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族网 首页 排行 分类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故事族网 > 故事会 > 故事会2008年21期 > 〖中国新传说〗“撞”出来的故事

〖中国新传说〗“撞”出来的故事

分类:故事会 更新时间:2022-11-09 21:23:29

好几年前,人们说:“社会是所大学校。”好几年后,人们接着这句话,又说:“学校是个小社会。”这些年里,社会发展了,经济增长了,就连学校也开放了,你瞧,一个小学校里,居然汇集了社会各色的孩子。说到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易绍红夫妻俩最有发言权,易绍红可是在一所中学呆了十年的教师,她的老公在第一中学当校长,教龄也有十多年,易绍红夫妻俩回忆起这些年里发生的事,五味杂陈,感慨万分,他们说起了这么一件事—

事发

这天下班,易绍红心情很好,骑着自行车跑得飞快,就在快到自家小区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突然横穿过来,易绍红刹车都来不及,就在这眼睛一眨的瞬间,她的车撞在这人的身上,那人立刻倒地了。易绍红虽然没有摔倒,但歪歪斜斜地好不容易才稳住了身子。那男人倒在地上蜷缩着,吓得易绍红直打抖,骑了这么多年的车,可从来没有出过事呀!

这时,从路边的绿化地旁又出来了五六个大男人,穿着和倒下的男人差不多,看样子都是来城里打工的。其中领头的男人精瘦,人称胡老大,他脸上全是筋在颤动,胡老大带头喊了起来:“撞了人想跑?先把车子扣下来!”

这五六个大男人围住易绍红,要她拿出身份证来,然后把人送到医院救治,易绍红这时还有什么主意啊,一个快四十岁的妇女,脚都软了!她颤抖着手在坤包中掏了半天,才把身份证拿出来,胡老大收起了她的身份证,背上了那个倒下的中年男人,其他人一路吆喝着、簇拥着,朝医院奔去。

还好,经医生初步检查,只是软组织受伤,没有伤着骨头,只要好好休养,一周后就会痊愈。易绍红付了三百多块钱的药费、检查费,这时,她才稍稍喘了口气,才给老公吴敏捷打了个电话,她知道,这几天老公不好露面,因为好多人拿着条子,拿着钱,要让孩子进老公当校长的市一中读书,这是有名的重点中学,她知道老公的难处:上面三令五申,要公平教育资源,初中划片,高中按指标确定分数线招生,不能乱扩招。

易绍红哭哭啼啼地在电话里向老公说自己出事了,吴校长在电话那头着急啊,因为他估计这几个人绝对不是那么简单,一定是有预谋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同伙等候在那儿?他们想干什么?这是吴校长最担心的,他在电话中对易绍红说:叫他们选个地方谈判,先别忙报警。

吴校长心想,这些人最大的可能就是讹钱,那就花点小钱免灾吧,只要说得过去,别要得太多就行,于是他们选了一个叫“川江人家”的中档餐馆,约好了在那儿谈。

谈判

当然,这桌饭的钱得由易绍红掏,她不在乎这个,她只想早点脱身。原本说由胡老大当全权代表,可是受伤的那个人说啥也要来,他们只好把自行车寄存,然后打辆出租车,一起到了万安桥头的川江人家。

进了一个雅间,不一会儿,易绍红的老公来了。吴校长四十多岁,长得高大,但很斯文,一看就是有教养的人。胡老大介绍说:“我是胡墩,大家都叫我胡老大,是受伤的那个人的好友。”

易绍红介绍道:“这是我老公,一中的校长。”

受伤的那个中年男人朝易绍红夫妇点了点头,说:“我叫傅华明,我不方便站起来,就坐着说,吴校长,我可是第二次见你了!”

吴校长听了这话,心里一个“咯噔”,他想了又想,还是想不起这个人来。傅华明提醒道:“半个月前,在你们家—”

吴校长终于想起来了:他家住在天都小区的二号楼,那天是个周末,他正帮着易绍红收拾家里的东西,突然,家门口有人在喊“收旧书旧报旧电视旧冰箱”,吴校长正想把一些旧书报处理掉,于是就开了门,招呼那人进来,那人进门后很快把旧书报称好,然后突然问道:“你就是一中的吴校长吧?”吴校长说了声“是”,那人一听,“咚”的一声跪在吴校长面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着的东西,打开后说:“吴校长,我娃儿想在城里读书,可是他没有城市户口,这里虽然也有几个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但名额都满了,咋说都进不去……我娃儿的成绩可好了,在乡初中是第一名呢。听说只要给五万块钱的赞助费,就能读你们学校,我在城里收了三年的废品,就挣了三万块钱,我全都给你,你就让我的孩子读你们学校好吗?”

吴校长婉言拒绝了,他说:“今年上级有硬性规定,不能收赞助费了,初中全是划片招生,高中划线招生。你说你的孩子成绩好,我当然也想收,但是不行啊,我不能违反国家政策呀!”

傅华明很不情愿地收起钱,然后离开了……

傅华明因为经常到天都小区来收废品,和那个守门的老头成了朋友,常在那儿讨口开水喝。他跟老头讲: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进城来读书,“我们不能祖祖辈辈都是文盲啊,更不能让儿子长大了也来接我的班收废品啊!”

守门老头说,来找吴校长的人很多,见他一面都很难。老头还说吴校长有个老婆,脾气大着呢,平时理都不理人,根本就搭不上话……守门老头的这句话倒提醒了傅华明。

这些事情,吴校长自然不知道,他正在琢磨着眼前发生的事,这时,傅华明又开口了:“吴校长,我就只有这么多钱,你一定要收下我儿子!这就是谈判的条件,如果你不收我儿子在你们学校读书,我就天天躺在你家门口!”傅华明一边说,一边又拿出了那个脏兮兮的油纸包。

吴校长铁青着脸,易绍红更是说不出话来。这么多年,还没有哪个人为了儿女读书,走这条让人无法理解的路,讹钱的,讹色的,讹权的,谁听说过讹读书的?

吴校长毕竟见多识广,他打着哈哈寒暄道:“先喝酒,傅师傅,我们边喝边说!”

幕后

席上,傅华明颤抖着手,端着杯子说:“第一杯,我敬吴校长和易老师,你们得让我孩子有书读,因为这是孩子她妈的心愿!”

易绍红问:“孩子她妈?怎么没有来?”

这下,傅华明的泪流了出来,一旁的胡老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讲起了傅华明的老婆红英的故事—

五年前,傅华明和红英把孩子甩给爷爷奶奶,夫妻两人进城打工。那时孩子在读小学四年级,成绩很好。他们给孩子许诺,一定要让孩子进城去读中学。第一年,两人都在工地当小工,每个月除了生活费,剩的钱加在一起也才几百,他们都存着。第二年,他们还是在工地当小工,两年下来存有一万块钱,这时孩子小学毕业了,升初中,如果不进城读书,就在乡中学读,这乡中学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考上过重点高中,老师们都不安心,因为他们的待遇太差,有门路的就去开门市,再次的跑摩的,最无用的就打牌。

红英揣着两口子两年的“辛苦钱”,准备用这钱交择校费,给孩子找个城里的学校读书,但是好学校的择校费是三万以上,只有最差的八中要八千元。想不到的是,红英在去八中的途中被抢劫了,她死死抱住装钱的包,嘴里喊道:“这是孩子读书的钱,你不能抢啊!”

歹徒本来没有杀人的心,现在见红英死不松手,还大喊大叫,他猛地拔出匕首,刺向红英……红英后来虽救活了,但残疾了,双脚无法落地,只好回到老家,孩子也只有在乡中学读书。傅华明后来改收废品,收废品比当小工的收入要高些,因为他答应红英,无论如何,高中得让孩子进城读书。

吴校长夫妇听得泪流满面,他们也是农村出身,深深知道农家供养子女读书的艰辛,吴校长给傅华明倒上一杯酒,然后举起杯子,说:“傅大哥,对不起,我以前真的不太了解你们,一心按上面的政策办,当然,我们当校长的是该按上面的政策办,但像你们这样的特例,哪怕撤了我的职也该网开一面啊!我不想多说,你的孩子我收下了,而且一分赞助费也不要,只要他成绩好,学校每学期给全年级前三十名的贫困学生生活补助!”

傅华明听了,脸色突变,眼眶里涌动着泪花,他长跪不起:“我对不起你们,那车是我自己撞上去的呀!”

这时,胡老大坐不住了,他霍地站起,说:“吴校长,易老师,你们不要怪傅华明,要怪就怪我,对不起你们的是我,那车要说是傅华明撞的,不如说是我撞的。”

这下让大家都莫名其妙了,胡老大接着说:“前年我儿子小学毕业,想读易老师教书的学校,因为交不起择校费没有读成,我心里就恨啊,想找个机会报复一下。这天,傅华明找我们去,要弄个碰瓷的事,我十分高兴。易老师骑着车过来时,傅华明他犹豫了,他是个十分心慈的人,伤害女人的事他做不出来。这时我在后面推了他一把,他就跌跌撞撞地向易老师的车子奔去……我对不起你们,请你们原谅。”

吴校长拉起傅华明,说:从他接到易绍红电话的那刻起,他就知道,这一定是个预谋,不过现在他心里一点也不责怪傅华明……

傅华明在九月一日那天,骑着收破烂的三轮车,上面载着红英和孩子,高高兴兴地奔向一中……

分类:中国新传说 作者:马 卫 期刊:《故事会》2008年21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