像潟湖一般。往里走,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岩,只有水面才是唯一的出路。对搁浅的木船来说,这里仿佛世界的尽头,换一种戏谑的说法,说世外桃源外人也无可厚非,只要居住的人愿意。

这里的确是另外一个世界。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季小麦查看木船时,一条德国牧羊犬始终跟随着她,这条狗很强壮,但对她很友善。只要她面对它,它就张着嘴,加上那眼神,仿佛在向她笑。后来,她了解到,它是条被人抛弃的宠物犬,被柳上梢收养了。当她转到船尾时,一只猫蹲在船边,喵喵两声,向她打招呼。水面上有两只鹅在游弋,两只鸬鹚立在一叶扁舟的木架上,好像两位垂钓的小矮人。河汊的最底部,有个用石头和木篱笆圩起来的菜园子,面积不大,绿油油的一小片。菜园子旁边有间简易的棚垛,是厨房,此刻正飘出丝丝缕缕淡蓝色的炊烟。那是它的主人在做早餐。

季小麦的内心忽然复杂起来,一股温暖的感动直往上涌,而与此同时,又有一种隐隐的不安。假如让她生活在这里,是迎合她自己,还是对自己的背叛,她无法回答自己。她摸出手机,想给柳笛发个短信,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小麦,吃早饭啦。在她出神的当口儿,柳上梢端着两碗面条,站在棚垛前招呼她。瞧他那神情,好像他是她的老父亲。

她应声走了过去。饭桌是摆在棚垛前的一块青石板,梯形,用几块砖头垫着。旁边有个石礅,是主人固定的座位,现在让给了她。柳上梢端着碗,蹲在石桌的另一边。他们开饭时,狗和猫,包括那两只鹅,都围拢在它们主人的身边。它们的主人吃一口面条,搛一筷子面条丢给狗,又吃一口面条,又搛一筷子丢给猫,第三次,轮到了那两只鹅。他一碗面条吃下来,倒有一大半丢给了他的宠物们。季小麦吃得慢,柳上梢完事后,那狗、猫和鹅一直虎视眈眈地向着她。她不好意思独自享用了,学着他的样子,边吃边给它们丢一筷子。她的内心没来由地滋生了一种沦落感,好像是她抢走了它们的食物。

你别惯着它们,少不了它们吃的。他看见了她的举动,将那些馋嘴的家伙轰走了。之后,从棚垛里端来两只食盆,狗一只,猫一只,再回转身抓了两把苞谷撒给鹅。

早餐过后,柳上梢不知从哪里拿来几张纸钞,递给季小麦说,走吧,我送你出去。她心慌地看了对方一眼,他的眼睛里有的是慈爱和怜悯。她像被烫伤了似的,慌忙后退了几步,似乎面对的不是几张钞票,而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她不能这么轻易接受他的帮助,否则就没有留下来的理由了。柳叔叔,谢谢您的好意,我还是到别处去想办法吧。她婉言谢绝,却又是心虚的,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可是,在柳上梢看来,她在以拒绝的方式维持脆弱的自尊,这倒让他有些难办了。硬将钱塞给她吧,明显不妥,不给她吧,离开这儿后她该怎么办?小姑娘家家的,人生地不熟,找谁去?他思忖了一会儿,想出了一条缓兵之计。我先去遛遛那几只鸬鹚,它们有一天没出门了,你帮我照看一下两只鹅,别让它们跑出去了,待我回来就进城。他给自己找了理由,也给她分派了任务。交代完后,他上了那叶扁舟,划着它往河汊的外围走。她站在岸边朝他挥手,也不知他看没看见,扁舟转个弯,眨眼间就没了影子。

河汊里顿然寂静了,这让季小麦感觉有些害怕,似乎有一种不可预知的厄运埋伏其中。偌大的空间只剩下她一人,仿佛被世界抛弃了,被时间隔离了,或者是被一只无形之手给抽空了。她朝远处的大河望去,灰白一片,河流像是患上了白内障。河面上什么也没有,视线所及之处,见不到房屋,也没有道路,更不可能有行人。幸好那条德国牧羊犬伴随在她身边,它的目光纯净而又带着些许警惕。或许它在监视她。她才不管它对她怎样,身边有这么个活物,会让她的心安定些,不至于那么仓皇。

她在水邊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她要给柳笛发个短信,他是唯一倾诉的对象,向他报告行踪,将她的所见所闻告诉他。她拿起手机时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将见到他父亲的消息如实相告呢?

亲爱的笛子,你猜猜,我在哪儿给你发短信?此刻,我多么希望你在我身边,搂着我的肩膀,或者拥抱我,亲吻我,就在这条你出生的大河岸边。我坐在一块圆鼓鼓的鹅卵石上,它洁净得像个处子,上面有个浅窝,我怀疑是你用脚踢出来的。你说,你小的时候总是那么调皮,一刻也不肯安分。但我要告诉你,你不该踢出那一脚,它是块多么美好的石头啊,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叫人愉悦的鹅卵石。我想,有一天我要把它带走,放到阳台上。我要每天坐在上面,感受你用尽全身气力踢出的那一脚的力量。你踢它的时候仿佛是踢在我身上,痛入骨髓,而又嫁接给我那种摧毁一切的巨力的战栗。

她将这一段发出去后接着写道:

告诉你吧,摩托侠,我是在一艘木船上给你发短信——我坐在船头,双腿悬在船外,风从大河上吹过来,很轻,很惬意。我还不能确认它是不是你说的那艘大木船。它的确是太老了,像一个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脸上密布老年斑,牙齿松动脱落,什么东西也啃不动了,只能依赖拐杖勉强站立。这是它的外表,它的里面怎么样,我还没有仔细参观,虽然在船舱里睡了一晚上。过会儿我就去看个遍,到时再描述给你听。我很想为它做点什么,不过还没想好,也不知从哪里开始。

第三段:

笛子,对不起,我没有同你商量就跑来这里了。你肯定会原谅我的,对不对?不管我做错了什么事,你向来都是原谅我的,相信这一次你也会。我准确无误地找到了这艘船,几乎没走半点弯路。好像是有谁在引导我,那个人就是你,或者我来过这里,不是这辈子,是前辈子,要不然没法解释我的幸运。我遇到了这艘船,自然也见到了它的主人——你的父亲。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不愿意见他,他是个多么慈祥的老人,善良,还爱帮助别人。他给我钱,我当然不能接受。我是要留在他身边的,你可能没想过他是多么孤独,好像是被囚禁在船上的犯人。我不知你爱不爱听到他的消息,他很老了,但身体还过得去,看不见明显的故障。不管你是否同意,我还是决定留下来,要替代你来陪伴他的晚年。你放心吧,我说到做到。吻你啊,我的摩托侠。

她给柳笛发了几条短信后,再没有别的事情能够牵引住她的注意力。她双手托腮坐在石头上,望着大河的方向发呆。她为什么要上这儿来?就为了看一眼柳笛说的大木船?为了看看这条河流?还是替代柳笛来看望他的父亲?出发时是这样想的吗?这个决定是不是太草率了?

柳笛那张瘦削的脸从幽暗中显影出来,正用那双刀子般的眼睛冷冷地盯着她。

她认识他是在一家酒吧,夜场,她在那里做试用服务员。那天,她的心情如同燠热的夏夜烦躁不安。那阵子,她刚刚从一个四川男孩的怀抱中逃离出来。她同四川男孩在一起两年多了,四川男孩不止一次说过要把她带回四川老家去。但他始终对他老家在四川的具体位置守口如瓶。终有一天,她架不住他的讨好和哀求,随他成行了。他们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了成都,出站后他领着她进了长途汽车站,几个小时的颠簸后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她以为到终点站了,不想下车后,他又要领着她换乘一辆通往乡村的小巴。她不敢想象那辆破破烂烂的小巴最终会通往何处。她见到它时好像一条鱼被抛到了荒漠一般,恐惧了,绝望了。那绝对不是一条鱼的理想国,也不是一条鱼的乌托邦。她借口上厕所,逃出了他的视线。她在小县城里躲藏了三天,不敢回到车站坐车,怕那个男孩在那里守株待兔。她是在加油站搭乘一辆长途货车,才离开那个几乎让她窒息的山旮旯儿。付出的代价是险些被那个货车司机强暴,幸好她及时察觉了他的邪恶,才得以躲过一劫。

那天晚上,她有些笨手笨脚,犯了个小失误,不小心碰翻了一只酒杯,泼出来的酒水把一个女孩的裙子给弄湿了。那个女孩瞟了她一眼,脸色很不好看。旁边的一位男孩,是那女孩的男友吧,站起来,倒了杯酒,让她向女孩道歉。她不想再生枝节,一仰脖子干了那杯酒。她没觉得有什么屈辱,打湿了人家的裙子,本来就该请求人家原谅。但后来,领班居然让她陪他们喝酒去,她斜睨了那伙人一眼,里面有个瘦高个儿在朝她招手。她像被谁掴了一掌似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被羞辱了,但强忍着没让泪水流出来。她放下端酒的托盘,带着笑加入了他们。他们对她没有另眼相看,而是热情地欢迎她,好像她原本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也许是受了他们的感染,也许是四川男孩给她的内心淤积了太多东西,她要把它吐出来,像产妇用催产素催产一般,她借助的是酒精催吐。她是能喝酒的,同谁都喝,甚至同那个女孩的男友连干了三杯。曲终人散时,她把自己给喝趴下了。同在酒吧上班的一个小姐妹将她扶到后台,让她在那里休息一会儿,醒醒酒。她没敢多停留,万一被老板发现,说不定就得滚蛋了。当她跌跌撞撞走出酒吧,准备召唤出租车时,一辆摩托车悄无声息从身后蹿了过来,挡在了她的前面。摩托车手就是那个朝她招手的瘦高个儿。

后来,她知道了他叫柳笛。

她上了柳笛的摩托车,柳笛让她搂紧他的腰,她顺从地抱住了他。柳笛载着她不知在街道上转了多少个圈,怎么也找不到她的住处。最后,他只得把她带回他的出租屋。醒来时,她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狭小的地下室里,这儿仿佛太平间似的静穆,四壁苍白。它的主人不在。她依稀记得有人给她洗过脸,给她喝过水。当时她困倦极了,好像睁开过一次眼睛,那个人有张寡瘦的脸,一双刀子般细长的眼睛。他会不会趁她昏睡时强暴了她?她慌乱地察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体,没有半点被侵犯过的迹象。

第二天,她在地下室里躺了一整天,傍晚時,地下室的主人回来了。他开门时的表情很奇怪,好像怀疑他走错了房间,或者惊奇她竟然没有离开。他的那双眼睛形状虽然像刀子,但没有流露出刀子的锋利和冷漠,反而像两只小蝌蚪似的有些可爱。

那双眼睛是上天赐予柳笛的伪装。

季小麦从石头上站了起来,坐得久了,腿有些发麻。她在原地立了小会儿,待双腿恢复正常后,才往船上走去。她先进的是昨晚睡觉的房间,一张床占去了大半边空间。之前它肯定是柳上梢的休憩之所,但昨晚让给了她。它的主人是个爱整洁的人,没有老年人的那种腐败的气息。她将床铺收拾整齐了,然后去往另一个房间。两个房间是相通的,中间没有门。这是个杂物间,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渔网,塑料桶,钓鱼竿,一身黑色的雨衣挂在墙上,临窗的地方摆了张长条形的桌子,桌子跟前有只木鼓凳,不知什么木头做的,凳面都泛白了。桌面上很凌乱,木条,短锯,木工用的刨子,一只尚未完工的船只模型放在中心位置。她对那只船模有了兴趣,是只帆船吧,桅杆已经竖了起来,只是还没挂帆。她小心翼翼地捧起它,迎光端详,突然啪的一声掉下一块小木板,将她吓了一大跳。以为自己把它弄坏了,可是观察一番后,并不觉得哪儿缺少什么,有可能那块小木板只是搁在船模上,主人还没来得及把它镶上去。她轻轻地将它放回了原处。

后来,她在旁边的柜子里发现了许多类似的船模,种类繁多,单桅帆船,三桅帆船,小舢板,画舫,乌篷船,造型精致的龙舟。船模的大小不一,有的精巧,不过两三寸长,有的大气,占据了柜子整整一层分隔。船模的材质也不一样,有的通身泛红,有的有着好看的线条,那些线条是木材自然生长的纹路。有的船模上还立着人物,有渔夫、水手,也有立在船边欣赏风景的人。她吸取了刚才的教训,没有动它们,只是站在柜子前逐个儿逐个儿地查看。

临近中午,柳上梢划着那叶扁舟回来了。他的收获不怎么丰盛,只有半塑料桶杂鱼,约莫五六斤的样子。可能惦记着河汊里还有个人,不能在外面待太久。若是以往,收工后他会直接进城,将鱼拿到市场上去卖。鱼儿新鲜,更容易脱手,价钱也高一些。他把一部分小鱼奖赏了两只鸬鹚,留下的那部分季小麦帮着清理了,撒上盐,给腌了起来。午饭仍是柳上梢做的,炖了钵鱼汤,鱼汤很鲜美,调动了她的胃口。之前的几天,她都是将就的,肚子饿了就随便买点儿东西搪塞一下。这一顿她吃得有些撑,还打了两个饱嗝儿。饭后,她抢着去洗碗,他也由着她。

下午,他又驾着小舟出去了。他没有提议送走她,也没有问她走不走,可能按他的理解,她没有说走,肯定是没想好下一步怎么办。如果他贸然说出来,就有赶她走的意思。而在她看来,这事本该她主动提出来,她不说,分明是在耍无赖。耍无赖就耍无赖吧,她不在意过程,要的只是结果。第三天,他没说送,她也没说走。第四天,他照旧按照往日的节奏,带着鸬鹚去捕鱼,而她始终沉默着。一个星期很快过去,河汊里好像再也没有送和走这回事了。他同她如同一对父女,生活在祖先遗留给他们的世外桃源。他们不用分工就达成了某种默契,他去捕鱼捞虾,她负责看守家园,同时料理每一天的炊食。她是不是个入侵者?她的自问没有答案,总之,她像枚楔子一样揳入了他的生活,而他无法拒绝,甚至还是欢迎的。

后来的一天,她央求他捕鱼时带上她,他不得不放弃扁舟,换上乌篷船。扁舟太扁窄了,只能承载他和鸬鹚的重量,加上她非沉不可。她第一次见识鸬鹚捕鱼,对此萌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鸬鹚叼着鱼从水底钻出来时,都是她把鱼从它们嘴里抢出来。她觉得这很残忍,可又乐此不疲。当鸬鹚休息时,他开始撒网,收获的好坏全凭运气,有收获时就交由她来清理。他得了空,坐在船尾闷声不响抽着烟。也许他在想着什么,她无从知道。有时接连几次空网,他会咕哝几句什么,声音太混沌,她听不清楚,揣度他是在诅咒自己的坏运气,或许也不是。忙碌了大半个上午后,他们在船舱里吃午餐,吃着简单的饭食。这中间,她同他有过简短的谈话,是围绕鸬鹚展开的。

柳叔叔,您养鸬鹚多久了?她带着好奇问。

没几年。他回答。

过后,他也许觉察到他的回答太简单,太冷淡,又主动谈及了鸬鹚的来历,是他早年在航运公司的一个老同事送给他的。当年,航运公司倒闭前夕,放开门槛内招了一批职工子弟。公司早已名存实亡,多几个人同少几个人有何差别,反正公司不支付工资,也无钱支付工资。这批职工子弟一天班都未上过,得到的不过是空头的企业编制,但正是这个编制让其中不少人找到了出路,有的被调到电力公司,有的去了自来水公司,还有去水泥厂的、烟草公司的、盐业公司的。航运公司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觉得对职工们问心有愧,变相给他们的子弟架设一条活路。有门路的自然顺路走了,没门路的也就怨不得谁,只能自求多福。柳上梢和送鸬鹚给他的同事都是无路可走的,他们的父辈教会给他们的是在水上讨生活,若是往岸上走,同一条鱼被捞上岸几乎没什么区别。送鸬鹚给他的同事同柳上梢一样,在这条河上漂了一辈子,前几年风湿性关节炎恶化了,再也不能驾船到河上来,才将几只鸬鹚送给了他。

捕鱼的地点不是固定的,今天在河的上游,明天又去往下游。拦河大坝筑成后,河水变深了,水面更宽阔了。上游下来的营养积蓄在库区,所以鱼长得特别快,但另一个问题也来了,下游的鱼洄游进不了库区,鱼资源日见枯竭。当地的渔政部门可能发现了这种情况,每年的冬季都会投放大量鱼苗,以便丰富库区的鱼资源。季小麦尝到了在船上的乐趣,每天非跟着柳上梢出去不可,再说一个人留在河汊里够寂寞的了。他似乎也很乐意,多个人就有个说话的伴,在河上待久了,乍一上岸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不知怎么同人交谈。他说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大多同船底下的河流扯得上关系。比如,季小麦那次找到柳上梢停泊乌篷船的地方,叫南门头,从那里上岸,没多远就是旧城区的青云门。

从南门头往对岸,是个渡口,以前没修建跨河大桥时,两岸的居民往来就从那里过河。柳上梢从十几岁开始,陪同他父亲在那儿摆渡。最初过河的船费一人才两分钱,后来涨到五分,再往后涨到一角钱。刚开始,这个两分加五分加一角钱,柳上梢的父亲还不能全拿,要向航运公司上缴一部分。从南门头渡口往下游走,南岸依次是云岩寺、挂榜山,传说古时候金榜题名了,榜单就挂在挂榜山上。从挂榜山往下不远有个公园,是为纪念宋朝诗书双绝的黄庭坚而建,岸边有两棵重阳木,传说是黄庭坚亲手所植,岩壁上有个巨大的“佛”字,据说也是黄庭坚手书。河流在这儿拐出个弧形,风急浪高,不少过路的船只出过事故。人们疑是河妖作怪,就请黄庭坚在石壁上写下了这个“佛”字,用以镇压兴风作浪的魑魅魍魉。顺河而下,有状似乳房的山包,更远一点,有望夫石。传说有商人外出经商,妻子抱着孩子送行,在岸邊目送载着丈夫的船只远去,久而久之,凝固成了抱子望夫石,日夜召唤着丈夫归来。

过去贩卖茶叶的商人坐船而下,将茶叶卖到了秦淮河的画舫上。柳上梢将遥远的秦淮河同这条河流连接上了,这一河的历史也就涓涓细流般流进了季小麦的心里。这不是一条冷冰冰的河流,它有温度,有真情,有怀念,有轰轰烈烈,有声色犬马,也有客死异乡。有个意大利传教士溯流而上,来到古城传教,修建了教堂。传教士起了个中国名字,姓罗名马,叫罗马,罗马娶了一个不能生育的当地女人为妻,罗马死后埋葬在这条河流边的一处山坡上。

季小麦听了传教士的故事,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她会不会像那个叫罗马的人一样,要在这个地方生活一辈子,死后都得葬身在这里?她距离那个答案太渺茫,未来的任何蛛丝马迹都被命运的迷雾层层遮挡,谁也不能拨云见日。

柳上梢没有注意到她的异样。有一天,他们如往日一样闲谈,他突然发问,小麦,你老家在哪儿?你不回去,你父母会不会着急?

她被他问住了。前一个问题柳笛也问过她,那时她编了套瞎话来哄骗他,他将信将疑,可听她说得有板有眼,又不能不信。后来,他再也没有问过她,要么是相信了她的话,要么是明知她说假话,却又没法揭穿她。她没说她的家在哪里,只告诉柳笛,她父母如何溺爱她,把什么都给她想好了,房子、车子、工作、婚姻……条条道路都是宽广的、笔直的、花团锦簇的光明大道。她可以随心所欲,想干吗就干吗。而她呢,偏偏不接受,不领情,故意同他们拧着干。他们让她坐着,她便站着;他们让她走,她便跑;他们让她守在家里,她便偷偷地跑出来,并且铁定了心,一辈子都不回去。

她不能再拿这套瞎话来欺骗柳上梢。之前,她是有意在柳笛面前嘚瑟,但许久之后才知道,她的话深深刺伤了柳笛。现在,她只能实情相告,或许她更应该感谢老人,是他给了她倾诉的机会。她来自一个撕裂的家庭,她父母的结合本是一场错误。她父亲是个极为自私的人,巴不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他自己身上。她母亲在某些方面恰好同他父亲相反,血管里流淌的是博爱的血液,恨不能将她的爱奉献给天下每个男人。父母的撕裂伤着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季小麦。父母离异后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无论哪个家庭都没有季小麦的位置。她父亲同一个比他更为自私的女人再婚,被对方收拾得服服帖帖。她母亲经历了二婚三婚,到第四婚才暂告一段落,相对稳定了一些。季小麦五六岁开始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后来奶奶因病去世,爷爷不甘寂寞,给她迎娶了一位后奶奶。这位后奶奶喜欢收养被人抛弃的猫啊狗啊,很快家里像动物园似的热闹起来,狭小的两居室不够用了。搬出去的只能是季小麦。从上初中开始,她基本上就不回家了,也无家可回。好不容易熬到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唯一的去处就是投奔社会。

柳上梢愣住了,很后悔自己发此一问。他不知该怎么安慰她,似乎说什么都不妥当,然而又必须说点什么。以后啊,只要你愿意,柳叔叔这儿就是你的家,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他的鼻孔有些发酸,说话声带着很重的鼻音。这正是季小麦想要的,她噙着泪花说,谢谢柳叔叔。

你见过蚂蚁过河吗?柳笛问。

蚂蚁怎么过河?季小麦反问。

柳笛从街边的杧果树上扯下一片叶子,放在地上,再捡粒小石子摆到杧果树叶的中央。蚂蚁趴在树叶上漂啊漂啊,就这么过河。柳笛拍了拍手掌说。说话间,一阵风吹过来,把树叶掀翻了,小石子跌落在水泥地上,风再大点,杧果树叶被吹跑了。我就是那粒小石子。柳笛幽幽地说。那什么是杧果树叶呢?季小麦问。一艘破船。柳笛往虚空处吐了口唾沫,仿佛他说的那艘破船就停泊在那里。

每当回想起这个细节,季小麦的内心就隐隐作痛,好像有股野蛮的力道在挤压着她的心脏。柳笛并非像那粒小石子一样,不是被风掀翻的,而是主动逃离了那片树叶。不过,在他逃离之前,时代前进的脚步挟带的龙卷风早已将船上的生活给吹翻了。那不是一艘船,而是座孤岛,一只流放犯人的囚笼。一辈子守在这样的岛上能有什么出息?四周都是死寂的水,看不到任何生机。一个在水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有追着潮走,赶着浪追,才会海阔天空。柳笛就是追赶时代的浪花,追赶时代的潮流,朝海阔天空奔去的。

季小麦认定,柳笛是个叛逃者。她很想问问柳上梢,是不是她认为的这样。如果他愿意说,她还想从他这知悉柳笛更多事情。但她没敢问出口,一旦问出口,那刻意隐瞒的势必会暴露。她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只能把想法压抑在心里。待到以后再问吧,有的是时间。

一晃二十多天过去,这些天里,季小麦几乎每天都与柳上梢同进同出,他打鱼,她跟着,他去卖鱼,她也跟着。在外人看来,她是他的侄女,他显然也把她看成了他的侄女。这毕竟不是真实的亲缘关系,她内心总有些发虚,有点小尴尬,有些微生分,所幸他们独处的时候多,只在卖鱼时偶然碰到他的熟人,人家才会留意到她的存在。他的熟人少,卖了那么多次鱼才碰到一次,一个同他年纪相仿的老妇人,挎着篮子来买菜。老妇人见她喊柳叔叔,问柳上梢,你侄女?柳上梢说,嗯。老妇人瞥了两眼季小麦说,怪妖的。后来,季小麦问柳上梢,妖是什么意思?他说,就是漂亮啊,美啊靓啊。柳上梢送给老妇人两条鲤鱼,老妇人丝毫不客气,让季小麦刮了鱼鳞,剖开鱼肚,清理了内脏,还让把鱼鳔留下,说是她孙子爱吃。季小麦摆弄干净了,老妇人接过鱼,又将柳上梢拽到旁边去说话。说的什么,她没听进耳,只捞到一两句,老妇人问柳上梢怎么不回去看看。后来柳上梢告诉季小麦,老妇人是原来的邻居。

柳上梢一定在别的地方还有个住处,肯定不在水上,这是季小麦的猜想。至于在何处,迟早她会知道的。可眼下的这种生活方式,却不宜让她久留。表面上她也在干活儿,没有吃白食。然而,她没来之前,他里里外外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照样过得好好的。她的到来没能给他带来什么,如果说有变化,他可能说话多了。以前想说话,苦于没有听众,现在话说多了,心情随之轻松起来,笑容不时浮现在脸上。这成了她对他绝无仅有的回报。在物质上,她成了他的累赘,分明是他在养活她。

她暗暗动了心思,要在小城里谋个工作,随便干什么都行。再进城卖鱼时,她就找机会到小城里四处转转,转了几次,一无所获。有一次,在一个张贴栏中看到一则招聘保姆的启事,对方是老母亲需要人照顾,要求吃住都在他家里。这个不符合她的所想,吃住都在雇主家,离柳上梢可就远了。过几天,她冒冒失失跑进一家招待所,询问对方要不要招人,凑巧的是,招待所的一名服务员回乡下结婚去了,她刚好顶替了她的空缺。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中饭和晚饭都在招待所里吃,一周休息一天,工资虽然不高,但一切完美得很,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刚刚建立起来的平静忽然又打破了,柳上梢多了项义务,每天早上驾船送季小麦去上班,晚上九点在码头上候着,接她下班。季小麦很享受这个接送的过程。她也想过,她可以学会摇橹驾船,那样就不必辛苦他。她果真学会了划船,要独自驾船上下班,他却坚决不答应,那怎么行?!你不会游泳,又不熟悉这条河流,哪儿水深,哪儿水浅,哪儿有漩涡,有的地方还有暗礁,万一出了危险,怎么得了?!她拗不过他的坚持,仍旧任他做她的船夫。在内心,她也情愿让他来做。

他是个相当称职的船夫,不管是青天白日,还是刮风下雨,为她开通的渡船从来没有晚点过。遇上风雨天,他让她穿上雨衣,以免被淋湿。河面上风大,雨几乎是横着飞的,打在脸上生生的疼。浪虽然不很大,但船颠簸是难免的。他一路上不停地叮嘱她,坐稳了,别看外面。晚归是另一幅情景,如果是有月亮的晚上,她会像第一次去往河汊的那个晚上一样,端坐在船头,眼前是流光溢彩的灯火,耳边是桨声欸乃。她的心情从来没有这般平静过,她好像是坐在自家的船板上,身后摇橹的是她的老父亲。若是没有月亮的夜晚,他会在船头挂一盏马灯,马灯是个旧物,是柳笛的祖父用过的。在河汊里,她也见过它,每当晚上,柳上梢就会把它点亮,挂在木柱上,照亮上船的木梯子,也照亮整个河汊。她下晚班时习惯抄近道,出了招待所,拐入一条幽暗的小巷,穿过巷子来到河边,老远就见到了氤氲的夜色中那团有些发黄的灯光。她会放慢脚步朝灯光走去。那团灯火随着波浪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摇动,好像是一颗跳动的心脏,一颗夜的心脏,一条河流的心脏。

离船还有些许距离时,她会轻轻喊一声,柳叔叔。

嗯,在这儿呢。他从台阶上直起身,或者从船舱里探出头来。

休息日,他照例領着鸬鹚出去打鱼,她留在河汊里做清洁工。这是她假日里的必修课,清洗衣物,扫除垃圾,把乱糟糟的东西分类归位,摆放齐整。然后煮饭、烧菜,烧菜的手艺是她从招待所偷偷学来的,招待所的厨师是个胖子,很憨,愿意指点人。每个休息日,她都会带回新的手艺,展示在餐桌上。他们的餐桌不再是那块青石板,他打制了一张四方小桌,在厨房的旁边另搭了间简易的棚垛,权当餐厅。这一天烧的是米酒田螺,螺是他捡来的,在水盆里养了半月,肚里的泥都吐净了。这个菜的烹制过程并不复杂,先将田螺炒熟,加入甜米酒,再加入紫苏等作料,三下两下就成了。柳上梢在河汊口就闻到了香味,被这一撩拨来了兴致,让她给摆上杯盏,喝了两杯老火烧。

饭后,他进城卖鱼,叫上了她。放在过往的休息日,他是不会叫她的。她有些纳闷,还是应声上了船。这会儿城里主妇们买菜的高峰已过,所幸鱼儿不多,不到两小时就卖完了。时间尚早,他却不着急回去,领着她往城东的方向走。穿街过巷,越往东街道越破败,最东头是棚户区,各式各样的房子都有,有新建的砖混结构的水泥楼,也有砖木结构的老房子,还有木板房。进了棚户区,街道更狭窄了,路面虽然硬化过,但已是残破不堪,到处都是裂纹,甚至还有小洼的积水。老柳回来了。有人招呼,柳上梢只是噢了一声,算是答应过。进去百十米远,他们在一栋简陋的木板房前停住了,门上挂着锁,柳上梢从裤袋里摸出钥匙,开了锁,吱呀一声推开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熏得人直想吐。房子是明三暗五的格局,中间是正厅,两侧分前后排,各有两间厢房。房子很矮,仅有一层,房顶有阁楼,只能放杂物,住不得人。房子里的生活设施是齐备的,但也陈旧得掉牙,还蒙着厚厚的灰尘,显然很久没住人了。

往后呀,你要是上下班不方便,可以搬到这里来住,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他将钥匙递给她,她没接钥匙,也没接话。

在回去的路上,他同她讲起了这栋房子的来历。城东原来是块湿地,也是在河上讨生活的人在岸上的聚居地。遇上天晴的日子,船上的主妇们在那儿晾衣晒被,清理渔网,缝补船帆。久而久之,有些船家为了方便,最初在湿地上搭建了简易的窝棚,后来窝棚变房子,慢慢热闹了起来。柳上梢的父亲建房算是比较早的,后来河上断航了,船上人家没了活路,不得已弃船上岸,大部分人都选择在城东落了脚,才有了这块棚户区。

您干吗不在这儿住呢?她唐突地问。

我在岸上住不惯,老是做噩梦,不是梦见自己渴死了,就是梦见房子着火了。他叹口气,转而一笑,我父亲说我是属鱼的,魂在河里泡着呢,离不得水,离开水就活不成了。

同柳上梢去过老房子后,季小麦有过一阵恍惚,如果说船夫是鱼,那船是什么?是鱼篓,还是鱼蜕下的鳞衣?船夫上岸,那些船呢,去哪儿了?总不能跟着上岸吧?不能上岸的船没有了主人的撑持,是不是变成了孤魂野鬼,在河流里漫无目的地漂荡?这河里看起来空空寂寂的,可虚无处是一河的无主的船的游魂。她不由得联想到河汊里的那艘大船,虽然还在水上,实际上它已经死了,只是尸体还没完全腐烂,像具庞大的木乃伊。一个大活人抱着具木乃伊该怎么过活呢?

她似乎明白了,柳笛为什么要逃离。

她同柳笛的交往是从喝醉酒的那个晚上开始的。第二天,她没去酒吧上班。第三天再去时,领班告诉她试用不合格,让她到财务室结算工资走人。干了将近一个月,扣掉旷工一天的罚款,所剩无几。她攥着两三张纸币从酒吧出来,不知去往何处。她顺着街边的人行道默默往前走,视线所及之处都是陌生的建筑、陌生的树木、陌生的脸。她上了公交车,下了公交车,又上了公交车,再下公交车,最后站在了柳笛藏身的地下室门口。门是锁着的,她就背靠门坐在水泥地上。直到中午,才见柳笛拎着盒快餐回来,将她放进屋。那盒快餐是他们共同的午餐,一人一半,风卷残云,肴核既尽。

柳笛的全部家当就一辆半新不旧的摩托车,全赖它养活他。他用它载客,起步价三元,远一点的地方得议价,三言两语,双方同意了即刻出发。他也骑着它去酒吧,去同他的一些来历不明的朋友约会。在没有找到新的工作之前,她把她的一日三餐交给了他,他没有将她当成负担,多一个人吃饭与少一个人吃饭,对他来说没有本质性的区别。他们虽然同处一室,但他没有欺侮她,她也没有将自己的身体交出去。蹭饭的同时,她在努力寻找工作,可工作不是那么容易找得到的,好在没有时间限制,他也不可能给她限定时间。他恰当地把握了对待她的分寸,让她丝毫感受不到作为蹭饭者的自卑和屈辱。他的生活节奏也没有因她的到来而改变,每天照常出车,晚上出去聚会时必定先回地下室。她请求他带她去,他也二话没说,扔给她一顶头盔,让她上了摩托车的后座。只是她一直没弄明白,同他聚会的那些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他们同他几乎没什么区别,从他们的穿着、谈吐,她也没看出什么端倪。但他们在她眼里显得莫测,有点诡异的陌生。

有天收工时,他带回来几罐啤酒和两袋小菜,两个人在地下室里喝开了。他们对着酒说了好多话。他问她从哪里来,为什么跑出来。她胡诌了那个故事,好像不那么说不足以维持她的尊严。瞧他的表情,似乎并不相信她说的话,但也没有当面质疑,更不至于揭穿她的谎言。一段沉默过后,他开始主动说起他的家庭,他们家是水上人家,全部家当都在一艘船上,祖辈的灵位和魂魄也都供奉在船上。水上人家在当地是受人瞧不起的,没有哪个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船夫的儿子,船家的女儿千方百计想上岸。他父亲到三十多岁还是光棍儿一条,在船上人家,这等同于宣判了他父亲一辈子都将是光棍儿。后面发生的故事可谓柳暗花明。某年夏天,他父亲去一个村里运粮,突遇瓢泼大雨,河水猛涨。他父亲怕不安全,不敢开船。事有凑巧,当天晚上,他母亲的母亲突发急病,村里的赤脚医生束手无策,只是一个劲儿地提醒病人家属,要赶快送去县上医院,不然会有性命之忧。他母亲一家人来向他父亲求助,他父亲犹豫一会儿之后答应了,让村里人帮着先将粮食卸下来,然后冒着翻船的危险,连夜将病人——他父亲后来的岳母送进了医院。他母亲的母亲得救了,后来将他母亲许配给了他父亲,那时候村里还有点儿封建残余,有些人家子女的婚姻还是父母说了算。他母亲才二十岁出头,比他父亲小了十多歲。婚后,他母亲流产了两次,她的流产估计是有原因的。医生警告说,再流产这辈子别想生孩子了。他父亲四十五岁的时候,他母亲才生下他。

柳笛的母亲叫蓝凤菊,这是若干年后柳上梢告诉季小麦的。蓝凤菊没生柳笛之前可能还有别的想法,生下柳笛之后似乎对什么都淡心了,死心了。她对柳笛并不上心,柳笛是喝他父亲在行船的那条河里捕捞的鲫鱼汤加上米糊糊长大的。蓝凤菊在生下他之后老是往岸上跑,留下柳上梢带着他守在船上。柳笛的说法不一定准确,他那么小的年纪能够记住什么呢,八成是听柳上梢说的。柳上梢在中年将尽时得子,那种欢欣和幸福感丝毫不亚于晚年得子,他对柳笛的溺爱可想而知,为了表达父爱,或者是树立父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难免会歪曲某些事实,掩盖某些真相。有一点却是歪曲不了,也掩盖不了的,柳笛有个母亲叫蓝凤菊,可季小麦没见过她,那到底是个怎样的女人,现在又去了哪儿,很令她遐想。

又一个休息的日子。早饭后,季小麦开始收拾船舱、棚垛,清洗衣物,扫除河汊里的各种垃圾。把水边漂浮的柴草捞到岸上,晒干,充当柴火。那天,柳上梢破天荒没有出船,将自己关在船上那间摆放船模的房子里,不知在干吗。他之前的卧室让给季小麦之后,他就将两个房子中间的通道用木板封死了,并在船尾架起了木梯子,上下船他走船尾,她走船头,各有各的道。他好像用这种方式在同她保持距离,对此,她不觉得奇怪,换成她的亲生父亲,在这种环境中肯定也会这么干。她有时会去船尾,帮他整理房间,或者喊他吃饭。这样的事情他是不会拒绝的,相反,是她让他感受到了已经多年未曾有过的亲情的温暖。他也因此心生幻想,如果真有个女儿,该对上苍感激涕零。

午饭时,她站在船尾的木梯口朝船上招呼,柳叔叔,吃饭啦。可是船上没有回应,她以为他出去了,扭头看看河汊,几艘船都停泊在原来的地方,没一艘是离岸的。她提高声音,复喊了两声,仍不见他下船。她莫名心悸起来,是不是他发生了什么状况?这种慌乱中的想法是偏向悲剧的,清浅的,灾难的。她抓住栏杆,忐忑不安地爬上船,结果却是虚惊一场。柳上梢坐在临窗的长条桌边,埋着头在组装一只船模,是只三桅船模,桅杆已经立起来了两根。柳叔叔,吃饭啦。她没敢走进房间,只在门边轻轻叫唤。你先吃,我马上来。他连头也没抬,精神全集中在船模上。

她没再坚持叫他下船,而是悄然退回去,在饭桌边等候他。后来,她才知晓,这一天他没出船是有原因的,他的风湿性关节炎发作了,走路时一瘸一拐的。这种日子他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待在船上摆弄那些船模。她的内心陡然泛凉了,一种恐惧感紧紧攫住了她,如果某天他的腿疾严重到使他下不了船,身边又没人照顾,他是不是要死在这艘船上,那样的话,这船就成了他最后的坟墓。那些本该陪伴他的人哪里去了?柳笛是残忍的,抛下他的父亲不管不顾。可因此责怪柳笛,又是不公平的,做儿子的就该陪着父亲囚禁在一座坟墓里吗?父亲有父亲的生活,儿子有儿子的世界,两者的交集只是两根射线,走过原点后彼此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遥远到没有边际。

她被阴云笼罩了许多天。其间,柳上梢勉强出过几次船,不能不出去啊,两只鸬鹚还得喂养呢,这时候它们已经成了累赘。他看过一次医生,煎了几次中药喝,还用上了些土法子来对付他的腿。慢慢地,他的病痛好转了,只是行动迟缓,没法恢复到原样。有一天,季小麦逮到了恰当的时机,抛出了那个盘桓在心头好久的疑问,婶婶呢?去哪里了?哥哥姐姐们又在哪儿呢?

他没有答话,只是斜睨了她一眼。之后,他别过脸,朝河汊出口的方向张望了良久,好像他们就在某个地方站着,或者正目睹那些远去的背影消失。她不安地瞧着他,生怕自己冒冒失失的问话刺激了他什么。好半日过后,他才回转头来说,她呀,早不在凡间了。他的声音裹挟着苦涩、揶揄和嘲弄。

她一时没能琢磨出他话里的意思,以为蓝凤菊不在人世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告诉她,是她理解错了,他说的凡间不是她认为的凡间。

某个休息日的午后,柳上梢又驾船去捕鱼了。他好像被什么追赶着,都来不及等到腿疾完全康复。他摇桨的力道明显不如从前,船走得很慢,出河汊的时间比往常长了不止三分之一。收获也不如以前,有时喂饱两只鸬鹚后几乎没有剩余了。季小麦想劝说他不要出去了,她能养活他。在她的内心,已然把他当成了她的父亲。可是,她不敢说出来,这种饱含极度同情的话语对一个勤劳毕生的渔民来说,其杀伤力不啻一把匕首,不只见血,更是诛心。

河汊里因阒然而空旷起来,仿佛变成了巨大的空洞,无法填满的空洞。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季小麦的内心却堵得慌,堆积了很多话,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她回到船上的房间,打开随身携带的背包,背包里有一张她同柳笛的合影。几个月过去了,这是她第一次翻看照片。当她将照片拿在手上时,那种空洞立刻被驱走了,它们之前盘踞的空间让位给了柳笛。这张照片是柳笛的朋友抢拍的,那一次柳笛换了辆崭新的摩托车。那辆摩托车的价格后来她才知道,相对于当时的他们,是个天文数字。柳笛不知从哪里弄到那么一笔钱,在她跟前只字未提过。照片上的柳笛一身黑色的皮衣皮裤,戴着黑色的头盔,长发飘飘,脸部的表情有些冷峻,甚至冷酷。她紧挨着他坐在后座,下巴搁在他的肩膀上,一双眼睛直视前方,眼睛里放射着憧憬的光芒,好像幸福有如某件触手可及的物体,正在前方不远处守候他们。

她好像听到了耳边呼呼的风声。

她摸了一下柳笛的脸,照片是光滑的,可分明触摸到了有棱有角的五官。

她拿起手机,给柳笛编发短信。开始时,她还是迟疑了一下,同照片上的柳笛对视了一眼,才确定自己要对他说什么。

摩托侠,你得有个思想准备,这一次我可要批评你。不过,我还是先同你说说我在这儿的生活吧。我找到了一份工作,早出晚归,都是你父亲接送。不管你同不同意,我都把他当成我的父亲了。他是个慈爱的父亲,比我那个自私的亲生父亲不知伟大多少倍。我喜欢坐在他的船上,他划船时我就盘腿坐在船头,那种感觉像是坐在摇篮里,又像是坐在出嫁的花轿中。你别紧张,除了你,我不会嫁给别人。我爱上这儿了,爱上了这条河流,爱上了河里的水草、游鱼和岸边的垂柳。它们让我平静,心如止水。它们多么安宁,这才是我渴望的世界,是摩托车的后座所不具备的。我不是有意打击你,因为这正是我真实的想法,真切的感受。原谅我的多情吧。

她摁下了发送键,接着编写第二段:

在我眼里,那艘大船是座流动的城堡,不是最豪华的,但却是最安全的,最自在的。虽然航行的区域有限,可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是自由的,你想停泊在哪里就停泊在哪里,甚至可以停泊在水中央。那样它就是水上宫殿了。宫殿里的人是这河上的王,是这河上的主宰。恰好你忽视了这一点,或者对此不屑一顾。你是个自私的家伙,残忍的家伙。给你一座城堡都不懂得珍惜,给你一座宫殿都不知满足。你是不是太任性了?太贪婪了?你去了南方,拥有了什么呢?那辆摩托车就是你的全部……我也错了,在一个不能扎根的地方幻想着扎下根来,并且幻想把你也拴在那儿。那时候,我们满以为幸福就在那里,可现实呢,真的非常渺茫,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你的摩托车速度再快,超音速,超光速,都抵达不了目的地。我不能多说了,你会不高兴的,会愤怒的,会冲我咆哮的。我可不希望看见你这种狰狞的面目。我知道,你同我一样,现在的结果……是谁都不想要的。笛子,对不起,我不是有意让你难堪的。

河汊里的时间是极慢的,河水也变成静止的了。划船出去,在河汊同大河的交汇处,有时能看见漩涡,一圈绕着一圈,在原地旋转。柳上梢不出船的日子渐渐多了起来,有时出去,一两个小时,纯粹遛一遛两只鸬鹚。他不出船时干脆放开它们,让它们在河汊里蹦跶,任由它们自己觅食。后来,他不知从哪里学到的办法,将剩饭剩菜抛进河汊里,吸引河汊外的游鱼进来,这样鸬鹚就不会饿肚子了。德国牧羊犬和猫,还有鹅,全靠季小麦从招待所带回来的食物养着,顾客剩下的饭食中鱼肉不少,养活它们并不需要多少。也幸好她学会了划船,不必依赖他来接送,早出晚归,都是她独自来往。

小麦,你还是搬到岸上去住吧,别跟着在这儿受罪。有一天,柳上梢带着愧怍似的对她说。

柳叔叔,咱们都住到岸上去,这对您的腿有好处啊。她正好顺水推舟来劝说他。

我呀,哪儿也不去,就想老死在這艘船上。他瞥了她一眼,叹口气,扭过头去看身后同他一般苍老的大木船。

她被他的话给堵住了,往后不知如何开导他。他俩的所为是反向的,他将她往岸上推,她不走,她将他往岸上拽,他赖着不动。她很清楚,他袒露的是内心的真相,对他来说,如果没有腿疾,这儿的确是个理想之地。可现在,这潮湿的环境对他的腿疾有百害而无一利,她不能放任他这么做,总有一天要把他弄到岸上去。

您把腿病养好了再回来。她企图消除他的心理障碍。

小麦,你说这大船还能回到河里去吗?他顾左右而言他。

它本来就在河里呀。

他觑了她一眼,呆滞了一下,而后起身走开了。他的腿疾影响了他,走动时上身无力地摇摆着,好像风中一株被烤晒发蔫的植物。

没过多久,现实给了她残酷一击,她被招待所辞退了。没有任何理由,哪怕是仅仅作为借口。她得重新找个工作,问询了好几处,无奈同她的预想不切合,要么要她住宿,要么上班时间太早,又或者下班太晚。她只能暂时回到河汊里。她又开始同他一块儿去捕鱼,不同的是过去偶尔他会叫上她,而现在是她主动要去,而且一路上都由她来划桨。有她的加入,收获多了许多,得重新卖到城里去。晚归时,她在船尾摇桨,他坐在船头抽烟,她在明明灭灭的烟火中将船驶得平平稳稳。此时的心境同之前坐在船头不一样,她的双臂凝聚了让她难以置信的力量,她掌控着双桨,仿佛掌控了一条河流的走向。

她同他就这么在大河里漂荡着。有时,他会打破沉静,用低沉的嗓音唱起歌谣:一出东门二神滩,遥埠“刷帚”不须拦;磨滩小桥容易过,石喿滩前早早拦。铃盘滩里挨山走,鹅头抱子出西关。上下彭姑容易过,心中又愁北岸滩。歌声中有着被河水浸泡过的悲凉,被河风吹打过的凄楚,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像河水一般从身体的某个部位汩汩流过。柳叔,这是什么歌啊?她问他。滩歌。他回答。后来,有时她单独划船出去,不知不觉也会哼唱起这些歌谣,从这些古老而又苍凉的歌声中似乎品咂到了什么。

有次捕鱼后进城,他让她先将船划回河汊,然后从大船上抱下来两只船模,放到船舱里带进城。她很纳闷,不知他要干什么。她以为那些船模完全是他自娱自乐的道具而已,除此之外,想不出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卖完鱼后,他让她抱着船模跟他走,两个人穿街过巷,后来进了条破败的小弄,弄堂底还有条小弄堂,到底是座老房子。上了三楼,也是顶楼,过道,一边安装了铁栅栏,还锈迹斑斑的。柳上梢上前推它,没动静,摇撼了半天,整幢楼都摇动了,才有个人用手转动着轮椅出现在铁栅栏的另一边。是个老妇人,头发稀败的白,核桃脸,瘪着嘴,用混浊的眼警惕地注视着他们。

老魏在吗?柳上梢问。

老妇人依然死死地盯着他们。

老魏在吗?柳上梢喊着问,他的声音高得过头了,楼顶发出叫人发怵的哳哳声,某个地方好像被震裂了。

你吼叫什么呀,我不是聋子。老妇人翻了下白眼,沙哑着嗓子说。

这是老魏让我做的。柳上梢从季小麦手上要过一只单桅船模,展示给老妇人,但对方只是追着船模看,没有开门迎接他们的意思。他只得把船模放在铁栅栏前的地板上,我放这儿了。

放那儿就放那儿,我又不是瞎子。老妇人不满地吵嚷说。

下楼时,铁栅栏嘎嘎响了几声,之后又哐啷一声巨响,寻思是老妇人将船模拿进屋了。去往另一处的路上,柳上梢同季小麦说起了这个老魏,老魏是航运公司的老船工,年轻时骁勇得很,有次运粮时遇险,就凭老魏一支桨顶住巉岩,才化险为夷。船模是老魏央求做给他孙子的,说不能叫他的后人断了对河流的念想。

后来的一天,柳上梢将大船搁浅在河汊里的缘由,细枝末节,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季小麦。好像她有这个知情权,不能对她有所隐瞒。她揣测,这段历史柳笛该是清楚的,不让她知道可能是觉得太琐碎了,没必要说出来,况且他在她跟前隐藏的远比坦白的要多得多。大河断航以后,柳上梢在南门头的渡口摆渡,后来政府为了解决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交通瓶颈,修建了几座跨河大桥,河面上又搭起了浮桥,摆渡的营生被釜底抽薪了。那艘大船成了水上浮萍,在水面上漫无目的地漂荡。航运管理部门觉得不能让它这么自由散漫地漂着,万一生出什么事端就麻烦了。他们几次动员柳上梢,尽快将船处理掉,要么挪往他处,要么拆除。并且承诺,在费用上会给予一定补偿。柳上梢不为所动。他们不得已给了他最后期限,最终还是他们亲自动手,卸除了船上的柴油机,没有了动力系统,大船成了艘死船,哪儿也去不了。后来,柳上梢请了几个人帮忙,将船转移到了河汊里。

翌日,河汊里发生了件意外的事情,进窃贼了。窃贼从哪里进来的?应该不是从水上。有船的人家就那么几个,都是打鱼的,大家都是老熟人。有些人还到河汊里做过客,有时口渴了,绕进来喝杯水。有时船突然出了小麻烦,它的主人前来借修理工具。问题可能出在后山上,后山那边还有不少小山包,小山包下有路连通村落。新城区慢慢扩张,后山到处是工地,熙熙攘攘的。可能是工地上的人,误打误撞翻过山,见河汊里没人,就滋生了歹意。窃贼的收获不算多,但也不少,掳走了两只鹅,抱走了一只船模,顺手牵羊拿走了没卖完的一小袋鱼干,将季小麦藏在枕头下的几百元现金给搜走了。

当天早上,季小麦同柳上梢是分开走的,柳上梢撑着扁舟带上两只鸬鹚走在头里,她是划着乌篷船进城,想去试试运气,看能不能再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她比他晚一步回来,老远就见他坐在河岸边的石头上,呆呆地朝她回来的方向张望着。她以为他在盼着她回来,下了船,才发觉不是。她都快走到他跟前了,他还没有反应,不曾觉察她回来。她喊了声,柳叔叔。他仍不见动静,眼神像被冻住了似的,仿佛不认识她。柳叔叔,您怎么了?她以为他的腿疾又犯了,失声叫了起来。他的双眼茫然向着她,鹅呢?

她看他不像是在开玩笑,紧张地瞄了眼河面上,河面上只有细碎的水波,看不到任何活物。两只鸬鹚静静地立在扁舟的木架上。德国牧羊犬躲得远远的,似乎明白了自己的失职,没有看守好两只鹅。猫不知逃到哪儿去了。渐渐地,她留意到了更多异常,原本堆放整齐的物件不知被谁翻动过,有的跌在了地上,有的保留着被侵犯时的凌乱状态。棚垛里也有人动过的痕迹,米缸被揭开了,缸盖扔在地上。为着防老鼠也防猫,鱼干原本挂在棚垛的横梁上,现在不知去向了。大船上更是狼藉一片,柳上梢睡的房间成了重灾区,木鼓凳翻倒在地,塑料桶滚到了门边,渔网、雨衣、组装船模的工具,甚至床上的被褥,都胡乱地抛弃在甲板上。盘点过后,暂时只发现丢失了那艘夺人眼目的龙舟。季小麦的房间相对好一些,是因为存放的东西不多,窃贼想有更大的作为也不可能。床上的被子只是掀开了一角,大概是窃贼轻而易举就得到了想要的,她的背包有些惨,里面的东西全都被倒了出来,小圆镜、口红、护手霜及柳笛送给她的一条手串……天女散花般的,到处都是。她同柳笛的那张合照飘落得远一些,正面朝下,它的背面蒙着一小块弧形的灰色印迹,可能是窃贼鞋印的一角。她將照片拾起来,小心地拭去了上面的印迹,然后裁了张纸巾将它包裹起来,放进随身背着的小包里。

柳上梢的心情始终好转不过来,在水边踟蹰到快天黑。吃晚饭时,他还在念叨,那两只鹅呢。德国牧羊犬可能肚子饿了,很不识趣地凑到他跟前,遭遇了一顿臭骂,你个不识好歹的家伙,同那臭崽子一个样,需要你时跑得不见鬼影了。

换了谁都听得出,他表面上是冲着狗去的,话外音却是在责骂他不争气的儿子。季小麦忽然惴惴不安起来,他会不会看见照片了?落在甲板上的照片那么显眼,只要他进了她的房间,不可能看不见。是他看过照片后故意原样放在了地上,还是他没上她的房间去,或者上了她的房间却没注意到照片?那个晚上,她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翻来覆去地思想。她将回到河汊后,他的表现仔仔细细地反刍了好几遍,除了他因痛失两只鹅而流露的悲伤外,似乎没有别的异常。如果要说异常,以前他从不在她跟前提起他儿子,他咒骂狗的时候分明在向她暗示什么。他一定是看见照片了!她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该怎么办?把她同柳笛的一切向他和盘托出?她暗暗自责,也许早该告诉他……她的隐瞒是恶意的,是别有用心的,是对一位老人的犯罪!可是,她实在没有勇气说出来……她都不敢朝这方面去想,若是真有这种打算,该怎么面对他的双眼?她莫名联想到那些罪犯,他们接受审判时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她触摸到了自己的怯弱,却无力去战胜它。思前想后,她宁可臣服于自己的怯弱,暂且不向他坦白。

她得有个准备,她交代她是柳笛的女朋友,未婚妻?还是同事,或者刚刚认识没多久的朋友?她该给他怎样的答案,又能拿出什么答案?这些问题在出发之前没有考虑过,现在自然没有明确的答案。

他没有像她预想的那样来质问她什么。他的情绪完全被那两只鹅左右了,不经过脑子都能知道,它们会是怎样悲惨的结局。失窃后的第二天,他没有出船打鱼,也没有心情同她说话。早上他下了船,去关鹅的埘橱里看了一圈,而后又瘸着腿回到船上。上船时他很吃力,右手用劲扣住栏杆,整个身体的重量右倾,几乎全部压到了栏杆上。所幸栏杆很结实,才不至于被压崩。他的样子让她很不放心,想上去扶他一把,又怕他尴尬。她就那样绞着双手,眼睁睁地看着他上了船,进了船舱。

中午,他没下船吃饭,她上去看他时,他正在修理一些材料,从摆在长条桌上的骨架看,可能是准备再造一艘龙舟。柳叔叔,吃饭啦。她怕扰乱他思路似的轻轻叫了他一声。我不饿。他回复。一整天他都待在船上,直到吃晚饭才下船。他坐在饭桌的对面,似乎忘了要干什么,只是拿眼睛痴痴傻傻地看着她。她陡然一惊,内心某个部位像软体动物受到针刺似的痉挛起来。她在痛苦地等待他提出那个令她纠结了好久的问题,可他一句话不说,就那样直视着她。她心虚地埋下了头,他的目光落在她的头顶上,像烈焰似的灼人。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她就要崩塌了,向他投降了。当她鼓起勇气抬起头时,他已端起饭碗,在认真吃饭。

饭毕,她收拾碗筷正要离开时,他忽然叫住了她,小麦。

她又坐下来,听他要说什么。

我为什么要买那两只鹅呢?他好像不是要对她说,而是自言自语。从两只小毛球养到现在,都快二十年了。她推算,那会儿柳笛该是多大,那时他该还在船上。我那狗崽子是只水猴子。他这么称呼柳笛。柳笛从小就淘气、调皮,没少给人家添乱。有一次,他偷了两枚鹅蛋,被人家发觉了,偏对方是个暴躁而凶狠的女人,用一根断篙险些将柳笛的胳膊打折了。后来,柳上梢买了那两只鹅,为的是给儿子下鹅蛋。可没想鹅蛋也没能拴住儿子的脚,更没能拴住儿子的心。下的鹅蛋都留着,都留坏了。鹅也老了,一只已经不下蛋了。他舍不得杀了吃,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有功之臣。虽然它们的“功”没有人品尝,可他不能过河拆桥,不能兔死狗烹。他养着它们,当养着自己一样。

她好像一艘满载负荷的大船,被他的话给击沉了。她觉出了她的苍白,那是对爱情的浮浅的苍白。她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真相,真相是件威力无比的利器,同样会把老人给击沉的,虽然老人的船远比她的船承载更多。

她沉默了。

十一

许多日子,季小麦都是在惶恐不安中度过的。她很害怕聆听老人谈论柳笛,之前可不是这样,她对柳笛的一切是那么感兴趣,巴不得一秒钟掌握他所有的秘密。如果当时有人将柳笛的事情讲给她听,即便对方讲完了,吐了个干净,她肯定还会追着问,还有呢?她弄不懂自己为什么会变得这样,扪心自问,还是以前的她吗?她不能拒绝当一位忠实的听众,在他缓慢的叙述中保持足够的耐心。也许正因为她的表现,老人的讲述越加从容不迫,低沉的嗓音,拖长的语调,仿佛一把把细小的刀子,一刀刀从她心头上划过。他是个优秀的刽子手,在拉长行刑的快感。她不能责备他,也不能埋怨他,他有权利这么做。为什么他不直截了当问她呢?而总是以这种曲折迂回的方式,含沙射影的方式。她情愿他痛快一点,麻利一点,把想从她嘴边知道的一股脑儿说出来。有时她的内心会骤然生发一种鲁莽的不计后果的冲动,不消他主动追问,把什么都吐出来,不必再忍受这种摘胆剜心般的痛苦。

两个月后,她找到了新工作,在餐厅当服务员。对方先前只答应每月给她两天休息时间,争取后勉强给了三天。她又过上了朝发夕归的生活,早上在薄雾中驾船从河汊出发,晚上在不尽的苍茫中归来。这种生活也是有小变故的,如果遇上暴雨倾盆大河涨水的日子,她就不能划船出去,只能旷工。罚过她两三次旷工款后,餐厅老板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给了她一项优待,遇上大雨天旷工,只扣发当天工资,不再额外惩罚。

柳上梢很少出去捕鱼了,不只划船困难,撒网也不利索了。两只鸬鹚也好像有意捉弄他,每次都同他爭抢到手的猎物。他只能在河汊里活动,主要的工作有两项:一项是勤勉地打理那几畦菜地,争取蔬菜自给;另一项是无休无止地制作船模。他和他豢养的两只宠物的生活费用差不多全落在了季小麦的肩上。有一天,季小麦突发奇想,那些孩子不是喜欢船模吗?能不能把它们拿去变卖呢?她征求他的意见,他沉吟片刻后点头答应了,大约他也意识到了他们的窘境。南门头的不远处有个临水公园,公园里有个游乐场,每逢周末有不少孩子在里面玩耍。她趁着休息日,在公园门口摆了半天地摊,带去的几只船模全都卖出去了。有两个孩子同时看中了仅剩的一只三桅帆船模型,互不相让,结果是她承诺下个周末一定带只一模一样的船模来,才平息了他们的争端。那个礼让的孩子不放心,还同她拉了钩,才恋恋不舍地走开。

当她将卖船模的所得交给柳上梢时,他几乎不敢相信,接过钞票的手始终哆嗦个不停。这无疑给了他另一条活路,是他的手艺,更是她的发掘。她的内心轻松了许多,好像从一个狭窄而憋闷的空间里走出来,遽然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她想把这份愉悦同柳笛分享,拿起手机时才记起,已经好长时间没给他发短信了。

笛子,很抱歉,这么久没给你发短信了。我要学会适应你不在我身边时的生活,不是吗?我相信我会做得很好。你见过你父亲制作的那些船模吗?它们多么精致,多么完美,每只船模都是一座堂皇的岛屿,随便摆在哪里,哪里仿佛就是一个璞玉浑金的世界。我把它们拿到公园里,很快被孩子们抢购一空,你想象不出他们是多么欢喜。你父亲,不,也是我父亲,我们的父亲,他已经答应制作更多的船模,以便更多的孩子喜欢并得到它们。我们的父亲说,他们会因为他的船模而爱上身边的这条河流。这是一定的!实际上他们早就热爱上了这条昼夜不息的大河。

亲爱的笛子,以后我不会给你发太多信息了。你别挂念我们,我和我们的父亲,一切安好。

季小麦在餐厅工作三个月后,遇上了餐厅的厨师余双庆。他们的分工不一样,他在厨房,她在外厅,只在传菜窗口才有机会碰个面,那样的环境彼此都不会留下什么印象。是一场雨让他关注上她了。那天早上,她驾船出来时天气尚好,半道上突然下起了雨,浑身都被浇透了。到餐厅换上工作服,还是打起了喷嚏。餐厅的一位老大姐怕她感冒了,吩咐后厨给熬碗姜汤,后来是余双庆掌勺,并亲自将姜汤送到了季小麦手上。

晚上下班,季小麦在距离餐厅不到百米的地方巧遇余双庆,后者正要去河边散步。余双庆是个话匣子,一路上喋喋不休。季小麦因为对白天那碗姜汤的感激,不好冷落对方,多半在倾听,偶尔也插上几句,怕他觉得她在敷衍。说的都是餐厅里的人和事,有的听过,有的新鲜。还因那碗姜汤,围绕老大姐的话题相对多一些,老大姐是餐厅老板的亲戚,可不端一点架子,特别会照顾人,是个暖心的大姐。如果不是她说话,我才不会熬那碗姜汤呢。余双庆倒是不会讨好人,话到这儿,河边也就到了。她解缆上船,起篙摇桨,他站在台阶上挥手目送她离去。

这似乎成了彼此心照不宣的情节,往后每天下晚班余双庆都会在餐厅前守着她,同她一块儿走到河边。她有过矛盾,躲避过他几次。可他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连带暗示性的话也没有,倒显得她有些多心了。再者,他不是个讨厌的人,虽然有点夸夸其谈,可哪个男孩子在女孩子跟前不是这样表现的呢?他的不少话是实锤,真实,不掺水分,稍加琢磨,还是他说的那个道理。她也就由着他,有个人说话不至于太孤寂,要不然满街灯火只会让她徒增伤情。有次,他们在河边告别时,冷不防柳笛从她内心的某个角落跳了出来,她想起了柳笛接送她上下班的情景。有段时间,她在咖啡厅当服务员,柳笛每天骑着摩托车将她送到咖啡厅的后门,下班时他总是提前在那里等候她。有时他会载着她,到海边的林荫大道上兜一圈风,然后再回出租屋。如果柳笛在这儿,他一定会亲自划船送她回去。她的内心遽尔怏怏的,像是丢失了什么。

她有过另一种假设,若是余双庆真的送她,也不能答应。倘若被柳上梢看见,该做何解释?况且她还不能确定老人家有没有看见她同柳笛的合影。如果真是那样,老人家不说,她也会无地自容。

有一天,余双庆问她住在哪里,为什么非得驾船往来。她的回答半真半假,她说她住在河边的村子里,划船等于抄近道,要是骑车可就绕远了。他听后似乎相信了。过后,他又问,你不是本地人?她含糊其词回答,我从小在外地长大。后来,她反过来问他,听你的口音也不像是本地人?

我是本地人,同你一样,也是在外地长大的。他向她笑了笑,笑容里夹杂着看得见的苦涩和落寞,我是个弃婴。

听我养父说,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先是被福利中心收养,后来是养父母领养了我。他的语调并不显得沉重,可能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我八岁时,随养父母离开了这儿,前几年他们才将真实的情况告诉我。他们让我回来,是希望有一天我能找到亲生父母。

你找到他们了吗?她愕然问。

谁能告诉我他们在哪儿呢。他的眼睛里全是迷惘。

慢慢找,总有一天会找到的。她安慰他。先前他们之间阻隔着堵墙,现在这堵墙忽然被打通了,在她和他之间辟开了一条秘密的通道,从通道里透过来的光亮只有她看得见。

十二

雨季来临时,柳上梢的腿疾再次发作了,准确说是加重了,因为他的疼痛就没有停止过。此前,他全身心投入船模的制作中,可能忘記了病痛。季小麦每天提前给他做好了中晚饭,并遵照他的嘱咐将热饭的炉子搬到了船尾的甲板上,那样他就不用下船。待到她察觉时,他已经卧床一整天了,粒米未进。也是从此开始,他控制了自己的饮食,将饭量减少到了平常的三分之一,水也喝得极少。与之相对应的是排泄物的减少,排泄次数的减少,及排泄间隔期的拉长。他很理智,怕增加她的麻烦。她要送他去医院,却遭到他强烈反对,妥协的结果是先找医生开几服中药,服用后看疗效再做决定。他是在拖延离开大船的时间,或许他有某种预感,一旦下船就是永远的告别。她的内心骤然一阵酸楚,不能不顺着他的意愿。她请了几天假,守在河汊里照顾他。这也是她留下来的初衷。

几服汤药煎服完,他的病患不见任何好转。于是,去医院的事又突兀在他们中间,到底是听他的,还是由她安排。再买几服中药吧,万一治好了,就没必要到医院花那冤枉钱。他恳求她说。您喝的中药还少吗?要是能治好,早该治好了。她反驳说。他见恳求失效,换了种方式,耍赖加威胁,我哪儿也不去!就让我死在船上。她被他气晕了,一句话都说不出,直掉眼泪。他可能觉得还不够狠,又添加了一句,我就要死在船上。

咱们是去治病,不是离开这里。您的腿疾治好了,谁阻挡得了您回来?缓过一阵气后,她劝说他。

他闭着眼,不答话。

考虑再三后,她放弃了同他协商的幻想,不能由着他任性,柳笛不在跟前,她得当家拿主意。明天去医院。她告知他,再不容他争辩。事实上他也没有争辩,而是睁大双眼绝望地仰视着她。她不看他的眼睛,因为她清楚不能心软,如果再顺从他,那是害了他。可单凭她一个人,没法将他送去医院。她特地去了趟餐厅,请余双庆帮忙,余双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餐厅老板却不让,要另派人去。余双庆坚持要自己去,餐厅老板退让了,叮嘱说,忙完赶紧回来。

这中间,柳上梢可没闲着,从床上翻滚到了甲板上,再靠双手的力量一厘一寸往外爬。待季小麦赶到时他已爬到船边,上半身正往下栽,眼看着就要从船上跌下去。余双庆反应快,抢先一步拽住了老人,两个人合力把他抬上了床。虽然船上通风,可老人的床铺上臊臭熏人,更别说他身上了。季小麦很是愧疚,再也顾不得许多,烧了盆热水,给老人擦洗了身体,换上干净的衣裤。干这一切时,老人始终紧闭双眼,像件物品般任其摆弄,其中的羞辱可想而知。临到出发,老人指示季小麦取出一纸存折,存款不多,可能他早就预想到有这么一天,平常省吃俭用积下的。存折藏在一个小暗格里,外表钉了木板,余双庆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撬开木板,取出存折。

柳上梢在医院住了一星期,医生就让出院了,这病完全康复是不可能的,以后怕是要坐轮椅了,回家养着吧。

季小麦将城东的老房子做了一次大扫除,拾掇齐整了,买了轮椅,将柳上梢从医院接了回去。从医院出来时,柳上梢朝河汊的方向张望了几眼,又扭头看了看她。等您的腿好全了再去吧。她摇摇头,否决了他的想法。他已无力反抗,只能屈从于她的做法。待她去河汊收拾东西时,他不忘嘱托说,记得把狗和猫带过来。猫却野了,还惧怕她,总是躲躲藏藏。她设法要逮住它时,它幽灵似的钻进了山林,再也不现身了。狗很乖巧,她上了船,它也老老实实跟着上了船。两只鸬鹚在征得他的同意后,转送给了一个同他熟识的打鱼人。

最后一趟去河汊是在搬到老房子后的第一个休息日,她怕遗漏了什么东西,将船里船外仔细搜寻了一遍,只寻回几块木板。菜地里仅剩的一点青翠也被她拔干净了。她站在乌篷船上回望空无阒然的河汊,眼泪猝不及防淌了出来。这泪是为她自己流的,也是替柳上梢流的。从将他抬下大船的那一刻,她深知,他不可能再回来了。她涌起过一股莫名的冲动,要点把火,把大船连同河汊里能够燃烧的东西都烧它个灰飞烟灭。她克制了那股冲动。她没有剥夺它们生命的权利,也不能干预它们的存在。特别是那艘年逾半个世纪的船舶,它的结局不是她能给予的。从诞生之日起它就注定了死亡的方式,死亡的航向,别人想改变也改变不了它进入历史窄门的路径。她吃力地划着桨,乌篷船后拖着那叶扁舟,宛如一根粗硕的尾巴,那也是她切割不了的。

柳上梢在城东老房子的日子远比在河汊里热闹,周边昔日的朋友熟人闻听他回来了,一个个前来看望。有几个是坐着轮椅来的,患的是同柳上梢一样的顽症。那个买鱼说要把鱼鳔留着给孙子吃的老妇人来过好几回。他们在一起絮谈的都是陈年旧事,间或插上几段柳上梢不知情的故事,毕竟他好久没在这里了,不是什么事都能知道的。也有人问柳上梢,季小麦是他什么人。女儿。他回答得挺自然的。没听说你有女儿呀?问的人惊诧。你没听说的事情多着呢。柳上梢回敬得不留余地。别人便不再多问了,就当季小麦是他女儿。船上人家多是见怪不怪,当年跑船忽儿多个人,忽儿又少个人,都不是什么稀奇事。船上客嘛,愿走就走,愿留就留,不关旁人什么事,刨根问底是跟自己寻烦恼。

柳上梢的腿疾依然不见起色,身体也每况愈下,但这日子暂时还是进入了有序状态。季小麦照常去餐厅上班,因为离得近,下午还能抽空回来一趟,看看柳上梢有什么要处理的,或者小憩一下。下晚班时,余双庆照例陪着她一同走,直到将她送到老房子跟前。有时,她也会邀请他进屋坐坐,上次帮忙将柳上梢送进医院时,他们已经认识了,同老人再见面也不会尴尬。余双庆每次都会说上几句让老人宽心的话,老人的应答也很正常,少不得感谢一番,有次还让季小麦代他送了只船模给客人。

没过多久,余双庆还是曲径通幽地表明了他的心迹,正因他没把话说透彻,给了季小麦回旋的余地。你说什么?她假装没听懂,其实早已猜到了他的心思,只是还没做好准备接受他。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她在内心一遍遍问柳笛。她承认,余双庆是个比柳笛更有安全感的人,可是,有安全感就够了吗?好在余双庆见了她的态度没有穷追猛打,而是自觉地退了回去。他遮遮掩掩地说,没什么,你别放在心上,我就随便说说。

后来的某天,他乞求她,能不能载他到河上转一转。我还没去过河上呢。他讪笑着说,好像这是个非常大的遗憾和错误。她应允了。他们是在晚上下的河。她荡着双桨溯流而上,水很静,阻力不大,船行驶得很悠闲。他们不是在河上讨生活,不用那样着急。他们不必朝哪个固定的目标航行,也不赶着上岸。他们是在享受这条河流。她偏爱夜晚的河流,或者说河流的夜晚,那样的光和影,那样的平静和神秘。有鱼跃出水面,泼剌一声。看,鱼!余双庆像个孩子似的快活地叫了起來。她在黑暗中微笑了一下。而后,她从容地划着桨,拐了道弧,将船头对准河流的下游。

往下游行驶时,每经过一个地方,她都会准确地报出它们的名字。这些地名好像路标一样,提醒船在哪里,提醒她在哪里。有个地方叫老码头,拦河大坝筑起来后被水淹没了,水面上什么也看不到了。但柳上梢仍叫它老码头。

他们漂到半夜才返航。下船时,他带着憧憬信誓旦旦对她说,我一定要在这里买间大房子,小麦,你愿意同我一块儿住吗?

她的心猛然抽搐了一下。当初,柳笛也说过同样的话语,只不过地点不同,时间也不同。某天下班,她从洗头屋走出来——那会儿她成了洗头妹,柳笛及时摁响了喇叭,等她上了后座摩托车就风驰电掣起来,好像长出了翅膀。他载着她在海边转了一大圈后去了火锅城。他们挑了个靠窗的位置,窗外是满街灯火。两罐啤酒下肚,柳笛不知从哪里拿出只黑色的塑料袋,隔着桌面扔给她。塑料袋有点分量,落在她的胸口上,将她的乳房都砸疼了。他让她打开袋子,她差点失声尖叫起来,袋子里居然是几沓钞票。这是她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现钞。天呀!他哪来这么多的钱?当着大厅里三五成群的食客,她不敢贸然将疑问说出来,只是一脸狐疑看着他。他偏不做解释。

我给你买套大房子,要不要?他隔着升腾的雾气笑着问她,他的脸有些模糊,让她看不真切。

十三

老房子喧闹一段时间后慢慢归于岑寂,究其原因可能是柳上梢不太习惯这种经常受人打扰的生活。德国牧羊犬成了他忠实的护卫,他用铁链子将它锁在门口,铁链子有些粗,估摸是早年在船上用过的。犬看上去很温顺,可不明就里的人还是会悚然,万一被它咬伤了呢。那些前来探访的人在门边喊叫几声,通常都得不到回应,又不敢冒险闯进去,只得悻悻然走了。时间一长,门庭自然冷落了。

为了方便柳上梢活动,季小麦将室内整饬了一番,该填的坑都填平了,该铲的也铲除了,几处门槛叫余双庆给锯掉了。可柳上梢哪儿也不去,就猫在自己的卧室里。他将那些工具重新找出来,又开始埋头制作船模。当船模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季小麦会在休息日去公园摆上一天半天地摊,多多少少换回来一些收入。他们需要钱,柳上梢的那张存折早在医院就掏空了,往后还不知有多少需要钱的地方。好在街道辦得知了老人的窘况,上门给他办理了城镇低保,日子勉强能够维持。

有一天,季小麦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想取悦老人,缠着他要他将制作船模的手艺教给她。他将信将疑,嘴上没说,但手底下已经行动了。从选取材料,画线打孔,到组装的顺序,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做给她看。她上学时数学成绩向来不好,几何更是一塌糊涂,这些同数学几何有着紧密关联的木工活儿仿佛疑难杂症,令她愁眉苦脸。他却很有耐心,不厌其烦,一次次推倒重来。她有些泄气,恨自己太笨了。

有次上课时,他忽然停下手中的活计问,小麦,你说我那狗崽子到底去了哪里呢?

她被他问住了,直眼看着他,半天都想不出话来回答。他的问题让她想起了那张照片,他一定是看见它了。他在等着她自首,等着她坦白。后面的课程她上不下去了,找个借口中断了。

半年后的某天,老房子来了两个陌生人,被狗挡在门口。季小麦将他们迎进屋,来人自称是开发区拆迁办公室的,找柳上梢商量搬迁的事情。河汊那一带已被规划成湿地公园,那样一艘破船停泊在那儿有碍观瞻,必须把它挪走,要么就地解决。所谓就地解决,是直接拆除它,破木烂料权当垃圾给运走。他们了解到,之前在整顿航运时柳上梢没有得到补偿,这次拆迁会弥补。他们特地来征询他的意见,看他有什么要求。

老人闻听要拆除那艘相依为命的大船,慌张得像溺水一般,双手胡抓乱刨,想要从床上爬起来。爬了几次都没能起身,季小麦见状赶紧搀扶他坐了起来。你们……说什么,再说一遍!老人的气还没喘匀,说话有些结巴。

来人将刚才的话复述了一遍,并解释说,不只您老的船要挪走,那一带的建筑也全部要拆除。

如果不挪走呢?老人硬邦邦地问。

这恐怕不行。来人中个子较高的那个说,您老要是不方便去办,我们会帮您把它挪走的。

船都那样了,放在那里也没什么作用啊。个子矮一些的那个帮腔道,再说也不是白拆您的船,我们会照规定补偿。

没有作用?!眼瞎的人才会这么说!它运粮,运蚕茧,运茶叶,什么东西没运过?!什么风浪没经过?!老人愤怒难掩,继而嘲弄矮个子,那会儿你还没在你娘肚子里投胎,哪里看得见?!

您老别激动,咱们说的是现在,不是过去。高个子朝矮个子丢了个眼色,示意他别说话,让他来说服老人,您看,咱们把那里规划成公园,是美化环境,是让人们在茶余饭后有个舒心惬意的好去处。这是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您老得做些让步,咱们都得让步,换了谁都得让步。

我都坐在轮椅上了,还得给人让步?给谁让步?我挡着谁碍着谁了?谁又给我让步?是不是要我死了才罢休?要我死了才一了百了?老人的脖子上青筋暴突,脸色乌紫,两只眼睛喷得出火来。他的嘴唇嗒嗒嗒地翕动,宛如两片飞速碰撞的桨叶。

商谈没有结果,来人丢下一句话,您老再考虑考虑吧,然后夹着带来的文件走了。后来,又来过几拨人,一拨是两个中年女人,净拣些好听的话说,妄图打动老人,后一拨是几个男人,之前的高个子也在其中,好话硬话轮换着说,老人就是不松口,两拨人都无功而返。第三拨来的晚了半个月,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女人出面将季小麦叫了出去,男人则向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大意是船必须拆除,无论如何都会拆除,何况那早就不是一艘船了,让她代替老人签字,现在签字他们还能给争取点奖励,要是等到强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男人说话的同时,女人将笔塞到她手上,几乎是捉着她的手把字给签了。补偿款是一万两千元,一万元补偿,两千元奖励。对那样一艘船来说,这个价格不低了。

你有空的话去河汊里看看,能不能拆点有用的东西。临走时,男人好心提醒说。

季小麦几乎不敢相信,是她把字给签了。手上的现钞成了烫手的山芋,是无法抵赖的证据,她的确这么做了。她是叛徒,彻底背叛柳上梢了。她朝他心上捅了一刀。她不能去想象,如果让他知道,该会怎么对待她。他肯定恨不得杀了她。可是,如果她不签字,那船会怎样呢?他们会听之任之吗?不可能!他们照样会拆了它,其实她签不签字,那船的结局都是明摆着的了。他们也很清楚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还找她来签字?仅仅是为了给他那笔钱?或者他们是为了他们自己心安理得?对于男人的建议,她不予理会,甚至觉得那是个陷阱。拆几块船板,物尽其用,这会是延续了船的生命吗?这很荒诞。纵使有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在拆除它,她也不能参与其中。

绝对不能。

她在想,该把这些钱存放到哪儿,可不能让老人看见。以后的日子,老人绝对用得着,这是唯一能让她减轻愧疚的地方。后来,就这事她给柳笛发了条短信,一句话,我做得对吗?

十四

那些声称要拆船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这让柳上梢疑虑丛生,可是病患让他下不了床,只能干着急。他们是不是将大船拆掉了?有一天,他忍不住问季小麦。您都没同意,他们怎么会动手呢?她诓他。我们去河汊里看看吧。他几乎在乞请她。她的内心一酸,眼泪直往肚子里流。过几天吧,您要出去,我得请个人来帮忙。她想到的办法唯有拖延。他不吭声了,这是现实,她一个人没法将他带到河汊里去。他不能再强求她,她同他非亲非故,已经为他做得够多了。

几天过去,他没再提要求,对那艘大船也不再念念叨叨。可能在他心里已经认定,它早就被拆除了。他一定是绝望了。在她看来,这有些残酷,也没什么不好。这在与不在,全在人们的意念之间。有些东西即使天天得见,可在见者的眼里它们早已死了,不复存在了。有些东西不存在了,看不见了,摸不着了,可在人家心里依然活得好好的,上升成了无形的存在。外界再不能破坏它,毁灭它。她委婉地拒绝他,是想给他保留一些幻想,这尘世总该给人些许美好的记忆吧。

可能是心理的缘故,柳上梢的身体日渐衰弱,大多数时候卧床不起,心情好些的日子才会披衣靠坐在床头。季小麦规劝他要多吃点儿东西,他总是嘴上答应,而端给他的饭菜几乎原样不动。她去市场上买了新鲜的鱼,炖了他喜欢喝的杂鱼汤,可他禁食的状况仍丝毫不见改善。

这种缓慢的灰色的生活像地下暗河般漫漶了一年多。

某个日子,城东的这片棚户区——老城区一块需要蜕掉而尚未蜕掉的殘壳,也可以理解为老城区伤口痊愈后的一块陈痂,陡然间无端沸腾起来。人们都在传言旧城改造,棚户区要全部拆迁。脸上被喜悦笼罩的多是年轻人,拆迁意味着有新房住了,还能收到大把的补偿款。好日子在前面奔着呢。他们在这些低矮的屋檐下早就生活腻烦了,巴不得下一分钟就能搬进高楼大厦。老人们倒是很坦然,拆与不拆一个样,迁与不迁也是一个样,在哪儿不是日食三餐,在哪儿不是夜眠三尺。也有些老人生了留恋,毕竟住习惯了。几十年下来,脚板下早在这儿扎下根了,把它硬生生拔出来,肯定会疼,会不舒服。

果然,没过多久,来了几个人,提着红漆桶,在一家家的墙壁上画上记号,写下一个个大大的“拆”字。这拨人走后,工作队上门了,挨家挨户地走访,签订协议。他们的进展不怎么顺利,很多拆迁户都在观望,探听别人家的消息,暗暗盘算该如何同工作队讨价还价,尽可能将利益最大化。来找柳上梢做工作的是两男一女,早上八点钟到,下午六点离开,准点得像上班。他们先是宣讲拆迁政策,之后自告奋勇地替柳上梢算了笔账,好像他雇用了他们一般。他们说得唾沫横飞,老人家始终安安静静地躺着,一言不发。揣摩上次拆船的疼还在,不想搭理他们。工作队的人跑了一周,连屁都没听到一个,不得已向季小麦求助。她也摸不透老人的想法,不敢贸然开口。最后的期限到了,老人才摊牌,只要两套回迁房,别的都好商量。这个要求把工作队难住了,柳上梢这一户按规定只能安排一套房,还不是回迁房,是在新城区的安置小区。工作队向上级请示后再同老人商谈,如此反复几次,可能是怕闹出什么事端,最终遂了老人的愿。

事情敲定之后,柳上梢才表明心迹,两套回迁房,一套给季小麦,一套留着给柳笛,不管他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管他回不回来。

季小麦听了,又是剜心挖肝的疼。可她只能假装若无其事,赶紧去找过渡房。是余双庆帮着一块儿找,才找到两间车库改装的套间,不够宽敞,但暂时容身不成问题。意外的是,柳上梢搬进过渡房没几天,病情越发沉重了。又是余双庆帮着将老人送进了医院。老人在病房里躺了半个多月,出院时医生暗示,老人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季小麦只能偷偷抹泪,不敢让老人看见。在护理上尽可能周到一些,细致一些,每天变着花样给老人做菜煲汤,希望有奇迹发生,老人能够好转过来。某日上午,老人将她叫到床前,断断续续说了几句话,蓝凤菊……半月庵……她在那儿。她明白他是要她去找她。半月庵在老城区的上游,距离不远,临河的一个山坳里。他先前给她讲过,半月庵的得名是因为庵里的一口水井,月亮落进井里,无论什么时候都只能看见半个,所以才叫了这名字。当年太平军经过时,不知怎的一把火把半月庵给烧了,井也给埋了。现在的半月庵是1949年以前重修的,大体上还是沿袭了过去的格局,只在庵前挖了口水塘,栽了半塘莲,塘中央立了座手持净瓶和柳枝的观音像。

她依言去了半月庵,绕过荷塘,进了庵堂,却是静悄悄的,不见半个人影。她不敢造次,又退了出来。后来见旁边有堵女墙,一扇小门开着,进了门是一园菜地,一个缁衣在身的女人正在菜地里忙碌。她遂上前打听,蓝凤菊在哪儿。尼姑不知蓝凤菊是谁,给她指明了路,让她去找庵主。庵主是个白净的女人,看不出年岁,声音也不冷不热,施主,这里没有蓝凤菊,只有弟子静非。那——她在哪儿?季小麦问。庵主让一名叫静尘的弟子去通知静非,静非却不肯前来相见。季小麦只好央请静尘指路,独自去见静非。既见了静非,才证实柳笛所言不假,她的年龄同柳上梢有很大落差。她的眉宇间沉积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幽怨和愤懑。明知来了人,静非仍然低眉低眼,一脸寒色。

蓝婶婶。季小麦轻轻喊了声,声音里有着含糊的哽咽和复杂的酸楚。

静非回答,这里没有你蓝婶婶。

蓝阿姨。她换过一种称呼。

这里没有你蓝阿姨。

是柳叔叔让我来找您的。

阿弥陀佛,施主,请回吧,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只有未亡人静非。静非说完话,背转身去,再也不理睬她了。

季小麦怔住了,这是她没有想到的情景。她不知该怎么回复柳上梢。回到过渡房,不承想柳上梢已经双目紧闭,鼻孔里仅剩出气,生命垂危了。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号啕起来,柳叔叔,我是来向您赎罪的呀!是我害死了柳笛……她得知柳笛的死讯是在他失踪三天以后,上班时接到交警的电话,让她尽快去殡仪馆协助他们处理一起案件。那一瞬间,闪过她脑海的是柳笛那张瘦长的脸,这让她几乎当场就崩溃了。一个同她走得近的小同事,用弱小的胳膊搀扶着她,陪同她打车去了殡仪馆……柳笛死于车祸,是他自个儿把自个儿摔死在一条偏僻的公路上。那里俨然是地下赛车场,据说经常有人在那条路上飙车、赌车。交警是根据死者手机里的通信录找到季小麦的,死者有两部手机,一部手机里的通信录用的都是别名,估计只有死者知道谁是谁,另一部手机只储存了一个号码,就是季小麦的手机号。

根据柳上梢的遗嘱,最后举行了水葬,将他的骨灰撒在那条大河里。季小麦让余双庆划船,她则捧着骨灰盒跪在船头。余双庆划船的动作还不太熟练,乌篷船不听他的使唤,划了老半天船还在原地转圈。后来,他干脆停住了双桨,任船随着流水往下游缓慢地漂去。每经过一处,季小麦都会喊出柳上梢曾经告诉她的地名,同时往河里撒去一把骨灰。那模样像是乡下给失魂的孩子招魂。有时船打旋时,她会低声唱起那些老人教会她唱的歌谣:客人劝我三杯酒,纷纷醉下东渡滩。杨柳小港双凤口,小滩出口对崖山。或往吴城或往省,或往九江湖口关。或往饶州景德镇,或往樟树龙头山。那天风平浪静,好像河流向来都是如此温顺,如此悲悯,如此善解人意。

当水葬仪式结束后,余双庆将双桨交给季小麦时问,你会离开这里吗?

她乜斜了他一眼说,你说呢?

我不知道。

一滴水能够往哪里流。这是她的回答。

之后,她抄起双桨,朝上游划了起来。

责任编辑韩新枝刘升盈

分类:中篇小说 作者:樊健军 期刊:《小说月报原创版》2021年12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