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年初四,微信朋友圈突然传出“扑爆哥”的帖子。不过,很多人甚至记不住帖子的标题,因为大家的目光都在关注两张反差极为强烈的照片,一张是“扑爆哥”扑爆前英俊潇洒的面孔,一张是他扑爆后被损毁的容颜。
这两张照片在各大网站、微信、微博、QQ空间疯传,许多人都形容他是活着的黄继光、当代王杰。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主流媒体迅速介入,《感动中国:湖北“扑爆哥”为救人用身体压住炸弹》、《炸弹引爆瞬间,他用身体堵了上去》之类的醒目标题,迅速占据各大主流媒体的醒目位置。
这一次,没人再说警察不好了,无论是网络空间,还是市井村野,对“扑爆哥”都是一片赞扬之声。一个在爆炸发生前一秒钟还默默无闻的普通警察,迅速成为红遍网络的英雄。
人一旦被英雄了,就会迅速被光环笼罩,甚至让人难以看到他的本真。那么,真实的“扑爆哥”又是怎样一个人?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去了“扑爆哥”工作生活的地方——湖北省浠水县,采访了“扑爆哥”的领导、同事,包括爆炸发生时同在现场的战友,还有“扑爆哥”的父亲——一位退休多年的老警察。
我们这篇文章,就是要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扑爆哥”。
一
“扑爆哥”,真名吴俊,1975年出生,大专文化程度,入警十八年,入党十六年,三级警督警衔,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三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吴俊先后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南城派出所、洗马派出所和巴河水陆派出所工作。
在反恐形势严峻的今天,各地公安机关都在组建应急处突队伍,职能相当于特警队,浠水县公安局抽调了二十八名骨干组建了一支特勤队。2015年12月10日,吴俊到特勤队报到,是还没有正式任命为队长的实际负责人。
吴俊受伤是在报到整整两个月后。2016年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三这一天,吴俊本应该与家人一起共享节日的快乐,他是给同事顶班才遇上这个案子的。这位同事叫占旭光,是特勤队的教官。占旭光值班被安排在春节初一到初三,因为父亲病重住院,需要他全天候照料,为此,他找到吴俊,想与吴俊调班。说实话,过年的时候谁不愿意待在家里?占旭光找吴俊商量调班的事,说明他们关系好,也说明吴俊是个好商量的人。所以,吴俊出事之后,最懊悔的就是占旭光,他认为是吴俊替他挨了这一炸。占旭光略感安慰的是,吴俊的命保住了,不然他会为此懊悔一辈子。
与占旭光有同样心理的,是吴俊的父亲吴桂元。吴桂元在部队待了二十年,1986年进入公安局。退休前,吴桂元是本县一个派出所的教导员。如今,他已经六十八岁了,家在距离县城三十余里路的乡镇。吴桂元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我们之所以能见到他,是县公安局领导以组织的名义反复做工作的结果,而服从组织是他一生的行为准则。
吴桂元老实、厚道、讷言,被采访的时候,几乎是记者问一句他说一句,有时记者的问话比他的回答甚至还要长一些。我们曾听到一位年轻记者问了一个让人无语的问题,你是希望儿子平安还是希望他像这样成为英雄呢?他沉默半晌才回答,哪个父亲不希望儿子平平安安呢?问及吴俊出事后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他告诉记者,他们一开始都瞒着我,连孙子也跟着一起瞒,直到几天后吴俊病情稳定了才告诉我,看到人那样子,心疼,但不担心了。我在一旁忍不住插了一句,现在的整形手术很高明,应该可以帮助吴俊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听我这样说,这位父亲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
又有记者问他对吴俊“扑爆”的事怎么看。这时吴桂元的回答才显出一个老警官的口吻:“事情我了解了一下,在那种情况下,警察是没有退路的,吴俊做了他该做的事。”
那么,是什么样的案情让老公安认为“没有退路”了呢?
二
事发地在浠水县清泉镇宝塔村八组。这个村有一个外号叫五子的吴姓村民,现年四十二岁,早年间暗恋同村郑某家的闺女,因未能达成心愿而迁怒于郑家长辈,多次找过郑家的麻烦。初三早上,他见郑某家办寿宴,心中那点儿事又涌了上来,跑到郑家去闹事,还将郑某的头部打伤。郑某家人报警,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处置时,五子已经跑回自己家中,将前后门紧闭,躲着不出来。民警上前喊话,他就向民警抛掷爆炸物,连续投了几次。不论民警和村干部如何喊话、劝说,五子始终不为所动。
上午九时,吴俊接到110指挥中心下达的增援指令。当时他正带队在县城街道上巡逻,随即,他与一同巡逻的黄蔚、陈亮一行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在现场,他面对的是一幢年久失修的三联土坯房子,门窗紧闭。先期到达的南城派出所民警与村干部都在户外相对安全的地方不间断地喊话,而五子的回应就是不时拉开大门,从门缝中往外抛掷爆炸物,随着阵阵轰响,泥土被炸得四处飞溅,到处烟雾弥漫。
当时的情景,村民徐大妈几天后还心有余悸:“我正好在家里,突然听到外面很大的响声,跑出去一看,原来是村里的五子丢炸弹炸警察,炸得地上火光四射,很吓人……”
先期到达的民警告诉吴俊,五子的身上捆绑有爆炸物,胸前还有很大的一个炸药包。吴俊初步了解情况后,悄悄向土坯房的窗户接近,想观察室内情况,但窗户蒙着一层厚厚的尼龙膜,他只得冒险贴近门边。通过门缝观察到,五子左手拿着一把砍柴刀,上身缠了一圈圈引线,胸前挂着疑似自制土炸弹,右手握着引线。更可怕的是,五子生病的老母就躺在隔间。
暂时无法确定五子绑在身上的物品是什么。如果真是炸弹,问题就非常棘手。万一五子将其引爆,不仅会伤了自己,还会连带伤害家中的老母,周边群众也不安全,加上房里还有不少烟花爆竹,飞溅的火星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甚至这座年久失修的土坯房也有可能坍塌……
吴俊与现场民警一起商量对策。就在这时,五子突然挂着炸弹来到门外,用柴刀指着民警叫嚣,此事与你们警察不相干,快给我滚开,不然就拉响炸弹炸了你们。说完,五子又退回房子里。
显然,五子的情绪完全失控,劝说对他已经失去了作用,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五子,避免爆炸的发生。临场处置,最重要的是行动,吴俊把现场的民警和特勤队员分作三路,一路继续向五子喊话,吸引其注意力;一路在房屋的后侧布控;最后一路则埋伏在房子侧边的菜地里准备随时强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前面民警和村干部的喊话非但没能稳住五子的情绪,反而越来越激动。吴俊于是决定从后门强行突破。
吴俊带着他的两个队员黄蔚和陈亮组成突袭组,他一脚踹开木门,率先冲了进去。他们遭遇的是五子几近癫狂的目光,双方的距离大约有两三米。吴俊当时也愣了一下,这是个以秒计算的瞬间。吴俊可能还想近距离劝说五子几句,还没等他开口,五子便狂叫道:“要死就一起死,一个都别想走!”说着,他快速点燃了身上的引线,同时退向房间的一角,那里堆放着烟花爆竹。
导火索的火星让现场的氛围骤然紧张起来,跟在吴俊后面的特勤队员陈亮事后告诉我们:“看到滋滋冒着的火花,还有那个大炸药包,人一下子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
懵,是真实的,毕竟这是他此生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吴俊首先作出了反应,他扑过去了,身体与五子紧紧地贴在一起,大喊:“我来!你们都快出去!叫外面的人不要进来,危险!”同时双手抓扯五子身上的导火索,但导火索缠绕得太复杂,根本拉扯不下来。
两具零距离纠缠的身体向大门方向挪动,吴俊试图将五子推出土坯房子。五子不停扭动身体,手中的砍柴刀挥舞着试图砍吴俊,但手被吴俊控制着。吴俊身后的陈亮、黄蔚被他的身体隔着,在那个狭小的空间根本帮不上忙。吴俊硬生生用身体把五子向门口推了一大段距离。突然,吴俊腾出一只手用力推了身后的陈亮一把。
爆炸就在这个瞬间发生了,随着一声巨响,气浪冲得陈亮和黄蔚踉跄了几步。两人稳住神,在刺眼的硝烟中寻找吴俊和五子。吴俊仍死死地压着五子,他的警服被炸成碎片,整个脸都烧黑了,两只手臂皮都脱掉了,裸露的皮肤白一块黑一块……紧接着,外面的人冲了进来。让人意外的是,吴俊这时竟然还是清醒的,他被扶起来时还对战友们说:“快……快把人拖出去!屋里……屋里还有个人,快救人!”
大家把五子和里屋隔间的老人救出去后,吴俊又一次倒地了。
五子和他母亲都没有生命危险,房屋内的大量烟花爆竹没有被点燃引爆,周边村民无人受伤。吴俊再次被扶起来,等待救护车到来的间隙,有人拍下了后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照片。
负责现场勘查的民警事后分析,五子抛掷和缠绕在身上的爆炸物,是用烟花爆竹中提取的火药自制的,威力不如真正的炸弹,但爆炸的冲击力也不小。有着丰富排爆经验的黄冈市公安局防暴支队副支队长曾朝辉说,幸亏五子的炸药包包裹得比较松,吴俊才只是烧伤,如果再包紧些,就会产生强烈的爆炸,吴俊和五子都不可能活下来。
三
在浠水采访期间,我们注意到,一些跟吴俊年龄相当的同事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管吴俊叫“吴大苕”,好像吴俊本人及其家人也挺认可这个称谓。这个称谓如果换成北方话,那就是吴大傻。但这个“苕”字在湖北方言中有很多含义。
苕,学名甘薯,湖北人称之为红薯、红苕。苕字用于亲朋好友之间的称谓,则带有调侃意味,意为憨厚老实,做事一根筋,不会打马虎眼。扑爆事件发生后,他的一位战友第一反应就是:“吴大苕哇,你真是个苕!”其中的痛惜,即使不懂湖北方言的人也听得出来。
现任关口派出所副所长陈军猛曾在洗马派出所与吴俊共事过五年。他眼中的吴俊,块头大,身子壮,人老实,见人总是一脸憨厚的笑,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内心,山泉水一样纯净、自然。他是那种只做事,不多话,不图表现,一旦遇上危险状况会毫不犹豫冲上前的人。
2007年秋,洗马堰桥村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吴俊和陈军猛等四个民警接到报警赶到现场。群众反映,看到凶手钱某手里拿着钢叉往后山跑了。民警手无寸铁,情急之下,只能一人拿着一根木棍往山上赶。到达半山腰时,终于发现了钱某。钱某看到民警手里只拿着木棍,竟然挥舞着两米多长的钢叉朝民警们冲过来,一边冲一边喊:“不怕死的就来啊!”吴俊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迎上前去,毫无惧色。钱某心虚了,又掉转头往深山跑去。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嫌疑人跑不远。考虑到安全,大家商量等待局里的增援到了之后再进山搜索。当天晚上,民警得到钱某返回家里的消息。抓捕时,又是吴俊冲在前面,将手持凶器的钱某制伏。
事后,陈军猛私下跟吴俊说,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莫显苕,命不光是你自己的,也是老婆、孩子、父母的。陈军猛的意思是让吴俊再遇到紧急情况时莫冲动。吴俊哈哈一笑:“大家不都叫我吴大苕吗,我就是苕呗。当时想不了那么多,控制不了自己,只想将他抓住。”
在浠水县公安局,陈军猛被称为“土作家”,他写小说,也写诗,看待事情自然有一些文气,多一份冷静。我们之间就警察遭遇险情应该如何处置进行过简短的讨论,他告诉我们说,吴俊属于那种劝不了的人,带头往前冲永远是他的第一选择,这是他的性格。他接着又讲述了2008年发生的两件事——
洗马镇圻阳村的吴某在河里盗采黄砂,被黄砂局工作人员制止。吴某的儿子是一个武疯子,当时也在场,他可不顾忌什么后果不后果,轮起锄头就动武。黄砂局一名工作人员闪避不及,头部受伤。陈军猛和吴俊赶到河边时,武疯子还在那里发狂,手里的锄头狂挥乱舞,一时无法靠近。吴俊说了一句:“我来!”便冲了上去。躲过锄头的一记横扫,他趁势将武疯子连锄头带人一起死死抱住,在同事们的协助下将其制伏。事后大家议论,要是真的让疯子抡一锄头,不死也是重伤,划不来。吴俊却说:“我们到场了,如果让疯子伤了群众,我们就失职了。”
2008年夏季,洗马河发大水,一个流浪汉被困在洗马河里,只有头露出水面。吴俊和另一名民警接到报警赶到河边,二话不说,来不及脱衣服和鞋子就往河里跳,将流浪汉救上岸。洗马河道因采沙坑洼较多,深浅不一,深的地方能淹死人,浅的地方也齐腰。吴俊并不会游泳,虽然他将流浪汉安全救上岸,但还是被所长骂了一顿。所长说,你会游泳吗?水多深知道不?不会游泳,水这么深,谁叫你这样子救人?弄不好人没救起来你自己也没命了!吴俊说:“没法子,再迟了怕他冲走了。”
所长被他的纯朴打动了,只是要求他以后别这样显苕。于是,不显苕的吴俊就开始学习游泳,凭着一股子苕劲头,很快就学会了。此后,他又在同一个地方救了一次人,不过这次,他已经是游泳熟手了,没人说他显苕。
2015年,浠水县游泳协会成立义务水上救援队,吴俊成为其中的一员。进入特勤队后,他告诉他的队员,水上应急救援、户外救生是特警都应该学会的技能。也许,正是因为吴俊的这种性格,才使得他成为浠水县公安局特勤队的首任负责人。
四
这样的故事听多了,会给人留下一个印象,那就是吴俊是个只会冲冲打打的苕。那么,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吴俊是这样吗?陈军猛回答说,当然不是,吴俊是个勤快人,也是个细心人。比如说,吴俊是外勤民警,可平时只要没下警务区,总见他在户籍室帮忙,帮人照相、发证。这不是他分内的工作,但大家都习以为常。特别是过春节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到派出所办证办事的人就特别多,吴俊只要一忙完自己的事就到户籍室帮忙。
陈军猛还清楚地记得九年前的一件事。洗马镇罗林村的方国营在外打工的儿子的身份证办下来了,所里通知家人来取。方国营年龄大,眼睛患有疾病,无法到派出所来取,在外打工的儿子又急着要用身份证,打电话向派出所求助。吴俊听了,二话不说开车跑了四十多里山路,将身份证送到方国营家里。
现任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中队长胡汉喜是2011年7月和吴俊一同调到巴河派出所工作的,胡汉喜是副所长,负责巴驿警务区;吴俊任副教导员,负责西河警务区。他们的辖区相邻,说起吴俊的表现,胡汉喜如数家珍。吴俊到任后,一头扑进辖区的治安防范工作中,他带领警区的两名年轻的民警,每天早出晚归,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辖区二十六个村的每一个村村组组,深入到辖区的厂矿、企业、学校了解治安状况,建立起联系点制度,落实治安防范措施。
同警区的两名年轻同事是从警时间不长的大学毕业生,心气有点儿高,天天跟着他跑基层村组,干的又是一时半会儿出不了成绩的活儿,跟在校园时想象中的公安工作有蛮大的落差,心理上有点儿不适应。吴俊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他也讲不出太大的道理,只是说,不要以为警察的工作都是侦查破案,基层派出所的工作重心是治安防范,辖区少发案甚至不发案,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太平,就是我们最大的成绩。
辖区苦竹港村有一张姓村民,曾因故意伤害、寻衅滋事两次被判刑。2011年刑满释放后回到村里,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味道。他单身一人,成天游手好闲,惹是生非,村民避之唯恐不及,张某成为村里一大治安隐患。吴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到张某家里找他谈心,与村干部制订了帮教计划。吴俊认为要让张某安心,先要让他安身,当务之急是为他找一份收入相对稳定的职业。可村干部思来想去,本村没有这样的工作岗位,就算有,张某也干不了。
后来吴俊想到,邻村有一座采石场经营得不错,职工收入还过得去,于是就找到采石场老板,想让张某到采石场做工。老板一听说是张某,连连摇头,说我太太平平地打理一个企业,你可别把我弄得不太平。吴俊理解这位老板,谁都不愿意手下员工是个刺儿头,但与张某有了较深接触后,吴俊知道,张某内心也想好好过日子的,只是一时找不到过好日子的门路,替他找一份适合的工作,意味着替他的人生打开了一扇通向幸福的大门。
为此,吴俊先后三次上老板的门。第三次,吴俊干脆带着张某一块儿来到采石场。吴俊当着张某的面对老板说:“你收下他是帮他的忙,也是帮我的忙,还是帮社会的忙。今天我为他担个保,他如果在场里不服从管理,惹是非,我立马带他走,再不打扰你。他要是给你造成了损失,我来负责。”
吴俊跟老板说话完全是一副求人的口气,张某在一旁也不舒服了,人家吴警官跟自己非亲非故的,凭什么这样放下身段求人呢?他也当场表态:“我来你这儿不好好干事不是人!”
采石场老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留下了张某。吴俊每隔一段时间都与采石场老板联系一次,了解张某的情况,每次老板都夸张某表现好,还感谢吴俊给他送来了一个好员工。吴俊心里清楚,张某不光是为自己谋生需要这份工作,也是为了给他这个做担保的警察争口气。
西河警务区洪岗村有一户六口之家,是全村有名的特困户,只有户主胡某是个健全人。他老婆是个弱智,四个女儿的智力也受了影响,二女儿十五岁还在读小学四年级。当年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胡某带着老婆外出打工,想躲在外面生个儿子,谁知老婆一胎接着一胎,四个孩子全是女儿。2009年,胡某一家在外面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好回到村里。
村干部也想帮助这一家子,比如说帮胡家争取个困难补助什么的。现如今农村有政策,可即使是争取到困难补助,也得落实到人头上呀?但胡某的四个女儿都是没有户口的“黑人”。村干部想请派出所帮助这一家子补登户口。吴俊知道了这件事后很为难。从规定上讲,这事不能办,胡家四个女儿在外地出生时都没有办出生证,更没有准生证,补登户口不符合条件;可从情理上,他又觉得这件事应该办。
这样一拖就到了2011年,吴俊每次去洪岗村,都无法面对这一家子。他心里很清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人的生命存在是客观的,也是有尊严的,总不能忽略不计吧?后来,他在一次所务会上原原本本地介绍了胡家的情况,正式提出来讨论。他说:“老胡家四个女儿没有出生证,没有准生证,按照规定不能上户口,但是,四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从出生到现在,这么多年了,还没有户籍,这对孩子不公平。我提议派出所出面帮助解决这四个孩子的户籍问题,总不能让她们当一辈子没有身份的‘黑人吧……”
一番入情入理的话说服了大家,所长当场拍板。不过,所务会虽然作出了决定,但真正落实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随后,吴俊马不停蹄跑村组,跑学校,跑医院,找相关人员出证明,形成了一大本案卷,然后又跑县局,找户籍部门,找分管领导,反复说明情况,终于为四个女孩儿补上了户口。
胡某一家人捧着新户口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是,吴俊看到他家里的状况,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老胡家实在是太穷了,真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回到所里,他找所长商量想发动全所民警为老胡家捐点儿款。所长说,可以呀,我参加,跟全所民警通个气,大家都应该献点儿爱心。
最后,全所一共为老胡家捐款两千多元。吴俊分管西河警务区的两年多,辖区的发案率大幅下降,警民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局面。
吴俊做的这些事,在他成为“扑爆哥”之前没有任何宣传,也没人组织过任何材料,他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的人民警察。入警十八年,他一直在基层乡镇派出所工作,最高职务就是基层所的副职,这足以说明了他的普通。可以说,他就是万千普通警察的一个缩影。2015年12月,他进县城了,成了新组建的特勤队的实际负责人,算是扶正了。他在这个仅仅待了两个月的位置上又是怎样做的呢?
关于这一段,我们看到“扑爆”后所在单位撰写的草拟材料,其中有这样的描述——
吴俊参加巡逻,总是很守时,第一个来,每次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着装,规范佩戴执勤设备。巡逻时认真负责,对巡逻检查的任务一丝不苟。他在街头巡逻时,经常会引来行人驻足拍照,称得上是县城里的一道流动风景。
——他总是以身作则。在开展警事技能训练时,带头出操,带头训练。为提高队员们的身体素质,他在训练方案里提出所有队员坚持每周一个五公里,他自己也会和队员们一起跑。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有的队员受不了,抱怨“每周这样跑有什么必要”?但吴俊依然坚持自己每周跑完五公里。队员们看到比自己年龄大这么多的队长都能坚持,再也没有怨言了。他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时刻感染着身边人。
——他平时严格要求自己,细节上也不放松。比如,2016年元月3日,一名队员因着装不规范,他作为负责人对其提出了严肃批评(当时,这名队员身穿警服,脚穿运动鞋),并要求他及时更换。这名队员开始还觉得他有点儿小题大做,心想着又没出警,也没穿出去,何必那么较真?但吴俊认为,不管出警与否,只要穿上警服,就必须严格遵守警察风纪。
——他自调任到特勤队后,虽然家就在城区,但他坚持吃住在队里,偶尔晚上回去一下,一般也是晚上十点半之后。2016年春节,除了农历腊月二十八日赶回去置办了一点儿年货,他一天也没有休息。
2015年12月10日,他上班第一天,在和队员们开完见面会后,就接到上级指令,配合局机关开展治安整治行动。他迅速召集队员,立即赶往集结点,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平安夜设卡清查,时间是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外面温度降到零下七八度,他带领四名队员在铁道桥路口设卡。寒风刺骨,他担心队员会冻病,就叫他们两个一小时换班执勤,而自己却在寒风中坚守了四个小时……
吴俊同志在特勤队工作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多次配合南城所、清泉所处置过突发警情,每次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这些节选的材料,是吴俊在新岗位的表现。他保持了一贯的作风,仍然是一个很普通的民警。
五
2016年2月10日,吴俊在浠水县清泉镇宝塔村八组惊世骇俗的一扑感动了国人,他那因爆炸灼伤的面孔如图腾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就连他的绰号吴大苕,在当地也成了口口相传的昵称。
但对于他的家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
在吴俊妻子陈思的记忆中,她嫁给这位警察丈夫十几年了,儿子都十五岁了,可吴俊在家度过的除夕只有五次,而共度元宵节只有一次,也就是这次吴俊受伤后在武汉第三人民医院的病房中。这是一种情感意义上的成全吗?
作为警嫂,她理解丈夫的职业,她必须表现得坚强。她和儿子是2月10日十一时赶到浠水县人民医院的,但县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只为丈夫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立即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黄冈市中医院。十二时许,吴俊被转到了黄冈市中医院治疗。他的腹部、背部、面部共有三十多处大小不一的多层次灼伤,很多部位皮下渗血,处理难度大。且病人的皮肤开始大面积水肿,那样子让所有的人揪心。医生建议,马上送武汉市三医院,那里的烧伤科技术力量雄厚,是省市重点专科,临床规模处于国内前列。
十七时,吴俊又被马不停蹄地送到了武汉市三医院。烧伤科三病区主任刘淑华回忆说,吴大苕被送到医院时,面部烧伤严重,从嘴唇到脖颈,从额头到眉毛,血丝混合着细碎的皮肤粘连在一起,连伤口都很难清理,左手腕部到大臂内侧一片焦黑,手指骨还有轻度炸裂,灼伤面积达14%,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在此后的十几天时间里,进行的都是抢救性治疗。一直全程相伴的陈思焦灼不安。这不难理解,她亲爱的丈夫一直躺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脸上涂满了一层乳白色的药膏,但依然难掩药膏之下浮肿焦黑的脸,手上和身上裹满了厚厚的绷带,很难和以前那位英气逼人、儒雅俊朗的帅哥联系起来。丈夫每次换药时的痛苦,她看在眼里,感同身受,只恨自己不能分担丈夫的痛。吴俊的表现也让人钦佩,他坚强的忍受力让医生都感到吃惊。为他治疗的刘淑华医生说,像这样重度烧伤的患者,常常因身体的痛苦和情绪的低落呻吟喊叫,可是吴警官出奇地淡定,每次换药都非常安静。
体魄强健的吴俊,恢复的速度是可喜的,当他可以面对纷至沓来的记者时,说的话更是简单质朴:“选择了做警察就有这个思想准备,这种事是警察应该做的。”
只有私下面对守护在病床边的妻儿时,他才会显露出自己的不安。他担心自己会变得丑陋,他知道自己一直是妻儿的骄傲。陈思对丈夫能否完全康复心中也没底,她只能轻声告诉丈夫:“就算你的容貌变不回以前,我和儿子也不会嫌弃。”
上初三的儿子更直接:“老爸,你以前是我的偶像,以后还是!”
来自家人的关爱与支持,不啻是一副疗伤的良药。几天后,父亲来到了吴俊的病床前。事后,吴桂元老人向我们描述当时的情形时说:“那天我对他露了个笑脸,他很开心,跟小时候一样,我就放心了。平时,我很少对他笑。”
单位同事和朋友们陆续赶到医院探望,宝塔村的村民自发组织,集体到医院看他,感谢他那天在现场的英勇义举的同时,最关心的还是大苕的伤情。16日,当他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并开品讲话时,所有的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批示:吴俊同志的事迹,表现了一个公安干警关键时刻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精神,是对人民警察为人民宗旨的诠释,是新时期王杰式的英雄,是鄂警之魂。人民警察是党执政之卫士、人民利益之卫士、社会平安的守护神。我们要爱警、赞警。
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批示:吴俊同志是一名普通干警,之所以在关键时刻能够经得起考验,说明为民宗旨已经在他心中牢固生根。公安部门要以学习、宣传吴俊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机遇,认真总结干警成长规律,激励更多的好干警健康、茁壮成长,为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出更大贡献。
湖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曾欣批示:“舍生忘死真豪杰,临危不惧好警察。吴俊以身堵爆、身负重伤,用热血谱写了一曲忠诚至上、大爱大勇的英雄壮歌。吴俊同志有血性、有担当,值得大力宣传表彰,堪为全警学习楷模!”
就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得知公安部有关领导的批示也已经下达了……
2月24日,英雄的家乡浠水县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向吴俊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举行宣传学习吴俊先进事迹千人大会,号召全县上下深入宣传学习吴俊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一心为民、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临危不惧、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学习他执警为民、果断决断的血性担当,学习他扎根基层、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同一天,黄冈市政法工作大会宣布了向英雄民警吴俊学习的决定。决定说,吴俊在危急时刻大义凛然、舍生忘死、以身扑爆,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期政法干警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崇高品质。他是黄冈政法干警的杰出代表,是黄冈政法队伍中涌现出的又一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学习吴俊的先进事迹,对激发广大干警爱岗敬业热情,深入推进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让作者欣慰的是全社会对英雄的关爱。
在“扑爆哥”一词出现在网络的第二天,微信朋友圈就出现了江西省横峰县公安民警发出的帖子《请让这位活着的英雄享受烈士般的待遇》,作者肯定了各媒体对英雄的正面报道,同时指出,对于一个还活着的英雄,我们要做的仅仅就是歌颂吗?大家有没有想过他后续的医疗程序,他的恢复情况,他的心理状况,他的家庭困难,他的子女抚养,他的父母赡养,还有他的妻子默默承受的隐隐忧伤……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大英雄,请对他好一点儿,再好一点儿,谢谢!
发帖人用心良苦,我们的社会也不止一次发生过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在此,我们可以告诉这位发帖人,这一次,他不用担心了,从浠水县到黄冈市到湖北省,对英雄的关怀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而更多自发的社会关怀也借助网络平台在迅捷传递。截至2月22日,吴俊收到了来自全国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慰问,其中有募捐的,有写诗作文问候的,有到病房看望的,还有民营美容机构的负责人赶到医院送上珍贵的治疗烧伤的药物,并表示愿意无偿为英雄提供后期康复治疗……
吴俊和他的家人对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关爱非常感动,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捐助,能谢绝的他们尽可能谢绝了,不方便谢绝的,集中起来交给浠水县公安局,请组织上妥善处理。2月25日,吴俊的妻子陈思致电《楚天都市报》记者,代吴俊感谢来自各方的关心和问候,同时通过媒体婉拒社会捐款。陈思说,这些好心人的爱心都让他们感觉非常贴心和温暖,但吴俊是因公受伤,治疗费用有保障,浠水县公安局也一直安排护理人员帮忙。“在经济和生活上我们都没有困难,谢谢大家的心意,所以真的不用给我们捐款了。”
毫无疑问,吴俊和他的家人对捐助款项的处置方式,感恩的背后折射出他们的人品。而社会传递给他们的温情与关爱,如同源自无数人心底的涓涓暖流,不仅英雄和家人沐浴在温暖中,身边的战友同事也一样感同身受。
分类:警察故事 作者:郭子华 彭祖贻 期刊:《啄木鸟》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