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終于能静下心写这篇文章了。以我的年纪,不少师友在这几年先后凋谢,代撰悼文和写纪念文章已成常事,不管时间如何紧逼,总可以不假思索,一挥而成。但胡小伟先生和于洪笙教授两位逝世后,看着时日在悬浮键盘上的手指间一天天消失,一直无法写下第一个字。
交朋结友,我觉得应以人品、学问为先,不管年纪大小,只要有一点足以为我师的,我总尊之为“先生”。
但我所以一直尊称洪笙先生为教授,不但因为她的专业是研究外国文学,而是第一次见面时,我们谈起世界侦探推理小说史上的作家和作品,她对古今中外作品如数家珍,分析透彻。让我震撼的是,她谈及我的小说时那一句话:“你的特点是放得开。”
那时候,这句话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一位不是写小说的学者,竟然能如此敏锐,抓住了写作的最重要诀窍,看到大多数作家和专家终生无法解开的症结,这是何等见识!
我年轻时,听过从没写过小说的青年导师,或者只写过一本长篇小说的作家演讲“解构小说”和“小说创作”这类课程,总感到如隔靴搔痒。后来,要到自己从事写作,才体悟到所有的艺术创作者,包括作家、诗人、散文家、剧作家、导演、编剧、作曲家、画家、舞蹈家,甚至设计师、建筑师……撇开文字造诣、学养这些条件和天赋气质不论,作者能否把所想、所思意念,完整地表达到作品中,成败都是决定于创作时心态是否“放得开”。
你看那些太极拳宗师,再三敦促、提醒徒弟的不外是翻来覆去一个字“松、松、松……”。因为只有能体会、理解何谓“松”(即“放得开”)的境界时,他才有机会进入高一层的阶段。
我认为,知识分子如果为享受生命,为活而活,没有创作、建设、研究或发明的生存,只是一副“制粪机器”。但是,企图挣脱人类这种命定轨道的艺术家一生是否有成?成就多少?“放得开”是关键所在。
所以说,洪笙教授才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学者,能够成为她的学生是多么幸运的一回事!
洪笙教授的另一句话更有意思。我在小说中,假借角色身份这样表达她的意思,“一个有用的人的意思,是你的一生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是你活着的时候,能否让下一代接近幸福?你是不是一个在帮助人性走向完美的人?”
那是他们夫妇来香港讲学时,依法律程序,洪笙教授的护照必须再经一次出入境手续才能延期。我们一起经搭乘穿梭巴士到达落马洲管制站,在深圳桥上来回多走一次,完成在护照上的另一次出入境盖印过程。
接近三小时的来回车程中,聊及有人认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通病是否“善于高谈阔论而疏于身体力行?重视宏大叙事而漠视点滴小事?为遥远的苦难和天边的幻想而激动,却又无力面对任何实际的问题?”
我说中国人所以对天堂描述不感兴趣,不根究“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永没答案的问题,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能直视人生。如唐寅所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廿五年。廿五年里,是奔波烦恼多过快乐、舒服。所以,中国人的理想非常实际,大多数人把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希望下一代能活得更好,期望出现一个平等和均富的现实世界。所以,中华民族才能绵绵不断,永世不绝。
洪笙教授的表述直指问题中心,她简洁地说: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在于是否从事对人类有益的工作,是否是提升人素质的事业。并且坚信哪怕现在无人理解,终会有被人理解的一天。她说,生活总要有一点儿理想,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会迷惘。
二
我想任谁读了胡小伟先生二百五十万字五卷巨著《关公信仰研究系列》,必定感到非大手笔不能写出这本书,这就像巴赫演奏乐曲G弦上的咏叹调──没有相当的自信是不可能的。
郝一川先生在文章中说“小伟学问无盲点。”这点我深有体会。
2004年,有幸参与《中国文学史百年研究国际研讨会》,从上海到苏州大学时,胡先生和当年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先生站在石阶上等候,略为寒暄后,我在接近一个多小时车程里,请教想到的一个中国文化历史中的问题。先生不假思索,旁征博引,不但一一解决了我的疑问,对紧跟着延伸的话题,也是说理通透,游刃有余。顿时间,让我佩服得瞠目结舌,深感先生学养和识见非常人所能企及。
先生曾经师从陈毓罴先生和钱钟书先生。我学养有限,读不了《管锥编》和《谈艺录》,能理解的只有小说《围城》、《人兽鬼》和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这程度,也略知钟书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思维敏捷,许多聪明睿智、能言善辩轶事人所共知,公认是那个时代大家。
在那一刻,许多念头掠过心里:五十年前有学者告诉我,一流人才都在内地。我生虽晚,近十多年选读了一些文化学术界著作,加上所闻、所听,及接触到若干海外文化界人物,听到、读到的不少专家的演讲和著作,觉得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历史常识一知半解,不是半通半透,投机取巧,就是东拉西扯,强词夺理,却因为凑合时运冒出头来的比比皆是。因此体会到,内地在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承传上,已非海外可以比拟的了。如今亲身见证、体验,顿时醒悟到身边这位学者,就是才华横溢、贯通中外的时代人物。
在合肥那天晚上,我们从金庸谈到创作,从文学聊到历史,先生像老师一样,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地解答和启发我一直深藏心中的不少问题。当时,我面对这位大师,曾经大胆地表示惋惜每个时代的最聪明脑袋,那些穷一生之力钻研、积聚的学问大师,其深邃思想,通常只有一二能够编纂成书出版,留传下来为人所知,其余的都随肉身消失而湮没。要说浪费,这才是人类的最大浪费。
小伟先生受邀来香港作学术讲座时告诉我,他进香港时,海关关员在证件上盖印后,把护照从窗口扔出来掉在地上。他要求关员走出来拾起,对方野蛮地拒绝。
“我双手从窗口递到你手里,你怎能这样扔出来?”
先生的洪亮声音引来关员的上司,后来,他不得不走出来捡回证件,依程序交到先生手中。
壯哉!我说,人无血性,虽生犹死!
先生身材魁伟,长髯飘然,秉性“洒脱耿介,急公好义,不畏强势,敢言敢做,爱恨决绝”,仿如关云长再世。肖小之辈面对先生,自卑、嫉妒交集下,以为又可以用手中那丁点儿权力,随便欺负、挫伤蚁民般泄妒。那一次撞上小伟先生,算他倒霉。
我看凤凰卫视节目《一虎一席谈》中,先生与一位所谓“教授”辩论中国文化。稍有常识的都知道,“教授”捡拾的那些诬诋“中华民族一无是处,中华文化只有糟粕,中国历史充满虚构、封建、狭隘、落后、奴性”的帽子,全来自西方洗脑教科书中的破罐破摔。作为电视观众之一,不由不叹息其浅薄无知,为先生的痛快淋漓、酣畅驳斥鼓掌。
我在给先生的电邮中说,“教授”任职的学院,培训的都是国家栋梁。如果是这种人教出来的官员,怎会具民族自信和家国荣誉感?不贪赃枉法才怪。
先生回邮说,所有口口声声追求与国际接轨的人物,根源都在对国家民族文化缺乏自信。
三
年轻时候,不知生死为何物,就算身边有朋友不幸夭折也似乎无知无觉。那个年纪,生者死者彼此都是混混沌沌,无知无觉的。
小伟先生离世消息,对我直如同胸口一棰,战栗久久无法平息,到今天还不能确信活力、学问比我强百倍的先生会突然阴阳相隔。命运安排的诡谲,真是无法鉴破。难道冥冥中真的是有天妒英才这回事?
2016年,第六届全国侦探小说大赛宣布把“终身成就奖”颁给了“对中国侦探推理文学的倡导者、组织者和理论实践者的于洪笙先生。她积极组织创建了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并排除万难致力于其成长壮大,搭建起了侦探推理文学交流的桥梁,为中国侦探推理文学的发展及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记得与洪笙教授谈及全国侦探小说大赛影响力,她是这样说:历届大赛的召开,成功鼓励、培养、发掘了的全国人才,这就是大赛的“历史定位”。
在侦探小说世界中,永远就是无穷无尽的正邪对抗和纠结。所以,有人说,在正义得胜的社会中,没有邪恶在旁觊觎,无时无刻伺机反扑,人类便不懂得珍惜已有果实。在邪恶主宰的时代中,只有那些追求公义的志向和勇气,才能为人类留下奋斗目标和一点希望。
时间为在生的人脑里,留下洪笙教授的优雅、认真、高贵气质和识见,以及小伟先生的通达、诚恳、博学的巍巍学者风范。我感到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未有失望和懈怠,总是奋力前行。后来的人应该记得的,他们的尊严和价值代表了我们这一代,这就是历史定位。
分类:散文随笔 作者:郑炳南 期刊:《啄木鸟》2017年4期